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成像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西门子force开源CT与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 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西门子force开源CT与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  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西门子force开源CT与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西门子force是一款基于最新的双层探测器技术的CT设备,具有出色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能够实现高分辨率成像。

而宝石能谱CT则是一种基于能量谱成像技术的CT 设备,能够获取心脏血管的钙化程度、斑块组成和血管狭窄情况等信息,从而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

下面将分别对这两种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首先来看西门子force开源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西门子force具有高速成像和低剂量成像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心脏成像。

在冠心病的诊断中,西门子force能够提供清晰的冠状动脉影像,辅助医生准确评估动脉狭窄的程度和位置。

该设备还可以实现心肌灌注成像,帮助医生识别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西门子force的心脏成像速度很快,可在一次注射造影剂的情况下进行多次成像,帮助医生观察心脏的动态变化,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接下来是宝石能谱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宝石能谱CT能够通过能谱成像技术获取血管内斑块的成分信息,对钙化斑块、软斑块和混合斑块进行区分,并可以量化钙化程度,为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更多客观数据。

它还可以进行心脏血管造影,直观地显示冠状动脉的情况,全面了解血管狭窄的程度和部位。

宝石能谱CT还可以进行心肌灌注成像,辅助医生判断心肌缺血情况,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信息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西门子force开源CT和宝石能谱CT在冠心病诊断中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但在临床实践中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往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一起使用,如核素显像和冠脉造影等,以期获得更全面、准确的诊断结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这两种成像技术还有望进一步发展,为冠心病的诊断带来更多可能性。

西门子force开源CT与宝石能谱CT作为冠状动脉成像的先进技术,已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展现出极大的潜力。

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在原发性小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在原发性小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 ̄A. I I E解放 军 总 医院 ( 0 8 3 10 5 ) 胡兴 和 王 渝
肝癌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 ,根据 中国肿
瘤 登 记 中 心 对 中 国 部 分 县 市 恶性 肿 瘤 的 发 病 与 死 亡 情 况 的
层面 , 划定病灶 的感兴趣 区( O )尽可能地包绕肝 癌灶高强 R I,
2 结 果
多层螺旋 C T检查 出原发性小 肝癌患 者 7 6例 ,检 率 2 .%, 个癌结 节 4 42 单 9例 , 双癌结 节 2 例 , 1 3个癌 结节 患 者 6例 ,结节总数 19个 ,病灶大 小为 O — . ef 0 . 20 r,最大径 总 4 l
和 ≤3 m; S 扫描检查 出原发性小肝癌患者 9 , .c G I 0 4例 检 率
进行分析 。
密度 。增 强后动 脉期小 肝癌病灶 典型 表现 为明显均 匀或不
均匀强化 , 静脉期呈低或等密度 , 延迟期为低密度 。其增强 的 时间一 密度 曲线呈速升速 降型 ,反映其动 脉供 血呈快进快 出
的 特 点 , 是 肝 癌 的 典 型 表 现 及诊 断要 点 。 这 由于 受 扫 描 速度 的
(< . P 00 o 5
2 1 年 6月 至 1 月经我 院临床诊断 为肝硬化且 C i — 01 1 hl d Pg uh分级评 分 5分 以上患 者 3 4例 ,男性 2 8例 ,女 性 9 1 1 6
例 , 龄 4 ~ 6岁 , 年 77 中位 年 龄 4 . 。 8 4岁
1 方 法 . 2
3 讨

肝脏 由门静脉 和肝 动脉双重供血 , 中门静 脉供血 8 % 其 0

8% , 动 脉 供 血 仅 占 1%~ 0 肝 细胞 癌 绝 大 多 数 由肝 动 5 肝 5 2 %。

CT能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CT能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Radiology 2011Nov ;34(6)作者单位: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放射科(任庆国为在读博士研究生,滑炎卿);通用电气医疗集团CT 影像研究中心(李剑颖)通讯作者:滑炎卿,E-mail:cjr.huayanqing@ *审校者DOI:10.3784/j.issn.1674-1897.2011.06.Z0612【摘要】随着多层螺旋CT 问世,各种成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不断涌现,极大地促进了CT 的临床应用。

能谱成像作为CT 的一项新技术能够生成40~140keV 的101个单能量图像;能够进行物质分离,生成新的基础物质密度图像,如水、碘、钙,并测量其相对浓度及展示不同物质CT 值能量曲线图,在临床及科研应用中拥有巨大潜力,就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展望予以综述。

【关键词】Discovery CT 750HD ;自适应迭代重建;能谱成像;X 线;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CT 能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The basic principl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T spectral imaging任庆国滑炎卿李剑颖放射技术学**自1972年第一台头部CT 应用临床以来,CT 发展经历了单笔型束扫描、扇形束扫描、反扇束扫描、动态空间扫描、电子束扫描、单层螺旋扫描和多层螺旋扫描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尤其是螺旋CT 问世以来,其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成像及重组技术极大地促进了CT 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能谱(量)成像作为一项新技术,根据X 线在物质中的衰减系数转变为相应的图像,除形态展示外尚能够进行特异性的组织鉴别,能够瞬时进行高能量与低能量的数据采集,采用原始数据投影的模式对两组数据进行单能量重建。

1能谱成像的原理1.1X 线基础1.1.1X 线的质和量X 线的质和量主要取决于管电流和管电压等复合因素。

CT能谱成像在痛风不同分期中的应用探讨

CT能谱成像在痛风不同分期中的应用探讨

CT能谱成像在痛风不同分期中的应用探讨作者:林巳塬王荣靖陈鹏肖艳彭斯伟付小鹏苏友新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24年第03期【摘要】 CT能谱成像促使CT从单一形态学检查设备演变为融合形态、功能和组织成分分析为一体的多功能装置。

借助CT能谱成像的物质分离、单能量成像、有效原子序数等技术,依据痛风不同分期的特点(包括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等)分别发挥其特有的定性诊断和定量分析作用,为痛风领域提供了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测技术。

文章就CT能谱成像在痛风不同分期中所提供的诊断、鉴别、评估等多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痛风;CT能谱成像;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痛风为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沉积导致人体组织损害的疾病[1]。

当血液及组织液中的尿酸含量超过其正常饱和度即可析出MSU结晶并沉积于体内,进而诱发局部炎性反应或组织破坏的病理改变[2],尤多发于关节部位。

在2018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发布的《痛风诊断循证专家建议》中,明确痛风的病程为临床前期和临床期,其中临床前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临床期依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分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发作间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3]。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以血尿酸高于正常值但尚未出现痛风发作为特征,且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以局部关节红肿热痛急性发作为主要特征,痛如刀割样或咬噬样,其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发作间期以痛风急性发作平息后一段无症状且无后遗症为特征;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病程长,以局部痛风石造成关节畸形及骨侵蚀为主要特征,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伴随痛风急性反复发作。

近年来,将CT能谱成像应用于痛风的报道陆续增多,该技术可精准直观的显示痛风石的分布、大小、数量,还可计算MSU的相对含量[4],为痛风的影像学检测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能谱CT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能谱CT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能谱CT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段勇;李洪利【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7(000)001【摘要】多排螺旋CT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计算机后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能谱CT成像从理论走向实践。

与常规多排CT相比,能谱CT及时实现了包括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基物质图像及相应基物质的定量分析、有效原子序数等多参数成像,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定性甚至定量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为临床实践和科研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Advances in multi-detector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ve made spectral CT imaging possibl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ulti-detector CT, spectral CT have realized multi-parameter imaging, including monochromatic imaging, spectral curve, basis pair for material-decomposition images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ffective atomic number. These imaging technologies provide reliable information to diagnose disease earlier and more accurately. Spectral CT is a promising technique 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 potential.【总页数】5页(P8-11,55)【作者】段勇;李洪利【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处滨州 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处滨州 25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相关文献】1.宝石能谱CT的特点和临床应用2.宝石能谱CT成像技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初探3.宝石能谱CT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4.宝石能谱CT在心血管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功能特点5.双层探测器能谱CT的特点及临床应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能谱成像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CT能谱成像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综述/Summary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2019 Vol.3 No.22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9年第3卷第22期·4·CT能谱成像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卢凤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摘要:伴随螺旋多层CT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了大量先进的成像技术、图片后处理技术,大幅促进了我国临床诊治中CT技术的发展。

而CT能谱成像以其准确的疾病诊断等优势,一经临床诊治方面应用,即获得医疗界的一致认可。

为此,本文从CT能谱成像出发,研究其基本原理及总体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CT能谱成像;临床应用;基本原理;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8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19.22.0004.03在20世纪中后期,CT技术第一次被应用于临床诊治领域。

至今为止,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与多次变革后,目前的CT技术不仅运行快、分辨率好,还可以用于诊治全身疾病。

基于此,应运而生的能量成像新技术CT能谱成像,令成像参数多样化,并具有诸多定量定性分析功能,目前已在临床上获得了十分理想的应用成果。

1 CT能谱成像的基本原理1.1 X线基础X线具有极短的波长和强大的穿透力,并且会在穿透物质时发生相应的衰减。

同时,这种衰减与光电效应、非相干散射密不可分,这表示任何物质对X射线,都拥有一种特定的衰减曲线,且相应的吸收系数也不尽相同,并直接决定着整个衰减环节。

这表明物体的CT成像是基于X 线的这种衰减而产生的,故CT重建能谱图像是指线性衰减的整个过程[1]。

1.2 普通CT基础在重建CT能谱图像时,通过监测人体某断层中X线的透射强度,来演算衰减系数布局图,以重建能谱断层成像。

其中的“硬化效应”,是指X能量射线中,能量各异的射线(可分为高、低能量这两种射线),照射人体后,人体会先吸收其中低能量部分的现象,这也是CT成像的原理。

eds能谱的应用

eds能谱的应用

eds能谱的应用EDS(能量散射X射线光谱)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EDS能谱的几个主要应用:1.材料组成分析:EDS能够对材料的元素组成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析。

通过分析样品中不同元素的能谱特征峰,可以确定样品的成分,可以用于材料质量控制、材料认证和材料研究。

2.腐蚀和磨损研究:EDS能够对金属材料中微小的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可以用来研究金属材料的腐蚀和磨损机制。

通过分析腐蚀产物或磨损表面上的元素分布,可以了解材料的腐蚀或磨损状态,从而提出相应的防腐蚀措施或改进材料的磨损性能。

3.电子显微镜成像:EDS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使用,可以实现样品表面的高分辨率成像和化学元素分析的同时进行。

这种组合可以提供样品的形貌信息以及元素分布的空间位置关系,有助于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成分,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4.原位观察:EDS能够在材料受到外界刺激的同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

比如,在材料加热、拉伸、压缩、腐蚀等条件下,可以通过EDS观察和分析样品中元素的变化,从而获得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元素迁移、相变等信息,进一步研究材料的性能和行为。

5.污染分析:EDS可用于检测物体表面的污染物,并确定污染物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在环境科学、食品安全等领域,EDS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和分析样品中微量的有毒重金属、有害化学物质等,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技术支持。

6.生物学研究:EDS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

可以通过对生物样品的元素分析,了解生物体内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元素分布,从而研究生物体的生理功能、病因和病理机制等,并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EDS能谱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材料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可以在材料科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医学等领域为研究和应用提供帮助。

同时,EDS与SEM的结合,使得微观结构与元素成分的综合分析成为可能,为对材料的全面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CT能谱成像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CT能谱成像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由 X 线与物质作用产生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决 定,2 种效应各自独立,与 X 线 能 量 、所 作 用 物 质 的 原子系数或电子密度具有函数关系;③任何一种特 定组织的 X 线吸收效应,可通过由 2 种物质相应比 例的基物质对组合来等效表示,临床上常用水和碘 作为基物质对,也可用钙和水。 基物质对的不同比例 可等效于从软组织到碘对比剂、医学中常见吸收系 数范围的物质 。 [1,3]
[摘要] CT 作为常规的疾病检查手段,从单排、双排到螺旋滑环技术应用,新设备、新技术层出 不穷,在临床诊疗上发挥出了 巨大的诊断效能,以往的 CT 检查多对病灶进行定位诊断,某 种程度上也能对少数典型影像征象定性诊断,但不能对病变组织物 质成分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而能谱 CT,不仅能够精确定位病灶,还能够准确定量分析、辨别病灶组织结构成分,在疾病的诊断与 鉴别诊断方面,有着独特、巨大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现将 CT 能谱成像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2 单能量成像
以往单球管高低电压序列扫描成像技术,2 次扫 描,空间匹配困难,易受人体位置移动、呼吸运动及 器官蠕动的影响。 双球管技术(双源 CT),双球管(一 大一小)、双探测器、扫描野受限(小球管视野 30 cm), 运动伪影大,散射线较多。 CT 能谱成像是近年来新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98·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 年 3 月第 19 卷第 2 期
兴 的 双 能 量 成 像 技 术 ,采 用 单 球 管 瞬 时 kV 切 换 技 术,在 0.5 ms 内实现 80 kV 和 140 kV 快速转换,采集 和处理几乎同方向,同源 2 种能量 X 线的数据,生成 40~140 keV 101 组 单 能 量 图 像 ,得 到 能 反 映 不同 物质特征的能谱曲线[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