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CTA扫描技术课件
合集下载
肺动脉CTA扫描技术ppt课件

7
扫描步骤:
1、患者仰卧,足先进,双手上举,非扫描区域辐射 屏蔽。 2、单(双)定位像扫描。
3、确定S-FOV,确定扫描方向。
4、试水。 5、确定监测层面(主肺动脉)。
8
9
10
同时按下曝光键与注药触屏按钮,扫描计划里预设 2S实时监测启动,2.1S后吸气屏气(提前吸气屏气)
触发方式:1.主肺动脉亮时手动触发扫描。
2.主肺动脉ROI自动触发:
心率
触发阈值
<70
230-250HU
70~80
180-220HU
>80
120-150HU
11
12
图像重建及重组:
层厚0.5mm,层间隔0.25mm重叠重建容积图像。 MIP横断位,冠、矢位重组,VR图像重组(必要时
行CPR)传输。 窗位100~140 窗宽600~700 层厚2~10mm。
13
14
15
MIP+CPR
16
17
VR
18
19
20
21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操作者因素 1、触发时间及扫描程序的设定 2、穿刺部位与注药速率及造影剂总量 3、心率
患者因素 4、右心及肺动脉病变 5、患者呼吸配合 6、其他:患者血液粘左手。流速: 2.8ml/s
肺动脉CTA扫描技术
1
肺动脉CTA
就是利用CT扫描下的肺动脉造影,优点是基本无创几 分钟就能很好的显示中央及周围肺动脉血管分支情况, 通过不同的后处理技术,还能够将解剖结构和病变直接显 现出来,已经成为诊断肺动脉相关疾病的标准。
2
肺动脉CTA是检查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方法
肺栓塞是指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 的病理过程。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 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
扫描步骤:
1、患者仰卧,足先进,双手上举,非扫描区域辐射 屏蔽。 2、单(双)定位像扫描。
3、确定S-FOV,确定扫描方向。
4、试水。 5、确定监测层面(主肺动脉)。
8
9
10
同时按下曝光键与注药触屏按钮,扫描计划里预设 2S实时监测启动,2.1S后吸气屏气(提前吸气屏气)
触发方式:1.主肺动脉亮时手动触发扫描。
2.主肺动脉ROI自动触发:
心率
触发阈值
<70
230-250HU
70~80
180-220HU
>80
120-150HU
11
12
图像重建及重组:
层厚0.5mm,层间隔0.25mm重叠重建容积图像。 MIP横断位,冠、矢位重组,VR图像重组(必要时
行CPR)传输。 窗位100~140 窗宽600~700 层厚2~10mm。
13
14
15
MIP+CPR
16
17
VR
18
19
20
21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操作者因素 1、触发时间及扫描程序的设定 2、穿刺部位与注药速率及造影剂总量 3、心率
患者因素 4、右心及肺动脉病变 5、患者呼吸配合 6、其他:患者血液粘左手。流速: 2.8ml/s
肺动脉CTA扫描技术
1
肺动脉CTA
就是利用CT扫描下的肺动脉造影,优点是基本无创几 分钟就能很好的显示中央及周围肺动脉血管分支情况, 通过不同的后处理技术,还能够将解剖结构和病变直接显 现出来,已经成为诊断肺动脉相关疾病的标准。
2
肺动脉CTA是检查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方法
肺栓塞是指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 的病理过程。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 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
肺动脉栓塞CTAPPT课件

病因:长期卧床不起或制动,妊娠或大手术后,心功能不 全,风湿性心脏病, 组织损伤,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存在狼疮抗凝因子等。
临床表现: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喀血、低血压、 心动过速、 发热和胸膜磨擦音、休克、死亡等。
精品课件
34
影像表现: 平片价值:大多无阳性征象,只有较大的肺动脉血管栓塞或 者许多小
22
精品课件
23
精品课件
24
精品课件
25
精品课件
26
精品课件
27
精品课件
28
精品课件
29
精品课件
30
精品课件
31
精品课件
32
精品课件
33
肺栓塞(PE)是指肺的部分血供,因供应血管为来自栓塞 的凝块所阻塞而 中断的情况。常见的栓子是深静脉脱落的血栓。 广义的肺血栓病还包括由脓毒性、肿瘤、羊水、脂肪、空 气等所致的栓塞。 肺栓塞后因血流阻断而引起肺组织坏死,称为肺梗死。
肺动脉栓塞CTA
精品课件
1
精品课件
2
精品课件
3
精品课件
4
精品课件
5
精品课件
6
精品课件
7
精品课件
8
精品课件
9
精品课件
10
精品课件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精品课件
12
精品课件
13
精品课件
14
精品课件
15
精品课件
16
精品课件
17
精品课件
18
精品课件
19
精品课件
20
精品课件
21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喀血、低血压、 心动过速、 发热和胸膜磨擦音、休克、死亡等。
精品课件
34
影像表现: 平片价值:大多无阳性征象,只有较大的肺动脉血管栓塞或 者许多小
22
精品课件
23
精品课件
24
精品课件
25
精品课件
26
精品课件
27
精品课件
28
精品课件
29
精品课件
30
精品课件
31
精品课件
32
精品课件
33
肺栓塞(PE)是指肺的部分血供,因供应血管为来自栓塞 的凝块所阻塞而 中断的情况。常见的栓子是深静脉脱落的血栓。 广义的肺血栓病还包括由脓毒性、肿瘤、羊水、脂肪、空 气等所致的栓塞。 肺栓塞后因血流阻断而引起肺组织坏死,称为肺梗死。
肺动脉栓塞CTA
精品课件
1
精品课件
2
精品课件
3
精品课件
4
精品课件
5
精品课件
6
精品课件
7
精品课件
8
精品课件
9
精品课件
10
精品课件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精品课件
12
精品课件
13
精品课件
14
精品课件
15
精品课件
16
精品课件
17
精品课件
18
精品课件
19
精品课件
20
精品课件
21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cta检查技术ppt

影响CTA 扫描图像质量的因素
•扫描前准备 •扫描启动时间选择 •扫描时长与循环时间的匹配 •造影剂总量控制和注射速率匹配 •造影剂入路选择
造影剂入路选择
常规增强及CTA检查首选肘静脉安置留置针。 在CTA扫描时,选择右侧肘静脉还是左侧
肘静脉?
•建议从右侧肘静脉注射,因为如果从左侧 肘静脉注射,由于左侧头臂静脉从主动脉 弓前经过,会有造影剂浓度过高伪影.
常见的扫描协议参数 •注射参数 •病例图像展示
•肺动脉CTA注射参数—传统的注 射参数
•350-370 mg/ml 造影剂可以得到最好的图像 ,80100ml 造影剂
•部分病例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计算公式给出造影剂 总量
•肘前静脉注射是首选的最佳注射位置 •4.0 – 5.0ml/sec 的注射速率 •双筒注射
Philips常用的肺动脉注射参数
•双筒注射器 •选择高浓度造影剂 (Isovue 370,Omnipaque 350) •20-30ml 造影剂,>30ml生理盐水 •4.0-5.0ml/sec •右肘前臂静脉注射 •造影剂跟踪:ROI感兴趣区设置在头臂静脉或上
腔静脉 •100-150 阈值
时相选择: HR<70次/分时选择70—80%重建时相,一般75% 或78%
时相图像最佳 70次/分<HR<75次/分时,选择70-80%及40-50% 相位重
建时相,择优选用 HR>75次/分时选择40-50%相位重建时相 使用多个相位 有时 LAD 75%时显示较好,但RCA 40%时
时时间启动扫描
注射造影剂注意事项
•静脉选择:右侧肘静脉---第一选择
注射造影剂注意事项
.双筒高压注射器 .注射总量、注射速率优化。 .右肘静脉—第一选择 .留置针型号 .造影剂预热 .根据检查目的:仅仅强化-单流速即可
•扫描前准备 •扫描启动时间选择 •扫描时长与循环时间的匹配 •造影剂总量控制和注射速率匹配 •造影剂入路选择
造影剂入路选择
常规增强及CTA检查首选肘静脉安置留置针。 在CTA扫描时,选择右侧肘静脉还是左侧
肘静脉?
•建议从右侧肘静脉注射,因为如果从左侧 肘静脉注射,由于左侧头臂静脉从主动脉 弓前经过,会有造影剂浓度过高伪影.
常见的扫描协议参数 •注射参数 •病例图像展示
•肺动脉CTA注射参数—传统的注 射参数
•350-370 mg/ml 造影剂可以得到最好的图像 ,80100ml 造影剂
•部分病例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计算公式给出造影剂 总量
•肘前静脉注射是首选的最佳注射位置 •4.0 – 5.0ml/sec 的注射速率 •双筒注射
Philips常用的肺动脉注射参数
•双筒注射器 •选择高浓度造影剂 (Isovue 370,Omnipaque 350) •20-30ml 造影剂,>30ml生理盐水 •4.0-5.0ml/sec •右肘前臂静脉注射 •造影剂跟踪:ROI感兴趣区设置在头臂静脉或上
腔静脉 •100-150 阈值
时相选择: HR<70次/分时选择70—80%重建时相,一般75% 或78%
时相图像最佳 70次/分<HR<75次/分时,选择70-80%及40-50% 相位重
建时相,择优选用 HR>75次/分时选择40-50%相位重建时相 使用多个相位 有时 LAD 75%时显示较好,但RCA 40%时
时时间启动扫描
注射造影剂注意事项
•静脉选择:右侧肘静脉---第一选择
注射造影剂注意事项
.双筒高压注射器 .注射总量、注射速率优化。 .右肘静脉—第一选择 .留置针型号 .造影剂预热 .根据检查目的:仅仅强化-单流速即可
肺动脉CTA扫描技术ppt课件

26
肺动脉CTA扫描技术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宋兵利
1
肺动脉CTA
就是利用CT扫描下的肺动脉造影,优点是基本无创 几分钟就能很好的显示中央及周围肺动脉血管分支情况, 通过不同的后处理技术,还能够将解剖结构和病变直接显 现出来,已经成为诊断肺动脉相关疾病的标准。
2
肺动脉CTA是检查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方法 肺栓塞是指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
13
14
15
MIP+CPR
16
17
VR
18
19
20
21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操作者因素 1、触发时间及扫描程序的设定 2、穿刺部位与注药速率及造影剂总量 3、心率
患者因素 4、右心及肺动脉病变 5、患者呼吸配合 6、其他:患者血液粘稠度,血管壁弹性
22
患者86岁女 性,血管差, 针埋左手。流 速:2.8ml/s
23
47岁女性,申 请单要求胸部 增强及肺动脉 增强
24
1、检查结束,观察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后退出 检查程序; 2、护士断开高压注射通路,协助患者下床。 3、技师开门呼叫下一个患者,大致了解该患者基本 情况后协助患者下检查床。 4、检查结束患者留置针留置30分钟观察有无不适。
25
谢谢大家!
支的病理过程。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 亡,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
3
检查目的:明确有无肺动脉栓塞 检查方法:经肘静脉快速注入碘造影剂后行胸部CT
扫描(扫描范围:肺尖至膈顶)
4
扫描前准备:
1、去除扫描区域内金属异物及更换衣物(去除危重患者 体表心电监护仪电极片时需征求陪同临床医师意见) 2、静脉穿刺:16~20G静脉留置针留置于右肘静脉; 3、呼吸训练(危重患者除外) 4、测量患者心率 5、必要时吸氧
肺动脉CTA扫描技术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宋兵利
1
肺动脉CTA
就是利用CT扫描下的肺动脉造影,优点是基本无创 几分钟就能很好的显示中央及周围肺动脉血管分支情况, 通过不同的后处理技术,还能够将解剖结构和病变直接显 现出来,已经成为诊断肺动脉相关疾病的标准。
2
肺动脉CTA是检查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方法 肺栓塞是指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
13
14
15
MIP+CPR
16
17
VR
18
19
20
21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操作者因素 1、触发时间及扫描程序的设定 2、穿刺部位与注药速率及造影剂总量 3、心率
患者因素 4、右心及肺动脉病变 5、患者呼吸配合 6、其他:患者血液粘稠度,血管壁弹性
22
患者86岁女 性,血管差, 针埋左手。流 速:2.8ml/s
23
47岁女性,申 请单要求胸部 增强及肺动脉 增强
24
1、检查结束,观察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后退出 检查程序; 2、护士断开高压注射通路,协助患者下床。 3、技师开门呼叫下一个患者,大致了解该患者基本 情况后协助患者下检查床。 4、检查结束患者留置针留置30分钟观察有无不适。
25
谢谢大家!
支的病理过程。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 亡,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
3
检查目的:明确有无肺动脉栓塞 检查方法:经肘静脉快速注入碘造影剂后行胸部CT
扫描(扫描范围:肺尖至膈顶)
4
扫描前准备:
1、去除扫描区域内金属异物及更换衣物(去除危重患者 体表心电监护仪电极片时需征求陪同临床医师意见) 2、静脉穿刺:16~20G静脉留置针留置于右肘静脉; 3、呼吸训练(危重患者除外) 4、测量患者心率 5、必要时吸氧
肺动脉CTA扫描技术

肺动静脉循环时间非常短,约为2-4s,启动时间过早,肺动脉远端分支对比 剂充盈不佳,同时上腔静脉和右心房内对比剂造成的硬射线伪影将干扰肺动脉大 分支内栓子的显示;过晚则肺静脉内对比剂充盈,影像段、亚段分支的显示。
肺动脉CTA成功与否与呼吸方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患者的深吸气导致膈 肌下降腹内压力升高,胸腔压力下降,容易导致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增加,无造影 剂的IVC血液回流增加。无造影剂的IVC血液较造影剂的血液多,进入右心房后导 致肺动脉强化较差,这种现象特别见于年青患者,他们进行深吸气显得更重。
小剂量测试法
延迟时间计算:延迟时间=Timing Bolus延迟时间+图像点数*2+2~4sec
智能跟踪法
优势: 1.扫描时机准确,无肺静脉显影干扰。 2.预防性对比剂过敏或渗漏。 不足: 1.辐射剂量稍大。 2.造影剂用量大于智能跟踪法。 3.步骤复杂,不便掌握。
经验值法
经验值法作为肺动脉CTA的一种扫描方法,现在已经基本不使用,但是我们 还要了解各血管强化时间的情况,了解循环,其实这也是我们理CTA的基础。 按照经验值: 从注入对比剂到上腔静脉显影5s 从注入对比剂到肺动脉达峰时间约7-12s 从注入对比剂到主动脉显影22-25s 经验值法有两种扫描方法: 1.直接经验值触发扫描方案 2.使用动态500排扫描
肺动脉血管解剖
肺部血管解剖特点:
肺组织有肺循环和支气管动脉循环双重血液供血,其血管结构远较其他器 官复杂。根据血管的功能和来源不同,肺血管可以分为肺动脉、肺静脉系统和 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系统。
肺循环包括肺动脉和肺静脉,是肺 的功能血管;支气管循环包括支气管 动脉和支气管静脉,属于体循环,是 肺的营养血管。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成像技术要点
肺动脉CTA成功与否与呼吸方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患者的深吸气导致膈 肌下降腹内压力升高,胸腔压力下降,容易导致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增加,无造影 剂的IVC血液回流增加。无造影剂的IVC血液较造影剂的血液多,进入右心房后导 致肺动脉强化较差,这种现象特别见于年青患者,他们进行深吸气显得更重。
小剂量测试法
延迟时间计算:延迟时间=Timing Bolus延迟时间+图像点数*2+2~4sec
智能跟踪法
优势: 1.扫描时机准确,无肺静脉显影干扰。 2.预防性对比剂过敏或渗漏。 不足: 1.辐射剂量稍大。 2.造影剂用量大于智能跟踪法。 3.步骤复杂,不便掌握。
经验值法
经验值法作为肺动脉CTA的一种扫描方法,现在已经基本不使用,但是我们 还要了解各血管强化时间的情况,了解循环,其实这也是我们理CTA的基础。 按照经验值: 从注入对比剂到上腔静脉显影5s 从注入对比剂到肺动脉达峰时间约7-12s 从注入对比剂到主动脉显影22-25s 经验值法有两种扫描方法: 1.直接经验值触发扫描方案 2.使用动态500排扫描
肺动脉血管解剖
肺部血管解剖特点:
肺组织有肺循环和支气管动脉循环双重血液供血,其血管结构远较其他器 官复杂。根据血管的功能和来源不同,肺血管可以分为肺动脉、肺静脉系统和 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系统。
肺循环包括肺动脉和肺静脉,是肺 的功能血管;支气管循环包括支气管 动脉和支气管静脉,属于体循环,是 肺的营养血管。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成像技术要点
肺动脉扫描技术ppt课件

47岁女性,申 请单要求胸部 增强及肺动脉 增强
1、检查结束,观察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后退出检 查程序;
2、护士断开高压注射通路,协助患者下床。
3、技师开门呼叫下一个患者,大致了解该患者基本情 况后协助患者下检查床。
4、检查结束患者留置针留置30分钟观察 YOU
肺动脉CTA扫描技术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宋兵利
肺动脉CTA
就是利用CT扫描下的肺动脉造影,优点是基本无 创几分钟就能很好的显示中央及周围肺动脉血管分支情况, 通过不同的后处理技术,还能够将解剖结构和病变直接显 现出来,已经成为诊断肺动脉相关疾病的标准。
肺动脉CTA是检查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方法
SUCCESS
THANK YOU
2019/4/29
MIP+CPR
VR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操作者因素 1、触发时间及扫描程序的设定
影剂总量
2、穿刺部位与注药速率及造
3、心率
患者因素
4、右心及肺动脉病变
5、患者呼吸配合
血管壁弹性
6、其他:患者血液粘稠度,
患者86岁女性, 血管差,针埋 左手。流速: 2.8ml/s
肺栓塞是指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
支的病理过程。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 亡,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
检查目的:明确有无肺动脉栓塞
检查方法:经肘静脉快速注入碘造影剂后行胸部CT扫
描(扫描范围:肺尖至膈顶)
扫描前准备:
1、去除扫描区域内金属异物及更换衣物(去除危重患者 体表心电监护仪电极片时需征求陪同临床医师意见) 2、静脉穿刺:16~20G静脉留置针留置于右肘静脉; 3、呼吸训练(危重患者除外) 4、测量患者心率 5、必要时吸氧
肺动脉栓塞CTA(严选课件)

血管造影: 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一个最明确方法。造影应在发病后24-48 小时内进行。 (20%病例对造影有禁忌征)
参考材料
36
主要表现: 1,肺动脉内充盈缺损,远端血管变细。 2,肺动脉分支闭锁。
CT增强检查CTA:是一种无创性、能为病人和医生 都能接受的技术,特别在不
能接受血管造影的病人中意义更大。并可指导治疗 和评价治疗效果。 急性肺栓塞CT表现: 1,部分性充盈缺损:中央或边缘性血管内低密度 区,周围绕以多少不等的造影
剂,边缘规则或不规则。
2,完全性充盈缺损:血管内低密度区,占据全血
管,周围无造影剂。
3,轨道征:栓子浮动在管腔内,造影剂可从血管
壁和栓子间通过。
4,血管壁缺损:管壁周参考围材料低密度区。
37
讨论:对于有栓子脱落条件的病人,临床表现起病急,剧烈胸痛、咯血, X线平片局限性肺纹理稀少或肺段实变阴影时,要考虑到此病。
参考材料
38
END
参考材料
39
22
参考材料
23
参考材料
24
参考材料
25
参考材料
26
参考材料
27
参考材料
28
参考材料
29
参考材料
30
参考材料
31
参考材料
32
参考材料
33
肺栓塞(PE)是指肺的部分血供,因供应血管为来自栓塞 的凝块所阻塞而 中断的情况。常见的栓子是深静脉脱落的血栓。 广义的肺血栓病还包括由脓毒性、肿瘤、羊水、脂肪、空 气等所致的栓塞。 肺栓塞后因血流阻断而引起肺组织坏死,称为肺梗死。
病因:长期卧床不起或制动,妊娠或大手术后,心功能不 全,风湿性心脏病, 组织损伤,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存在狼疮抗凝因子等。
参考材料
36
主要表现: 1,肺动脉内充盈缺损,远端血管变细。 2,肺动脉分支闭锁。
CT增强检查CTA:是一种无创性、能为病人和医生 都能接受的技术,特别在不
能接受血管造影的病人中意义更大。并可指导治疗 和评价治疗效果。 急性肺栓塞CT表现: 1,部分性充盈缺损:中央或边缘性血管内低密度 区,周围绕以多少不等的造影
剂,边缘规则或不规则。
2,完全性充盈缺损:血管内低密度区,占据全血
管,周围无造影剂。
3,轨道征:栓子浮动在管腔内,造影剂可从血管
壁和栓子间通过。
4,血管壁缺损:管壁周参考围材料低密度区。
37
讨论:对于有栓子脱落条件的病人,临床表现起病急,剧烈胸痛、咯血, X线平片局限性肺纹理稀少或肺段实变阴影时,要考虑到此病。
参考材料
38
END
参考材料
39
22
参考材料
23
参考材料
24
参考材料
25
参考材料
26
参考材料
27
参考材料
28
参考材料
29
参考材料
30
参考材料
31
参考材料
32
参考材料
33
肺栓塞(PE)是指肺的部分血供,因供应血管为来自栓塞 的凝块所阻塞而 中断的情况。常见的栓子是深静脉脱落的血栓。 广义的肺血栓病还包括由脓毒性、肿瘤、羊水、脂肪、空 气等所致的栓塞。 肺栓塞后因血流阻断而引起肺组织坏死,称为肺梗死。
病因:长期卧床不起或制动,妊娠或大手术后,心功能不 全,风湿性心脏病, 组织损伤,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存在狼疮抗凝因子等。
肺动脉CTA扫描技术

支的病理过程。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 亡,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
检查目的:明确有无肺动脉栓塞
检查方法:经肘静脉快速注入碘造影剂后行胸部CT 扫描(扫描范围:肺尖至膈顶)
扫描前准备:
1、去除扫描区域内金属异物及更换衣物(去除危重患者 体表心电监护仪电极片时需征求陪同临床医师意见) 2、静脉穿刺:16~20G静脉留置针留置于右肘静脉; 3、呼吸训练(危重患者除外) 4、测量患者心率 5、必要时吸氧
谢谢大家!
患者86岁女 性,血管差, 针埋左手。流 速:2.8ml/s
47岁女性,申 请单要求胸部 增强及肺动脉 增强
1、检查结束,观察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后退出 检查程序; 2、护士断开高压注射通路,协助患者下床。 3、技师开门呼叫下一个患者,大致了解该患者基本 情况后协助患者下检查床。 4、检查结束患者留置针留置30厚0.5mm,层间隔0.25mm重叠重建容积图像。
MIP横断位,冠、矢位重组,VR图像重组(必要时
行CPR)传输。
窗位100~140 窗宽600~700 层厚2~10mm。
MIP+CPR
VR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操作者因素 1、触发时间及扫描程序的设定 2、穿刺部位与注药速率及造影剂总量 3、心率 患者因素 4、右心及肺动脉病变 5、患者呼吸配合 6、其他:患者血液粘稠度,血管壁弹性
扫描步骤:
1、患者仰卧,足先进,双手上举,非扫描区域辐射 屏蔽。 2、单(双)定位像扫描。 3、确定S-FOV,确定扫描方向。 4、试水。 5、确定监测层面(主肺动脉)。
同时按下曝光键与注药触屏按钮,扫描计划里预设
2S实时监测启动,2.1S后吸气屏气(提前吸气屏气) 触发方式:1.主肺动脉亮时手动触发扫描。 2.主肺动脉ROI自动触发: 心率 触发阈值 <70 230-250HU 70~80 180-220HU >80 120-150HU
检查目的:明确有无肺动脉栓塞
检查方法:经肘静脉快速注入碘造影剂后行胸部CT 扫描(扫描范围:肺尖至膈顶)
扫描前准备:
1、去除扫描区域内金属异物及更换衣物(去除危重患者 体表心电监护仪电极片时需征求陪同临床医师意见) 2、静脉穿刺:16~20G静脉留置针留置于右肘静脉; 3、呼吸训练(危重患者除外) 4、测量患者心率 5、必要时吸氧
谢谢大家!
患者86岁女 性,血管差, 针埋左手。流 速:2.8ml/s
47岁女性,申 请单要求胸部 增强及肺动脉 增强
1、检查结束,观察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后退出 检查程序; 2、护士断开高压注射通路,协助患者下床。 3、技师开门呼叫下一个患者,大致了解该患者基本 情况后协助患者下检查床。 4、检查结束患者留置针留置30厚0.5mm,层间隔0.25mm重叠重建容积图像。
MIP横断位,冠、矢位重组,VR图像重组(必要时
行CPR)传输。
窗位100~140 窗宽600~700 层厚2~10mm。
MIP+CPR
VR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操作者因素 1、触发时间及扫描程序的设定 2、穿刺部位与注药速率及造影剂总量 3、心率 患者因素 4、右心及肺动脉病变 5、患者呼吸配合 6、其他:患者血液粘稠度,血管壁弹性
扫描步骤:
1、患者仰卧,足先进,双手上举,非扫描区域辐射 屏蔽。 2、单(双)定位像扫描。 3、确定S-FOV,确定扫描方向。 4、试水。 5、确定监测层面(主肺动脉)。
同时按下曝光键与注药触屏按钮,扫描计划里预设
2S实时监测启动,2.1S后吸气屏气(提前吸气屏气) 触发方式:1.主肺动脉亮时手动触发扫描。 2.主肺动脉ROI自动触发: 心率 触发阈值 <70 230-250HU 70~80 180-220HU >80 120-150H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13
学习交流PPT
14
学习交流PPT
15
MIP+CPR
学习交流PPT
16
学习交流PPT
17
VR
学习交流PPT
18
学习交流PPT
19
学习交流PPT
20
学习交流PPT
21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操作者因素 1、触发时间及扫描程序的设定
2、穿刺部位与注药速率及造影剂总量 3、心率 患者因素 4、右心及肺动脉病变 5、患者呼吸配合 6、其他:患者血液粘稠度,血管壁弹性
学习交流PPT
7Hale Waihona Puke 扫 描 步 骤 :1
、
患
者
仰
卧
,
足
先
进
,
双
学习交流PPT
8
学习交流PPT
9
学习交流PPT
10
同时按下曝光键与注药触屏按钮,扫描计划里预设 2S实时监测启动,2.1S后吸气屏气(提前吸气屏气)
触发方式:1.主肺动脉亮时手动触发扫描。
2.主肺动脉ROI自动触发:
心率
触发阈值
<70
学习交流PPT
5
扫描参数:
0.5×100排(或160排) 120KV 智能Ma开 球管旋转时间0.5S 螺距1.03,螺距因子HP103
学习交流PPT
6
护理技术参数:
1、至少高于检查流速0.5-1ml/s试验性注入右肘静脉16ml 生理盐水明确静脉是否通畅(试水)
3、注药速率4~5ml/S,药量30~50ml。 4、相同或者略高检查速率再次注入40ml生理盐水。
肺动脉CTA扫描技术
学习交流PPT
1
肺动脉CTA 就是利用CT扫描下的肺动脉造影,优点是基本无创几
分钟就能很好的显示中央及周围肺动脉血管分支情况,
通过不同的后处理技术,还能够将解剖结构和病变直接显
现出来,已经成为诊断肺动脉相关疾病的标准。
学习交流PPT
2
肺动脉CTA是检查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方法
肺栓塞是指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 的病理过程。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 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
230-250HU
70~80
180-220HU
>80
120-150HU
学习交流PPT
11
学习交流PPT
12
图像重建及重组:
层厚0.5mm,层间隔0.25mm重叠重建容积图像。
MIP横断位,冠、矢位重组,VR图像重组(必要时行 CPR)传输。
窗位100~140 窗宽600~700 层厚2~10mm。
学习交流PPT
22
患者86岁女 性,血管差, 针埋左手。流 速:2.8ml/s
学习交流PPT
23
47岁女性,申 请单要求胸部 增强及肺动脉 增强
学习交流PPT
24
1
、
检
查
结
束
,
观
察
图
像
质
量
,
符
合
诊
断
学习交流PPT
25
谢 谢 大 家 !
学习交流PPT
26
学习交流PPT
3
检查目的:明确有无肺动脉栓塞
检查方法:经肘静脉快速注入碘造影剂后行胸部CT扫 描(扫描范围:肺尖至膈顶)
学习交流PPT
4
扫描前准备: 1、去除扫描区域内金属异物及更换衣物(去除危重患者
体表心电监护仪电极片时需征求陪同临床医师意见) 2、静脉穿刺:16~20G静脉留置针留置于右肘静脉; 3、呼吸训练(危重患者除外) 4、测量患者心率 5、必要时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