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
转基因食品的利弊

转基因食品的利弊
想要知道转基因食物的优缺点,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通过对生物基因的改造,改变生物的某些形状,从而获得满足人类要求的食品。
世界上第一种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入美国市场的转基因晚熟西红柿,它是1983年就已经研制成功的。
不论是直接食用转基因食品还是食用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都是对转基因食品的食用。
但是转基因食品也是有弊端的:
第一、转基因食品在种植、生长过程中,与非转基因作物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对土壤和周边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也不一定是正面的。
第二、转基因食品本身就还有灭杀害虫的基因,但是害虫可以依靠淘汰、进化,对这种特征产生更高的抵御性,造成农药也无法灭杀的可能。
第三、转基因作物便宜、好种、产量大,因此,许多农户都乐于种植换基因作物,像传统的非转基因大豆产地东北,本地大豆逐年减少种植,取而代之的是转基因大豆,这种情况很有可能造成非转基因作物种子的停产和灭绝。
浅谈转基因食品优点.doc

浅谈转基因食品优点.doc
转基因食品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或动物的基因组中,以改变其性状或功能的食品。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点:
优点:
1.抗病虫害和逆境能力增强:转基因作物具有抗病虫害和逆境(如干旱、盐碱等)能力增强的特点,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减少农药的使用。
2.营养改良:转基因食品可能通过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有益物质的含量,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有助于解决一些营养缺乏问题。
3.保鲜和延长货架期:转基因食品可能具有较长的货架期,使食品保鲜时间更久,减少了食品浪费。
缺点:
1.健康和环境风险:一些人担心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扩散等。
此外,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2.市场控制和农民依赖:转基因食品的制造通常由大型生物技术公司掌控,这可能导致市场垄断和农民对基因技术的依赖,增加了农业种植的不确定性。
3.遗传污染:转基因作物可能与传统作物或野生动植物杂交,导致遗传物质流动,这可能对农作物的品质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 1 —
需要注意的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效益问题是科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不同地区和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政策也存在差异。
资讯来源可作出更多指引,并综合不同观点做出个人判断。
— 2 —。
转基因食品利与弊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当下转基因食品开始流行在人们的餐桌上,但是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可以说转基因食品是一把双刃剑。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
(一)转基因技术摆脱了育种对时间的束缚,可以选择任何1个基因转进去,就可得到1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
(二)传统的育种只能是同种生物杂交而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
(三)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出高品质的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从而降低食品的价格。
(四)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
(五)转基因食品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的食物。
转基因食品也同样具有两面性。
转基因食品的缺点
(一)有些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严重的甚至可以导致基因突变产生癌症等疾病。
(二)某些转基因的食物破坏了食物本来的营养成分。
(三)转基因可能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过多的杂交会导致基因污染。
(四)有些作物插入抗虫或抗真菌的基因可能对其它有益生物起到作用,将某些非害虫杀死。
转基因技术是人类的一道曙光,无论带来怎样的后果,转基因技术的出现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只要人类合理利用转基因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做一些造福人类的事,相信人类的未来将会因为转基因技术而更加美好。
高一13 殷智恒。
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

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
因此,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基因组,用于生产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提高农作物产量:转基因技术可让作物获得农艺性状方面的改良,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
2.抗虫、抗草:转基因作物能表达细菌、真菌和其他植物的毒素或抗性基因,从而增加植物的自然免疫能力,抗虫抗草。
3.规模化生产: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生产出高质量和廉价的食品,并且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更有优势。
缺点1.不安全因素:使用转基因技术改造生物体时,会向其添加人工合成的DNA,这种DNA并非来自于自然界,因此可能会带来新的不安全因素。
不同的基因可能会发生重组,导致新的毒素产生,从而对人或动物产生伤害。
2.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转基因作物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例如转基因作物带有抗生素学基因,这些基因有可能逃逸到农业生产中,成为细菌或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之一。
3.社会反对和争议:一些人认为转基因食品会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因此对转基因食品持反对态度。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涉及到食品本身、人体的消化吸收和人类的健康。
虽然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存在一些争议和不同的看法,但从现有的科学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转基因食品与自然获得的食品相比,对人体的消化吸收没有明显的差异。
2.尽管有一些科学研究显示一些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但是这些科学研究并未得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种风险是实际的。
3.转基因食品可能引起一些人体过敏反应,例如花生、大豆和玉米等转基因作物常常为过敏原,人体对其消化和吸收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审慎对待,并寻求更多科学研究的支持。
如何保障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转基因食品上市前的风险评估应当充分开展,评价技术和产品对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和风险。
大运转基因食品评价

大运转基因食品评价
【实用版】
目录
1.大转基因食品的概述
2.大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
3.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4.我国对大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和政策
5.对大转基因食品的未来展望
正文
一、大转基因食品的概述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运用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的基因组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将其作为加工原料生产出来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二、大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提高产量、缩短生长周期、增加营养成分、减少农药使用等方面。
而缺点则主要体现在可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可能影响人体健康、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等方面。
三、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全球的科学家们还存在争议。
一方面,有研究显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认为,经过严格审批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其风险可以控制。
四、我国对大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和政策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是比较谨慎的。
我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了严格的监管,要求所有转基因食品必须进行标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同时,我国也积极推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
五、对大转基因食品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有望得到更好的解决。
转基因食品安全利与弊

转基因食品安全利与弊转基因食品做为一种新型发展起来的食品,有很多的优点,但是潜在的威胁也很多。
那么转基因食品安全利与弊是什么?下面一起了解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吧。
转基因的优点第一.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这是转基因当初研制的基础想法,也是转基因的最大优势,转基因是取优秀基因进行优化的。
第二.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转基因食品取了其他基因的优点,这样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污染环境。
第三.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转基因食品因为成本低,所以它的售价也相对要低,这是人吗最看重的优点之一。
第四.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增加附加值是转基因食品的特点,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食品营养。
第五.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转基因从一定程度上,是在创造一种新的物种,自然也就能增加食物种类。
第六.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转基因食品体验很大的促进生产效率,带动产业的发展。
转基因的缺点第一,转基因违反自然,因而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第二,植物里引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能的基因后,它所提供的食物有许多的潜在威胁,这是很大的危害。
第三,这么轻率的推广转基因植物太不成熟,可能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比如推广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农民过量使用除草剂,从而使一些非主要作物受到伤害甚至灭绝。
第四,转基因技术有可能造成生物污染,特别是大量的生物技术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销售的转基因种子作了“绝育”处理,这是很严重的一种问题。
生活中食品安全小知识1.被农药污染的蔬菜。
菜农为了蔬菜长得快长得好,使用高浓度农药喷洒蔬菜而且提早上市。
2.没有煮熟外表呈青色的菜豆和四季豆,含有皂甙和胰蛋白酶抑制物,可使人体产生中毒。
3.发芽的马铃薯和青色番茄均含有龙葵碱毒性物质,食后会发生头晕、呕吐、流涎等中毒症状。
4.用化肥生长的豆芽因化肥都是含氨类化合物,在细菌作用下可转变为一种致癌物叫亚硝胺。
长期食入可使人患胃癌、食道癌、肝癌等疾病。
转基因食品利大于弊

• 高效、高产、医学。
转基因的新闻
转基因食品与我们的生活
转基因食品与我们的生活
转基因食品与我们的生活
转基因食品离你有多远?
•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批准种植转基因主粮(玉米、水稻)的国家。 转基因水稻种子已经遍布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重庆、湖 南、河南、浙江等地,非法种植面积23500亩~29000亩,产出的转 基因大米掺在普通大米中出售。 中国的绝大部分大豆油(色拉油)和大豆制品都是用的美国转基因大 豆压榨而成。 我国已经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有: (主食类)水稻、玉米、大豆、豇豆; (蔬菜类)西红柿、茄子、土豆、胡萝卜、油菜、甜菜、生菜、甜椒、 辣椒、木瓜; (水果类)菊苣、樱桃、甘蓝、苹果、猕猴桃、葡萄、柑橘、草梅、 梨。 我们吃的动物食品有转基因猪、牛、羊、鸡、鲤鱼、鲫鱼、泥鳅团头 鲂、大马哈鱼、虹鳟鱼等。而这些转基因动物中普遍含有老鼠重金属 结合蛋白基因、人生长激素基因等 。
不确定性?
• 自转基因食品问世5年来,全球约有2亿多人食用过数千种转基 因食品,尚未报道过一例食品安全事件。 • 食物链中有益物质的富集或有害物质的集聚对上一级生物的健 康极为关键。目前,转基因作物大多用于饲料,其本体会有哪 些富集变化,被家畜富集后又会怎样,人食用后会产生什么影 响等问题,尚缺少全面系统的科研结论 • 转基因生物具有自然生物所不具备的优势,若被释放到环境中, 可造成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转基因食品的原理(一)
转基因食品的原理(二)
转基因食品的特征【1】
指可以生产药品或者改进生物基燃料和除 传统食品与纤维之外产品的作物。 以增加食品中的功能因子和免疫功能为主 要特征。
是指具备增值输出特性的作物, 以改善食品品质和增加食品营养为特征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推动科技 创新
虽然转基因技术存在争议但它也是一项重要的科技创新。我们应该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并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以更好地服务于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THANKS 生物的基因 ?这是转基因技术面临 的伦理问题之一。此外 ,转基因技术也可能会 威胁到生物多样性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转基因食品的监管
为了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已经建立了 一套严格的监管体系。这些体系 包括对转基因作物的审批、对转 基因食品的标识要求等。此外, 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 和技术,以更好地评估转基因食 品的安全性和长期影响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
1 2 3 4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基 因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 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 物体内,从而产生具有 特定性状和功能的食品
这种技术可以增加作物 的产量、提高其抗病性 、增强抗旱能力等,为 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好 处
然而,关于转基因食品 的安全性和长期影响, 科学界仍存在争议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科学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应该以科学的 态度看待它,既要看到它的优点也要认识到它的潜在风险
加强监管:政府和国际组织应该加强对转基因作物的审批和监管,确保转基因食品的 安全性。同时,也要加强对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监管,避免其带来的潜在风险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
提高产量:通过转基因 技术,可以将一些有益 基因导入到作物中,使 作物更加适应环境,提 高产量。这对于一些资 源匮乏的地区来说,是 非常重要的
增强抗病性:转基因 技术可以增强作物的 抗病性,减少农药的 使用量,降低环境污 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摘要: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其本意是为了给人类提供更好的更充足的食物,增加食品的抗虫害、环境的适应性等特点。
但是基因食品在给人们带来各种益处的同时,它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隐患。
因而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技术,并将其合理地利用到食品生产中,造福人类,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The emerg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its intention is to give the human to provide better and more sufficient food,increasing food of pest resistant,environment adaptability.But gene food to people bring a variety of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its development also exist some risks.Therefore,how to correctly view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and the rational use of the food production,the benefit of mankind,is an important topic we need to face up to.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利与弊,可行性Keywords: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feasibility首先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定义: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
使用转基因生物为原材料加工和生产的食品被定义为转基因食品。
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
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食品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至1998年底,美国已经有30例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也逐步开始了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基因食品的定义从狭义上说,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叫作转基因食品。
这里所指“外源性基因”,通常为受者生物体中原本没有的。
因此转移了外源基因的生物体会因产生原来不存在的多肽或蛋白质而出现新的生物学和生理特性(专业上叫新的表型)。
一种生物体新的表型的产生除可采用转基因技术外,还可采用对生物体本身基因修饰的办法。
一个基因经修饰后会改变模样,其表达产物与不修饰时不同,在效果上等同于转基因,这是广义上的转基因食品。
因此,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制造转基因食品已非难事。
迄今为止,转基因牛羊,转基因鱼虾、转基因粮食、转基因蔬菜和转基因水果在国内外均已培育成功并已投入食品市场。
仅以转基因农作物为例,全世界每年播种的面积大约为4000万公顷,我国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基因修饰农作物全球每年播种面积超过2500万公顷。
在美国,据估计有6六成加工食品为转基因食品。
在英国则有几千种加工食品(包括粮、肉、奶、糖等)含有转基因或基因修饰产物成分。
在我国,有6种转基因植物已被批准商品化,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有柿子椒和西红柿。
二、转基因技术发展简介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
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基因片段。
基因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
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三、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从狭义上说,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中去,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有效地表达相应的产物,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成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大体上可以分为3类:(1)转基因植物食品。
如转基因的玉米、大豆等,是转基因食品中种类较多的一类,主要是为了提高食品的营养及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和抗逆境生存以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和改良品质,以及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转基因动物食品。
如转基因的鱼、肉类等,主要是通过转入适当的外援基因或对自身的基因加以修饰的方法,来降低结缔组织的交联度,从而使动物肉质得到改善,或获得风味及营养价值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食品。
(3)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如:转基因微生物发酵而制得的葡萄酒、啤酒、酱油等,此类食品是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如转基因酵母和酶)的作用而生产出来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1、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减少环境污染。
盐碱、干旱、病虫害是造成农作物绝收、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DNA 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将多种抗病毒、抗虫害、抗干旱、耐盐碱的基因导入农作物体内,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新品系,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
许多科学家认为,转基因技术可以把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率提高25%,困扰人类的缺粮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或避免使用农药、化肥,极大地减少了农药、化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人畜伤亡等事故。
2、延长果蔬产品的保鲜期。
蔬菜、水果传统的保鲜技术如冷藏、涂膜、气调保鲜等,在储藏费用、期限、保鲜效果等方面均存在严重不足,常常导致软化、过熟、腐烂变质,造成巨大损失。
通过转基因工程技术可直接生产耐贮果蔬已成为现实。
比如,在普通的蕃茄里加入一种在北极生长的海鱼抗冻基因,就能使它在冬天保存更长间,大大延长保鲜期。
目前,国内外都已有商品化的转基因耐贮蕃茄生产。
其相关研究已扩大到草莓、香蕉、芒果、桃、西瓜等。
3、改善食品的口味和品质。
传统的食品通过添加剂来改变口味,加入防腐剂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然而添加剂和防腐剂中都含有有害成份,转基因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不足。
通过转变或转移某些能表达某种特性的基因,从而改变食品的口味、营养成分和防腐功能。
如利用外源基因导入或基因替换技术可以改善牛奶的成份,生产特定人群的食用牛奶。
此外,还可以将一些动物的基因转移到植物中去,使植物性食品带有某些动物性的营养成份及口味。
转基因技术同样为改良动物性食品品质、培养优良的新品系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转基因鱼、鸡、猪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
日本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可以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的水稻新品种;欧洲科学家新培育出了米粒中富含维生素A和铁的转基因稻,有利于减少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A发病率。
5、摆脱季节、气候影响。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让人们一年四季吃到新鲜的瓜果,且味道别具风味。
英国科学家将一种可以破坏叶绿素的变异基因转入到草中,可以使牧草四季常青,除了有绿化的功能外,还能给肉牛等动物吃,提高肉的质量。
转基因食品的缺点:1、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
由于导入新的外源基因,转基因作物获得或增强了生存竞争和繁殖能力,使其在生长势、越冬性、耐受性、种子产量等方面,都强于亲本或野生种。
若被推广种植,这些转基因作物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机会特别大,因其又具有野生植物没有的各种抗性,将会迅速地成为新的优势种群,进而可能演变成农田杂草。
例如,加拿大商业化种植具有抗除草剂及自播种特性的转基因油菜,仅几年后,其农田便发现了对多种除草剂(包括草甘膦、固杀草和保幼酮等)具有耐抗性的杂草化油菜植株。
据专家预言,这种杂草化的转基因油菜,将成为加拿大草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的野草。
2、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转基因作物作为外来品种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往往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可能会影响植物基因库的遗传结构,淘汰原来栖息地上的物种及其它遗传资源,致使物种呈单一化趋势,造成生物数量剧减, 甚至会使原有物种灭绝,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墨西哥玉米事件的发生,已经严重威胁到世界玉米起源中心地区的玉米生物多样性资源,玷污了墨西哥“玉米妈妈的圣洁”。
抗虫作物的抗虫基因不仅直接作用于目标害虫,对非目标害虫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伤害,进而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3、转因食品可能具有毒性。
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此外,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可能对人畜健康有害,因为含有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的叶片、果实、种子等,既然能使咬食其叶片的昆虫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损害,就有对人畜产生类似伤害的可能性。
4、营养物质破坏。
有研究者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美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则说,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
5、对其他生物造成影响。
有些作物插入抗虫或抗真菌的基因可能对其它非目标生物起到作用,从而杀死了环境中有益的昆虫和真菌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做了这样一组对照实验,用抗虫转基因的玉米分别饲喂玉米钻心虫和草蛉,实验结果表明在钻心虫的死亡率高百分之六十的同时,草蛉的成熟期也比正常时间晚了三天。
草蛉是一种益虫,被农民大量繁殖以防治棉铃虫和蚜虫等农业虫害。
这个实验证明,抗虫转基因玉米没有识别益虫和害虫的能力,它在毒杀害虫的同时,也损害了益虫。
若大规模地种植抗虫作物可能意味着减少有益昆虫的种群。
6、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抗性基因是目前转基因植物食品中常用的标记基因,与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转入目标作物中,用于帮助在植物遗传转化筛选和鉴定转化的细胞、组织和再生植株。
标记基因本身并无安全性问题,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是其在基因水平上有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如抗生素标记基因有可能转移到肠道微生物上皮细胞中,从而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
虽然目前的研究表明,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在评估潜在健康问题时,仍应考虑人体和动物抗生素的使用以及肠道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