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应变式测力传感器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工学]毕业设计——应变式力传感器

[工学]毕业设计——应变式力传感器

应变式力传感器的设计专业自动化班级07084310学号200713072005姓名王帅指导教师刘涛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应变式力传感器的设计及应用。

当今时代,传感器技术已形成为电子工业基础产品的一个独立门类,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应变式力传感器用作静态、动态条件下测力或称重,在我国工业生产过程检测与控制、自动计量等领域已大量应用。

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深入,其需求量日趋增加。

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工作原理,传感器的选择材料,弹性元件的选择,应变式传感器的结构与设计。

以及简单介绍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的两种应用形式,柱式力传感器,梁式力传感器及它们胶的粘贴类型及工艺原理,最后介绍温度补偿方法等。

关键词:力传感器;电阻应变片;电桥;线性度AbstractThe article main introduced the variant force sensor desig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urrent era, transducer technology has already developed to an independent class of for electronics industry basic product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strain type strength transducer is used as measured the strength or weighed in the static, dynamic condition, measured and controlled, automatic gauge and so on is already a large amount of application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of our country.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with the moder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t’s demanding increases day by day. This essay Mainly introduce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the transducer, the basic operation principle of Resistance Strain slice ,the choice of material of the transducer, the choice of the elastic component, structure and design of the Strain type strength transducer ; And introduced two kinds of applied forms of the resistance Strain type strength transducer briefly, column type strength transducer, beam type strength transducer, and Pasting the type of their glue and craft principle, recommend the compensation method of temperature and so on finally. Have looked forward to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strain type strength transducer briefly.Keywords: Force transducer; Resistance Strain slice; Electric Bridge; Linear degree目录1 引言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1)2 传感器的相关知识 (3)2.1 传感器概念 (3)2.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2.3 传感器的组成结构 (5)3 电阻应变片的相关知识 (7)3.1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7)3.2 电阻应变效应 (8)3.3 电阻应变片的种类及材料 (10)3.3.1 电阻应变片的种类 (10)3.3.2 电阻应变片的材料 (13)3.4 金属应变片的主要特性 (14)4 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的设计 (19)4.1 柱形应变式力传感器 (19)4.1.2 利用拉伸与压缩应力的称重传感器 (20)4.1.3 柱式称重传感器的误差来源 (23)4.2 梁式力传感器 (23)5 粘贴技术及稳定处理 (28)5.1 应变片粘贴技术 (28)5.1.1 粘结剂的选择 (28)5.1.2 应变计的粘贴 (28)5.2 弹性元件材料的稳定处理 (29)6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 (32)6.1 转换电路 (32)6.2 直流电桥 (32)7 结论 (38)8 结束语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1)1 引言1.1课题研究背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信息的拾取、传输和处理技术,也就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它们分别构成了信息技术系统的“感官”、“神经”、“大脑”。

提高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提高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提高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性能研究提要:压力传感器是比较常见的测力传感器之一,但传感器的性能包括灵敏度和精度等也都不尽相同,文章阐述了提高传感器性能的有效方法。

标签:压力传感器;应变片;轮辐;切应力压力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在工业领域应用也较为广泛,可以适用于各种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石油石化、水利水电、铁路公路、油井、船舶,核电管道等众多行业,应用原理也有区别,有压磁式的,有压电式的,但最常见也是最稳定的还是应变片式的压力传感器。

1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机构及测量电路电阻应变片是由基底、敏感栅及引线组成,黏贴在被测点的位置上,由敏感栅感应被测点压力的变化,进而转化为敏感栅上电阻阻值的改变,通过搭建电桥,转化为电压的变化。

电阻应变片制作精巧,安装简单方便,能够在种种恶劣的条件下工作。

此种电测方法具有线性特性好、灵敏度高、大大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敏感元件的选择也决定了压力传感器的性能好坏,广泛使用的弹性敏感元件一般有圆柱式、圆环式、等截面或等强度悬臂梁式,实际根据我们在机械压力测试中的使用环境及测试规程,最常用的就是柱式弹性敏感元件。

电阻应变片通过基底上引线搭建的电路可以分为单臂式电桥,差动式半桥及差动式全桥电路,其中差动全桥可提高电桥的灵敏度,消除电桥的非线性误差,还可消除温度误差等共模干扰[1]。

为了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及减小测量的非线性误差,常用的是由4片应变片搭建的差动式全桥电路,而且也必须通过对被测点结构的分析来合理安排4片应变片的安装位置,确保获得最高的测量精度。

如图1所示,差动式全桥测量电路中,其中电阻应变片R1和R4沿着圆柱体的轴向中心位置呈相对安装,另外两片电阻应变片R2和R3沿着圆柱体的径向中心位置亦呈相对安装,为了焊线的方便,同侧的轴向与径向的安装位置应该尽量保持紧凑。

这种黏贴方式能够确保在相同的压力作用下,4片电阻应变片会产生最大的应变值,测量电路的灵敏度最大。

例如,在压力机标定试验中,当压力作用在弹性敏感元件上,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可知,在轴向中心位置为正向应力最大值,相反在径向中心位置为负向应力最大值。

实验论文___箔式应变传感器特性研究

实验论文___箔式应变传感器特性研究

金属箔式应变式传感器的特性研究晋莹莹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本文对金属箔式应变传感器特性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金属箔式应变片构成、电桥电路以及实验所用设备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与分析, 同时说明了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Abstract: in this paper, metal foils strain sensors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istance strain sensor working principle, metal foils type strain film composition, electric bridge circuit and the experiment USES equipment and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analysis, and explains the matters of attention in the testing process.关键词: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应变式传感器Keywords: metal foils type strain gauge.the bridge strain sensor引言:传感器是获取信息的工具,它涉及整个科学技术、国防、航空、等工业部门和环境保护、生物医学工程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具体地说,传感器是指那些能准确的感知“被测量”并将被测量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输出信号(即电量)的元器件或装置。

如果没有传感器对被测的原始信息进行准确可靠的捕获或转换,一切准确的测试与控制都无法实现。

自从1945年英国Jakson发表了利用环氧基底制成的金属箔式应变片以来,由于箔式应变片的众多优点而在常温结构应力测量及传感器方面获得了重要应用,从而逐步取代丝式应变片。

精密应变式力传感器的设计

精密应变式力传感器的设计

使 用 应 变 式传 感器 测量 力 时 , 以 可 采用轮辐 结构弹性 元件 来减 小非线性 误差 ,提高灵敏度, 其结构如 图5 所示。 轮 辐 式 测 力 传 感 器 由轮 圈、轮轱 、 轮辐条和 应变片组 成 。 轮辐 条 成 对 且
应变片
图 3 采 用承 弯膜 片的 圆柱式应 变传 感 器
其 中, 为 圆柱 体感 受 到 的轴 向应 变 , 设 定压 缩 为 正 ; 最 F 为 施加在 圆柱体上的压力 ; E为材料弹性模量 ; A为圆柱体 的截 面 积。
而在 圆柱体 的环 向感受到的应变为为最大负应变,其值

广
为 材料 的泊松 比。
L) ( 2
其中, 岛为圆柱体感受到的环向应变, 设定压缩为正;
维普资讯
2 0 年第 4 08 期 安 徽 电子 信 息 职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N . 2 0 o 0 8 4 第 7 总第 3 期) JK L H CIA OE COC L P TN C OG — nr o 7V 1 卷( 7 O N O N I A N LG F ER I& F,I H LY e e l — o. UA F U OT L LE E TNS N u OT NO G a N . A V O C OL OA E M 3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采 用 图 2 示 的全 桥 差动 电路 进行 测 量 时 ,输 出 电压 所 为
( 一 3 盘 面 ) R
U5 /) (
由上 式可 以看 出,电桥 输 出电压 与被 测 力 F并 不是 线性关系, 要获 得 较 大 的线 性测 量 范 围, 减 小 K ( 要 F1 ) 一 的值 。可采 用 两种 方 法 , 一是 测量 较小 的力 , 是在 满足 二 使用要求的情况下, 尽量选取泊松比大的材料。 另外在实际测量中,被测力不可能正好 沿着圆柱体 的轴线作用, 而总是与轴线之间有微小的角度或偏心, 使 得弹性体除 了受纵向力作用以外 ,还受到横向力和弯矩 的作用 , 带来非线行误差。为了消除横向力 的影响, 可采 用 图 3所 示 的承弯 膜 片结构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应变式传感器的扭矩检测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应变式传感器的扭矩检测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应变式传感器的扭矩检测系统设计I基于应变式传感器的扭矩检测系统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测试技术的发展,对扭矩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程和实际中,许多情况下必须控制和知道扭矩的大小。

本文是在对比多种传感器的基础上针对其他扭矩传感器的缺点,研制开发了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的新型高精度应变式扭矩测量仪。

本文对扭矩传感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明确了研究内容和工作步骤。

在扭矩传感器主体的设计过程中,首先介绍了应变式扭矩传感器的测量原理,介绍了一种高精度智能控制扭矩测试仪的设计 ,描述了该仪器的主要机械结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给出了软件程序流程。

采用高精度应变式传感器,数据采集分析技术设计小量程的静态及低转速动态扭矩。

检测装置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要求,相对于其他检测方式精度高而且操作方便。

关键词:应变式传感器扭矩测量电桥The design of torqu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strainABSTRACTRecentl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st technolog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orque sensor i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 The torque moment size mustbe controlled and known in engineering and practicality. This paper contraposing the shortcomings of other torque sensors a kind of straingauge high-precision torque instrument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which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stability.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orque sensor is investigatedin this paper, and confirms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procedure(Duringthe course of designing main body oftorque sensor, measurement pimple of strain torque sensor is introduced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a precisetorsion testing instrument based on a single chip , giving the mechanism structure , the circuit diagram and the sample machine.Using of high-precision torque sensors, data acquisition andanalysis techniques to design small range of static torque can achieve the expected requirements and also can get the higher precision and easier operation reliving to the hanging weight detector. KEY WORDS: torque sensor ,torque measurement,bridge methodI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I 1 绪论 (1)1.1 引言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来源 (1)1.2.1课题研究背景 .................................................11.2.2课题研究来源 .................................................21.3 扭矩测量发展现状及扭矩检测的几种方法 (2)1.3.1扭矩测量的发展现状 ...........................................21.3.2扭矩测量的几种方法 ...........................................31.3.3扭矩测量的发展前景 ...........................................5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5)1.4.1 课题研究内容 ................................................51.4.2 课题研究方法 ................................................6 2 检测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总体方案 (7)2.1引言 (7)2.2检测装置整体系统框图 (7)2.3电阻应变片及扭矩测量的基本原理: ..................................72.3.1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 .........................................72(3.2扭矩测量的基本原理 (8)2.4各部分功能介绍 ...................................................102.5方案论证 .........................................................11 3 扭矩传感器的设计 (11)3.1引言 .............................................................113.2 应变片的选用 (12)3.3弹性敏感元件设计 .................................................133.4 扭矩传感器的硬件结构 (13)3.4.1 弹性轴材料的选择和确定 .....................................133.4.2 联轴器的选用 (14)3.4.3导电滑环及滑臂电刷的选用 (16)4 扭矩检测系统各部分电路的设计 .......................................174.1引言 .............................................................174.2电桥电路 .........................................................184.2.1电桥电路的选用 ..............................................184.3放大电路的设计及硬件选用。

课程设计(论文)—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设计

一.传感器设计1、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简介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称为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低频传感器,由弹性梁,质量块,应变片及电桥等组成,质量块在加速度作用下,产生惯性力使弹性梁变形,引起应变片阻值发生变化,通过电桥来获取信号,是车辆振动测量常用传感器。

2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在这种传感器中,质量块支撑在弹性体上,弹性体上贴有应变片(图1)。

测量时,在质量块的惯性力作用下,弹性体产生应变,应变片把应变变为电阻值的变化,最后通过测量电路输出正比于加速度的电信号。

弹性体做成空心圆柱形增加传感器的固有振动频率和粘贴应变片的表面积。

另一种结构形式为悬臂梁式,弹性振梁的一端固定于外壳,一端装有质量块。

应变片贴在振梁固定端附近的上下表面上。

振梁振动时,应变片感受应变。

应变片可在测量电路中接成差动桥式电路。

应变片加速度计也适用于单方向(静态)测量。

用于振动测量时,最高测量频率取决于固有振动频率和阻尼比,测量频率可达3500赫。

下图是传感器结构图图1传感器结构简图Ebh H = R - R2- ⎪3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特点这种结构灵敏度高,但体积较大,实际应用中需要硅油提供大的阻尼力应变式振动传感器的主要优点是低频响应好,可以测量直流信号(如匀加速度)。

4.计算设计:设计步骤根据设计指标估计如下结构参数: 梁长度:L (mm):11 梁宽度:b (mm):5 梁厚度:h (mm):0.5 质量块半径:r (mm):3 质量块厚度:c (mm):4 许用应力系数取:0.55;梁根部最大应变:ε max≤400 (μ ε )。

基本原理:质量块 M 在加速度 a 作用下产生惯性力: F = Maa梁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产生应变: ε = 6Lx x2Fa应变引起应变片阻值变化Δ R ,电桥失去平衡而输出电压,通过测量电压可求得 加速度。

计算梁的最大挠度挠度反映梁质量块的活动空间⎛ B ⎫2 ⎝ 2 ⎭(mm) w = ( R - H ) - (c + 0.5h) (mm)wmax< w 0(mm)6x=1.5929⨯ 10 -4 (ε/g ) x =3.1857e-006(ε/g ) Ebh 2如图所示,代入 R=7,B=6,c=4,h=0.5,得 H= 6.7544e-004mm, w =0.0021mm壳体质量: m =壳体体积 ⨯ 壳体材料密度 0质量块质量: m =质量块体积 ⨯ 质量块材料密度1弹性梁质量: m = 梁体积 ⨯ 梁材料密度(g) 2 硅油质量: m = 充油空间 ⨯ 硅油密度3质量块等效质量: M = m +m2(kg )1由上面给出的数据,可得 m =1.8g , m =0.216g12得 M=0.0105kg 。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中的机械测试技术论文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中的机械测试技术论文

机械测试技术论文( 2016 届)题目: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中的机械测试技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摘要: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由弹性敏感元件、电阻应变计、补偿电阻和外壳组成,可根据具体测量要求设计成多种结构形式。

弹性敏感元件受到所测量的力而产生变形,并使附着其上的电阻应变计一起变形。

电阻应变计再将变形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可以测量力、压力、扭矩、位移、加速度和温度等多种物理量。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一种用金属弹性体作为弹性元件通过粘贴在弹性体敏感部位的电阻应变计组成惠斯通电桥,并在外加电源的激励下可以将力转换为电信号的测量装置。

因应变式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①精度高,测量围广;②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③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④频率响应较好,既可用于静态测量又可用于动态测量;⑤价格低廉,品种多样,便于选择和大量使用。

所以其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应变片;电阻;组桥方式;误差补偿1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1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随着它所受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公式推导:若金属丝的长度为L,截面积为S,电阻率为ρ,其未受力时的电阻为R,则:如果金属丝沿轴向方向受拉力而变形,其长度L变化dL,截面积S变化dS,电阻率ρ变化,因而引起电阻R变化dR。

将式1微分,整理可得:2对于圆形截面有:有3 为金属丝轴向相对伸长,即轴向应变;而则为电阻丝径向相对伸长,即径向应变,两者之比即为金属丝材料的泊松系数μ,负号表示符号相反,有:4将式4代入3得:5将式5代入2并整理得:6或7K0称为金属丝的灵敏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

K0称为金属丝的灵敏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

公式简化过程:由式可以明显看出,金属材料的灵敏系数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受力后材料的几何尺寸变化所引起的,即项;另一个是受力后材料的电阻率变化所引起的,即项。

测控技术与仪器类毕业论文——应变式放入式电子测压器设计

测控技术与仪器类毕业论文——应变式放入式电子测压器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应变式放入式电子测压器的设计作者: 学号:学院(系):专业:指导教师:评阅人:20** 年6月中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系):专业:学生姓名:学号:设计(论文)题目:应变式放入式电子测压器设计起迄日期: 20**年3月1日~ 20**年6月15日设计(论文)地点: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发任务书日期: 20** 年3月1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任务和要求:1、学习相关原理知识;2、实验方案确定及实验3、查询10篇以上文献,其中至少1-2篇外文资料;2.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1、学习相关原理知识;2、实验方案确定及实验3、完成论文撰写;4、外文资料翻译。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3.对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1、毕业论文一份;2、英文文献一份,相应的中文译文一份。

4.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划:起迄日期工作内容2005年1月15日~3月31日 4月 1日~ 5月31日6月 1日~ 6月20日6月 21日~ 6月25日系统学习,查阅资料,作开题报告实验方案确定及实验撰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辩所在专业审查意见:负责人:年月日学院(系)意见:院(系)领导:年月日中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语院(系): 学生姓名学号:题目:应变式放入式电子测压器的设计指导教师评语:该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认真系统的学习了与设计题目相关的基本知识,态度认真,踏实肯干,能够独立查阅所学要的文献,基本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对应变式放入式电子测压器进行了理论设计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生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基本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内容。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论文撰写格式规范,符合我校教务处下发的论文撰写格式要求。

论文条理清楚,结构合理,圆满完成了毕业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1.1研究课题背景及意义应变式测力传感器早已在众多测控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测量重量方面,其技术已非常成熟。

所以,国内外众多科技人员努力争取更大的突破。

得到更优良的弹性体结构,非常合适的弹性体材料,合乎测量要求的应变片,完善的测量电路及补偿电路是需要努力的。

当然,非常好的外观质量也是一大竞争力。

现已有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大致有这么几种:桥式、剪切梁式、单点式、柱式、轮辐式、板式、平行梁式、S型。

它们主要用于称重领域。

国外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实验工作,如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电路补偿及调整、稳定性方面。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些进展主要包括在设计和计算过程中引入了先进的分析方法,如用计算机拟实技术进行动态仿真和动力学分析及工艺设计过程里运用虚拟技术,对生产工艺进行仿真检验。

在弹性体加工方面,使用先进制造技术,将刚性制造转为柔性制造,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得到普遍采用。

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采用半自动和自动控制、自动检验程序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改进了工艺装备也是主要成就之一。

最终提高了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转子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诸如转子的偏心问题,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径向力,使转轴的径向误差加大。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便需要得到径向力这个信号,然后对执行机构才能进行控制。

要得到理想的控制刚度,不仅需要控制系统的稳定可行,测试系统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

所以,传感器性能的好坏和选取的是否恰当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现有的径向力测量中,人们并不是直接去测径向力的值,而是将其转化为其它量,比如位移量。

然后使用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控制径向位移量便使得径向力引起的问题得到解决。

在高速运转的系统中,如磁悬浮系统,人们便广泛采用这样一些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

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测量控制效果。

但是,还不能忽视他们的缺点。

电容式传感器,其电容小,容易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高速旋转的转子系统中其可靠性大大降低。

电涡流式传感器相对来讲比较合适,但是当附近存在高频磁场和工作的高频开关器件,它的可靠性也将变得不理想。

电感式传感器由于自身的频率响应特性不适合于快速动态测量。

其实在转子系统中,转子肯定要有轴承支承。

前面所讲都是将传感器作为一个附属测量器件,纯粹起测量作用。

考虑轴承的刚度问题和受力问题,一个新的测量方向便产生了,何不设计一个既能其支撑作用,就像轴承一样,又起测量作用个,就像传感器一样。

如果要同时具有这两种作用,那么前面所说的电容式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及电感式传感器将不再适用。

因为它们和支承这个概念相差太远,也可以说,在开始的设计目的里就压根不存在。

那么在前面的系统里除掉这些不适用的传感器,就会只剩下控制系统、轴承及轴承座。

很明显,这肯定完不成测控的任务。

因为没有测量信号。

但是,肯定不许加入传统的传感器产品。

不然就违背了这次的设计目的。

那只好在轴承或轴承座上做些文章了。

测力轴承这一概念也早已有了,国内也有针对性的一些研究。

如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郑家锦写的测力轴承的原理和应用、浙江大学郭明等人编写的测力轴承的研究、湖南大学郭力写出的智能测力轴承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测力轴承的基本原理就是将普通的轴承进行结构上一定的改造,粘贴上应变片,接到后续测量电路中去,完成在线测控。

后来经过研究,陶瓷球轴承用来做测力轴承功能上比较理想,它属于一种低温升、刚度高、转速高、寿命长的一类高速轴承。

但是成本高,影响应变的因素比较多,测量复杂。

武汉理工大学王晓光等写过一篇名为力控制磁悬浮硬盘驱动器的研究,在这篇文章里提到了一种新结构,即十字梁结构。

这种结构在机器人腕力传感器中比较常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干方建等人也写过关于这种结构的文章,如一种应变式多维力传感器的优化设计、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动态设计。

在文中,作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将这种结构运用到轴承座中便是此次设计的切入点。

1.2设计任务及要求这次的设计任务是基于实验室转子试验台设计出可以测量径向力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

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传感器弹性体的设计、应变片的选择、粘贴方法、电桥的设计、后续测量电路的设计及测试系统误差分析。

最大径向力为11.7N,测量转速6000r/min,测量误差小于1%。

要能测量被测信号的二次谐波。

1.3设计内容应变式测力传感器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机械部分,二是电子电路部分,即信号处理电路。

机械部分由弹性体和应变片组成。

其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由应变片将应变量以电阻变化量的形式输出。

测量电路可识别的信号一般为电压或电流量。

由于设计的是应变式测力传感器,一般为电压输出。

在这里采用惠斯通电桥,这种输出形式可以放大人们想得到输出信号,提高灵敏度。

合适的布片位置可以消除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弯矩、横力、温度等因素。

测量电路考虑使用集成运放元件,因为它的综合性能比分立放大元件优良并且设计简便。

机械结构设计部分动态性能分析由有限元分析软件辅助进行,电路仿真由EWB实现。

对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的设计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弹性体材料的选择、弹性体的结构设计、弹性体的加工工艺、应变片的选择、粘结剂的选择、应变片的粘贴、测量电路的设计。

1.3.1 设计内容详述弹性体的变形与载荷的关系应该是线性的,或者说线性度非常高,并且每次的载荷变形曲线重复性要好,材料的弹性滞后和蠕变应该比较小才好。

作为弹性体材料应该还要具有高强度,高的弹性极限,高的冲击韧性,低并且稳定的弹性模量温度系数,热处理后应该要具有均匀的稳定组织,从而具有各向同性,弹性体的灵敏度便比较稳定。

抗氧化、抗腐蚀也要考虑在内,这也关系到传感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高弹性合金及恒弹性合金是常用的弹性合金。

其中铜基合金较早开始使用,但它不能耐高温,耐腐蚀,所以后来逐渐被取代。

高弹性合金的弹性模量受温度影响比较大,从而会产生较大的温度误差。

于是,恒弹性合金作为弹性元件材料比较理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中,它的弹性模量温度系数比较小。

其实弹性体的材料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的要求,只能具体情况下综合测量因素进行考虑选择。

目前国内常用的弹性体材料是合金结构钢,像40Cr。

在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地方也有使用45钢的。

弹性体的结构设计也要根据测量条件进行,确定载荷的分布形式,仔细分析,确定可以得到合适灵敏度,合适刚度,合适动态特性的结构。

关键是在确定了弹性体的材料、结构之后怎么制造出来合乎使用要求的实物。

对弹性体材料进行必要的热处理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弹性体,像40Cr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可以得到良好的机械性能。

为得到具有长久稳定性和高精度的传感器,消除机加工和热处理产生的残余内应力也很重要。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消除弹性体的残余内应力:时效、退火、反复加载、和机械振动、冷处理。

时效包括长期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

退火温度高于回火温度,有较长的保温时间,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在应变式传感器贴片后进行加载,可以完善传感器的特性。

应变片也称电阻应变计。

应变片一般由敏感栅、引线和基底组成。

应变片分为金属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

金属应变片又分为体型和薄膜型。

体型进一步分为丝式和箔式。

应变片主要有以下优点:电阻变化率R/R和应变量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即非线性占得比重非常小,有很小的几何尺寸,有很大的测量范围,动态响应特性也很好,非常小的测量误差,可以将测量信号相加或抵消,测量范围广,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使用,有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本低。

当然也具有一些缺点:在测量大的应变量时会有明显的非线性误差影响,不能如实反映应力场得分布状况。

半导体应变片和前面提及的常规应变片相比,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但稳定性不如前者。

应变片需要有粘结剂才能固定在弹性体上。

就是说应变片并不是直接和弹性体相接触的,两者中间还有一层胶层。

应变传递顺序应该是先弹性体到胶层,最后到应变片。

所以说粘结剂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应变能否正确地传递到应变片上去。

粘结剂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类。

合成的又分为有机的和无机的。

有机粘结剂最为常用。

应变片的粘贴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它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步:试件表面清理、粘贴应变片、固化、安装连接线、质量检查、设保护层。

表面清理是为了牢固地黏住应变片。

它需要除去表面的油污、锈层,再用砂布打磨,达到一定的光洁度,还要在表面上划出定向标记,方便粘贴。

清理完后并不需要立刻粘贴,要涂上一层凡士林作保护,粘贴时再去除,对表面进行最后的清洗。

当应变片粘贴在弹性体上后,在固化前要进行初步的质量检查,即用万用表检查是否出现短路及断路问题。

没有问题后再进行固化。

固化后再检测胶层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的变化会导致电桥的输出产生一定的误差,绝缘电阻高了为好。

应变片暴露在空气中会因吸水而破坏,所以需要进行应变片的保护。

环氧树脂制成的基底有很好的耐湿性能。

在应变片上涂上中性凡士林,也是一种保护措施,有效期为几天。

在上述步骤之后,便要将应变片接到测量电路里,电桥输出电压信号,此信号非常微弱,要进行放大,并且其频率太低,不易测量,所以还需要调制,最终电桥输出为调幅波,然后经放大电路放大,再由相敏检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输出测量信号。

2 弹性体设计2.1 弹性体结构形式的确定弹性体结构形式的选择要依据测量的各种条件进行。

在这次设计中,要要测量转子的转速为6000r/min,转盘上离转轴中心为33mm 处有3个0.3g 的偏心块。

根据径向力公式2ωmR F r = (1) 可以得到转子在6000r/min 时,可以达到的最大径向力max r F 为=⨯⨯⨯=2max 6000333.03r F 11.7(N) (2) 径向力大约也以转速6000r/min 的速度在圆周方向上变化,直接测量出径向力的大小非常困难。

由于力是矢量,便具有这样一个优点,它可以被分解或合成。

因此当合力难以测量时,可以测量其分力,然后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再合成在一起,便达到了测量的目的。

所以将径向力分解为X 、Y 两个方向的分力,由传感器测量电路两个通道分别输出。

这样便将复杂交变的合力转变为单方向变化的力。

宏观上看,测量单个分力就如同测量拉力和压力。

问题从理论上看便迎刃而解了。

这次设计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不仅要能测量,还要起到支撑的作用。

所以想用传统的拉压力测量传感器不能满足要求,不能实时的连续监测径向力的大小。

在前言中已提到十字梁式的结构,这种结构是比较理想的。

图1 初步设计的十字梁结构十字梁结构就可以实现二维力的测量,相对的两个梁,它的受力状态正好相反,即一个梁受拉力作用时,另一个梁受压力作用,基于这种特点,利用电桥的和差特性就可以提高电桥的应变输出水平。

图1所示的具体结构,如一段梁有两种结构形式,圆形截面和方形截面,圆形横截面积大于方形横截面积,圆形截面积用来提高支承刚度,方形截面积便于粘贴应变片,并且变形量变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