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合集下载

转基因食品的利弊

转基因食品的利弊

转基因食品的利弊
想要知道转基因食物的优缺点,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通过对生物基因的改造,改变生物的某些形状,从而获得满足人类要求的食品。

世界上第一种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入美国市场的转基因晚熟西红柿,它是1983年就已经研制成功的。

不论是直接食用转基因食品还是食用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都是对转基因食品的食用。

但是转基因食品也是有弊端的:
第一、转基因食品在种植、生长过程中,与非转基因作物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对土壤和周边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也不一定是正面的。

第二、转基因食品本身就还有灭杀害虫的基因,但是害虫可以依靠淘汰、进化,对这种特征产生更高的抵御性,造成农药也无法灭杀的可能。

第三、转基因作物便宜、好种、产量大,因此,许多农户都乐于种植换基因作物,像传统的非转基因大豆产地东北,本地大豆逐年减少种植,取而代之的是转基因大豆,这种情况很有可能造成非转基因作物种子的停产和灭绝。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近年来,随着转基因食品的涌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生物技术,将一个基因带入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性,便于获得更高效、更安全、更有营养价值的食品供消费者食用。

但是,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时常受到争论,且政策法规的监管不利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总体上受到很大压力。

在基因工程中,转基因修饰的生物体,其遗传和生理特性会发生变化,转基因食品中添加的新基因可能会引发其他未知风险,因此,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特别是在某些包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中,消费者可能会饮食有害物质,可能会造成健康损害。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持保守态度,其中欧盟、日本和韩国的政策规定特别严格,对转基因产品的检测、评估等均要求严格,且对转基因产品的标注也要求严格,希望能够向消费者披露转基因产品信息。

此外,转基因食品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从现有研究结果来看,转基因作物污染环境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如转基因作物所衍生物质可能会对普通作物造成污染或者不利影响,也可能会对野生植物造成破坏,造成植物多样性的锐减,影响种群的平衡,损害环境的复杂性。

因此,无论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还是转基因食品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都要有效地得到解决。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对涉及到转基因食品的生产流程及产品有充分的把控,以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另外,应当全面推行转基因食品的溯源和标识系统,向消费者充分披露转基因食品的信息,让消费者清楚了解转基因食品的真实状况,减轻消费者的心理负担。

至于转基因食品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应当加强对转基因作物的跟踪研究,加强转基因作物标准管理,减少或者抑制转基因作物污染环境的可能性,确保转基因作物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

总之,转基因食品是一种高效、安全、有营养价值的食品,但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以及转基因食品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应当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加强相关法规的监管,实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及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有营养价值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要认识一个事物的的利弊,我们应该先弄清楚它的根由。

正如有原因才有结果一般。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并使其具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叫做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从九十年代至今已经出现不少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很多我们担心的隐患。

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及我国水稻研究所研制的转基因杂交水稻1999年通过了专家鉴定。

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问题日渐凸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食品的种类也开始出现一个线性增长的趋势。

动植物以及其他食品正悄悄的走进市场这个双面的平台。

为了提高农产品营养价值,更快、更高效地生产食品,科学家们应用转基因的方法,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拼组新基因,使今后的农作物具有高营养、耐贮藏、抗病虫和抗除草剂的能力,不断生产新的转基因食品。

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很多。

例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

动物性转基因食品也有很多种类。

比如,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

在猪的基因组中转入人的生长素基因,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了一倍,猪肉质量大大提高,现在这样的猪肉已在澳大利亚被请上了餐桌。

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因为转基因微生物比较容易培育,应用也最广泛。

例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已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产生,避免了小牛的无辜死亡,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科学家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普通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

浅谈转基因食品 陈芹

浅谈转基因食品 陈芹

浅谈转基因食品陈芹发表时间:2018-10-29T10:36:33.52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作者:陈芹[导读] 转基因食品在解决人口、环境、能源和资源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人类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贵州省安顺市)摘要:转基因食品在解决人口、环境、能源和资源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人类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利;弊引言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某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的物种中去,从而定向的改造生物,使它的外形、营养、味道等方面转变成人们所需要的。

用转基因的生物作为直接食品或者作为原料对其进行加工的食品都称为“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从问世到走上餐桌,作为人们的食物。

因转基因的食品含有新的遗传物质,以引起了世界各国极大的关注。

一直从转基因技术产生到现在,人们对转基因的食品引发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更是关注的焦点。

1.转基因食品的有利方面1.1短时间培育出优良品种传统的改变品种的方式是杂交育种,但杂交育种育种年限长、目的性差,而且不容易控制。

而转基因技术可以选择目的基因导入进去,便可得到一个新品种,不用花那么长时间去筛选了。

通过转基因的技术可培育出优质、高产、抗虫、抗病毒、抗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新品种,减少了对农药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产量,提升了食品的质量。

1.2改变育种的方式传统的改变品种的方式只能同种生物之间进行杂交,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生着殖隔离。

转基因技术不但能把不同种的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某些基因组合到植物里。

例如可以将番茄的基因组合到马铃薯中,这颗马铃薯理论上就能地下长马铃薯而地上结出番茄。

将高泌乳量基因、促卵素基因、=生长素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基因导入受精卵,可以培育出产奶量高、生蛋多、产仔多并具有抗病性等特性的动物,到现在已经在鸡、鸭、鱼等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

转基因食品的利和弊

转基因食品的利和弊

转基因食品的利和弊一、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的基本原理也不难了解,它与常规杂交育种有相似之处。

杂交是将整条的基因链(染色体)转移,而转基因是选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转移。

因此,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

二、转基因食品的种类:为了提高农产品营养价值,更快、更高效地生产食品,科学家们应用转转基因食品示意图基因的方法,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拼组新基因,使今后的农作物具有高营养、耐贮藏、抗病虫和抗除草剂的能力,不断生产新的转基因食品。

1、植物性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很多。

例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

番茄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果蔬,但它不耐贮藏。

为了解决番茄这类果实的贮藏问题,研究者发现,控制植物衰老激素乙烯合成的酶基因,是导致植物衰老的重要基因,如果能够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抑制这个基因的表达,那么衰老激素乙烯的生物合成就会得到控制,番茄也就不会容易变软和腐烂了。

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多位科学家经过努力,已培育出了这样的番茄新品种。

这种番茄抗衰老,抗软化,耐贮藏,能长途运输,可减少加工生产及运输中的浪费。

2、动物性动物性转基因食品也有很多种类。

比如,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

在猪的基因组中转入人的生长素基因,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了一倍,猪肉质量大大提高,现在这样的猪肉已在澳大利亚被请上了餐桌。

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小作文

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小作文

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小作文
转基因食品的好处嘛,最明显的就是让农作物更抗虫、抗病。

有了这些高科技加持,农作物就像穿上了“铁布衫”,再也不怕病虫害的侵扰了。

这样一来,农民们的收成就能多起来,咱们餐桌上的食物也能更丰富一些。

不过,说起转基因食品,很多人还是会担心安全问题。

毕竟,这玩意儿是人工改造的,跟自然生长的可不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科学研究还没发现它有什么大问题。

当然啦,谨慎一点总是没错的,谁让我们都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呢?
除了安全问题,转基因食品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个热议的话题。

有人说,转基因作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让野生植物也跟着“变异”。

这话听起来有点吓人,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所以,在推广转基因食品的时候,我们也得好好考虑一下它的长远影响。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转基因食品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它能让农作物产量更高,农民们的收入也能跟着涨。

而且,有了这些新奇的原料,食品加工业也能玩出更多花样来。

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活就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啦!
总之,转基因食品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咱们在享受
它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得时刻保持警惕,确保它不会给我们带来
不必要的麻烦。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既吃得开心,又吃得放心!。

传基因的利与弊

传基因的利与弊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从天天喝的“哇哈哈”饮料到下厨用的“太太乐”鸡精;从吃的米饭到餐桌上的大鱼大肉······转基因食品无处不在,其影响之大,门类之广令我们无法想象。

转基因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

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简称GMO)。

2012年8月30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向媒体披露美国塔夫茨大学用中国儿童做转基因大米试验,该大学已经承认。

转基因食品有许多好处,第一个理由是转基因食品通常比同类非转基因食品便宜,因为其生产成本比较低、产量比较高。

有人说种植转基因作物其实既不能降低成本也不能增产,如果那样的话,农民种转基因作物干什么?难道是因为热爱转基因所以赔本也要种?事实当然并非如此。

由于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能消灭杂草并减小劳动强度,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能节省80%的农药,生产成本随之下降,产量也相应地提高了。

例如抗虫害转基因玉米能增产5~15%,抗虫害转基因水稻能增产6%。

第二个理由是转基因食品比较安全。

和同类作物相比,抗虫害转基因作物能大量地减少农药的使用,也就比较不用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

而且,转基因食品受到了更严格的监管,风险其实要比传统作物更低。

转基因食品在上市前都按要求做过实验检测其安全性。

一般是先做生化实验检测,看看转基因作物与同类作物相比,在成分方面出现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否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然后做动物试验,看看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而用传统育种方法培育出的新品种很少被要求做这类安全检测,就稀里糊涂地上市了——它们并非就不存在安全问题,例如有的用杂交方法培育的土豆新品种,就含有高含量的毒素,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转基因食品利与弊

转基因食品利与弊

转基因食品利与弊数理信息 综合理科 倪苹 110334136摘要:转基因食品是基因修饰生物体,又称基因修饰食品【1】(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MF ),转基因食品是生物技术的产物,它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变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潜在着一些危险。

关键字:转基因,食品,安全 1引言随着社会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已经慢慢的步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一方认为:【2】转基因食物只要控制得好,其实与天然作物一样,而且能快速大量地收获,所以应对它鼓励和支持;另一方认为:因为转基因技术毕竟起步较晚,其潜在危害尚未被时间验证,而且近几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的报道日益增多,所以应持谨慎态度。

通过多方面搜索资料进行对比,发现转基因食品确实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有时觉得关于“该不该倡导转基因食品”、“该不该让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种植?”等问题,我将对转基因食品利于弊进行介绍,以及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转基因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转基因生物——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烟草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利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94年,延熟番茄的正式商业化意味着人类大规模利用转基因生物的开始。

2.转基因食品的有利方面【3】2.1大幅缩短育种时间,育种目的性强 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杂交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长,而且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也许是高产但品质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

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可以选择任何1个目的基因直接转进去,就可得到1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转基因食物的利与弊
摘要:转基因食品自面世来一直受到热议,最近更是上升到了舆论的尖端。

转基因食品应用广泛,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

本文主要讨论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更好的面对转基因食品,在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使转基因食品真正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利弊关系,安全性
引言:转基因是指运用科学的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能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的性状,培育新品种。

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类型大致分为6种:(1)增产型;(2)控熟型;(3)高营养型;(4)保健型;(5)新品种型;(6)加工型。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分为4个等级,即安全等级I (尚不存在危险);安全等级II (具有低度危险);安全等级III (具有中度危险);安全等级IV (具有高度危险)。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国内外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直到今天还存在巨大的争议和悬念。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东区、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构建成功,从此解开了转基因食品的序幕。

美国是最早进行转基因食品研究的国家,至1998年底,美国已经有30例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也逐步开始了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进入21世纪,转基因食品得到了更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产生了种种疑惑。

1 基因食品的定义
从狭义上说,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叫作转基因食品。

这里所指“外源性基因”,通常为受者生物体中原本没有的。

因此转移了外源基因的生物体会因产生原来不存在的多肽或蛋白质而出现新的生物学和生理特性(专业上叫新的表型)。

一种生物体新的表型的产生除可采用转基因技术外,还可采用对生物体本身基因修饰的办法。

一个基因经修饰后会改变模样,其表达产物与不修饰时不同,在效果上等同于转基因,这是广义上的转基因食品。

因此,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制造转基因食品已非难事。

迄今为止,转基因牛羊,转基因鱼虾、转基因粮食、转基因蔬菜和转基因水果在国内外均已培育成功并已投入食品市场。

仅以转基因农作物为例,全世界每年播种的面积大约为4000万公顷,我国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基因修饰农作物全球每年播种面积超过2500万公顷。

在美国,据估计有6 成加工食品为转基因食品。

在英国则有几千种加工食品(包括粮、肉、奶、糖等)含有转基因或基因修饰产物成分。

在我国,有6种转基因植物已被批准商品化,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有柿子椒和西红柿。

2转基因食品的利
2.1 改变育种方式
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较长,杂交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也差,性状不能稳定遗传,所以必须一次次的进行选育。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选择目的基因转入植物细胞中,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新品种,缩短育种时间。

2.2 培育优良性状
通过转基因可以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旱、抗寒、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作物,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缓解粮食危机。

还可以把生长激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外源基因导入到动物精子、卵细胞或者受精卵中,可以培育出生产周期短、产仔多、生蛋多、泌乳量高、肉质细腻、皮毛品质和加工型好、并具有抗病毒的动物。

2.3 生产抗疾病食品
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可以榨取有益心脏的食用转基因大豆油,有的外国公司还研究高含量抗癌物质的西红柿,我国科学家也研究出了高产虾青素的番茄,日本的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可以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的水稻新品种,欧洲科学家新培出富含维生素A和铁的转基因稻。

2.4 摆脱季节、气候影响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让人们一年四季吃到新鲜的瓜果,且味道别具风味。

英国科学家将一种可以破坏叶绿素的变异基因转入到草中,可以使牧草四季常青,除了有绿化的功能外,还能给肉牛等动物吃,提高肉的质量。

3 转基因食品的弊
3.1 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原
据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转基因食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疾病。

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改良品种有毒,但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这种毒素的积累是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它确实可能正在进行中,因此目前谁也不能确保这些改良品种没有毒。

英国科学家普斯陶教授的研究报告说,经过基因改造的马铃薯对实验老鼠的肝胃和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

虽然他的实验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仍可提示人们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损于人类的健康。

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1 种食物过敏的人还会对1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原因就在于这种食品中含有了导致过敏的蛋白质。

例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3.2 营养物质破坏
有研究者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美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则说,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

3.3 造成基因污染
大量的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这种污染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都难以消除。

例如:抵抗除莠剂的转基因油菜会使野生芥菜受到传染,从而使野生芥菜对除杂草措施不敏感。

3.4 对其他生物造成影响
有些作物插入抗虫或抗真菌的基因可能对其它非目标生物起到作用,从而杀死了环境中有益的昆虫和真菌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做了这样一组对照实验,用抗虫转基因的玉米分别饲喂玉米钻心虫和草蛉,实验结果表明在钻心虫的死亡率高60 % 的同时,草蛉的成熟期也比正常时间晚了3 d 。

草蛉是一种益虫,被农民大量繁殖以防治棉铃虫和蚜虫等农业虫害。

这个实验证明,抗虫转基因玉米没有识别益虫和害虫的能力,它在
毒杀害虫的同时,也损害了益虫。

若大规模地种植抗虫作物可能意味着减少有益昆虫的种群。

4结论
随着转基因工程的研发及商业化的迅速发展,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公众提出了潜在性危险疑虑,从本质上讲,转基因生物和常规育成的品种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有不利性状。

常规育成的品种仅限于种内或近缘种间,而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可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

虽然,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完全精确地预测一个外源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但从理论上讲,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此外,转基因食品上市之前是经过大量试验和许多部门严格检验的;由于转基因食品在体内不积累。

至于人们怀疑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主要是他们对基因工程不了解,而且这些“危害”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相信不久的将来转基因食品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刘威、张竹.浅析转基因食品[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
【2】方德福 . 转基因食品之争[N] . 科技日报,2000
【3】班凌伟、王旗、崔玲玲、陈萍萍 . 转基因食品利与弊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1 【4】李成贵、檀学文 .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 . 中国农村观察、2008
【5】林小春 . 转基因食品大趋势:引力大于阻力[N] . 世界报道、2013
【6】 George A S.Challenges for methods to detect genetically modified DNA in foods [J].Food Control,1999,10:
【7】朱世明 .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9
【8】何伟 . 转基因食品安全亟待权威解读[N] . 中国医药报、2013
【9】冯华 . 美国人怎么看转基因[N] . 人民日报、2013
【10】雷虹 . 关于转基因食品问题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