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往届试题及答案

艺术学概论往届试题及答案
艺术学概论往届试题及答案

《艺术学概论》往届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4×3=12分)

1.艺术创作

2.艺术作品

3.艺术鉴赏

4.

二、填空题(20×1=20分)

1.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和

4.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

5.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和三种。

三、简答题(3×7=21分)

1

2.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3.简述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四、论述题(2×12=24分)

1.“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2.什么是艺术的形象性?

五、鉴赏题(任选一题,23分)

1.鉴赏一幅中国画,并指出从哪几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

2.试分析一部中外著名的影片。

3.请举一摄影作品例,进行鉴赏。

试题答案参考

一、

1.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

1.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

1.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摹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2.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4.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摹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

5.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三、

1.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2.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理论认为,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职业,俗话讲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现代社会的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都不可能不涉及到艺术,他或者读小说,或者看电影,或者听音乐,或者看电视,或者欣赏舞蹈等等,总之,现代人必然涉及艺术,或多或少地与艺术有关。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3.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 (即“审美教育”) 概念,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四、

1.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史过程才从物质生活中分化出来的。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艺术必

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术创作-- 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

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

2

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

因素的有机统一。对于不同的艺术门类来说,艺术形象这种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于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来说,往往是在再现生活形象中渗透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常常表现为主观因素消溶在客观形象之中。而另一些艺术门类,则更善于直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间接和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这些艺术门类中主客观的统一,则表现为客观因素消溶在主观因素之中。

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艺术欣赏中,首先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烟海的文艺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正因为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于一身,才使得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中外文艺理论对这个问题也早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与此同时,艺术形象又必须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这是由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共性存在于千差万别的个性之中,个性总是共性的不同方式的表现。一切事物都是在带有偶然性的个别现象中,体现出带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质和规律来。因而,许多艺术家在总结创造艺术形象的经验时,总是把能否从生活中

捕捉到这种具有独特个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当作富有成败意义的关键。

五、

1)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 ,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诗、书、画、印的结合,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1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6分) 1.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 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 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 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 2.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 )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A.黑格尔 B.康德 C.洪堡特 D.歌德 3.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下列( )决定的。 A.发音体 B.共鸣腔的不同形状 C.发音源 D.发音部位 4.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双唇音的一组是( )。 A.[p][p‘] B.[p][f] C.[p][n] D.[b][k] 5.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C.心理属性 D.社会属性 6.北京人把“分配”[f n55p‘ei51]说成[f m55p‘ei51],这种语音变化形象是( )。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7.下列四组合成词中,( )含有不成词语素。 A.火车 B.热爱 C.心疼 D.端详 8.一般说来,前缀在构词中通常( )。 A.只改变词的具体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 B.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 C.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具体意义 D.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抽象意义 1

历年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

历年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 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 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 2.几万、几十万个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 A.离散性 B.强制性 C.可变性 D.任意性 3.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韵律特征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B.韵律特征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 C.韵律特征从构成要素看是一种对比性特征 D.韵律特征包括“音质特征”和“音段特征”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增音

6.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语”指的是那些由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 B.“语”和“词”在内部构造方面没有分别 C.“语”的结构往往不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 D.“语”的结构常常呈现为某种特定的格式 7.英语动词“like(喜欢)”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是“likes”,这属于 A.变形构词 B.变性成词C.语汇构词 D.语法构词8.“众人拾柴火焰高”属于 A.惯用语 B.谚语C.歇后语 D.成语9.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 A.语素和语素组 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 D.词组和句子10.对“很中国”中“中国”一词用法的说明,正确的是 A.仍然是名词 B.变成了形容词 C.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D.名词兼形容词11.“你吃点什么吗?”这个句子是 A.一般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C.选择疑问句 D.反问疑问句12.下列词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必然—偶然 B.萧条—繁荣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建筑拥有不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它的()性和()性使它可以超脱于具体的束缚而拥有巨大的涵括力量。 2、紫禁城沿中轴线可分为三大段,其()是宫殿区乃至整个北京城的核心和高潮。 3、罗丹说:“假如在傍晚,把你的雕塑放在窗台上,你从窗台看出去,你见到一个立体的大体的轮廓,这就是‘()’”。 4、如果在云岗石窟我们看到了()和中国的交融,那么通过麦积山的造像,我们可以发现另一种融合——就是()的交融。 5、工艺美术可以分为()和实用美术两大类。 6、商代()的凹凸纹线“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给人以一种刚柔相济的力感。 7、用蚌壳作为镶嵌装饰,是周代()工艺的一种非常流行的手法。 8、舞台表演性舞蹈可分为()与()两大类别。 9、《残春》是()族舞蹈家孙龙奎创作、于小雪表演的()。 10、作为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动作的内涵不仅限于形体动作,还应包括()、()等。 11、戏剧结构的总体特点是()和()。 12、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是()、()和()。 13、视觉残留的影象的色彩,往往不是原来的色彩,这种色彩的变化叫()。 14、意大利著名摄影艺术家()指出:“拍一部电影要按照最适合这部特定的影片,和它所包含的思想方式去用光。”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该小题的括号里,每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建筑艺术的杰出作品为() 窗体顶端 A、“石头的史书” B、“凝固的音乐” C、“颠峰性的艺术成就” D、“其有双重性的造型艺术” 窗体底端 2、“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是人们对我国()的赞誉。 窗体顶端

《艺术学概论》试题

《艺术理论》试题 A卷 评分标准 一、解词:(每题5分,共50分) 1、什么是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什么是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6、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 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7、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 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1) 线条与组合; (2 ) 具象与抽象; (3 ) 情感与象征。 8、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9、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

全国自考10月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艺术学概论课程自测题答案参考

《艺术学概论》课程自测题答案参考 一、 1.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 它是创作主体( 作家、艺术家) 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 1.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 它是欣赏主体( 读者、观众、听众) 和欣赏客体( 艺术品) 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 1.中外艺术史上, 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摹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2.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是真、善、美的结晶, 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4.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摹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 5.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 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三、 1.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 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 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 可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 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2.从广义上讲,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 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理论认为, 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职业, 俗话讲有三百六十行之多, 但现代社会的人, 不论她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 都不可能不涉及到艺术, 她或者读小说, 或者看电影, 或者听音乐, 或者看电视, 或者欣赏舞蹈等等, 总之, 现代人必然涉及艺术, 或多或少地与艺术有关。因此, 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经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 来

全国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大题.

09年1月-02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大题汇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口语(09-1) 27.仿译词(09-1) 2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09-1) 29.语气意义(09-1) 26.音位变体(08-10) 27.语法手段(08-10) 28.语音对应关系(08-10) 29.中介语(08-10) 26. 克里奥耳语(08-1) 27. 借词(08-1) 28. 音节(08-1) 29. 词的语体色彩(08-1) 32.轻音(07-10) 33.语言规划(07-10) 34.语言遗传机制(07-10) 35.应用语言学(07-10) 26.组合关系(07-1) 27.词的理性意义(07-1) 28.双语现象(07-1) 29.音位(07-1) 30.洋泾浜(07-1) 32.发音部位(06-10) 33.向心词组(06-10) 34.音节文字(06-10) 35.第二语言教学(06-10) 26. 聚合关系(06-1) 27. 社会方言(06-1) 28. 语言符号的强制性(06-1)29. 词义的模糊性(06-1) 30. 派生词(06-1) 32.音素(05-10) 33.基础方言(05-10) 34.语言迁移(05-10) 35.语言获得(05-10) 34. 词形变化(05-1) 35. 派生词(05-1) 36. 语言转用(05-1) 32.韵律特征(04-10) 33.语系(04-10) 34.文化局限词语(04-10) 35.中介语(04-10) 32. 语法单位的形成关系(03-10) 33. 义素(03-10) 34. 音位文字(03-10) 35. 语言的亲属关系(03-10) 32. 语流音变(02-10) 33. 语法范畴(02-10) 34. 蕴含(02-10) 35. 他源文字(02-10)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简述国际音标的优点。(09-1) 34.词缀和词尾有什么不同?(09-1) 35.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是一一对应的吗? 3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及其对语言的作用。(08-10)31.举例说明汉语词双音节化的作用。(08-10) 32.说明什么是儿童语言获得的“模仿说”和“强化说”。(08-10) 33. 词义的模糊性和歧义有什么区别?(08-1) 34. 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08-1) 35. 一般语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08-1)

艺术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模板

作业一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 作业二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答:由于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认识的提高。所以我们无论是阅读一部精美的文艺小说,还是观看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我们都会为之振奋为之感动,并从而影响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的甚至能改变你的生活态度,改变你的世界观。学员答题可顺着如下思路,自己举例展开论述。(1)、例举一部小说(请记住、不能举诸如《卡耐基的成功这路》这一类的生活指导,青年修养用书,这是议论文不是小说)对你的触动。 (2)、你由此发生了哪些改变?对你起到了什么审美教育作用。 2、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题要点: 1、如引用前苏联当代美字家卡岗之说“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艺术起到了‘文化自然意识’的作用”。则可知艺术和文化的关系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归属和被归属的关系。就是说艺术是一民族文化底蕴的反映物。一民族的文化又总是为它的艺术所反映出来。举例中国文化里的阴阳学说反映在中国绘画——国画作品里阴面——暗面、阳面——亮面的程式化的墨分五色,石分三面的画法里。中国民间文化里的吉祥,如意,喜庆等意念表现在中国的剪纸艺术的图案花纹里。如喜鹊与梅花枝的组合图案,“表示”“喜上眉(梅谐音)稍”的喜庆意。 2、首先,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表现在艺术参与和推动,并体现和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举例;今天在全球化消费文化的冲击下,大量的商品广告的具有艺术品位档次的精美制作便是艺术参与和推动、体现和反映着当代人类文化的变化与发展的明证。同时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它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只是整个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并受到制约和影响(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造型设计全是用的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制作的)。 3、如何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彼此的相互关联作用。 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例证,便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业三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 答: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所谓艺术的瞬间性是指造型艺术在客观现实生活的动和静的交叉点上将其发展变化的一瞬间形象抓住,以物质材料艺术语言固定下来。于是如何选取客观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最精彩的瞬间一直是画家雕塑家等造型艺术家们至关重要十分关注的课题。至于艺术的永固性就是指造型艺术的瞬间性形象一旦创作出来就同时受一定的物质材料所固定,可以供人们长期反复欣赏甚至千百年地流传下去。相比之于舞蹈戏剧曲艺等舞台表演艺术综合艺术无法将艺术形象物化

“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填写在空白处) 1.早在两千多年前,[ ]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古巴比伦 D. 古印度 2.艺术起源于[ ]这种说法主要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 A. 巫术 B. 表现 C. 游戏 D. 幻想 3.系统地提出艺术起源于表现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 ]。 A.古鲁斯 B. 克罗齐 C. 托马斯·门罗 D. 爱德华·泰勒 4.黄金分割律,又名黄金率,即把已知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部的比等于其余一部分对于这部分的比。最基本的公式就是把1分割成[ ],尔后再依据实际情况变化,再演变成其他的计算公式。 A. 0.85与0.25 B. 0.46与0.54 C. 0.836与0.164 D. 0.618与0.382 5.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 ]。 A.罗贯中 B.曹雪芹 C.施耐庵 D.吴承恩 6.小说《小二黑结婚》是[ ]以真人真事为素材写出的作品。 A.赵树理 B.马峰 C.西戎 D.浩然 7.《玩偶之家》是19世纪著名戏剧艺术家[ ]的作品。 A.易卜生 B.曹禺 C.老舍 D.莎士比亚 8.[ ]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象征了中世纪教会的无尚权威。 A.巴黎圣母院 B.圣彼得教堂 C.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D.朗香教堂9.《荷花水鸟图》是清初画家[ ](别号“八大山人”)的代表作之一。 A.郑板桥 B.朱耷 C.任伯年 D.吴昌硕 10.[ ]在《文心雕龙》里把文学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等八种。 A.钟嵘 B.曹丕 C.刘勰 D.许慎 11.我国京剧史上的“四大名旦”是[ ]、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A.白玉霜 B.梅葆玖 C.张君秋 D.梅兰芳 12.“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作者是[ ]。 A.莫泊桑 B.高尔基 C.列夫·托尔斯泰 D.雨果 13.《琵琶行》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 ]的作品。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李商隐 14.《蒙娜丽莎》是意大利[ ]时期画家达·芬奇的著名作品。 A. 封建领主 B. 文化革命 C. 文艺复兴 D. 文艺复辟

最新《语言学概论》历年自考真题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541)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革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汉语属于 A.孤立语 B.屈折语 C.粘着语 D。复综语 2.“种花”的“花”和‘‘花钱”的“花”是 A.同义词 B.多义词 C.同音词 D.近义词 3.苏美尔人发明了 A.楔形文字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阿拉伯字母 4.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常常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叫 A.语言相关 B.语言辅助 C.语言影响 D.语言迁移 5.“郭明义是当代的雷锋”中,“雷锋”属于借代中的

A.以部分代整体 B.以特征代本体 C.以具体代抽象 D.以专称代通称 6.“成立”和“建立”这两个词的词义区别主要是 A.理性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 7.根据乔姆斯基提出的假设,人的大脑中储存的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言知识叫 A.人类语法 B.普遍语法 C.个人语法 D.个别语法 8.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 A.地方话 B.隐语 C.亲属语言 D.原始基础语 9.“活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 B.拟物 C.夸张 D.降格 10.语言符号的能指是 A.词汇 B.语音 C.语义 D.语法 11.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主要出于 A.人们的喜好 B.经济上的原因 C.文化上的原因 D.政治上的原因 12.诗歌属于 A.谈话语体 B.应用语体 C.文学语体 D.宣传语体 13.纳西族语言称“大树”为“树母”、“小树”为“树男”,反映出古代纳西族曾经历过 A.群婚制阶段 B.族外婚制阶段

艺术学概论复习要点及答案

基础知识及要点(答案。): 答题要求:条理清晰、字迹规整、论述充分、言之有据 1、 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 艺术四要素:艺术家一一作品一一欣赏者一一世界 艺术活动圈:艺术欣赏一一艺术批评一一艺术研究一一艺术创造 艺术概论:对 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学科。 2、 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及其代表性人物: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表现说、艺术起源多元决定论 模仿说:艺术是对自然界河社会现实的模仿 合理性:原始艺术具有模仿成分 片面性:模仿并非艺术本质。只是一种实现手段 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巫术说:艺术具有某种实用倾向或实际目的的行为 合理性:原始思维,万物有灵。能力有限,寄托巫术 片面性:艺术离不开物质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弗雷泽《金枝》,英国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游戏说:艺术出自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过剩精力的释放。表现在: 1.由于 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2、人将这种自由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 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合理性:揭示了人流思想深处的原始的艺术冲动 片面性:忽略了人的艺术创造的社会实践性 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席勒,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劳动说: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艺术 合理性:指出了艺术活动的社会实践根本特征 片面性:社会实践逐渐生成具有审美色彩的中间艺术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表现说: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 合理性:艺术具有表现情感的实际功能 片面性:艺术起源并非出于表现,而是有其发展过程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直觉即表现”。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 是所谓“真正的艺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情感表现说”。美国苏 珊.朗格,“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多远决定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二十由多元决定的。艺术本身就是一 种综合现象,因此,艺术的起源与社会性、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有关联。艺 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 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的 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得冲动和游戏的本能。究根结底, 艺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代表人物: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矛盾与多元决定》,“多元决定论”。 3、艺术本质的几种学说及其代表性人物: (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影子说”,“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A 、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艺术本质几种主要看法 答:(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是第三性。”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道”不仅是文艺本质, “文”是作为“道”工具而已。 (2)第二种,“主观精神说”。如: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自由的艺术”. (3)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论断。 (4)第四,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 答: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起源,经历漫长历史过程其次,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 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和情感。总之,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 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19 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 第三,揭示了艺术系统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 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艺术创作是“生产阶段”,艺术作品是“产品”。艺 术鉴赏是“消费阶段”. 过去美学理论,侧重某一环节,不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 相互联系整体.如:19世纪实证批评家:圣佩韦等,重视对作家研究,侧重艺术创 作.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重视对作品研究.侧重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 代末德国诞生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研究,侧重读者,听众,观众 总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应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 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行综合研究. 第二节艺术特征 3.艺术特征论述: 答:“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1)形象性。 特点:第一,客观与主观统一。如:达芬奇<<蒙娜丽莎>>;五代南唐画家顾 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第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如:法国19世纪画家米勒代表作《拾穗者》,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建筑具有物质和_______________双重性意义,后者即体现为普通的形式美和建筑艺术。 2、北京城艺术构思的主导思想是通过严整规则的构图来体现 _______________的至高无上。 3、_______________是伊斯兰世界最美的建筑作品之一,被称为“印度的珍珠”。 4、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是物质实体的形体,及其_______________。 5、罗丹的《_______________》是“地狱之门”这件作品中的核心人物,也概括了作者的主要思想。 6、商周时代的玉器主要用于祭祀和礼仪,简称为“_______________”。另一类为供奴隶主、贵族作为_______________佩带的,简称为“佩玉”、“饰玉”。 7、《_______________》舞蹈以南宁名将梁红玉擂鼓战金兵的故事为背景,热情地歌颁了这位大义凛然的巾帼英雄。 8、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的互相依存、互相构成,成为舞蹈语言的基本存在方式,也是舞蹈语言美学特征的重要标志。 9、音乐是_______________的艺术,时间的艺术,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再创造的艺术。 10、德国伟大作曲家_______________集古典音乐精华之大成,被尊为“一代乐圣”。其顶峰之作是《_______________》。 11、作为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动作的内涵不仅限于形体动作,还应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同样是扮演《玉堂春》里的苏三,_______________苏三沉稳大方,程派苏三哀戚感人,_______________苏三性情刚烈,荀派苏三柔媚多情。 13、据不完全统计,布及全国的戏曲剧种有_______________多个。 14、摄影艺术中的影调,是指画面上的_______________、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15、在摄影的表现手法上,对画面主体的处理有两种,一种是 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该小题的括号里,每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欧洲中世纪哥特教堂体现了()。 A、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B、人对柔美的追求 C、人和大自然的亲切融合 D、神权在生活中的绝对地位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艺术欣赏是人们以_______________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2、_______________说:“有一千个《红楼梦》的读者,他们心中就有一千个王熙凤或别的人物。” 3、建筑拥有不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它的表现性和_______________使它可以超脱于具体的束缚而拥有巨大的涵括力量。 4、紫禁城沿中轴线可分为三大段,其_______________是宫殿区乃到整个北京城的核心和高潮。 5、绘画区别于雕塑、建筑等其它造型艺术的特征是其实体_______________。 6、在西方艺术史上,常用_______________这个词来概括17世纪绘画的时代特征。 7、在雕塑的方圆结合中,我国往往以方为主,而_______________则往往以圆为主。 8、湖北武当山的环境艺术将山岳、河流、建筑、雕塑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_______________作为最后的点晴之笔。 9、工艺美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10、如刺绣以产地命名,我国最著名的有苏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粤绣等。 11、《海燕》是作曲家_______________ “读高尔基同名散文诗有感”而写的声乐协奏曲。 12、交响音乐中在真正的再现陪出现之前,要再现的音乐主题先在其他调性上出现,叫做_______________。 13、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特色,可以用题材新、立意新、_______________和舞蹈新来概括。 14、_______________的基本特征,可用“内在激情有形可见的动作流”来概括。 15、在戏剧艺术中,“动作”具有双重本性;对人的动作的——性和对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内容的_______________性。 16、据不完全统计,布及全国的戏曲剧种有_______________多个。 17、_______________有指画面上有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18、_______________照片具有写意的特征,它不注重笔墨的工细,而追求神韵的表达。 19、一部戏剧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该小题的括号里) 1、在各种艺术中,就其文学性因素而论,()对情感的表现是比较间接的。

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辨析题】 1.技术就是艺术,艺术就是技术。 错误。理由:技术完全以科学、实用为目的,是生产、创造物质的能力和技巧。当然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持,但是艺术是指人在物质的基础上对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表现、感知和理解,已经上升到美学高度。所以,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2. 表情艺术物质实感性不突出,不善于模仿。 正确。理由:表情艺术具有抒情性和表现性。表情艺术长于表现而拙于再现,往往直接表现个揭示内心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由于表情艺术具有抒情的本质属性,使得他们的创作和欣赏总是离不开强烈的情感体验,因此表情艺术难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长于表现或传达创作主体的情感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 在艺术中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的。 理由:艺术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艺术教育也可说是情感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由此,艺术中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的。 【论述题】 综合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1、综合性与独特性 综合性: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说电影就是“把绘画与戏剧、音乐与雕刻、建筑艺术与舞蹈、风景与任务、视觉形象与发声的语言链结成为统一的综合体。” 独特性: 2、情节性与主人公 情节性:戏剧性情节(电影《十面埋伏》、电视剧《渴望》);非戏剧性情节(电影《秋菊打官司》、《城南旧事》) 主人公:指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作品内容的中心,是矛盾冲突的主体,是情节展开的依据。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窦娥心地善良,原以为官府会为她伸冤昭雪,但严酷的现实,黑暗的社会、官吏、地痞流氓,使她清醒,但她不屈于命运,在临行前发下三桩誓愿以示冤枉使其形象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3、文学性与表演性 文学性: 老舍话剧《茶馆》高度概括描绘旧北京城的一个茶馆,通过其复杂的人物和关系,展示戊戌变法到抗战胜利的50年社会变迁的历史画卷。 表演性:著名电影《梅兰芳》,梅兰芳饰演者黎明以其高超的演技,活灵活现的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人生故事 怎样理解艺术的形象性。 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即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艺术以具体,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如达芬奇《蒙娜丽莎》。画家为了艺术上的追求,从生理学和解剖学的角度深刻分析了人物的面部结构,研究明暗变化才创造出这一艺术形象,无疑,画家在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审美理想。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泰姬陵是伊斯兰世界最美的建筑艺术作品之一,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说,朗香教堂像耳朵的平面是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丹说:“假如在傍晚,把你的雕塑放在窗台上,你从窗台看出去,你见到一个立体的大体的轮廓,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殷商“____________________”本身就是“纪念碑”,成为一种有关民族兴衰的象征。 5、宋代瓷器出现百花齐争艳的局面,而影响最大的是“五大名窑”的产品。“五大名窑”指的是汝窑、_____________、钧窑和_________、__________。 6、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情感、意蕴的艺术。 7、从晋人王羲之最具代表性的行书来看,从他与前人的关系来看, “____________________”应是《兰亭集序》的主要艺术风格。 8、欣赏人像摄影应重视神情、手势、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与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9、工艺美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10、如刺绣以产地命名,我国最著名的有苏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粤绣等。 11、《海燕》是作曲家_______________ “读高尔基同名散文诗有感”而写的声乐协奏曲。 12、交响音乐中在真正的再现陪出现之前,要再现的音乐主题先在其他调性上出现,叫做_______________。 13、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特色,可以用题材新、立意新、_______________和舞蹈新来概括。 14、_______________的基本特征,可用“内在激情有形可见的动作流”来概括。 15、在戏剧艺术中,“动作”具有双重本性;对人的动作的——性和对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内容的_______________性。 16、据不完全统计,布及全国的戏曲剧种有_______________多个。 17、_______________有指画面上有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https://www.360docs.net/doc/9715008363.html, 18、_______________照片具有写意的特征,它不注重笔墨的工细,而追求神韵的表达。 19、一部戏剧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8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该小题的括号里)

北语语用专业00-15年初试真题(语言学概论)

北京语言大学语用专业00--15年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5年 名词解释—自源文字,组合关系,语境义,语义场,形态,音质音位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组合,聚合关系不仅仅存在于语法中。 (2)每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音位都处于双向聚合群中。 (3)语素和词不仅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 (4)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差别只表现在词汇系统中。 3.分析题 (1)写出普通话中a的四个音位变体,并分析这四个音位变体是如何产生。 (2)方言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域方言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3)什么是借词?根据下面的例子归纳借词的类型。剑桥,茶道,啤酒,基因,俱乐部,克隆,罗曼蒂克,CPU,霓虹灯 (4)分析下列“老”和“子”哪些属于词根语素,哪些属于词缀语素 老板,老鹰,老汉,老式,老化,老公 孩子,电子,棋子,模子,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并分析"V在"划分的理由 我和哥哥确实都生在河北石家庄。 我的老板王立出生在首都北京。 4.简答题 (1)区别特征是不是等同于发音特征?如何确定具体某个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 (2)什么是词缀?什么是词尾?说说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3)什么是变换分析?用具体例子说明如何用变换分析消解多义结构。 5.论述题 (1)以一个具体语言为例说明语言中语法演变的具体表现。 (2)什么是语言换用和底层遗留?说明底层遗留产生的原因以及具体体现。 2014年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语义特征语义指向音素音位 表音素文字表音位文字单纯词合成词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同化异化隐喻换喻 二、选择 1、语言层次的上层包括 A、音位、语素、词语、短语 B、音位、语素、词语 C、音素、语素、词语 D、语素、词语、短语、句子 2、波浪理论提出者A A、施密特 B、葆朴 C、 D、 3、辅助性交际工具有B A、文字 B、文字、手势语、身势语 C、手势语、身势语 D、语言、手势语、身势语 4、语言规范最重要是指以下哪个方面A

[知识]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知识]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四.问答题 1.简述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答:,1,、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2,、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事实上~巫术在原始社会中同样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原始社会中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2.简述艺术的主要特征。 答: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形象性。文学、艺术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而~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3.如何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 答: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和审美娱乐三方面。 审美认知~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审美教育~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特点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 审美娱乐作用。审美娱乐~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4.简述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 答:(1)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美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促进人格的完善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2)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与美育的任务和目标根本上是一致的~主要包括 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 5.简述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答: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