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617新闻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NEW)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新闻传播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0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2009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2008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传播学原理论考研真题2007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25传播学原理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6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325传播学原理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5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325传播学原理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0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2009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2008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传播学原理论考研真题2007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25传播学原理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传播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5小题,共25分)1.群体压力2.把关人3.信息主权4.法兰克福学派5.“内容分析”二、问答题(每小题11分,4小题,共44分)1.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2.大众传播有哪些基本的社会功能?3.“受众即市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个理论有何缺陷?4.“培养”理论是谁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是什么?三、解说题(15分)以一则广告为例说明什么是编码和解码。
四、论述题(每小题22分,3小题,共66分)1.介绍传播模式研究的发展过程并作出评价。
2.结合我国电视事业的现状,论述媒体如何发挥“社会公器”的作用。
3.试述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成就、原则和前景。
参考答案: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传播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5小题,共25分)1.群体压力答:群体压力是指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2.把关人答:把关人(gatekeeper)又译“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
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疏导与抑制。
2013年-201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61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试题试卷

...让知识更美味...
目 录
2013 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1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试题试卷·························2 2014 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10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试题试卷·························5 2015 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11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试题试卷·························7 2016 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试题试卷······················· 11 2017 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11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试题试卷······················· 13
第 10 页,共 16 页
芝士传媒 × 题源库
...让知识更美味...
第 11 页,共 16 页
芝士传媒 × 题源库
...让知识更美味...
第 12 页,共 16 页
芝士传媒 × 题源库
...让知识更美味...
第 4 页,共 16 页
芝士传媒 × 题源库
...让知识更美味...
第 5 页,共 16 页
芝士传媒 × 题源库
...让知识更美味...
第 6 页,共 16 页
芝士传媒 × 题源库
...让知识更美味...
第 1 页,共 16 页
芝士传媒 × 题源库
...让知识更美味...
第 2 页,共 16 页
芝士传媒 × 题源库
...让知识更美味...
第 3 页,共 16 页
芝士传媒 × 题源库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简答题 2. 论述题 3. 案例分析题1.议程设置正确答案:(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内容“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为《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根据调查研究,麦库姆斯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
根据这种高度的对应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2)“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①“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大众传播认知层面的效果,关注的是大众传媒对人们“思考对象”上的影响,也就是以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式来把他们的关心和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
②“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③“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①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人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
②通过分析媒介议题的来源,深刻揭示了媒介背后的控制问题,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媒介“议程设置”过程,从本质上说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纵和控制的过程。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真正意义,正在于为研究这些资产阶级学者力图掩盖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
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新闻史论卷一、名词解释1.UGC2.普利策3.大公报4.新闻公正二、简答题1.简述沉没的螺旋并举例说明2.请从传播学角度说明微博微信在传播方式上的区别3.中西方新闻事业特征区别三、论述题1.纸媒危机2.解放前民营报纸贡献和不足3.网络谣言的看法和如何治理新闻业务卷1.调查性报道失去地位新闻业和新闻业在社会中的角色如何变化还是启示2.从传媒经营者角度看线上交易买家和卖家的优势3.微博问政的看法4.总结材料写新闻主题100字左右,还有百度阿里巴巴什么兼并的看法5.新闻策划书还有拟两个新闻标题单独二胎的材料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新闻史论卷一、名词解释1.论出版自由2.社会化媒体3.中国新闻社4.费加罗报二、简答题1.新闻客观性原则确立的社会背景2.关于传播本质的几种观点3.标志中国新闻学初步形成的的三部代表性著作4.英国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的代表和区别三、论述题1.就干露露在江苏教育电视台《棒棒棒》节目大爆粗口一事,谈谈自己的看法2.新媒体时代记者角色的转变3.政论报刊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以维新派为例4.评述20世纪60年代《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新闻业务卷1.就刘翔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再次摔倒一事,以央视媒体身份,确立采访对象和其中两个采访对象的采访提纲。
2.就《江南style》走红,从互联网文化看法或跨文化传播角度谈谈启示。
3.就“标题党”谈谈对网络编辑的看法。
4.信息制图受到关注,从传播学角度和新闻业务角度评论该现象。
5.就贵州毕节冻死的五个小孩,写一篇评论。
6.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明星微博和草根微博的传播模式和社会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新闻史论卷一、名词解释1.全媒体2.议程设置3.华尔街日报4.时务文体二、简答题1.公正性内涵2.新闻责任理论的内容3.解放日报改革的成果4.黄远生的通讯写作特点三、论述题1.结合网络的典型事件说明微博的新特点(微博的特点)2.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理念(新闻工作者要有怎样的价值观)3.新闻传媒如何实现环境监测(结合实例解释,新闻媒体的环境监测功能)4.传播学的引入对新闻学发展的影响新闻业务卷1.浙江温州“7·23”动车事故的材料,列采访提纲。
新闻传播各高校历年真题

南京大学2005年的考研题一、名词解释1.调查性报道2.大清报律3.新莱茵报4.拉斯韦尔二、简答1.简述电视“民生新闻”成功的原因及当前存在问题2.目前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革的体制设计三、论述1.梁启超新闻思想及对当代新闻传媒的启示2.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报业发展四、当前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张等,影响了文化古迹保护。
假如你所处的城市目前因城市建设拆除了一处著名文化古迹,当地市民表示了反对,你是电视台记者,就此事进行报道,写出你的报道理念和拍摄计划。
五、南京“傣妹”回锅油事件,经现代快报连续报道,不良商家受到了处罚。
请就这一媒介事件,结合其他媒体的报道和你的所见所闻,就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愈演愈烈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评论。
南京大学2006年新闻传播史一、名解(5*4)1.新闻职业道德2.拉扎斯菲尔德3.成舍我4.“新生事件”二、论述题(70分)1. (15分)试论新闻报道工作“三贴近”要求的内在依据和重要意义2. (15分)“沉默的螺旋”理论解决了哪些问题留下了什么新问题?3. (20分)《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主要问题?结果如何?4. (20分)谈谈普利策的主要新闻活动及其给当今传媒的启示意义三、操作题(30分)南京大学2007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20分)1.《循环日报》2.地球村3.掏粪运动4.拉扎斯菲尔德二、简答(30分)1.简答”沉默的螺旋“理论2.”社会类型论“和”社会关系论“ 的异同3.如何理解“媒介即信息“理论?三、论述(20*3)1.你如何看待和评价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电视选秀节目的火爆状况2.试述中央苏区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3.试述现代世界通讯事业的发展特点四、综合题(40分)论述新闻媒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的特殊作用。
2009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真题回忆版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1.红中社2.《论出版自由》3.社会类型论4.枪弹论二,简答题1.世界通讯事业的特点2.使用与满足理论3.论《人民日报》的改版三,论述题1.第二次国人办报GC的特点2.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新形势下的影响和发展方向3.美国廉价报纸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影响四,评论题汶川地震中新闻记者报道体现了什么什么精神,就灾难事件中新闻伦理学写一篇评论2010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20)1.成舍我2.淘粪运动3.拉斯韦尔4.二级传播二简答(20)1.第一次国人办报GC特点2.白虹贯日事件及其影响三.论述(60)1.简述普利策办报活动及其启示2.解放日报的改版及其意义3.简述传播效果万能论到有限效果论的变化过程四.对当今"网络舆论"发展的评论(30)。
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2013年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新闻传播学试卷及详解Ⅰ.新闻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常识》答:《常识》是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于1776年1月以“一个英国人”的署名而发表的政论小册子。
在这本小册子里,他竭力主张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认为谈论和平是“荒唐透顶的说法”,“应该用武器这个最后的手段来解决争议”。
《常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在舆论上起了极大的动员作用。
《常识》是促使美国从不列颠帝国中独立出来的出版物,该书的出版深刻揭露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使得很多人最终下定决心与英国决裂,极大地鼓舞了美国独立士气,建立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
同时它也是一本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
2.史沫特莱答: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一个杰出的与众不同的女性。
美国人,1892年,史沫特莱出生於美国密苏里州的奥斯古德。
早年当过侍女、烟厂工人和书刊推销员。
曾在《纽约呼声报》任职。
1918年因声援印度独立运动而被捕入狱6个月。
1919年起侨居柏林8年,积极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曾在柏林会见尼赫鲁。
史沫特莱1928年底来华,在中国一呆就是12年。
抗战初、中期,她目睹日本对中国侵略,向世界发出了正义的声音。
2007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第十五卷公布了一封尘封70年的密函,引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陈年往事,史沫特莱可能是苏联派到中国的间谍。
3.新生事件答:新生事件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场以《新生》周刊为阵地的抗日运动。
1934年2月,《新生》周刊创刊,杜重远任编辑兼发行人。
它重新举起抗日的火炬,实际上是《生活》的继续。
1935年5月,《新生》刊载《闲话皇帝》一文,泛论古今中外的君主制度,其中说到现阶段日本的天皇空有其名而无实权。
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619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619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619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1.《论出版自由》2.社会化媒体3.中新社4.费加罗报二、简答题1.简述新闻客观性原则确立的社会背景。
2.简述标志中国新闻学初步形成的三部代表性著作。
3.简述英国“高级”与“大众”的区别。
三、论述题1.论述你对干露露事件的看法。
2.试述新媒体时代记者角色的转变。
3.论述政论报刊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以维新派为例。
4.评述20世纪60年代《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
参考答案: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619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1.《论出版自由》答:《论出版自由》是1644年英国人弥尔顿提出的主张思想、出版自由的文章。
弥尔顿的这篇文章提出了反对封建集权主义强化控制出版言论自由的有力论点,强烈谴责了当时整个封建检查制度的理论和实践。
正是从弥尔顿的这些思想里面逐步形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思想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这就是“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真理具有“自我修正”的属性。
这篇文章被后世誉为“世界上第一本提出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也是关于思想自由、传播自由的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
2.社会化媒体答:社会化媒体是一个近来出现的概念,大致上是指“能互动的”媒体,或者说,如果缺乏用户的有效参与,平台基本上就毫无内容的媒体。
社会化媒体改变以往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为多对多的“对话”。
社会化媒体的特征包括: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
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融合到一起。
3.中新社答: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海内外知名人士于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发起成立,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
中新社主要以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为对象,根据华侨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报道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成就,以促进爱国华侨的大团结。
(NEW)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814新闻传播实务》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
2014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
2012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新闻实务考研真题
2011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新闻实务考研真题
2010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综合考试(新闻业务、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
2010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综合考试(新闻业务、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9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综合考试(新闻业务、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
2009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综合考试(新闻业务、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综合考试(新闻业务、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
2008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综合考试(新闻业务、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
200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综合考试(新闻业务、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
200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综合考试(新闻业务、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81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