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精神性狼疮

神经精神性狼疮
Alkhotani A. Sultan Qaboos Univ Med J. 2013 ;13(1):19-25. Kivity S,et al. BMC Medicine.2015;13:43 Hanly JG, et al. Nat Rev Rheumatol, 2014, 10:338⁃347
19种NPSLE的临床表现(1999,ACR)
中枢神经系统
1、无菌性脑膜炎 2、脑血管病 3、脱髓鞘综合征 4、头痛(偏头痛、良性颅压高) 5、运动障碍(舞蹈病) 6、脊髓病变 7、癫痫 8、急性精神紊乱 9、焦虑症 10、认知功能障碍 11、症情感障碍 12、精神病
周围神经系统
1、格林-巴例综合症 2、自主神经障碍 3、单神经病变(单/多支) 4、重症肌无力 5、颅神经病变 6、神经丛病 7、多神经病变
各种实验室检查并不能区分是NPSLE还是非狼疮性神 经系统损害。
诊断时首先应确定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是否与SLE有 关,尤其要注意排除感染、代谢或内分泌疾病以及药 物的副反应。
Alkhotani A. Sultan Qaboos Univ Med J. 2013 ;13(1):19-25. Kivity S,et al. BMC Medicine.2015;13:43 Hanly JG, et al. Nat Rev Rheumatol, 2014, 10:338⁃347
➢ 神经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SLE的神经系统受累, 在 NPSLE的诊断中应用: 1、评价大脑结构变化: CT、MRI、MTI(磁化传递成像)、DWI(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和DTI(弥散张力成像)。 2、评价大脑功能 的改变: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单位光子发 射计算机断层成像)、MRA(磁共振血管影)、MRS( 磁共振频谱成像)和fMRI(功能磁共振)。

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PPT课件

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PPT课件

13
Your company slogan
14
Your company slogan
内容
背景和目的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诊断评估
治疗挑战
15
Your company slogan
诊断评估常规
Labs CSF analysis Retinal exam CT - bleed/stroke MRI
FLAIR DWI
29
Your company slogan
内容
背景和目的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诊断评估
治疗挑战
30
Your company slogan
SLE病人T2T首要四大原则
治疗决策基于知情病人和主诊医师共同决定 治疗目标:控制疾病活动最小化合并症和药物毒性。 确保长期存活;防治器官损害;优化健康的生活质量;
遗传病
舞蹈病;溶酶体贮积病
Med Clin N Am, 2014,98,1193 –1208 12
Your company slogan
病理生理 – 多因素
自身抗体autoantibodies
get thru weakened BBB, intrathecal production anti-neuronal, anti-ribosomal P, APS, NMO
情绪失常 15-60%
脑血管病变 5-20% 癫痫 5-50%
脊髓炎
重症肌无力 格林巴利 自律性异常 无菌性脑膜炎
10
神经病变 10-30%
精神病 5-10%
Your company slogan
NPSLE流行病学
累计发生率30-40%
早期NPSLE 〜20%病例头颅MRI已存在脑萎缩 〜10%病例头颅MRI出现局部病变 特别注意:SLE病人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绝大部分不是 由于SLE本身引起,而归因于其它因素

狼疮性脑病PPT医学课件

狼疮性脑病PPT医学课件


NPLE主要临床表现:
癫痫 精神症状 急性意识模糊 脊髓病变 神经病变 多发脑梗塞 无菌性脑炎 53.4% 14.8% 9.1% 6.8% 5.7% 2.3% 1.1%
Ann Rheu Dis 2002 VOL 61 (sup) 96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的全身免疫性疾病 SLE最常侵犯人体三大部位:皮肤粘膜、肾脏、中枢神经系 统 SLE主要死因:肾脏病变、继发感染、狼疮脑病
SLE发病机制:
一、SLE的免疫学特点 ,体内有多种自身抗体 1. 自身抗原 ⑴ 细胞核不溶性成分:如抗脱氧核糖蛋白抗体(抗 DNP抗 体) ⑵ 抗双链DNA抗体(抗ds - DNA抗体) 2. 细胞膜成分(如RBC和PLT表面抗原) 3. 细胞内其它成分(如磷脂等) 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是SLE发病的主要机制

NPLE发病机制:

NPLE的发病机制与免疫损伤有关,患者体内存在自身免疫抗体如抗神经元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等,与自身抗原相结合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脑组织中引起III 型变态反应,可直接或通过激活一系列细胞因子广泛损伤脑细胞和血脑屏障,引 起弥漫性脑水肿,从而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另外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脑内小动脉、 小静脉、毛细血管,导致血管周围炎或管腔狭窄、闭塞。可见NPSLE发病是多种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NPSLE的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血管炎或局灶性血栓形成、血 管闭塞。主要病理变化包括斑片状出血灶、坏死灶、血管壁增厚、玻璃样变、细 胞样变、单核细胞或多核细胞浸润、淀粉样变、脑内有颗粒状物沉积。

神经精神性狼疮ppt课件

神经精神性狼疮ppt课件
Page 9
其他对症治 疗
护理措施
LOGO
安 全
(1)全面评估患者安全隐患:评估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尤 其是癫痫、精神异常等表现;药物相关安全隐患,如免疫抑 制剂所致副作用观察,大剂量激素冲击后感染风险评估;患 者家属相关疾病知识和支持情况等。
(2)癫痫的安全护理:掌握癫痫发作的前驱表现,保持安静 的治疗环境,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其次备齐各类急救物品, 以便在患者发生大抽搐时确保气道通畅,防止咬伤及舌后缀。 (3)积极预防感染:①加强基础护理,如皮肤清洁、口腔护 理。②积极配合支持治疗,给予患者使用丙种球蛋白,可提 高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调节免疫功能。③预防医源性感染: 宜将该类患者与感染患者相对隔离,医务人员充分做好消毒 隔离措施。
LOGO
Page 13
谢谢观赏
Page 6
1999年ACR提出的神经精神狼疮分类标准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实验室 检查
LOGO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NPSLE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 血清免疫学检查:抗磷脂抗体可作为预测神经精神事件的重要 因素,对有神经精神症状的SLE患者,应被作为常规检查。 明确SLE有无脑损害 根据影像学表现分型,对NPSLE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及对更早 更成功地治疗干预和预后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不具备特异性,但其异常程度与临床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能 直接反映脑细胞功能状态。 对病情变化、治疗的观察起到一定的作用。
偏瘫
癫痫
Page 5
临床表现
神经精神性狼疮分类标准
LOGO
1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 神经病 2 无菌性脑膜炎 3 自主神经紊乱 4 脑血管疾病 5 脱髓鞘综合症 6 头痛 7 单神经病(单发/多 发) 8 运动失调(舞蹈病) 9 重症肌无力

2024版医学ppt课件神经精神性狼疮NP

2024版医学ppt课件神经精神性狼疮NP

04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
15
免疫学检查指标分析
抗核抗体(ANA)
ANA是NP的标志性抗体,高滴度ANA与NP的发病密切相关。
抗双链DNA抗体(dsDNA)
dsDNA抗体与NP的活动性和严重性相关,可作为疾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2024/1/26
抗神经元抗体
如抗NMDA受体抗体、抗AMPA受体抗体等,这些抗体的存在与NP的神经系统症状有关。
17
其他辅助诊断技术介绍
01
02
03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中的蛋白质、细胞 计数和免疫球蛋白等指标 异常可提示NP的存在。
2024/1/26
神经影像学检查
如MRI、CT等,可以显示 NP患者的神经系统病变, 如脑炎、脑膜炎、脑血管 炎等。
Hale Waihona Puke 脑电图检查脑电图异常可提示NP患者 存在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如癫痫、认知障碍等。
24
并发症针对性预防措施建议
感染预防措施
保持患者生活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如勤洗手、戴口罩等;根据医嘱规范使用抗 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心血管事件预防措施
控制病情活动,减轻免疫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攻击;积极治疗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情况,如使用抗炎、抗氧化等药 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
8
脑脊液检查异常表现
脑脊液蛋白升高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异常
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脑脊液中蛋白含 量常升高,提示血脑屏障受损。
患者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可出现异常, 如IgG指数升高等。
脑脊液细胞数增多
部分患者脑脊液中可出现白细胞增多, 以淋巴细胞为主。
2024/1/26

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概述

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概述

脑血栓 12
6 侧脑室低密度区、脑沟裂增
8
宽、第四脑室前角脱髓鞘
2 脑萎缩
4
10 多发低密度区、脑沟裂增宽、 12
脑萎缩、球形病变
2 脑沟裂增宽
6
12 脑栓塞灶伴或不伴脱髓鞘病变 4
脑出血 3
3 出血
4
截瘫
8
6 多发梗死灶、脑室扩张
6
合计 53 41
2019年6月9
43
感谢你的观看
5 白质脱髓鞘、点状出血
T2
高密度损伤
提示血小管炎
12.5% 脑室扩大,与疾病严重程度、认知障碍、年龄、病
程、用药无关
Ann Rheu Dis 2002 VOL 61 (sup) 96
2019年6月9
感谢你的观看
41
五.分类
• 1979年 Kassan & Lockshin 提出对CNS-SLE分类 Arthitis & Rheum 1979; 22:1382-1385
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
北京协和医院 xx
2019年6月9
感谢你的观看
1
一.概述
2019年6月9
感谢你的观看
2
1.简述
• 轻——重 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癫痫、休克、 昏迷
• 局限性、全身
• 诊断困难
• 与其他疾病的类似表现鉴别、药物的作用
2019年6月9
感谢你的观看
3
2.历史
• Hebra和Kaposi(1875) 第一个描述SLE的终末期 出现昏迷
20%
SLE
PUMCH
30% SLE 53% CNS-SLE
2019年6月9

《精神神经性狼疮》PPT课件

《精神神经性狼疮》PPT课件

3. 情感障碍和神经症反应:包括躁狂、抑郁以及癔症、 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和神经衰弱。
医学PPT
13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表现
二、神经系统损害
1. 癫痫:癫痫是神经精神性狼疮最常见的表现,发作类 型多样,可以是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局灶 性发作或杰克森发作。
癫痫发作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大脑皮层小血管炎引起血管 闭塞,或是小血管、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继发由高血压、 尿毒症、脑水肿或颅内压增高引起。
医学PPT
2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病理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病理最多见的显微镜 下改变为出血,梗死,脑内感染,伴发血管 病变,包括血管透明性变,血管周围炎症及 内皮增生,血管炎少见。
医学PPT
3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 遗传学及基因学
目前已有较多关于狼疮基因的研究,但 是神经精神狼疮的易感基因尚不十分明确。谢 尚葵等[2]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 DR2 组等位基因:DRB1*1501 与 神经精神症状正相关,与阳性狼疮细胞负相关, 但是通过何种途径致病尚不清楚。
21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治疗
① 轻症患者:可使用非甾类消炎止痛 药减轻头痛、偏头痛;对焦虑、抑郁 症患者,可选用三环抗抑郁药或氟西 汀等进行对症治疗。
医学PPT
22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治疗
② 癫痫的治疗:虽然抗癫痫药可能引起药物性狼 疮,但对已确诊的SLE,并不会加重病情,相反, 具有治疗作用。对有脑血管疾病,脑电图有永久改 变的患者需进行长期的抗癫痫治疗。部分发作的患 者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大发作者用丙戊酸钠、 莫三嗪等
MRI:可发现NPSLE的梗死及灰白质密度增加,对 发现局灶的缺损性病变较为敏感。T 2信号提示在 弥漫性病变中有脑水肿的改变。APS中75%患者 MRI表现异常,T2加权像,许多病人显示有室周和 皮层下白质信号增强的小点状损害,即小梗死。 MRI也是诊断横断性脊髓炎的依据。

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

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


内容
背景和目的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诊断评估
治疗挑战
SLE病人T2T首要四大原则

治疗决策基于知情病人和主诊医师共同决定 治疗目标:控制疾病活动最小化合并症和药物毒性。确 保长期存活;防治器官损害;优化健康的生活质量;


以我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多靶点治疗方案
长期规范随访、疗效评估和方案调整
Nat. Rev. Neurol, 2014,10, 579–596


意大利风湿学会推荐NPSLE成因模型计算原则
Journal of Autoimmunity,2016VN:1-32
意大利风湿学会推荐NPSLE成因模型计算原则
截值>6: PPV of 78.8% , NPV of 76.1% ;可以将误分类 减少至10%; 截值>7: PPV of 86.3% ;
From Arthritis Rheum, 2004, 51: 810–8
其它评估措施

生物标记物: 自身抗体系(APL,Ribo-P,NMDA, MAP-2, U1RNP,GFAP); 细胞因子(IL-1/2/6/8/10, IFN-a/r, TWEAK);趋化因子(MCP-1, IP-10, RANTES, Fractalkine); 其它PAI-1,MMP-9 Neuroimaging investigation Structural imaging of the brain (CT, MRI, MTI, DTI, DWI)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fMRI, PET, SPECT, MRS, MRA)
Med Clin N Am, 2014,98,1193–12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12
0.19 ±0.100.12 ±0.073059
0.10 ±0.07
2
P<0.001 CNS-SLE VS其他三组
• 血清的检测
表 细胞-ELISA方法对血清anti-N的检测结果( ±s )
疾病类别 例数 抗体水平 (A相对) 阳性率 例数 17
%
CNS-SLE 60.7 28 0.59 ±0.36
二.临床表现
1.发生率
NP-SLE:24%~51%
儿童: 33%(353 例)
PUMCH: 14%
>75岁: 6%~19%
两种趋势:升高、降低
2.主要表现
• 认知功能障碍
• 头痛 • 癫痫 • 昏迷、嗜睡交替 • 无菌性脑膜炎 • 脑出血、梗塞、栓塞
• 轻瘫、脊髓病变 • 周围神经病变 • 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精神性狼 疮(NP-SLE)
一.概述
1.简述
• 轻——重 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癫痫、休克、 昏迷 • 局限性、全身
• 诊断困难
• 与其他疾病的类似表现鉴别、药物的作用
2.历史
• Hebra和Kaposi(1875) 第一个描述SLE的终末 期 出现昏迷
• Osler(1895) 精神症状
• Baum(1904)
蛛网膜下腔出血
微小出血灶 硬膜下出血 大脑出血
• 感染
脑膜炎 血管周围炎(伴感染) 脓毒血症出血
局灶性脑炎
血管炎(伴感染)
四.实验室检查
• 抗神经原抗体
80%
5%
CNS-SLE
SLE
IgG(+)
CSF:(+)
• PUMC 的资料(Anti-N)
ELISA法:抗原 SK-N-SH 成神经瘤细胞
• 癫痫
1950~1963 13.8% 多死于入院后48~72小时
1950前 3.4%
25%
PUMC(80~90)17/506
脑电图:弥漫性功能障碍
• 脑血管病变
- 症状性
表现:发热、头痛、思维混乱 癫痫(几小时~几天) 精神症状、脑脊髓炎 不治 → 昏迷 → 死亡
检查:SLE活动
CSF: 压力↑、蛋白↑、细胞↑、IgG↑ 80%有抗神经原抗体 影像学:早期CT、MRI正常 晚期、沟回改变、软化灶
PET:弥漫增殖
病理: 脑血管炎性改变
- 闭塞性(血栓、梗塞)
10/234,4.3%(1989年) 4/506, 0.8%(1994年,中国) 表现:局灶体征、头痛、意识认知障碍 检查:早期SLE活动 晚期SLE稳定 APL:40%~55% 抗神经原抗体 影像学:CT、MRI
- 出血
5/234,2.1%(1989年)
- 表现注意力不集中、轻度思维混乱、抑郁精力
下降、头痛
- NS检查:无特异发现
- 原因:主要免疫循环复合物、抗体、细胞因子
ANA、抗DNA高滴度、高IgG血症
IL-1、 IL-2、IL-α 受体异常
• 认知功能障碍
- 表现:思维困难、表达不清、记忆下降、操作
困难、SLE活动或相对稳定。 - 检查:交流 抗ds-DNA、淋巴细胞毒抗体
non-CNS-SLE 63.6 其他CTD 16.2 正常对照 2.7
22
36
0.44 ±0.25
• Daly(1945) 常和
失语症,轻偏瘫
NP-SLE伴有CSF的异 病理血管炎
• Dobois(1953)总结62例NP-SLE
• Lewis(1954) 首先利用脑电图和心理调查测试
NP-SLE • 1950~1970 现 • 1970~1990 几百篇文章描述了各种NP-SLE的表
APL、抗核糖体P抗体(r-RNP)、 抗神经原细胞抗体、抗淋巴细胞抗体
CSF、IgG型ANA
无局限性CNS表现
• 假性脑瘤和脑积水
- 表现:头痛,无局灶体征,视N水

CSF生化,免疫学检查正常
- 原因:良性颅内高压 ACL、LA增高
• 头痛:最常见16%(儿童)21%~39.4%
1975年(Atkinson和Appenzeller)称 其
为SLE头痛综合征
- 检查:一般SLE活动 无NS定位体征 CSF异常 与高血压、NSAID、糖皮质激素、感染无 关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 原因:血管炎、小梗塞
2/506,0.4%(1994年,中国) 相关因素:APL(+) TTP 25/50出血,10/50血 栓 ITP
凝血酶原↓
三.病理
脑血管炎是病变的基础
• 脑血管病变
血管透明变 血管周围炎 血管内皮增生 54% 28%(无感染) 21%(无感染)
血栓
血管炎 7%
• 梗塞
小梗塞、大梗塞
• 出血
• 行为异常
• 视神经炎 • 假性脑瘤
PUMCH:72 例 NP-SLE
• 行为异常
• 嗜睡、昏迷(意识障碍) • 癫痫
20例(28%)
19例(26%) 17例(24%)
• 无菌性脑炎
• 脑血栓
9例(13%)
4例( 6%)
• 脑出血
• 脊髓受累(高位截瘫)
张奉春 北京医学,1994;16:277~280
< 0.01
< 0.01
皮肤血管炎多 P < 0.01 关节炎少 P = 0.01 对大剂量激素反应好,50% 横断脊髓炎预后差。
3.主要表现分析
• 器质性脑病综合征(OBS)3%~30%
急性 OBS SLE活动 慢性 OBS SLE非活动
脑组织受损:小血栓、血管炎
• 轻中度非特异的症状 较大比例
2例( 3%)
1例( 1%)
78/349 22.3% 男:女 1 : 77 80% 发生在 SLE 的第 1 年 NP-SLE : SLEDAI 16.5 4.5 癫痫 53.4% 精神症状 14.8% 急性意识模糊 9.1% 神志异常 6.8% 脊髓病变 6.8% 神经病变 5.7% 多发脑梗塞 2.3% 无菌性脑炎 1.1% 与无 NP-SLE 比: 年龄、病程无区别 SLEDAI 入院时间 16.5 6.2 : 9.0 4.2 1.5 1.1 vs 1.1 1.1 严重因子 保护因子 P P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5:223~226 中华内科杂志,1990;29:161~164
• CSF的检测
表 细胞-ELISA方法对脑脊液anti-N的检测结果( ± s)
疾病类别 % CNS-SLE 47.4 non-CNS-SLE 10.3 其他CTD 0 其他疾病 3.4 38 0.33 ±0.19 18 例数 抗体水平 (A相对) 阳性率 例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