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继承与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谈继承与创新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在此与大家探讨关于我们共同关心的手工艺术的问题。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展从倡议到今天的第六届展览走过了7个年头,仍然坚持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是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工艺美术运动”,我们知道它发生在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工业革命时期,而今天我们对工艺美术的再度重视发生在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迈进的时期。“工艺美术运动”的出发点是反对大机器生产的粗制滥造,而今天我们对于工艺美术的重视与以前不同的是并不否认今天的大机器制造业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而是在这样科技进步的情境下,从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发展的角度上,更好的张扬工艺美术这种承载人类文明的悠久载体的魅力。

然而对于手工艺的发展问题,传承与创新是设计界一直在谈论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容易落到空泛谈论的话题。怎样才能实现继承与创新一直是我们在探寻的事情,也是教育界一直在寻找方法的事情。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市场竞争,似乎一切都在竞争的急流、漩涡中争先恐后、匆忙寻找机会。历史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孕育着机会、孕育着挑战,也暗藏危险和牺牲。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的机会勿用质疑,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将以何作为代价而牺牲掉,这就需要我们谨慎。而事实是在工业发展、信息加速的同时,我们的手工艺正在悄悄的失落,因而就使我们今天的举动具有特别的意义。下面我将从如下三方面就继承与发展的话题与诸君进行商榷。

1、继承是需要前提和基础的

对于继承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传统手工艺师傅带徒弟的老模式中,徒弟的个人素质是能否掌握技艺的关键。假使师傅是不愿意把手艺带到棺材里去的,那么要把这份技艺保留下来,他一定要找到一个让他信得过并且得到其首肯的人选来继承他的衣钵。其实这一点放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也存在。那就是学生的自身素质是否准备好胜任这种传承,换个角度说,也就是学校的素质教育是否为学生奠定了足够的基础,或者退而求其次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来进行传承这项学业任务。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敏感到的一个切实问题。在这里面涉及到大学时期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比例问题,也涉及到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连贯的相关内容的不断强化。民艺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是应该渗透到教育的任何阶段的,是应该作为一项长期建设的民族文化的内容而相应的进入到学生的教育生活中去的。我们已经欣喜的看到国家教委已经在此方面作了努力,在小学的教育中普及素质教育的活动已经开始。但似乎这些还不足以在社会上引起更为广泛的重视,重视到以相应的活动或者是号召,让每一位家长都能认识到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只有重视到这样的程度可能才会在社会中起到切实的效应。所以在大学的教育中,至少现阶段,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才能在学生中建立起重视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自觉意识。当然就全国范围来看,各个学校的地域情况、人文情况、学生的来源差别、不同学校的软硬件差别、社会的现实需求等都是影响教育力度的因素。

其次,传承并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这里面有弹性、讲辩证,有取舍,而怎样取舍虽然取决于个人取向、个人情趣、个人禀赋,但首先应该有的还是能够取舍的能力。而这份能力是需要用一定量的知识来武装的,这些知识应该是人文的、科技的、信息的综合体。在这样的基础上谈继承是有的放矢的,才是主动的。如果我们一味地讲继承而不讲继承的前提条件,那

么继承是盲目的,而对于没有太多设计经验和生活体会的学生来说更是茫然的,不知所措的。在此我想借鉴一下柏林艺大的学生的读书任务,在艺术理论方面,柏林艺大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其书目包括:交流学、美学、信息学、符号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史论与社会学。学生几乎每一学期有三本书要读,学期末每个学生必须用1个小时的时间来面向全体同学及老师讲述读过的书的内容与体会,因而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深入读懂那本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作为理论基础的书目,而非专业方面的书目,是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深入了解的教育内容。而在我们的教育中,我想除了史论系的学生外,其他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读书量远没有这个程度。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并不都是做了详细的要求,而作为本科的学生更是脑海中一片茫然,对于传统文化类的书则更是懒得去翻看,意识上会认为那落伍了,太不时尚了。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仍然存在的普遍现象,一种教育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

继承的过程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就包含有一定量的创新。在继承实践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发现不同的可以改良的地方,一旦这种改良的着眼点得到准确的挖掘并改进,这就已经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创新。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个人禀赋外,是要靠培养才能形成的。目前的设计院校中,人文课程的局限性很大,大多数的课程都是相关的美术史、设计史等课程,课程面相对狭窄,学生的兴趣也不大。这其中的原因有些复杂,有条件上的限制,有认识上的限制,有整体学术气氛的影响,等等,诸多方面。总之,给学生架构起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他自己的主观能力,并且依赖这种能力去有目的、主动的、热情地开动脑筋来继承这才是一种理想的状况。

2、继承是创新的根基

创新是继承的衍生物。是在继承的过程中即已酝酿的不确定的东西,随着继承的能力的综合与展开,创新的面貌才会逐渐的显现。如前文讲的继承是需要前提和条件的,那么创新则更是建立在多元知识和信息的整合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一项活动。没有任何一种进步是凭空冒出的,它一定是建立在对其前面的事物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批判的着眼点是否合适、合时、合用。而这样的能力来自于判断者对于各种信息的处理,而这所谓的“各种信息”的涵盖面是广泛的,设计者自身的气质、禀赋、才学,文化氛围、地域情况、科技信息、社会意识、商业需求等等都是参与其中的要素。在这样复杂的人文思考的基础上做出批判并进行改良,才有可能酝酿出高级的创新,而不是生搬硬套的所谓“创新”或者是所谓“老瓶装新酒“式的创新。当然对于各种信息进行高屋建瓴的整合的才能,是我们的一种追求和理想的模式,可是在实际的创作实践中,我们的创作人才又是各式各样的,但无论如何,长期的实践、有智慧的的、朴素的感悟、大胆的尝试都是各个层面的创作者的法宝。对于创新的理解我们能从陕北的剪纸大师王占兰的简朴语言中领略一二。她的“剪纸艺术造型独特,侧面而立的形象,却剪成了正面的眼鼻;回头倒照的侧面虎,额前的“王”字却剪在了脑顶的后方。这样的变形处理,颇有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风格,非常传神而有趣。她从不拓着自己剪过的作品复剪,每次都是“冒铰”。她剪的一匹倒照马,只剪好外形,剪出眼睛就停剪了。别人让她再剪,她说如果再剪,马上就俗气了。还说剪花不是剪得花了就好,该停的时候就要停剪,不要见空就掏,要剪得活泛精神。”(摘自《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老艺人在长期的剪纸实践的磨砺中,总结前人的经验,反复斟酌,并使自身的想象力融入到其剪纸作品中。由此可见,老人朴素的语言能够一语道破艺术真谛,正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简与繁的取舍中体现了老人的独创精神和艺术造诣。尽管老人没有受到过正规的艺术教育,但老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贴近生活、贴近民间艺术的根源,创作随性,风格质朴而率真。这对于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来说不能不是一种启示。真正的继承要在生活中继承,真正的创新也是在生活中完成的,因而我们真的有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