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摘要:由于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数据长期遭到西方许多国家的猜度和质疑,实现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与国际一致势在必行。通过对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系统比较,剖析我国当前就业和失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其中的缺陷和不足,并就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不少工人下岗,更引起了我国理论界和业界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关注。近些年来,国内文献对从业人数和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和劳动报酬等指标进行了探讨,但大多数仅局限在对现有指标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上,缺乏对国际常用指标,如工作时间、就业获得和损失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一些学者开始从统计角度研究来源数据之间的一致性问题。有关失业的测量,国际上主要由失业登记制度和失业调查制度两部分构成。我国公开采用的失业测量指标是登记失业率,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显性失业(即公开失业),却不能很好的反映隐性失业,所以也就不能反映我国的真实失业率水平。

出于统计方法陈旧、指标体系欠科学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统计结果难以得到国际的普遍认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罗斯基(Rawski,Thomas G2000)在《中国GDP统计发生了什么?》一文中,通过对中国经济统计资料的重新核算,发现数字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对我国的统计数字提出了质疑。随后,西方《经济学家》、《金融时报》、《商业周刊》等主流媒体也纷纷炒作,指责中国统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在其研究成果《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中,根据德尔菲法统计得出中国2001年城镇失业率为7.1%,而并非国家统计部门所公布的3.6%。

由此可见,我国就业和失业统计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加以改进就无法同国际接轨,也就难以进行国际比较,了解我国的真实国际地位。

针对我国就业和失业统计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国际比较出发,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统计指标和方法人手,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指出我国就业和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业和失业统计指标的重新构建提出一些建议性思考。

一、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界定及比较

有关就业与失业统计的指标,可以进行比较的方面很多。但按照国际劳工组织(ILO)所提出的标准,本文将主要从人口活动状态的分类、就业和失业统计三个方面进行。(一)国际劳工组织(ILO)对人口活动状态的分类国际劳工组织通常将人口分为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劳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人口,是指总人口中已经参加或要求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即从事经济活动的全部就业人口,加上要求从事经济活动而尚未获得工作职位的失业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是指总人口中除去经济活动人口的其余部分,包括劳动年龄内(16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未参加或不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它实际上是除失业人口以外的各种不在业人口。

(二)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就业与失业指标的比较

根据第13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通过的《关于经济活动人口、就业、失业及不充分就业统计的决议》(1982,日内瓦),就业被界定为在参照期内从事任何一种工作以获取薪酬或利润(或实物报酬)的人员,或者在此期间生病、休假或产生争议等理由而暂时脱离工作岗位的人员。决议还规定凡在家庭企业或农场从事无薪酬工作至少每天1小时以上的人员,应被包括在就业统计中。国际劳工组织将失业者界定为

在参照期内无工作,但目前能够工作并寻找工作的某一特定年龄以上(通常是16岁及以上)的所有人员。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就业”的明确定义,与其近似的是“从业”的概念是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国家统计年鉴和各地统计年鉴上所用的“从业人员”实际上就是统计意义上的“就业人员”,是通过国家统计局的劳动综合统计报表制度、辅之以城镇劳动力情况调查制度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方案搜集汇总得到的。有关失业通常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已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了求职登记的人员。由于我国城镇就业与失业人员只包含城镇中非农业户口,失业登记的统计范围也基本上仅限于户口在本地的城镇人口。加之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与城镇从业人数的统计口径不同,因此我国的失业率只能是一种不准确的估计。

在西方发达国家,在进行就业度量时,往往不只采用单一的就业率这一指标,而是结合其他指标(见表1)全面反映就业的真实情况。对于失业的统计,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基本上是按照国际劳工组织所制定的标准所进行。同时,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也表现为一些差异。有关具体情况如下(见表2)。

综上所述,尽管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就业与失业统计方面有所差异和分歧,但是总体上讲来,这些国家基本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可供国际比较的体系。反观我国对就业与失业的统计体系,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基本上依然采用过去的统计体系。虽然近些年来很多学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改进办法和措施,但是不成系统,难以做到与国际接轨。

二、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的主要缺陷

通过国际比较,不难看出,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指标体系的欠缺和统计方法的不科学,下面将逐一列出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中的缺陷,为我国的失业与就业统计体系改革明确方向。

(一)就业与失业统计口径的欠科学

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的年龄口径不统一。我国将劳动就业年龄规定为:男16—60岁、女16-55岁,同时规定登记失业年龄界限为:男16—50岁,女16-45岁。参照国际劳工组织或其他大多数国家的统计标准,通常只有年龄下限规定(16岁),而没有上限规定(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除外)。随着人们生活、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超过70岁,有些城市甚至已经超过80岁(如上海),而对劳动就

业年龄却不做变动,致使部分超过退休年龄仍然在岗工作,没有纳入就业统计之中;同样,部分年届退休,身体健康良好,有劳动能力并有工作要求的人(符合我国失业的定义),却没有包含在失业人口中。

(二)就业与失业统计范围过窄

我国现行的就业与失业统计还存在几大“死角”,主要是农村、非正规部门和国企下岗人员都没有或不完全纳入就业与失业统计之中。仅就我国城镇就业与失业而言,通常以“城镇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替代,其统计的范围与国际通行的就业与失业统计相比要小很多。它是以户藉为依据、是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产物,是户口与就业等各种社会待遇挂钩的结果,城镇从业人数和登记失业人数主要来源于传统管理部门数字和自愿登记失业数据。不包括城镇非常住人口;没有把农村人口纳入失业率统计范围内;也没有把城镇常驻人口中全部失业人口包括进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村人口,官方统计农村有5.614亿劳动力,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计,中国农村2004年就业不足人数高达1.6亿人,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28.5%。

(三)“工作时间”定额过低

在我国的调查就业与失业统计中,用“1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界定就业和失业,显然太低,不能真实准确反映就业与失业的情况。按照国际惯例,就业统计范围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时间累计取得的报酬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人,失业统计的范围与之相反。有关就业统计时间标准,通常规定周工作时间35至40小时。而对于失业,美国规定在调查周内工作不满15小时,法国规定不满20小时即为失业。按照5天工作周计算,要求每天工作至少不少于3小时。对照上述标准,我国用“1小时”工作时间界定就业与失业明显有着不合理性。

(四)统计调查方法单一、指标设计不完善

我国目前所公布的“从业人数”和“就业率”大多是传统统计管理部门和部分抽样调查综合的结果,调查方法传统、单一,指标也不能全面的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状况。同样,对于失业统计,我国在名义上参照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采用两套口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人数”、“调查失业率”。可是在实际操作和使用中,我国只是采用“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使得我国的失业统计无论是调查方法还是指标设计上过于单一,必然导致失业统计结果偏低。据上海劳动部门估计,每年上海不去劳动部门登记的失业人口约

有2万人。另据一份抽样调查报告,在3000名失业人员中,未去劳动局登记的失业者占25.5%。

三、改进我国就业与失业指标改进的思考

鉴于以上所列举的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体系中存在的

问题,无法准确反映我国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现状,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本国就业与失业统计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构建和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就业与失业统计体系。

(一)科学、合理界定统计口径

第一,对就业与失业“正名”。我国要同国际进行接轨,首先要在就业与失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上接轨。将我国所使用的“从业人员”和“待业”、“停薪留职”“下岗”、“在职失业”、“剩余劳动力”等不规范或有争议的用语分别采用国际规范性术语“就业人员”和“失业”来替代。考虑到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还可以分别采用“城镇失业”和“农村失业”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定义,切不可将农村视为失业的绝缘区。第二,放宽或不限年龄上限。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与失业人员只有年龄下限,没有年龄上限。我国过去所设劳动年龄上限受一定的历史条件限制,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现在可以考虑将我国就业与

失业年龄与国际标准一致。至少也要保持同法定退休年龄相一致。

(二)拓宽统计范围

我国劳动就业与失业统计覆盖范围狭隘,主要表现在:农村几乎成了统计的“真空”;改革中的国企统计有失公允;城镇中的非正规就业统计还没有规范。农村人口中存在大量“隐性失业”是个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一部分人员的就业与失业统计,有学者提出应用边际劳动生产率函数进行推算,也有学者(戴昌钧教授2008)建议结合耕种面积、人均农业生产资料和土地肥瘦等可测数据建立模型进行推算。还有学者建议在我国户籍改革并没有实现“城乡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前,失业统计要以常住人口抽样调查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这样即可以使失业统计更完整,同时也能从宏观上指导和调控流动人口的就业。针对国有企业改革中遗留的“在编不在职”的怪现象,国家和企业统计部门应加强这一部分人员的就业与失业统计工作,实行跟踪调查和再就业登记工作,建立统一信息化管理,防止重复计算和漏等现象。针对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住户调查方法、产业活动单位调查法和劳动力调查法。最后一种方法主要采用问卷形式进行,有着覆

盖面广、成本小、时效性强的优点,也是已经被国际劳工组织(ILO)确认为调查非正规就业的最合适的方法。

(三)提高“工作时间”定额

如前所述,国际惯常按照工作时间的1/3来确定就业与失业,按照我国周工作时间40小时计算,可以把在调查周内工作确定为13或14小时作为就业与失业的标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物质财富还不甚丰裕,普通劳动者1小时/周的工作时间所得根本无法维持其基本生活所需,用此来界定我国的就业与失业不能真实地反映我国劳动力

市场状况。为此,本文提出如下思路:(1)根据全国的CPI

指数和当地的消费水准测算出一定时期内由各地(省、市)的维持基本生存的生活标准(可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替代);(2)以同类在岗职工同期的平均工资收入除以总工作时间(扣除法定节假日)计算出劳动者的单位时间收入(采用美国等西

方国家劳动生产率原子论计算方法);(3)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物价、地域等因素得出劳动者家庭生存所必需的工作时数。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通过“工作时间”定额来进一步界定就业与失业。

(四)改进现行统计调查制度、完善统计指标

调查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的方式、方法,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基本上原有制度的沿用,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时代的要求。要真正客观体现我国就业与失业的状况并进行国际比较,必须改进这一调查制度。

首先,我国应以抽样调查法作为就业与失业统计的主要方法,辅以登记调查等其他方法。在实施抽样调查方法中,要实现各类机构(包括官方和民间)的通力合作,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经验,加大抽样的比率(美国为1:1600,我国当前为1:18238)。

其次,加大调查频度,完善统计方法。目前,我国公布的就业与失业统计数据是以年计的,这对实时的就业与失业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可以借鉴OECD国家通用的x—12 ARIMA数据模型,根据就业人数及其他就业数据的季度调整推算误差,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实时修正。

再次,增设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例如:增设“城镇不充分就业”统计指标;“农村失业”统计指标;“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指标;“城镇隐性失业”和“农村隐性失业”指标等。甚至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和不同行业间设立二级指标,作为就业与失业统计的有益补充。当然,就业与失业指标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整个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既要有科学理论与方法论指

导,又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能体现就业、失业现象的基本特征,又要能与劳动统计指标体系结合起来,使之成为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要有反映就业、失业人员的数量方面的指标,又要有反映其素质方面的指标;既要有总量指标,又要有反映结构和分布情况的相对指标。

金融专硕和国际商务专业就业前景

金融专硕和国际商务专业就业前景 编辑:凯程蒙蒙老师 金融专业是现阶段非常火的一个考研选择,国际商务也很受欢迎,这两个专业有何不同呢,我们首先从专业培养目标上来看。 从院校招生简章来看,金融专业硕士项目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与金融学理论基础和前沿知识,拥有前瞻性国际视野并能适应金融市场迅速变化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国际商务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商务职业道德,掌握系统、扎实的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适应在涉外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商务专门人才。这两个专业的培养方向不同,以后就业的方向也不同。 金融专硕毕业生就业方向有: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商业银行总行及分行;政策性银行,如国开行、农发行等;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担保公司等;企业财政部门、证券部门等;某些部门公务员。偏重于对内的与金融经济相关的行业。这些行业对学历的要求有些较高,本科生和硕士生进入同部门后还是有差距的,提高学历是必要的,本科生的专业知识层面较浅,研究生会更专于某一方向。 国际商务专业就业前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快,对外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对拥有国际贸易知识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硕士生专业知识水平较高,还对国际投资、国际经济合作、涉外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知识有所涉猎,未来其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国际商务专业的优秀硕士毕业生可以在对外方向的公司工作、外贸公司、外资公司、进出口行业、物流相关行业等,从事进出口工作、外贸跟单、外贸单证、进出口报关报检、国际货代、国际市场营销、商务管理等岗位的工作,也可以从事人力资源、物流管理等方向的工作。 金融专硕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考研时选择院校十分多,清华北大、复旦交大、人大、两财一贸、南开等学校。对于国际商务专业来讲,比较推荐的学校有,人大、对外贸、中财、北京工商、首经贸、南开、天津财经、上财、南大、厦大、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分析与评价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分析与评价-人力资源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分析与评价 韩翔山西省临汾市失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摘要:失业保险制度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以及促进就业。然而,因为各地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理念的差异,其在落实过程中,很难确保两项功能均能有效发挥。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探讨了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及评价方法。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评价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各项社会化管理制度均逐渐得到完善,然而,失业保险制度的积极促进作用却发挥得不很理想。失业保险制度向纵深推进缓慢,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功能并未得到人们的满意、推动就业作用有限等现状,已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配套保障要求,直接影响到了社会公平进步、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目标的实现。加之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形势发展放缓影响和科技化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直接转化为失业人口,这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所以,重视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以确保失业保险制度贯彻落实,应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加强。 一、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表现 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功能包括生活保障、预防失业、促进就业这三个方面。然而,通常认为促进就业功能是其最积极有效的核心功能,具体是指在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首要条件下,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各级政府结合多年经验以及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主要包括:首先,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通过各种心理培训、辅导方式以疏导其心理,确保其积极乐

观的心理素质,鼓励他们参加相关技能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并可以更好地再就业。以我所在的山西省临汾市来看,如近些年来SYB培训、各类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其次,努力改善企业经营情况,将失业保险关口前移,强化失业保险基金对在岗培训的补贴措施,避免因为暂时的不利条件而大量削减工作人员,从而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给企业造成长期的创伤。根据作用对象,促进就业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不仅确保失业人员的正常生活,还设立相关心理辅导、基本技能培训机构,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他们乐观地面对现状并积极就业,避免失业人员因为暂时的困难而采取极端行为,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其次,提倡失业人员积极主动地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比如定期举办各种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完善个人简历、提高面试技巧等就业技能,或者参加相关技能培训,使其真正学到相关技术获得相关资格证书以更好的就业。另外,鼓励失业人员积极主动的将个人信息登记在就业服务组织机构,比如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等,这样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招聘信息,以抓住就业机遇。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的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 2.企业。一方面,相关政府合理利用失业保险基金补贴帮助困难企业度过难关,以避免其大量削减工作人员,从而,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另一方面,设置创业基金,鼓励现有企业加大生产或者投资力度,或者鼓励人们,尤其是失业者创办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更多的岗位以缓解失业。其次,鼓励企业举行大型招聘会,以使失业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招聘信息,避免企业难招人,而失业者难找工作尴尬情况。 二、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评价指标

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一、指标体系编制的基本原则 指标体系的编制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确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简称文化产业)活动范围为依据,并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指标体系立足于客观描述文化产业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服务的提供的全过程,反映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水平、结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二)为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针对文化产业涉及的部门多,统计内容繁杂,现行统计制度中实物量指标较多,价值量指标偏少,难以完整地反映文化产业发展全貌的不足,指标体系为界定部门统计范围、完善部门统计制度、建立文化产业综合统计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三)利于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开发 指标体系立足于各部门现行的统计制度,同时考虑多角度研究文化产业的需要,为全面收集开发文化产业信息提供基本框架,为其他文化产业统计调查(如对在现行统计制度中尚未包括的文化个体经营户的调查)的设计提供参考。 (四)反映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过程 指标体系反映的是当前对文化产业范围和各类文化活动的认识。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指标体系将逐步得到补充、修改和完善,以反映对文化产业认识的深入。二、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为全面反映文化产业的情况,指标体系从财务状况、业务活动、就业人员和补充指标等四个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描述。其中财务

状况指标和业务活动指标是指标体系的主体,用于反映文化产业的基本活动特点;就业人员指标用于反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补充指标用于反映政府和居民对文化的投入和需求等外部影响状况。设置就业人员指标和补充指标主要是出于统计分析的目的。 I. 财务状况指标 旨在反映文化产业的资产、收支和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指标包括四个部分:1.文化产品生产企业指标;2.文化产品流通企业指标; 3.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文化服务企业指标; 4.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文化单位指标。财务状况指标按文化产业企业和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及其财务状况指标内容设计,以系统反映文化产业经营和收支状况,同时满足增加值核算的需要。 II. 业务活动指标 旨在反映文化产业主要业务活动的状况和规模。业务活动指标按《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规定的行业顺序排列,以部门的职责范围和现行统计制度为基础,力求全面反映文化产业活动的全貌,并尽量贴近部门管理工作实际。 III. 就业人员指标 旨在反映文化产业就业人员的数量、素质和结构情况。除就业人员总数外,还反映就业人员的性别、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人员状况等。 IV. 补充指标 反映政府文化事业支出、文化产业投资和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情况。 三、文化产业主要统计指标目录

国际商务专业详解

国际商务专业详解 国际商务专业介绍 此专业为专业硕士。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专业硕士)国际商务是经济学领域下的专业学位专业。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简称为MIB。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是针对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全面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国际商务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类型。 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目标 此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应具备几下几方面的能力: 1、开阔的国际视野,广博的知识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2、精通国际经贸知识,并具有很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商务运作能力,特别是能娴熟地运用一门以上外语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 3、通晓国际经贸法律和惯例,并具有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国际经贸实务操作能力,以及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工具搜集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5、掌握跨文化知识,善于进行国际商务交往,具有了解、尊重并调和文化差异的能力。 国际商务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近些年,中国国际化的步伐逐渐加快,中国与外国的经济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所以需要很多具有国际贸易知识的高水平人才投身到国际贸易这个舞台。由于(专业硕士)国际商务的硕士毕业生除了具有国际贸易知识以外,还具有国际投资、国际经济合作、涉外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其知识结构也更具应用性和适应性。所以未来国际商务硕士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就业去向: 国际商务专业的优秀硕士毕业生可以在外向型生产企业、外贸公司、外资公司、货代公司、物流企业以及其他类型的贸易公司等从事商品进出口、外贸跟单、外贸单证、进出口报关报检、国际货代、国际市场营销、商务管理等岗位的工作,也可从事内贸工作及相关岗位的其他经济管理工作。 可考证书: 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跟单师,证券从业资格证,期货从业资格证,国际商务英语等级证书等。 国际商务专业介绍

亲测已过-社科院院考最新2018国际经济学-题库答案

国际经济学 一. 简述题 1.简述关税壁垒对小国开放经济和大国开放经济的福利影响P100 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和海关税法,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赋。主要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和过境税等。 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包括一系列效应: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对大国来说)、净福利效应等。 1,小国情况: 讨论: 价格效应:自由贸易时,世界价格(均衡时的国内价格)为Pw,征税t后,国内价格上升为Pt。国内价格调整不对世界价格造成影响。 生产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a; 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减少 a+b+c+d 贸易效应:进口减少Q1Q3+Q4Q2; 税收效应:关税收入为c; 净福利效应: a-(a+b+c+d)+c= - (b+d)<0,福利下降。其中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2,大国情况:

价格效应: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前Q3Q4的进口价格为EFQ3Q4,征税后为HIQ3Q4,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e; 净福利效应: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2.简述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P130 关税同盟是美国经济学家维纳(J·Viner)在其于1950年出版的《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提出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关税同盟的效果可以分为静态效果和动态效果。 静态效果 1.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缔结关税同盟之前,某个国家不生产某种商品而从世界上生产效率 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建立关税同盟后,如果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被排斥在关税同盟之外,则关税同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和共同的对外关税使得该国该商品在同盟成员国内的税后价格高于同盟某成员国相同商品在关税同盟内的免税价格,这样同盟成员国原来从非成员国进口的成本较低的商品转从关税同盟内部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来进口。 2.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缔结关税同盟后,无论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情况下,进口国(上面例子中的A国)X商品的价格都比原来下降了。如果A国X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A国对X商品 需求数量的增加幅度要大于X商品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使X商品的销售额也就是进口额 增加,这就是贸易扩大效应。 4.建立关税同盟后,可减少行政开支 5.建立关税同盟后,可减少走私

统计指标体系举例

统计指标体系举例 例1 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设计。宏观层面主要是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循环发展的综合评价。微观则是侧重对企业循环生产经营状况的描述。(一)宏观层面的设计要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入手 一级指标:具体指标名称 经济发展:经济净福利指标,社会生产物耗率 社会人口发展: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业劳动力 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城镇化率、失业率、居住质量指数、养老保 险覆盖率、贫困人口比重、人均耕地面积、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等指标构成。 资源环境情况:环境投资占GDP的比重、环境治理指数、空 气质量指数、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臭氧层 耗竭物质消费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木材采 伐量、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受荒漠化影 响的土地面积、原料使用密度、年人均能源 消耗量、能源使用强度、农药使用量、化肥

使用量、能源使用密度、工业固体废弃物排 放、有害废弃物排放、放射性废物排放、废 物循环和再利用、废水处理率、广播电视覆 盖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资金利润率、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等指标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设置以经济净福利指标为中心指标,以反映优质生产、提高效益、节约能源、防止污染等内容的资源指标共同组成的指标体系。经济净福利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中加上环境改变人们所获得的福利,减去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损失,减去自然资源超过正常耗减而造成的损失,再加上自我服务的价值。这个指标能综合反映经济发展与资源,自然环境及生活环境间的协调关系。另外,社会生产的物耗率应该是该体系的重点指标。因为这一指标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中物质消耗所占的比重。社会生产物耗率和净产值率是互相消长的,社会生产物耗率下降,净产值比重上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社会生产物耗率上升,则净产值比重下降,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因此,节约物质消耗,降低社会生产物耗率,可以增加更多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从另一个角度能反映循环经济的内在本质。

国际商务考研就业前景说明

专业介绍 国际商务硕士,即MIB(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胜任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职业型高级商务专门人才。 国际商务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当代国际商务理论和国际商务专业技能,熟练应用英语和现代信息技术,通晓国际商务环境和规则,尤其熟悉跨国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可以在国内企业、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咨询机构和政府部门等从事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跨国企业经营管理、国际商务营销、国际商务谈判等实际业务以及策划、咨询和管理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和创新性人才。学生要求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国际商务惯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能力;具备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突出的适应英语工作环境的综合能力。 就业前景 国际商务专业其实是一个“万金油”的专业,课程涉及的领域较杂。因此,小伙伴们的就业方向也可以涵盖整个商务贸易的过程。咱们可以在专业外贸公司、跨国公司、各大中小型企业以及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及政府机构,从事外贸单证员、文秘、助理、对外经营管理、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等工作。 据有关数据显示,对国际商务专业小伙伴们需求最大的是进出口贸易、新能源、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领域,而这些领域的需求职位大多数都是涉及贸易往来的,和咱们专业对口性很高。因此,小伙伴们不必担心就业问题和工作对口问题,只管放心大胆地去投简历吧!

国际商务专业就业方向 1、贸易、营销类岗位 咱们国际贸易专业的对口职位离不开贸易销售领域,小伙伴们可以做外贸销售和外贸跟单员等工作。 外贸销售负责执行公司的贸易业务;实施贸易规程,开拓市场;负责联系客户、编制报价、参与商务谈判,签订合同;负责单证审核、报关、结算、售后服务等工作;客户的拓展与维护;业务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等。 外贸跟单员主要工作内容是配合销售部人员处理订单,整理保存数据;及时与工厂沟通,追踪订单的生产进度,及时就订单的各项情况与客户沟通;制作出口单据、安排出货事宜、寻求运费报价、跟踪出货状态,协调解决订单执行中的问题以及协助业务员接待客户等销售辅助工作。 外贸类工作门槛较低,但小伙伴们需要具备一些基础能力,至少要熟练运用电脑办公自动化软件,有良好的独立工作及团队协作能力。跟单员对英语的要求并不高,没有外贸经验的小伙伴们可以多学多看,有一年就会熟悉外贸流程。对外贸销售员来说,良好的英语交流技能,报关证等相关证书是必要“装备”,可以使工作进展更加顺利。除此之外,销售员还要具有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和商务谈判技巧,较强公关意识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由于大型外贸公司的门槛较高,小伙伴们也可以考虑中小型企业,关键在于咱们的工作能够得到多大的提升。小伙伴们可以先在工厂工作两年,选择容易上手的产品范畴,工作中主要扩充和实践自己学习到的东西,熟悉业务流程,建立自己的客户群;然后去外贸公司,锻炼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三年后,小伙伴们既熟悉产品,又有在工厂和公司建立的客户群,还具备了强大的沟通协调能

中国失业统计分析教学文案

中国失业统计分析

中国失业统计分析 1.2.2失业的测量指标 根据失业定义,可以确定衡量就业和失业的标准,从而可以对失业状况加以衡 量进而掌握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失业率及其变化趋势。 失业率是失业人员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即 失业率 = %100?劳动力人数 失业人数 城镇失业率的计算方法是: 城镇失业率 = %100?+城镇登记失业人口 城镇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3中国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 3.1我国失业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3.1.1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三次失业高峰 表一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年末登记数)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 图一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78-2008) 由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失业高峰,分别是在1980 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及2003年;

(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表明近 年中国城镇的就业形势有所恶化; (3)尽管上升趋势十分明显,然而自2000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 3.0%- 4.5%的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 第一次失业高峰,也就是1980年,全国登记失业人数541.5万人。这一时期各级政府通过鼓励国有企业建立经营实体、子女顶替和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措施,用了5年的时间平抑了这次失业高峰。到1985年底,城镇失业率已降至1.8%; 第二次失业高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转型的速度加快,国家开始对就业存量进行改革,在国有企业实行富余职工的下岗分流,开始真正触及劳动力的存量结构。在下岗分流的高峰时期2000年底,全国共有下岗职工911万人,远远超过当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导致实际失业率在2000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峰。 第三次失业高峰大约在2003年。此时正值中国加入WTO,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乃至就业的影响不断加大;短期内,对原来就业格局的撞击讲显得更加突出,一些部门的就业机会不仅不会增加,反而有所减少,从而带来了更多的结构性失业。 3.1.2我国失业状况的一些特点 (1)下岗使隐形失业显性化 下岗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用语,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使国有和集体企业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亏损不断扩大等问题,从而下岗职工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在失业队伍中的比重也逐渐加大。 表二历年全国国企下岗职工人数(1998—2004)

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适应外向型现代商务管理工作岗位的要求,能胜任大量需要口头和书面英语交流的高级文员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工商管理知识。 也可从事英语教学,培训工作。 国际贸易方向: 国际贸易业务人员、商务翻译、商务助理。 旅游方向: 英文导游及涉外宾馆的接待及管理人员、外企业高级文员、外向型企业一般管理员。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用英语进行外贸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读、写、听、说、译等语言技能,并掌握外贸活动的商务知识,以较熟练的口语为特长,以商务英语兼顾旅游、文秘英语为方向,培养能用英语从事商务、旅游、外贸、文秘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 我国对外开放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大量既懂英语又懂外贸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大都在外贸企业从事外贸业务工作,在涉外大型饭店、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员和翻译工作,就业率达90%以上。 1、国际贸易实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与秘书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由英语语言能力、商务运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技能模块构建成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就业前景乐观。

2、国际商务管理及秘书方向 本专业方向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管理与项目策划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掌握商务运作的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和计算机从事国际商务及秘书工作。 部分主干课程: 秘书学、秘书实务、公文写作、商务模拟、国际商务谈判、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英语、办公自动化、会计原理、企业管理等。 3、会展英语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会展与广告设计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会展设计规划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造设计的实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国际、国内各种会展的组织与策划、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外事办公等工作。 就业前景: 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境外中国公司、涉外机构、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文秘和管理等工作。也适合各外贸易公司、商场、宾馆、企事业单位办公部门等。

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精讲班-09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历年分值】1-3分【知识权重】2分左右 一、价格总水平 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度量、决定因素 价格总水平的经济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 二、就业和失业 就业、失业的含义和统计口径 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就业率失业率) 失业的类型(自愿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 三、失业和经济增长极价格总水平的互相关系 奥肯定律(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 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 一、经价格总水平 考点一: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考点二: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总需求和总供给 考点三: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直接效应:对工资的影响、对利率的影响、对汇率的影响 间接效应 考点: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 1、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月、季、年)内全 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2、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等 二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GDP deflator) 。 3、价格指数就是用来反映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相对数。 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叫做价格总指数,一般称为价格指数。 4、我国目前是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

【例题:单选题】我国目前用于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是( )。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C.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D.企业间交易价格指数 答案:A 我国目前是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 考点: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1、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①费雪方程式: 货币供应量M*货币流通速度V=价格总水平P*各类商品交易数量T MV = PT 所以: 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 V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 T的增长也相对稳定, 所以,价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M的变动。 ②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 价格总水平变动率(通货膨胀率)π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率m+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率v-GDP的变动率y 即π=m+v-y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帀流通速度的变化呈正方向变动,而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方向变动。 2.总需求和总供给。 价格总水平决定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比例关系。 (1)长期: ①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不论价格总水平P如何变化,总产出不变。 ②需求规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扩大;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总需求减少, 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因此,总需求扩大,价格水平上升) (2)短期: ①供给规律:价格总水平和总供给呈同方向变动,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总供给扩大; 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总供给减少。(因此,总供给扩大,价格水平下降) ②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増长,

指标体系及其指标解释说明

表1 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及权重 一级指标二级指 标 三级指标单位 实际值 /目标 值 权 重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开发强 度 1、人口密度 万人/平 方公里 2、单位工业用地产值 亿元/ 平方公 里 3、人均GDP 元/人 4、第三产业占比% 5、城镇人口比重% 6、建设用地面积比重% 7、产业结构相似度% …… 土地集 约利用 度 8、人均道路面积m2/人 9、人均建设用地m2/人 10、建筑密度% 11、土地闲置率% 12、地均基础设施投入 万元/ 平方公 里 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 14、地均环保投入 万元/平 方公里 …… 生态开 发格局 15、林草覆盖率% 16、生态用地比例% 17、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 …… 农业开 发格局 18、人均耕地面积m2/人 19、地均农业产值 万元/平 方公里 …… 开发潜 力 20、公路网密度 千米/万 人 21、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22、污染企业入园率、淘汰率% …… 资源节约资源消 耗 23、单位GDP能耗 吨/万 元 24、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m3/万元

…… 资源节约利用2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 的比例 % 26、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2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28、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29、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 30、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 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 …… 环境保护环境保 护能力 31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吨/平 方公里 3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3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环境保 护水平 3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35、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36、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 37、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 38、清洁能源占总能源的比重% 39、污染土壤的修复率% …… 环境保 护潜力 40、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率% 41、生态环保投资占财政收入比 例 % …… “两型”制度建设政府执 政水平 42、基尼系数- 43、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 比重 % 44、公众对政府满意度% 45、生态环保工作占党政实绩考 核比例 % 46、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的贯彻落实程度 % …… 制度制 定 47、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的完备度% 48、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率% 49、城乡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均等 度 % ……

关于国际商务专业就业前景

关于国际商务专业就业前景 1 国际商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对外经济的迅速发展,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的数目大量的增加,必将使得国际商贸人才尤其是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又通晓国际经贸知识和规范的商务人才的大量短缺。一些外贸进出口业务量大的企业虽然设有进出口公司,但缺乏真正“科班”出身的人才,这和外贸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其不相称。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国际商务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 2 解决国际商务专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些对策 如果仅仅从我国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以及大学毕业生的相对数量来分析,是不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但是,近几年的就业现状表明,部分国际商务专业的大学生也出现就业难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出现了这种反常现象。 2.1 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1)毕业生要迅速转变择业观念,丢掉幻想,回归现实,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有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所以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那么大学生们也不要认为上了大学就一定能找到轻松的,赚钱多,福利好的工作。有的时候,你对工作的态度和工作经验可能更重要,所以,要想办法在毕业一开始就积累这些缺乏的东西,为职业发展做好铺垫。

(2)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积极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够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大学生是知识精英,增强他们自主创业的信念,引导他们自主创业,这对于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包括信贷、土地和房产使用、税收等优惠措施,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不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更应摆正心态,创业不是当老板,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基础做起,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2.2 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1)建立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学科和教学模式。学科的设置要与社会需求衔接起来。 (2)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课程。大部分高校目前的就业指导课都形同虚设,没有专业的有经验的辅导老师,学生们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3)提高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他们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在校学生在加强本身专业学习的同时,辅修一至两科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 2.3 组织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实习 高校应充分根据市场规律和自身特点,组织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实习。例如,一年一度的广交会、深交会既是我国经济的盛会,又是人才盛会。广东地区的高校充分利用这一契机鼓励国际商务专业大学生到广交会、深交会上去做兼职,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见识,同时很多学生由于表现突出直接被企业看中。高校应

就业和失业问题翻译

日本名古屋大学高级政策研讨会第十五3月21 - 22日,2013年,基加利,卢旺达共和国 失业和就业不足:这问题在非洲有多严重? Roger Tsafack Nanosso ——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1、介绍 最不发达的国家通常用什么来描述剩余劳动力、失业、变相失业、就业不足的问题。这通常被认为是造成贫困的原因和不发达的潜在来源,这个问题提出了复杂的经济、政治、社会、道德政策问题,是这些问题的综合影响了非洲国家的发展。这一观点的图片参看图表1. 图1:一个扩大劳动力未充分利用框架。 人数 在劳动部门不在劳动部门 就业 充分就业就业不足隐藏就业失业隐藏失业其他的非参与者 来源:改编自Wilkins and Wooden 在图表1总结了额外的概念框架对于所有的没有充分利用的形式包括额外的形式,由阴影的部分,隐藏的未就业者和就业不足、失业是有区别的,他们是排除在劳动部门之外的但是在就业系统之内。就业不足在事实上是区别于失业和隐藏失业的,至少他们是工作过一定时间的。这些都需要明确说明。 根据国际标准的定义,就业包括在劳动部门调查的所有人,他们包括支付工人和个体户至少在参考周内工作一小时,最重要的统计指标就业是就业人口比率,或简言之为就业率,定义为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15 - 64岁)的就业比例。从对非洲的国家调查表明包括5个部分:保证工资就业、通过契约、法律约束和有效进入障碍,没有工资的就业,这些是基于契约但是低标准进入,因此造成激烈的竞争、自我就业,低廉的劳动力和没有建立生产场所或其他资本,不规则的就业特点是严重的工作不安全感,自主创业,但一些有限的资本资产,通常工作在小户型单位。 一般意义上的失业或没有工作发生当人们没有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著名的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的失业是在指定年龄以上的人,在一定的日期(例如过去一周),是没有工作,目前需要工作,寻找工作。根据这个定义,失业者通常在劳动年龄人口占很小比例的特别是在国家非正式部门或大量的农村人口,在家庭农场上工作或为别人随意的工作是常见的。失业率通过计

《国际经济学》期末试卷5套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20 分) 1.要素禀赋:亦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所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 2.倾销: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3.黄金输送点: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4.三元悖论:也称为三元冲突理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各国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C) A 两国的绝对优势 B 两国的比较优势 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 D 两国的要素禀赋 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B)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B)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C) A 外国企业 B 非盈利机构 C 国际经济组织 D 政府 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B) 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D) 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 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 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 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 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C)

国际商务专业介绍

市场营销专业介绍 摘要:国际商务专业是一门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应用型学科,重点培养对外商务事务处理的应用型人才,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面向国际市场,具有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实务和国际商法基础,基本掌握国际法规、国际惯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国际法规、外语开展商务活动的,法商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使学生能在跨国公司、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政府机构从事实际商务业务、商务活动策划、国际企业管理、法律咨询、政策研究等工作。 一、专业介绍 专业前景:自从海南省大力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以酒店旅游为主的服务类产业大力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快速消耗海南省资源与环境。2018年初,国家提出建设海南省自由贸易区,发展国际自由贸易岛的决定,这更加需要了解国际商法、熟知国际商务理论、具有开阔视野和良好的外语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高职高专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高职培养的学生能在跨国公司、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政府机构从事实际商务业务、商务活动策划、国际企业管理、法律咨询、政策研究等基础性工作。符合海南省未来人才需求。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自法政集团管理以来,大力发展国际教育,成立了专门的负责国际留学的部门为学生提供咨询,同时与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学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满足学生海外留学需求。国际商务专业是符合未来学院发展规划的专业,在依托现有的外语资源,配合相应的专业知识,培养合格的外贸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外贸企业等从事国际贸易工作、贸易洽谈及国际市场营销工作,适应全球化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的模式 1、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活动总学时中的实践教学(包括实训、顶岗实习、思想素质养成、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50%。实践教学部分实行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践相结合,着重针对学生职业人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促进就业与失业保险科工作总结

促进就业与失业保险科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我区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工作,在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以贯彻促进就业政策,以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就业与保障生活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引导相结合,基础平台建设与优化就业服务质量相结合,使我区各项就业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取得良好成绩,现将2011年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0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5000人的106%;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再就812人,占全年目标任务800人的101%,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635人,占全年目标任务300人的212%,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控制在市局下达4.5%的目标范围内。 2、实实在在开展培训。组织创业培训114人,占年计划(200人)的57%,组织残疾人就业培训6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520人,其中电工专业48人、服装专业80人、数控专业54人、叉车专业82人、焊工专业106人、电脑专业943人,营

业员专业138人,中餐厅服务员专业35人,中式烹调专业34人,培训合格率达98%。 3、克服困难抓失业保险扩面核定工作,在劣势中求扩面、求征收,失业保险参保扩面150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5000人的100%;征缴失业保险费301.7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50万元的120%。 4、职业介绍工作稳步开展。为城乡各类求职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万余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2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600的106%。 5、小额贷款积极稳妥。今年审批发放小额贷款95笔,共475万元,带动就业380人。 6、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稳步推进。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工作是全国统一部署的一项新的工作,按照省人社厅《关于加快〈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工作的通知》,5月27日我局召开了人社服务中心主任、各社区社会保障员换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专题会议,按排布署全区《就业失业登记证》申领换发工作,目前我区《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截止目前,共换发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3040本。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增加就业岗位,统筹城乡就业。 1、切实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确保就业形式稳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部门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

就业与失业

就业与失业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由此可见,就业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劳动就业的主体是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能够参加某种劳动。劳动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必须达到法定最低就业年龄。未达到法定最低就业年龄的人,一般可以视为无劳动能力,不能以自己的行为行使劳动权利,承担劳动给付的义务。第二,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对社会有益。第三,所从事的劳动为有酬劳动,既可以是劳动报酬,也可以是经营收入。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可以称为就业。 凡是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者,即为就业者。 (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所谓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看,它取决于用于生产的各类生产要素投入的总规模;从收入分配看,它是一定时期内要素投入而获得的收入总和。所以,总供给等同于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 生产要素的报酬收入中,一部分用于购买消费品和服务的支出,余下的部分用于储蓄。因此,总供给也等于消费与储蓄的总和。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 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劳动+资本+土地+管理) =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的总和 =消费+储蓄 所谓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这里假设总需求只包括消费品的需求和投资品的需求。消费品的需求是指居民户对各类消费品的支出、住房租金以及其他服务支出的总和。投资品的需求是指企业用于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用于原材料、半成品和存货增量的支出等。 由以上分析可见: 总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 如果总供给(也就是从生产角度看国民收入)在价值形态上能全部得到实现,那么,必

国际经济学汇总题库(克鲁格曼版)经2

第二章 1.引力模型P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设任何影响两国之间的贸易的因素不变),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2.行业内贸易P141:指某一行业内差异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它反映出规模经济。 3.行业间贸易P141:指的是一个行业的产品与另一个行业产品的交换,它反映出比较优势。 4.配额租金P184:许可证持有者能够从外国购买进口品并在国内以高价出售,他们获取的利润就是配额租金。 第三章结合第四章看(着重看理论推理) 论述:课本知识+自己观点 李嘉图模型 比较优势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的假设是:假设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李嘉图模型认为国际间的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 生产效率的不同导致了比较优势的不同 结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有国内优势的产品,有这样的一个原理去支撑国际贸易产生,也就是说李嘉图模型也是在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要素禀赋模型 与李嘉图模型的区别和原因是:区分两者共同的基础:(1)、李嘉图(第三章) (2)、要素禀赋,原则:国际顺序:?首先,说说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参与国际贸易,认为各国间的资源差异(各国要素差异度,差异水平)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唯一原因

(李嘉图模型)生产效率不同比较优势不同国际贸易 (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的差异(不一样)要素价格(不一样) 相对价格(不一样) 认为现在中国也还在参与国际贸易,那么她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哪一个理论更贴近 第三章 1.单一要素P27:衡量生产效益: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投入要素A本国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为5单位,B外国需要3单位,同种产品相对而言外国更有效率,具有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不可单独写这个) 2.比较优势P30(通过这种形式分析本国该进口或出口什么)假设: a LC/a L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