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神经性狼疮
中国人群神经精神性狼疮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3 01 , . ] , 膜炎 ( . [.9 1 1 ) 抗 R P阳性 ( . [.3 1 8 ) 关节 炎/ 1 [. 7 5 ) 浆 1 7 4 1 9 07 , . ] , N 1 8 1 4 O7 , . ] , 0 4 关节 痛 (.5 05 , 1 [. 0 5 2O ] , . )贫血 (. . ,. ] , S B 0 1 0 O 3 I 7 )抗 S 抗体 阳性 ( . [. ,.2 ) 肾脏损伤/ 白尿 (.2 O 6 1 7 ) 白 0E6 5 09 05 1 ] , 4 5 6 蛋 09 [ . ,. ] , 4 8
57 ] , .8 ) 发热 ( .121 ,. ] , 3 [ .155 )血小板减少 (.1 1 6 32 ] , S 4 0 21 [ . ,. )抗 m抗体 阳性 ( . [ . ,. ] , 3 8 2 0 1 3 30 ) 蝶形红斑 0 3 2
(.1 1 8 27 ] , 1 [ . ,. )血管炎性皮损 (. [.9 26 ] ,4 7 0 0 1 0 1 , . )c 水平异 常降低 ( . [. ,.7 )C 水平异常 降低 7 0 6 1 9 O7 21 ] , 3 2 6
・
1 2・
风 湿 病 与 关 节 炎 2 1 第 1卷 第 2期 R em tmadAtri2 1 , o., 0 02年 hu ai n r is 0 2 V 1 N . s h t 1 2
神经精神性狼疮1例

神经精神性狼疮1例郝伟;徐志香;张兰【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1)009【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仅仅累及神经系统,且以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主要症状时称为神经精神性狼疮 (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NPSLE).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人们对其认识多局限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上,常称之为狼疮脑病,但实际上是不全面的或者不准确的,因此对以脑病症状及周围神经损害为首诊原因者,更易造成诊断上的困难,需要借助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电生理检查等与脑炎、多发性硬化、高血压脑病、偏头痛、癫痫、精神病及多发性神经炎等作出鉴别诊断.【总页数】2页(P1088,1092)【作者】郝伟;徐志香;张兰【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第五医院神经内科,河北,保定,071051;河北省保定市第五医院神经内科,河北,保定,071051;河北省保定市第五医院神经内科,河北,保定,071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24【相关文献】1.神经精神性狼疮影像研究进展 [J], 吴昊2.神经精神性狼疮临床亚型与影像学表现及自身抗体相关性分析 [J], Liang Junhua;Wang Qianqian;Jiao Lidong;Wu Liyong.3.神经精神性狼疮相关抗体及其诊断价值 [J], 尤含笑; 李梦涛; 张奉春; 曾小峰; 胡朝军4.贝利尤单抗治疗重症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一例并文献复习 [J], 许冠华;孙传银;林进5.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精神性狼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J], 司静怡(综述);朴思蓉;吴昊(审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

• 癫痫
1950~1963 13.8% 多死于入院后48~72小时
1950前 3.4%
25%
PUMC(80~90)17/506
脑电图:弥漫性功能障碍
• 脑血管病变
- 症状性
表现:发热、头痛、思维混乱 癫痫(几小时~几天) 精神症状、脑脊髓炎 不治 → 昏迷 → 死亡
检查:SLE活动
CSF: 压力↑、蛋白↑、细胞↑、IgG↑ 80%有抗神经原抗体 影像学:早期CT、MRI正常 晚期、沟回改变、软化灶
• Daly(1945) 和
失语症,轻偏瘫
NP-SLE伴有CSF的异常 病理血管炎
• Dobois(1953)总结62例NP-SLE
• Lewis(1954) 首先利用脑电图和心理调查测试
NP-SLE • 1950~1970 现 • 1970~1990 几百篇文章描述了各种NP-SLE的表
APL、抗核糖体P抗体(r-RNP)、 抗神经原细胞抗体、抗淋巴细胞抗体
PET:弥漫增殖
病理: 脑血管炎性改变
- 闭塞性(血栓、梗塞)
10/234,4.3%(1989年) 4/506, 0.8%(1994年,中国) 表现:局灶体征、头痛、意识认知障碍 检查:早期SLE活动 晚期SLE稳定 APL:40%~55% 抗神经原抗体 影像学:CT、MRI
- 出血
5/234,2.1%(1989年)
• 行为异常
• 视神经炎 • 假性脑瘤
PUMCH:72 例 NP-SLE
• 行为异常
• 嗜睡、昏迷(意识障碍) • 癫痫
20例(28%)
19例(26%) 17例(24%)
• 无菌性脑炎
• 脑血栓
9例(13%)
神经精神狼疮65例分析

云南医药2012年第33卷第6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当SLE累及神经系统而表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时称为神经精神狼疮(NPSLE),或曾称之为狼疮脑病[1],多累及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据国内文献报道,NPSLE在SLE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4%~75%[2],重症神经精神狼疮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现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06~2012年1月收治的65例NPSLE作一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65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97年SLE诊断标准[3],同时排除了感染、肿瘤、其它结缔组织病、药物作用、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病和各种原发性神经精神学异常所致神经精神症状。
65例中,男性1例,女性64例,年龄14~59岁,平均33.3岁。
病程10d~23年,中位病程3.4年。
全部患者行外周血象、C反应蛋白、ESR、ACA(抗心磷脂抗体)、ANA、补体、ALB、GLOB,尿蛋白、脑脊液检查等。
其中57例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检查,8例行头颅CT检查,9例行脑电图检查。
二、临床症状:起病至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在1年内者28例,1~5年者23例,大于5年者14例。
其中以神经精神症状首发9例,其余56例在SLE病程中各个阶段出现了各种神经精神症状。
①狼疮性头痛22例占34%,抽搐发作18例占28%,精神异常15例占23%(表现为淡漠、狂躁、幻觉、抑郁、Neuropsychiatriclupuserythematosus.SHITao-fen,ZHANGHong,FANHong-tao,etal.(People'sHospitalofYimenCoumtyand1st.People'sHospitalofYunnanProvince651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earlydiagnosisandearlytreatmentoftheneuropsychiatriclupuserythematosus(NPSLE).MethodsAretrospectivestudywasusedtoanalyzetheclinicalmanifestations,laboratoryexaminations,imagingfeatures,complications,treatment,andprognosisof65patientsdiagnosedwithNPSLE.ResultsNeuropsychiatricsymptomswerethefirstappearancein9cases.56patientswithSLEappearedwithvariousneuropsychiatricsymptomsinonephaseofthedisesase.60%(40cases)hadaraiseofproteinincerebrospinalfluid.46in57casesappearedwithabnormalsignalsinthecerebralMRI.11caseswithoutabnomalitiesinthecerebralMRIhadraisedproteinincerebrospinalfluid.Aftertreatment,allpatientshadsomedegreeofreliefexceptapatientwithlupusnephritisdied.ConclusionThecombinationofclinicalmanifestation,cerebrospinalfluidexaminationandcerebralMRIhelpsearlydiagnosisofNPSLE.Earlydiagnosisandrationaltreatmentisimportant.Keywords: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Neuropsychiatriclupus·临床研讨·神经精神狼疮65例分析史桃芬1,张虹2,范宏涛2,梅坚2(1.易门县人民医院,云南易门651100;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风免科,云南昆明650032)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神经精神性狼疮脑电图及临床分析

维普资讯
・
论 著・
20 年 5月第 4 卷第 1 期 08 6 5
神经 精神性狼 疮脑电图 床分 及临 析
付 明 余 明
(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济南 20 0 ) 50 1 【 摘要】目的 通过脑 电图检测 和临床转归 , 观察 甲基泼尼松龙 和环磷酰胺单剂及联合 冲击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疗效 和不 良反应 。方法 3 6例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 分别应用 甲基泼尼松龙( A组 )环磷酰胺 ( 、 B组 ) 甲基泼尼松龙联 、 合环磷酰胺( c组 ) 冲击治疗 ; 动态 观察脑 电图改变、L S E疾病 活动指数 、 血清补体 C 、g 3I G含量及 A A、 d— N N 抗 s D A抗体 、 抗
pe nsln dCylp op a d ru ( o pC) T eee t e c p ao a c a g s ss mai p seyh mao u cii d x sn m rd i o ea co h s h miego p g u . h lcr n e h lg m h n e ,yt t l u rte ts sa t t i e ,e l o n r o r e cu vy n
【 b t a t Ob e fv oivs gt tee et n d e er ci f ty pe n o n n y l hs h m d ss g — e o ea A sr c 1 j c e T et a f c a da v r e t no h l r i l ea d C c p op a iea n l m t d t r— i n i eh s a o Me l d s o o i e h h
精神神经性狼疮课件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2 小血管炎致血脑屏障的破坏:
血脑屏障的基本构成包括毛细血管内皮细 胞、基膜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足突,其通透性的 改变与“弥漫性的中枢狼疮病变”密切相关, SLE 基本的病理累及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炎症过程中免疫复合物形成,细胞因子 IL - 1、肿瘤坏死因子释放激活内皮细胞,以 及抗内皮细胞抗体的作用等病理过程都可能增 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为神经元抗体进入脑实 质提供便利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表现
一、精神障碍 1. 精神病样反应:是指病人的现实感受到损害,因而 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要求,主要为思维障碍, 如产生幻觉、妄想、被控制感、被洞悉感等精神分裂症 样的症状。 2. 器质性脑病综合征:主要指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 注意力涣散或减退、记忆差、智能缺损、不能计算等, 有时可伴异常行为,如冲动、伤人、自伤、缄默、木僵 等。 3. 情感障碍和神经症反应:包括躁狂、抑郁以及癔症、 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和神经衰弱。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治疗
干细胞移植:对重症、危及生命的NPSLE 经CTX治疗效果欠佳时,可采用大剂量化 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能使临床症状缓解、 抗体水平下降、补体水平上升、恢复T细胞 受体数目、减少激素用量。
谢谢!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3 小血管炎致 SLE 周围神经病变: SLE 的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病机制以小 血管的免疫损害为主,网状血管结构虽然保 证了周围神经丰富的血液供应,但弥散性小 血管病变仍可引起缺血性周围神经损伤,脱 髓鞘及轴索变性,患者有肢体麻木刺痛感, 腕、足下垂。肌电图符合周围神经病变,多 见纤颤波.
神经精神性狼疮是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弥漫 性或局灶性或混合性损害的后果,也被称为狼 疮性脑病或狼疮性周围神经病。
神经精神性狼疮ppt课件

其他对症治 疗
护理措施
LOGO
安 全
(1)全面评估患者安全隐患:评估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尤 其是癫痫、精神异常等表现;药物相关安全隐患,如免疫抑 制剂所致副作用观察,大剂量激素冲击后感染风险评估;患 者家属相关疾病知识和支持情况等。
(2)癫痫的安全护理:掌握癫痫发作的前驱表现,保持安静 的治疗环境,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其次备齐各类急救物品, 以便在患者发生大抽搐时确保气道通畅,防止咬伤及舌后缀。 (3)积极预防感染:①加强基础护理,如皮肤清洁、口腔护 理。②积极配合支持治疗,给予患者使用丙种球蛋白,可提 高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调节免疫功能。③预防医源性感染: 宜将该类患者与感染患者相对隔离,医务人员充分做好消毒 隔离措施。
LOGO
Page 13
谢谢观赏
Page 6
1999年ACR提出的神经精神狼疮分类标准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实验室 检查
LOGO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NPSLE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 血清免疫学检查:抗磷脂抗体可作为预测神经精神事件的重要 因素,对有神经精神症状的SLE患者,应被作为常规检查。 明确SLE有无脑损害 根据影像学表现分型,对NPSLE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及对更早 更成功地治疗干预和预后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不具备特异性,但其异常程度与临床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能 直接反映脑细胞功能状态。 对病情变化、治疗的观察起到一定的作用。
偏瘫
癫痫
Page 5
临床表现
神经精神性狼疮分类标准
LOGO
1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 神经病 2 无菌性脑膜炎 3 自主神经紊乱 4 脑血管疾病 5 脱髓鞘综合症 6 头痛 7 单神经病(单发/多 发) 8 运动失调(舞蹈病) 9 重症肌无力
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免疫学的指标分析

n i d , B 及抗 双链 D A atdD A) a t oy A A) b N ( i s N 进行 回顾性分 析 , n - 并在 N L P E组 将患者按有无合并精神症状进行 分组 , 考查精神 症
状 与上 述 部 分 指 标 的 关 联 。 S S 2 0进 行 数 据 处 理 。 结果 : B 阳性 例 数 在 N L P S1 . AA P E组 ( 2例 中 5 例 阳 性 ) 布 明 显 高 于 非 6 1 分
[ btat 0bet e T x l es n ct ei m nl i prm tr hc otb t t nuosc ir p se te a ss A src ] jci : oepo i i av u o g a ee ihcnr ue o er yha i l u r hm t u v r gf i m oc a w i p tc u y o
NL P E组 (2例 中 1 阳性 ) 在合并精 神症状的 N L 4 2例 , P E组 比无 精神症状 组 比例高 ( = . 8 , 0 0 7 , 4 8 5 P= . 2 ) 其余 各项指标 组间 比较均无显著 性差 异 。结论 : 3 C 水 平 的降低 ,g I IM升 高及 A A、 P A、ni R P atd D A阳性 变 化不 具有 C、 A IG、g g A、 N A R at N N 、 i s N - n .
有 神 经 精 神 性 症 状 的 14例 红 斑 狼 疮 患 者 C 、 、 G、 A、g 抗 核 抗 体 ( n ncerat oy A A) 抗 核 糖 体 P蛋 白 ( n . 0 3 C I I IM、 A g g A t ula n bd , N 、 i i A t i i smePat o yA P 、 r oo ni d , R A) 抗 核 糖 核 酸 蛋 白抗 体 ( ul rr n c a rt nat o y atN N ) 抗 脑 神 经 抗 体 ( n -ri b b c a b ul rpo i i d ,n - R P 、 N e i o e e n b i A tban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表现
一、精神障碍 1. 精神病样反应:是指病人的现实感受到损害,因而 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要求,主要为思维障碍, 如产生幻觉、妄想、被控制感、被洞悉感等精神分裂症 样的症状。 2. 器质性脑病综合征:主要指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 注意力涣散或减退、记忆差、智能缺损、不能计算等, 有时可伴异常行为,如冲动、伤人、自伤、缄默、木僵 等。 3. 情感障碍和神经症反应:包括躁狂、抑郁以及癔症、 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和神经衰弱。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表现
4. 颅内压增高:无菌性脑膜炎是SLE常见的神经 系统合并症之一。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脑内小血管而 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除 眼底视乳头水肿外,无其他体征,脑脊液检查仅压 力增高。 5. 周围神经病:多为多发性单周围神经病,少数 为多发性神经炎。周围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或消失、 肌萎缩、无力、腕或足下垂等。症状对称或不对称。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表现
二、神经系统损害
1. 癫痫:癫痫是神经精神性狼疮最常见的表现,发作类 型多样,可以是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局灶 性发作或杰克森发作。
癫痫发作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大脑皮层小血管炎引起血管 闭塞,或是小血管、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继发由高血压、 尿毒症、脑水肿或颅内压增高引起。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抗磷脂抗体与血栓形成
抗磷脂抗体(aPL)并非直接与心磷脂结 合,而是必须在磷脂结合蛋白 β2- 糖蛋白存 在的情况下才能与心磷脂结合。aPL及抗 β 2- GP1 抗体介导相关的血栓引起中小血管 病变,其中脑动脉缺血性损害发生率仅次于常 见的深静脉血栓,包括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 心源性栓塞。一般认为 aPL与“局灶型”病 变有关。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 )表现在 神经系统方面的症候群近年受到高度认识。如: 脑血管疾病、舞蹈病/全身狂跃症、癜痫发作、 头痛、认知功能损害等等。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 免疫复合物和细胞因子参与神经系统的 免疫损伤
近年来发现 NPSLE 患者 CSF 中 存在免疫复合物和补体成分 C4 明显降低, C5b是鞘内补体系统激活的指标,补体系统 的激活迅速促发一系列反应,包括白细胞趋化、 促进吞噬作用、使平滑肌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加。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 神经特异性抗体
目前普遍认为,NPSLE 发生机制主要是直 接/间接的多种免疫机制作用的结果。NPSLE 患者体内存在着以神经组织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如抗神经元细胞膜、胞质和胞核抗体,抗灰、白质抗 体等,它们可局部产生(如鞘内分泌)或通过削弱病 变的血脑屏障进入中枢。这些特异性自身抗体结合于 神经细胞,促进分泌细胞因子,继发炎症反应,可能 导致广泛的神经组织受损(包括神经元和轴索),与 临床上 NPSLE 的“弥漫型”有密切关系。
癫痫可以发作在先,也可在病程中出现。癫病发作后数 天至1个月内大多数病人死亡,所以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终 末期的表现,也是SLE病人的主要死因之一。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表现
2. 脑血管病:可表现为偏瘫、偏轻瘫、偏身感觉减退、 视野缺损、失语等。血小板减低可引起颅内或脑内出血, 是由于狼疮性脑部小血管炎造成血管闭塞、血管破裂出 血引起,而高血压、尿毒症本身也可造成高血压脑病、脑 水肿或脑出血。 3. 脑神经麻痹:可能是供应脑神经的小血管发生血管 炎所致,常在疾病活动期发生。多数脑神经均可受累, 以运动性脑神经为主,如第Ⅲ、Ⅳ、Ⅶ、Ⅸ、Ⅹ、Ⅻ对, 感觉神经性脑神经偶见,如Ⅱ、Ⅴ。可表现有复视、眼 球震颤、上睑下垂、三叉神经痛、面肌无力、眩晕、吞 咽困难、视力减退、视野缺损、面部感觉减退等。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诊断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诊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已明确诊断则 不难,若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较难明确诊断。
神经精神症状多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活如血清中抗神经元抗体、抗神经丝 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和抗磷脂抗体阳性。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 SLE 特征性的小血管炎症 中枢不同部位(皮层、脑干、脊髓)和外 周神经的小血管病变包括血管结构破坏、类纤 维素性或透明变性伴坏死,合并有小血管增殖 性改变伴有闭塞等。推测小血管炎症通过以下 途径引起神经病变.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1 小血管炎导致 SLE 的单/多颅 神经病变:颅神经病变有累及动眼、外展、面 神经,三叉神经核性损伤等。多组报道证实, 颅内小血管炎、终末小血管的阻塞,是颅神经 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表现
6. 横贯性脊髓炎:SLE合并脊髓损害少见,由于脊 髓血管炎,导致脊髓缺血性杯死、软化。胸段受累多 见,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受损水平以下感觉减退或消 失,甚至截瘫。本病预后很差,多继发性感染而死亡。 7. 运动障碍:为小血管炎致小脑和(或)基底节病 变,引起小脑性共济失调、舞蹈指划样运动。偏侧投 掷症等。 8. 头痛:常见。临床表现因人而异,紧张性或肌收 缩性头痛、偏头痛样头痛较多。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2 小血管炎致血脑屏障的破坏:
血脑屏障的基本构成包括毛细血管内皮细 胞、基膜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足突,其通透性的 改变与“弥漫性的中枢狼疮病变”密切相关, SLE 基本的病理累及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炎症过程中免疫复合物形成,细胞因子 IL - 1、肿瘤坏死因子释放激活内皮细胞,以 及抗内皮细胞抗体的作用等病理过程都可能增 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为神经元抗体进入脑实 质提供便利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3 小血管炎致 SLE 周围神经病变: SLE 的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病机制以小 血管的免疫损害为主,网状血管结构虽然保 证了周围神经丰富的血液供应,但弥散性小 血管病变仍可引起缺血性周围神经损伤,脱 髓鞘及轴索变性,患者有肢体麻木刺痛感, 腕、足下垂。肌电图符合周围神经病变,多 见纤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