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滇重楼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

编制时间: 4月

项目名称:*****滇重楼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项目实施单位法人:*****

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编写人员:

项目建设地点:四川省**********

项目建设年限:——2020年

*****滇重楼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位于四川省西部,*****东南部,贡嘎山西南,处在雅安、凉山、甘孜三市州的结合部,*****幅员面积6770平方公里。地处攀西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形成高山,极高山、山地、河谷四大地貌,地势北高南低,高差悬殊,地形复杂,雨量充沛,日照充分,呈典型立体气候,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项目实施地洪坝乡地处*****东北部,距县城373公里,东北与石棉县接壤,东南与湾坝乡相连,西南与斜卡乡相接,西北与康定市相邻,乡政府驻地海拔2205米,气候高低差异明显;幅员面积为566平方公里,境内蕴藏丰富的森林草场资源和中药材资源。部分农牧民长期从事中药材的采集,熟悉其生态环境,了解其生长特性,同时积极性高,对她们进行培训,有能力掌握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技术要求。因此,在*****发展中药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重楼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疗效。当前,重楼的消耗主要依靠野生重楼,而重楼的自然繁殖率很低,周期长,且价格的上涨导致采挖速度远远超过了自然生长速度,使重楼资源面临稀缺状态,亟须大规模的人工驯化栽培。本项目经过发展重楼标准化种植和繁育重楼种苗,带动重楼人工规模化栽培,增强市场供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医疗保健的需求。项目主要受益群众为项目区农牧民、合作社成员、29户贫困户。项目投产后,一是将按入股比例获取项目

分红,贫困户享有优先分红的权利;二是增加了合作社收入;三是

增加了项目区群众收益,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了可持续增收的产业

项目,同时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一项目名称

*****滇重楼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主管部门

三、项目实施单位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四、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总规模300亩其中育苗基地60亩,种植基地240亩。种植基地分两期进行建设,第一期完成100亩重楼种植,第二期完成140亩重楼种植。

五、建设地点

甘孜藏族自治州**********下组

六、建设内容

(1)田间工程

土地整治及深翻培肥300亩,遮阳网建设300亩,喷灌设施建设300亩,建设蓄水池800立方米(8口,每口100立方米),引水管2 米,网围栏15000米,田间操作道10000米。

(2)辅助工程

新建办公管理及辅助用房100平方米,用于办公综合管理,以及

物资储存等。

七、项目建设主要技术方案

(一)、田间工程

(1)土地整治及深翻培肥

?土地整治

本项目进行土地整治300亩。整理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合理分配土方,就近平衡挖填土方量,尽量减少客土、弃土;田面平整、埂坎稳定,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田间灌排水;方便农业机械化作业和田间耕作;做好耕作层保护工作,平整后耕地质量要求提高一个等级或保持平整前的农用地等级。土地整理后,田面坡度在0°-5°范围内,以保证条田长边光照时间最长。田埂用土或石料建筑,就地取材,尽量不采用砼材料砌筑,以避免危害生态环境和田园景观。

?深翻培肥

对整治后的土地进行深翻培肥,且需达到以下要求:土层厚度不低于40cm,耕作层厚度不低于25cm,基本无砾石,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0g或保持耕地原有有机质含量,pH值在5.0-8.5之间或保持耕地原有pH值。培肥后使耕作层土壤以砂壤至壤土标准,表土疏松,土壤通气性好,心土紧实,保水保肥性强。实施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土壤,改进土壤的透水、通气、保水性能。

(2)遮阳网

滇重楼属喜阴植物,忌强光直射,在移栽前需搭建好遮阳网。本项目按4*4m打穴栽桩,用木桩或水泥桩均可,桩的长度为2.2m,直径为10-12cm,桩栽入土中的深度为40cm,桩与桩的顶部用铁丝固定,边缘的桩子用铁丝拴牢,并将铁丝的另一端拴在小木桩上斜拉打入土中固定。在拉好铁丝的桩子上,铺盖遮荫度为70&的的遮阳网,在固定遮阳网时应考虑以后易收拢和展开。考虑冬季风大或下雪,待植株倒苗(10月中旬),应及时将遮阳网收拢,第二年4月再将遮阳网展开盖好。

(3)喷灌设施

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动力、水泵、管道系统几喷头等部分。

?喷灌制度

A)设计灌水定额

m设=0.1hg(P1-P2)/η水

式中:m设─设计灌水定额,MM;

hg─植株主要根系活动层的厚度,一般取40~66CM;

P1─该段土层允许达到的含水量上限;

P2─灌前土层含水量下限;

η水─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为0.7~0.9。

B)设计灌水周期

T设= m设η水/W

式中:T设─设计灌水周期,天;

m设─设计灌水定额,MM;

η水─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为0.7~0.9;W─作物最大日平均耗水量,MM/天。

C)一次灌水所需时间

ρ系统=1000q/b·l

t= m设/ρ系统

式中:t─一次灌水所需时间,H;

m设─设计灌水定额,MM;

ρ系统─喷灌系统的平均喷灌强度,MM/H;

q─一个喷头的流量,M3/H;

b─支管间距,M;

l─沿支管的喷头间距,M。

C4.2 计算喷头数和支管数

n头=Ft/(blT设C)

式中:n头─同时工作的喷灌喷头数,个;

F─整个喷灌系统的面积,M2;

T设─设计灌水周期,天;

t─一次灌水所需时间,H;

C─一天中喷灌系统的有效工作小时数,H。

n支=n头/n支头

式中:n支─支管数;

n支头─一根支管上的喷头数;

n头─同时工作的喷灌喷头数,个。

?管道系统的水头损失

A)管道沿程水头损失:Hf=fLQm/db

B)管道局部水头损失:hξ=ξ·V2/2g 式中:Hf─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

f─摩阻系数;

L─管道长度,M;

Q─流量,M3/H;

m─流量指数;

各种管材的f、m、b值:

d─管道内径,MM;

b─管径指数,各种器材f、m、b值,可从表C1查;

hξ─管道局部水头损失,M;

ξ─管道局部阻力系数;

V─管道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M/S。

?水泵选择

A)喷灌系统设计最大流量

Q=n·q

式中:Q─系统设计流量,M3/S;

n─喷头数量,个;

q─单个喷头的流量,M3/S。

B)喷灌系统的设计水头

H=H头+∑hw+∑h+V

式中:H─喷灌系统设计总水头,M;

H头─喷头设计工作压力,M;

∑hw─水泵到典型喷头之间管段沿程损失之和,M;∑h─水泵到典型喷头之间管段局部损失之和,M;

V─典型喷头高程与水源水面的高差,M。

?动力功率计算

N=9.81·K/(η泵η传动)

式中: N─动力功率,KW;

K─动力备用系数,一般为1.1~1.3;

η泵─水泵效率,可查不同型号水泵性能资料获得;η传动─传动效率,0.8~0.95。

γ─水容重,T/M3;

Q泵─水泵流量,M3/S;

H泵─水泵扬程,M。

(4)蓄水池

?布置原则

蓄水池一般布设在坡面局部低洼处或坡脚部位,并排水渠、沉沙池形成水系网络,以蓄积坡面径流,用于果林的灌溉,解决部分人畜饮水问题。布设中尽量考虑少占耕地,来水充分,蓄水方便,造价低,基础稳固。沉沙池布设在水平沟与排洪沟相交外、地势低洼外、蓄水池进口处和排洪沟出口处等地方。

?设计标准

参照《水土保持综合管理技术规范》(GB/T16453.4- ),设计标准按一遇3-6h最大降雨量设计。

?场地布局

蓄水池的布设要因地制宜,具有最大控灌面积,应能就地取材,技术可靠,保证水质、水量,节省投资;蓄水池的工程布点要合理,以降低工程造价;要防止冲刷,确保工程安全,并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多种水资源。

?确定容积

根据地势条件和项目区使用习惯,采用开敞式圆柱形蓄水池的设计。

蓄水池容积:W=h¢F/800

式中: W---拦蓄容积(㎡),h--- 一遇24h暴雨量(㎜)

¢---集水面积(㎡), F---径流系数

典型矩形蓄水池容积计算:

V=HπR2

式中:V----蓄水容积( m3)

H----池深(m)

π----圆周率,取3.14

R---池底半径(m)

蓄水池容积的确定要根据涞水和需要平衡计算,以需水量为主,一般来水比较丰富的情况下,即当V﹤W时,可考虑经过排洪沟把富余水排入山塘或溪河;当V≥W时,可引其它水源补充。

?断面设计

蓄水池布设于坡面局部低凹处,应根据地形有利、岩性良好、蓄水容量大、对坡下能控灌、且工程量小、施工方便等具体条件而合理安排。原则上有灌溉渠道的区域和水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不布设蓄水池。参照《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手册》,结合流域实际情况,根据具体地势设计。本方案典型蓄水池设计为圆柱形, 150立方米规格的,池深3.3米,直径7.6米,最大蓄水深度2.9m。

蓄水池采用地下式结构,池壁为现浇20cm厚C20混凝土,池底板为现浇20cm厚C20混凝土。栏杆为砖砌围栏,高处地面1.2m以上,梯步底板为10cm厚C25预应力砼板,梯步踏板和取水平台都采用M7.5水泥砂浆浆砌标砖。引排水渠采用断面尺寸宽*高为30*30cm 矩形渠,全断面采用C20混凝土衬砌,渠底板C20混凝土厚10cm,渠

边墙C20混凝土厚15cm,引排水渠总长60m。沉砂池设计尺寸为1.0m ×1.0m×1.0m,底板采用10cm厚现浇C20混凝土,边墙采用24cm厚的M7.5浆砌标砖,边墙内表面及顶部M10水泥砂浆抹面2cm厚。

(5)引水管

本项目敷设引水管2 米。

①设计流量

根据设计灌水定额、灌溉面积、灌水周期和每天的工作时间可计算灌溉设计流量。管灌系统灌溉作物以重楼种植为主,按以下公式计算灌溉设计流量:

式中:Q0—管灌系统的灌溉设计流量,m3/h;

α—灌水高峰期作物种植比例;

m—设计净灌水定额,m3/hm2;

A—设计灌溉面积;

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80~0.90;

t—每天灌水时间,取18~22h;

T—次灌水延续时间,d;

②管道流量计算

对于出水量小于60m3/h的灌区,管道流量:

式中:Q—管道设计流量,m3/h;

n栓—管道控制范围内同时开启的给水栓个数;

N设—全系统同时开启的给水栓个数。

③管径确定

管道的直径:

式中:D—管道直径,mm;

v—管内流速,m/s;

Q—计算管段的设计流量,m3/s。

经计算:选用DN110管道。

④管材选择

管道选择UPVC管,公称压力 1.0Mpa,系统流量在60m3/h以内。

(6)网围栏

为保护基地所种植的滇重楼免受人为或附近动物的损害,在基地周围设立边防,安装网围栏15000米,作为与基地外农田的界栏。

网围栏采用8*110*60型刺钢丝编结网,由立柱和浸塑刺钢丝网组成,围栏高 2.0m。立柱采用预制C20钢筋砼立柱,结构尺寸为12*12*250cm,内配4根Φ8冷拔钢筋,间距5m。刺钢丝技术要求:每公里长重量为150~170kg,刺间距l00~120mm,每米长度股线转数为7~8转,抗张强度≥500kg/m,刺线纬线根数6~8根,纬线间距15cm~20cm,底边纬线距地面15cm。

(7)田间操作道

?布设原则

道路配置要与坡面水系相结合,统一规划,有利生产,方便耕作和运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尽可能避开大挖大填,减少交叉建筑物,降低工程造价。

?设计标准

宽度为1.2m,30cm厚素土夯实,10cm厚砂砾石垫层,20cm厚的C20混凝土路面。

?施工要求

田间操作道要与坡面水系和坡改梯同步实施,在临高坡一边开挖水平沟,拦截径流,水平沟与干道排洪沟相通,矩形断面,底面低于路面不少于0.3m,道路修筑可采取半挖半填式,填方部位要夯实,边坡要稳定,路面平整稳固,路面中间稍高于两侧,略呈龟背形转弯外侧稍高于内侧,在坡度较陡、路面离路面较高处,路两侧修筑挡土墙同时在中间回填土夯实,最后在此基础上铺设道路。

(二)土建工程

(1)设计依据

?基本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项目建设地基本风压值为0.30KN/㎡,基本雪压值为0.20KN/㎡,地面粗糙度为B类。

?抗震设防

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会理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建构筑物基础及结构设计应按高于7度设防。

?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规定

①《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

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

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

④《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⑥《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 );

⑦《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

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

⑨《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 );

⑩《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

(2)建筑结构及内容

本项目土建工程主要为办公管理及辅助用房建设,规模100平方米,为普通砖混结构。

(三)产品方案

本项目所种植的滇重楼为三年苗,按滇重楼的生长特性,种植后5年可投产。经估算,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亩可产新鲜滇重楼2400公斤,240亩种植基地分二期建设,第一期100亩于第6年投产,共产24.0万公斤,第二期140亩于第7年投产,预计将产33.6万公斤。重楼收获后,将重新购置种苗进行新一轮种植。60亩育苗基地,按每亩产优质苗18万株,三年内可产1080万株,将全部发放给合作社成员种植。

八、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根据重楼生长特性,项目将按照循环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本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即 10月-2020年3月。

任务一: 10月—12月,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工程设计、招投标等项当前期工作。

任务二: 1月—3月,主要进行60亩育苗基地和100亩种植示范基地内的田间工程建设。

任务三: 4月,完成60亩滇重楼育苗基地建设和100亩滇重楼示范基地的种植(第一期),并进行相关技术培训。

任务四: 5月—2020年1月,进行140亩种植示范基地内的田间工程建设,并同时做好已种植基地的田间管理。

任务五:2020年2月—3月,完成140亩滇重楼示范基地的种植(第二期),并组织竣工验收。

图9-1 项目实施进度甘特图

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869.13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56.50万元,占总投资的24.4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278.00万元,占总投资的68.37%;基本预备费86.73万元,占总投资的 4.64%;建设期利息47.90万元,占总投资的2.56%。

(二)项目投资估算

(1)工程费用

经估算,项目建筑工程费用为456.50万元,其中田间工程456.50万元,办公管理用房10.00万元。

(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主要包括种苗购置费、土地租赁费土地费用、单位管理费、项当前期费、技术转让费等,其费用估算按照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并结合当地和项目具体情况,估算值为1278.00万元。

(3)基本预备费

按工程建设费用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的5%计提,基本预备费为86.73万元,本项目建设期不考虑涨价预备费。

(4)建设期利息

本项目拟申请固定资产贷款600万元,贷款年利率4.9%,建设期利息费用约为47.90万元。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