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 宿根花卉
1)地上部分枯死以地下部分越冬:通常耐寒性较强,春夏生长, 冬季休眠。如芍药、菊花等 2)地上部分常绿:通常耐寒性较弱,无明显休眠期。 如君子兰、非洲菊、花烛、万年青、麦冬、鹤望兰等。
* 其它花卉
木本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与分布有极大关系,有常绿的,有落叶的,有 感温或感光的。如牡丹、腊梅、桃花、海棠等。 多浆类花卉:大多喜强光、不耐寒,夏季生长、冬季休眠。如仙人掌、景 天、燕子海棠、芦荟等。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4、花卉的生育特点
• 光周期反应
短日照花卉:这类花卉要求较短的光照时数如每天日照时数在8-12h 就能成花。若日照时间过长,便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 如:多数在秋冬季节开花的花卉属于短日照花卉。 一品红、菊花等。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4、花卉的生育特点
• 光周期反应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2、花卉个体生长发育过程
* 种子时期(种子休眠与萌发) * 营养生长期 * 生殖生长期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2、花卉个体生长发育过程
* 种子时期 * 营养生长期 1)胚胎发育期:从卵细胞受精开始到种子成熟为止,受精 * 生殖生长期 后胚珠发育成种子。 2)种子休眠期:大多数花卉种子成熟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休 眠期(营养繁殖器官如块茎、块根等也有 休眠期),少数没有。休眠期长短差异很 大。利用种子休眠期将其保存在冷凉干燥 环境中可延长种子寿命。 3)发芽期:经过一段时间休眠后,遇到适宜环境(温度、 水分、氧气)即能吸水发芽。种子大小及质量 对发芽快慢及幼苗生长影响很大,栽培上宜选 择大而饱满发芽力强的种子。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第二章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2.土壤通气 • 土壤通气不良,会造成根系生长不良而使园林植物早衰和老树死亡。
3.土壤水分
• 一般园林植物根系在田间持水量为60%~80%时活动最旺盛。 田间持水量,指在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充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 并防止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土水势或土壤水吸 力达到一定数值)。
1)阳性植物
• 这类植物生长时,要求较强的光照,光补偿点高,约在全部太阳光照强度的3%~5%时达到 光补偿点,通常不能在林下正常生长和完成其更新。
• 如多数露地一二年生植物及宿根花卉、仙人掌科等多浆植物以及桃、杏、松树、刺槐、杨树、 悬铃木等。
2)、阴性植物:
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在全光照下生长良好。例如许多生长在潮湿、阴暗密林中的草本植物, 如人参、三七、秋海棠属的多种植物。严格的说木本植物中很少有典型的阴性植物而多为耐 荫植物 。
• 光补偿点:又叫收支平衡点,就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的量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碳水化 合物的量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光照强度。
• 光饱和点:光照强度到一定值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再增加,这种现象叫光饱和现 象,这时的光照强度就叫光饱和点。
根据园林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及适应性的不同,可将园林植物划分为: 1)阳性植物 2)阴性植物 3)中性植物(耐荫植物)
(四)极端温度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1.低温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不同树种耐寒力大小不同;同一树种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抗寒力也不同。 逐渐降温,园林植物不易受害;突然的降温会使园林植物新陈代谢失常 。
• 南树北移常受冬季最低温度的限制,不能露地自然生长。
2.高温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 破坏园林植物新陈代谢的平衡 。 • 破坏水分平衡,促使植物枯萎。 • 使蛋白质凝固,树皮灼伤和开裂,引起病虫害的感染。 • 当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常常引起幼苗日灼 。 • 北树南移时,由于花芽所受的低温不够,花芽分化受阻,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第二章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1)园林植物对水分的要求 土壤湿度:通常用土壤含水量的百分数表示,即一
般树木根系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 量的60%~80%为宜。
空气湿度:不同园林植物需空气相对湿度不同,一 般为65%~80%。原产于热带雨林地区植物约 高,而原产沙漠地区植物则相对约低。
二、 植物对水分适应的生态类型 以水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
二、温度与植物分布
1、影响植物分布的温度因素 极端低温、高温是影响植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冬季的极端低温:高纬或高海拔地区限制植物分
布的主要因素;直接决定物种水平和垂直分布 的上限。 夏季的极端高温:低纬或低海拔地区限制植物分 布的主要因素。 其它:秋初的极端低温,春季的晚霜,夏季温度 不足。
积温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大漂(Pistia stratiotes Linn.)
浮萍(Lemna minor Linn.)
凤眼莲 (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
紅睡莲(Nymphaea rubra Roxb.
)
白睡莲(Nymphaea alba Linn.)
黃睡莲(Nymphaea mexicana Zucc.)
的重要指标之一。
2、间接伤害
冻举(冻拔):气温下降和升高引起土壤结冰及 解冻,导致树木上举,根系裸露或树木倒伏。 发生地:寒温带土壤含水量大,土壤质地细。小 苗和幼树易发生冻举。
冻裂:昼夜温差导至热胀冷缩产生弦长拉 力,使树皮纵向开裂而造成伤害。
发生地:昼夜温差大,高纬度地区、薄皮树种。 措施:树干包扎,缚草或涂白
软等。 (4)生殖方式多样性: ——金鱼藻、苦草具有特殊的有性生殖器官,红树
林的胎生现象。
花卉栽培学教学大纲

《花卉栽培》课程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本课程为广播电视大学园艺学专业重要专业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花卉分类(二)、花卉栽培与环境(三)、花卉栽培设施(四)、花卉的繁殖(五)、切花栽培(六)、花卉盆栽(七)、露地花卉栽培(八)、名贵花卉栽培(九)、年宵花卉栽培(十)、花卉的应用(十一)、花卉的经营与管理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一)、使学生掌握花卉分类、花卉繁殖、栽培管理及花卉应用、花卉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为学生从事花卉园艺生产经营及园林绿化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的基本教学和要求(一)、以“花卉分类、花卉繁殖、花卉栽培管理及花卉应用”为重点,使学生识别多种花卉,并掌握这些花卉的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措施及园林用途。
(二)、通过讲课和实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花卉生产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通过实习实验课,使学生掌握各种花卉的繁殖方法、露地花卉栽培管理、盆花栽培管理、切花栽培管理、年宵花卉栽培管理等花卉生产技术。
(四)、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认识了解我国丰富的花卉植物资源和科研成就、花卉产业近年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拥护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媒体的选择与分配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用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并配合实验及文字辅导材料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
录像教材配套文字教材,充分利用其声、像优势,更直观地强化教学内容。
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文字教材采用分立型(1)、主教材: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按照学科体系编写,力求循序渐进,通俗易懂,便于自学。
每章后有小节和习题。
(2)实验教材:包括实验题目、内容和要求,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录像教材采用系统讲授、专题、期末复习辅导。
本课程多媒体以优化设计,重点体现在录象内容的选择、表现形式和编辑制作的优化。
内容选择根据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录像课的特长,不搞全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再现。
03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多浆类植物: 不耐寒、夏季生长,冬季休眠 因种而异 木本花卉:
二、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1、花卉的生命周期与年周期
生命周期:幼苗——营养生长——生殖生长 年周期:生长期与休眠期
2、发育阶段的顺序性与局限性
顺序性:前一阶段完成之后,后一阶段才能 出现,不能超越,也不能倒转
局限性:春化阶段的通过局限在植株的生长 点上,不同的生长部位处于不同的阶段
(一)光强与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
1、对光强的需求
不同种类的花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
阳性花卉(喜光花卉):观花、观果类
阴性花卉(喜荫花卉) :观叶类 中性花卉(耐荫花卉) :萱草、杜鹃、山茶等
同种花卉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
幼苗繁殖期要求光照较弱------→生长期至旺 盛生长期应逐渐增加光照量--------→生殖生长 期需光亮因花卉习性不同而异
O3 :危害植物栅栏组织的细胞壁和表皮细胞
花卉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分级
抗性 反应 强 花卉名称
龟背竹、月桂、鱼尾葵、令箭荷花、苏铁、海桐、肾蕨、唐 菖蒲、龙须海棠、君子兰、美人蕉、牛眼菊、石竹、醉蝶花、 翠菊、大丽花、万寿菊、鸡冠花、金盏菊、晚香玉、玉簪、 杂酱草、凤仙花、菊花、野牛草、扫帚草 杜鹃花、叶子花、茉莉花、南天竺、一品红、三色苋、高山 积雪、矢车菊、旱金莲、白鸡冠、百日草、蛇目菊、天人菊、 波斯菊、锦葵、一串红、桔梗、肥皂草 金鱼草、月见草、硫华菊、美女樱、蜀葵、麦秆菊、滨菊、 福禄考、黄秋葵、曼陀罗、苏氏凤仙、倒挂金钟、瓜叶菊
Environment 光、温、水、气、土……
第一节 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
村庄花卉种植管理制度

村庄花卉种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是为了规范村庄花卉种植管理,确保花卉品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而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村庄内从事花卉种植、养殖和销售等相关活动的农民、合作社和种植企业。
第三条村庄花卉种植管理应遵循“绿色、生态、有机”的原则,积极引导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第四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花卉种植管理的指导与监督,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农民种植管理水平。
第五条制度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化肥农药滥用,保护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第六条本制度所称花卉,包括但不限于各类观赏花卉、中药材、食用花卉及其它相关植物。
第二章花卉种植管理第七条花卉种植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种植方式,提高产量及品质。
第八条花卉种植管理应注重科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花卉生长健康。
第九条农民应按照种植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花卉栽培,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花卉正常生长。
第十条花卉种植中应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确保花卉质量与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一条铁制度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花卉产地、产量、品质等数据的归档记录,建立信息档案。
第三章花卉销售管理第十二条花卉销售应遵循市场需求,做好市场调研,合理规划销售策略,确保销售渠道畅通。
第十三条花卉销售应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升花卉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十四条花卉销售应合理规划生产供应链,确保花卉及时、高效地流通销售,尽量避免库存积压。
第十五条花卉销售应依法纳税,规范经营行为,做到公平竞争,共同维护健康市场秩序。
第十六条花卉销售活动应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广绿色、生态、有机的消费观念。
第四章花卉种植技术支持第十七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花卉种植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化、规范化的技术支持。
第十八条组织开展花卉种植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农民种植管理水平,促进花卉产业发展。
第二章 花卉的分类

墨西哥气候型代表植物
大丽花属
晚香玉属
百日草属
一品红
五、热带气候型
气候特点:该区气候周年高温,温差小,有的地方年 温差不到1℃。雨量大,常有雨季和旱季之分。 包括地区:包括热带的多雨地区,有南美州、中美洲 热带和亚洲、非洲、大洋洲热带两个地区。 代表植物:原产花卉种类众多,主要有紫末莉属、长 春花属、凤仙花属、鸡冠花属、大岩桐属、美人蕉属、 朱顶红属、非洲紫罗兰属、草胡椒属、虎尾兰属、花 烛属及凤梨科、竹芋科、大戟科、天南星科与兰科的 一些热带属等。
1、温暖型
包括地区:中国长江以南、日本南部、北美东南部、 巴西南部、南非东南部地区。 代表植物:主要花卉有中国及日本原产的石竹、报 春花属、百合属、石蒜属、风仙花属、山茶属、落 叶杜鹃类等;原产于北美的有福禄考属、天人菊属 等;原产于巴西的马鞭草属、一串红属、半支莲属、 矮牵牛属、叶子花属;原产于非洲的非洲菊属、唐 菖蒲属、马蹄莲属等。
欧洲气候型代表植物
三色堇属
水仙属
剪秋罗属
三、地中海气候型
气候特点:气候特点为冬春多雨,夏季干燥,冬季最 低温度6-7℃,夏季20-25℃。由于夏干,球根花卉种 类众多,一二年生花卉的耐寒性差。
包括地区:地中海沿岸地区、南部非洲、大洋洲西南 部、北美西南部及智利中部。
代表植物:郁金香属、风信子属、仙客来属、番红花 属、小苍兰属、白头翁属、毛茛属、天竺葵属、羽扇 豆属、唐菖蒲属、君子兰属、秋水仙属、葡萄水仙属、 金鱼草属、蒲包花属、金盏菊同、风铃草属、瓜叶菊 属等众多著名花卉。
荷花 睡莲科 莲属
一、按生态习性分类
多年生花卉 2.宿根花卉
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一部分。
如芍药(毛茛科、芍药属)、玉簪(百合科、玉 簪属)、菊花、耧斗菜、落新妇等。
第二章 一、二年生花卉

“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 俗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
“杨妃生而手足甲爪皆红,宫中效之。”
“夜听金盆捣凤仙,纤纤指甲染红鲜。 投针巧验鸳鸯水,绣阁秋风又一年。”
1、凤仙花(清逸优美)
别名: 指甲花、小桃红、金凤花、
都可以生长,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好; 根系浅、不耐干旱,要求土壤保持湿润。
三、栽培特点
1.选土 选择保水、保肥、通气不板结的优质土壤。播
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强光暴晒,杀菌剂喷洒等) 2.播种及管理
用盆底浸水的方法湿透土壤,播种后覆土,用 薄膜或草盖于表面,发芽后除去。发芽后一天要浇 1-2次雾状水。
以上所列各种花序的花轴都不分枝,所以是简单 花序。另有一些无限花序的花轴具分枝,每一分枝 上又呈现上述的一种花序,这类花序称复合花序。 i.圆椎花序
又称复总状花序。长花轴上分生许多小枝,每 个分枝又自成一总状花序,如南天竺、稻、燕麦、 丝兰等。
另外还有复伞形花序、复伞房花序、复穗状花序 和复头状花序
2.分类 花序的形态变化甚繁,表现为主轴的长短,分枝
或不分枝,各花有无花柄,各花开放的顺序,以及 其他特殊因素所产生的变异等。花序主要可归纳为 二大类,一类是无限花序,另一类是有限花序。 (1)无限花序
它的特点是花序的主轴在开花期间,可以继续生 长,向上伸长,不断产生苞片和花芽,犹如单轴分 枝,所以也称单轴花序。各花的开放顺序是花轴基 部的花先开,然后向上方顺序推进,依次开放。如 果花序轴缩短,各花密集呈一平面或球面时,开花 顺序是先从边缘开始,然后向中央依次开放。无限 花序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二年生花卉中有些株形高大,上部枝叶花 朵过于沉重,尤其遇风易倒伏,还有一些藤本植 物,均需进行支柱绑扎才利于观赏。如重瓣向日 葵、孔雀草和香豌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主要介绍温度、光照、水分、土壤、 空气以及肥料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应 特别注意掌握各因素在花卉生产过程中的 应用技术。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第一节 花卉与温度
一、花卉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
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环 境因子之一。
温度三基点——温度的最低点、最适点、 最高点。由于原产地气候高低范围不同, 花卉的“三基点”有差异。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三)温度的高低会影响花色
1)有的花卉随温度的升高和光强的减弱,花色变 浅。如:落地生根属、蟹爪兰属。月季的花色在 低温下呈浓红色,在高温下呈白色。 2)有的花卉随温度的升高而花色变深。如:矮牵 牛在30-35度开花时、花瓣呈蓝或紫色,在15度 下时开化时呈白色,在上述两者之间的温度下, 就呈篮和白的复色花。蓝色和白色的比例随温度 而变化。温度变化近于30-35度时,蓝色部分增 多。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落 地 生 根
图七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报春花
图一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三色堇
毛叶金光菊
玉簪 图二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2.半耐寒性花卉:原产温带较暖地区,其耐 寒力介于耐寒性与不耐寒性观赏植物之间, 通常要求冬季温度在0℃以上,在我国长江 流域能够露地安全越冬。在北方地区稍加 保护也可露地越冬。如:金鱼草、金盏菊、 牡丹、棕榈、桂花、广玉兰等。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2.低温分化花芽
• 原产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花卉,在春秋季花 芽分化时要求温度偏低。如三色堇、雏菊、 天人菊、矢车菊等。有部分亚热带花卉或 热带花卉在花芽分化期需要的温度偏低。 如蝴蝶兰生长适温18~28℃,则花芽分化 温度要低于18℃,否则不能正常开花。大 花蕙兰、墨兰系列花芽分化期温度也要偏 低于生长温度,需要有10℃的昼夜温差。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二)花芽分化对温度的要求
花卉在发育的某一时期,需经低温后, 才能促进花芽分化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春 化作用。春化作用是花芽分化的前提,不 同的花卉对通过春化的温度、时间有差异。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 1.高温分化花芽 • 春花类花卉在6~8月间25℃ 以上时进行花
芽分化,花芽形成后,经过冬季的低温过 程,才能在春季开花。否则花芽分化会受 到障碍影响开花。如梅花、桃花、等。 • 有些春植球根花卉在夏季高温生长期进行 花芽分化。如唐菖蒲、晚香玉、美人蕉等。 有些秋植球根花卉则在夏季休眠期花芽分 化。如郁金香花芽形成最适温度为20℃。 还有一些一年生花卉也是在高温下分化的。 如一串红,凤仙花,白日草等。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 一一串串红红
百日草
图五
凤仙花 凤仙花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二、花卉的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
(一)生长发育温度 • 花卉从种子萌发到种子成熟,对温度的要求是随着生长阶
段或发育阶段而改变。 • 如一年生花卉的种子发芽要求较高温度(25℃),幼苗期
要求温度偏低(18~20℃),由生长阶段转入发育阶段对 温度要求又逐渐增高(22~26℃)。 • 二年生花卉种子发芽要求温度偏低(20℃),幼苗期要求 温度更低(13~16℃),而开花结果期则要求温度偏高 (22~26℃)。 • 根的生长,最适点比地上部分要低3~5℃,因此在春天, 大多数花卉根的活动要早于地上器官。掌握一些木本花卉 植物根已开始活动、树液已流动,而芽尚未萌发的时机进 行嫁接,对提高成活率很有利。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一般来说,原产热带地区的植物对温度 三基点要求较高,如仙人掌类植物在15~ 18℃开始生长,并可忍耐50~60℃的高温, 而原产寒带的植物对温度三基点要求较低, 如雪莲在4℃时开始生长,并可忍耐-20~ 30℃的低温,原产温带地区的植物对温度 三基点的要求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第二章花卉Biblioteka 培与环境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 同一花卉在不同物候期,对温度的“三基点”要 求也不同,如休眠期对温度要求偏低,生长期则 偏高。生长期的各个阶段对温度要求也不同,如 先花后叶的梅花、牡丹花,花芽萌发的温度偏低, 叶芽萌发的温度偏高。
• 花卉的光合作用时的温度比呼吸作用时要低, 一般花卉的光合作用在高于30℃时,酶的活性受 阻,而呼吸作用在10~30℃之间每递增10℃,强 度加倍。因此在高温条件下不利于植物营养积累。 酷暑盛夏,除高温花卉之外应采取降温措施。一 般植物夜间比白天生长快,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山茶(高温下花芽分化) 雏菊(低温下花芽分化)
图六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3.积温分化花芽
• 花卉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热量水平,还需要热 量的积累。这种热量积累常以积温来表示。花卉 特别是感温性较强的花卉在各个生育阶段所要求 的积温是比较稳定的。如月季从现蕾到开花所需 积温为300~500℃,而杜鹃由现蕾到开花则为 600~750℃,又如短日照的象牙红从开始生长到 形成花芽需要10℃以上的活动积温1350℃,它在 大于20℃气温环境中仅需两个多月就能形成花芽 并能开花,而在15℃的环境中就需要3个月才能 形成花芽。了解感温花卉的热量条件,它们在生 育过程中或某一发育阶段所要求的积温,对于促 成栽培与抑制栽培都很有意义。
根据观赏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 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耐寒性花卉:多原产于寒带或温带地区, 包括露地二年生草本花卉,部分宿根、球 根花卉和落叶阔叶及常绿针叶木本观赏植 物。例如三色蓳、雏菊、玉簪、金银花、 丁香、云杉等。此类花卉抗寒力强,可以 忍耐-10℃的低温,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能够露地自然越冬。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金盏菊
金 鱼 草
香石竹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广玉兰 图三
3.不耐寒性花卉: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包括露地一年生草本花卉和温室花卉,如 一串红、鸡冠花、百日草、橡皮树与彩叶 草等。这类观赏植物在生长期间需要高温, 不能忍受0℃以下的低温。 观赏植物的耐寒性与耐热力是相关的。一 般说耐寒力与耐热力是呈反比的。即耐寒 性强的种类一般都不耐热。但也有一些观 赏植物即不耐寒,也不耐热。如:仙客来、 倒挂金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