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歌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读懂诗歌 ppt课件

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 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 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2016·全国Ⅱ卷)阅读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的意思;再分 析表达的情感,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 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若选“健”“明”好,先分析“臂 健”“眼明”写出了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 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的意思;再分析表 达的情感,
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
点明具体动作表现并作简要阐述。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
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 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 豫不决,落子迟缓。
7.(2014·全国Ⅱ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 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1)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第一问是鉴赏 玉花骢的形象,内容集中在结尾两句,作者运用了比喻和 反衬的手法来塑造马的形象,抓住描写中运用的这两种修 辞手法即可分析出玉花骢马的特点。第二问是鉴赏曹霸的 形象,内容集中在第六、七两句,
“惨淡经营”指画前构思,“斯须出”写其作画之快
速利落,一气呵成。 答案: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
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
2.(2016·全国Ⅱ卷)阅读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的意思;再分 析表达的情感,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 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若选“健”“明”好,先分析“臂 健”“眼明”写出了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 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的意思;再分析表 达的情感,
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
点明具体动作表现并作简要阐述。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
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 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 豫不决,落子迟缓。
7.(2014·全国Ⅱ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 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1)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第一问是鉴赏 玉花骢的形象,内容集中在结尾两句,作者运用了比喻和 反衬的手法来塑造马的形象,抓住描写中运用的这两种修 辞手法即可分析出玉花骢马的特点。第二问是鉴赏曹霸的 形象,内容集中在第六、七两句,
“惨淡经营”指画前构思,“斯须出”写其作画之快
速利落,一气呵成。 答案: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
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
读懂诗歌优质课件(共37张PPT)

题材——怀古咏史诗或借古讽今诗(特点: 古人名、古迹)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情年事已高、功业无 成、人事飘零、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追 慕英雄、同情古人等等)。
题上来看,交代了哪些内容?(学生用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人物事件(我竹窗闻风想念友人 ➢②题材:送别怀人诗 ➢③情感:想念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 吴钩——宝剑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峨眉——高尚的德行
▪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寸管——笔
▪ 西陆——秋风
柳营——指军营
▪ 丝竹——音乐; 怀桔——指孝顺双亲
▪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 三尺——法律; 昆山玉——杰出的人才
▪ 青鸟——信使
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 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 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战乱 频繁,生灵涂炭,又有悯农诗、反战诗、忧 国忧民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 歌创作的颠峰时期。 ④北宋诗重义理。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 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 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 提示:贬官,漂泊,远离京城,想家,想 重回朝廷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张PPT精品课件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16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示例二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苏轼)
仿佛曾游岂梦中, 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 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 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 会有幽人客寓公。
注: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十月作者第二 次遭贬初到惠州时所作。
2、读关键词
(1).情感词: 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 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 (2).修饰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等,尤其 是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30
方法四:读正文(意象 关键词 尾句)
(3).情感词即“情点”。直接表露情感,如“悲”、 “愁”、“孤”、“喜”“闲”之类。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如何读懂诗歌
2、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 “四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示例一
观书有感
借助题目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 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 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 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问: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5分)
24
演练三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①
高考诗歌鉴赏有效读懂诗歌 课件(共33张PPT)

22
顺向(顺意:景与情的和谐 )
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 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景:事悠悠、满目秋
情:萧萧、惨惨、凄凉……23
波③寸情不思感移考、的:叫暗船这示、首归:词是如何表在,现雨无西中法湖褪移游色步人,,不柳表同絮达落了情在伤感地春的上之?沾情了;泥“
春怎知、春也归
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
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
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辨一辨 明关系:
顺意(顺向) 逆意(逆向)
合理地“想入非非” 理智地“适当发散”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思考:本词表现 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景:吹雨 残枝 落花 寒渌 日西 残棋(景伤)
情:讳愁无奈眉 沉吟应劫迟(情悲)
如何读懂诗歌
。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译出诗歌大意: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 创设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如何读懂
1.读——通读全篇 2.看——找启示 3.抓——寻突破
渔歌起、望孤灯
情:诗人凄凉孤寂,国破家亡、
飘泊无依之感
36
作业布置:
顺向(顺意:景与情的和谐 )
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 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景:事悠悠、满目秋
情:萧萧、惨惨、凄凉……23
波③寸情不思感移考、的:叫暗船这示、首归:词是如何表在,现雨无西中法湖褪移游色步人,,不柳表同絮达落了情在伤感地春的上之?沾情了;泥“
春怎知、春也归
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
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
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辨一辨 明关系:
顺意(顺向) 逆意(逆向)
合理地“想入非非” 理智地“适当发散”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思考:本词表现 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景:吹雨 残枝 落花 寒渌 日西 残棋(景伤)
情:讳愁无奈眉 沉吟应劫迟(情悲)
如何读懂诗歌
。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译出诗歌大意: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 创设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如何读懂
1.读——通读全篇 2.看——找启示 3.抓——寻突破
渔歌起、望孤灯
情:诗人凄凉孤寂,国破家亡、
飘泊无依之感
36
作业布置: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读懂诗歌+课件

2024年高考专 题复习:读懂诗
歌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目 录
Part One.
高考诗歌鉴赏概述
Part Two.
诗歌语言与表达技 巧
Part Three.
诗歌题材与主题思 想
Part Four.
诗歌文化与历史背 景
Part Five.
诗歌鉴赏训练与模 拟题
Part Six.
备考策略与应试技 巧
02 清代诗歌继承了唐宋诗歌的传统,同 时又有自己的特色。
04 清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有:纳兰性德、 龚自珍、黄遵宪等。
Part Five 诗歌鉴赏训练与模拟题
真题解析与模拟题训练
01
真题解析:对历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进行详细 解析,分析考点、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03
题型分类:根据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如意境 分析、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等,进行分类训练。
Part One
高考诗歌鉴赏概述
考试大纲要求
诗歌鉴赏:理解诗歌的
内容和情感,分析诗歌
1
的艺术手法和特点
诗歌类型:包括古体诗、
近体诗、现代诗等
2
诗歌题材:包括山水田
园、爱情离别、怀古咏
3
史、咏物抒怀等
诗歌风格:包括豪放派、
婉约派、现实主义、浪
4
漫主义等
诗歌鉴赏方法:包括知
人论世、以意逆志、虚
5
实结合、情景交融等
01
熟悉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 体裁、形式、语言特点等。
0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分 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等。
03
阅读大量的诗歌作品,了解不同 诗人的风格和特点。
04
05
歌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目 录
Part One.
高考诗歌鉴赏概述
Part Two.
诗歌语言与表达技 巧
Part Three.
诗歌题材与主题思 想
Part Four.
诗歌文化与历史背 景
Part Five.
诗歌鉴赏训练与模 拟题
Part Six.
备考策略与应试技 巧
02 清代诗歌继承了唐宋诗歌的传统,同 时又有自己的特色。
04 清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有:纳兰性德、 龚自珍、黄遵宪等。
Part Five 诗歌鉴赏训练与模拟题
真题解析与模拟题训练
01
真题解析:对历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进行详细 解析,分析考点、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03
题型分类:根据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如意境 分析、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等,进行分类训练。
Part One
高考诗歌鉴赏概述
考试大纲要求
诗歌鉴赏:理解诗歌的
内容和情感,分析诗歌
1
的艺术手法和特点
诗歌类型:包括古体诗、
近体诗、现代诗等
2
诗歌题材:包括山水田
园、爱情离别、怀古咏
3
史、咏物抒怀等
诗歌风格:包括豪放派、
婉约派、现实主义、浪
4
漫主义等
诗歌鉴赏方法:包括知
人论世、以意逆志、虚
5
实结合、情景交融等
01
熟悉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 体裁、形式、语言特点等。
0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分 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等。
03
阅读大量的诗歌作品,了解不同 诗人的风格和特点。
04
05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课件(共61张PPT)

“幽居”是僻静的居处。“少邻并”是指 “很少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读题目 时间 事件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地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之时。西园在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带着标题去读诗:此标题交代了时间(半夜)、地点(西园)、 事件(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所见所闻所感)。
读懂诗歌是鉴赏的关键
先从整体上(宏观上)读懂诗歌
我们细读完一首诗歌后,可针对该诗 歌追问三个问题,从而初步读懂诗歌:
“写什么” (诗歌形象、主要内容(意境、意象))
“怎么写” (语言、表现技巧)
“为何写” (情感、主旨、观点态度)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诗歌的意象:指作者用以寄托情感的物象。(识记常见 意象的含义) 诗歌的语言:炼字妙处、语言风格等; 诗歌的表现技巧:主要指修辞手法、描写方式、表现手 法等; 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 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
(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处于社会动荡之际,诗风苍凉雄健, 倡导建功立业!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 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靡,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 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读懂诗歌是鉴赏的关键
——八项关注,读懂诗词
(读懂诗词的具体读法)
还1乡、这的首怨关诗情意。注在诗题写的征首目夫句长写(期守守品边边时读,间东延标西续辗题,转地)不点能转
读题目 时间 事件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地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之时。西园在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带着标题去读诗:此标题交代了时间(半夜)、地点(西园)、 事件(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所见所闻所感)。
读懂诗歌是鉴赏的关键
先从整体上(宏观上)读懂诗歌
我们细读完一首诗歌后,可针对该诗 歌追问三个问题,从而初步读懂诗歌:
“写什么” (诗歌形象、主要内容(意境、意象))
“怎么写” (语言、表现技巧)
“为何写” (情感、主旨、观点态度)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诗歌的意象:指作者用以寄托情感的物象。(识记常见 意象的含义) 诗歌的语言:炼字妙处、语言风格等; 诗歌的表现技巧:主要指修辞手法、描写方式、表现手 法等; 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 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
(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处于社会动荡之际,诗风苍凉雄健, 倡导建功立业!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 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靡,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 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读懂诗歌是鉴赏的关键
——八项关注,读懂诗词
(读懂诗词的具体读法)
还1乡、这的首怨关诗情意。注在诗题写的征首目夫句长写(期守守品边边时读,间东延标西续辗题,转地)不点能转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PPT课件

国
古
( 按
代
音 律
诗
形 式
歌
分 )
分
类
古体诗(古风)
诗 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诗人的仿作。
(唐) 近体诗(格律诗)
形成于唐代的格律诗
词(宋)
小令
曲
散曲
套曲
(元) 剧曲
古 体 诗
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
包括:《诗经》(《关雎》)、《楚辞》 (《离骚》)、《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歌” (《长恨歌》)、“歌行”(《琵琶行》)、 “曲”(《塞下曲》)、“吟”(《游子吟》)、 “引”(《李凭箜篌引》)等
单调(只有一段) 结构 双调(有两段) (段落) 三叠或四叠(分三段或四段)
词
又称“诗 余”“长 短句”
小令(58字以内) 字数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豪放词
风格
婉约词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 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诗歌鉴赏1——读懂诗歌
郝朝阳
考情方向
• 1、从选材上看,所选诗歌以唐宋为主。名家飞名篇作品成为 热点,又是也会涉及非名家名篇作品。
• 2、从题材上看,赠别诗、写景抒情诗、羁旅思乡诗成为命题 首选和考察重点。
• 3、从考点上看,重点考察语言、思想情感、表达技巧,形象 的考察隐含在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中,较少直接设题考察。
律诗
(八句)
五言律诗(五律)《春望》 七言律诗(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排律/长律(至少五韵十句的律诗)
登高 杜甫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高考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课件共61张

04
沉郁顿挫
语言凝重深沉,节奏 跌宕起伏,如杜甫的 《登高》。
诗歌意象与意境
意象
诗歌中通过具体事物或景象表达出的情感和思想,如 “柳”代表离别,“月”代表思念。
意境
通过意象的组合和情感的渲染营造出的整体艺术境界 ,如孤独、宁静、壮美等。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和整体呈 现。
模拟题训练与讲解
1
精选模拟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 应试能力。
2
对模拟题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3
鼓励学生多做模拟题,加深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和 认识。
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建议
多读一些经典诗歌,积累 诗歌素养和审美能力。
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意 境、语言等要素,提高鉴 赏能力。
跳跃性思维
诗歌语言具有跳跃性,通过留白和省略等手法激 发读者想象。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 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描写方式。
05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及解题策略
Chapter
选择题解题技巧
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是选择 “正确”还是“错误”,是选择“一项
在回答题目时,要注意格式规范,卷面整洁 ,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06
诗歌鉴赏实践演练与提升
Chapter
历年高考真题演练
0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进行详 细的解析和讲解。
02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背景、主题、意象、语言等要 素,掌握鉴赏的基本方法。
03
通过真题演练,让学生了解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规 律和评分标准。
情感表达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注释:
1.两诗均选自《红 楼梦》第37回。 2.手瓮:盛水的陶 器。 3.白帝:西方神, 管辖秋事。 4.月窟:月宫。因 仙人多居洞窟之中, 故名。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 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 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 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
不语婷婷日又昏。
改变词性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王安石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芭蕉。
-------蒋 捷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
•
送別 王維
•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
•
•
补充省略的内容
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 大意:
李益
• 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
微风惊暮坐,
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 思绪飘渺起来。 • (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源自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 大意: • (我)半卷起门帘,半掩着门,
(望着那白白的海棠),(觉得 应该)碾碎冰块给它做土用玉来 给它做盆。 • (它仿佛)从梨花那里偷来三分 洁白,(又好像)从梅花那里借 来一缕精魂。 • 像月宫中的仙女缝制的白色缟衣, 又仿佛秋天闺房中哀怨的少女在 擦拭泪痕。 • 娇羞无语能和谁倾诉(心事呢?) (我)倦倚在西风之中,不知不 觉天已昏黑。
答案
•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 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 着瓮在路上,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 庙。
• 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 安详的气氛。
•
山居即事
•
王维
•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 诗的后四句表现了怎样的景与情?
• 难忘桃李盛开、春风吹拂,我们一 起畅饮的日子,独对细雨孤灯,我 深深的思念飘泊江湖十年的挚友。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 野水潺潺平落涧, • 秋风瑟瑟细吹林。
• 逢人抱瓮知村近, • 隔坞闻钟觉寺深。
•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诗歌大意
• 郊外,一条溪流缓缓地流入山涧, 发出潺潺的响声;秋风萧瑟,轻轻 地动摇树木,落叶纷纭。那儿有个 人抱瓮汲水,我因而知道村落离溪 水很近;那佛寺建在深山,隔着山 坞,模糊飘来了阵阵钟声。
•
寂寞地把篱门掩上,
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
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
柴门来见访的人冷落疏稀。
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
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
渡口边的炊烟袅袅升起,
处处是采菱人荡舟来归。
答案
•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 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 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
咏素蝶诗
•
刘孝绰
【诗歌备考】
如何读懂诗歌
【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
知识
读懂
鉴赏
表述
【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
知识
读懂
鉴赏
表述
•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 寻隐者不遇 • 贾岛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特殊语序的调整
• 1、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3、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5、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 6、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
------叶梦得
• 7、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
门户。
-------白居易
• 《逢入京使》(岑参)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翻译下列诗歌
•
寄黄几复
•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 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 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 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 溪猿哭瘴溪藤。
诗歌的语言:
•抒情性
• 含蓄性
• 精炼性
•
跳跃性
读懂诗歌,即要懂得 “诗家语”,懂得诗歌 对语言的变形。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理解词语 注意词类活用
填充内容
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 整合句意
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 等。
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 整的句子。
•
重点词语的理解
• 大意: • (我)珍惜看重(白海棠)美好的姿
容。白天,我掩门出去,亲自提着手 瓮浇灌白海棠。 • (刚浇上水的白海棠)在秋日的台阶 上像洗去胭脂一样,映出了它的身影; 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如同冰雪 般的精魂。 • 淡雅到极致才知道海棠花更娇艳,忧 愁太多哪能求得像白玉无瑕一样没有 泪痕呢? • (海棠花)想报答白帝的雨露之恩, 只凭借自身的清亮洁白就可以了, (但它只是)默默无语高高地站立在 那里直到黄昏。
阅读下面两首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 样描写的?
• 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 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 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 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 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 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注释:
1.两诗均选自《红 楼梦》第37回。 2.手瓮:盛水的陶 器。 3.白帝:西方神, 管辖秋事。 4.月窟:月宫。因 仙人多居洞窟之中, 故名。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 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 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 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
不语婷婷日又昏。
改变词性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王安石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芭蕉。
-------蒋 捷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
•
送別 王維
•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
•
•
补充省略的内容
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 大意:
李益
• 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
微风惊暮坐,
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 思绪飘渺起来。 • (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源自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 大意: • (我)半卷起门帘,半掩着门,
(望着那白白的海棠),(觉得 应该)碾碎冰块给它做土用玉来 给它做盆。 • (它仿佛)从梨花那里偷来三分 洁白,(又好像)从梅花那里借 来一缕精魂。 • 像月宫中的仙女缝制的白色缟衣, 又仿佛秋天闺房中哀怨的少女在 擦拭泪痕。 • 娇羞无语能和谁倾诉(心事呢?) (我)倦倚在西风之中,不知不 觉天已昏黑。
答案
•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 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 着瓮在路上,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 庙。
• 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 安详的气氛。
•
山居即事
•
王维
•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 诗的后四句表现了怎样的景与情?
• 难忘桃李盛开、春风吹拂,我们一 起畅饮的日子,独对细雨孤灯,我 深深的思念飘泊江湖十年的挚友。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 野水潺潺平落涧, • 秋风瑟瑟细吹林。
• 逢人抱瓮知村近, • 隔坞闻钟觉寺深。
•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诗歌大意
• 郊外,一条溪流缓缓地流入山涧, 发出潺潺的响声;秋风萧瑟,轻轻 地动摇树木,落叶纷纭。那儿有个 人抱瓮汲水,我因而知道村落离溪 水很近;那佛寺建在深山,隔着山 坞,模糊飘来了阵阵钟声。
•
寂寞地把篱门掩上,
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
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
柴门来见访的人冷落疏稀。
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
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
渡口边的炊烟袅袅升起,
处处是采菱人荡舟来归。
答案
•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 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 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
咏素蝶诗
•
刘孝绰
【诗歌备考】
如何读懂诗歌
【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
知识
读懂
鉴赏
表述
【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
知识
读懂
鉴赏
表述
•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 寻隐者不遇 • 贾岛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特殊语序的调整
• 1、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3、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5、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 6、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
------叶梦得
• 7、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
门户。
-------白居易
• 《逢入京使》(岑参)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翻译下列诗歌
•
寄黄几复
•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 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 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 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 溪猿哭瘴溪藤。
诗歌的语言:
•抒情性
• 含蓄性
• 精炼性
•
跳跃性
读懂诗歌,即要懂得 “诗家语”,懂得诗歌 对语言的变形。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理解词语 注意词类活用
填充内容
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 整合句意
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 等。
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 整的句子。
•
重点词语的理解
• 大意: • (我)珍惜看重(白海棠)美好的姿
容。白天,我掩门出去,亲自提着手 瓮浇灌白海棠。 • (刚浇上水的白海棠)在秋日的台阶 上像洗去胭脂一样,映出了它的身影; 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如同冰雪 般的精魂。 • 淡雅到极致才知道海棠花更娇艳,忧 愁太多哪能求得像白玉无瑕一样没有 泪痕呢? • (海棠花)想报答白帝的雨露之恩, 只凭借自身的清亮洁白就可以了, (但它只是)默默无语高高地站立在 那里直到黄昏。
阅读下面两首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 样描写的?
• 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 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 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 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 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 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