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污泥处理

合集下载

自来水厂的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自来水厂的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自来水厂的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水是人类的重要资源,而自来水则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供水方式之一。

为了保证自来水的质量,自来水厂需要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

然而,传统的污泥处理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处理成本高、资源浪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来水厂需要借助新技术来实现污泥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一、污泥的特性与产生原因自来水厂处理水源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泥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质、微生物、重金属等。

这些污泥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自来水厂需要合理处理污泥,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传统的污泥处理方式及问题传统的污泥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和堆肥。

但这些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填埋是将污泥掩埋在地下。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降低对环境的直接影响,但是填埋场有限,会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其次,焚烧是将污泥进行高温燃烧,通过热能转化来减少其体积。

但是,焚烧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且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第三,堆肥是将污泥与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进行堆肥处理。

但是,堆肥时间长、产生的气味难以处理等问题也制约了其应用。

三、污泥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为了解决传统污泥处理方式的问题,自来水厂开始采用新技术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1. 生物转化技术生物转化技术包括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等方法。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等可再生能源。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还可以获得有价值的能源。

2. 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将污泥加热至高温,通过热解产生的气体进行能量回收和物质转化。

热解后的产物可以用来生成燃料油、炭黑等产品,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3. 物化技术物化技术包括超声波、微波等方法,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改变污泥内部的结构,使其更易于处理和利用。

例如,超声波可以改变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提高污泥的降解速率。

4. 土壤改良技术将污泥用于土壤改良是一种常见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方式。

自来水污泥处置方案范本

自来水污泥处置方案范本

自来水污泥处置方案范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自来水供应量也在不断增加,而自来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也随之增多。

这些污泥的处置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因此,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自来水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提供一个自来水污泥处置方案的范本,旨在促进城市污泥处置领域更好的发展。

背景和目的自来水污泥是指自来水处理厂对自来水进行处理并去除杂质后所产生的固体残渣物。

这些污泥被认为是有害物质和有害成分的重要来源,因此,它们需要被妥善地处置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本方案的目的是设计出一个可行的、适用于自来水污泥的优良处置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对公共健康的威胁。

处置方法本方案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固体化处理,即将污泥与适宜的固体化材料混合后,将固体化混合物进行处理。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减少自来水污泥的体积和重量,并将它们转化为一种易于处理和运输的形式。

在固体化处理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具体步骤:步骤 1:固体化剂的选择在本方案中,固体化剂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这里我们选择了水泥和粉煤灰这两种材料作为固化剂,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成为稳定的结合胶凝材料。

其中水泥具有凝固加速和强度较高的特性,而粉煤灰则具有减缓时间和减少基准水的能力。

步骤 2:混合和固化将自来水污泥和固化剂按要求混合,比例为1:0.3,将其搅拌,形成固体化混合物,然后将固体化混合物投入混凝土处理系统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凝固和固化。

采用固态系统进行固化处理, 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固化剂用量:30%;•固化温度:25℃;•固化时间:105小时。

步骤 3:处理后的污泥经过固体化处理后,自来水污泥被转化为一种干燥的膏状物,可以很容易地被运输。

优点和应用通过上述处理过程,自来水污泥得到了很好的处置。

同时,本方案也有以下优点:•固体化处理是一种环保、安全、低成本的处理方式,可在自来水污泥处置领域广泛应用;•处理后的自来水污泥无臭味、无害气体排放,对环境、人健康均无影响;•固体化混合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隔离能力,可以在垃圾填埋场或其他混凝土结构物中使用。

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污泥量的确定方法

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污泥量的确定方法

城市给排水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污泥量的确定方法叶 辉 乐林生 鲍士荣 许建华 提要 实施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首先需要确定自来水厂的污泥量,就此将污泥量分为排泥水量和干污泥量。

排泥水量可根据沉淀池排泥运行方式和滤池反冲洗运行方式来确定。

对于干污泥量的确定介绍了计算法和物料平衡分析法,物料平衡分析法可作为计算法的补充,对计算法的结果进行校核。

关键词 自来水厂 排泥水 污泥量 污泥处理0 概述自来水厂排泥水含有大量来自原水的污染物,排泥水直接排放,会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实施排泥水处理,首先必须确定合理的污泥量,因为污泥量的确定直接影响整个排泥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规模,从而影响到设备配置和投资规模。

自来水厂的污泥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原水水质、水处理药剂投加量、采用的净水工艺和排泥的方式等。

污泥量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排泥水总量,它决定浓缩池规模;二是总干泥量,确定污泥脱水设备的规模。

污泥量确定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数据的统计结果,因此即使目前没有建设排泥水处理工程计划的自来水厂,着手进行有关水厂污泥产量资料的收集工作仍然是明智之举。

1 排泥水总量确定排泥水总量可分为沉淀池(或澄清池,下同)排泥水量和滤池反冲洗废水量两部分。

通常可以认为自来水厂一泵房取水量和二泵房出水量之间的差值即为自来水厂排泥水的总量。

但它不能分别确定出沉淀池排泥水量和滤池反冲洗废水量,且这一估算方法不够准确。

已投产的自来水厂,根据水厂的有关运行参数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出沉淀池排泥水量和滤池反冲洗废水量。

水厂沉淀池采用人工定时排泥,只需根据每天排泥次数、每次排泥历时和排泥流量以及沉淀池格数,就可以计算出沉淀池的排泥水量。

同样道理,也可以根据滤池每天冲洗次数、每次冲洗历时、冲洗强度及单格滤池面积和格数,计算出滤池反冲洗废水量。

如果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则需要对水厂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进行现场观测,了解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流量、每次历时和统计每天排泥或冲洗的次数,然后进行计算。

浅析城市给水厂污泥的处理

浅析城市给水厂污泥的处理

浅析城市给水厂污泥的处理城市给水厂是负责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的单位。

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

对于城市给水厂来说,污泥的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如果不加以处理,这些污泥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

本文将从污泥的来源、成分、处理方法以及处理后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污泥的来源和成分城市给水厂是将水资源加工成适合人类饮用的水的单位。

在这个过程中,经过混凝、沉淀、过滤等一系列处理后,沉淀槽中所沉淀下来的污染物被称为污泥。

污泥包括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两大类。

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等有机物,无机污染物包括磷、氮、总硬度和微量元素等。

二、污泥的处理方法1、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主要有压滤、离心旋转、压榨和干化等几种。

其中压滤是将污泥放在过滤板上,然后使用压力将污泥中的水分从板子上挤出。

离心旋转则是将污泥放在离心机中旋转,达到分离水分的目的。

压榨和干化类似于脱水过程,污泥经过一定的压力之后挤出水分,达到干化的目的。

2、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主要有氧化法和还原法。

氧化法是指将污泥中的有机物通过氧化反应转化成无机物的过程。

还原法是指通过还原剂将污泥中的有机物降解成低分子量有机物的过程。

生物处理法主要有好氧性和厌氧性两种。

好氧性填埋是将污泥放在埋土中,然后通过氧化反应和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污泥。

厌氧性则是指将污泥置于不透气的容器中,并且在无氧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沼气等。

污泥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作施肥、制作基质、生物质能源等。

将污泥用作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污泥的利用还可以作为生产生物质能源的原料,通过生物质能源技术制造生物质颗粒等。

总之,城市给水厂污泥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这种处理方法,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方法结合,进行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污泥处理的作用,大大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当然,对于污泥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我们仍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以便更好地保护环境。

自来水厂污泥处理改造工程方案设计

自来水厂污泥处理改造工程方案设计

自来水厂污泥处理改造工程方案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水处理量也在不断增加。

而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污泥的处理处置属于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为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污泥的良好处理与处置,对其处理处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主要特征、污泥处理技术应用及其污泥处置技术应用。

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泥处理及处置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自来水厂;污泥处理;改造工程引言自来水是人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自来水厂的运营是影响水质以及供水能力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自来水厂,完善了社会基础设施体系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同时也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

自来水厂承担着工业、生活的用水需求,负责给排水作业,在城市整体运行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自来水厂的运营效率,保证自来水厂工程项目质量,满足用水需求,应当重视针对给排水工艺进行改进。

1污泥的危害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金属、病原体等,因此,在处理污水后,所产生的污泥常被视为副产品,可能导致二次污染。

1.1重金属污泥中重金属含量是衡量其对环境潜在危害的关键指标,主要包括锌、锰、铜、钼等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随着污泥堆肥的使用,这些元素会改变土壤肥力,进而影响作物产量与质量。

与此同时,金属的渗透还可能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通过植物和动物的富集进入人体。

因此,若污泥处理不当,会导致重金属在食物中大量积累,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对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1.2有机污染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会在一级或二级处理阶段附着在活性污泥表面。

处理废水和污泥时,这些有机化合物被混合并浓缩。

污泥中的药物和个人护理产品等有机污染物的混合与浓缩一直是困扰污泥处理的关键问题。

据报告,目前全球已注册的有机化合物超过1500种,其中大多数可在废水和污泥中检测到,包括多溴阻燃剂(如四溴二酚A和溴三嗪)、药物(如百忧解和氟西汀)、雌激素和其他激素及其代谢产物。

自来水污泥处理

自来水污泥处理

自来水污泥城市自来水厂在生产饮用水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水。

这部分污水约占总净水量的4%~7%,其中包括浓缩后的悬浮物和有机物,以及残存在泥中的混凝剂。

自来水厂的污水主要来自沉淀池的排泥水和滤池的反冲洗废水。

如果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人水体,不但严重污染水体,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

在当前水资源严重紧缺,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针对我国当前约有95%以上的给水厂排泥水未经处理的现状,排泥水处理和污泥处置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与净水技术相比,自来水厂污泥处理技术仅处于初级阶段,早期建造的污泥处理设施大多是照抄和套用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方法。

经过实际操作,技术人员了解了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了自来水厂污泥处理技术。

1自来水厂污泥的种类与性质自来水厂污泥主要来自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排水。

沉淀池排泥主要有石灰软化污泥和化学絮凝沉淀污泥两种。

软化污泥主要产生于地下水软化,其主要成分是CaCO3, Mg(OH)2,淤泥、过剩石灰和有机物。

其中Ca, Mg与胶状污物的比率决定了污泥的脱水性质,比率越高,越易脱水。

化学沉淀污泥大约占原水量的0.5%~3%,是水厂污泥处理的主要对象。

它是由原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状胶质、有机物、微生物及加入的净水药剂组成。

污泥的脱水性能好坏与污泥固体中用作絮凝剂的Al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脱水性能越差。

与软化污泥相比,絮凝沉淀污泥不易脱水。

至于滤池反冲洗排水据估计约占原水量的1%-2.5%,其含固率比沉淀池排泥水低得多。

主要由悬浮胶体、粘土、有机物及化学药剂残余物组成。

反冲洗废水澄清一般需加入有机絮凝剂,处置方法有:直接排放、作为原水回用、单独处理。

作原水回用不但可回收利用废水,对低浊水而言,更可提高絮凝效果。

如果采用该方法造成滤池出水浊度升高,影响滤池出水质量,则应考虑对其单独加药处理,上清液回用,底泥与沉淀污泥一起再行处理。

由上述可知,给水厂的污泥主要由从原水中去除的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元素等杂质及水处理过程中投加的混凝剂组成。

自来水厂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探索

自来水厂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探索

自来水厂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探索嘿,您知道吗?咱们平日里用的自来水,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污泥。

可别小瞧这些污泥,它们其实有着大作用,能被资源化利用,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呢!我记得有一次,去参观一家自来水厂。

当时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怀着好奇的心走进了那神秘的厂区。

一进去,就听到各种机器的轰鸣声,看到巨大的水池和管道。

在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堆积如山的污泥,那场景,说实话,一开始还真让我觉得有点头疼。

这些污泥,以往通常被当作废弃物处理,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但现在不一样啦,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努力探索让它们变废为宝的新途径。

比如说,这些污泥可以经过处理变成优质的肥料。

因为污泥中含有氮、磷、钾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想象一下,把这些从污泥转化而来的肥料撒在农田里,农作物茁壮成长,那是多美的画面呀!就像我家邻居大爷,他总是精心照料他的菜园子。

有一回,他试用了这种新型肥料,那蔬菜长得绿油油、水灵灵的,可把大爷高兴坏了。

还有呢,自来水厂的污泥可以用来制作建筑材料。

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它们能成为砖块或者水泥的一部分。

这就好比是给污泥来了个大变身,从没用的废物摇身一变成了坚固的建筑材料。

有个新建的小区,据说就使用了这种包含污泥的建筑材料,房子盖得又结实又漂亮。

另外,污泥还能用于土壤改良。

有些土地因为长期使用化肥或者受到污染,土壤质量下降。

这时候,把处理后的污泥掺和进去,能增加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我曾经去过一片果园,那里的土壤之前板结得厉害,果树都长不好。

后来果农尝试了用污泥改良土壤的方法,没过多久,果树重新焕发生机,结出的果子又大又甜。

不过,要实现自来水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得把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干净,不然可就适得其反啦。

这就需要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检测。

而且,在推广使用这些资源化产品的时候,也得让大家了解它们的好处和安全性,消除顾虑。

总之,自来水厂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潜力的领域。

自来水厂与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处置研究及应用进展

自来水厂与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处置研究及应用进展

自来水厂与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处置研究及应用进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成为严峻的挑战。

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工作。

传统上,自来水厂和污水厂分别处理自来水和污水,产生的污泥由各自处理。

单独处理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自来水厂与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处置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

自来水厂与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共享:自来水厂和污水厂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可以通过联合处理在资源利用上实现共享,减少资源浪费。

2. 环境保护:通过联合处理,可以减少因污泥处置而产生的污染,有效保护环境和土地资源。

3. 经济效益:联合处理可以减少处理成本,提高污泥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二、自来水厂与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的研究进展自来水厂与污水厂污泥的联合处理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研究主要涉及污泥的联合处理技术、处置方案及应用效果等方面。

1. 污泥联合处理技术自来水厂与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污泥处理技术、生物污泥处理技术和热力化学污泥处理技术等。

生物污泥处理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生物污泥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对污泥进行降解和分解,有效减少了污泥的体积和含水率,提高了资源化利用的效率。

热力化学污泥处理技术也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可以通过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对污泥进行气化和焚烧处理,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能量回收。

2. 污泥联合处理处置方案在污泥联合处理的研究中,确定合理的处置方案是关键。

目前主要的处置方案包括土地填埋、焚烧、堆肥和资源化利用等。

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污泥可以用于土壤改良剂、建筑材料、园林绿化等领域,实现了污泥资源的综合利用。

三、自来水厂与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的应用前景自来水厂与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在当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未来,自来水厂与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来水污泥城市自来水厂在生产饮用水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水。

这部分污水约占总净水量的4%~7%?,其中包括浓缩后的悬浮物和有机物,以及残存在泥中的混凝剂。

自来水厂的污水主要来自沉淀池的排泥水和滤池的反冲洗废水。

如果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人水体,不但严重污染水体,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

在当前水资源严重紧缺,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针对我国当前约有95%以上的给水厂排泥水未经处理的现状,排泥水处理和污泥处置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与净水技术相比,自来水厂污泥处理技术仅处于初级阶段,早期建造的污泥处理设施大多是照抄和套用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方法。

经过实际操作,技术人员了解了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了自来水厂污泥处理技术。

?? 1?自来水厂污泥的种类与性质自来水厂污泥主要来自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排水。

沉淀池排泥主要有石灰软化污泥和化学絮凝沉淀污泥两种。

软化污泥主要产生于地下水软化,其主要成分是CaCO3, Mg(OH)2,淤泥、过剩石灰和有机物。

其中Ca, Mg与胶状污物的比率决定了污泥的脱水性质,比率越高,越易脱水。

化学沉淀污泥大约占原水量的0.5%~3%,是水厂污泥处理的主要对象。

它是由原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状胶质、有机物、微生物及加入的净水药剂组成。

污泥的脱水性能好坏与污泥固体中用作絮凝剂的Al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脱水性能越差。

与软化污泥相比,絮凝沉淀污泥不易脱水。

至于滤池反冲洗排水据估计约占原水量的1%-2.5%,其含固率比沉淀池排泥水低得多。

主要由悬浮胶体、粘土、有机物及化学药剂残余物组成。

反冲洗废水澄清一般需加入有机絮凝剂,处置方法有:直接排放、作为原水回用、单独处理。

作原水回用不但可回收利用废水,对低浊水而言,更可提高絮凝效果。

如果采用该方法造成滤池出水浊度升高,影响滤池出水质量,则应考虑对其单独加药处理,上清液回用,底泥与沉淀污泥一起再行处理。

由上述可知,给水厂的污泥主要由从原水中去除的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元素等杂质及水处理过程中投加的混凝剂组成。

污泥的BOD与COD比值很小,无机物占污泥组分的绝大部分。

混凝剂的品种和投加量对给水厂中污泥的数量和性质有很大影响。

目前,我国给水厂大部分仍使用传统的硫酸铝等无机盐类混凝剂。

在欧美等国,已有相当数量的给水厂采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部份或全部替代铝盐等无机混凝剂。

高效的混凝剂和助凝剂在给水工艺中的应用日益增加,也就减少了混凝剂投放量,这样,所产生的污泥体积和数量会**减少,而且污泥更易脱水和焚烧。

所以,采用合适的混凝剂对给水厂排泥水的处理和处置非常关键。

2?国内外自来水厂污泥处理发展历史和现状国外对自来水厂污泥处理的研究开展较早,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有较系统、完整的排泥水处理技术工艺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自来水厂有污泥处理设施的也较为普遍。

早在1937-1938年,美国芝加哥实验性自来水厂就开展了自来水厂污泥处理研究。

1946年,美国给水协会(AWWA)任命了一个8人工作委员会?( Committee E5. 8),分别对“石灰-石灰苏打软化污泥处理”、“沸石法离子软化处理再生盐水”和“水厂滤池反冲废水、沉淀池排泥水处理”展开了调查和研究。

.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和其它国家(如英国、日本)开始有人对自来水厂的废弃物处理进行了少量研究。

日本于1975年6月颁布了《水质污浊防止法》,规定设有沉淀池和滤池的自来水厂,其排水必须经处理至符合水质排放标准才能排出,从而在法律上规定了自来水厂必须进行排泥水处理,污泥处理同样日益得到重视。

七十年代国外自来水厂污泥处理的技术发展很快,尤其是新型污泥脱水机械的出现,使带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和板框压滤机开始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真空过滤机已不再是脱水机械的唯一选择。

自来水厂采用机械脱水处理工艺的实例也逐渐增多。

这一时期对自来水厂污泥处理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公开发表的综述文献和专门研究文献也非常丰富,内容包含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污泥调质、污泥性质、污泥干化床、污泥浓缩、冰冻-解冻污泥调质、污泥处理工程实例和铝铁回收等。

进入八、九十年代,国外自来水厂污泥处理工艺已形成一个较完善的系统。

在污泥处理技术得到完善的同时,这些国家自来水厂污泥的处理率也迅速提高。

欧洲许多国家的自来水厂污泥处理量已占总量的70%,日本则为80%以上。

到目前为止,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厂一般均设有完备的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设施。

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新建水厂,尤其是大型给水厂,已将净水设施与其污水污泥的处理设施一起进行设计施工,布置了很完善的污泥处理设施。

老的水厂则根据其净水工艺流程、用地情况和有关的法令法规,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宜的污泥处理流程。

目前各国对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的研究,也由工艺流程、设备应用及污泥调质药剂选择等方面逐渐延伸到微观理论和脱水泥饼的处置和综合利用上来。

如欧洲国家推行的“3R”原则(Reduction,Recycling,Reuse)。

我国开展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研究始于八十年代末。

1987年,上海市公用事业局向上海市自来水公司下达了题为“水厂排泥水处理研究”的重点科研项目。

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科研小组进行专项研究,并于1991年提交了四份研究报告。

1998年至1999年,程曦[5]对福州市西区自来水厂采用干化床污泥处理工艺进行了小试研究。

目前,自来水厂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和设施的建设已成为国内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上海、石家庄、深圳等城市的自来水厂都设置了较为完善的污泥处理系统。

3?自来水厂污泥处理技术自来水厂污泥处理主要包括污泥收集、浓缩、调质、脱水和泥饼处置等几个环节。

[2,6]但是,不是所有自来水厂的污泥的处理和处置都要包括这几个环节,根据具体情况,有的自来水厂可省略其中的某些环节。

但要实施排泥水处理工程,首先必须确定自来水厂产生的污泥量。

3.1?污泥量的确定自来水厂产生的污泥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原水水质、水处理药剂的投加量、采用的净水工艺和排泥方式等。

确定经济合理的污泥量设计值是广大排泥水处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

污泥量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排泥水总量的确定,它将决定排泥水截留池和浓缩池的设计规模;二是总干泥量的确定,它用来确定污泥脱水设备的设计规模。

可见,污泥量的确定直接影响整个排泥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规模,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设备配置和投资规模。

3.2?污泥调质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一般在污泥脱水前需进行预处理,即污泥调质。

尤其是采用铝盐(或铁处理低浊度原水产生的污泥,由于污泥成份中金属氢氧化物的比例很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很)盐.差,更需要进行污泥调质。

污泥调质有两方面的目的:其一是改善污泥性质和污泥的脱水性能,使污泥可以更快、更容易地脱水,大部份污泥调质是为实现这一目的;其二是防止脱水过程中过滤介质的堵塞,使污泥脱水可以保持稳定运行。

污泥调质的方法很多,一般分为物理调质和化学调质两大类。

物理调质是用物理方法达到污泥调质的目的,包括加热调质冰冻-解冻调质和硅藻土预涂调质。

化学调质是向污泥中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泥的脱水性能得到改善。

包括加酸、加碱、加石灰、加无机或有机高分了絮凝剂调质等。

目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用于污泥调质处理非常普遍。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多种,它们在结构组成、分子量和电荷种类及密度上存在差别,其中应用最广的是聚丙烯酰胺( polyacrylamide,PAM ),按照絮凝剂所带电荷,可将其分为阳离子、阴离子和非离子三大类。

大部分阳离子絮凝剂的电荷密度接近100%,但分子量比阴离子和非离子型均小。

Novak等研究认为,用于污泥调质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其分子量大小比所带电荷类型及其密度更重要,因此一般认为,具有长分子链、高分子量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用于污泥调质更好。

不同水厂的污泥可能需要不同种类的絮凝剂进行调质,而且当前市场上有机高分了絮凝剂种类多,价格和性能不一,因此每一个自来水厂都应进行有机高分了絮凝剂选型和最佳投药量的试验研究。

3.3?污泥减容污泥减容是污泥处理系统优化中的重要环节。

改进制水工艺可以**减少污泥的生成量,从而减少污泥处理系统的投资与运行费用。

污泥成分主要是原水中的有机、无机污物和净水药剂。

药剂在净化水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化学污泥。

尤其在原水浊度较低、无机混凝剂用量大时,污泥的脱水性能恶化,处理难度增加。

采用有机助凝剂以减少无机混凝剂的用量,可以提高净水效率。

佛山市供水总公司从1991年开始,对饮用水生产中使用聚丙烯酰胺作为助凝剂进行了研究,不但解决了生产中原水水质变化幅度大带来的问题,而且在保证供水水质和不增加净水成本的前提下,使生产能力显着提高。

[8]采用有机助凝剂更重要的是可减少污泥的产生量。

助凝剂的使用减少了无机絮凝剂的用量,使污泥中亲水氢氧化物含量减少。

同时,沉淀池去除效率提高可减轻滤池负荷,减少滤池反冲洗排水。

水处理药剂费用的增加可以从污泥处理费用的减少中得到补偿。

国外高聚物助凝剂已得到普遍采用,其中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应用最多。

不同情况下,还可用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助凝剂。

助凝剂品种及剂量可以通过实验室搅拌试验以及中试加以选择。

另外,当原水硬度高时,软化原水将产生石灰软化污泥。

AWWA杂志在一篇报告中提出,可以通过对原水的选择性软化——只去除水中的Ca硬度,而不去除Mg硬度来减少污泥量,提高软化污泥的脱水性能,但是应当考虑这种选择性软化对不同原水的适应性。

从污泥处理角度考虑,沿海地区可以选用离子交换来软化原水并用海水来再生交换树脂。

污泥浓缩3.4?.沉淀池排泥水的含固率(絮凝污泥)通常仅有0.5%-1%。

浓缩的目的是提高污泥的含固率,减少污泥体积和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

特别是对于机械脱水,浓缩通常是污泥脱水工艺必不可少的环节。

最常用的浓缩方法是重力式浓缩池。

根据处理水量的大小,可设计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运行方式。

对小型水厂,可使用带浮动式撇水装置的间歇式浓缩池。

一般是采用带搅拌装置的连续流重力浓缩池。

对污泥进行慢速搅拌造成的扰动有利于污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水和气泡上升逸出,加速污泥的浓缩。

慢速搅拌所采用的线速度一般控制在0.4-0.5m/min,速度太快容易打碎已凝结的污泥颗粒,反而造成污泥浓缩性能恶化。

工程上常用的搅拌方法是在刮泥机的水平桁架上设置垂直搅拌栅。

为保持不同半径圆周上的搅拌强度均匀,栅条的间距沿径向逐渐增大。

浓缩池的设计负荷和出泥浓度,由污泥的性质和后续脱水方法决定。

连续流重力浓缩池的设计,目前比较多地采用固体通量(面积负荷),可由沉降试验确定。

沉降试验是根据小型的沉降柱间歇试验,推断在大型的连续流条件下,浓缩池达到一定浓缩效果所需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