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解剖 (腰骶关节)

合集下载

脊柱各关节的解剖结构

脊柱各关节的解剖结构

脊柱各关节的解剖结构
颈、胸、腰椎及骶髂关节的调整是扳法中的重点,对它的结构必须了解。

一.颈部各关节的解剖结构
1.寰枕关节:由枕髁与寰椎上关节凹构成,可使头作前屈,后伸,及侧屈活动。

2.寰枢关节:包括三个关节,两侧由寰椎下关节面和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外侧关节,左右各一,相当于其它椎骨间的关节突关节。

中间由枢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齿突凹和寰椎横韧带之间构成寰枢正中关节,可使头旋转。

3.颈部关节突关节:由相邻两个颈椎的上,下关节突构成,成水平位。

4.颈椎钩椎关节:在下五个颈椎体之间,由椎体上面两侧缘后外侧向上突起的部位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缘后外部的陷凹构成。

二.胸椎各关节的解剖结构
1.胸椎关节突关节:由相邻两个胸椎的上,下关节突构成。

2.胸椎肋头关节:由肋骨头的关节面与胸椎的椎体肋凹构成。

3.胸椎肋横突关节:由肋结节的关节面与胸椎横突肋凹构成。

三.腰椎各关节的解剖结构
1.腰关节突关节:由相邻两个腰椎的上,下关节突构成。

2.腰骶关节:由第五腰椎的下关节突与骶骨上关节突构成。

四.骶髂关节的解剖结构
骶髂关节:由骶髂两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

属微动关节。

腰骶丛三角工作区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腰骶丛三角工作区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腰骶丛三角工作区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朱爱国;陈云;张烽;朱建炜;金国华【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6(020)053【摘要】背景:目前腰骶丛三角工作区的概念比较混乱,需要通过实体解剖探索其实际的解剖范围界定和面积来指导临床实践.目的:测量不同定义的腰骶丛三角工作区解剖范围界定和面积大小,为腰椎间盘微创技术安全性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双侧腰骶丛,显露腰神经前支、关节突与下椎体终板区域,每个椎体的双侧神经根都被解剖到远端的网状组织.测量双侧L3-S1椎体间上关节突外侧和硬膜囊外侧的三角工作区的底和高的长度,并计算三角工作区的面积.结果与结论:①L3-S1椎体间上关节突外侧三角工作区的面积男性介于23.8-30.7 mm2,女性介于18.7-27.3 mm2;硬膜囊外侧三角工作区面积男性介于92.4-103.7 mm2,女性介于87.5-102.7 mm2;②结果说明,L3-S1椎体间上关节突外侧三角工作区的面积介于18.7-30.7 mm2,硬膜囊外侧三角工作区面积介于87.5-103.7 mm2,在此三角工作区内进行手术操作是安全的.【总页数】6页(P7946-7951)【作者】朱爱国;陈云;张烽;朱建炜;金国华【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苏省如东县226400;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内科,江苏省如东县226400;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江苏省南通市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江苏省南通市226001;南通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江苏省南通市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腰骶丛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J], 王振强2.腰骶丛三角工作区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J], 朱爱国;陈云;张烽;朱建炜;金国华;3.腰骶丛神经根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J], 朱爱国;张烽;朱建炜;金国华4.腰骶丛神经根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J], 朱爱国;张烽;朱建炜;金国华;;;;5.3种3D序列显示腰骶丛神经及影像解剖的比较 [J], 余琴琴;张晓东;杨洋;黄文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骶段椎间盘与相应椎体的应用解剖

腰骶段椎间盘与相应椎体的应用解剖

其相 应 的 16个椎 体 上下 面 的矢径 、 8 横径 、 径进 行 了测量 和 比较 , 斜 同时对其 周 围毗邻 结构 进 行 了观察 。结 果 大 于其 相应 椎体 各 径 , 自上 而下逐 渐 增大 , 且 获得 了腰骶 段周 围毗 邻结 构 的观察 结 果 。结 论
逐 渐增 加相 适应 , 临床 应用 提供 解剖 学依 据 。 为
维普资讯
鲤 削学研 究 2O 年第 2 卷第 2期 O2 4
A e, O , 02 ,02 mt s2 2 V14 NLeabharlann . R O ・论 著

腰 骶 段 椎 间 盘 与 相 应 椎 体 的 应 用 解 剖
陈 家 强 王 汉琴 黄铁柱 邓 兆宏
【 键词 】 椎 间盘 ; 关 椎体 ; 应用 解剖
Ap l d a a o y f r i t r e t b a ic h u b s c a e t b a n h i ea e o s C e . p i n t m o e v r e r l s s i t e lm o a r lv r e r e a d t er r lt d b  ̄e h r , e n d n t , n n i Hu n Wa g Ha qn, a g
v re a ou n. e s ta ,r n v re a d bi ue d a t r l h e i tr e tb a ic n b dis we e me s r d a d o rse a d e tbrlc lm Th a t l ta s es n o lq ime es o al tes ne v re r lds s a d o e r a u e f n c m a td, n o e v her n il ̄ r o ts u Re ul I s u d h tt e dim ee so ntr e tbrld s sa e g e trta t o e o err lt d b d e bs r e t i egd ho d s e. s t i s tWa f n t a a tr i e v re a ie r r ae h n s t i ea e o i s o h f h f h n r r du ly i c e s r m o o b to a e e u t o s r ai Con uso a d we e g a al n ra ed fo t pt otm d g tt er s lso b e v t n. n h f o l c in Th uh c o d wi e a c n n i h e ms s a c r t t s e dig we g to h h f

骶髂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

骶髂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

骶髂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概述当人体处于直立位时.人体上部躯体的负载主要由骶骨承受.并经其自双侧骶髂关节迅速分散至双下肢。

骶髂关节参与了下腰痛及退变性疾患中的许多病理过程。

从解剖上看,骶髂关节具有关节所有的结构。

是活动关节.较小的活动度是适应生活中减少某些应力的需要;从功能上看,它是微动关节.活动有限.从而有助于保持骶骨必要的稳定。

这是由骶髂关节所处的特殊的解剖位置及其骨与韧带的特殊解剖结构决定的。

2骶髂关节的特殊解剖结构骨盆环的后方由数个复杂的关节构成:骶髂关节、轴向骶髂关节(axial sacroiliac joint)、副骶髂关节(accessory sacroillac joint).骶骨呈楔形.尖端自前向后、自上向下.以凹面紧密嵌入髂骨的凸面。

骶髂关节外形变异很大,有耳状、C形或钝角形,不同性别及左、右关节面间有差异.骶髂关节角(横断面关节轴向与横轴间夹角)83.0°(54°~124°)X(min~max)下同;骶髂骨间角(横断面关节后方骶、髂骨间夹角)35.4°(0°~75°)。

此两角及关节腔的宽度在同一个体的不同平面差异较大,但左右两侧及性别间相差不显著。

骶髂关节的结构很特殊t①骶髂关节面的骶骨侧为透明软骨,髂骨侧为纤维软骨,二者厚度比为3:1。

髂骨侧软骨的退变重于骶骨侧,中央区重于两端;②骶髂关节逐渐由尾侧、前方的滑膜性关节向头侧、后方移行为韧带联合性关节,二者间无明显分界,软骨面渐呈退行样变而模糊不清。

2.1骶髂关节特殊的骨性解剖结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五个骶骨融合为一体以承受体重的机械应力。

从进化的角度看,下肢承担的应力越大.参与构成关节的骶骨数就越多。

骶髂关节的表面有软骨覆盖的凸起和凹陷,足月胎儿的骶髂关节是光滑、平整的,且两侧关节面相互反向成形,而非相互吻合。

随着年龄增加.关节内突起与凹陷增加并发生相互交锁,男性比女性更明显。

最新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最新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钩突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钩突



钩椎关节囊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维持寰枢关节稳固性的结构有:
关节囊、寰枢前膜、寰
枢后膜、覆膜、寰椎十字韧 带、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 等。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环枕前膜
前纵韧带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环枕后膜 椎动脉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项韧带
椎动脉行程
颈膨大





腰骶膨大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脊髓、脊神经与脊髓节段
后根 脊神经 后支
前根 前支 脊神经节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脊髓 节段 与椎 骨的 相互 对应 关系
脊髓颈段 脊髓胸段
脊髓腰段 脊髓骶尾段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脊髓的被膜
由浅入深
依此为硬 脊膜、蛛 网膜、软 脊膜。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腰段神经根管与下述结构的关系
a.腰段椎管侧隐窝明显。 b.盘黄间隙即椎间盘
与黄韧带之间的间隙。
c.上关节突旁沟。 d.椎弓根下沟。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3、椎管内容物
容纳脊髓及
其被膜、神 经、血管、 脂肪结缔组 织等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马 尾 与 终 丝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3、韧带
(1)、前纵韧带 (2)、后纵韧带 (3)、黄韧带 (4)、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 (5)、横突间韧带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覆膜 后纵韧带 前纵韧带

腰椎及其周围结构的应用解剖PPT课件

腰椎及其周围结构的应用解剖PPT课件
平衡训练
通过平衡训练,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减少腰椎负担。
拉伸训练
进行腰部拉伸训练,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呼吸训练
正确的呼吸方式有助于减轻腰椎压力,缓解 疼痛。
谢谢观看
05
腰椎常见疾病及其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结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损伤引起的疾病,导致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 腰痛和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详细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症状包括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等。该病多见 于20-50岁人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遗传 因素等。
韧带
韧带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关节的稳定和限制异常活动。在腰椎周围,韧带能够防 止腰椎过度前屈、侧屈或旋转,从而保护腰椎不受损伤。同时,韧带还能传递 力量,协助腰椎完成各种动作。
03
腰椎的神经和血管分布
腰椎的神经分布
腰椎的神经分布主要涉及脊神经和脊 髓。脊神经从脊髓发出,通过椎间孔 离开腰椎,支配腰部和下肢的感觉和 运动。
治疗方式
非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腰椎疾病,可以采用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非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腰椎疾病,如腰椎间 盘突出、腰椎骨折等,可能需要 手术治疗。
微创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 逐渐成为腰椎疾病治疗的新趋势, 如椎间孔镜技术、射频消融等。
康复训练
核心肌群训练
通过锻炼核心肌群,提高腰椎稳定性,缓解 疼痛。
腰椎的脊神经共分为5对,分别是腰1 至腰5神经,它们分别支配不同的区域 。腰1和腰2神经主要支配下腹部和腹 股沟区域;腰3和腰4神经支配大腿和 小腿的前外侧;腰5神经支配足背和足 底。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7页
颈椎上面观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棘突
椎孔 上关节面 横突孔 钩突
椎体
第8页
颈椎前面观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上关节突 钩突 下关节突 椎体
第9页
颈椎左侧面观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上关节突 下关节突 棘突
第10页
环椎、枢椎 (1)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上面观
前面观
第11页
环椎、枢椎 (2)
骶骨与尾骨(后面观)
上关节突
骶管
骶角 尾骨角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39页
(三)、脊柱---椎骨间连接
1.椎间盘:占脊柱全长约1/4,颈、腰段最厚。
髓核 纤维环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40页
椎间盘结构
棘突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髓核 纤维环
第41页
椎间盘 :
1、软骨终板
(Endplat of
Cartilage)
妊娠三个月以上孕妇。
局部皮肤外伤出血或皮肤病患者。如湿疹、牛皮癣等。
脊椎先天发育不全、畸形者。
久病、年老体弱者。
严重脊髓型颈椎病者。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88页
a.腰段椎管侧隐窝显著。
b.盘黄间隙即椎间盘
与黄韧带之间间隙。
c.上关节突旁沟。
d.椎弓根下沟。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56页
3.椎管内容物
容纳脊髓及
其被膜、神 经、血管、 脂肪结缔组 织等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57页
马 尾 与 终 丝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58页
脊 髓
节 段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脊柱应用解剖PPT课件

脊柱应用解剖PPT课件

--
46
--
47
--
48
--
49
--
50
二、脊柱的整体观
(一)前面观 1.椎体 2.横突 3.骶前孔
--
51
--
52
(二)后面观 1.棘突 2.骶管裂孔 3.骶后孔
--
53
--
54
(三)侧面观 1.脊柱的弯曲: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2,椎间孔
--
55
--
56
--
22
--
23
--
24
4.骶骨
呈三角形,尖向下。骶骨底、骶骨尖
前面:骶骨岬、骶前孔 后面:骶正中嵴、骶外侧嵴、骶后孔、骶
管、骶管裂孔、骶角 侧面:耳状面
--
25
--
26
--
27
--
28
--
29
5.尾骨
呈三角形,底朝上,借软骨和韧带与骶骨 尖相连。
--
30
--
31
(二)椎间盘
组成: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共23个。
--
32
--
33
--
34
(三)韧带
1.前纵韧带:位于各椎体的前面。 2.后纵韧带:位于各椎体的后面。 3.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接邻位
椎弓板的韧带。
--
35
--
36
--
37
--
38
4.棘上韧带:是连接胸、腰、骶椎各棘 突尖的纵行韧带。
5.棘间韧带:位于相邻两棘突之间。
外侧支在下位椎骨横突背面进入竖脊肌, 然后在肌的不同部位,穿胸腰筋膜浅出。
--
72
--
7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含义: 所谓“核心”是人体的中间环节,就是肩关节 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是由腰 、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包含29块肌肉 。核心肌肉群担负着稳定重心、传导力量等作用 ,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的活动、用 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强有力的核心肌肉 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 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所以,凡是姿态优美 挺拔、身体控制力和平衡力强的人,核心肌肉群 肯定受过很好的训练。
• 治疗
• 1。急性期应行卧床休息1~3周,一般采用硬板床仰卧,双膝稍屈曲,以增 大腰骶角,缓解疼痛,减轻组织水肿。 • 2。同时可行局部封闭、理疗、按摩及功能锻炼。疼痛厉害者可服用解痉镇 痛剂如芬必得、消炎痛、扶他林等。慢性劳损处理较难,效果较差。除理 疗、按摩及局部封闭外,可用较宽的腰骶带或腰围保护腰骶部,支持腰肌 。 • 3。同时加强腰背肌和腹肌的功能锻炼,以增强肌力,改善体位姿势,提高 代偿能力,有利早日康复。手法推拿可松解粘连,中草药外敷有舒筋活血 、消肿止痛等功效,可酌情采用。
• 腰骶部:腰骶部是指臀部上缘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包括
五块腰椎、一块骶骨和尾骨,是脊柱正中,皮带下部位。
腰骶关节位置:
腰骶部处于躯干与骨盆、下肢相交处,位于腰椎生理前凸与骶椎生理后凸的交 接部,所受剪力最大。几乎所有的动作都以腰骶为轴完成,是人体最“忍辱负重” 的关节,最容易受到伤害
• 预防
• 第一,保证正确的坐姿,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将后背坐直,并保持颈 部的挺直。 • 第二,应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锻炼,这是身体健康必需的。 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人,应增加工间休息和活动时间,以增强全身的血液循 环,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椎的劳损。 • 第三,避免空调冷风直吹颈肩部肌肉,注意保暖。 • 第四,枕头的高矮软硬要适中,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 约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荞麦皮为好,装填量要适当,以保持一定的硬度 和弹性。弹性过大的枕头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习惯仰卧者最好 在颈下垫一小枕头,以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习惯侧卧者应将枕头充塞到面 部与肩部的空隙中,以减轻颈部的负担。来自侧卧提臀仰卧提腿
侧卧剪刀腿
站立提膝
Thanks ——谢谢观看
腰骶关节的作用:
腰骶部关节特别多,达20余个,且关节又经常处于运动状态,腰骶部是上体与 下肢的连接点 , 腰骶关节的活动,主要是前屈、后伸和侧弯,旋转活动较少。第五 腰椎下关节突和第一骶椎上关节突的方向各不相同,有的与人体的矢状面平行,所 以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都比较灵活。有的和人体的额状面相平行,因 而脊柱的侧弯和旋转,就受到一定限制,有的人两侧关节不对称,因而使两侧活动 方向和范围不协调,这也是腰骶关节容易发生扭伤的原因之一。
• 6.平衡垫俯卧撑将平衡垫放在地上与肩同宽的位置,两手放在平衡垫中心,进行俯卧 撑的动作。身体从头到脚保持一条直线,下落到肘关节90度角。起来时注意肘关节不 要超伸。 • 7.健身球俯卧撑 • 两手打开放在健身球上,手在肩的下方。注意让球上的横纹与手的方向相反,这样 可以增大摩擦力。减少手滑脱的危险。对於初学者可以采用手肘放在球上的方式降低难 度,肘关节不要超伸,保持身体从头到脚是一条直线。腹部收紧,不要塌腰。 • 8.跪球平衡 • 腹部收紧,用手扶好球,控制身体稳定,跪上球,同时加紧大腿,两手交叉放於胸 前,保持平衡。 • 9.健身球反向划船 • 双脚放在健身球上,两腿分开与髋同宽。仰卧躺在杠铃杆下方,握住杠铃略宽於肩。腹 部收紧,,拉动身体向上直到肘关节成90度角,整个身体始终保持一条直线,肩带下 压缩回,向上时胸部不要碰到杠铃杆。身体有控制的下落还原。 • 10.平衡垫平衡式 坐在平衡垫上,以尾骨支撑保持平衡。双手撑在身体後侧,核心肌 肉收紧,慢慢抬起一条腿,再抬起另外一条腿,两手离开地面。腰背要伸直。保持平衡 。
1.平衡垫站立。单足站立于平衡垫或软垫上,保持身体稳定。进一步还可以将眼睛闭上,这样对于本体感受神 经的刺激会更为强烈,会给核心稳定带来更多的挑战。 2.单腿蹲。单腿站立,屈髋向下蹲,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保证支撑脚全脚掌着地。再增加难度,可以站在平衡 垫或软垫上完成下蹲动作。 3.健身球俯卧撑。两手打开放在健身球上,手在肩的下方,初学者可以采用手肘放在球上的方式降低难度,或 者可以两脚分开宽一些。向下落的时候,不要让胸部碰到球。起来的时候,肘关节不必伸直,保持身体从头到 脚是一条直线,腹部收紧,不要塌腰。 4.平衡垫平衡式。坐在平衡垫或软垫上,以尾骨支撑保持平衡。双手撑在身体后侧,腰腹肌肉收紧,慢慢抬起 一条腿,再抬起另外一条腿,两手离开地面。腰背要伸直。保持平衡。 5.双腿置于平衡球上的支撑练习。将两腿并拢置于平衡球上,两手撑地,手臂与身体成90度夹角;脊柱保持正 常位置,与地面平行;控制身体不改变任何夹角;保持均匀的呼吸,不要憋气。进一步加强动作难度,可以采 用单手支撑。
劳损
腰骶部劳损(LumbosacralStrain)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实质是 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软、硬组织的积累性损伤,包括腰骶部韧带 、肌腱、腱膜、筋膜、椎间盘及椎骨关节的劳损。腰骶部劳损骶 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积累性损伤。 脂肪疝 腰骶部脂肪疝主要是由于骶髂关节后方及两侧的深筋膜有许多神 经末梢支伴有血管穿出的孔道,其深部的脂肪可经此疝出,疝颈 处由于卡压、缺血而发生局部炎性反应,并产生疼痛。 腰骶椎隐裂 腰骶椎隐裂,人体的脊椎发育是一种骨化过程,人出生后到青春 期前,脊椎包括腰椎和骶椎均是未完全骨化成功的,一般要在1723岁方可完成。在此年龄阶段,腰椎和骶椎一直在处于骨化发育 中。由于腰骶部有两个骨化中心,如果人体在停止发育之前未完 全骨化成功,就会在腰椎或者骶椎形成“裂隙”,这就是我们临 床照片报告单中常说到的“隐性脊柱裂”。发生在腰椎的叫“腰 椎隐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