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周长面积习题精编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周长面积习题精编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周长面积习题精编

周长面积习题精编

一、对号入座。

1. 27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4公顷=()平方米

2.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分米,高是底的2倍,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 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面积是()。

4. 一个挂钟的时针长5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厘米,针尖扫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 用4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厘米,也可能是()厘米。

6. 在长20厘米,宽1.8分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二、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A.等底等高

B.完全一样

C.完全一样的直角

2. 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和面积()

A.都比原来大 B.都比原来小 C.都与原来相等3. 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是96平方厘米,高是8

厘米,则腰长()。

A.24厘米 B.12厘米 C.18厘米 D.36厘米4. 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9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A.9 B.45

C.45π

5.下面图形周长较长的是

()

三、巧解巧算。

已知下图中正方形的周长为36厘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四、解决问题。

1.有一块长2米,宽1.6米的塑料薄膜,用它做规格相同的塑料袋,袋长4分米,宽3分米,可做多少个塑料袋?

2.在一个直径是16米的圆心花坛周围,有一条宽为2米的小路围绕,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儿童卧室里的挂钟的底板是从一块长1.2米、宽0.6米的长方形薄铁片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请你算算这个圆有多大呢?

4.客厅里有一块窗帘长3米、宽1.2米。(1)这块窗帘有多大?

(2)如果要在窗帘的周围缝上花边,你认为应买回多少花边?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填空题 1、用6、 2、7三个数字组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其中组成的最小的小数和最大的小数相差()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和4厘米,第三条边是()。 3、0.07的计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 4、拼成一个等腰梯形至少要()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至少要()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等边三角形至少要()个小等边三角形。 5、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6、在一条长90米的小路两旁种树,如果两端都种,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0米,可以种()棵。 7、把70缩小到它的( )是0.07。 8、钟3时敲3下用了6秒,那么10时敲10下要()秒。 9、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分别是65度和35度,这个三角形是()。 10、由3个十和5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11、一根长12米的木头据成5段,每据下一段需7分钟,全部据完需()分。 12、根据21-19=2,300÷2=150,65+150=215组成一个综合算式()。 13、用0、1、8在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大的小数是()。 14、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使每一边都有4盆,最少需要()盆。 15、4千克30克=()克 8角5分=()元 360平方厘米=( )平方米 26平方千米=()公顷 16、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是5厘米、2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17、一个长方形如果将它的长减少0.5米,那么就成为一个正方形,宽不变时0.6米,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是()。 18、5月1日,共接待游客203000人,四舍五入用万作单位是(),五月份,共接待游客8032700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是()。 19、如果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9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20、用2、3、4和小数点,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小数,其中最大与最小的相差()。

三年级数学下册 周长与面积教案 沪教版

周长与面积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复习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复习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 经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初步体会到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3. 情感目标: 师生共同学习,体验问题解决的乐趣,学生合作交流,体验集体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说说什么叫周长?什么叫面积? 2. 练习: (1)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7m 5cm 5m 师:请你说说计算完之后要注意什么?(注意单位名称不同) (2)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分米,宽是8分米,长是()分米。 (3)正方形的面积是81平方米,边唱是()米。 二、学习新知: 1. 出示例题: 乐乐用绳子围一个面积是512平方米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长是32米,这根绳子有多长? ()米 32米

师:我准备了3个思考题,请大家边思考边在小组中交流你的想法。 思考题: 求“这根绳子有多长?”就是求这个图形的什么?先算这个图形的什么?怎样求? 2. 小组讨论。 3. 交流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 先算长方形的宽:512÷32=16(米) 再算长方形的周长:(16+32)×2 =48×2 =96(米) 4. 练习: 下面长方形的面积是2350平方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5分米 ()分米 师:根据刚才的思考题独立完成。 交流你的解法。 5. 小结: 虽然面积和周长的概念不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化来求出未知量。 三、巩固新知: 1. 下面的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解题方法来解吗? 小组先讨论,再独立完成。 2. 有一个面积是120平方米的花圃,如图,已知长是10米,建造这个花圃要用多长的篱笆?

(完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1)班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①教材为教学提供现实的、有价值的素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学习动机。如,在教学统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都以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和问题为素材,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应用。另一方面,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升和毫升,利用水壶、茶杯、水盆等生活中的容器,让学生领会容量的含义。 ②教材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线索。如,教学“找规律”这一单元内容时,主要引导学生探索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例题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展开形象思维,为选择的木偶配帽子或为选择的帽子配木偶,初步体会什么是搭配以及选配方案的多样性;然后分别用三角形和梯形表示帽子和木偶,通过连线再现选配方案的的探索过程,提升思维的抽象程度;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两个问题,进一步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并明确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 ③教材根据不同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灵活多样的、有效的学习活动。一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二是安排学生观察、操作,领会数学内容。三是为解决难点设计特定的活动。 二、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本班共有学生30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 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 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 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力争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 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 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题 1、填空。(P4) (1)一个加数是90.另一个加数与这个加数相同.它们的和是[ ]。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80.被减数是[ ]。 (3)两个数的和是540.其中一个加数是200.另一个加数是[ ]。 (4)被减数是254.差是160.减数是[ ]。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5) [1]237+69=306 [2]502-387=115 306-[ ]=237 387+[ ]=502 306-[ ]=69 [ ]-115=387 3、猜一猜我是多少。[列式计算] (1)我加上37得100 [2]我减去219得81 4、计算并验算。 [1]190+672= [2]980-795= 5.购物。 电视机[4300元] 手机[2400元] [1]李阿姨买了一台电视机和一部手机.共花了多少钱? [2]李阿姨共带了10000元.付款后还剩多少钱?

6.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460.减数与差少30.被减数.减数和差各是多少?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P8) 4 9 + 9 1 5 6 3 5 8、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写出另外两个算式。(P12) [1]23*56=1288 [2]4005÷89=45 9、判断。(P13) [1]如果 * = .÷。 [ ] 2.如果a÷b=c……e.那么b=[a-c]÷e。 [ ] 3.因为0+0=0.0-0=0.0*0=0.所以0÷0=0. [ ] 10、解决问题。 1.王老师去体育用品商店为学校购买足球.每个足球80元.王老师买了20个足球后还剩60元.王老师带了多少钱? 2.一本书共有242页.丽丽看了8天后还剩2页.丽丽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1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92*[ ]=184 780÷[ ]=30 [ ]÷35=42 [ ]÷23=6......15 942÷[ ]=78 (6) 12.求所代表的数。(P14) 120+ ÷2=15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练习题 1. 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______度。 2. 在计算4.6×19+5.4×19 = (4.6+5.4) ×19利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3. 100个一千万是一亿。 4. 四年级同学为庆祝节日做纸花,6个同学做了48朵。照这样计算,34个同学一共可以做270朵。 5. 近似值都比准确数大。 6.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无数条高.(判断对错) 7. 同一个物体可能从不同方向上看到的形状相同。 8. 10.070化简后是10.7。() 9. 装运一批水果,每箱装15千克,要装36箱。如果每箱装20千克,要装27箱。 10. 下面这个统计图制作的不对。 11.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12. 三角形的三边长可以相等 13. 图形还可以按照由曲线围成和按直线围成 14. 直升飞机再天上飞时只有平移没有旋转。 15. 计算8721×2982的结果是26006022。 16. 17个0.01是0.17,0.35里有35个0.001。 17. 一个小数的末尾有3个“0”,这3个“0”无论去掉其中的几个,小数的大小不变。 18. 0.35是由35个0.1组成的。 19. 设计图案只能用一种原理 20. 这两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不同。 21. 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 22. 统计图应该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绘制。 23. 判断对错. 500300400000读作五千零三亿零四十万. 24. b除45的商用式子表示b÷45。 25. 把0.08扩大100倍是0.8。 26.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7. 小金在用计算器计算时不小心将819输错成818,这时,她说只要按一下改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完整)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六单元运算律 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5班,共有学生47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与复习等。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本教材既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使我们的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 册练习题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姓名:成绩: 一、口算:(20分) 20×4= 50×2= 80×6= 60÷20= 240÷40= 150÷30= 160÷40= 400÷50= 560÷70= 490÷70= 540÷90= 720÷80= 360÷40= 480÷80= 560÷70= 200×4= 300÷50= 350÷70= 420÷60= 320÷40= 二、填空题:(12分) 1、()里最大能填几 40×()<319 90×()<640 80×()<570 70×()<500 2、720÷24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是()位。 3、196÷39,把39看作()来试商,444÷74把74看作()来试商。 4、200里面有()个40,有()个50。 5、甲数÷乙数=8,如果甲数扩大10倍,乙数扩大10倍,那么商是(); 如果甲数缩小100倍,乙数也缩小100倍,那么商是()。 6、900÷30=90÷()=()÷150=()÷2=8100÷() 三、用竖式计算:(24分) 92÷23= 324÷81= 775÷25= 960÷40= 384÷16= 140÷27= 四、列式计算:(10分) 234是13的多少倍 700里面有多少个28 五、解决问题。 1、一辆摩托车16小时行56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果园有480箱苹果,每次运走40箱,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3、学校图书馆有325本连环画,每班借40本,可以借给几个班还剩几本 4、李老师有250元,要买38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5、小花家到学校的路程是702米,小花每分钟走54米,小花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分钟

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阶段汇总合集

[易错题1] 王叔叔家养了350只鸡,每个笼子里装30只,需要准备多少个这样的笼子? 【错误解答】350÷30=11(个)……20(只) 答:需要准备11个这样的笼子。 【“病因”分析】这里出错的原因是把余下的20只鸡忽略了,余下的20只鸡需要再装一个笼子,这里应该准备12个笼子。 【正确解答】350÷30=11(个)……20(只) 11+1=12(个) 答:需要准备12个这样的笼子。 [易错题2] 小红、小林和小刚,一个星期一共练了630个大字,平均每人每天练多少个大字? 【错误解答】630÷3=210(个) 答:平均每人每天练210个大字。 【“病因”分析】这里出错是把一个星期是7天这个隐含的条件忽略了。 【正确解答】630÷3÷7=210÷7=30(个) 答:平均每人每天练30个大字。 [易错题3] 计算(842+421+421)×25,下面最简便的方法是()。 A.421×(4×25 ) B.842×(2×25 ) C.842×25+421×25+421×25 【错因分析】首先要明白(842+421+421)×25有多种简便计算方法,一个可以把421合并成842,另一个也可以把842拆分成421,而此题要求是最简便的方法,那么有的同学只想到简便没看清“最”简便就想当然选择B了。 【思路点睛】正确答案选择A,因为此题要求最简便。通过把842拆分成2个421,和题中已有的2个421合并成4个421,再根据乘法结合律把4和25先乘起来得100,这样就是最简便的方法了。B比起原题死算确实简便,但比起A来没有A更好算最简便。 [易错题4]

简便计算(100+2) ×45。 【错因分析】典型错误(100+2) ×45 =100×45+2 =4500+2 =4502 × 出现这种错误是由于学生对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本质内涵认识和理解不够。什么是乘法分配律?书上结论是这样陈述的: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也就是说不能只乘其中一个加数。上述案例中就只乘其中100这个加数,而另一个加数2就漏乘45了,导致出错。 【思路点睛】我们依据乘法分配律,把100和2这两个加数分别与45相乘,最后再把两个乘得的数相加。正确过程如下: (100+2) ×45 =100×45+45×2 =4500+90 =4590 [易错题5] 简便计算68×99。 【错因分析】 68×99 =68×(100+1) =68×100+68 =6800+68 =6868 × 该同学看到99想到100,把99先看作最接近的100这很好,但是忽略了简便计算的前提是等量代换,一个量须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才可以依次继续递等下去。把99替换成(100+1)这本身就建立在不公平基础上,所以不能向下递等,结果也不对等。 【思路点睛】两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数接近整百数,可以先将这个数转化成整百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正确过程如下: 68×99 =68×(100-1) =68×100-68 =6800-68 =6732

三年级数学下册周长与面积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周长与面积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⑴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叫做面积. ⑵常用面积单位有:()、()、()、用来度量物体的(). ⑶常用长度单位有:()、()、()、用来度量物体的(). ⑷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米. ⑸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分米. ⑹用9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这个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则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⑺用4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它的宽是()分米、长是(). ⑻填上适合的单位符号. ①书桌面的长约是1();②教室的面积约为60();③数学课本的宽约为15();④一张邮票的面积约为6(); ⑤操场的面积约为2800();⑥一座灯塔高约20(); ⑦小明的身高约为134();⑧喜羊羊绕操场跑了1000(); ⑨一张欢乐谷门票为170();⑩一枚1分的硬币约重1(). ⑼6m=()dm;12dm2=()cm2 ;20000平方米=()公顷;600mm2=()cm2 ;6km2=()公顷=()m2. ⑽“鸟巢”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建筑面积为260000平方米、读作:()平方米、合()公顷.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⑴黑板面的面积约为3千克. () ⑵图形的形状不一样、图形的面积可能一样. () ⑶1200平方分米=120平方米. () ⑷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⑸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 . () ⑹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 ⑺50公顷﹥1平方千米. () ⑻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一样. () 三、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50×50= 13×50= 125×80= 0÷320= 123-20=250÷5= 60×12= 25×4= 360÷9= 7.4+2.6=四、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每题5分、共10分) 16米厘米 面积:面积: 周长:周长: 五、作图、并计算.(每题5分、共10分) ⑴在下列方格纸中画出1个面积为9平方厘米的图形、并计算出该图形的周长.(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 (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 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 是旋转,图形的大小形状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国际计数是每3个为一节。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 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 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后面的4个0,亿位后面的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 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的舍,等于 5或大于5的入。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练习题 一、填空。 1.38×50-24÷3可以同时先算()法和()法,再算()法。 2.已知6+15=21,400-43=357,357÷21=17,把这三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3.两数相乘的积是26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那么积是()。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算式38+615÷41,可以读作() (1)38加上615除以41,得多少; (2)38与615的和除以41,商是多少; (3)38加上41除615的商,和是多少; 2.420÷70=6,错误的说法是() (1)70不能除尽420; (2)70能除尽420;

(3)420能被70除尽; 3.203减去170除以19,求商的算式是() (1) 203-170÷19 (2)(203-170)÷19 (3)19÷(203-170) 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0+12×3=(33+67)×20= 10-125÷25=(21-15÷3)÷4= 39÷3-7=6×(30+45÷9)= 2.计算 (1)(432-24×10)÷6 (2)7200÷90÷8+190 (3)1812-(756+82×3)(4)(541-276+325)×7 3.列式计算

(1)用150除12与500的积,商是多少? (2)一个数比41的104倍多401,求这个数。 (3)4000减去3600除以25的商,乘以30,积是多少? (4)910与350的和,除以110与50的差,商是多少? 四、思考题 1.在下面的方框中填上相同的一个数,使等式成立。 □+□-□×□÷□=18 2.四(1)班有学生45人,参加合唱除的有24人,参加田径队的有28人,并且全班每人至少参加一个队,这个班两个队都参加的学生有多少人? 四则运算习题精选(二) 一、填空。 1.a是81,是b的3倍,则b是()。 2.a是45, b是a的6倍,则b是()。 3.甲数是75,比乙数的4倍少5,问乙数是()。

四年级下册数学错题汇总

1、0.53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5表示()。 2、由3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是(),读作() 3、2003年我国在校小学生有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是()(保留一位小数)。 4、0.56吨=()千克4米35厘米=()米 5、0.51 0.509 1.274 1.3 570厘米 5.7米 6、10千米—8千米45米,用小数计算式()—()=() 7、把510÷6=85 89-85=4 15×4=60,列成综合算式是() 8、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 9、125×(8×□)=(125×□)×14,这是运用了()运算定律。 10、把10.25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是()。 11、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为5厘米和9厘米,那么第三条边最短为()。 12、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棵树。 13、35990平方千米=()万平方千米 158736000人≈()亿人(保留两位小数)

14、连一连: 判断题: 1、任意三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 ) 2、任意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四边形。 ( ) 多项选择题:(有1~2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选项) 1、与25×44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 A 、25×40×4 B 、25×40+4 C 、25×11×4 D 、20×44+5×44 2、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80°,另外两个角分别是( ) A 、40°和40° B 、50°和50° C 、70°和30° D 、80°和20° 3、下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360° B 、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 C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D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关系可以用右图来表示

【小学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面积和周长知识点汇总

面 积 和 周 长 (一)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和公式: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 周长在四周;面积在里面。 周长求长短;面积求大小。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来测量。 3、面积单位的换算: ①测量或计算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m 、分米dm 、厘米cm 。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1000米 1厘米=10毫米 ②测量或计算面积时要用到面积单位。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 2、平方分米dm 2、平方米m 2。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1m 2 = 10000cm 2 把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厘米;就在数字的末尾加上4个0;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 把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米;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4个0。(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 ③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cm 2)。 ④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1dm 2)。 ⑤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m 2)。 4、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 长=a ×b )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求长:长=长方形面积÷宽 已知周长求长:长=长方形周长÷2-宽 求宽:宽=长方形面积÷长 已知周长求宽:宽=长方形周长÷2-长 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 正=a ×a )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求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 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

最新版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 课题: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空 1.军军每分钟走X米,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能走()米。2.学校买来40把拖布和20只水桶。每把拖布a元,每只水桶b 元。买拖布和水桶一共花了()元。如果a =4,b=10,买拖布和水桶一共花了()元。 3.一个数由5个十,6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是(),读作(),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是()。4.找规律,填一填: 19.8,18.6,17.4,(),()。5.在○里填上“<”、“>”或“=”。 3.61米○362厘米 284克○2.84千克 1.57○1.57×0.98 6.4.125×2.7的积有()位小数。 7.地球和月球的平均距离约是:384400千米≈()万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8.童装厂运进90米布,做一件外套用布1.4米。这批布能做()件这样的外套。 9.学校的法制安全宣传栏的面积大约是8平方米9平方分米,也可以表示为()平方米。 10.2004年,美国一家糕点公司制作了一个将近5.5吨的冰淇淋蛋糕,约()吨()千克,如果用载重500千克的小型货车来运,至少要运()次。 1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a度,那么它的顶角是()。 二、判断 1、小数一定小于1。() 2、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大小不变。() 3、一条直线就是一个平角。() 4、0.7和0.70的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5、133×9×5×9=(135+5)×9 () 6、一个三角形越大,它的内角和就越大。() 7、所有的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三、计算 1、直接写得数。 2.3+4.7= 1.8-0.5= 7×0.9= 3.2÷32=

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汇总

一、填空 1、连接梯形各边的中点围成新的图形是() 2、一个三角形两条边是5厘米和三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3、电动伸缩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设计的。 4、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 5、44×25=(11×4)×25=11×(4×25),这是根据()。 6、1100÷125÷8=11000÷(125×8)运用了() 7、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个小正方体。 8、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边长18厘米的正方形,那么用这个铁丝围成一个正三角形,边长是()厘米。 9、王大伯家的三角形菜地的两条边分别是5米和8米这个三角形菜地的第三条边可能是()米 10、有三种长度的小棒(长度分别是3cm、5cm、8cm)若干根,可以摆成()种不同的三角形 11、十分位上的“3”与十位上的“3”相差() 12、在0.08、0.080、0.008这三个小数中,计数单位相同,但大小不相等的两个数是()、() 13、把6改成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是() 14、将一根15厘米的木棒截成三根整厘米的小棒来围成三角形,最长的一根小棒不能超过()

厘米 15、5吨50千克=()吨 1.2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1公顷=()平方米 16、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10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相互垂直的两条边分别是()() 17、观察1、2、3、6、12、23、44、X、164的规律,可知X= () 18、如果12=1×1,22=2×2,32=3×3.....252=25×25,且12+22+....252=5525,那么32+62+...+752=9×5525= 19、近似数是1.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20、甲、乙两数的和是264,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两数相等。甲数()乙数()。 21、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2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顶角是()。 23、有3厘米、4厘米、5厘米、7厘米四根小棒,从中选3根搭成一个三角形,有()种不同的选法。 24、在一条长90米的小路两旁种树,如果两端都种,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0米,可以种()棵。 25、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使每一边都有4盆,最少需要()盆。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几边形有几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四舍)、等于大于5(五入)。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题.docx

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题 1、填空。 (P4) ( 1)一个加数是90,另一个加数与这个加数相同,它们的和是()。 (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80,被减数是()。 ( 3)两个数的和是540,其中一个加数是200,另一个加数是()。 ( 4)被减数是254,差是 160,减数是()。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5) ( 1) 237+69=306( 2)502-387=115 306- () =237387+ () =502 306- () =69() -115=387 3、猜一猜我是多少。(列式计算) ( 1)我加上37 得 100(2)我减去219 得 81 4、计算并验算。 (1) 190+672=(2)980-795= 5、购物。 电视机( 4300 元)手机( 2400 元) (1)李阿姨买了一台电视机和一部手机,共花了多少钱? (2)李阿姨共带了 10000 元,付款后还剩多少钱? 5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P7) 350- (+234 )=21+765-477=1080

6、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460,减数与差少30,被减数、减数和差各是多少?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P8) 49 +9 1 5 6 3 5 8、根据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P12) ( 1) 23*56=1288(2)4005÷89=45 9、判断。 (P13) ( 1)如果*=,那么=÷。() 2、如果 a÷ b=c?? e,那么 b=( a-c)÷ e。() 3、因 0+0=0 ,0-0=0 , 0*0=0 ,所以 0÷ 0=0.() 10、解决。 1、王老去体育用品商店学校足球,每个足球80 元,王老了20 个足球后剩60 元,王老了多少? 2、一本共有242 ,看了8 天后剩 2 ,平均每天看了多少? 1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2* () =184780 ÷()=30()÷ 35=42 ()÷ 23=6?? 15942÷() =78 ?? 6 12、求所代表的数。(P14)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周长与面积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周长与面积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⑴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叫做面积。 ⑵常用面积单位有:()、()、(),用来度量物体的()。 ⑶常用长度单位有:()、()、(),用来度量物体的()。 ⑷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米。 ⑸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分米。 ⑹用9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这个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则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⑺用4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它的宽是()分米,长是()。 ⑻填上适合的单位符号。 ①书桌面的长约是1();②教室的面积约为60();③数学课本的宽约为15();④一张邮票的面积约为6(); ⑤操场的面积约为2800();⑥一座灯塔高约20(); ⑦小明的身高约为134();⑧喜羊羊绕操场跑了1000(); ⑨一张欢乐谷门票为170();⑩一枚1分的硬币约重1()。 ⑼6m=()dm;12dm2=()cm2 ;20000平方米=()公顷;600mm2=()cm2 ;6km2=()公顷=()m2。⑽“鸟巢”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建筑面积为260000平方米,读作:()平方米,合()公顷。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⑴黑板面的面积约为3千克。() ⑵图形的形状不一样,图形的面积可能一样。() ⑶1200平方分米=120平方米。() ⑷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⑸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 。() ⑹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⑺50公顷﹥1平方千米。() ⑻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一样。()三、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50×50= 13×50= 125×80= 0÷320= 123-20=250÷5= 60×12= 25×4= 360÷9= 7.4+2.6=四、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每题5分,共10分) 16米厘米 面积:面积: 周长:周长: 五、作图,并计算。(每题5分,共10分) ⑴在下列方格纸中画出1个面积为9平方厘米的图形,并计算出该图形的周长。(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⑵在下列方格纸中画出1个周长为25厘米的图形,并计算出该图形

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题 1、填空.(P4) (1)一个加数是90.另一个加数与这个加数相同.它们的和是().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80.被减数是(). (3)两个数的和是540.其中一个加数是200.另一个加数是(). (4)被减数是254.差是160.减数是().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5) (1)237+69=306 (2)502-387=115 306-()=237 387+()=502 306-()=69 ()-115=387 3、猜一猜我是多少.(列式计算) (1)我加上37得100 (2)我减去219得81 4、计算并验算. (1)190+672= (2)980-795= 5、购物. 电视机(4300元)手机(2400元) (1)李阿姨买了一台电视机和一部手机.共花了多少钱? (2)李阿姨共带了10000元.付款后还剩多少钱?

6、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460.减数与差少30.被减数、减数和差各是多少? 7、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P8) 4 9 + 9 1 5 6 3 5 8、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写出另外两个算式.(P12) (1 )23*56=1288 (2)4005÷89=45 9、判断.(P13) (1)如果 * = .÷ . 2、如果a ÷b=c ……e.那么b=(a-c )÷e. ( ) 3、因为0+0=0.0-0=0.0*0=0.所以0÷0=0. ( ) 10、解决问题. 1、王老师去体育用品商店为学校购买足球.每个足球80元.王老师买了20个足球后还剩60元.王老师带了多少钱? 2、一本书共有242页.丽丽看了8天后还剩2页.丽丽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1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92*( )=184 780÷( )=30 ( )÷35=42 ( )÷23=6......15 942÷( )=78 (6) 12、求 所代表的数.(P14) 120+ ÷2=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