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
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

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目的:探析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预防、诊断及治疗措施。
方法入选我院炎性肠梗阻患者40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预防、诊断及治疗措施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炎性肠梗阻患者40例中36例进行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14天后症状消失,临床治愈,治疗时间9-14天,平均(12.6±2.7)天;其他4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显著变化,予以手术治疗治愈,随访3-6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复发。
结论炎性肠梗阻患者应进行详细的实验室及体格等相关检查,及早进行准确诊断,予以中西医结合药物疗法,对于药物疗法无效者可进行及早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治疗方法、治疗时机等因素密切相关。
标签:临床效果;治疗方法;诊断;炎性肠梗阻炎性肠梗阻是腹腔手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是指腹腔内炎症或手术创伤导致肠壁水肿,出现动力性与机械性并存导致肠道中内容物无法顺利运行及通过,临床通常发生于腹腔术后1-3周内[1]。
腹腔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会出现腹膜炎、肠穿孔、酸中毒、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质量[2]。
有研究认为,炎性肠梗阻进行规范的治疗,早期诊断,临床效果确切[3]。
探析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最佳诊疗及预防方案至关重要,故我院对84例早期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实施规范化预防及诊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入选我院2010年8月-2013年7月40例腹腔手术出现早期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4.9±3.2岁,手术次数:腹部1次手术者27例,2次者9例,3次者4例。
梗阻前最后一次手术: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9例,阑尾穿孔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7例,肠粘连松解术6例,胃溃疡穿孔修补术7例,外伤性小肠破裂行肠段切除吻合术4例,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2例,急性胆囊炎胆道探查术3例,结肠肿瘤行结肠癌根治术1例,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1例。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

1 . 3 诊断 与治疗结 果 术 前确 诊 1 例 为肠扭 转 ,6例 诊断 为绞窄性肠梗 阻。术 前诊 断性 腹 腔穿 刺抽 出不凝 暗红 色血 液 1例 。术 中见 腹腔 内为淡 黄色 渗液 3例 ,淡 红 色渗 液 2 例 ,暗红浓稠渗 液 1例 ,暗黑 色渗 液 1例 ,其 中渗 液 超过 5 0 0 m l 2例 与 术前 B超 诊断 吻 合 ,术 中发现 全小 肠 扭转 2 例 ,部分 回肠扭转 2例 ,结肠 回肠 折叠 扭转 1例 ,盲肠 升 结 肠扭转 1 例 ;扭转角度 2 7 0~5 4 0度 ,其 中顺钟 向转 位者 3例 ,逆钟 向转位者 4例。 由肠粘连 引起 3例 ,肠 内粪 石引 起 2例 ,系膜过长 、肠袢两端 间距较 近引起 者 2例。7例 中 有 5例有 不同程度的肠坏死 ,2例单纯性扭转 ,术后 6例康 复 出院 ,1 例 合并有短肠综合征 。
2~ 4周 以 上 。
【 关键词 】 腹部手术 ; 肠梗 阻;临床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 5 7 4 . 2
【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0 1 — 0 0 6 5 — 后常见 并发 症 ,若 处理 不 当 ,易发生 肠瘘 、腹腔 感染 、严 重肠 粘连 等 。笔 者 自2 0 0 6 年 6月 至 2 0 1 2年 6月收治肠扭转 7例 ,现报告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1 . 1 一般 资 料 本 组 7例 ,均 为男 性 ,年龄 1 8—7 3岁 , 平均 年 龄 3 6 . 4岁 ,发 病 到住 院手 术时 间 1 4小 时 ~1 0天 , 住 院天数 1 1 ~8 3天 ,平均 3 1天 。发 病诱 因 :既 往有 手术 史 2例 ,饱餐后 运动 4例 ,不 明原 因 1例 。 胃溃 疡穿 孔修 补术 1 例 ,小肠 破裂 修补 术 1 例 ,阑尾 炎穿 孔并 腹膜 炎 阑 尾切除术 1例 ,脾破 裂 脾 切 除术 1例 ,胃癌 根 治术 1例 , 粘连性肠梗 阻肠 粘连松解术 2例 。 1 . 2 症状 与体征 发病开始 为脐周绞痛 者 4例 ,由腹胀转 为绞痛者 3例 ,其 中伴腰 背放射 痛者 1例 。7例均 有恶 心 、 频繁呕 吐 、肛 门停止排气及排便 。查 体 :体温 3 8 . 1~ 3 9 . 1 。 c 3例 ;有早期 休克症状 3例 ;腹膜刺 激征 明显 3例 ;肠 鸣 音亢进 5例 ,减 弱 2例 ;叩诊 有 浊音 2例 。腹部 平片 均有 液气平 ,其 中 2例稀 钡灌肠 见钡 剂返 流及 肠管 逆蠕 动 。腹 部 B超有 2例提示 小肠 梗 阻 ,肠管 壁增厚 似 铜钱状 ,小肠 有逆蠕 动 ,腹 腔 内积 液 超 过 5 0 0 m l 。术 前 白细 胞 均 超 过
8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

验, 患者均顺利 恢 复 , 胆囊 炎 复发 。此 方法 安全 、 无 简单 、 有 效, 可为患者恢复创造条件 , 为择期 手术赢得 机会 j 。因此 , 主张对 疑有本病 的患者尽 早利 用此 项技 术 , 越早越 好 ; 是 但 由于疾病本 身 的特 点 , 当胆囊 壁 发生 大 片 坏疽 时仍 难 免不 治, 因此 , 主张凡 采用 了各种胆囊穿 刺造瘘者 , 如果 引流后 病 情继续恶化 时仍应立 即行开腹手术 。此时 , 往 由于 已发生 往
( 5 7±1. ) 。临 床症状 和体 征 主要表 现如 下 : 4. 68 岁 便血 , 呕
吐, 发热 , 腹痛腹胀 , 门停 止排 气排 便 。发 病前 患者 情况 : 肛 1 6例患者为小肠穿孔术后 ,3例患 者为结肠 癌根治 术后 ,0 2 1 例患者为 胃癌根治术后 ,9例患者 为胆道术后 ,1例患者 为 1 1 直肠癌根治术后 , 7例患者为阑尾穿孔术后 。
在 医院收治 的 8 例术 炎性肠梗阻患者 , 6 其中 8 例采 取保 守方法治疗 , 2 主要 包括肠外 营养支持 , 部理疗 , 腹 合理 应用生长 抑素 , 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 胃肠减压 , 维持酸碱平衡 , 抑酸及中药灌肠 , 对足 三里穴位行 电针炙等 , 以促进 胃肠功 能恢 复。另 4例患 者
通过 胃肠外进行的静脉营养 , 为患渚 的体 内能有 充足 的能量
供应提供 了有力 的保证 , 胃肠 内分 泌减少 , 利 于肠 道炎 使 有
肠 减压前 禁饮 禁食 维持 酸碱 平衡 , 抑酸 及 中药灌 肠等 对症
治疗 。对 足 三里穴 位行 电针 炙 , 以促 进 胃肠 功 能恢 复 , 治 疗 时 间为 4~2 。8 6d 2例 实 施 保 守 方 法 治疗 。 ( ) 中 1其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 阻的诊断及 治疗
邓 高里
【 中图分 类号 】 R542 【 7.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号】 17 .802 0 )50 3 -3 6 10 0 (0 80 。3 0 1 连。任何腹部手术或腹腔污染、 感染均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 阻 ( al p s . 菌性 炎症 的残 留。 E r ot y o
第 、 层较清楚: 3 第 、 等及其病变而造成外压 隆起 。 胃和十 E 在 US能发现早期乳头癌, 显示 壶腹部肿 为肠壁 厚薄不匀 , 12 其 二指肠 可因胆囊 、 肝脏 、 、 脾 胰和肝 门淋 瘤 的侵犯深度和肿瘤是否侵犯胆管和胰 4层局 限性肥厚 , 中第 3层回声减弱 , 巴结等而形成压 迫, 通过超 声内镜检查 头部 。(4胰腺癌 。多呈低回声实质性 而第 4层则高回声化 。因此 , 1) 通过超声
回声灶 , 多位于黏膜下层 ; 脂肪瘤表现 回声 , 而 向胆管腔 内隆起 的病灶 。E US能 国脏器的累及情况。 T分期 的诊断正确 3 N分期 的诊断正确率在 7 % 4 为 弥漫性 高回声 图像 。 US能显示黏 膜 鉴别胆管癌和慢性胆 管炎, 断胆管癌 率达 8 %, E 判
1) 下肿瘤 的位 置、 起源 、 大小和浸润深度 , 的浸润深度和对周国脏器 的侵犯情况 。 左右 。(7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至第 3 , 层 确 定肿瘤和 壁的关系 , 鉴别病变性质 。 (2胆 总管结石 。 US能清楚显示胆 总 的图像改变主要发生在第 1 1) E 超 声内镜的另一重要功 能是区别外压性 管下段及其 内容, 弥补体表超声的不足, 其中黏膜表层表现为厚薄不匀的高回声 隆起及其性质。 消化道黏膜下病变 中有 对 胆 总管结石 的诊断 有较大 的意义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 稿 日期 :0 9 0 — 8 收 20 — 3 0 ] ( 辑 : 江标 ) 编 龚
小剂量且使用 时间不宜 超过 1周 ;⑤ 应
后 5例 ,小 肠 坏 死 行 部 分 小 肠 切 除术 后 阻 。腹 腔 内 多 有肠 管 间 的广 泛 粘 连 . ] 较 的缓 解 。
7例 , 胃癌 根 治 术 后 2例 , 囊 切 除 、 胆 胆 少 发 生 肠 绞 窄 。肠 梗 阻 一 般 发 生在 术后
术 后 早 期 炎 性 肠 梗 阻 的 手 术 原 则 及
1 有血性渗出液。 例
情反 复 , 治疗后症 状缓解 , 一进 食 , 经 但
2 An r w, wa l Yv te .Me h i ms a d d e Ed  ̄ , e tt c an s n
再 次 发 生 梗 阻 ;⑦ x 线 表 现 为 肠 腔 气 液
2 结 果
t am n o ot eaie i u J .A c r t e t fpso rt l s[ ] rh e p v e
质 激 素 的应 用 , 予地 塞米 松 5 g静 推 , m 每 的肠 管 , 导 致短 肠 综 合 征 E 会 s ] 守 治 疗 。保
2 0 , 3 7 :9 — 0 . 0 3 2 ( )3 8 4 0
日 3至 4次 , 用 5 7天 ; 应 用 广 谱 抗 的具 体措施多 为 : 禁食 、 水 、 连 ~ ⑥ ① 禁 持续 有 7 龚 剑 锋 , 维 铭 . 宁 。 . 养 支 持 在 术 朱 李 等 营
19 9 8年 8月 至 2 0 0 8年 1 0月 共 收 治 2 8
蔡
群
用 胃肠 动 力 药 . 利 于 胃肠 功 能 的 恢 复 : 有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分析和诊断

术后 早期 炎性 肠梗 阻的特 点是 :发生在 术后早 期 ,肠蠕 动 曾一
度恢复 ,常于 术后2 内出现梗阻症状 ; 以腹胀为主 ,腹 痛相对较 周 症状
1 1一般资料
本 组3 例 ,男2 例 ,女 8 ,3 5 例 ,l ~5 岁 l 例 ,5 岁 2 2 例 ~1 岁4 7 O 7 0
中图分 类号 :R 7 . Leabharlann 54 2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7- 14 (02 9 0 8- 2 61 8 9 21 )0- 4 0 0 较多 。主要原 因是肠管炎症 水肿纤维素形成 而致腹 内粘连可在几小 时
内即发生或形成永久性粘 连 ,而肠管粘 连成团、成角 ,粘连带压 迫 , 小肠多处粘连 出现,保 守治疗 不易缓解肠梗阻。
参考 文献
2结
果
术前确诊 为肠 扭转2 例 ,诊 断为绞 窄性肠梗 阻5 。术前诊 断性 7 例
治疗方 法。结果 术前确诊 为肠扭转 2 , 断为绞 窄性 肠梗 阻 5 。术 中发现 全小肠扭 转 l 例 , 分回肠扭转 9 , 7例 诊 例 4 部 例 结肠 回肠折 叠.t 3例 , lt -,  ̄- -
盲肠升 结肠扭转 l 。由肠粘连 引起 2 例 , 内粪石 引起例 , 例 5 肠 系膜 过长 、 袢两端间 距较近 引起者 7 。3 例 中有 2 例 有不 同程度 的肠坏 死 , 肠 例 2 3 9例 单纯性扭转 ,术后 2 例康 复 出院,5例合 并有短肠 综合征 。结 论 腹 部手 术后近期 肠梗 阻, 当诊断机械 性肠梗 阻明确 或经 2h 守 治疗 无 7 4保 缓 解梗 阻都应 决 定再 次手术 。术后早期 机械 性肠梗 阻诊 断明确 后应尽 快手术 ,避 免不必要 的手术并 减少术后并 发症 。 【 键词 】腹 部 手术 ;肠梗 阻 ;临床 分析 关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疗进展

中国临床厌学2009年12月第16卷第6期ChineseJournalofClinicalMedicine.2009.V01.16。
No.6889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疗进展马留学邹忠东姚和祥王瑜(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外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25)中图分类号R574.1文献标识码A・综述・TreatmentProgressof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SmallBowelObstructionMALiuxueZOUZhongdongYAOHexiangWANGYuResearchInstituteofGeneralSurgery,FuzhouGeneralHos~pitalofNanjingMilitaryCommand・Fuzhou350025,China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smallbowelobstruction,EPISBO)系在腹部手术后早期(术后7~30d),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黏连性肠梗阻。
它发生在术后早期。
肠蠕动曾一度恢复,并有排气、排便,但进食后即出现梗阻症状。
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或无腹痛;虽有肠梗阻症状,体征典型,但很少发生绞窄。
本病与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黏连密切相关。
X线摄片可发现多个液平面,并有肠腔内积液的现象。
腹部CT扫描可见肠壁增厚,肠袢成团。
非手术治疗大多有效。
国内黎介寿于1995年首次提出此概念,国外学者将此类肠梗阻归入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特殊类型——冰冷腹(frozenabdomen)。
1发病机制1.1国内研究国内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多倾向于以下方面:交感输入的抑制效用激素、神经递质和其他介质的释放,炎性反应,麻醉和止痛药物的应用等。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因巨嗜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胞质分裂和其他炎性介质反应引起肠壁充血水肿、纤维蛋白渗出,导致肠动力障碍、肠粘连,产生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