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
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

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
外国古代绘画撷英
一、人类最早的绘画
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 地点:欧洲西南部——原始洞窟壁画 描绘对象:野牛、野马、长毛象、驯鹿等 体型巨大行动迅速地动物 约1万年前-2万年前 代表:西班牙 阿尔塔米拉 法国 拉斯科
野牛
阿尔塔米拉 洞窟壁画
旧石器时代 晚期 西班牙
野牛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旧石 器时代晚期,西班牙
《持莲华菩萨》是阿旃陀 石窟壁画的代表作。菩萨 身材高大,体态丰满,具 有女性化的特征;右手轻 拈一朵青莲花,左臂斜垂, 姿态优雅;双目低垂,脸 上露出悲天悯人的沉思表 情;肤色浅淡,用晕染手 法表现出明暗和体积感。 其周围物象纷杂,光怪陆 离,色调较深,很好地衬 托出菩萨的超凡脱俗普度 众生的情态。
持莲花菩萨
阿旃陀壁画 约580年 印度
喜多川哥磨 (1753— 1806)是日本浮世绘的杰出 代表,擅长美人画。多采用 特写式的布局,即头部占据 画面的大部分空间,着重描 绘美人的面部特征,这种形 式的美人画被称作“大首 绘”。
三美人图
浮世绘版画 约1800年 喜多川哥磨(日本)
《三美人图》是喜多 川哥磨“大首绘” 式的美 人画代表作,突出体现了 其绘画作风细致、华丽, 具有浓厚装饰意味。画中 的三美人均纤眉、细眼、 小口,是当时日本美人画 中典型的美人形象,反映 了日本市民阶层的审美趣 味。 日本浮世绘版画受中 国明清时期民间版画的影 响,二者技艺上有相通之 处,均以线勾勒形象,平 涂设色,体现了东方绘画 的特点。
此画位于阿尔塔米拉洞窟的侧 洞,即顶部绘有18头牛的“公 牛大厅”。此画准确地表现了 野牛的结构和动态,用线条描 绘基本绘画轮廓,并加晕染, 表明旧石器时代的欧洲先民已 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法,能够 表现具有写实风格的动物形象, 体现了原始人独特的艺术表现 力。画的线条是采用原始的毛 笔勾勒的,色彩的表现是用平 涂和喷绘(即口含颜料通过骨 管吹到画面相应的部位,能产 生浓淡变化,以表现出体积感) 《野牛》, 的方法。 阿尔塔米拉洞窟, 西班牙桑坦德, 约公元前12000年。 每头公牛约150厘米长。
外国古代绘画教学设计

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0 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绘画的主要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并领会各民族绘画形式的差异及其与审美观念的联系。
②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比较、分析外国古代绘画重要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③美育目标:最终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
(二)重点通过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加深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了解,认识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三)难点领会古代不同民族绘画形式上的差异及其与现实生活、宗教,审美观念的联系。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2. 演示、3. 讨论、4. 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三、学法(主要培养其思维能力)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活动。
在教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同时,也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比如:1、描述:引导学生能用直观的语言,将作品的形式特征和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
当美术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首先是视觉的冲击和感受,它是在感觉、联想、想象中形成自己的最初感受,产生对作品初步印象。
通常学生在最初接受作品时,对作品的感知是依靠自己经验与知识的认知度,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仔细观察,了解作品的形式语言特征,能有浓度大胆表达与自己在联想中获得感受,从而为进一步鉴赏奠定基础。
2、分析:在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品核心内容中的形式因素、组织引导学生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解读作品中各类美术元素、艺术形式美的运用和美术形象塑造的意义,通过比较来发现和领会美术形式语言美,促进学生审美经验的提升,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教案

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一:教学内容: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绘画的主要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并领会各民族绘画形式的差异及其与审美观念的联系;能够比较、分析外国古代绘画重要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最终达到使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外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绘画的主要特点。
能够比较、分析外国古代绘画重要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2、方法与过程: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感受、质疑、研究、分析、讨论、评价、总结。
选择典型或者学生喜欢的作品,借助参考资料加深理解和感受,通过交流讨论,作出初步评价。
师生共同总结鉴赏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光辉灿烂的艺术作品,外国古代的作品中渗透着人类的发现与创造,我们应该站在国际视野中来认识人类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要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分析、比较,使学生加深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了解,认识外国绘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教学难点:领会古代不同民族绘画形式上的差异及其与现实生活、宗教、审美观念的联系。
四: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五:教材分析(A)内容结构本课由以下四节组成:第一节,简要介绍了人类最早的绘画——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窟壁画,图示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野牛》,使学生对人类早期绘画的基本面貌有所了解。
第二节,对古埃及壁画的基本特征、独特的人物造型样式作简要介绍,图示《三个乐女》及《宴乐图》,并指出古代两河、爱琴海等地区的绘画与古埃及壁画的联系。
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

圣母是充满神性的宗教 人物,而在拉斐尔的笔 下,却表现出世俗女性 温存善良的情感与端庄 美丽的休态。《西斯庭 圣母》是宗教意味较强 的主题,然而在拉斐尔 精心绘制的画面中,圣 母抱着圣婴从缥缈天界 向人间款款走来,洋溢 着一种人间亲情。画家 在神秘的宗教气氛中融 进了生活气息,使虚幻 的天国世界回落到真实 的现实空间。
文艺复兴的艺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现实与人文。文艺复兴所有的创作大 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这包括了人的感 观,人的信仰,人的欲望,以及人的世界 观。这时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 权,打破封建的禁欲主义。打破封建制 度对人精神甚至是肉体的封锁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取得成绩的原因
1、由于人们的思想从长期的宗教桎梏中解放出来,发扬了勇于 探索、富有进取的精神。;例如: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等, 都是多才多艺的人,他们亲自解剖人的尸体,达· 芬奇一个人解剖 了三十多具尸体,画了不少人体解剖图;米开朗基罗对人体解剖 的知识,超过了当时的外科医生。 2、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美术中吸取了营养。例如古希腊、 古罗马的注重生活、重视人的描写人的创作方法,以及表现完美 的人体的技巧等。 3、科学的透视法的发明和油画材料、油画持法的改进。
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是16世纪以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 和提香为代表的绘画形式,他们吸收了文艺 复兴鼎盛时期画家的精华,但大胆在色彩上 创新,使画作更为生动明快,同时人物背景 的风景比例更大。乔尔乔内的著名作品《沉 睡的维纳斯》、《暴风雨》等;提香的著名 作品有大型壁画“圣母升天”、“欧罗巴被 劫”、“达娜厄”等。威尼斯画派对其后的 巴洛克艺术时期画家有很大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西欧与中 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文 艺复兴”的原意就是指“在古典规范下,文 学和艺术的复兴。”实际上文艺复兴作为欧 洲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其涵义还要 宽泛得多。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的千年统 治之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奴役,被禁 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 为驱散中世纪的黑暗,建立新兴的资产阶级 文化的重要武器。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0课《人类生活得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PPT课件(共28张PPT)

柔的女性形象。造型严谨,神态端庄自然,达芬奇高超的画技使人物形神兼备。
3、画因史名。《蒙娜丽莎》一画是中世纪后文艺复兴时期最早描绘世俗妇女形象的
成功作品,它形象的表明了中世纪后欧洲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性的解放与复苏,讴歌了 人性的伟大。把人从神权的文化奴役下解放出来。达芬奇通过蒙娜丽莎这幅肖像画折射 那个时期整个社会的变化。
四、课后拓展 蒙娜丽莎为什么没有眉毛?
著名画家 达•芬奇
(1452—1519)
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 子上。 他不但是个大画家,还是一个科学 家、建筑家、雕塑家、数学家、音乐家、工 程师和发明家。 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 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是文 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4:33:08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82021/9/82021/9/8Sep-218-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8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蒙娜丽莎的主题思想: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达芬奇着力表现人的感情。以 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了人的感情和愿望。是以“人” 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16张PPT)

· 洞窟壁画欣赏·
• 请同学们欣 赏并辨认出 画面中是哪 种动物?它 们在表现上 有什么特点?
《法《斯欧国攻科《 阿 西 《1南洲5击洞野 尔 班公0部野人窟0牛 塔 牙牛0阿牛的 ,》米桑年大尔、受约,拉坦~厅克马洞德伤公前》桥和窟,的元1,的犀3,野前约0瓦牛0牛1公05隆》》年0元,0,。前0 拉 地年区~约 最,前公大约1元的3公前0公元01牛02前年0约20。308年500。厘0年米。长。的Fra bibliotek作《蒙娜丽莎》和
《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
诣。他认为自然中最美
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
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 达·芬奇的人
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 对象的核心。
油体 术画比 与《最例 科蒙后, 学娜的艺 的丽晚莎餐》》
结合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
•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 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 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 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 的巅峰。他的性情平和、文 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 和他的画作一样,他的作品 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 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 秩序。
• 达芬奇 • 拉斐尔
• 米开朗基罗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
• 莱昂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欧洲文艺复
兴时期的天才艺术家、
科学家、发明家 、建筑
学家。现代学者称他为
“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
的代表”,是人类历史
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
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
《创世纪》梵蒂冈 西斯廷教堂礼拜堂 天花板上的壁画
10人10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1

尔斯、伦勃朗、委拉斯凯兹等 一批杰出的绘画大师.
吉 普 赛 女 人 哈 尔 斯
4、19世纪欧洲画派绽放光芒
• 新古典主义 安格尔
• 浪漫主义 • 印象主义派
德拉克洛瓦 马奈,莫奈,雷诺阿等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1.重古代 2.重理性 3.重道德 4.重格律 5.重宫廷
新古典主义
雅克-路易斯•大卫,《 马拉之死》,1793年。 布面油画,约160厘米 ×124.4厘米。布鲁塞尔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
• 浪漫主义是对18世纪中叶兴起的新古典主 义的朴素、客观的自觉反抗。它兴起于18 世纪末,并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注重 个性,特别是对主观性和自我表现的重视 是浪漫主义美术的显著特征。
浪漫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重中古;重自然;重感情;重形式; 重对比
浪 漫 主 义
德拉克洛瓦,《7月28日:自由引导人民》,1830年。布面油画,
现 实 主 义
《三等车厢》杜米埃 油画,66cm×91cm,藏美国纽约市立博物馆
印象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1. 重外光 2.重瞬间
3.重视觉 4.重气氛
四、其他地区的绘画
印度的佛教石窟壁画 日本的浮世绘版画 波斯的细密画
课程总结
• 一、人类早期的绘画 • 二、古埃及绘画 • 三、在世纪绘画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的欧洲绘画 • 四、其他地区的绘画
• 一、人类早期的绘画 • 二、古埃及绘画 • 三、在世纪绘画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的欧洲绘画 • 四、其他地区的绘画
一、人类最早的绘画
野生动物,写实风格
人类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19世纪在欧洲西南部发现的 原始洞窟壁画是人类早期绘画的杰出代表。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与法国的拉斯科洞 窟壁画突出体现了人类早期绘画水平.
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 ——现实主义绘画

罗中立《父亲》
王式廓《血衣》
罗中立《父亲》
陈丹青《西藏组图》系列
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
何多苓《青春》
高小华《为什么》
王宏剑《阳关三叠》
王宏剑《黄河古驿》
刘小东《三峡移民》系列
徐唯辛《工棚》
徐唯辛《矿工系列》
现实主义精神
• 【97人异地打工受骗无工可做 蜗居桥洞3个 月】
• 列宾自己曾说:通过历史 画,为痛苦的悲剧寻找出 路。
列宾《自画像》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斯塔索夫说:“就凭这张画,列宾就可以跻身于 世界一流大画家之列”。
伦勃朗《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 伦勃朗《夜巡》
委拉斯贵支《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委拉麦的女子》
• 法国评论家认 为: “没有库 尔贝,就没有 莫奈
;没有莫奈,便 没有印象主义
库尔贝的自画像《抽烟斗的人》
现实主义绘画代表画家
• 时代代表画家 16、17世纪(意大利)卡拉瓦乔;一些荷兰画家 17世纪(荷兰)伦勃朗;(西班牙)委拉斯贵支 18世纪(法国)夏尔丹 19世纪(法国)米勒;库尔贝;巴比松画派;达维特;
米勒《晚钟》
米勒《拾穗》
柯罗《戴珍珠的女人》
列宾《扎波罗热的哥萨克回复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四世的来信》
克拉姆斯柯依《无名女郎》
雷荷密特
• 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现实主义绘画就以 在精神思想上以及政治意义和人文关怀的 特征很好地表现出来。
• 代表画家:王式廓的《血衣》高小华的 《为什么》罗中立《父亲》陈丹青《西藏 组图》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
德拉克洛瓦 (俄国)列宾;巡回展览画派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文学方面:斯汤达;福楼拜;巴尔扎克等。 6、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美术主要代表画家: 柯罗;米勒;库尔贝;卢梭;列宾;罗丹;杜米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绘画的主要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并领会各民族绘画形式的差异及其与审美观念的联系;能够比较、分析外国古代绘画重要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最终达到使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的目标。
(二)内容结构本课由以下四节组成:第一节,简要介绍了人类最早的绘画——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窟壁画,图示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野牛》,使学生对人类早期绘画的基本面貌有所了解。
第二节,对古埃及壁画的基本特征、独特的人物造型样式作简要介绍,图示《三个乐女》及《宴乐图》,并指出古代两河、爱琴海等地区的绘画与古埃及壁画的联系。
图示《朝贡者》一画,使学生对此有所认识。
第三节,在本课所占比重最大。
重点介绍了以下三方面内容:1.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绘画;2.17世纪荷兰绘画;3.17、18世纪西班牙绘画;4.19世纪法国绘画。
第一部分,首先概述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绘画的特征,以便通过比较加深对文艺复兴绘画的认识。
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列举了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的作品,着重分析了《草地上的圣母》。
第二部分,突出荷兰画派在风俗画、风景、静物画方面的成就,列举了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使学生领会荷兰风俗画与静物画的特点,并图示风景画《埃克河边的磨坊》及伦勃朗、鲁本斯、哈尔斯的肖像画,引起学生对这几位大师艺术的关注。
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西班牙绘画大师委拉斯凯兹和哥雅的艺术,分析了《纺织女》、《1808年5月3日的枪杀》两幅画的艺术特色,并辅以委拉斯凯兹的《大宫女》和哥雅的《自画像》、《着衣的玛哈》,使学生能加深对两位画家绘画艺术的认识。
第四部分,首先对19世纪法国绘画发展概况作了简要的介绍,使学生对其有宏观的把握;其次分析了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和杜米埃的《三等车厢》,使学生通过比较,领会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绘画的差异,并图示达维特的《马拉之死》、安格尔的《泉》、莫奈的《印象·日出》、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等,以便学生领略19世纪法国绘画的不同风貌。
第四节,其他地区的绘画,介绍了印度佛教石窟壁画和日本浮世绘版画,图示并分析了印度的《持莲花菩萨》和日本的《三美人图》两幅作品,使学生了解东方绘画的基本面貌和不同的民族特色。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加深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了解,认识外国绘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本课教学难点:领会古代不同民族绘画形式上的差异及其与现实生活、宗教、审美观念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资料(一)作品分析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旧石器时代晚期,西班牙)此画位于阿尔塔米拉洞窟的侧洞,即顶部绘有18头牛的“公牛大厅”。
此画准确地表现了野牛的结构和动态,用线条描绘基本绘画轮廓,并加晕染,表明旧石器时代的欧洲先民已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法,能够表现具有写实风格的动物形象,体现了原始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画的线条是采用原始的毛笔勾勒的,色彩的表现是用平涂和喷绘(即口含颜料通过骨管吹到画面相应的部位,能产生浓淡变化,以表现出体积感)的方法。
三个乐女壁画,公元前1390年,绘于底比斯52号墓(阿蒙神祭司、王族纳克特墓中)古埃及这是反映古埃及人现实生活的壁画《宴乐图》的局部,描绘的是三个乐女演奏乐器的情形。
画面左侧的乐女在弹竖琴,中间的裸体乐女正拨动诗琴,右侧的乐女吹双笛。
乐女们的造型虽然依照埃及艺术独特的正面律的样式表现,但是仍生动地描绘出乐女们不同的动态、神情,突出少女身材的修长、优雅,彼此呼应,耐人寻味。
乐女的肤色为黄褐色,与白色的裙子、深蓝色的头发及各式饰物相配,既对比鲜明,又和谐统一。
正面律是古埃及浮雕和绘画保持了3000年不变的造型规范,即表现人物形象,头部为正侧面,而眼睛是正面的;肩部及上半身是正面的,下肢则是正侧面的。
此画中的裸体乐女身休扭转,重心放在一只脚上,突破了画人物下肢必须用正侧面的传统手法,因而使乐女的体态显得更加轻盈活泼。
埃及绘画构图多采用水平线分割画面,画面布局较满,很少留有空白。
《宴乐图》的构图即反映了埃及绘画构图及造型特点。
唱歌的天使与圣母子(油画,1477年,直径135厘米,德国柏林国立美术馆藏)波提切利(意大利)圆形画面上六位天使手捧赞美诗,簇拥着圣母子,在歌唱。
画面中心的圣母神情庄重、安详,圣婴天真、可爱,画面洋溢着温柔、祥和的气息。
此画是波提切利创作的一系列圣母子作品之一,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在继承古希腊、古罗马写实主义传统的同时,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在表现基督教题材的作品中融入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通过圣母子一类的绘画,表达人间的亲情与爱,不同于中世纪圣像画突出的是神的至高无上、传达神秘的宗教气氛。
波提切利(1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著名画家。
他的作品既具有写实性,又富于装饰韵味,代表作是《春》和《维纳斯的诞生》。
所绘女性形象,体态修长、优雅,表情透露出淡淡的忧郁与迷惘。
此画中的圣母也不例外。
圆形画是由波提切利的老师利皮(1406—1469年)首创的,波提切利充分运用这一新的画幅形式,创作了大量主要适于私人供奉的圣母像。
岩间圣母(油画,1483—1485年,长197.5厘米,宽123厘米,法国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意大利)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绘画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品。
作者描绘的圣母子及小约翰母子身处于大自然的岩石洞穴间。
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年轻母亲的温柔、秀美与儿童的纯真可爱,被表现得无懈可击;背景的描绘也十分真实、妥贴,对人物形象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
作者探索性地运用明暗对比法,画面中的大部分物象处于暗部,光线照在人物的主要部位,女子的面部、手和儿童的裸体分外突出,体积感与空间感增强,明暗对比鲜明,使画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引人入胜。
达·芬奇曾画过两幅《岩间圣母》,此画在先,另一幅作于1495—1506年。
两幅画面构图、背景、人物形态大致相同,细部处理有别,后绘的一幅画中圣母、圣婴及小约翰头上的光环消失了。
它们是作者在绘画上不懈探索、苦心经营的艺术结晶。
草地上的圣母(油画,1504年,长113厘米,宽66厘米,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拉斐尔(意大利)此画是拉斐尔最擅于描绘的圣母子题材的一系列作品之一,集中体现了作者绘画技艺的完美,也反映了文艺复兴盛期绘画大师的高超水平。
作者对圣母、圣婴及小约翰的描绘不仅仅是对年轻女性和儿童形象的真实再现,而且寄予他本人及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人的审美理想。
作者笔下的圣母子既与中世纪圣像画的风格判然有别,也不同于早期文艺复兴画家的创作。
他描绘的圣母不乏文艺复兴时代圣母像的美丽、庄重与尊贵,而又显得恬静、温和,更加亲切感人。
拉斐尔是在借鉴达·芬奇及其他前辈画家的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描绘了面目一新、感人至深的圣母形象。
这是画家努力探索的结果,也源自其天性的敏锐、温柔、平和。
埃克河边的磨坊(油画,1670年,长101厘米,宽82.9厘米,荷兰阿姆斯特丹克吉列斯博物馆)雷斯达尔(荷兰)欧洲风景画在17世纪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荷兰画家在这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荷兰画派中有不少专门从事风景画创作的画家,雷斯达尔(1628—1682)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擅长描绘荷兰的自然景色、田园风光等。
他笔下的森林、溪流、风车、帆船等往往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这幅风景画是雷斯达尔的代表作,也体现了荷兰风景画的风格。
作者满腔热情而又细致入微地描绘荷兰特有的风车磨坊的迷人景色。
大风车与远处的建筑、河面的帆船及前景的芦苇等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天空的阴云和不平静的水面预示着将要发生的变化,引人遐想,令人回味。
画面中面积最大的部分是天空,空间辽阔而不单调,云层的形态、色彩被描绘得十分丰富,充分体现了画家对自然景色的悉心观察和非凡的表现力。
倒牛奶的女仆(油画,1658年,长45.4厘米,宽41厘米,荷兰阿姆斯特丹列吉克斯博物馆藏)维米尔(荷兰)维米尔(1632—1675)是荷兰画派的风俗画大师。
他将画笔伸向荷兰市民生活的多个方面,擅长描绘平凡、琐碎的生活细节,从而揭示生活中朴素、和谐、静谧的美。
其画风细腻,多描绘室内景,对光与色彩的表现有独到之处。
此画是荷兰风俗画的优秀代表,作者选取的是普通民众生活中最寻常的倒牛奶的细节,并加以描绘,除了准确地表现女仆的形象外,还不厌其烦地刻画了桌上摆放的及墙上挂的各类物品,将不同物品的色彩、质感表现得无懈可击,恰到好处地描绘出窗外射进室内的光线的柔和、温暖。
此画对细节的完美处理,可以与同时期荷兰静物画大师的作品相媲美,集中体现了荷兰风俗画与静物画两方面的成就。
这类风俗画主要是满足荷兰市民阶层的需求,画幅尺寸不大,内容贴近生活,适于普通居民室内陈设。
纺织女(油画,1657年,长289厘米,宽220厘米,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委拉斯凯兹(西班牙)《纺织女》,又名《帕拉斯与阿拉喀涅》,是画家晚年的力作。
描绘的是皇家织造厂织女的劳动情景。
画面前景光线昏暗,五位织女正在紧张地工作,左边的老年女工在纺纱,她身后的年轻女工正拢起厚重的帷幕,似乎与老妇人说话。
画面正中逆光下的女工正收拾地上零乱的物品。
画面右边的女工是画家着力表现的对象,一位正将装着线团的篮子放下,一位正从织机上解下线团,光线照在这位白衣绿裙的青年女工背部,健壮而匀称的身体得到完美的表现。
五位女工有老有少,暗示着皇家纺织厂的女工们将青春与生命都消耗在这昏暗的纺织作坊中。
画面正中的背景是内室中三位贵妇在欣赏壁毯,壁毯图案表现的是罗马神话故事:帕拉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别称)嫉妒擅长织绣的少女阿拉喀涅,与其比赛败北后,一怒之下,施法术将她变为蜘蛛,罚其终生织绣不息。
将背景中壁毯的故事与前景中的织女联系在一起,更能体会到画家创作这幅作品的深意。
委拉斯凯兹身为皇家织造厂的艺术总监,对织女们的生活相当了解,这也是他创作出如此感人的作品的原因。
画家在构图上的巧妙处理,对不同光线下人物及各种物品的悉心描绘,更为画面增色,耐人寻味。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油画,1814年,长345厘米,宽266厘米,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藏)哥雅(西班牙)作者表现的是1808 年5月3日法国入侵者枪杀西班牙起义者的真实事件。
画面中起义者处于强光之下,其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与逆光中的刽子手的残暴形成鲜明对照。
画家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夜幕下的惨烈与罪恶,而且使之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产生撼人心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