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脑梗塞

合集下载

后循环脑梗死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后循环脑梗死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后循 环 脑 梗 死 治疗 方 法 的临床 研 究
慕淑珍 , 慕廷 民
( 1 .宝鸡 文理 学 院 医院 , 陕西 宝鸡 7 2 1 0 0 0 ; 2 .咸 阳 中铁 二 十局 中心 医院 , 陕西 咸阳 7 1 2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 抗凝 、 静脉溶栓 及动静脉联合溶栓 在治 疗急性后 循环脑 梗死 患者的 临床 效果 。方珐 回顾 性
第 l 1 卷第 3 期 2 0 1 3年 9月
延安 大学学报 ( 医学科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Y a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Me d S c i )
V0 L 1 1 No . 3 S e p .2 01 3
1 5. 8 95 0 .0 0 0
1 4 . 4±5 . 6 1 8 . 9 ±3 . 6
61 . 6 23 0 . 0o O
0 . 3 6 1
N I H S S : 美 国国立卫生研究 院卒中量表
1 . 2 研 究方 法
查者 。
1 . 2 . 1 入选及排除标准
者可 以根据 自身情况 , 采取不 同的治疗方法 , 可 以将溶栓 时间窗适当延长 。
关键 词 : 脑梗死 ; 静脉溶栓 ; 动脉溶栓 ; 抗 凝 中图分类号 : R 5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2 6 3 9 ( 2 0 1 3 ) 0 3— 0 0 3 9— 0 3
入选标准 : ①符合脑梗死
1 . 2 . 2 方法 ① 抗 凝治 疗 组 : 先 给 予普 通 肝素
2 0 0 0 U静 脉 注射 , 然后 给予 8 0 0~1 0 0 0 U / h静脉 泵

后循环脑梗死的治疗

后循环脑梗死的治疗

后循环脑梗死的治疗作者:陈绪丰殷雯雯白旻昱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4期【摘要】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后循环脑梗死的研究较前循环相对滞后,目前尚缺乏针对后循环梗死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其急性期处理与前循环梗死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性,本文就后循环梗死的治疗作一综述。

【关键词】脑梗死;后循环;治疗【中图分类号】 R5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4-03-235-01后循环脑梗死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断困难,且部分病例来势凶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后循环梗死急性期的治疗原则与前循环梗死基本一致,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血管内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1 药物治疗1.1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脑梗死循证医学证据第一推荐的治疗方法[1]。

应用尿激酶、鏈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可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最大程度的挽救缺血半暗带,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机械性溶栓、溶栓联合血管内超声波治疗。

2018年美国ASA/AHA指南[1]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应用于经过筛选的可能在发病3h内的患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广泛验证和认可[2]。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也推荐用于经过筛选的发病3-4.5h内的患者[1-2]。

目前关于后循环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安全性和疗效尚无大规模研究。

有学者认为,后循环脑梗死在起病8小时后开始溶栓也有效;与前循环相比,后循环卒中溶栓后发生颅内出血更少,短期神经功能恢复更好[3]。

前后循环溶栓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可能与血管管径有关,因后循环梗死多为小的终末血管;也可能与病灶大小及侧支循环有关,因后循环的侧支循环优于前循环,而良好的侧支循环会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这为后循环梗死延长溶栓时间窗提供了可能,也意味着后循环梗死的患者有更多的机会序贯抗栓治疗巩固溶栓疗效,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后循环缺血是什么意思

后循环缺血是什么意思

后循环缺血是什么意思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

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原因有大动脉狭窄和闭塞、穿支小动脉病变。

后循环缺血的病因:
1、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后循环缺血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及动脉源性栓塞等。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2、栓塞。

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和椎基底动脉。

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3、穿支小动脉病变。

包括玻璃样变、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主要进行生活管控,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与饮酒吸烟等相关危险因素。

进行适当有氧锻炼、控制体重等有利于缓解后循环缺血的相关症状。

2、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降压治疗、降脂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如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氯吡格雷、替罗非班、氢氯噻嗪、阿西莫司等。

具体药物的使用或服用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手术治疗。

常见方式有血管内干涉和外科手术干预。

如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形成术、内膜剥脱术。

丁苯酞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

丁苯酞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

丁苯酞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Barthel 指数的影响参考⽂献[1]⼀LAINLC?LEED?SHUMPP?etal.CoughmixturemisuseinHongkonganemergentpsychiatricproblem[J].Addiction?1996?91(10):1375-1378.[2]⼀张云?罗芬兰?郑海英?等.青少年滥⽤⽌咳药⽔依赖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2009?8(8):82-83. [3]⼀姜佐宁.药物依赖的临床与治疗[M].3版.北京:⼈民卫⽣出版社?2009:333-334.[4]⼀WorldHealthOrganization.Definitionanddiagnosisofdia ̄betesmellitusandintermediatehyperglycemia:reportofaWHO/IDFconsultation[M].Geneva:WHOPress?2006:1235-1239.[5]⼀MATTHEWSDR?HOSKERJP?RUDENSKIAS?etal.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insulinresistanceandβ ̄cellfunctionfromfastingplasmaglucoseandinsulinconcentrationsinman[J].Diabetologia?1985?28(7):412-419.[6]⼀王慧?⽑睿.复⽅磷酸可待因糖浆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J].药物分析杂志?2009?29(10):1689-1691. [7]⼀KIMURAY?OKUDAH?ARICHIS.Effectofgeniposideisolatedfromgardeniajasminoidesonmetabolilallerationsinhighsugardiet ̄fedrats[J].ChemPharmBull?1983?30(12):4444-4449.[8]⼀LIY?EITANS?WUJ?etal.Morphineinducesdesensi ̄tizationofinsulinreceptorsignaling[J].MolCellBiol?2003?23(17):6255-6266.[9]⼀吴穗初.联邦⽌咳露致重度低钾⾎症2例报告[J].临床急诊杂志?2005?6(1):48.[10]⼀王晓丽?何⽇辉?陈海龙.224例⽌咳药⽔依赖者⼼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3):190-192.[11]⼀SPURLINGRD?LAMBERTIJS?OLSEND?etal.Changesinmetabolicparameterswithswitchingtoaripiparzolefromanothersecond ̄generationantipsychotic:aretrospectivechartreview[J].JChinPsychiatry?2007?68(3):406-409. [12]⼀KRAMERJ?MOELLEREL?HACHEYA?etal.DifferentialexpressionofGLUT2inpancreaticisletsandkidneysofNewandOldWorldnonhumanprimates[J].AmJPhysiolRegulIntegrPhysiol?2009?296(3):786-793.doi:10.3870/j.issn.1004 ̄0781.2015.09.018丁苯酞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汪国胜?刘彬?钟平[安徽医科⼤学附属宿州医院(宿州市⽴医院)神经内科?234000]摘⼀要⼀⽬的⼀探讨丁苯酞(NBP)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美国国⽴卫⽣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及⽇常⽣活活动能⼒量表(Barthel指数)的影响?⽅法⼀后循环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丁苯酞0.2g?po?tid?共治疗28d?在治疗前及治疗14?28d观测NIHSS评分⼆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与治疗前⽐较?治疗后14d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P<0.05)?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8d两组Barthel指数均升⾼(P<0.05)?治疗组mRS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mRS评分⽆明显变化(P>0.05)?治疗14d后?对照组和治疗组NIHSS评分分别为(11.17?3.89)?(9.67?3.99)分(P<0.05)?治疗后28d对照组和治疗组Barthel指数分别为(64.83?20.71)?(75.99?19.78)(P<0.05)?mRS评分分别为(3.39?0.60)?(2.83?0.57)分(P<0.05)?结论⼀丁苯酞可以改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关键词⼀丁苯酞?梗死?脑?后循环?神经功能中图分类号⼀R971?R743⼀⼀⼀⽂献标识码⼀B⼀⼀⼀⽂章编号⼀1004-0781(2015)09-1189-03⼀⼀脑⾎管疾病(cerebralvasculardisease?CVD)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是严重威胁⼈类健康与⽣命的疾病?缺⾎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后循环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缺⾎性脑卒中?占缺⾎性脑卒中约20%?后循环脑梗死的急性期处理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溶栓治疗是⽬前最重要的超早期处理措施?但受时间窗限制?临床应⽤明显受限?丁苯酞(DL ̄3 ̄n ̄butyl ̄phthalide?NBP)是近年国内开发的I类新药?多项多中⼼随机⼆双盲⼆安慰药对照试验表明?NBP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活能⼒评分[1]?2014年612⽉?笔者观察了NBP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NIHSS)⼆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odifiedrankin9811医药导报2015年9⽉第34卷第9期。

64例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64例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 7 】 曲琳 , 淘 波, 戴 纪 强, 等. 内蒙古 自治 区部分 城市 男男性 接触 者艾滋
通过互 联 网可 以更容易 找到性伴 。互联 网来 源接受 的干预服务 比例 较 娱乐 场所 高 ,唐 卫明等 【 4 的男男 性行为 人群HI V感染 因素 的配 比病 例
病综 合 干预效 果评 价[ J 】 . 中华传染 病杂 志, 2 0 1 1 , 2 9 ( 1 ) : 3 0 - 3 3 .

调查有 3 2 2 例样 本接 受过检 测咨询 或 同伴 教育 服务 ,最近一 次安
全套 使用 率分 别为 7 5 . 2 %和7 0 . 2 %,比较有 统计 学差 异 ( 。 = 8 . 1 6 9 ,
P < 0 . 0 5 ),见表 2 。 表2 接 受干 预 服 务后安 全套使 用 比例 比较
年 龄
<2 0
检测咨询 与同伴教育 均是预 防艾 滋病实施行 为干预 的有效方式 , 疾病预 防控 制中心 主导 ,提供技术支持 、MS M志愿 者骨干实施的组织
: 3 "
2 0 ~3 0 ≥ 30
婚姻
u 未婚
模式 下能够促进 艾滋病检 测【 5 】 ,加 强检测及 咨询更 能促 进人群 危险行
[ 5 ] 王毅 , 李志 军, 张光贵 , 等. 男男性 行为 人群艾 滋病 检 测促 进及 血 清 学检 测结果 分析 [ J 】 . 中国艾 滋病 性病 , 2 0 0 9 , 1 5 ( 5 ) : 4 8 6 — 4 8 9 . [ 6 ] 姜维 华 , 何 勤英 , 范双 凤 , 等 成 都 市男男性行 为人群 艾滋 病感 染状 况及 危险 因素分析 [ J ] . 预 防医学情 报杂志 , 2 0 1 3 , 2 9 ( 1 ) : 3 6 — 3 9 .

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对照研究

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对照研究

・30・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2月第15卷第3期 Chinese Journa1 of Practica1 Nervous Diseases Feb.2012,Vo1.1 5 No.3 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对照研究 王玲云杨利霞 郑州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 郑州450014 

・脑梗死专题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对前循环及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无名动脉分叉处的超声比较,探讨颈动脉及无 名动脉病变与脑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 利用彩超及B flow技术对88例后循环梗死及109例前循环梗死病人进行检测,比 较2组动脉硬化斑块的位置、性质及血管有无重度病变。结果 2组患者斑块(包括稳定性斑块及不稳定斑块)不同部位的发 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前循环梗死组不同部位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而后循环梗死组不同部位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管重度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05)。结论不稳定性斑块尤其是颈动脉及无名动脉均存在不稳定斑块,更易导致前循环梗死,动脉重度病变是导致 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脑梗死;B-flow;动脉硬化斑块;颈动脉超声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3 5110(2012)03—0030—0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致死及致残率较高的病 因之一,尤其是脑干梗死,病情凶险,致死率更高。颈动脉粥 样硬化是脑梗死危险因素之一E1 2],本研究分析88例后循环 梗死及109例前循环梗死病人,以探讨斑块的发生、位置、斑 块的性质与脑梗死部位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07—2011-04南阳市南石医院脑 科后循环梗死患者88例,男52例,女36例;年龄48--89岁, 平均(68.7±11.3)岁;前循环梗死患者109例,男61例,女 48例;年龄46~87岁,平均(65.4±11.1)岁;其中17例为一 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男1O例,女7例。人选标准:均经 CT及MRI证实为单纯脑梗死患者;排除标准:(1)急慢性感 染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2)肝肾功能不全及心功能不全 患者;(3)存在心源性栓子来源等。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VIVID7彩超,线阵探 头,血管状态下的B—flow条件,受检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 部,先将探头至于右侧胸锁关节上缘,分别在二维及B-flow 状态下观察无名动脉分又及右侧锁骨下动脉近段前后壁有 无斑块及斑块性质,斑块是否造成管腔狭窄及狭窄程度。然 后将探头沿经总动脉横切及纵切检测直至顶端,依次显示颈 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近段,对于显示不满意者,可选用3.5 MHz探头重点观察无名动脉及颈内动脉中远段。(1)无名 动脉分又及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1.5 mm为斑块形 成。(2)斑块性质分类:根据斑块的形态、回声特点分为扁平 斑、软坍、硬斑及溃疡斑4型,其中硬斑和扁平斑属稳定性斑 块,而软斑与溃疡斑属不稳定斑块;稳定性斑块表面纤维帽 完整,纤维帽不完整的属于不稳定性斑块,根据斑块内部回 声的特点,斑块可分为均质性与非均质性二种,前者比较稳 定,后者容易破裂与出血;根据斑块的回声高低可将斑块分 为低回声斑块、高回声斑块。低回声斑块易破裂和脱落 , 高回声斑块较稳定。(3)颈动脉管腔狭窄率借鉴欧洲颈动脉 外科实验法(ECST)[3 选取管腔最狭窄处测量,狭窄度一狭 窄处斑块最大直径/狭窄处总管径×100 ,共分为5个等 级:无狭窄;0~49 为轻度狭窄;50 ~69 为中度狭窄; 7O ~99 为重度狭窄;100 为完全闭塞。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析,发病采用百分率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 准d一0.05 

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效比较及安全评估

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效比较及安全评估

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效比较及安全评估李若男;马慧林;孙红婕【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年(卷),期】2024(46)2【摘要】目的研究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疗效比较及安全评估。

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类型的不同,分为前循环组37例,后循环组39例。

观察2组患者在静脉溶栓前、溶栓后24 h、溶栓14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量表(NIHSS)评分情况,静脉溶栓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静脉溶栓前后生活质量(SF-36)量表对比,静脉溶栓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后循环组溶栓14 d后,NIHSS评分明显高于前循环组(P<0.05)。

2组患者静脉溶栓后出现消化道出血、脑出血转化、肝功能异常、皮肤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前循环组静脉溶栓14 d后,SF-36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后循环组(P<0.05)。

前循环组临床疗效高的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后循环组的69.23%。

结论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效果显著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

【总页数】3页(P156-158)【作者】李若男;马慧林;孙红婕【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人民医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比较2.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比较3.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效比较及安全评价4.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比较5.不同年龄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探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循环脑梗死与椎动脉优势关系的临床研究

后循环脑梗死与椎动脉优势关系的临床研究

・ 7 7 1 ・
很 多贫 困生 学习和生活仍 缺乏稳定可靠的经济保障 。再加 上医 3 . 3 建立健全学院的心 理健康教育 和咨询体 系 针 对贫 困生 学 院校的课 程相对 比较多 , 学生学业 比较重 , 在经济和学业 的双 重 压力下 , 他们容易 出现焦 虑 、 抑郁 、 恐惧 等情 绪 问题 ; 其次, 贫
[ 中图分类号 】 R 7 4 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2 6 9 4( 2 0 1 3) 0 6—7 7 1— 0 3
椎基底 动脉系统为脑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研究显示 : 6 1 %的患者左侧 椎动 脉较粗 , 3 3 % 的右 侧椎动脉 较粗 , 6 %两 侧 椎 动脉管径 完全相同 j 。当椎 动脉管径差 异明显时便形成 一侧
素质的培养 , 如何 正确 面对贫 困 、 克 服挫 折 , 如何 化解 心理 上 的 不适应 , 如何进行 自我身 心调节等等 , 这些问题都没有 引起重视 和关注 。他们一方面知道 自己是 三本 医学 生 , 将来 就业压 力很
团体辅导 , 帮助他 们消除心理 问题 , 改善心理健 康状况。对于总
中 国 健康 心 理 学 杂 志 , 2 0 o 7 , 1 5 ( 7 ) : 6 1 2
大; 另一方 面 , 自我封闭 , 不愿意接受别人善 意的帮助 , 甚至因为
贫 困产生对社会不满 的一些极端 的想法 。
3 对 策 与措 施
3 . 1 培养贫 困医学生 自立 、 自强的健康心态
只有 引导贫 困生
而导致对 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 , 消极对待人 生 ; 第三 , 三本 子分达到 3分 , 提示可 能有较 明显 的心理 问题 )的学生 筛选 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后循环脑梗塞
后循环缺血性脑梗塞患者,一般占居缺血性梗塞人群的四分
之一左右,是一类主要的脑梗塞疾病,尤其在国外人群中较为常
见。人体大脑后循环区域的功能相当重要,一旦发生血管堵塞,
又未能及时治疗,对人体危害较为明显,后果往往不容乐观。那
么,如何准确判断这种病症呢?

★一、概念
后循环脑梗死通常指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闭塞所引起的中、
小梗死。后循环供应大脑半球后2/5(枕叶及颞叶内侧)、丘脑、
内囊后肢后1/3、全部脑干和小脑的血液。

★二、病因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原因是椎-基底(包括脑干、小脑、
第 2 页

中脑、丘脑、部分颞叶和枕叶皮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或动脉夹层引
起动脉闭塞,和心源性栓子脱落引起动脉栓塞。

★三、危害
与,且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迟诊或误诊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当急性期治疗或二级预防措施没能及时实施,则可能导致不必要
的死亡或严重残疾。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高于前循环脑
卒中,尤其是伴椎 - 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其复发率增加三倍。

★四、症状
★1.延髓外侧(颅内椎动脉梗塞,也称延髓背外侧综合症):
眼球震颤、眩晕、同侧霍纳综合征、同侧面部感觉缺失、构音障
碍、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对侧肢体痛温觉缺失。

★2.延髓内侧:同侧舌肌瘫痪,后期舌肌逐渐萎缩;对侧
第 3 页

上肢和(或)下肢轻瘫;单侧触觉、本体感觉缺失。
★3.脑桥: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混合性轻瘫,构音障碍,
水平方向眼球凝视麻痹;闭锁综合征,四肢瘫,失语,意识及认
知功能保留,眼球垂直运动保留。

★4.基底动脉尖:嗜睡,混乱(丘脑梗塞);双侧视野缺损,
未察觉或否认视野缺损(双侧枕叶梗塞)。5.小脑下后动脉:躯
干共济失调,眩晕(累及小脑下脚时可伴肢体共济失调)。

★5.大脑后动脉:对侧同向偏盲(枕叶梗塞);偏侧感觉缺
失(丘脑梗塞);丘脑梗塞引起的偏身疼痛(丘脑痛);如累及双
侧,可能伴视物变形,视觉失认。

★五、诊断
第 4 页

★1.与其他类型的缺血性卒中相比,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相对
较难诊断。

★2.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主要基于大脑局灶功能受损
引起的临床体征的快速发展,并排除其他非血管源性病因。

★六、治疗
★1.伴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尽快行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

★2.如果患者出现急性昏迷、构音障碍、眼球运动异常等症
状时,应立即向卒中专家寻求治疗。

★3.在后循环卒中急性期,稳定病情、防止加重和恢复症状
至关重要。
第 5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