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综合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肾病综合征查房》幻灯片

《肾病综合征查房》幻灯片
目 B 分类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录 C 并发症
D 治疗 E 病例
F 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与护理评价 G 健康教育
肾病综合征的定义
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各种肾脏 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 〔尿蛋白>3.5g/d〕、低
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 30g/L〕、水肿、高脂血症 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分类
原发性
致体内铁、锌、铜缺乏,以及钙、磷代 谢障碍。 ❖内分泌紊乱
治疗要点
❖ 一般治疗 ❖ 对症治疗 ❖ 利尿消肿 ❖ 减少尿蛋白 ❖ 降脂治疗 ❖ 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响 ❖ 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治疗 ❖ 并发症防治 ❖ 中医中药治疗 如雷公藤等,具有抑制免疫、 ❖ 抑制系膜细胞增生、改善滤过膜通透性的作
用。
临床上出现可觉察的凹陷性水肿时,组织间 液容量增长至少5Kg – 严重水肿者可出现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
水肿
典型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
– 高胆固醇血症最常见; – 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也
可增加; – 其发生与低清蛋白血症刺激肝脏代偿性地增加
脂蛋白合成以及脂蛋白分解减少有关。 – 年龄、营养状况、肥胖、糖尿病等因素可影响
临床表现〔三高一低〕
大量蛋白尿(>3.5g/d) 低白蛋白血症(<30g/l) 高度水肿 高脂血症
典典型型临临床床表表现现
❖大量蛋白尿 ❖分子屏障、电荷屏障受损 血浆蛋白
大量滤出,近曲小管无法全部重吸收。 ❖高跨膜压、高滤过、高灌注〔高血压、
高蛋白饮食、大量输注血浆蛋白等〕可 加u重大尿量选蛋择白性排蛋白泄尿(尿蛋白>3.5g/d )
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发症
❖血栓、栓塞
– 相关因素:血液浓缩、高脂血症;机体凝血系 统失衡;血小板功能亢进;利尿剂和糖皮质激 素的使用;

心肾综合征PPT课件

心肾综合征PPT课件
自主神经活化
RAAS活化 血管收缩
电解质、酸碱和凝血失衡
分泌细胞因子
Caspase活化凋亡
内皮细胞活化
单核细胞活化
Caspase活化凋亡
体液信号
急性肾损伤
急性心功能障碍
急性失代偿 急性心力衰竭 缺血性损伤 心律失常 心排血量降低
生物标志物 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髓过氧化物酶 B型利钠肽
肾小球疾病 肾间质疾病 急性肾小管坏死 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尿路梗阻
慢性肾功能障碍(不可逆) 高血压 糖尿病 其他
心力衰竭进展 (液体潴留、低钠血症等)
Am J Cardio 2005; 96(Suppl): 11G-17G
*
高排血量 心力衰竭
低排血量 心力衰竭
↑周围血管阻力
↓心排血量
↓动脉循环血容量
非渗透性刺激AVP释放
刺激自主神经系统
*
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时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ADHERE登记资料,10792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几乎没有肾功能正常者,Scr>2mg/dl者占30%,Ccr越低死亡率越高。住院后肾功能恶化的程度更能显示预后
*
心肾综合征的分型(Ronco)
急性心肾综合征(CRS 1型) 慢性心肾综合征(CRS 2型) 急性肾心综合征(CRS 3型) 慢性肾心综合征(CRS 4型) 继发性心肾综合征(CRS 5型)
*
心肾综合征与心肾衰竭是一个疾病谱的两极,反映心脏和/或肾脏病的严重程度,但在处理上完全不同
*
急性心力衰竭时的心肾综合征
图 急性心力衰竭时的心肾综合征
血管舒缩性肾病 可逆的小管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BUN/Cr比值 参与因素 心排血量降低 全身血管扩张 神经激素系统活化 (包括血管加压素) 静脉压升高 治疗(利尿剂)

课件:肾病综合征

课件:肾病综合征
(1)短程疗法 易复发 (国内少用) 2mg/(kg.d)→4W 1.5mg/(kg.qod) →4W
(共8周,骤停) • 能想到什么? • 考试一般不选
52
(2)中长程疗法 (重点*考点)
A. 诱导缓解阶段: 足量2.0mg/(kg﹒d), 分次口服 (最大量60mg/d)
→Upro阴性巩固2周. B.巩固维持阶段
(RAA,ADH,心房肽等)
水肿
四.病理
大致有以下5种病理类型 微小病变型 占80%最常见(掌握) 非微小病变型: ➢ 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 ➢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 膜性肾病(MGN) ➢ 膜增生性肾炎(MPGN)
25
五.病理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光镜下肾小球结构正常(有些病例可有轻度系膜增宽)26 。 PAS x 410
42
九、诊断与鉴别诊断(部分掌握)
(一)诊断标准国内儿科的诊断标准为:
1.大量蛋白尿(+++~++++)持续时间>2周, 24小时尿蛋白总量>50mg/kg;
2.血浆白蛋白<30g/L; 3.血胆固醇>5.7mmol/L; 4.水肿可轻可重。
以上4项条件中1、2为必备条件。
43
单纯性与肾炎性NS比较(掌握+考点)
肾小球脏层上皮 细胞足突融合
肾小球系膜及基质 系膜区、内皮下
弥漫性增生
电子致密物
系膜细胞及系膜基 质增生↑,插入基 膜,内皮细胞之间 双轨征
肾小球基底膜上皮 侧嗜复红小颗粒, 钉突形成,基底膜 逐渐增厚
病变呈局灶、节段 分布,受累节段的 硬化,玻璃样变
系膜区及内皮下 有电子致密物

肾病综合征护理(共23张PPT)

肾病综合征护理(共23张PPT)
8. 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或消除悲观消极等不 良情绪。
9. 特殊护理
( 1 )心衰按心衰护理 ( 2 )肾衰给予肾衰护理
( 3 )血栓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血栓,发现后立即给 予吸氧,遵医嘱用降颅压药,用抗凝药,做好记录,密切观察。
( 4 )严格无菌操作,防感染。操作前洗手,病人与感染病人分 开安置,病房消毒等。
用药观察:遵医嘱及时正确用药,并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对利于尿原治发疗 性: 肾使小用 球利疾尿冲病剂疗时击效应较使治差尿量,疗故 <不的25常00使副m用l/d作。,或用体重:下降消<化1kg/道d 。出血、感染、血糖增高、血压 三(、1 肾)病心综衰合按增症心的衰高临护床理、表现精神症状、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
( 5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预防:睡气垫床,操作轻柔,注意变化
体位,保持床单位整洁,增加营养,做好宣教等。避免医源性 皮肤损伤,注射时用 5-6 号针头,拔针后压迫一段时间。
( 6 )协助做好各种辅助检查,讲解目的和意义,了解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
四、肾病综合症的实验室检查:
1. 尿:尿蛋白定性为 +++---++++ , 24 小时 蛋白定量超过 3.5g 。尿中可有红细胞、颗 粒管型。
2. 血液检查:血浆清蛋白低于 30g/l ,胆固 醇增高。
3. 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或降低,血肌酐或尿 素氮可正常或稍高。
4. 肾 B 超,双肾正常或缩小。 5. 肾活组织检查,判断病理类型。
以防复发。
2 . 如 NS 部分缓解,再足量服 2-4 周,如缓解逐渐减量(方法
同上),如仍不能完全缓解,可加用免疫抑制剂。

心肾综合征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心肾综合征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 Eur Heart J.2012,33( 17) : 2135-2142
CHARM Study
症状性 CHF 以 eGFR 划分的 CVEs 对象:症状性 CHF 2680例 终点:心血管死亡 与因心衰恶化急诊 住院 eGFR 分层 ml/min/1.73 m2 : <45.0, --45.0-59.9, --60.0-74.9, --75.0--89.0, >90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心肾综合征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CRS
心肾综合征流行病学 心肾综合征定义和分型 心肾综合征病理生理机制 心肾综合征治疗
心肾之间的关系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下降 容量负荷增加 酸中毒 贫血 电解质紊乱 利尿治疗 神经体液激活 低血压/休克 机械通气 造影剂 肾脏灌注下降
• 慢性肾脏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引起的心功能减退,心室肥厚, 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和(或)心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增加。
• 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SLE,淀粉样变病及败血症等)引起的心脏及 肾脏功能损害。
European Heart Journa.2010;31,703–711
CRS
心肾综合征流行病学 心肾综合征定义和分型
Int J Nephrol.2010, 52:1527-1539
Acute renocardiac syndrome (type 3)
Int J Nephrol.2010, 52:1527-1539
AKI
• 2005年将AKI:肾功能(肾小球滤过功能)突然 (48小时以内)下降,表现为血肌酐绝对值增加 ≥0.3mg/dl(≥26.5μmol/l),或者增加≥50% (达到基线值的1.5倍),或者尿量 <0.5ml/(kg.h)持续超过6小时(排出梗阻性肾病 或脱水状态)。

肾病综合征(共129张PPT)【129页】

肾病综合征(共129张PPT)【129页】
肾病综合征不是疾病的最后诊断。因由多种 病因引起,故其机制、临床表现、转归和防治各 有特点。本章主要阐述原发于肾小球疾病所表现 的肾病综合征。
4
第四页,共129页。
1.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 2.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3. 水肿 4. 高脂血症
1与2必备。
5
第五页,共129页。
31
第三十一页,共129页。
治疗:本组轻度病变且临床表现为
肾病综合征者,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 药物的治疗反应好,重度患者疗效差。
32
第三十二页,共129页。
33
第三十三页,共129页。
34
第三十四页,共129页。
35
第三十五页,共129页。
36
第三十六页,共129页。
37
第三十七页,共129页。
1. 感染: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2.药物、中毒、过敏 3.肿瘤:肺癌、结肠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瘤 4.系统性疾病:SLE,过敏性紫癜、血管炎、淀粉样变 。 5.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遗传性肾病综合征:Alport’s综合征
8
第八页,共129页。
肾病综合征的分类和常见病因2
分类 儿童
青少年
中老年
原发性 继发性
和C3在病变肾小球呈节段性团块样沉积。电镜下可 见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及其与肾小球基底膜 分离现象。
55
第五十五页,共129页。
根据硬化的部位及细胞增殖情况可分为以下几型:
经典型:硬化部位主要在肾小球血管极周围的 毛细血管袢
塌陷型:小球外周毛细血管袢塌陷,呈节段分 布,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呈特征性增生 及空泡变性
光阴性。电镜下可见肾小球脏层上皮细 胞足突广泛融合是其诊断依据。

内科学肾病综合征课件

内科学肾病综合征课件
内科学肾病综合征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肾病综合征概述 •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 肾病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 • 肾病综合征的预后与转归
01 肾病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 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自 尿中丢失,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 变的一个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 脂血症、明显水肿。
诊断标准
尿蛋白大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 于30g/L,水肿,高脂血症。
02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
肾小球滤过屏障由肾小球滤过 膜和电荷屏障组成,是防止血 浆蛋白滤过的关键结构。
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会导致血 浆蛋白滤过增加,从而形成蛋 白尿。
利尿消肿
对于水肿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 利尿剂以减轻水肿症状。
药物治疗
01
02
03
糖皮质激素
肾病综合征的常用治疗药 物,可抑制炎症反应、免 疫反应等,从而缓解症状、 保护肾功能。
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无效或需要联 合治疗时,可考虑使用免 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
其他药物
如雷公藤多苷、环孢素等, 也可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
休息与活动
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根据病情 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
药物治疗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不随意 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同时注意观察 药物的副作用,及时处理。
05 肾病综合征的预后与转归
预后影响因素
病理类型

魏盟心肾综合征.pptx

魏盟心肾综合征.pptx

扩血管和强心药物的利与弊
缺少相关的大型临床试验
洋地黄
增加心输出量
可能增加心肌损伤,心律失常,恶化预后,没有直接的肾脏作用
钙增敏剂(左孟西坦)
增加心输出量,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肾灌注,利尿
低血压,疗效不明确
硝酸盐(硝酸甘油)
扩张静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后负荷
低血压可能导致肾脏低灌注
硝普钠
改善心功能不全期,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前后负荷
II型心肾综合征流行病学
Ⅱ型CRS的肾功能恶化与不良预后和住院时间延长相关。Hebert等调查发现,收缩功能衰竭的患者(射血分数≤40%),26%伴有慢性肾脏病。 Eur J Heart Fail. 2010 Aug;12(8):861-5.Meta分析显示:对8009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访1年分析提示,38%具有肾损伤。 JACC, 2006 May 16;47(10):1987-96.
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分级(分期)治疗
肾脏功能的分级
心脏功能的分期
A
患者有发生心力衰竭的高度危险性,但尚无器质性改变
B
患者有心脏器质性改变,但从未有过心力衰竭的症状
C
患者过去曾出现或反复出现与基础器质性心脏病有关的心力衰竭
D
进展性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强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安静时仍有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需要特殊的干预治疗
保证MAP>60mmHg
降低利尿剂50%,一周内重新检查Cr
Cr升高大于25%
开始ACEI的使用
ACEI减量,5-7天内评估 Cr
Cr升高小于25%,继续使用
1-2周内检查Cr
Cr稳定或改善,继续治疗
反思治疗方案,停止肾毒性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型
Ⅴ型CRS(继发性CRS):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疾病所 致的心肾功能不全。
诱发疾病:败血症、糖尿病、淀粉样变、红斑狼疮
急性严重败血症最为常见
定义
分型
发病机制 治疗
发病机制
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血流动力 学、神经激素机制、炎症反应等公认在心肾综合征 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1. RAAS是心肾综合征的桥梁。 2.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心肾综合征的共同通路。 3.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是心肾综合征的快速发展的重要 原因。
右心房压力升高在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易出现周围水 肿和腹水,使腹内压增高,继而出现肾静脉压力的升高; 而肾静脉压力增高导致排钠减少,肾间质压力升高,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AAS激活
慢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均可导致RAAS的 过度激活。
RAAS激活在心肾综合征中的作用 调节全身血压 促进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促进心脏结构重构 促进蛋白尿形成 促进肾脏结构重塑和肾脏纤维化
Ⅲ型CRS(急性肾-心综合征) Ⅳ型CRS(慢性肾-心综合征)
Ⅴ型CRS(继发性心肾综合征) 不同类型的CRS之间可以相互关联,相互转换
分型
Ⅰ型CRS(急性心肾综合征):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 引起急性肾损伤(血肌酐升高>0.3mg/dl 或比基础值 升高25%)
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引起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或心源 性休克,继发急性肾功能障碍。 研究发现在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中急性肾损害发生率高达55 %。
分型
Ⅱ型CRS(慢性心肾综合征):慢性心脏功能不全 使慢性肾脏病进行性恶化(25%)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Ⅱ型CRS的独立危险因 素。
在754例门诊心力衰竭患者调查中发现有17%的患者存在 肾功 能减退(血清肌酐清除率﹤90ml/min)
分型
Ⅲ型CRS(急性肾-心综合征):肾脏功能急剧恶化 导致急性心力衰竭(9%)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CRRT )
当CRS患者出现: 容量超负荷 代谢性酸中毒 严重电解质紊乱 氮质血症或尿毒症状态
对于临床上存在 利尿剂抵抗和原有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 症等并发症患者可有较好的疗效。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当心肾综合征 患者同时合并贫血,则称心肾一贫血综合征,心 力衰 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贫血三者互为因果,不能有 效控制将导 致恶性循环。 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是 一种主要由肾脏分泌的糖蛋白,以往认 为其主要是 刺激红系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而新近研究结果表 明 它是细胞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具有抗氧 化、抗炎、抗细胞凋 亡、促进血管生成及促进细胞增 殖和潜在的细胞保护作用。 因此,对于心肾综合征患者,在标准抗心力衰竭和抗肾功能不 全治疗的基础上,只要血红蛋白< 120 g/L,均可给予人类促红细 胞生成素治疗,平均 剂量为10 000 U/周,血红蛋白目标值为135 g/L。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普遍 存在的病理状态,炎症 细胞激活后确切的致病机制 尚不清楚。 有研究结果提示,心力衰竭患者和肾衰竭患者血浆中均有IL-6和 TNF-a含量升高,并在一定程度上与病情进展相关。 另有研究结果表明,IL-6能诱导体 外培养的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AngⅡ受体上调, 介导ROS生成增加,提示炎症与RAAS激活和氧化应 激有关。
NO/ROS的失衡:
NO具有扩张小血管、改善缺血心肌灌注,通过促排钠和抑制 球管反馈调 细胞外容量和血压等作用,并有抗炎、抗凋亡等作用。
过氧化物则对细胞外容量的调控具有相反作用,参与高血压形 成,对NO的调控起抑制作用。 ROS生成增多和(或)NO利用率的降低,引起氧化应激及抗氧化 应激的失衡.是慢性肾损害及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进程中的关键环 节之一,在心肾综合征中起着重要作用。
兼顾心脏和肾脏的生物学标记物
临床很少。
定义
分型
发病机制 治疗
治疗
目前公认有效的治疗措施:
ACEI、ARB,
CRRT,
EPO,
血管扩张剂及脑利钠肽治疗。
ACEI、ARB :
众多的大型临 床研究结果已证实,ACEI和ARB可逆 转左室肥厚、改善心脏功能,改善 心力衰竭患者的预 后; 而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用 ACEI和ARB可减少尿 蛋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阻断或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 展。
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双侧肾动脉狭窄、中毒、对比 剂肾病等引发急性心脏损伤,如心力衰竭,心律失 常或心肌 缺血
临床关注和系统研究较少
分型
Ⅳ型CRS(慢性肾-心综合征):慢性原发性肾脏疾病 导致心功能减退、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和/或 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
肾脏功能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呈显著的负相关。 研究发现透析患者中心血管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超过 50%的透析患者死于心 血管事件。
心肾综合征
定义
分型
机制 治疗
定义
心肾综合征 是心脏与肾脏之间存在的相互影
响的病理生理变化,当心脏和肾脏中一个器官 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时,形 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 损害。
定义
分型
机制 治疗
Ⅰ型CRS(急性心肾综合征) Ⅱ型CRS(慢性心肾综合征)
心肾综合征分型
血流动力学改变
传统观念: 心力衰竭致心输出量减少→肾血流量 减少→激活RAAS →液体潴留→加重心功能恶化。
近期研究发现:基础肾功能和心脏指数无关,提高 心脏指数并不能提高肾功能,唯一与肾功能恶化有关 的血流动力学变量是右心房的压力。
右心房压力升高可促进心房利钠释放而抑制精氨酸加 压素的释放,进而增加肾血流量和利钠、利尿,但这种 效果在长期超容量负荷状态下减弱。
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
在心力衰竭早期压力感受器反射可激活交感神经系 统,后者使心 肌收缩力增强,心搏出量增加,并通过刺 激肾素释 放,实现对细胞外血容量、血压的长效调节。
但交感神经系统的长期过度活化可引起心力衰竭及肾 衰竭,在心肾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长期过度激活
诱发心肌细胞凋亡、心脏肥大和局灶性心肌坏 死; 引起β肾上腺素受体敏感性降低,使心率变异下降,心律 失常易感性增加; 导致压力感受器反射紊乱,引起水钠潴留及肾流量下降, 促进 肾素释放、ROS生成、去甲肾上腺素调节因子生成 及神经肽Y的释放而引起炎症反应。
反应肾脏损伤的生物学标记物:
肌酐、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胱蛋白酶抑制剂C、肾脏损伤分子1等。
评价心脏功能的生物学标记物
心肾综合征患者两个重要的心脏病理、生理过程为心肌缺血及左室结构和功能 异常。 心肌缺血可有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升 高, 左室结构和功能异常则导致脑钠肽升高。 目前关于究竟是心脏疾病还是肾功能不全时的肾脏清除异常推动了脑钠肽升高 仍有争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