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玩具
纸鸢的由来和寓意

纸鸢的由来和寓意
纸鸢,也被称为风筝,是一种古老的飞行玩具。
它的由来和寓意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据史书记载,纸鸢最早出现在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当时,纸鸢被用作军事信号器械,用于传递军队之间的信息。
后来,纸鸢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玩具,成为人们娱乐和传统节日中的重要元素。
纸鸢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
1.自由和梦想:纸鸢在蓝天中翱翔,象征着自由和追求梦想
的精神。
人们通过放飞纸鸢来表达希望自己能够像纸鸢一样,自由自在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2.幸福和吉祥:纸鸢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是带来好运和吉祥的
象征。
飞起的纸鸢会带走不幸和厄运,代表幸福和好运的到来。
3.团聚和祝福:纸鸢通常在传统节日或重要庆典中放飞,如
清明节、端午节等。
人们通过放飞纸鸢来表达团聚和祝福的意愿,希望能与亲友团聚并带来吉祥。
4.喜庆和庆祝:纸鸢在庆祝活动中经常使用,如婚庆、节日
庆典等。
它们的多彩外观和翱翔于天空的姿态为庆祝活动增添了喜庆和热闹的气氛。
纸鸢的寓意和象征可以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地区、文化和个人的见解。
然而,总体来说,纸鸢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一种传
统的艺术形式和具有吉祥意义的玩具,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自由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中国古典四大智力玩具

中国古典四大智力玩具中国古代益智玩具是经过了百年、千年的不断推进演变流传至今的,但古人留下的益智瑰宝有多少人在玩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中国古典四大智力玩具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古典四大智力玩具一 . 九连环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民间的智力玩具。
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
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
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
它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
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
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二 . 华容道华容道是古老的中国游戏,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
游戏就是依照“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这一故事情节,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
不允许跨越棋子,还要设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
三 .七巧板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
它是由唐代的燕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
也称七巧图,是中国著名的拼图玩具。
因为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能活跃形象思维,特别是启发儿童智慧,所以深受欢迎,传到国外后,风行世界,号称“唐图”,就是“中国的图板”。
七巧板变异的种类很多,这里是我国最常规的七巧板。
四 . 鲁班锁鲁班锁传说春秋时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智商,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拼拆,儿子忙碌了一整夜,终于完成了,这种玩具后人就叫鲁班锁,其实这就是一个传说,鲁班锁也叫孔明锁,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
鲁班锁也叫孔明锁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相传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
20个传统民俗游戏

20个传统民俗游戏20个传统民俗游戏:放风筝相传春秋时公输般作木鸢以观宋城。
据传五代汉李邺,于营中作纸鸢,引线乘风而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筒,使风竹中如筝鸣,故称“风筝”。
唐代起风筝成为一种娱乐工具,但只限于皇宫和贵族府第。
北宋后流传于民间。
20个传统民俗游戏:打角螺古称“抽陀螺”。
俗称“打地老鼠”。
流传甚广,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已有记载。
角螺用小杂木削成牛角式尖的宝塔形,长两寸左右。
玩者手持一根系着布巾的小竹杆,先将布巾缠住木角螺,向地下平开,角螺在地下顺时钟转动(左手持杆则为反时钟),不时用布巾抽打角螺,也可由二人相对抽打角螺,使二角螺相撞,转得越久的为胜。
20个传统民俗游戏:弹弓亦称“崩弓子”。
民间儿童玩具,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小经纪”中已有“弹弓”的记载。
用铁“豆条”弯成叉型两小环处各系一长短相等的皮筋,两皮筋另端各连在一长兽皮之两端。
也有用小树叉做弓身的。
玩时一手握手柄,一手捏夹小石子的小兽皮,瞄准目标,向后一拉后松手,将石子射出。
小孩玩弹弓总想射中小鸟和气球,但射中小鸟者少。
现代玩弹弓者少见,被各式玩具手枪、汽枪所代替。
20个传统民俗游戏:跳房子民间儿童游戏,先在地上画六个方格,每一方格约两尺见方,每一格为一间。
玩时先用小瓦片或一物掷向格内,以后用单脚跳入,把瓦片踢入其它格内,谁先跳完所有方格为胜。
20个传统民俗游戏:看西湖景因天下风景,无胜于西湖而故名。
但民间亦俗称“西洋镜”。
昔时商阜集市的街头巷尾,常摆设西湖景,供人欣赏。
西湖景用一木箱挂多幅风景画,上下升降,正箱面的下端,装上特制的镜头,通过反射,可看到箱内一幅幅的图景,箱主不时敲打小鼓小锣,不时解说箱内其景。
有时加唱戏剧片断或其它曲调;“多拿钱来多来看,少拿钱来少来看,不拿钱来看光光”,以招引顾客。
20个传统民俗游戏:跳绳子古称“跳百索”。
早在明代已流行。
沈榜《宛署杂记》载;“以长绳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疑视,若百索然,其实一索也。
空竹的基本功要素

空竹的基本功要素一、空竹的起源与发展空竹,又称陀螺、飞陀、飞铙、飞铮等,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玩具。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游戏和表演艺术形式。
空竹的基本功要素是指在玩空竹过程中必备的技巧和动作。
1. 抛掷:抛掷是空竹的基本动作之一,也是玩好空竹的关键。
抛掷时,需要将空竹用力向上抛起,并保持一定的旋转速度和角度。
抛掷要准确、稳定,以保证空竹在空中旋转的平衡。
2. 接住:接住是空竹的另一个基本动作,也是玩好空竹的重要环节。
接住时,需要准确地伸出手臂,以合适的位置和角度接住空竹。
接住要迅速、准确,以保证空竹在落地前被稳定地接住。
3. 转动:转动是空竹的基本技巧之一,也是空竹玩法的核心。
转动时,需要用手腕或手臂的力量使空竹旋转起来。
转动要有节奏、有力度,以保持空竹的旋转速度和稳定性。
4. 换手:换手是空竹的高级技巧之一,也是提升玩空竹水平的重要步骤。
换手时,需要将空竹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中,同时保持空竹的旋转。
换手要快速、灵活,以保持空竹的连续旋转。
5. 演技:演技是空竹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也是空竹玩家展示技巧和创造力的重要方式。
演技包括各种动作和技巧的组合,如手腕翻转、身体旋转、空竹穿越等。
演技要有独特性、创新性,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三、空竹的训练方法要掌握空竹的基本功要素,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和练习。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训练方法:1. 基本技巧练习:通过反复练习抛掷、接住、转动等基本动作,逐渐掌握空竹的基本功要素。
2. 模仿学习:观看优秀的空竹表演者,模仿他们的动作和技巧,学习他们的表演风格和创意。
3. 视频教程学习:通过观看空竹的视频教程,了解和学习空竹的基本功要素和技巧。
4. 组织参与比赛:参加空竹比赛是提升空竹技巧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与其他选手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空竹水平。
四、空竹的意义和价值空竹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玩具和表演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空竹不仅可以培养人的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节奏感,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力和耐心。
中国传统玩具资料

中国传统玩具1、风筝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2011年4月16日,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在此间宣布,中国潍坊举办的万人同放风筝活动,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刷新了2010年加沙6198人在此项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竹蜻蜓竹蜻蜓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玩具之一,流传甚广。
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竹柄。
二是“翅膀”。
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
旋转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
它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
3、拨浪鼓拨浪鼓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
早期的拨浪鼓是乐器而非玩具。
拨浪鼓并不是某一个地方所特有的,我国各地、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出现过拨浪鼓。
拨浪鼓流行于甘肃省卓尼,云南省中甸、维西、丽江,四川省盐源和中国北方广大地区。
拨浪鼓古称鼗、鼗鼓、鞉鼓。
藏语称达玛如、达克、绕鲁、热巴穷格阿和卓尼鼓。
纳西族称为东巴鼓、手摇鼓。
又称小鼓、货郎鼓、波浪鼓、播郎鼓、博浪鼓、江南有些地区又称摇咕咚。
4、九连环是中国传统民间智力玩具,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
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
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2003年3月8日,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的王仲斌以3分57秒成功解出九连环,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5、陶响球陶响球是一种重要原始乐器,也是最早的声音玩具。
出土的陶响球都是陶质的球形,中间是空的,里面装有弹子或沙粒,摇动时哗哗作响。
6、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考证,空竹最早是由汉族民间游戏用具“陀螺”演变而来的。
陀螺是远古时代就出现的玩具,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常州圩墩遗址中,就出土了木陀螺,而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中出土了陶陀螺。
中国传统玩具

玩具
●四:玩具的分类 玩具的分类 中国民间玩具的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各种物 质几乎都可以被用来制作民间玩具;功能也比较复杂,一种玩具往往具 备多种功能,这为分类工作增添了一定困难。不同的研究角度可以对民 间玩具进行多种和多层的划分。目前,民间玩具的分类问题在玩具行业 中及工艺美术界尚无明确的定论。这里介绍几种通常的分类方法。 (一)按照民间玩具的性能分类 :即以玩具的主要功能或功能特征划 分类别。 1、节令玩具 2、观赏玩具 3、音响玩具 4、益智玩具 5、健身玩具 6、实用玩具
玩具
此外以下三种最具特色: 河南浚县庙会:泥咕咕,一种带哨可吹的泥玩具。 ” 给个咕咕鸡,生子又生孙。“
玩具
河南淮阳人祖庙会:泥泥狗,一种黑底彩绘泥玩具,是避凶纳吉求 子的吉祥物,造型古拙、奇妙,带有神秘的趣味,另外还有许 多奇禽怪兽,如同原始社会林立的图腾。
玩具
玩具
江南庙会:大阿福,江南有名的镇邪祈福的泥塑娃娃。
玩具
玩具
●二:玩具分类 ※按玩具性能分类 音响玩具:可以发出声响的玩具, ▲音响玩具:可以发出声响的玩具,具有很强的娱乐性 和刺激性,适宜孩子玩耍。主要有陶哨、 和刺激性,适宜孩子玩耍。主要有陶哨、 瓷哨、泥哨、哗啷棒、拨浪鼓、小锣鼓、 瓷哨、泥哨、哗啷棒、拨浪鼓、小锣鼓、 手推响车等。 手推响车等。 泥哨、陶哨: 泥哨、陶哨:
玩具
●四:玩具的分类 玩具的分类 (二)按照制作民间玩具的材料分类 1、泥玩具 2、布玩具 3、竹木玩具 4、纸玩具 5、金属玩具 6、食品玩具 7、陶瓷玩具 8、综合玩具
玩具
(三)按照使用对象分类:以民间玩具所服务对象作为划分依据,则可分为
1、低幼儿童玩具 如花棒锤、拨浪鼓、不倒翁等。 2、少年儿童玩具 如空竹、铁环、泥人等等。 3、成人玩具 如骰子、麻将牌、太平玩具
春节习俗之玩扯铃

创新与融合
在保持扯铃传统特色的基础上 ,进行创新和改进,使其更加 符合现代审美和娱乐需求。
政府与社会支持
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扯 铃等民间艺术的扶持力度,为 其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
THANKS.
春节习俗之玩扯铃
目录
• 扯铃的起源与历史 • 春节与扯铃的关联 • 扯铃的玩法与技巧 • 扯铃的文化意义 • 扯铃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扯铃的起源与历史
01
起源
01
扯铃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玩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铃铛 ”。
02
最早的扯铃是由铜制成的,后来逐渐演变为用木头、竹子等材
料制作。
扯铃的名称来源于其发出的“铃铃”声,寓意着吉祥如意、幸
铃身不稳
通过加强手腕控制力量和调整持铃方式解决。
接铃失误
多练习,提高手眼协调和反应速度,同时注意观察铃身的旋转状 态。
动作僵硬不自然
注重动作的流畅性和自然性,放松身体,不要过度用力。
扯铃的文化意义
04
寓意与象征
幸福与吉祥
扯铃作为春节的传统玩具,寓意 着幸福和吉祥,象征着家庭和睦 、事业顺利。
传承与弘扬
寓意吉祥
扯铃的铃声寓意着吉祥如 意,预示着新的一年好运 连连。
传承文化
扯铃作为一项传统民间艺 术,在春节期间得到了传 承和发扬。
扯铃的玩法与技巧
03
基本玩法
持铃方式
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铃身,其余 三指放松,以手腕力量控制铃身
的转动。
启动与停止
通过摆动手腕使铃身快速转动,当 需要停止时,用手指轻轻夹住铃身 。
春节与扯铃的关联
02
春节的传统习俗
01
02
中国民间玩具赏析PPT课件

类为手捏戏曲人物,成为细货,主要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另一类为翻模制
作,大批量生产的成为粗货,但其着色彩绘却完全是手工操作,凭着娴熟的
手艺一件件的画出来。塑制惠山泥人要经过搓、揉、挑、捏、印、拍、剪、
色、压、贴、镶、划、扳、插、推、揩、糊等繁复工艺。
CHENLI
50
CHENLI
51
CHENLI
52
chenli10chenli11chenli12chenli13chenli14chenli15chenli16chenli17chenli18chenli19chenli20chenli21chenli22chenli23chenli24chenli25chenli26chenli27chenli28chenli29chenli30chenli31chenli32chenli33chenli34chenli35chenli36chenli37chenli38chenli39chenli40chenli41chenli42chenli五毒蛙枕43chenli虎头鞋虎头枕44chenli45chenli46chenli47chenli48chenli泥塑泥塑玩具在我国产地分布广泛一是由于材料的取用比较方便二是因为它还具有丰富的内涵泥土不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资源还具有生命繁衍的意义
•
民间泥玩具的创作者多为农民,因此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
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惠山泥人、泥人张在我国有很高的知名度。此
外,凤翔泥塑、浚县泥咕咕、淮阳泥泥狗、高密叫虎等各具特色。
CHENLI
49
惠山泥人
•
江苏无锡惠山泥人在明代时已经闻名于世,而以清代最为鼎盛。惠山泥人
造型夸张,色彩鲜明,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惠山泥人分为两类,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思量的华容道
华容道是一种移图玩具,由远古时 代的宫庭游戏 “重排九宫” 演变而 来。 “华容道”玩具由于布局繁多, 走法曲折,被日本《数理科学》杂 志誉为“智力游戏界三大不可思议 之一”(其他两项分别为法国人发 明的“独立钻石棋”和匈牙利人发 明的“魔方”)。它的玩法涉及数 学里的图论和运筹学等多门学科。 现在,它又与计算机挂上了钩,成 为电脑的研究对象,其中“横刀立 马”布局的81步最优解法就是由电 脑验证的。
(一)少年儿童游戏 9.捉虫
捉虫子
(一)少年儿童游戏 10.抓子儿
/show/Nnziwhoi9L8i5633.html
关中东部叫“抓子 儿”“抓石子”或“抓 核儿”,玩的是小石子 或桃核。抓羊拐是西安 的叫法,因为羊拐是羊 脊椎上的骨头。抓羊拐 在关中西部一带叫“抓 羊儿”,玩的是一些又 圆又滑的小石头。叫法 有别,玩法大同小异。
丢 沙 包
(一)少年儿童游戏 11.翻花
• 翻花绳在中国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法, 如线翻花、翻花鼓、挑绷绷、解股等等。
• 清朝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梅女》中就有这方 面的描写。封云亭与梅女因长夜难遣,聊为交 线之戏。此处所指的交线就是翻花。二人“促 膝戟指,翻变久良”,“愈出愈幻,不穷于术。 封笑曰‘此闺房之绝技也’”。翻花绳使用的 工具很简便,只需三尺左右线绳一根,打结, 呈环状。可一人玩,也可二人玩。借助双手, 通过勾线翻动,可挑翻成各种图案,如:动物、 植物及各种生活用品等。动静结合,维妙维肖, 妙趣横生。
折 纸 飞 机
剪纸
• 剪纸 古称“剪彩”,起源甚早,南朝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等古藉均有剪纸的记叙。从用途 上剪纸可分为窗花、墙花、门笺、顶棚花、灯笼 花、喜庆花、衣饰绣样等。
竹蜻蜓
• 竹蜻蜓 只要有一片薄薄的竹篾,一根细细的把柄,用力 一旋,它就会飞起来。这就是竹蜻蜓。竹蜻蜓的出现,或 说始于晋朝,或说始于明朝。它的原理与桨和橹有关,而 桨和橹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它后来传入欧洲,对现 代直升机的诞生产生了启迪作用。 现代直升飞机的概念,最早要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竹蜻 蜓。
(一)少年儿童游戏 12.捉中指
• 由两个人玩,一人先将右手的五个手指 并拢,不让对方看见,而以左手握紧右手, 使左手在大拇指和食指之中形成一个“圆 窝”,五个手指,半隐半露于圆窝中,让 对方猜中指并捉住它。
(一)少年儿童游戏 13.拍手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丢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来搬砖。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敲锣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拣豆豆。 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穿新衣。 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吃西瓜。 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齐步走。 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在学习。…
/?__m=mboxCtrl.playSong&__a=49750404&__o=/search||songL istIcon&fr=30fr||#loaded
折纸
折纸 民间儿童游戏之一,为 了适应儿童爱好摹仿的特点,启 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性,常用纸折 成各种器具和动物的形状,如帆 船、衣裤、帽子、和飞禽等。
(一)少年儿童游戏 5. 抖空竹 • 明代《帝京景物略》“春场”中有童
/show/g7AWbqPnP76M74KFQ6-WQw...html?from=my
谣“杨柳儿青,放空钟”,证明此游戏在 中国已有较久的历史。普通空 竹分单轴和 双轴两种。轴内是空的,每个轴上有孔四、 五个不等,孔内用木片作笛以利发声。连 着轴有一个圆柱状的把,把的中段稍细。空 竹除木制、竹制外,亦有用茶壶盖等器皿 作代替物的。把空竹悬于系在两根小棍顶 端的细绳上,玩者两手各持一棍来回拉动, 便可产生旋转并随速度加快发出为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民俗文化 的艺术载体。它不仅是敬神祭祖的供品,也是年节喜庆时节馈赠亲友的 祝福礼仪食品。
妙趣横生的中国古典益智玩具
• 古老的益智玩具,把数学和游戏结合起来, 不仅能放松身心,而且对于开发思维智力具 有独特的功能,被称之“头脑操”。古老的益 智玩具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智力内涵被 称之为“中国的难题”。这些难题涉及了数 学中的几何学、拓扑学、图论、运筹学等多 门学科。 • 体现中国古老文化和智慧之光的古典益智玩 具已成了世界智力游戏界的“宠儿”,在世 界益智玩具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清代抖空竹
清代益智玩具九连环
惠山泥人
江苏无锡惠山泥人在明代时已闻名于世,而以清代为最盛。 惠山泥人造型夸张,色彩鲜明,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惠山泥人 分为两类,一类为手捏戏曲人物, 称为“细货”,主要为供人们欣赏的 艺术 品;另一类为翻模制作、大批生产的,称为“粗货”(亦称耍货), 但其着色彩绘却完全是手工操作,凭着娴熟的手艺一件件 画出来的, 多为儿童玩具。
民间玩具的历史发展
中国吉祥文化古老而神秘,并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民间玩具作为中国民间 工艺美术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吉祥文化的影响,从 而以其鲜明的娱乐性、趣味性和祈求性充实着百姓的生活。在民间,玩具俗称 “耍杂”,专做玩耍娱乐之用,是以娱乐的方式向社会渗透和传播民俗文化意识 的精神活动。许多民间玩具诞生于民俗事像之中,与民间习俗、日常生活分不开 的,表现在婚丧礼俗、寿日贺喜、岁时习俗、祈福供品等上面,在人们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中有着复杂的互补性。有的给人精神上的启迪,促进物质生活的再创 造,美化和充实了生活,在丰富生活的过程中给人以慰籍和温馨,有的给人精神 上的寄托、拜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操和精神。
元代磁州窑拐磨子牵马
元代黑釉玩具马
中国民间玩具艺术在清代发展到高峰阶段,其生产格局,风格样式和 技术品类已基本完备。其材质之丰富、行工之熟巧、形制之精美、题材之 广泛,均超出了以往的水平,还有许多技艺品类为清代新创,如无锡的 “印段镶手”技法,南京的“西洋镜”,苏州的“影戏洋画”、“自走洋 人”,北京的“猴戏”、“鬃人”等等。
传统游戏与玩具
捉迷藏
• 捉迷藏 民间儿童集体游 戏。先由数人手拿手的围成 一个圆圈,其中一人用手帕 包住双眼,游戏开始后,蒙 住双眼的顺着声扑捉,如捉 住即胜,可换另一个人再捉。
(一)少年儿童游戏 2.踢毽子
踢毽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籍中,毽子也写作键子、箭子、燕子,或蹀。在古 都北京,踢毽子还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翔翎。 踢毽子起源于什么时候呢?传说,黄帝时代就有毽子了,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 物考证,踢毽子大约起源于汉代,在考古发现的汉砖上,就有踢毽子的画面。到了 唐宋时期,踢毽子非常盛行,踢的花样也很多,集市上还有制作出售毽子的店铺。
跳 绳
(一)少年儿童游戏 4.抽陀螺
/show/2b2497KjB11RtG_F.html?from=my
非常悠久的活动。有资料说,在四五 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中,就 发现有木质的陀螺和陶土制造的陀螺。 在宋代名画家苏汉臣的遗世之作《婴戏 图》中,也在图中画有陀螺。“陀螺” 这个名称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明代刘侗、 于奕正著的《帝京景物略》,书中说: “陀螺者,绕以鞭之绳……卓于地,急 掣[chè]其鞭,一掣,陀螺则转,无声也, 视其缓而鞭之,转转无复住。”刘侗并 赋有《杨柳活》一诗。 “杨柳活,杨柳多。小孩小女闲不 过,丝线结鞭鞭陀螺。鞭陀螺,陀螺起。 陀螺起,鞭不已……”
“中 四国 大古 金典 刚益 ”智 玩 具 中 的
巧妙的拼板玩具
七巧板可以说是中国益智玩具 之祖。它是一种拼板玩具,有 上千年的历史。英国皇家协会 有位著名的博士会员称七巧板 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 并叫他“唐图”。七巧板构造 简单而变化无穷,利用简单的 七块板可以拼出2000多种不同 的图案。玩七巧板可以发展人 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几何上的 想象能力。七巧板还有着丰富 的数学内涵,是一种极好的数 学游戏。
惠山泥人大阿福
浚县泥咕咕
河南浚县泥咕咕是一种能吹的泥玩具,包括各种不同的鸟类,如斑 鸠、小燕子、小麻雀、孔雀和鸽子等等,因其可吹出喔喔的声音,故有 此名。
咕咕狗
鸽子
淮阳泥泥狗
河南淮阳泥玩具“人祖猴”,民间艺人称它是祖爷传下来的,其形 象为半人半猿,概括简练的坐像,满身披有毛发,腹部绘有女阴符号。 黑色打底,彩绘奇幻,给人以神秘古拙之感。 研究者认为人祖猴是伏 羲的形象、始祖女娲的造型、远古人类的图腾偶像等。
滚铁环
/show /SnzQCVb8K_NQRB4l. html?from=my
滚 小 球
摸瞎子
木 头 人
拍 皮 球
拍 纸 片
骑大马
走 长 凳
跳 房 子
捏 泥 巴
玩积木
手影
钓 鱼
放 小 船
堆 雪 人
画 画
• 打弹子
跳马
古 代 民 间 玩 具
(一)少年儿童游戏 3.跳神
• 古称“跳百索”。早在明代已流行。 沈榜《宛署杂记》载;“以长绳丈 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 视,若百索然,其实一索也。群儿 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 否或为索所绊,听掌绳者以击之为 罪,名曰;跳百绳。清代仍流行, 并传承至今。其跳法有一人自抛绳 自跳,记数论胜负。亦有两人抛绳 一人跳。或单脚跳、双脚跳。还有 两人用两根绳交叉而抛,一人在中 间用双脚跳等。
(一)少年儿童游戏 8.掩雀
•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 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 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 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 也有白颊的“张飞鸟” ,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三 味书屋》
(一)少年儿童游戏 6.打弹弓
打弹弓是男童们喜爱 的一项游戏。弹弓的制 作,截取“丫”形树枝 或用硬铁条折成“丫” 形,两角顶端系以皮条, 皮条中部截断,再系以 薄皮制作的小兜。搓泥 为丸,置小兜之中,或 打鸟或射铜钱,以为嬉 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