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运动(新教材)

合集下载

北师大2011课标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 维新变法运动(共19张PPT)

北师大2011课标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 维新变法运动(共19张PPT)
“杀!!” 匆匆来去的 “现代化” 运动 在菜市口的 刑场上画上 了休止符
杨 锐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 嗣 同
光 绪
康 广 仁
林 旭
刘 光 第
杨 深 秀
第四幕:历史在沉思
历史在这里沉思 · · · · · · 不经意间, 眼角里滑落一行浊泪 悲哀?!抑或是感动?!
(1)“历史在这里沉思”,沉思什么? (2)“不经意间,眼角里滑落一行浊泪” 是悲哀抑或是感动,你觉得会是什么?
维新:指反对旧的,提倡新的。 通常是指变旧法,行新政。
维新变法运动:又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 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 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 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 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第一幕 风云起波澜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 起来 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 变”· · · · · ·
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论战问题 (要不要) 维新变法 兴民权
顽固派
祖宗之法不可变 反对君主立宪 科举取士, 反对西学
维新派
变者天下之 公理 实行君主立宪 变法之本在育 人才
提倡西学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 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 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 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 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 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 “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 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 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 “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 地通知。

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载湉( 载湉(1871--1908) ) 1875年即位,年号 年即位, 年即位 光绪。 年亲政。 光绪。1889年亲政。 年亲政
试猜想一下: 试猜想一下: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 原因有哪些?( ?(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 原因有哪些?(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 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 景、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
时光倒流: 时光倒流
假如历史可以重演,你认为 假如历史可以重演 你认为 经受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康有为 要第二次发动变法的话,他该怎 要第二次发动变法的话 他该怎 么做? 么做
维新派: 维新派:
主张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 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 度
创办《万国公报》 1、创办《万国公报》 后改《中外纪闻》 (后改《中外纪闻》)
2、组织强学会
二、警世洪钟 天演论》 《天演论》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 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 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 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1879年 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1879年,严复等被 公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 公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积极倡导西学的启 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天演论》 严复以“物竞天择”“ ”“适者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 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 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 法以自强保种。 法以自强保种。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 启蒙的作用, 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的进程。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各国变法 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 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有之,请自嗣同始!”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自横刀向天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有心杀贼 哉快哉! 哉快哉!” ——谭嗣同 谭嗣同 康、梁避往国外,谭嗣同本来也有 梁避往国外, 机会出逃,但他甘愿为变法而死, 机会出逃,但他甘愿为变法而死,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为什么?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为什么?

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

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

课题: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课时:一节课课程类型:新课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认知与技能:知道公车上书的基本史事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忆,引导并启发学生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讨论维新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爱国进步的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戊戌变法对社会的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以合作学习法为主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先关上课本,我们回顾第三节课(甲午中日战争)所学的内容。

生:回顾中师:1894年7月至1895年4月爆发了什么战争,交战双方是哪两个国家及其战争结局怎样?生: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交战双方分别是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战争结果是中国战败了并签署了《马关条约》。

师:那么《马关条约》的签订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哪样影响?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并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师:前面我们学习了19世纪末农民阶级爆发的义和团爱国运动以及封建地主阶级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洋务运动,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下作为当时爱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是怎么做的——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

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作为爱国青年的你们会怎样做?生:自由发挥中师:同学的回答都有各自的道理,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5页,看看当时的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怎样的探索?我给同学们五分钟的时间,大家快速浏览下该课内容。

北师大课标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 维新变法运动(共18张PPT)

北师大课标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 维新变法运动(共18张PPT)
国统利治向器。…西…方” 学习的内—容—李不鸿同章
在强改维制保良西新度种的方派。”方胜:中。法过国主中使只国张中有的实国实地行走行方君向变,法主富不维立强仅新宪。在,制器在—,械能—,采“严而用自复且
洋务运动在日本的炮火的猛 攻之下失败了,维新变法运动最 终也没能挽救中国,挽救民族危 亡究竟路在何方?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2:35:09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82021/9/82021/9/8Sep-218-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8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第一单元 民族危机与晚清时期的救亡运动
第6课 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派”: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 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 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
代表人物:


梁启超

Hale Waihona Puke 康有为严复一、公车上书
• 背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 时间:1895年 •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 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
光绪皇帝
“明定国是”诏书1898年6月【戊戌年】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维新变法运动 课件

维新变法运动 课件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 1927年3月31日),字广 厦,广东南海人,人称 “康南海”,清光绪年间 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 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 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 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 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 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 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 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 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 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 《康子篇》、《新学伪经 考》
本网站版权所有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 如果你是康有为,你会如何劝 不能立国。 ……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 说光绪帝进行维新改革呢? 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 第五书》
光绪为什么支持变法?
1. 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 国之君;
2. 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 权;
维新政治 团体---强学会遗 址
3.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组织强学会 维新政治团体的形成
各地学会、学堂和报刊纷纷出现
• 上海: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呼吁实 行君主立宪制 • 天津:严复在《国闻报》上强调“物 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 • 起到了启发民智、制造舆论的作用,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本网站版权所有
一、公车上书
2.公车上书的 经过
时间 1895年春
地点 北京
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各省参加科举 考试的举人 目的 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 变法图强 结果 失败。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什么是维新? 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 法,行新政。语出:《诗· 大雅· 文王》: “ 周 虽旧邦,其命维新。” 毛传: “乃新在 文王 也。” 陈奂 传疏: “维,犹乃也;维新,乃新也……言 周 至 文王 而始新之。”后因称改变 旧法推行新政为维新。

维新变法运动(上课用)

维新变法运动(上课用)
课题:维新变法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起因,知道所起的启蒙作用 2.知道戊戌变法的具体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认识戊戌变法的意义。 重点:戊戌变法的意义 难点:失败原因分析
维新变法运动
序幕:“公车上书” 发展:舆论宣传
高潮:“戊戌变法” 落幕:历史的沉思
一、公车上书
时 间:
胡适评价严复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康有为赞叹他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
三、戊戌变法
1、变法的背景: 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2、变法时间 1898年6月,光绪帝颁 布 诏书,宣 布变法开始。
3、变法内容
项目 政治 经济 内容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作用
革新政治,维护统治;触犯 守旧贵族的利益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发展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 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 播;伤害守旧的封建 文人 提高军队作战力。由于皇 帝没有军权,措施少而空 洞
取消无用官职
发展农工商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 养人才;科举考试 废除八股文;创办 报刊 训练新式陆海军
文化 军事
“ 顽固的太后、悲哀的皇帝、 4变法的结局 慷慨就义的谭嗣同、两面派 袁世凯”
大 清 国 慈 禧 皇 太 后
四、历史的沉思
1、变法失败的原因 A顽固派势力强大。 B不能充分发挥人民的作用 C资产阶级改良的手段行不通 2、变法的意义
教学反思:
—————————— —————————— —————————— ——————————
背 景: 发起人:
内 容: 影 响:
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 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 法成天下之治而已。“穷则变,变 则通。” 于以恢复琉球,扫荡日本, …… 大雪国耻,耀我威稜。 《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

6.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 有( )。 ①改革政治 ②兴办新式学校
③翻译外国书籍 A.①②③ C.①②④ ④建设海军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想一想
材料一: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狱中题壁》
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 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 嗣同始! 材料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 快哉!”
5.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
知识纲要
第 课 维 新 变 法 运 动
公车上书
揭 开 变 法 序 幕
严复的译述《天演论》
推 动 变 法 发 展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7
戊戌变法 (1898年)
4.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 年是( )。 A .1895年 B.1897年 C. 1898年 D.1901年 5.某地因废祠堂改学堂、废八股改策 论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 “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 “皇上”指的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雍正帝
3.严复的主要思想及影响:
政治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以自强 保种。他的思想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他译述的《天 演论》一书出版后,“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等词, 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胡适在读书时,老师让学生买《天 演论》做读本,要学生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作 文,他说:“这种题目自然不是我们十几岁的小孩能发 挥的。”但这一点恰好能说明读《天演论》已成为那个 时代的风气。胡适评价严复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 人”,康有为赞叹他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天 演论》的发表所产生的冲击波不仅在当时,而是影响了 几代人,并奠定了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界的地位。

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把西方________学说介绍
到中国。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
仅在器械,而且在________。中国只有实 行变法维新,才能“________”。
7 ________年6月到9月, ________按照康
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变法从开始到失败仅103天,因此有称
“________”。
变法的结局:变法最终失败。
戊戌变法持续了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
去新”我。
留自
肝横
胆刀 两向 昆天
为变法而 牺牲的第一
仑笑 。
人——谭嗣同
A
17
A
18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 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载湉(1871--1908)
1875年即位,年号
光绪。1889年亲政。 A
19
试猜想一下: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
原因有哪些?(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 景、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
1、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强大的封建 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与破坏
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无权的光绪帝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
3、采取的改良的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国情
4、变法措施急于求成,袁A世凯的告密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等
课堂练习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强学会的成立 B《万国公报》创刊C “公车上书” D保国会的成立
2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 A 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林则徐
3 戊戌变法开始于(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
C保国会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A
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维新变法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 相似,但结果却迥然不同。日本很快从内忧外患中解脱 出来,走上了强国之路。而维新变法运动却最终失败。 试从两国的封建力量、领导力量方面作出合理的分 析。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守旧 封建 幕府封建统治已被推翻 力量 势力较强大顽固 领导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 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主等联合,实力强大 力量
等。
抵抗外来侵略。
文化 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 培养维新人才,有利于先 教育 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派人 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出国留学等。
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比较表 类别 戊戌变法 政治 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 没有涉及实行君主
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 等。 立宪等政治主张 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 业。
维新变法运动
教学要求: 1、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起因和公车上书。 2、知道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方式和作用。 3、知道戊戌变法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其特点。 4、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认识戊戌变法 的意义,体会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俄北瞰kàn ,英西睒 shǎn ,法南瞵lí n ,日东眈 dān ,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 国,岌岌哉!况磨牙涎舌, 思分其馀者,尚十馀国。 辽台茫茫,回变扰扰,人 心皇皇,事势儳儳chán , 不可终日。
排列1895~1898年维国狂潮
6
光绪被囚禁在瀛台
公车上书
4
《定国是诏》
5
慈禧废除新法
2
维新变法时期出 版的刊物
1、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 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力,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 键在于( D ) A.培养人才 B.改革教育制度 C.提倡西学 D.改革政治制度
①直接原因: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 ②方针策略的失误: 改革措施较为激进,不能循序渐进。 ③根本原因: 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与封建势力对比悬殊;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只采取改 良的办法。
请谈谈你的感想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 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 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一九○○年二月十日)
洋务运动
经济 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 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
军事 训练新式海陆军,裁减旧军队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
等。 办了一批新式军事工业,训 练新式海军。
文化 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 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 教育 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派人 军事和科技人才。
出国留学等。
望门投止思张俭,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 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 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 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2、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活动所起的作用 包括 ( A ) ①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 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③维新 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④使维新运动具备了广泛的 群众基础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公车上书”中提出的设“议郎”一职,应为通 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 映了维新派( ) B ①希望参与政治 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③对皇权加以 牵制和限制 ④反对君主专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康有为《强学会序》
戊戌变法的主要措施 类别 颁布的新法 作用 政治 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初步
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 动摇封建统治,给民族资产 阶级提供参政可能。 等。
经济 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军事 训练新式海陆军,裁减旧军队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