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职业

合集下载

“斜杠青年”的产生逻辑及多职业路径塑造

“斜杠青年”的产生逻辑及多职业路径塑造

青年关注Youth Focus【摘要】多领域发展需求、多元收入诉求、多向就业的职业理念及创新创业观念的驱动是“斜杠青年”的产生逻辑。

“斜杠青年”多职业路径塑造要从培育青年掌握多种职业技能、打造多种职业能力及主动寻求新领域的创新与改变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斜杠青年” 职业教育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批被称为“斜杠青年”的群体,他们以突破边界、多重职业设定、激发潜能、多种技能、谋求多元复合的职业成长方式,成为当代青年人追求精彩、书写不同人生篇章的一种标志。

“斜杠青年”的产生逻辑多领域发展需求。

有关职业发展的众多理论中,有一类理论至关重要,即多职业选择理论。

多职业选择理论关注职业者的主要职业、辅助职业、兴趣职业的选择与安排,探讨职业者过去职业、当前职业、未来职业及可能进行创业的职业领域形成机制。

一些国外学者认为心理因素是主要职业、辅助职业同时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具体包括职业喜好、职业愿景及对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等。

在当今追求个性的时代中,由于单一职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青年人需要具备多种职业技能,由此形成了多领域发展的心理动机。

心理学对青年人的职业选择倾向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多重职业选择是个体面对单一职业发展不确定性产生的自主调节行为,是帮助青年人树立更多职业发展目标、制定职业计划、坚定多重职业选择,采取适应社会变化的行为方式。

由于其是通过多种职业选择达到多职业发展的目标,因此个体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有两种力量在激烈博弈:一种是坚持“主业+副业”结合的方式实现多领域拓展,另外一种是鼓励个体多向拓展,采取多职业兼容的方式进行职业发展。

简单来说,一种是鼓励青年人稳扎稳打实现职业蜕变,另外一种是让青年人在付出有限时间、精力前提下尽可能贯通多种职业技能,实现“斜杠发展”。

长期的多重职业选择会形成习惯,在保持个人能力优势的基础上,坚持多种职业选择,在一种职业能力受挫时,会通过另外的职业能力弥补,即跨领域工作能力。

斜杠青年别给人生设限

斜杠青年别给人生设限

斜杠青年别给人生设限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6年第11期本刊记者王海珍最近,一篇文章《多重职业成为全球新趋势》火遍了朋友圈,文中提到欧美国家和国内一线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这种无聊的生活方式,而是开始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

他们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例如,莱尼·普拉特,律师/演员/制片人。

因此这些拥有多重职业的人也被称为“斜杆青年”。

斜杠青年不是名人专属“斜杆”一词来源于英文“Slash”,这个概念出自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写的一本书《One Person / multiple careers》。

她在书中提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这种无聊的生活方式,而是开始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

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例如,莱尼·普拉特(Lenny Platt),律师/演员/制片人,于是,“斜杠(Slash)”便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

其实,斜杠青年一直就存在。

历史上最知名的多重职业者达芬奇,不仅是画家、天文学家、建筑师、发明家,还擅长雕刻、音乐,也深晓数学、物理、生理和地质等学科,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典型的“斜杠青年”。

如今,斜杠青年更是比比皆是,公众人物中,有徐静蕾——演员/导演/杂志主编,现在做手工包变成匠人;互联网圈子中,李笑来,典型的斜杠青年——GRE名师/畅销书作者/互联网玩家/比特币首富/社群经济大神;新精英创始人古典——创业者/生涯规划师/讲师/畅销书作者;以及微博达人王思聪——投资人/企业家/游戏玩家/网红……可别以为斜杠只是名人专利,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斜杠青年已经涌现——青彦,80后设计师,平时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身处北京最繁华的CBD,闲暇时喜欢烹饪,爱美食,爱手工。

最初她的美食仅限于在节假日,做一些给自己和家人享用,后来有一次中秋节,她把自己手工制作的冰皮月饼发在朋友圈,引来一阵狂赞,有人在下面留言,这月饼可以卖给我一盒吗?她灵机一动,既然自己的手工食品这么受欢迎,为什么不多做一些,让更多的人品尝呢?随后,她的美食烹饪微店开张,她也不再局限于做节日美食,平时做一点烘焙,搭配应季水果放在一起,简直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她索性将工作辞了,自己在家接点儿设计方面的活儿,闲暇时间做做美食烘焙,成为一名自由的斜杠青年——设计师/美食手作达人。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君子不器”(附:审题指导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君子不器”(附:审题指导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君子不器”(附:审题指导及范文)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班会课上,同学们正就自我成才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有同学引用《论语》里的名言“君子不器”阐述当今时代需要通才,强调要成为多才多艺的人。

也有同学提出“君子当器”,认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专才,呼吁大家成为有专门特长的人才。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进行立意,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想导引《易经•系辞》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整体,道是系统。

器是工具,器是容器。

道有主动性,器为被动性。

道是思想,器为身体。

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超凡脱俗,心怀天下,一言…行都体现着对于世间万物的关怀。

这就要求君子有综合性的能力和见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个方面。

因此孔子才会将“不器”作为君子的标准。

世事变迁,随着社会的更迭,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会有所改变,“君子不器”是否是评价人才的合理标准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曾经的博古通今、谈天论地似乎在现实生活中都仿佛浮萍一般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思考和钻研的品质。

这两年,一个全新的名词火了一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指的是不满足“专一职业”,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的年轻人,他们会在自我介绍中用斜杠来区别自己的不同职业。

可在“专业化”成为“理所当然”的今天,人才应该尽力做到“不器”,丰富自我,做一个“全才”,还是应该刻苦深挖某一领域而有所成就,一招鲜吃遍天,做一个“专才”呢?因此,这个题I目的矛盾点就显现出来了,君子应该“不器”还是“器”,也就是当今社会的人才应该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还是只专攻于某一领域。

这篇文章的立意有三种:“君子不器”“君子当器”以及“专通结合”,在选择的过程中倾向于前两种,因为这样的立意观点明确,便于阐释。

其次,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是最重要的,要沿着一根主线,这条主线的内在逻辑可以是并列式也可以是层进式,结构和条理问题实际上就是思路问题,首先要理出整体构思,然后解决层次安排问题。

职业发展双通道PPT课件

职业发展双通道PPT课件
一是指管理通道,员工通过走管理通道, 承担更多责任来实现职位晋升,成为更高 层次的管理人员;
二是指专业技术通道(含技术、业务及生 产工人通道),员工通过在专业岗位上的技 能和经验的提升,成长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8
• 双重职业通道的发展模式
管理生涯通道──沿着这条道路可以通达高级管
理职位;
专业生涯通道──沿着这条道路可以通达高级技
12
PART6:建设双通道需要具备的条件
• 首先,我们要进行职位分析,即对职业基 本信息。
比如:职位类别、直接上(下)级、工资等级、 直接升迁的职位,以及可转换的职位等方面进行 有效分析。同时,还要对职位进行准确描述,确 定各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基本功能。确 定职位要求,及胜任该职位的最低学历要求、专 业要求、工作经验要求、特殊职业能力要求、管 理能力要求等内容。该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从 事各职位的候选人确定筛选“底限”,而非最高 标准,即满足“底限”要求,在后期培训与个人 努力的前提下,能够较好地胜任岗位绩效。
4.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发挥作用
企业现有岗位职责体系不完善,导致绩效 评价比较粗放,针对性不强。
6
5.未完全搭建后备人才梯队
企业人员总量大而结构不优,未能保持 年龄、经验,组织结构上的良性运作,当 一部分技术骨干转为中层人员,新进人员 却未能立刻填补空白,导致部分专业技术 领域人员断档,在企业生产一线表现尤为 明显。
13
• 第二,组织需要有基本的素质测评记录。
通过对员工的个人特点、职业兴趣、气质特征、 一般能力倾向等方面的测评,对员工的优劣势进 行全面了解,并结合职位分析的结果,对员工进 行具体的职业规划。测评工具的选择,要根据测 评内容的不同,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测评,亦或 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对不同方式的结果进行对 比验证。任何测评系统其信效度均有一定局限, 因此,为了提升分析结果的可参考性,人力资源 从业者在解读测评结果时,还需要结合被测人日 常的工作表现进行对比分析。

多重职业背后的“斜杠青年”现象之思

多重职业背后的“斜杠青年”现象之思

多重职业背后的“斜杠青年”现象之思【摘要】现代社会中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职业现象——“斜杠青年”,即兼具多种职业身份的年轻人。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概念解释入手,分析了“斜杠青年”现象的特征,并探讨了多重职业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结合职业结构变迁,讨论了应对策略,并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启示。

在强调了“斜杠青年”现象的意义,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强调了多元化职业选择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斜杠青年”现象,并思考在多元化职业选择背景下的个人发展和教育规划。

【关键词】多重职业,斜杠青年,现象特征,影响,挑战,职业结构变迁,应对策略,教育改革,意义,发展趋势,多元化职业选择.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斜杠青年是指在职场上拥有多重职业身份和多样化职业选择的年轻人群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职业观念已经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拥有多重职业身份,将自己定位在不同的领域和岗位中。

这种多重职业背后的“斜杠青年”现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过去,人们习惯于将自己的职业身份确定在一个领域或岗位上,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现在的年轻人更加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职业选择。

他们可能是一名程序员兼职业摄影师,也可能是一名设计师兼自由撰稿人。

这种多重职业身份的组合不仅丰富了个人的工作经历,也提高了职业发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职业结构的变迁,“斜杠青年”现象将会更加普遍和多样化。

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研究这一群体,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挑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1.2 概念解释“斜杠青年”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指的是那些在职业标签中同时拥有多个身份或职业角色的年轻人。

这些人常常被描述为“设计师/作家”、“工程师/音乐家”等,他们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的工作,而是通过不同的身份和技能来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

与传统意义上只有一个清晰职业身份的人相比,“斜杠青年”展现了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职业生涯模式。

“斜杠青年”现象的解读与引导策略

“斜杠青年”现象的解读与引导策略

随着时代进步,对于青年的称呼出现了多种代名词。

社会上陆续出现了“佛系青年”“空巢青年”①“斜杠青年”等热门词汇。

“斜杠青年”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

中国青年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一组数据表明,在我国,有近5成的人希望成为“斜杠青年”,有11.1%的人认为自己已经是“斜杠青年”了[1]。

随着“斜杠青年”这个词在国内不断流传,此类青年逐渐被大众所了解,也出现了褒贬不一的观点。

所以,帮助人们理解“斜杠青年”内涵特征,厘清“斜杠青年”现象形成原因,梳理“斜杠青年”现象的引导策略,是一项急需完成的重要任务。

一、“斜杠青年”的内涵特征“斜杠青年”古已有之,但“斜杠青年”是个舶来词,它源自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中。

“斜杠青年”的具体定义为,“从事多种职业的青年,即以某一职业为主要职业,同时也以其他一项或多项职业为副业”[2]。

在当今时代,很多年轻人都需要“刚需副业”。

一些年轻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不再满足单一的职业和身份束缚,他们想要拥有多元身份,多种职业,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通常会用“斜杠”来区分,那么这种人就称作“斜杠青年”。

每“斜杠青年”现象的解读与引导策略臧炜晨摘要:“斜杠青年”指从事多种职业的青年,即以某一职业为主要职业,同时也以其他一项或多项职业为副业。

“斜杠青年”现象成为近年来社会公共领域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这种现象已成为一种大众趋势。

“斜杠青年”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社会大背景和主体内在驱动力有关,这一现象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企业组织向扁平化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平台;为了满足个体高收入追求、尝试挑战性工作、发展多种兴趣爱好。

“斜杠青年”健康发展引导策略:(一)要做优本职本业;(二)要坚持“择己所爱”的原则;(三)“斜杠青年”要树立职业忠诚度。

关键词:斜杠青年;内涵特征;动因;健康发展引导策略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4-0060-03OL].凤凰财经,2017-05-14.http://fi/a/20170514/15373673_0.shtml. [2]培养“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北外网课上线丝路小语课程[DB/OL].北外网课,2017-01-11.https:///bulletins/buldetail-3741.html. [3]苏珊·塞利格森,夏侯炳泽.女性的优势[J].职业教育研究,1994(11).[4]宗道一.人物:新中国历任女大使轶事[DB/OL].搜狐女人,2005-03-14..[5]郑锐.媒体盘点中国的女发言人:五大“外交美嘴”[N].南方都市报,2014-03-05.[6]韩乐,张雁玲,等.融入“一带一路”呼唤语言人才[N].山西日报,2017-06-13.[7]谭妍薇.广西企业“化茧成蝶”走出国门[DB/OL].BBRTV,2016-04-20./2016/0420/259769.html.[8]刘延东.携手并肩开创孔子学院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11(4).[9]顾姝姝.江苏未来3年互联网金融人才缺口将达20万人[DB/OL].人民网-江苏频道,2016-12-16./n2/2016/1216/c360301-29474761.html.[10]张远,张一辰.中国专业翻译数量缺口较大人才培养“在路上”[DB/OL].中国新闻网,2016-06-17./cul/2016/06-17/7908343.shtml. [11]王蔚.“一带一路”催生小语种人才需求激增“熊猫级”外语专业或迎报考热来源[N].新民晚报,2017-06-12.作者简介:刘丽静(1963—),女,汉族,广西容县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玉林师范学院王力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斜杠青年的十大标准

斜杠青年的十大标准

斜杠青年的十大标准
成为斜杠青年的十大标准如下:
1. 拥有多重职业身份:斜杠青年通常在多个领域或职业中拥有技能和经验,能够同时从事多个职业或担任多种角色。

2. 不断学习和成长:斜杠青年不断寻求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不断挑战自我,拓展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3. 自我管理和规划:斜杠青年需要具备自我管理和规划能力,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多种工作任务,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4. 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斜杠青年善于发现机会,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和工作机会。

5. 有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斜杠青年需要具备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不同的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6. 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斜杠青年需要具备责任心和担当精神,能够承担多个角色和工作任务,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7. 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斜杠青年需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协调解决问题。

8. 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斜杠青年需要具备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能够应对不同工作环境和任务压力。

9. 有热情和激情:斜杠青年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激情,能够持续地投入和努力。

10. 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斜杠青年需要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些标准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在成为斜杠青年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成为斜杠青年的关键在于不断拓展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社会环境。

职业生涯管理试题

职业生涯管理试题

职业生涯管理试题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职业生涯管理》模拟题1一、名词解释1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

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并不包含在职业上成功与否,每个工作着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

大学本科院校,一般开设名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员工对企业及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反馈和修正的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是组织提供的用于帮助组织内正从事某类职业员工的和为过程。

3 职业路径是组织为内部员工设计的自我认知、成长和晋升的管理方案。

职业路径在帮助员工了解自我的同时使组织掌握员工职业需要,以便排除障碍,帮助员工满足需要。

另外,职业路径通过帮助员工胜任工作,确立组织内晋升的不同条件和程序对员工职业发展施加影响,使员工的职业目标和计划有利于满足组织的需要。

4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

二、简答1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1 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员工对企业及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反馈和修正的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是组织提供的用于帮助组织内正从事某类职业员工的和为过程。

通过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使每个员工的生涯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一致使员工的发展相吻合。

因此职业生涯管理包括两个方面①员工的职业生涯自我管理员工把自己的主人自我管理是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

②组织开展职业规划并协助员工规划其生涯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训练、轮岗等发展的机会以促进组织和员工生涯目标的实现。

2简述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2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重职业”成为全球新趋势
2016-02-25TalentGuide TalentGuide
TalentGuideTalentGuide是一家致力于搭建青年人才与企业的桥梁,为青年人才与企业实现完美匹配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代。

作者:SusanKuang
ID:susankuang2014
一个通过写作来坚持独立思考的80后
前几天,一个朋友和我说,让我给他推荐一些身边的“斜杠青年”。

这个概念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花了点时间去进一步了解。

原来,“斜杆”一词来源于英文“Slash”,这个概念出自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写的一本书《One Person / 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 Success.
她在书中提到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这种无聊的生活方式,而是开始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

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例如,莱尼·普拉特(Lenny Platt),律师/演员/制片人,于是,“斜杆(Slash)”便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

了解到Slash这个概念后,我很兴奋,在此之前,我一直为要如何向不熟悉的人介绍自己而感到困惑,现在,我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定位—I'm a Slash!
事实上,Slash不只是在国外流行,国内一线城市也已经开始出现Slash的身影,并且他们的数量在逐渐增加。

我身边就有不少Slash,他们当中,有的是完全完全的自由职业者,依靠不同的技能来获得收入,有的则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在工作之余利用才艺优势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来获得额外收入。

Slash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社会发展到某个阶段会出现的必然现象。

罗格斯大学教授,人类学博士Helen Fisher,在她的一次TED演讲中谈到人类社会两大显著趋势时,提到说,随着女性重新回到劳动市场,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距离正在慢慢缩小。

这里,她用了一个很有意思,却十分准确的词“重新回到”。

为什么说是“重新回到”呢?Helen Fisher解释说:
“在1万年前的采集社会,女性曾是主要的食物提供者,她们采集的食物占到当时总饮食的60%-80%。

因此,那个时候,女性和男性有着同样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然而,从农业革命开始,女性的地位便慢慢下降,直至从属,她们甚至被看成是“商品”。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让女性重新获得了经济实力,男女也渐渐趋于平等,人类社会终于开始朝着原本应有的状态发展。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描述了采集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状态:为了适应不稳定的生存环境,当时的人类必须拥有非常全面的生存能力和知识,才能够随机应变地躲避危险,获得食物。

为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全面的训练获得独当一面的生存技能。

那时候,人类的生活十分丰富多采,他们每天都可以接触不同的新鲜事物,还能发展和运用不同技能。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人的本性就是喜欢多元的生活与环境,喜欢利用不同技能来应对新挑战。

然而,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先后把人类限制在固定的土地和固定工作场所,从事没有多少挑战的重复劳动。

于是,“专业化”成了人类社会的“圣经”,也成了这个时代的“理所当然”。

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后来的职业发展,我们都在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以便成为一个产业链中的“螺丝钉”。

我相信Slash在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流行,并成为新一代年轻人所热衷的生活方
式,这不仅是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更符合人性,更是基于以下几个重要社会趋势。

1
首先,在后工业时代,服务业将慢慢成为最大的产业,这包括教育、健康娱乐、文化、艺术、旅游等等,未来必将有大量人才涌入这个行业。

服务业与工业最大的区别就是,服务业不涉及生产,其交换的大多为个人技能、知识和时间,不存在大规模生产,没有很长的产业链,也不需要大规模合作,很多情况下,个人甚至就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提供商。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又为此类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帮助供需方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独立的个体之间能够直接进行交易。

硅谷目前最火的明星公司Airbnb和Uber,就让全球成百上千万的人拥有了第二份收入,在国内,除了类似平台之外,还兴起了很多例如运动健身、教育、私厨美食、美容美甲按摩、旅游服务、技能知识分享、时尚买手代购等平台,这使得大量相关技能拥有者能够摆脱机构的束缚,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

除此之外,微信公众号也成了推广自品牌很好的方式,很多人通过运营公众号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商品和服务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多收入。

现在,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能利用各种垂直平台获得职业外的额外收入。

2
其次,我们已经跨入了一个知识和创造力的时代。

人才,超越了土地和资本,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资本经济时代,资金曾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要有大量资金就能购买土地和工厂,雇佣大量工人,通过规模效益获得巨大利润,这些企业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精英,用自己专业管理知识为企业主服务,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然而,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资金不再等于一切。

硅谷的崛起使得过去那些老牌的全球500强企业黯然失色,世界的聚光灯迅速转移到了那些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科技公司,Goolge与苹果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工程师和设计师的地位,于是那些曾经在学校最不受欢迎的Geek们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各大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争相抢夺的人才资源。

关于这一点,互联网人一定感受颇深,在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资金变得非常廉价,千万级的融资根本不值得一提,初创公司几乎把融到的钱都砸在了工程师身上。

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当互联网的基础搭建完成后,当所有可连接的“点”都以各种方式被连接在一起之后,拼内容的时代就将来临了。

技术只能服务底层建设,提高交易效率,它本身并不是最终交易的一部分,最终的价值创造靠的则是那群能够产出高品质内容和创造出有真正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人。

因此,我认为,继工程师和设计师之后,一类新的人群即将崛起,就是那些知识型和创造型的人才,他们应该很就会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

3
再次,不久的未来,经济组织方式也将发生变革,那种在固定时间把人集中在固定场所的传统工作方式将逐渐被松散的,合作式的方式所取代。

资本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是,人是懒惰的,因此雇员们需要被严格管理,于是他们被安排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做着无聊的重复劳动。

这套管理和企业组织方式在知识和创造力时代是行不通的,因为人只有在自主和自我驱动的状态下才能拥有最大的创造力。

事实上,组织创新早已经在硅谷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那里,企业员工有着极大的自由来选择与谁工作,参与什么项目,在哪里工作,以及何时工作。

我甚至大胆猜想,随着优秀人才的需求以及他们本身可选择机会的增加,传统的雇佣制甚至会慢慢转变成合作式,正如这句话所预测的那样:
“你再也雇不到优秀的人才,除非你跟他合作”。

其实,雇佣与合作最大的区别就是利润的分配。

在资本处于强势的时期,企业创造价值而产生的大部分利润必然归资本方,然而,当人才成为关键的资源后,它的稀缺性会推动其价格的上涨,利润也将逐渐从资本方转移到人才方,直到达到合理分配,既合作状态下的利润分配。

因此,在未来,一个人越优秀(优秀的定义为“拥有很难被替代的知识或技能”),受到的限制就越低,他将有足够的权利来选择与谁合作,利润如何分配,每天工作多长时间等,也就是说,他将同时拥有自由和财富。

“在行”的出现和流行也很好地验证了一个事实:市场已经愿意为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付出高额费用,这在原来是不可想象的。

我很开心看到这种现象,这绝对是件值得中国人欢欣鼓舞的事情,因为知识分子终于要重新回到历史舞台了。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和士大夫原本就一直都属于贵族和精英阶层,然而,文化大革命和资本主义这股双重力量把他们贬为了穷困潦倒的“臭老九”。

在那之后,中国人便走上了一条彻彻底底的世俗化之路,一切向钱看,商人和有钱人一跃成了大众崇拜和羡慕的对象。

如今,很多年轻人已经开始从沉迷于物质的生活中觉醒,从原来的“炫奢侈品”变成了现在的“晒书单”,并且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充实自我。

我相信,知识分子的时代已经到来了,知识服务将是块非常大的市场,他们也将因此成为这个时代的精英,并获得应有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我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代,因为年轻人不再需要拼家庭背景、拼人脉、拼财力,而是可以完完全全通过自身实力和才华就能获得个人成功。

这其实得归功于互联网的发展,它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社会阶级”的根基,提高了社会流动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人人平等”的机会。

所以,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投资应该是“自我投资”,因为只要你拥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才华或者技能,就可以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成为Slash中的一员,过上一种更接近人类原本生活状态的,自主的,更多元化和有趣的,同时又能经济独立的生活。

最后请记住:
①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
②创造力将成为人的基本素养
③人的个性被不断释放,兴趣正在成为谋生手段
④自由职业正在大量兴起
⑤未来人人都是微商,人人都是自媒体
⑥你再也顾不到优秀的人才,除非你跟他合作
⑦人们的关系将由“关系驱动”向“利益驱动”切换
⑧“生命”质量取代“生存”质量,成为第一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