浅谈富水黄土隧道施工技术
黄土地区公路隧道富水层段施工技术研究

2 . 1 5 %, 进 出 口均位 于 半 径 R=1 0 0 0 m 的平 曲线
内; 下行 线起 讫 桩 号 为 X K 2 0 7+3 8 1一X K 2 1 0+0 6 0 .
力 重新 组合 , 自稳 能 力差 , 遇 水 土颗 粒 间 的胶 结 作 用 遭 到破坏 , 凝 聚强 度 大大 降低 , 再 加 上 开 挖过 程 的施 工 扰动 , 有 可 能 出现 隧 道 整 体 失 稳 现 象 。加 之 地 层
内土体 具有 强 崩 解 性 和 弱 膨 胀 性 土 体 结 构 紧 密 , 干
时 坚硬 , 开挖 一 经暴 露表 层 土体 即变 松软 , 卸荷 后 有 回弹松 胀现 象 , 裂缝 水 从 岩 体 裂 缝 楔 入 使 岩 体 凝 聚 力 降低 , 内摩擦 角减 小 , 力 学 强度 降低 , 易 引起塌 方 。
第 5 期 2 01 3年 1 0 月
矿 山 测 量
MI NE SURVEYI NG
NO . 5 Oc t . 2 Ol 3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3 5 8 X. 2 0 1 3 . 0 5. 2 6
1 工 程 概 况
饱 和后 会 突然发 生下 沉 、 掉块 现 象 , 使 开 挖后 的 围岩 迅 速丧失 自稳能 力 , 特别是 拱 脚 处 围岩 呈 流 塑 状 , 承
载 力 明显 不 足 , 以致 拱脚 下沉 。
静 宁隧道 位 于甘肃 省平 凉 市 静 宁 县平 山 、 峡 口、 头岔 和赵 家 沟 之 间 , 分 上 下 行 线 。上 行 线 起 止 桩 号
黄 土 地 区 公 路 隧 道 富 水 层 段 施 工 技 术 研 究
富水隧道路面基层碎石盲沟机械刻槽施工技术

166交通科技与管理工程技术1 工程概况 大潮高速公路东溪山隧道为小净距分离式双向隧道,净空尺寸11 m×5.0 m,单洞面积84.17 m 2,左线长1 800 m,右线长1 810 m。
洞内设行人横洞2个、行车横洞1个。
东溪山隧道是大潮高速公路的重难点及关键工程。
大潮高速东溪山隧道裂隙水发育,设计在隧道整平层设纵向盲沟3道,横向盲沟:洞口段3 m/道,洞身9 m/道,东溪山隧道共计盲沟长度16 000延米。
2 机械刻槽工艺原理 对轮式小型铣刨机进行改装,安装符合沟槽设计宽度的铣刨鼓,同时,对设计沟槽位置进行标记,先初步铣刻一定深度的沟槽,第二次再复铣到设计要求的深度,改装后的小型铣刨机见下图1,铣刨过程中,为减少扬尘,边铣边对刀头处喷水。
沟槽铣刨到位后再按设计要求埋设盲管,之后再填筑碎石,覆盖土工布并固定,最后再施工路面基层混凝土,使富水段地下水经盲沟流出[1]。
图1 改装后的小型铣刨机3 机械刻槽工艺3.1 工艺流程 隧道碎石盲沟机械刻槽工艺流程为:沟槽放样→铣刨机改装→铣刨机定位→初次铣刨→复铣→清洗沟槽→沟槽检查→验收→安装盲管→填筑碎石→覆盖土工布并固定[2]。
3.2 操作要点3.2.1 施工准备 (1)沟槽按设计位置进行放样,以白线沿隧道标记; (2)隧道路基面清扫干浄,确保无杂物、杂料等阻挡铣刨机行进; (3)对铣刨机油料、水、油路等进行检查,并携带备用刀头以备更换。
3.2.2 铣刨机改装 因隧道内空间狭小,隧道内基层混凝土硬度也远大于正常沥青混凝土层及水稳层,而且盲沟刻槽深度较大(6 cm),因此,铣刨刀盘采用一体式,刀头必须加大、加密且错开排列[3],同时在铣刨机刀盘上安装了简易吸尘器与储水桶,以抑制扬尘及给刀头降温[4]。
3.2.3 铣刨机定位 刻槽位置放样完成后,启动轮式铣刨机,铣刨机延一侧就位,摆正位置,使机身及刀盘与槽位平行。
3.2.4 初次铣刨 (1)铣刨线路。
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分析及预控措施

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分析及预控措施中交一航局铁路工程分公司周杰摘要:本文就黄土本身的特性及施工管理方面的因数分析,浅析黄土隧道塌方的预控措施。
关键词:黄土隧道塌方预控措施一、黄土自身的特性造成黄土隧道塌方的主要因素1.黄土节理黄土常具有各方向的构造节理,有的原生节理呈X型,成对出现,且有一定的连续性。
在隧道开挖时,土体容易顺着节理张松或剪断。
如果此种地层位于隧道顶部,则极易产生“塌顶”;如果位于侧壁,则易出现侧壁掉块,若施工中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较大的塌方。
2.黄土冲沟在黄土冲沟或源边地段施工时,往往由于受冲沟构造和地表水侵蚀影响较严重,当隧道覆盖层较薄或存在较大偏压时,容易发生较大的坍塌或滑坡现象。
3.黄土洞穴与陷穴黄土洞穴与陷穴是黄土地区经常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
当隧道位于其上方时,可能出现基础下沉的危害;当隧道位于其下方时,可能会出现冒顶的危险;当隧道位于其邻侧较近时,则可能因承受较大偏压而出现坍塌。
4.地下水的影响黄土在干燥时一般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承载力,但当其受水浸湿后,则强度会急骤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湿陷性,产生下沉,极易导致坍塌。
5.湿陷性黄土对隧道最不利的影响是其湿陷性,遇水后黄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并产生湿陷性,极易导致隧道基础沉降,引起衬砌开裂等病害。
二、施工管理造成黄土隧道塌方的主要因素1、未能按三台阶法施工目前黄土隧道施工采用的方法一般为三台阶七步流水法和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对于湿陷性黄土及富水黄土隧道,需采取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做,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步距,如果不能严格施工工法,采用长台阶法施工,作业循环时间长,土体暴露时间过长,容易造成仰拱到掌子面之间出现塌陷。
2、未能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前支护掌子面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或大管棚必须施做,如果未能按照设计要求施做,容易造成掌子面开挖过程中掉块、坍陷现象。
3、仰拱一次开挖过长、未能及时封闭黄土隧道施工中要严格仰拱开挖进尺,一次开挖长度为2--3米,并及时做好初期支护,使仰拱开挖后尽早成环,如果一次开挖过长或开挖后未能及时成环,会造成已开挖仰拱部位不能承受土体压力而塌陷。
黄土浅埋富水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的排水 系统 排除洞 外 , 分为 顺坡 排水 和反 坡排 水 。
5 施 工 技 术 要 点
1 黄土隧道 浅埋段 施工 , ) 先根 据设 计调查 的水 文地
质情况再 结合实 际调 查 , 出评估 在 隧道地表量 测 布设 作 深井降水 、 排水 , 土层 固结 ; 使 在超 浅埋地段必 要 时施 工 水泥土搅拌桩 , 达 到强 度时 进行 隧 道 开挖 , 而改 善 等 从 隧道拱 顶 , 减小 土层 中裂 隙宽度 , 地表 下沉 , 降低 并结合
拱 , 拆除基 准 为 : d拱 顶 下 沉 量 的增 量 <2m 7d 其 7 m; 净 空 收敛值 的增 量 < m。 4m
构 的稳定 , 为支 护参 数 的调 整 、 次 衬砌 的施 工 提供依 二
据, 以便合 理确 定 二次衬 砌 的施 作 时间 。施工 中 , 加强
2 施 工 方 法
鉴 于双侧 壁导坑 法 施工 在 中部 弧形 导坑 开挖 时拱 部安 全性 较差 , 以此 浅 埋 地 段 隧 道采 用 对 开挖 面进 所 行竖 向 、 向分 割 的交 叉 中 部 隔 壁 法 ( R 横 C D法 ) 工 施 ( 图 1 。C D法 隧道 施 工 坚 持 “ 开 挖 、 扰 动 、 见 ) R 短 少 强 支 护 、 时密贴 、 回填 、 治水 、 封 闭 、 量测 ” 及 实 严 早 勤 的原 则 ; 挖方 式 均采 用 挖 掘 机 掘 进 和 人 工 开 挖 相 结 合 。 开
1 工 程 概 况
南庄 隧道位 于 太 原市 阳 曲县 东 凌 井 乡南 庄 村 处 ,
线 路 里 程 DK 4 I 19+6 0~D K 5 0 I 12+95 全 长 335m。 4, 4 在隧 道上方有 南 庄 村 , 北 一 侧 有 后 烟 村 。 隧道 区地 偏
富水饱和砂土隧道施工降水技术探讨

与中台阶部位主管连接 ,及时将水抽出。主要 目的 是将上 台阶的水位降下来 ,以达到无水施工条件 。
满 足上 断 面开挖 要求 。
在正洞双侧壁法施工 中,降水 管从双侧壁上部 台阶下返 5 0e m。在掌 子 面 中间部 位 各布设 3根 4 m长真空降水管 ,沿水平方 向打设 ;从双侧壁下
安设长度 4m降水管 。外插 角 6 。 0 ,同时为 了降低 仰 拱 底 部 水 位 ,特 在 斜 井 底 部 两 侧 加 设 两 根 降 水 管 ,外插 角 3 o 0 ,长度 5 m:三排真空降水管纵 向 间距 0 5 支管与主管连接 . . 7 m. 降水通过主管排出。 根据斜井及正洞掌子面渗水具体情况 ,在掌子 面渗 水 较 大 、掌 子 面 自稳 能 力差 、施 工难 度 较大 条
间距 1 1 ,拱脚 位 置 出水 较 集 中 ,井 管 布置 加 ~ .r 5n 密 ,采 用 3m,5m 井 管夹 杂 布 置 ,斜 向外 插 ,井
结合 已有施工经验 . 并根据现场试验和专家意
见 。第 三系 富水 粉 细砂 岩地 层 斜井 采 用 真 空轻 型 井
点 降水+ 集水坑降水方 案 ;正洞采用真空轻型井 点
应用技 ●
二是上导完成支护后 ,由于拱脚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流水不断带
砂 流 动 ,很 快造 成拱 脚 悬空 ,致使 初 支 开裂 、下沉 变 形 ,掌 子 面 由于核 心 土无 法 及 时采 用横 撑 加 固控 制变 形 。施 工难 度 、施 工安 全风 险增 加 。 在第 三系 富水 粉 细砂 岩地 段 施 工过 程 中 .由于
根 4I 真 空 降水 管 ,打设 角度 与正 洞 纵 坡 一 致 。 n长 如 无 法 满 足拱 部 开挖 要 求 ,拱 顶 降水 管 间 距 调 小 ,
浅析富水软弱地层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建材 发 展 导 向 2 1 年 4月 02
浅析富水软弱地层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张 连 启
( 中铁 二 十 局 集 团 第六 工程 有 限公 司 ) 摘 要 : 如 今 , 国的 交 通 不 断地 发展 , 铁 建 筑 工 程 也 得 以广 泛 的发 展 , 于地 铁 主要 是在 隧道 中进 行 施 工 , 施 工 人 员 带 来 巨 现 我 地 由 给 大的困难 。 而地下水 处理状况 的等 当对于浅埋暗挖 隧道施工起到关键性 的作用 。 本次详细探讨 了隧道工程所采用超前 引排地下水与隧道 内降水措施 , 以期为 同类地铁隧道施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以及理论依据 。 关 键 词 : 水 软 弱地 层 ; 铁 隧 道 ; 埋 暗 挖 富 地 浅
装车翻运 , 将其运送至下台阶。 隧道 的上台阶开挖 必须循环进尺为 05 .m, 下 台 阶开 挖 以及 支护 作 业 . 2
下 台阶通 常采取人工配合机械 的开挖模式 ,开挖 的机械 一般选 用 DH 5 V小型挖掘机 。开挖的时候, 5一 机械会 开挖 中央的土体, 而两侧轮 廓 则空留出 3 ~ 0m人工开挖 以及进行修整 ,确保开挖 的轮廓线要 圆顺 , 05c 降低对 土体的扰 动。隧道下台阶的开挖循 环进尺也是 l m,开挖完 毕之 后 , 要 立 即实 施 支 护 作 业 , 闭成 环 。在 开 挖 施 工 过 程 中 , 止 进 行 超 也 封 禁 循环进尺开挖 , 以确保施工安全日 。
一
的路面交通与道路两侧 刚性的管线。②地下水渗透促使围岩发生软化 , 围 岩则有原来的硬塑转变成软塑的状态 , 甚至有可能变成流塑的状态 , 出现 很大的变 形而导致稳定性丧失 , 因此 , 在施工过程中, 必须控制好地下水 , 以确保能够顺利施工。地下水的渗透作用不利于地下水的控制, 加上工程 的施工位置受到限制, 因此 , 地下水的控制变得十分 困难。
浅谈全风化花岗岩浅埋富水隧道开挖施工技术

C h i n a N e W T e c h n o l o  ̄ , i e s a n d P r o d u c t s
Q ! ! 工2
工 程 技 术
浅谈 全风化花 岗岩浅埋 富水 隧道开挖施 工技术
苏 桂 杰
( 中铁五局机械化公 司衡茶吉铁 路项 目部 ,湖南 株洲 4 1 2 5 0 0)
喷射 砼 难 于 粘 附 在 围 岩上 ,喷 上 的 喷浆 遇水 易软 化 。 云 母 为 片 状 的 黑 云母 ,有 料 与表 面 的围岩 一起 滑落 , 喷 砼难 度大 。 隧道 在 D K 5 3 + 7 4 0 一 D K 5 3 + 8 9 5段 隧 时也 有 白 云母 。在 掌 子 面 开 挖过 程 中 , 2 . 3 沉 降变形 大 道 埋 深 较 浅 ,设 计采 用 径 向注 浆 加 固措 围岩 表 面有 面 状 渗 水 ,局 部 地 方 有 股 状 隧 道 开 挖 采 用 三 台 阶七 步 法 施 工 , 施,在 D K 5 3 + 7 6 5 ~ D K 5 3 + 8 4 5段 并 采 用 流水 ,随 着 时 间 的 延 续 , 围岩 表 面 渗 水 中8 0大 管棚 + q b 4 2注 浆 小 导管 超 前 预 支 逐渐加 大 , 在水 的作 用下 ,围岩易 软化 , 护 ,管 棚 长 度 1 0 m一 环 ,两环 之 间 搭 接 围岩 由硬 塑 变 为 软 塑 状 态 ,甚 至 变 为 流 长度不小 于 3 m,管 棚 环 向 间 距 4 0 c m, 塑状 态 ,造 成 掌 子 面 易 溜坍 ,施 工极 其 外 插 角 不大 于 1 2 度 ,采 用 水泥 浆 或水 泥 困难。在 D K 5 3 + 7 5 0处,在掌 子面开 挖 + 水 玻璃 等 双液 浆 , 注浆压 力 0 . 5 ~ 2 . O M p a 。 完成 后 ,准 备 对 掌 子 面 喷射 砼 时 ,由 于 计 的安 全 性 ,利 用 双 非 线 性 分 析模 型更 接 近工 程 实 际。 因此 ,在 钢 结 构 的设 计 中 ,应 该对 结 构 体 系 的双 非 线 性 进 行分 析 ,在 此基 础 上 再 开 展 结 构 体 系 的稳 定 承 载 力 的设 计 ,大 跨 度 建 设 下 的 钢结 构 体 系 的 主要设 计 指 标有 : ( 1 )对钢 结构 体 系 的稳 定 承 载 力进 行 分 析 时 ,首先 进 行 基 于 双 非 线性 的荷 载 与 位 移 关 系 的全 过 程 的分 析 ,从 中得 到破 坏 荷 载 系 数 、 屈 服 荷 载 系 数 等 性 能参 数 ,其 中 的破 坏 荷 载 系 数 指 的是 钢 结 构 体 系 中 的破 坏 荷 载 与相 关 的设 计荷 载 标 准值 之 间的 比值 , 结 构 体 系 的 屈服 荷 载 系 数 指 的 是钢 结 构 体 系 中 的屈 服荷 载 与 相 关 的设 计荷 载标 准 值之 间 的 比值 ; ( 2) 将 大 变形 值所 对 应 的荷 载 系 数 、破 坏 荷 载 系 数 、屈 服 荷 载 系 数 进行 对 比 ,将 三 种 系数 之 间 的最 小 值 作 为钢 结 构 体 系 的稳 定 承 载力 的系 数; ( 3) 采 用 双非 线 性分 析所 确 定 的稳
富水断层带隧道施工技术

工 程 技 术
富 水 断层带 隧道 施 工 技术
姜 笠
(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 团总公 司, 州 贵阳 50 0 ) 贵 5 0 8
摘 要 : 的 富水 断层 带 , 隧道 由于 围岩软 弱破 碎 , 定性 差 , 之 水 的影 响 , 稳 加 出现 大量 的渗 水 或者 涌 水 , 施 工极 其 困难 , 业 不 , 总 结 出 了大 量渗 水及 涌水 断层 带隧道 的施 工 方法 。 掘进 工程 逐渐
1施 工 原 则
2 34 - /。
3超前锚杆应 以径 向结构 锚杆为支点 , 两 者焊接。或在径 向锚杆间加焊横 向短筋作支点 : 超前管棚应 以钢架为支点。 管棚从钢架腹板预留 孑 中穿过 。 L 4 超前 支护与开挖长度的关系为,开挖后 4 留于岩体 内的前端长度 : 超前锚杆不小 于 1 管 m, 棚不小于 1 m。 . 5 5上半断面施工 5 . 1采用控制爆破技术 , 尺 、 短进 弱爆破 , 对 特别松散 的岩石 和断层 不进 行爆破或局部松 动 爆破 , 或者风镐开挖。 5 . Ⅲ类围岩开挖工艺流程 2对 画断 面一超前锚 杆一钻炮孔一装药爆破一 排 烟找顶一喷砼一出碴 —锚杆 、挂网一( 必要 时 设钢架 ) —喷砼 。 5 . Ⅳ、 3对 V类 围岩开挖工艺流程 : 画断面一超前管棚一 必要时局部锚杆替一 钻炮孔一装药爆破 、 排烟找顶一喷砼 出碴一架 设钢架— 砼 。 喷 5 . 4钢架分段加工 , 郜=节 , 拱 = = 在掌子面组 = 装 。管棚用 风钻成孔后顶人 , 松软地层可直接顶 入 。一次开挖进尺为相邻 2 榀钢架的间隔尺寸。 6下半 断面施工 6 下半断面开挖前应进行拱脚加 固:Ⅲ类 . 1 同岩一般采 用喷砼加强 : 、 Ⅳ Ⅲ类有钢架处 应在 其两侧各施作 2 ‘ 2 根 p 锁脚锚杆 , 35 l 2 长  ̄ n 径向 , 或俯角 3 ̄ 5 , 0. o . 尾端与钢架焊接 , 4 V类围岩采用 ‘0 p 钢制花管注水 泥一 5 水玻 璃双液浆代替锚 杆 , 导管长度 4 ,以加强拱脚 的稳定 ,防止钢架下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台 阶施 l T至 D K 1 2 2 + 3 5 0 . 4时 , 在 D K 1 2 2 + 3 8 4 处 初支 混凝 土 出现 环 向裂 纹 , 最 宽达 5 a r m, 根 据监 控 量测 数据 反 映结果
发现 D K 1 2 2 + 3 7 0 一 D K 1 2 2 + 3 9 4 段 量测 速率
摘 要: 富 水砂 质黄 土 隧道 , 裂 隙水发 育 , 地 质条 件极 差 , 围岩呈 流~ 软 塑状 , 施 工 难度 大 , 风险 等级 高 , 为 了预 防 富 水黄 土 隧 道 施 工发 生大 变形和 坍塌 问题 , 在 高压旋 喷桩 加 固地层 的基 础上 , 采用 C R D法开挖 , 做 好 防排 水 和 井点 降水措 施 , 开挖 中采 用侧壁 大 管棚加 固预 防垮 帮。 同 时做 好监 控 量测 工作 , 及 时反 馈 数据 , 验证 支护结 构效 果 , 确 认 支护参 数 和施 工 方 法的 准确 性, 为调 整 支护 参数和 施 工方 法提 供 有 力依据 。
2 Q 1 盟 Q : Q ( )
工 程 技 术
Ch i na Ne w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P r o d uc t s
浅谈富 水黄土 隧道施工 技术
曹 利
( 神华 包神铁路公 司塔韩铁路项 目部 , 内蒙古 鄂 尔多斯 0 1 7 0 0 0 )
关 键词 : 隧道 ; 富水黄 土 ; C R D法 ; 井点 降水 ; 高压旋 喷桩
中图分 类号 : U 4 5
文献 标识 码 : A
1工程概 况 面立 即封 闭 , 并 对 洞 内初 期 支护 设 置 临时 施 工 中遵 循 “ 管超 前 、 少扰动 、 短 进 某 隧道起讫 里程 改为 D K1 2 1 + 8 2 5 ~ 竖 向支 撑 进行 加 固 , 同时 仰拱 跟 进 至掌 子 尺 、 强支 护 、 早 封闭 、 勤量测、 严治 水 、 紧衬 D K 1 2 2 + 4 2 2 , D K1 2 1 + 8 2 5 一 D K 1 2 1 + 8 8 2由 V 面附 近 , 随后 进 入 冬 歇 期 , 对 洞 内渗 水 继 砌 ” 的施 工 原则 , 紧凑施 工 工 序 , 精 心组 织
2 . 1施工 过程
隧 道从 出 口端 开 始进 洞 , 按 原设 计 方 案 采 用 三 台 阶法 施 工 , 支 护参 数 为 : 拱 部 超前支护采用 ‘ p 4 2 超 前 小 导 管 ,每 根 长 4 . 5 m, 环 向 间距 4 0 c m, 纵 向每 四榀 钢架 施 作 一环 ,钢支 撑采 用 I 1 8型钢钢 架 ,间距 0 . 8 m, 结合喷射混凝土及钢筋网片 、 径 向 锚 杆进 行联合 支 护 。 在施 工 至 D K 1 2 2 + 3 8 4 时, 发 现 中 台阶 左 侧拱 腰 部位 渗水 严 重 ,地质 条 件 恶化 , 监 控量 测速 度达 到一 2 . 4 3 ~6 . 4 6 m m / d , 累 计 变化量达到一 7 . 8 7 ~1 3 . 4 3 e m。对 D K 1 2 2 + 3 7 0 ~ D K 1 2 2 + 3 0 5 段 进 行变 更 , 支护 参 数 由 V级 围岩 复 合式 加 强衬 砌 调整 为 V I 级 围 岩 复合 式 衬砌 , 同时在 隧 道 内每 隔 5米设 置 一处 直径 为 5 0 c m的渗 水 井 ,边 墙 拱腰 部 位每 隔 3 ~ 5 米 预埋 3 根P V C排水 管 , 将
为一 பைடு நூலகம் . 7 8 —8 . 7 2 m n g d , 累计量 测数 据持 续增 大, 围 岩处 于急 剧 变 化状 态 , 随 即 将 掌 子
续 降水 。 第 二年 复 工后 , 监测 发 现洞 身 出 现整 体 性 下沉 , 拱 顶 累 计值 下沉 达 到 一 3 6 . 1 7 ~ 5 0 . 5 5 c m, 原有 3 0 e m预 留变 形 量 已被 全 部 吃掉 , 最 大侵 限值 达 4 0 . 5 5 c m, 严 重 威胁 隧 道施 工 安全 及后 期运 营安 全 。 2 . 2 原 因分析 该 隧 道 为 典 型 的富 水 风 积 细 砂 黄 土 隧道 , 裂 隙水 发 育 , 围岩 呈 流 ~ 软塑状 , 地 质 条件 极 差 , 是 隧 道变 形 持续 变 化 最后 出 现 整体 性 下沉 的 客观 原 因 , 而施 工 期 内特 别是冬歇期 3 个 月 内不 断 的降 水 是 导 致 隧道 出现整 体性 下沉 的直 接原 因 。 施 工期 间 ,洞 内不 断有 地 下水 渗 出 , 每 天抽 水量 达 1 6 m s , 由于 土体 中水 分 大量 流失 , 土体 中孔 隙 被 压 缩 , 原 有 平 衡 状 态 遭 到破 坏 , 致使 隧 道洞 身 周边 围岩 整体 下 沉 ,出现较 为严 重 的初 支 侵 限情 况 发 生 , 通 过 对 已施 工完 毕 仰 拱 破 解 分 析 及 第 二 次 地质 勘探 资 料显 示 , 后 碾房 梁 隧 道该 段 落 地 层 为 富 水 地 层 , 地 下 水 位 埋 深 约 1 8 . 3 — 3 0 . 2 m, 位 于 隧道仰拱 底 面高 程 以下 。 2 _ 3开挖 方案 变更 D K 1 2 2 + 4 2 2 ~ D K 1 2 2 + 3 5 6段为 路 堑, 同时根 据地 质 补钻 探 结果 调 整 制定 专 门的路 堑基 底处 理 、 路 堑排 水方 案 。 鉴于 D K 1 2 2 + 3 0 5 ~ D K 1 2 2 + 3 5 0段所 暴 露 土质 均 为新 黄 土 , 整 体 性 和成 拱 能力 较 弱, 裂 隙水 发育 , 由 v级 围岩调 整 为 v I 级 围岩 ,开挖 支 护 方 法 由三 台 阶 法 调 整 为 C R D法 , 施 工过 程按 有水 黄 土 隧道 做好 防 排水 工 作 , 确保 洞 内无 积水 , 并对 D K1 2 2 + 3 2 8 ~ D K 1 2 2 + 3 5 6段 采 用 施 作 高 压 旋 喷 桩 进 行加 固松 散土 质地 层 。 3 富水 黄土 隧道施 工
级 围岩 暗洞 变为 明洞 。 洞 身最 大开 挖高 度 1 0 . 3 9 m, 最大开挖宽度 1 1 . 5 6 m, 洞 身 穿 越 自稳 性 差 的 第 四 系上 更 新 统 风 积 砂 质 黄 土 地层 及 强风 化砂 岩 夹泥 岩 结构 地 层 , 第 四系上 更 新统 系砂 质 黄 土为 特殊 岩 土 , 出 口端洞 身 D K 1 2 2 + 3 0 5 ~ D K 1 2 2 + 4 2 2 段 主 要 位 于含 砂 量较 高 的砂 质黄 土 地层 , 且 两 侧 存 在较 为 发育 的两 大 冲沟 , 隧道 洞身 通 过 富水性 地 段 ,地下 水 主要 为 基岩 裂 隙水 , 水 位较 高 。 2施 工 中遇 到的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