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讲课版李茂33ppt
合集下载
肺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介绍了近年来新出现的影像学技术,如超高分辨率CT、PET-CT等,在肺动脉病变诊断 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和价值。
人工智能在肺动脉病变影像学中的应用
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肺动脉病变影像学中的应用,如自动识别和分割病变、辅助诊断 和预后评估等。
多模态影像学融合技术的应用
阐述了多模态影像学融合技术在肺动脉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如结合 CT和MRI信息进行全面评估。
不同年龄段患者影像学特点分析
儿童患者
肺动脉病变较少见,但需 警惕先天性肺动脉发育异 常,影像学表现为肺动脉 增粗、扭曲等。
青壮年患者
肺动脉栓塞多见,CTPA可 显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 肺动脉高压等征象。
中老年患者
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较 为常见,影像学表现为肺 动脉增宽、右心增大等。
检查前准备和检查后随访建议
02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平片检查
胸部正侧位片
可显示肺动脉扩张、肺动脉段突出等病变表现。
骨骼X线平片
部分肺动脉病变患者可能伴有骨骼改变,如骨质疏松、骨膜反应等。
CT检查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
可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结构,评估病变范围、程度和性质。
胸部CT平扫
可发现肺动脉壁增厚、钙化、血栓形成等异常表现。
分类
根据病变性质可分为先天性肺动脉 病变和后天性肺动脉病变;根据病 变部位可分为中央型肺动脉病变和 周围型肺动脉病变。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肺动脉病变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 括遗传因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 药物使用等。
危险因素
高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等是肺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同时环境 污染和职业暴露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人工智能在肺动脉病变影像学中的应用
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肺动脉病变影像学中的应用,如自动识别和分割病变、辅助诊断 和预后评估等。
多模态影像学融合技术的应用
阐述了多模态影像学融合技术在肺动脉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如结合 CT和MRI信息进行全面评估。
不同年龄段患者影像学特点分析
儿童患者
肺动脉病变较少见,但需 警惕先天性肺动脉发育异 常,影像学表现为肺动脉 增粗、扭曲等。
青壮年患者
肺动脉栓塞多见,CTPA可 显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 肺动脉高压等征象。
中老年患者
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较 为常见,影像学表现为肺 动脉增宽、右心增大等。
检查前准备和检查后随访建议
02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平片检查
胸部正侧位片
可显示肺动脉扩张、肺动脉段突出等病变表现。
骨骼X线平片
部分肺动脉病变患者可能伴有骨骼改变,如骨质疏松、骨膜反应等。
CT检查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
可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结构,评估病变范围、程度和性质。
胸部CT平扫
可发现肺动脉壁增厚、钙化、血栓形成等异常表现。
分类
根据病变性质可分为先天性肺动脉 病变和后天性肺动脉病变;根据病 变部位可分为中央型肺动脉病变和 周围型肺动脉病变。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肺动脉病变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 括遗传因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 药物使用等。
危险因素
高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等是肺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同时环境 污染和职业暴露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肺动脉CTA重建规范化学习课件

1
多平面重建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
2
最大密度投影法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3
容积再现 volume rendering
VR
MPR
1 是重新排列C T 横断面图像的高保真数据, 能做任意断面的一维图像重建。
2 是最准确的显示血管解剖细节的方法。
正位
斜位
头足位 其它
VR
正位
斜位
头足位 其它
VR
正位
斜位
头足位 其它
VR
正位
斜位
头足位 其它
VR
Thank you
7mm感兴趣区上腔静脉造影剂速率34mls扫描方向112233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mprmpr横断面图像的高保真数据能做任意断面的一维图像重建
肺动脉CTA三维重建
轴位
冠状位
MIP
斜/矢状位
轴位
冠状位
MIP
斜/矢状位
轴位
冠状位
MIP
斜/矢状位
VR
1 既有很好的空间立体感, 又有显示血管系统的能力, 可以任意旋转,更重要的是能够显示病变的范围、 位置以及其与血管的关系。
2 对微小动脉显示不够清晰,特别对小血管栓子 检出率降低,文献表明其栓子的检出率为最低。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临床应用 检查方法 重建方法 序列展示
临床应用
肺栓塞
肺动静脉畸形
1
2
3
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表现 PPT

MS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评价 多层螺旋CT在肺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
MSCT对原发肺动脉病变的评价
肺动脉栓塞的特点
肺动脉栓塞多发生在叶、段肺动脉及 其以下分支,累及主肺动脉和左右肺 动脉少见。
多双侧发病。 多为不完全充盈缺损。 肺动脉基本不扩张,长期的慢性肺栓
肺动脉高压的基本X线征象
心脏增大-右心室右心房增大 主肺动脉扩张- 肺动脉段突出肺门增大 右下肺动脉增粗外周肺血管稀疏 肺动脉>支气管
多层螺旋CT在肺血管性病变中 的使用技术
三维表面遮盖显示(SSD) 最大密度(强度)投影(MIP) 多平面重建(MPR) 遮盖容积重建(SVR) 曲面重建(CPR)
多层螺旋CT在肺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
MS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评价
肺动脉栓塞的影像表现
中央型充盈缺损 偏心型充盈缺损 附壁血栓 完全阻塞
多层螺旋CT在肺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
MS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评价 多层螺旋CT在肺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
MS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评价 多层螺旋CT在肺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
CT在肺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范围
肺动脉栓塞 肺动静脉畸形 肺癌肺动脉侵犯 肺动脉原发肿瘤
多层螺旋CT在肺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
MS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评价
肺动脉栓塞的图像后处理功能
多平面重建(MPR) 最大密度投影(MIP) 表面阴影显示(SSD) 容积重建(VR) 血管内窥镜 (CTVE)
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表现
放射科
定义
正常肺动脉压力(海拔高度): 收缩压 22~30mmHg 舒张压 6~12mmHg 平均压 10~12mmHg
◆肺动脉高压: 平均肺动脉压 >
肺动脉高压ppt课件

PAH药物治疗
B类药物治疗:硝苯地平、地尔硫卓 2.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西他生坦、安贝生坦 3.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
依前列醇、伊洛前列素、曲前列素,贝前列素 4.NO途径:
a.一氧化氮( NO) b. 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那非
31
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
32
PAH的治疗
右心导管检查不仅是确诊肺 动脉高压的金标准, 也是诊断和评价肺动脉高压 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ACCP指南建议
所有拟诊PAH者均需行右心导管检查
明确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指导治疗
Chest. 2004,126:14-34
10
诊断标准
左肺动脉 肺血管网
右心房 右心室
11
肺动脉高压临床分类
1.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2. 左心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3. 慢性肺病及缺氧相关肺动脉高压; 4. 慢性血栓栓塞型肺动脉高压; 5. 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
6
诊断标准
肺动脉高压(Pulmoary Artery Hypertension PAH)
在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定平均肺动脉压≥25mmHg ,同时 PCWP≤15 mmHg
平均肺动脉压正常值≤20mmHg,21mmHg~24mmHg之间为临界肺高 血压
– 毛细血管前型PAH:
mPAP(肺动脉平均压)≥25mmHg, 肺楔压(PWP)≤15mmHg
功
能
容
早期干预
量
Regular monitoring allows escalation of treatment
晚期干预 时间
如不进行治疗, 则心室重构、 右心衰竭出现
28
Eur Respir Rev 2010; 19: 118, 272–278
肺动脉CTA扫描技术

肺动静脉循环时间非常短,约为2-4s,启动时间过早,肺动脉远端分支对比 剂充盈不佳,同时上腔静脉和右心房内对比剂造成的硬射线伪影将干扰肺动脉大 分支内栓子的显示;过晚则肺静脉内对比剂充盈,影像段、亚段分支的显示。
肺动脉CTA成功与否与呼吸方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患者的深吸气导致膈 肌下降腹内压力升高,胸腔压力下降,容易导致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增加,无造影 剂的IVC血液回流增加。无造影剂的IVC血液较造影剂的血液多,进入右心房后导 致肺动脉强化较差,这种现象特别见于年青患者,他们进行深吸气显得更重。
小剂量测试法
延迟时间计算:延迟时间=Timing Bolus延迟时间+图像点数*2+2~4sec
智能跟踪法
优势: 1.扫描时机准确,无肺静脉显影干扰。 2.预防性对比剂过敏或渗漏。 不足: 1.辐射剂量稍大。 2.造影剂用量大于智能跟踪法。 3.步骤复杂,不便掌握。
经验值法
经验值法作为肺动脉CTA的一种扫描方法,现在已经基本不使用,但是我们 还要了解各血管强化时间的情况,了解循环,其实这也是我们理CTA的基础。 按照经验值: 从注入对比剂到上腔静脉显影5s 从注入对比剂到肺动脉达峰时间约7-12s 从注入对比剂到主动脉显影22-25s 经验值法有两种扫描方法: 1.直接经验值触发扫描方案 2.使用动态500排扫描
肺动脉血管解剖
肺部血管解剖特点:
肺组织有肺循环和支气管动脉循环双重血液供血,其血管结构远较其他器 官复杂。根据血管的功能和来源不同,肺血管可以分为肺动脉、肺静脉系统和 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系统。
肺循环包括肺动脉和肺静脉,是肺 的功能血管;支气管循环包括支气管 动脉和支气管静脉,属于体循环,是 肺的营养血管。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成像技术要点
肺动脉CTA成功与否与呼吸方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患者的深吸气导致膈 肌下降腹内压力升高,胸腔压力下降,容易导致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增加,无造影 剂的IVC血液回流增加。无造影剂的IVC血液较造影剂的血液多,进入右心房后导 致肺动脉强化较差,这种现象特别见于年青患者,他们进行深吸气显得更重。
小剂量测试法
延迟时间计算:延迟时间=Timing Bolus延迟时间+图像点数*2+2~4sec
智能跟踪法
优势: 1.扫描时机准确,无肺静脉显影干扰。 2.预防性对比剂过敏或渗漏。 不足: 1.辐射剂量稍大。 2.造影剂用量大于智能跟踪法。 3.步骤复杂,不便掌握。
经验值法
经验值法作为肺动脉CTA的一种扫描方法,现在已经基本不使用,但是我们 还要了解各血管强化时间的情况,了解循环,其实这也是我们理CTA的基础。 按照经验值: 从注入对比剂到上腔静脉显影5s 从注入对比剂到肺动脉达峰时间约7-12s 从注入对比剂到主动脉显影22-25s 经验值法有两种扫描方法: 1.直接经验值触发扫描方案 2.使用动态500排扫描
肺动脉血管解剖
肺部血管解剖特点:
肺组织有肺循环和支气管动脉循环双重血液供血,其血管结构远较其他器 官复杂。根据血管的功能和来源不同,肺血管可以分为肺动脉、肺静脉系统和 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系统。
肺循环包括肺动脉和肺静脉,是肺 的功能血管;支气管循环包括支气管 动脉和支气管静脉,属于体循环,是 肺的营养血管。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成像技术要点
肺栓塞CTPA

肺栓塞CTPA
直接征象:
•充盈缺损:CTPA 的基本征象,即在显影的肺动脉内看到低密度的未显影灶,可以分为完全/部分充盈缺损,部分充盈缺损周围被造影剂包围。
•马鞍征:低密度栓子骑跨于主肺动脉分叉处,是新鲜血栓的征象。
•环征、轨道征:是管腔内的部分充盈缺损,当栓子走行方向与动脉平行时,从垂直于血管的扫描层面可以见到造影剂环形或新月形充填血管断面;而当扫描层面平行于血管时造影剂从栓子两侧通过形似轨道。
这两种征象均提示新鲜血栓。
•锐角:如上面所述,偏心性充盈缺损与血管壁之间的夹角呈锐角,造影剂新月样填充,往往提示新鲜血栓
•钝角:偏心性充盈缺损边缘光滑,与血管壁之间的夹角呈钝角,可见于急性和慢性血栓
•血管内蹼样、纤维样影:提示血管内膜不规则增厚或慢性血栓溶解后残留的纤维索条。
•完全性充盈缺损判定要点:
•
•急性:闭塞血管管径大于相邻同级别通畅的肺动脉管径。
•
•慢性:管径变细,管壁偏心增厚,可见钙化,管腔缩小,明显小于同级别通畅的肺动脉,可出现代偿血管增粗。
间接征象:
•肺不张、盘状肺不张、线带状影:最为常见的间接征象,也是最容易被「误入歧途」的征象,由于缺乏特异性,很多平扫 CT 可能会直
接提示肺炎、肺不张等疾病,当同时出现肺不张+胸腔积液+近端肺动脉扩张时需要高度警惕肺栓可能。
整理供医学专业人员学习交流,文中观点,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肺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

先天性:是 PAA 最为主要的病因,超过 50%PAA 与先天
性心脏病有关。三种最为常见引起 PAA 的先天性心脏病 依次为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主要是
由于左向右分流增加肺动脉血流管壁应力,导致动脉瘤形 成。
后天性:感染性疾病,血管炎,肺动脉高压及慢性肺动
脉栓塞,肿瘤,医源性
特发性:关于特发性 PAA 的诊断标准,有学者提出 4 条
32
肺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
33
肺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
34
肺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
35
肺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
36
肺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
37
肺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
38
肺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
39
肺动脉瘤病因主要分为三方面:先天性、后天性 和特发性。
后天:于创伤、血吸虫病、肝硬化、放线 菌病或转移癌。
肺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
29
病理
主要分为囊状肺动静脉瘘和弥漫型肺动静 脉瘘
1.囊状肺动静脉瘘:
单纯型:1支肺动脉与1支肺静脉直接相通,瘤囊无分隔。
复杂型:2支以上的肺动、静脉相通,瘤囊有分隔。 特殊型:肺动脉与左房交通,分流量极大,右向左分流 量占肺血流量的80%,常伴肺血管、支气管变异。
26Biblioteka 肺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
27
肺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
28
发病原因
先天发育:
1、肺芽时期动静脉丛之间原始连接间隔发育不完全而形成 肺动静脉瘘。 2、胚胎期多支动脉和引流静脉之间的肺终末毛细血管床 囊性扩张,形成肺动静脉瘘。 3、单支输入动脉与输出静脉之间缺乏末梢毛细血管袢, 形成腔大壁薄的血管囊,可包括一个肺段或肺叶血管,甚 至有来自体循环血管。 4、母体孕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及体液免疫反应增强。 有人认为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有关
肺血管介入治疗PPT课件

评估结果:治疗后肺血管阻力、肺动脉压、肺血流量等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肺血管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适应症范围
肺动脉高压:包括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等
01
肺栓塞:包括急性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等
02
肺血管畸形:包括肺动静脉畸形、肺动脉狭窄等
03
肺血管肿瘤:包括肺癌、转移性肺癌等
03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04
介入治疗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肺血管介入治疗的目的
治疗肺血管疾病:如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
改善肺循环:提高肺血流量,改善肺功能
减少并发症:降低肺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肺血管介入治疗的优势
心律失常:血管内操作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3
2
1
4
5
6
并发症预防
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术中操作: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损伤血管和周围组织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预防感染:保持手术室清洁,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
并发症处理
肺栓塞:使用抗凝药物,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4
血管损伤: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5
出血:及时止血,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1
血栓形成:使用抗凝药物,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2
感染: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3
气胸: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6
感谢您耐心观看
刀客特万
肺血管介入治疗PPT课件
肺血管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适应症范围
肺动脉高压:包括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等
01
肺栓塞:包括急性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等
02
肺血管畸形:包括肺动静脉畸形、肺动脉狭窄等
03
肺血管肿瘤:包括肺癌、转移性肺癌等
03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04
介入治疗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肺血管介入治疗的目的
治疗肺血管疾病:如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
改善肺循环:提高肺血流量,改善肺功能
减少并发症:降低肺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肺血管介入治疗的优势
心律失常:血管内操作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3
2
1
4
5
6
并发症预防
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术中操作: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损伤血管和周围组织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预防感染:保持手术室清洁,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
并发症处理
肺栓塞:使用抗凝药物,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4
血管损伤: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5
出血:及时止血,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1
血栓形成:使用抗凝药物,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2
感染: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3
气胸: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6
感谢您耐心观看
刀客特万
肺血管介入治疗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