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饮片鉴别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

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

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炮炙的饮片。

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只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在配方、制剂时作饮片理解。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以及应用一、常见饮片炮制方法清炒是将药物置于锅内加热,不加辅料,不断翻动拌炒至规定程度。

可分为炒黄、炒焦、炒炭三种方法。

炒黄:将净饮片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略深,或膨胀鼓起,种皮破裂,并透出固有气味时,取出,放凉。

目的是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并可缓和药性,如炒决明子能缓和滑肠之性,并易煎出有效成分;炒麻黄能缓和解表之性等。

炒焦:将净饮片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断面颜色加深,并透出焦香气味时,取出,放凉。

目的是缓和药性或增强疗效,如陈皮炒焦后,可缓和其辛烈之性,而增强其温健之力;防风炒焦后,辛散之力减弱,而止泻作用增强。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炒炭:将净饮片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黑色,内部呈焦黄色或焦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炒炭要注意“存性”,如成灰烬,则药力全失。

目的是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如青皮炒炭后破气之力减弱,消食化滞和胃之功增强;或增强收敛止血之功,如当归炭、黄芩炭、防风炭等。

麸炒用武火将锅烧热,撒入定量麦麸或蜜制麦麸,待冒烟时,放入净饮片快速均匀翻动,炒至呈黄色或深黄色,麦麸呈焦黑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目的是赋色,增强健脾开胃之功,如麸炒山药、麸炒白扁豆等;或吸收部分药物的油分而减少其刺激性,缓和燥性,如木香经麸炒后,除去部分油质,增强实肠止泻的作用。

二、常见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1、强心护脉方组方:三七粉+丹参+西洋参适用症状:预防及改善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

药养生茶搭配大全:2、双花祛痘茶材料:金银花6克,胎菊8朵。

中药饮片真伪优劣鉴别

中药饮片真伪优劣鉴别

中药饮片真伪优劣鉴别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重要剂型之一。

饮片是将中药煎煮、干燥制成的方便携带、易于存储的药材制品,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药保健等领域。

然而,由于中药饮片市场存在伪劣品和滥用添加剂的现象,消费者如何才能准确鉴别中药饮片的真伪优劣?本文将介绍中药饮片真伪鉴别的方法,以及如何选择优质的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真伪鉴别的方法一、观察外观1.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正规的中药饮片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基本一致,且形状规则,颜色自然。

如果存在不规则的颗粒和颜色不协调,很可能是掺杂了其他物质的饮片。

2.气味:真正的中药饮片气味具有特殊的芳香味或草药味,如果非常刺鼻,或者有其他气味,就需要考虑真伪。

二、检测制备工艺制备工艺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饮片制备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工序:洗净、切割、晾晒、煮制、烘干等。

其中,煮制过程对中药使用的水质量、时间、温度、煮汁次数、煮汁比例等参数都有要求。

1.水质:饮片煮制过程中,水的质量对中药的成分提取、纯度等影响很大。

为了保证中药的纯度和效果,应该选择使用纯净水或高纯度水进行煮制。

2.煮汁次数:正规的中药饮片煮汁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药物成分充分提取出来,保证饮片品质。

3.煮汁比例:正规中药饮片的煮汁比例精准控制在1:10或1:8的左右,这种比例可以保证中药煎药的纯度和浓度,成品饮品效果更好。

三、检测药材成分中药饮片的质量受到药材的影响,成分齐全、含量均衡、符合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的质量肯定会比较好。

1.原材料:原料来源非常重要,如果原料来自不合格或污染严重的场所,中药饮片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

2.药材成分:通过与合规模板库中的药材进行对比,可以检测出中药饮片中成分是否含量均衡和符合国家标准。

中药饮片如何选择质优品牌消费者在购买中药饮片时,除了要了解鉴别真伪方法外,还需要重点关注生产企业品牌及其信誉度和产品的口碑、历史,及其执行的标准等方面。

1.品牌可靠性:选择知名品牌和口碑好的品牌,提高药品的安全度。

2024年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培训课件.

2024年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培训课件.

2024年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中药学》教材中第三章“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中药饮片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常用中药饮片的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重点分析2024年市场上常见的五十种中药饮片,如人参、黄芪、当归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药饮片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性状、显微及理化方法鉴别常用中药饮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2024年市场上常见中药饮片的识别和鉴别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药饮片的理化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常用中药饮片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投影仪、显微镜、试剂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市场上误用、滥用中药饮片的案例,引起学生对中药饮片鉴别的重视。

2. 理论讲解:(1)中药饮片定义、分类及特点;(2)常用中药饮片的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3)2024年市场上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套常见中药饮片样本;(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样本进行性状、显微鉴别;(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讲解经典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中药饮片定义、分类及特点;2. 常用中药饮片的性状、显微鉴别方法;3. 2024年市场上常见中药饮片鉴别要点。

七、作业设计2. 答案:详细写出每种中药饮片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搜集更多关于中药饮片鉴别的资料,提高自身鉴别能力。

组织学生参观中药材市场,加深对中药饮片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常用中药饮片的性状、显微鉴别方法;2. 2024年市场上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巡回指导;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常用中药饮片的性状、显微鉴别方法1. 形状:如人参饮片呈圆柱形,黄芪饮片呈圆柱形或椭圆形;2. 大小:如当归饮片长度约23cm,宽度约0.51cm;3. 颜色:如丹参饮片呈紫红色,黄芩饮片呈黄棕色;4. 气味:如薄荷饮片具有浓郁的薄荷香气,黄连饮片具有苦味;5. 质地:如熟地黄饮片质地柔软,易于折断。

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

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

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中药饮片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由中药材经过深加工制成浓缩的制剂,在中医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着众多不良商家,存在假冒伪劣饮片的现象,因此对于中药饮片的身份鉴定及质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物理特征、理化指标、宏观形态、显微形态等方面详细介绍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

一、物理特征鉴别物理特征是鉴别饮片是否真伪的一种简单、方便、直观的方法。

包括检查饮片的外观、气味、质地等方面。

(一)外观一般来说,厂家在生产中已经对饮片进行粉碎、筛选、运输等操作,因此饮片的外观很难与原材料相同。

但是,对于同一种饮片而言,其颜色、质感、大小等外观特征应该是相似的。

(二)气味饮片的气味可以为其真伪鉴定提供有用的信息。

合格的饮片应该具有其特有的香味或苦味,如川芎的特有香气、黄芩的特有苦味等。

如果饮片的气味与其应有的特征不符,就应该引起重视。

(三)质地饮片的质地特征也是其真伪的一种重要鉴别要点。

正常的饮片应该是干燥、松散、质地均匀的。

而假冒伪劣的饮片可能会添加其它物质,导致饮片的质地变得粘黏或不均匀,这时候就要引起警觉。

二、理化指标鉴别理化指标鉴别是中药饮片质量检测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通过对饮片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进行检测,从而鉴定饮片的真伪和质量。

(一)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饮片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影响饮片的保存期,也直接影响到饮片的质量。

一般来说,水分含量低于10%的饮片质量较好,而水分含量高于15%的饮片可能会受到霉菌、霉变等问题。

(二)有关成分含量检测种类繁多的中药饮片中可能会存在大量的药效成分,对这些成分含量的检测属于中药饮片的常规检测内容。

不同品种饮片中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因此对于有关成分含量的检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宏观形态鉴别宏观形态鉴别主要是通过观察饮片的表面形态、自然状态、大小、外观等特征,以判断饮片是否标准纯正。

(一)干燥程度饮片干燥的程度对其鉴别有很大影响。

饮片的柔软度、脆度、颜色、断面等都与其干燥程度相关,因此在鉴别中应该按照标准程度来进行比对。

常用中药饮片水试法鉴别小技巧

常用中药饮片水试法鉴别小技巧

常用中药饮片水试法鉴别小技巧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中药饮片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

由于市场上流通的中药饮片参差不齐,非业内人士难以分辨真假,现介绍几种常见中药饮片的水试鉴别方法,操作非常简单,以供参考。

1、红花:正品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伪品浸泡后水变成红色,花褪色。

2、海金沙:正品撒在冷水中,浮于水面不下沉;掺有泥沙者撒在冷水中则下沉。

3、胖大海:正品热水浸泡后,体积迅速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伪品膨胀速度慢,且仅能达到原体积的3-4倍。

4、蒲黄:正品为鲜黄色细粉,手捻之有润滑感,放在水中,漂浮于水面;掺有玉米粉的蒲黄为黄白色粉末,手捻有粗糙感,放在水中,沉于水底。

5、银柴胡:正品浸于水中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胡水浸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6、牛黄:正品投投入清水中,可吸水变潮湿但不变形、不溶解、不脱色、不浑浊;伪品入水则迅速溶解、破碎、染水、浑浊。

7、穿山甲:正品水煮5分钟基本无变化,伪品则变软、变白。

8、山药、茯苓、三七、贝母、虫草、鹿茸:此类药材正品在热水中浸泡不溶化;用粮食粉末伪造者用热水浸泡后,会溶化。

9、桔梗、远志、绞股蓝、柴胡、皂角刺:此类药材正品加水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者;伪品无此现象。

中药饮片鉴别100品种

中药饮片鉴别100品种

板蓝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泄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北沙参伞形科植物珊瑚菜干燥根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太子参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葛根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

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黄芪豆科植物膜荚黄芪、蒙古黄芪的干燥根。

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排脓,敛疮生肌。

巴戟天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白薇萝藦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及根茎。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延胡索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根。

活血,利气,止痛。

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法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燥湿化痰。

白及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石菖蒲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独活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祛风除湿,痛痹止痛。

制何首乌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骨碎补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

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香附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行气解郁,调经止痛。

秦艽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

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

苍术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燥湿健脾才,祛风散寒,明目。

乌药章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

顺气止痛,温肾散寒。

白茅根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白芷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漏芦菊科植物祁州漏芦的干燥根。

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

射干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天花粉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

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

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一般包括外观特征观察、气味辨别、质地观察、温度感知、药材鉴别等。

需遵医嘱合理用药,不可盲目用药。

1.观察外观特征:观察饮片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和大小。

规则的中药饮片应具有统一的外观特征,颜色鲜艳均匀,形状整齐,无明显破损或变形。

2、气味鉴别:闻饮片的气味,正常的中药饮片应具有特殊的草药气味,不是一种臭味或刺激性气味。

如果有刺鼻的气味或没有明显的草药气味,则可能是质量问题。

3、质地观察:触摸饮片的质地,正常的中药饮片应质地坚实且不易破碎。

如果饮片质地疏松易碎,可能是质量差或保存不当。

4、温度感知:用手触摸饮片的温度,正常的中药饮片应为室温或微凉。

如果饮片感觉异常热或冷,可能是因为添加了其他物质或质量不好。

5.药材鉴别:检查饮片包装上是否有明确的药材鉴别标识,包括药材名称、产地、生产厂家等信息。

正规中药饮片应明确标示,可追溯药材的具体来源和生产工艺。

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及图片

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及图片

详细描述
常见的果实类中药饮片包括枸杞子、山楂、 大枣等,它们的形态特征也有所不同,如枸 杞子的形状多为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皱 纹和果柄痕迹;山楂的形状多为圆形或扁圆
形,表面有果刺和果柄痕迹。
其他类中药饮片
总结词
其他类中药饮片包括动物、矿物和树脂等来源的中药饮片,形态各异。
详细描述
常见的其他类中药饮片包括珍珠、鹿茸、阿胶等,它们的形态特征各有不同,如珍珠的 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光泽和纹理;鹿茸的形状多为圆锥形或纺锤形,表面有
中药饮片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应用领域
中药饮片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中药制剂、保健品等领域,为现代医 学提供了丰富的治疗手段和药物来源 。
临床价值
中药饮片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 特点,尤其在调理身体、改善亚健康 状态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受到广泛 认可。
02
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要点
形状鉴别
总结词
03
对于新药或新批准的中药饮片,应进行毒理学试验以评估其安
全性。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保管
01
02
03
04
储存环境
中药饮片应存放在阴凉、干燥 、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
直射和潮湿。
温度和湿度
中药饮片的储存温度和湿度应 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高的温 度和湿度会导致药物变质。
防虫防鼠
中药饮片应定期检查是否有虫 蛀或鼠害,如有发药饮片鉴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不同中药饮片具有独特的气味,有助于 鉴别真伪。
VS
详细描述
中药饮片的气味与其内部成分和挥发性成 分密切相关,如薄荷具有清凉香气、丁香 具有浓郁的芳香味等。通过嗅闻中药饮片 的气味,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渗假饮片。如红花、酸枣仁、山药、通大海 等。
5.含水量,非入药部位超标,水洗饮片等现象 严重。如川牛膝、玄参、知毌、黄精、玉竹、 白及等。
6.中药饮片质量鉴定知识、文献、标准欠缺
(中药材鉴定不完全等同于中药饮片鉴定)。 .…….
.
7.中药饮片炮炙质量问题: ❖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略) ❖ 炮制所用辅料质量问题:
液体辅料:蜂糖(渗假蜂糖),醋(白醋、 酿造食用醋),酒(黄酒、白酒、苦酒)、药 汁、油等.
固体辅料:麦麸、蛤粉、盐、姜、油砂等. 药剂科主任,葯房主任,药学人员的工作 质量(应知应会)问题.
.
目前中医用药思维现状
❖ 医圣张仲景一身临床所用药物,均是在《神 农本草经》收录范围内。张氏所创的经典方 剂,至今为中医界所推崇和效用。然而由于 历史久远,加之中药理论几千年的固有模式, 造成“方未变而药多变”,影响临床疗效, 导致现今对经方(古方)和其中药物的认识 差异。
.
❖ 中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于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的根本在于中药饮片(中成药原 料),中药饮片的核心在于质量,中药饮 片质量的保证在于药学从业人员的技术成 本和服务质量。
❖ 无论何种等级医院,建设何种专科、专病, 不管其技术职称多高,其核心要素是终端 效应——疗效,治愈患者疾病,让疗效说 话。在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前提下,必须 提高临床用药质量。
.
❖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时的《中药学》
教材,在中药名称下均标示最早出现的著作。 但没有注释说明是药物名称的出现,或药物 的实际品种,临床应用的实际时间。中药名 称的最早出现与中药实际品种与入药部位的 最早进入临床使用,均有较大的年代差异。 这些一直未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古今药用 品种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异。现代中医 用药当以现今统编教材和《中国药典》为依 据。但是,在运用古代汤方时,必须认真考 虑具体入药品种及入药部位,在不同时期的 变化而作相应的翻译和灵活变动,否则将不 能运用古方、经方的预期效果。
.
❖ 如果医院提供的药品(中药饮片)没有疗 效,即使你什么重点专科,重点专病,鼓敲 得再好,如病人最终得到的疗效差,也不会 买你的帐,患者就不会来,“回头客”(复 诊患者)少。
.
Hale Waihona Puke 3.精制饮片质量可控问题:(1.)基原与品种问题: Ex.鸡血藤与血藤、四川鸡 血藤,升麻(绿升麻,毛茛科植物)与白升麻(唇 形科植物)… (2.)饮片规格、等级标准问题:Ex:香附,延胡索 等要求切片,丹参、大黄等饮片规格等级… (3.)炮制质量与调配规范问题. Ex:如郁金、玄参、 独活等要求切薄片…延胡索切厚片… (4.)临方炮制与用时打碎,小包装饮片无法解决 (5.)基原与品种正确,但饮片不合格. Ex:地龙… (6.)新的白色汚染问题…
.
❖ 有一种现象,中医名家多数从来只对处方 研究精湛,往往对药物的历史变异不很重视。 在中药饮片使用上,只注意“道地正宗”, 而不注意药房调配实际付给品的真伪。如国 内很多中医名家开写“雅连”、“大连”, 而药房实际调配的是“味连”,完全违背了 处方医生的用药意图。正如《医学源流论》 “方药离合论”中所言:“方之与药似合而实 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 可以变易血气,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
常用中药饮片鉴别
.
❖ 这次学习班主要学习要点: 1.中医临床药学工作开展问题 2.中药品种理论问题(创新中药基本理论内 容之一). 3.中药基本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中药的 五气五味研究). 4.中医用药质量问题. 5.中药饮片质量与鉴别. 6.中药临方炮制与辅料质量(标准)问题.
.
❖ 这次学习班主要讨论问题: 1.如何开展中药品种理论学习与研究. 2.如和指导临床用药. 3.现代中医临床药学的特点、开展与研究内 容.* 4.临床医师用药思维. 5.临床中药师的临床药学思维.
.
❖ 在传统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 中,由于历史原因,药物品种内涵
的不断变化,即“方未变而药多变” 的特殊现象,造成了古方与现代用 药之间的不恰当与脱节,从而影响 中医临床疗效,乃至中医药学的发 展。
.
❖ 在很多经典古方中,如“麻黄桂枝汤” 中的“桂枝”;“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的 “连轺”与“梓白皮”;“枳实汤”中的 “枳实”;“泰山磐石散”中的“续断”; “仙方活命饮”中的“金银花”等。现代中 医在使用这些汤方时,均被更换了其中的药 物,把现代人对药物的思维标准强加在古人 用药意图上,有的完全背道而驰
.
❖ 如张仲景所用桂枝,应是现今肉桂;所 用连轺根应是现今之金丝桃科植物红旱莲, 不但品种发生了变化,而入药部位也发生了 变化。张仲景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用的梓 白皮,而现在用的是桑根皮,品种发生了变 化。桑根皮与梓白皮,其临床性效完全不同。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木通与通草,枸杞 与枸杞子,忍冬与金银花,威灵仙,柴胡等。
.
❖ 长久以来,我们的中药教学,只注重四气 五味,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真伪鉴别,加 工炮制,有毒无毒,十八反,十九畏等常规 中药的基本理论,很少深入到药物的历史变 化和实际功能品论理上,有的论述是张冠李 戴。
.
❖ 传统医药的发展,中药品种内涵意义的不 断变化,造成“方未变而药多变”的历史现 状,造成古今汤方与用药品种、入药部位之 间的脱节。金元时期大医家就曾大声疾呼 “古方今病不相能”与“古方今药不相能”。
.
❖ 问题的提出
中医用药情况调查.2011-2013:
国家教学医院 3家.
三级(三乙、三甲)医院 5家. 二级(二乙、二甲)20家. 区乡医院 32家. 社会葯房 15家. 中药饮片企业 5家. 中药处方10000多张.
.
❖ 10000多张中药处方医生中,其学历:有 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等.其技 术职称有: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 级、教授、研究生导师等.
❖ 在被检查医院接触处方药学人员中,技 术职称有初级、中级、副高级.
❖ 存在旳共性问题:
.
❖ 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
1.品种理论问题。由于品种混乱,常造成中医处 方用名与实际调配付给品不符。如红藤、木通、 通草、柴胡、竹叶、浮海石等。
2.伪劣中药饮片和“美容”饮片泛滥。如白芍、 白术、人参、西洋参、茜草、通大海、红花、 枸杞、金银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