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计算机科学学院

入侵检测技术期末课程设计题目snort入侵检测系统

学号xxx

班级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成绩

完成时间2012 年 6 月

snort 入侵检测系统

一、课程设计目的

(1)通过实验深入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2)熟悉入侵检测工具snort 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原理

1 引言

snort 是一个免费的基于libpcap 的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它能够跨系统平台操作,自带轻量级的入侵检测工具可以用于监视小型的TCP/IP 网络,在进行网络监视时snort 能够把网络数据和规则进行模式匹配,从而检测出可能的入侵企图,同时它也可以使用SPADE 插件,使用统计学方法对网络数据进行异常检测,这些强大的检测功能为网络管理员对于入侵行为做出适当的反击提供了足够的信息。

snort 使用一种易于扩展的模块化体系结构,开发人员可以加入自己编写的模块来扩展snort 的功能。这些模块包括:HTTP 解码插件、TCP 数据流重组插件、端口扫描检测插件、FLEXRESP 插件以及各种日志输入插件等。

同时snort 还是一个自由、简洁、快速、易于扩展的入侵检测系统,已经被移植到了各种UNIX 平台和Win98,Win2000上。它也是目前安全领域中,最活跃的开放源码工程之一。在https://www.360docs.net/doc/977159903.html, 上几乎每天都提供了最新的规则库以供下载,由于snort 本身是自由的源码开放工程所以在使用snort 时除了必要的硬件外软件上基本上不需要有任何额外的开销。这相对于少则上千多则上万的商业入侵检测系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替代产品之一。

本文主要论述了snort 的背景知识以及它的基于规则的入侵检测机制,同时对于如何使用也作了概括说明。

2 入侵检测技术简介

入侵检测就是一个监视计算机系统或者网络上发生的事件,然后对其进行安全分析的过程。它可以用来发现外部攻击与合法用户滥用特权,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基于用户的当前操作,完成对入侵的检测,记录入侵证据,为数据恢复和事故处理提供依据。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如图A 所示: 入侵检测监测

作出响应攻击?

用户的历史操

作数据用户当前操

作的数据

否是

图A 入侵检测的原理图

大多数的入侵检测系统都可以被归入到基于主机、基于网络以及分布式三类。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早期的IDS 设计模型,它主要设计用来监视

单一的服务器,因为DNS、Email和web服务器是多数网络攻击的目标,这些攻击大约占据全部网络攻击事件的1/3以上,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设计的,它能够监视针对主机的活动(用户的命令、登录/退出过程,使用数据等等),它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好而且,效果明显,误报率低。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是后于基于主机入侵检测系统而出现的,它主要用于集中用于监控通过网络互连的多个服务器和客户机,能够监视网络数据发现入侵或者攻击的蛛丝马迹。分布式IDS通过分布于各个节点的传感器或者代理对整个网络和主机环境进行监视,中心监视平台收集来自各个节点的信息监视这个网络流动的数据和入侵企图。

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系统将用户的当前操作所产生的数据同用户的历史操作数据根据一定的算法进行检测,从而判断用户的当前操作是否是入侵行为,然后系统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入侵检测的过程是一个机器(检测工具)与人(黑客)对抗的决策分析过程,其技术基础是基于知识的智能推理,需要用到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

各种入侵检测系统使用的检测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基于特征码的检测方法和异常检测。使用基于特征码检测方法的系统从网络获得数据,然后从中发现以知的攻击特征。例如:在某些URL中包含一些奇怪的Unicode编码字符就是针对IIS Unicode缺陷的攻击特征。此外各种模式匹配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这种检测方法的精确性。使用异常检测的系统能够把获得的数据与一个基准进行比较,检测这些数据是否异常。例如:如果一个雇员的工作时间是上9点到下午5点,但是在某个晚上他的计算机记录了他曾经在半夜登录了公司的邮件服务器,这就是一个异常事件,需要深入调查。现在,大量的统计学方法用于这个领域。

3Snort简介

snort是一个基于libpcap的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根据https://www.360docs.net/doc/977159903.html,,轻量级入侵检测系统是这样定义的:首先它能够方便地安装和配置在网络的任何一个节点上,而且不会对网络运行产生太大的影响,同时轻量级入侵检测系统还应该具有跨系统平台操作,最小的系统要求以及易于部署和配置等特征,并且管理员能够利用它在短时间内通过修改配置进行实时的安全响应。

Snort是一个典型的轻量级入侵检测系统,首先可以运行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例如UNIX系列和Win9X,Win2000(需要libpcap for Win32的支持),与很多商业产品相比,它对操作系统的依赖性比较低。它的分发源码文件压缩包大约只有100KB,在一台一般性能的计算机上编译安装时大约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另外配置激活也大约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安装以后即便不对它进行维护也能长时间稳定运行。其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及时在短时间内调整检测策略。就检测攻击的种类来说,据最新的规则包文件snortrules-stable.tar.gz(Sep 4 02:15:18 2002)snort共有33类,1867条检测规则,其中包括对缓冲区溢出,端口扫描和CGI攻击等等。

3.1Snort规则

Snort是基于规则的模式匹配的,这种体系结构非常灵活,用户可以到https://www.360docs.net/doc/977159903.html,/dl/signatures/下载最新的规则,在https://www.360docs.net/doc/977159903.html,上几乎每几天就会有新的规则被更新,同时用户也可以自己书写新的规则,Snort规则文件是一个ASCII文本文件,可以用常用的文本编辑器对其进行编辑。规则文件的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变量定义:在这里定义的变量可以在创建Snort规则时使用。

●Snort规则:在入侵检测时起作用的规则,这些规则应包括了总体的入侵

检测策略。

●预处理器:即插件,用来扩展Snort的功能。如用portscan来检测端口扫

描。

●包含文件Include Files:可以包括其它Snort规则文件。

●输出模块:Snort管理员通过它来指定记录日志和警告的输出。当Snort

调用告警及日志子系统时会执行输出模块。

规则具体的书写不再做说明,如果想想进行更进一步了解可以到https://www.360docs.net/doc/977159903.html,的文档中心去下载snort的官方文档《Snort Users Manual》中的Writing Snort Rules 章节(其链接是https://www.360docs.net/doc/977159903.html,/docs/writing_rules/chap2.html#tth_chAp2)。

3.2Snort与tcpdump的比较

如果用尽量简单的话来定义tcpdump,就是:Dump the traffic on a network.,即根据使用者的定义对网络上的数据包进行截获的包分析工具。作为互联网上经典的系统管理员必备工具,tcpdump以其强大的功能,灵活的截取策略,成为每个高级的系统管理员分析网络,排查问题等所必备的工具之一。顾名思义,tcpdump可以将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包的“头”完全截获下来提供分析。它支持针对网络层、协议、主机、网络或端口的过滤,并提供and、or、not等逻辑语句来帮助你去掉无用的信息。

从表面上看来,Snort与tcpdump是非常相似的,Snort与它的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基于libpcap的并且支持BPF过滤机制,所以本质上都是调用的捕获数据包的库函数,但是snort的目的不仅仅是在于记录这个数据包而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出发来解析它,并且tcpdump主要是分析第二层或者第三层的报文来进行网络故障诊断,而snort则主要针对于应用层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检测入侵行为。除此之外,由于tcpdump旨在快速完整地记录流量,所以它制定了特殊的输出格式,速度快,但是不易看懂,而snort就提供了更为友好的输出格式,有利于系统管理员的直接分析。

4snort的体系结构

日志

数据包解码器检测引擎

报警

图B snort的体系结构

4.1数据包捕获和解码子系统(Decoder)

该子系统的功能为捕获网络得传输数据并按照TCP/IP协议的不同层次将数据包进行解析。Snort利用libpcap库函数进行采集数据,该库函数可以为应用程序提供直接从链路层捕获数据包的接口函数并可以设置数据包的过滤器以来捕获指定的数据。网络数据采集和解析机制是整个NIDS实现的基础,其中关键的是要保证高速和低的丢包率,这不仅仅取决于软件的效率还同硬件的处理能力相关。对于解析机制来说,能够处理数据包的类型的多样性也同样非常重要,目前,snort可以处理以太网,令牌环以及SLIP等多种类型的包。

4.2检测引擎(the detect engine)

检测引擎是snort 的核心,准确和快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前者主要取决于对入侵行为特征码的提取的精确性和规则撰写的简洁实用性,由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被动防御的——只能被动的检测流经本网络的数据,而不能主动发送数据包去探测,所以只有将入侵行为的特征码归结为协议的不同字段的特征值,通过检测该特征值来决定入侵行为是否发生。后者主要取决于引擎的组织结构,是否能够快速地进行规则匹配。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检测,snort 将检测规则利用链表的形式进行组织,分为两部分:规则头和规则选项。前者是所有规则共有的包括IP 地址、端口号等,后者根据不同规则包括相应的字段关键字。下图C 是Snort 的创始人Martin Roesch 所作的检测规则的示意图。 规则链表头

源端口号

目的IP地址

源IP地址

目的端口号规则链表头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目的端口号规则链表头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目的端口号规则链表选项

ICMP类型码

TCP标志位

规则内容

有效大小....规则链表选项ICMP类型码TCP标志位规则内容有效大小....规则链表选项

ICMP类型码

TCP标志位

规则内容

有效大小..........

......

......

......

图C 检测规则的结构示意图

当进行规则的匹配时,在链表的两个方向同时进行,检测引擎只检测那些在一开始在规则解析器中设置好了的规则选项。当检测引擎检测到第一个与被解码的包相匹配的规则时,检测引擎触发相应的动作并返回。

4.3 日志/报警子系统

snort 对每个被检测的数据包都定义了如下的三种处理方式:alert(发送报警信息),log (记录该数据包)和pass (忽略该数据包)。这其实是具体定义在检测规则中的。其具体的完成是在日志/报警子系统中完成的,日志子系统允许你将包解码收集到的信息以可读的格式或以tcpdump 格式记录下来。报警子系统使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syslog 、flat 文件、Unix 套接字或数据库中。

三、课程设计任务

1、Windows环境下安装和配置snort

(1)、安装Snort和Wincap包

2.AppServ

(1)安装AppServ

启动AppServ安装文件后,出现如图所示的设置服务器信息界面:

在Server Name中输入服务器IP地址:localhost:

Administrator's Email Address 中输入邮箱地址:1051466395@https://www.360docs.net/doc/977159903.html, 监听端口设为8080

点击next,进入下一界面:

在出现的界面中输入密码(123):

"Character Sets and Collations"选择"GB 2312Simplified Chinese", 如下图所示:

然后单击"Install",进入安装过程,出现下图:

安装完成后将C:\Appserv\php5目录下的php.ini-dist 文件改名为php.Ini,并启动Apache和MySql。

(控制面板—管理—服务确保Apache和MySql已启动)

安装完成后可以查看(MySQL启动如下图)

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 :8080 出现:

表示安装成功!

(2)测试AppServ

首先查看"控制面板"/"管理"/"服务",确保Apache和MySQL已经启动,然后,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 :8080/phpinfo.php,(下图)

可以了解php的一些信息。

最后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 :8080/phpMyAdmin/index.php, 下图)输入用户名root和密码,可以浏览数据库内容

(3)配置AppServ

第一步,编辑Apache服务器配置文件。打开Apache2.2\conf文件中的httpd.conf,检查相应的一些值

进入Apache服务器配置文件

需要检查一下一些值:

LoadModule php5_module D:/AppServ\php5\php5apache2_2.dll

# 'Main' server configuration

#

# The directives in this section set up the values used by the 'main'

# server, which responds to any requests that aren't handled by a

# definition. These values also provide defaults for

# any containers you may define later in the file.

#

# All of these directives may appear inside containers,

# in which case these default settings will be overridden for the

# virtual host being defined.

#

#

# ServerAdmin: Your address, where problems with the server should be

# e-mailed. This address appears on some server-generated pages, such

# as error documents. e.g. admin@https://www.360docs.net/doc/977159903.html,

#

ServerAdmin 1051466395@https://www.360docs.net/doc/977159903.html,

#

# ServerName gives the name and port that the server uses to identify itself.

# This can often be determined automatically, but we recommend you specify

# it explicitly to prevent problems during startup.

#

# If your host doesn't have a registered DNS name, enter its IP address here.

#

ServerName localhost:8080

#

# DocumentRoot: The directory out of which you will serve your

# documents. By default, all requests are taken from this directory, but

# symbolic links and aliases may be used to point to other locations.

#

DocumentRoot "D:/AppServ/www"

#

# Each directory to which Apache has access can be configured with respect

# to which services and features are allowed and/or disabled in that

# directory (and its subdirectories).

#

# First, we configure the "default" to be a very restrictive set of

# features.

#

Options FollowSymLinks ExecCGI Indexes

AllowOverride None

Order deny,allow

Deny from all

Satisfy all

#

# Note that from this point forward you must specifically allow

# particular features to be enabled - so if something's not working as

# you might expect, make sure that you have specifically enabled it

# below.

#

#

# This should be changed to whatever you set DocumentRoot to.

#

第二步,编辑phpMyAdmin中的关键文件。打开

D:\AppServ\www\phpMyAdmin\libraries目录下的config.default.php文件设置phpMyadmin的URL,$cfg['PmaAbsoluteUri'] =

'http://localhost:8080/phpmyadmin/'

$cfg['blowfish_secret'] = '123'

$cfg['DefaultLang'] = 'zh-gb2312'

$cfg['DefaultCharset'] = 'gb2312'

$cfg['Servers'][$i]['auth_type'] = 'cookie'

第三步,配置php.ini。打开C:\WINDOWS|php.ini文件

第四步,配置php.ini。打开C:\WINDOWS|php.ini文件。修改后的值如下图:

第五步,对Mysql进行修改。首先需要建立Snort运行必需的Snort 库和Snort_archive库:

创建表schema和event的代码如下所示:

CREATE TABLE `schema` ( vseq INT UNSIGNED NOT NULL,

ctime DATETIME NOT NULL,

PRIMARY KEY (vseq));

INSERT INTO `schema` (vseq, ctime) VALUES ('107', now());

CREATE TABLE event ( sid INT UNSIGNED NOT NULL,

cid INT UNSIGNED NOT NULL,

signature INT UNSIGNED NOT NULL,

timestamp DA TETIME NOT NULL,

PRIMARY KEY (sid,cid),

INDEX sig (signature),

INDEX time (timestamp));

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第六步,使用C:\Snort\schemas目录下的create_MySQL脚本建立Snort运行必需的数据表。在此,可以通过MySQL提示符下运行SQL语句show tables来检验配置的正确性

其中c:\Snort为Snort的安装目录,打开命令提示符,运行以下命令:

mysql -D Snort -u root -p < c:\Snort\schemas\create_mysql

mysql -D Snort_archive -u root -p < c:\Snort\schemas\create_Mysql

每次提示输入root的密码,输入密码即可建立所需要的表。

通过MySQL提示符下运行SQL语句show tables来检验配置的正确性

第七步,必须在Appache服务器主机上建立ACID和Snort用户,并且设置权限和密码

(主要是根据课本步骤修改代码)

代码如下:

grant usage on *.* to "acid"@"localhost" identified by "acidtest";

grant usage on *.* to "snor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snorttest";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 on *.* to "snor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snorttest";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 * to "acid"@"localhost";

grant select,insert on snort. * to "snort"@"localhost";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_archive. * to "acid"@"localhost";

set password for "snort"@"locahost"=password('123');

set password for "acid"@"locahost"=password('123');

在Mysql中运行如下:

在Appache服务器主机上建立ACID和Snort用户

设置权限和密码

设置结果如图所示:

(3)、安装Adodb,jpGraph和ACID

移动文件adodb jpgraph acid 得到:

Adodb生成目录:d:\AppServ\php5\adodb

jpgraph生成目录:d:\AppServ\php5\jpgraph

acid 生成目录:d:\AppServ\www\acid

修改d:\AppServ\www\acid中的 acid-conf.php文件

$DBlib_path = "d:\AppServ\php5\adodb";

$alert_dbname = "snort";

$alert_host = "localhost";

$alert_port = "3306";

$alert_user = "acid";

$alert_password = "123";

$archive_dbname = "snort_archive";

$archive_host = "localhost";

$archive_port = "";

$archive_user = "acid";

$archive_password = "123";

$ChartLib_path = "d:\AppServ\php5\jpggraph\src";

打开acid_conf.php文件修改并保存,结果如下图:

在mysql命令端输入如下命令并回车,出现如下所示,表明运行成功:

最后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8080/acid/acid-db-setup.php 出现如下界面:

说明安装成功

(4)、配置snort

修改d:\snort\etc\snort.conf 主要改绝对路径:

修改前

修改后

然后还需要修改引用路径:

dynamicpreprocessor directory d:/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

dynamicengine d:/snort/lib/snort_dynamicengine/libsf_engine.dll

【个人总结系列-7】入侵检测学习总结

入侵检测学习总结 入侵检测基本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纷繁复杂,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为了保证网络和信息的安全,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手段主要有: 访问控制(Access):防止对资源的未授权使用 鉴别与认证(Authentication):用保护机制鉴别用户身份 加密(encrypt):使用数学方法重新组织数据 防火墙(Firewall):隔离和控制被保护对象 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在公共网上建立专用安全通道 扫描器(SCAN):检测系统的安全性弱点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检测内、外部的入侵行为 但是许多常规的安全机制都有其局限性,许多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例如防火墙的局限性为防火墙像一道门,可以阻止一类人群的进入,但无法阻止同一类人群中的破坏分子,不能阻止内部的破坏分子;访问控制系统的局限性为可以不让低级权限的人做越权工作,但无法保证不让高权限的人做破坏工作(包括通过非法行为获得高级权限);漏洞扫描系统的局限性为可以提前发现系统存在的漏洞,但无法对系统进行实时扫描。 从实际来看,建立一个完全安全系统很难做到的,原因如下: (1)软件不可能没有缺陷 (2)将所有已安装的带安全缺陷的系统转换成安全系统是不现实的 (3)访问控制和保护模型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 (4)静态的安全控制措施不足以保护安全对象属性 (5)安全系统易受内部用户滥用特权的攻击 一个实用的方法是建立比较容易实现的安全系统,同时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建立相应的安全辅助系统,入侵检测系统(IDS)就是这样一类系统。 美国国家安全通信委员会(NSTAC)下属的入侵检测小组(IDSG)在1997年给出的关于“入侵”的定义是:入侵是对信息系统的非授权访问以及(或者)未经许可在信息系统中进行的操作。对“入侵检测”的定义为:入侵检测是对企图入侵、正在进行的入侵或者已经发生的入侵进行识别的过程。 入侵检测系统:所有能执行入侵检测任务和功能的系统。通用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如下图:

帮助我们审核网络安全的十大工具

帮助我们审核网络安全的十大工具 一、Nessus:这是一款UNIX平台的漏洞评估工具,可以说它是最好的、免费的网络漏洞扫描程序。其更新速度很快,有超过11000个插件。其关键特性包括安全和本地的安全检查,拥有GTK图形接口的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还有一个嵌入式脚本语言(可以编写我们自己的插件或理解现有的插件)。Nessus 3现在是闭源软件,不过仍是免费的,除非你需要最新的插件。 二、Wireshark:这是一款奇特的开源网络协议分析程序,它支持Unix和Windows两种平台。以前它也被称为Ethereal,后因商标问题的争端而改名。它允许用户从一个活动的网络或磁盘上的捕获文件来检查数据。用户可以交互地浏览捕获的数据,深入地探究你需要理解的数据包的祥细信息。此软件拥有几大特性,包括丰富的显示过滤程序语言和查看一次TCP会话的结构化数据流的能力。它还支持大量的协议和媒体类型,包括一个类似于tcpdump的控制台版本,称为tethereal。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饱受大量的远程安全漏洞之苦,因此一定要保持及时更新,并提防在不信任或敌对的网络上运行之。 三、Snort: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十分喜爱的开源性质的入侵检测系统。这个轻量级的网络入侵检测和预防系统对IP网络中的通信分析和数据包的日志记载都表现出色。通过协议分析、内容搜索以及各种各样的预处理程序,Snort可以检测成千上万的蠕虫、漏洞利用企图、端口扫描和其它的许多可疑行为。它使用一种十分灵活的基于规则的语言来描述通信。此外,它还检查免费的基本分析和安全引擎,即一个分析Snort警告的Web界面。 开源的Snort对于许多个人、小型企业和部门布景言,运行起来很出色。SourceFire公司免费提供了一个产品线,可以使企业级的特性和实时的规则实现更新。当然,用户还可以在Bleeding Edge Snort找到许多功能强大的免费规则。 四、Netcat:这款被为网络上的瑞士军刀的实用程序能够在TCP或UDP网络连接上读写数据。它被设计为一种可靠的后端工具,能够直接地、简单地被其它程序和脚本驱动。同时,它还是一款网络调试和探测工具,因为它能够创建你需要的几乎任何类型的连接,包括端口绑定以便于接收进入的连接。最早的Netcat由Hobbit在1995年发布,虽然非常流行,却没有得到真正的维护。有时甚至很难找到nc110.tgz。不过,这款工具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促使人们开发了大量的Netcat实现代码,许多现代化的特性在原始的版本中并不存在。最为有趣的一个实现程序是Socat,它对Netcat进行了扩展,以支持许多其它的套接字类型,SSL加密,SOCKS代理等等。还有Chris Gibson’s Ncat,它提供了更多的特性,同时又保持灵活性和简洁性。现在有许多支持Netcat的软件,如OpenBSD’s nc, Cryptcat, Netcat6, PNetcat, SBD, 和所谓的GNU Netcat 等。 五、Hping2:这个小巧实用的应用程序能够组装并发送定制的ICMP、UDP、TCP的数据包,并可以显示任何的应答。它的开发产生于ping命令,不过却提供了对发出去的探测信息的更多控制。它还拥有一个方便的路由跟踪模式,并支持IP数据包的分块。在试图跟踪/ping/探测防火墙背后的主机时,这个工具就相当有用,因为防火墙能够阻止其它标准的应用程序的连接请求,对此工具则不然。这通常允许我们形成防火墙的规则集。如果你要学习更多的TCP/IP以及用IP协议做试验,Hping2也是不错的选择。 六、Kismet:这是一款非常强大的无线网络嗅探工具。Kimset是一个基于802.11第二层的无线网络检测程序、嗅探器和入侵检测系统。它可以通过被动地嗅探(这与主动的嗅探工具如NetStumbler正相反),甚至可以发现那些在用的隐藏网络。它能够通过嗅探TCP、UDP、ARP、和DHCP数据包来自动地检测网络IP块,并能够以Wireshark/TCPDump的兼容格式记录通信。这个工具还可以用于warwalking,warflying,warskating等。 七、Tcpdump:这是一款经典的网络监视和数据获取嗅探程序。在Ethereal (Wireshark)登上历史舞台之前,Tcpdump是被广泛采用的IP嗅探程序,网管员中的许多人还有继续使

入侵检测技术综述

河南理工大学 课程论文 (2014-2015第二学年) 论文题目:入侵检测技术综述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2015.7.3

1引言 1 2入侵行为的概念、分类和演化 1 3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 3 3.1以Denning模型为代表的IDS早期技术 3 3.2中期:统计学理论和专家系统相结合 4 3.3基于网络的NIDS是目前的主流技术 4 4结语 5 参考文献 6

摘要: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安全问题就一直存在着,使用者也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大量连接到Internet上的计算机暴露在愈来愈频繁的攻击中。本文先介绍入侵行为的概念和演化,然后按时间顺序,沿着技术发展的脉络,回顾了入侵检测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今天的发展历程。文章以历史和实践的观点,透视入侵和入侵检测技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演进过程。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入侵检测;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的历史 1引言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安全问题就一直存在。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迅速扩张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发现保护资源和数据的安全,让他免受来自恶意入侵者的威胁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提到网络安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防火墙,防火墙作为一种静态的访问控制类安全产品通常使用包过滤的技术来实现网络的隔离。适当配置的防火墙虽然可以将非预期的访问请求屏蔽在外,但不能检查出经过他的合法流量中是否包含着恶意的入侵代码。在这种需求背景下,入侵检测系统(IDS)应运而生。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将电子数据处理、安全审计、模式匹配及统计技术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分析被检测系统的审计数据或直接从网络捕获数据,发现违背安全策略或危及系统安全的行为和活动。本文主要讨论入侵和入侵检测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今天的发展历程。这个概念出自James P.Anderson在1972年的一项报告,随后的30多年中,概念本身几乎没有改变。 2入侵行为的概念、分类和演化 从最早期的计算机安全开始,人们就密切关注恶意使用者破坏保护机制的可能性。早期系统多为多用户批处理系统。这个时期,主要的威胁来自系统的合法使用者,他们企图得到未经授权的材料。到了20世纪70年代,分时系统和其他的多用户系统已成气候,Willis H Ware 主持的计算机安全防御科学特别工作 小组提供了一项报告,为处理多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这篇报告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70年代中期,人们才开始进行构建多级安全体系的系统研究。 1980年4月,詹姆斯·安德森(James P.Anderson)为美国空军做的题为《Computer Security Threat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计算机安全威胁监控与监视)的技术报告,第一次详细阐述了入侵检测的概念,并首先为入侵和入侵检测提出了一个统一的架构,这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他在论文中给出了入侵和入侵检测技术方面的概念: 威胁(Threat)可能存在有预谋的、未经认可的尝试: ①存取数据; ②操控数据; ③使系统不可靠或无法使用。 危险(Risk)意外的和不可预知的数据暴露,或者,由于硬件故障、软件设计的不完整和不正确所造成的违反操作完整性的问题。 脆弱性(Vulnerability)已知的或可疑的硬件或软件设计中的缺陷;使系统暴露的操作;意外暴露自己信息的操作。攻击(Attack)实施威胁的明确的表达或行为。 渗透/入侵(Penetration)一个成功的攻击;(未经认可的)获得对文件和程序的使用,或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 威胁概念中的③包括DOS(Denial Of Service)“拒绝服务攻击”。盗用计算资源也属于这个类别之内。 一般来说,外部入侵者的首要工作是进入系统。所外人,也可能是合法用户,但违规使用了未经授权的资源。另一方面,除了拒绝服务攻击外,多数攻击都需要入侵者取得用户身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网络计算已经相当普遍,渗透和入侵也更广泛。但许多厂商和系

安全审计与入侵检测报告

安全审计与扫描课程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指导老师:基于入侵检测技术的网络安全分析一、简述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到今天,除了防火墙和杀毒系统的防护,入侵检测技术也成为抵御黑客攻击的有效方式。尽管入侵检测技术还在不断完善发展 之中,但是入侵检测产品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大,真正掀起了网络安全的第三股热潮。入 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IDS 主要用来监视和分析用户及系统的 活动,可以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向相关人士报警。对异常行为模式,IDS 要 以报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分析。 、入侵检测模型 Denning 于1987 年提出一个通用的入侵检测模型(图1-1) 。该模型由以下六个主要部分组成: (l) 主体(Subjects): 启动在目标系统上活动的实体,如用户; (2) 对象(Objects): 系统资源,如文件、设备、命令等; ⑶审计记录(Audit records):由vSubject , Action , Object , ExceptionCondition , Resource-Usage, Time-stamp>构成的六元组,活动(Action) 是主体对目标的操作,对操作系统而言,这些操作包括读、写、登录、退出等; 异常条件(Exceptio n-Co nditio n) 是指系统对主体的该活动的异常报告,如违反系统 读写权限; 资源使用状况(Resource--Usage) 是系统的资源消耗情况,如CPU、内存使用率等;时标(Time-Stamp)是活动发生时间; (4) 活动简档(Activity Profile): 用以保存主体正常活动的有关信息,具体实现依赖于检测方法,在统计方法中从事件数量、频度、资源消耗等方面度量,可以使用方差、马尔可夫模型等方法实现; (5) 异常记录(AnomalyRecord): 由(Event ,Time-stamp,Profile) 组成,用以表示异常事件的发生情况; (6) 活动规则:规则集是检查入侵是否发生的处理引擎,结合活动简档用专家系统或统计方法等分析接收到的审计记录,调整内部规则或统计信息,在判断有入侵发生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姓名:杨瑞春 班级:自动化86 学号:08045009

实验一:网络命令操作与网络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网络基本命令的操作与功能。 2.熟练使用网络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分析应用协议。 二.实验步骤: 1. ping tracert netstat ipconfig telnet netcat Arp route nslookup Ssh 2.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的主要功能:设置流量过滤条件,分析网络数据包, 流重组功能,协议分析。 三.实验任务: 1.跟踪某一网站如google的路由路径 2.查看本机的MAC地址,ip地址 输入ipconfig /all 找见本地连接. Description . . .. . : SiS 900-Based PCI Fast Ethernet Adapte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DHCP Enabled. . .. . : No IP Address. . . .. . : 192.168.1.5 Subnet Mask . . .. . :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DNS Servers . . .. . : 61.128.128.67 192.168.1.1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这项是网关.也就是路由器IP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这项就是MAC地址了.

网络安全的总结论文.doc

网络安全的总结论文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是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恶意行 为进行识别和响应。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系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网络安全技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网络安全的总结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络安全的总结论文篇一 历城六中学校网站于20xx年9月重新改版上线,自新网站运行以来,我校对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工作一直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建立健全了网络安全保密责任制和有关规章制度,由学校谢主任统一管理,各科室负责各自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严格落实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方面的各项规定,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安全保密有关事件的发生,总体上看,我校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一、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 一是网络安全方面。我校配备了防病毒软件、,采用了强口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安全工作。 二是信息系统安全方面实行领导审查签字制度。凡上传网站的信息,须经有关领导审查签字后方可上传;二是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聘请网站制作公司的技术人员,主要对SQL注入攻击、跨站脚本攻击、弱口令、操作系统补丁安装、应用程序补丁安装、防病毒软件安装与升级、木马病毒检测、端口开放情况、系统管理权限开放情况、访问权限开放情况、网

页篡改情况等进行监管,认真做好系统安全日记。 三是日常管理方面切实抓好外网、网站和应用软件"五层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处理光盘、硬盘、U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工作。重点抓好"三大安全"排查:一是硬件安全,包括防雷、防火、防盗和电源连接等;二是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安全日志管理、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应用安全,包括网站、邮件系统、资源库管理、软件管理等。 二、学校硬件设备运转正常。 我校每台终端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系统相关设备的应用一直采取规范化管理,硬件设备的使用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单位硬件的运行环境符合要求,打印机配件、色带架等基本使用设备原装产品;防雷地线正常,对于有问题的防雷插座已进行更换,防雷设备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出现雷击事故;UPS运转正常。网站系统安全有效,暂未出现任何安全隐患。 三、严格管理、规范设备维护 我校对电脑及其设备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我们一是坚持"制度管人"。二是强化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员工计算机技能。同时在学校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使全体人员意识到了,计算机安全保护是"三防一保"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新形势下,计算机犯罪还将成为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设备维护方面,专门设置了网络设备故障登记簿、计算机维护及维修表对于设备故障和维护情况属实登记,并及时处理。对外来维护人员,要求有相关人员陪同,并对其身

入侵检测安全解决方案

它们处于竞争和共享的总线结构中。这种网络适用于规模不大的小型网络当中,管理简单方便,安全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在服务器网络中,有目录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通过核心交换机,在经过防火墙与外网服务器相连,在通过外网防火墙与互联网相连。 网络拓扑结构安全性考虑 网络拓扑结构与网络的安全性关系很大,如果设备再好,结构设计有问题,比如拓扑结构不合理,使防火墙旋转放置在网络内部,而不是网络与外部的出口处,这样整个网络就不能抵挡外部的入侵了。设计好网络的拓扑结构,也就是使其进出口减少了收缩,把防御设备放置到网络的出入口,特别是防火墙和路由器,一定要放置在网络的边缘上,且是每个出入口均要有。 内网防火墙是一类防范措施的总称,它使得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者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用来保护内部网络。防火墙简单的可以只用路由器实现,复杂的可以用主机甚至一个子网来实现。设置防火墙目的都是为了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设立唯一的通道,简化网络的安全管理。

防火墙的功能有: 1、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法用户 2、控制对特殊站点的访问 3、提供监视Internet安全和预警的方便端点 由于互连网的开放性,有许多防范功能的防火墙也有一些防范不到的地方: 1、防火墙不能防范不经由防火墙的攻击。例如,如果允许从受保护网内部不受限制的向外拨号,一些用户可以形成与Internet的直接的连接,从而绕过防火墙,造成一个潜在的后门攻击渠道。 2、防火墙不能防止感染了病毒的软件或文件的传输。这只能在每台主机上装反病毒软件。 3、防火墙不能防止数据驱动式攻击。当有些表面看来无害的数据被邮寄或复制到Internet主机上并被执行而发起攻击时,就会发生数据驱动攻击。 因此,防火墙只是一种整体安全防范政策的一部分。这种安全政策必须包括公开的、以便用户知道自身责任的安全准则、职员培训计划以及与网络访问、当地和远程用户认证、拨出拨入呼叫、磁盘和数据加密以及病毒防护的有关政策。

snort入侵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安装与配置 一、实验目的 学会WINDOWS下SNORT的安装与配置 二、实验环境 WinXP虚拟机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 一.在“我的电脑”中C盘中建立文件夹“zhangxiaohong” 二.安装WinPcap,运行WinPcap_4_1_2.zip,默认安装。 三.安装mysql,运行mysql-5.0.22-win32.zip,选择自定义安装选择安装路径 C:\zhangxiaohong\mysql 下,安装时注意:端口设置为3306(以后要用到),密码本实验设置成123 四.安装apache 1.运行apache_ 2.2.4-win32-x86-no_ssl.zip,安装到c:\zhangxiaohong\Apache 2.安装Apache,配置成功一个普通网站服务器 3.出现Apache HTTP Server 2.0.55的安装向导界面,点“Next”继续 4.确认同意软件安装使用许可条例,选择“I accept the terms in the license agreement”,点“Next”继续 5.将Apache安装到Windows上的使用须知,请阅读完毕后,按“Next”继续 6.选择安装类型,Typical为默认安装,Custom为用户自定义安装,我们这里选 择Custom,有更多可选项。按“Next”继续 7.出现选择安装选项界面,如图所示,左键点选“Apache HTTP Server 2.0.55”,

选择“This feature, and all subfeatures, will be installed on local hard drive.” 8.即“此部分,及下属子部分内容,全部安装在本地硬盘上”。点选 “Change...”,手动指定安装目录。 9.我这里选择安装在“C:\zhangxiaohong\Apache”,各位自行选取了,一般建议 不要安装在操作系统所在盘,免得操作系统坏了之后,还原操作把Apache配置文件 也清除了。选“OK”继续。 10.返回刚才的界面,选“Next”继续。 11.好了现在我们来测试一下按默认配置运行的网站界面,在IE地址栏打 “.0.1”,点“转到”,就可以看到如下页面,表示Apache服务器已安装成功。 12. 五.安装和配置PHP53、安装winpcap 1.解压php-5. 2.5-Win32到c:\zhangxiaohong\php 2.添加gd图形库支持 复制c:\zhangxiaohong\php\php5ts.dll和c: \zhangxiaohong\php\libmysql.dll文件到 C:\Windows\system32 复制c: \zhangxiaohong\php\php.ini-dist到C:\Windows文件夹并重命名为php.ini, 修改php.ini,分别去掉“extension=php_gd2.dll”和“extension=php_mysql.dll”前的分号, 3.并指定extension_dir="c:\zhangxiaohong\php\ext", 4.同时复制c:\zhangxiaohong\php\ext下的php_gd2.dll与php_mysql.dll到C:\Windows\system32 在C:\zhangxiaohong\apache\conf\httpd.conf中添加 LoadModule php5_module c:/zhangxiaohong/php/php5apache2.dll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php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source .phps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html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htm 5.重启Apache服务 在C:\zhangxiaohong\apache\htdocs目录下新建webinf.php(文件内容为:)并使用访问测试是否能够显示当前Apache服务器的信息,如果能够显示表明Apache和php工作基本正常 六.安装snort 1.运行Snort_2_9_0_5_Installer.exe 安装在C:\zhangxiaohong\Snort下即可, 运行C:\zhangxiaohong\Snort\bin\snort.exe或者在DOS中找到该位置, 如果安装Snort成功会出现一个可爱的小猪 2.并按照以下修改C:\zhangxiaohong\Snort\etc\snort.conf文件

入侵检测技术重点总结

1.黑客:早先对计算机的非授权访问称为“破解”,而hacking(俗称“黑”)则指那些熟练 使用计算机的高手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这些计算机高手称为“黑客”。随着个人计算机及网络的出现,“黑客”变成一个贬义词,通常指那些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的人。2.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它通过从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 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者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3.入侵检测系统的六个作用:1)、通过检测和记录网络中的安全违规行为,惩罚网络犯罪, 防止网络入侵事件的发生。2)、检测其他安全措施未能阻止的攻击或安全违规行为。3)、检测黑客在攻击前的探测行为,预先给管理员发出警报。4)、报告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威胁。5)、提供有关攻击的信息,帮助管理员诊断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弱点,利于其进行修补。6)、在大型、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中布置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网络安全管理的质量。 4.t P>t D+t Rd的含义:t p:保护安全目标设置各种保护后的防护时间。t D:从入侵者开始发动入 侵开始,系统能够检测到入侵行为所花费的时间。t R:从发现入侵行为开始,系统能够做出足够的响应,将系统调整到正常状态的时间。公式的含义:防护时间大于检测时间加上响应时间,那么在入侵危害安全目标之前就能检测到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5.入侵检测原理的四个阶段: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响应处理。 6.攻击产生的原因:信息系统的漏洞是产生攻击的根本原因。 7.诱发入侵攻击的主要原因:信息系统本身的漏洞或脆弱性。 8.漏洞的概念: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它 是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漏洞会影响到很大范围内的软件及硬件设备,包括操作系统本身及其支撑软件、网络客户和服务器软件、网络路由和安全防火墙等。漏洞是与时间紧密相关的,,一般是程序员编程时的疏忽或者考虑不周导致的。 9.漏洞的具体表现:存储介质不安全,数据的可访问性,信息的聚生性,保密的困难性, 介质的剩磁效应,电磁的泄漏性,通信网络的脆弱性,软件的漏洞。 10.漏洞iongde分类(按被利用的方式):物理接触、主机模式、客户机模式、中间人模式。 11.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分四个阶段: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响应处 理。 12.常用的5种检测模型:操作模型、方差模型、多元模型、马尔柯夫过程模型、时间序列 分析模型。 13.信息系统面临的三种威胁:非人为因素和自然力造成的数据丢失、设备失效、线路阻断; 人为但属于操作人员无意的失误造成的数据丢失;来自外部和内部人员的恶意攻击和入侵。 14.攻击的四个步骤:攻击者都是先隐藏自己;再踩点或预攻击探测,检测目标机器的各种 属性和具备的被攻击条件,然后采取相应的攻击行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攻击者会清除痕迹删除自己的行为日志。 Ping扫描:ping是一个DOS命令,它的用途是检测网络的连通状况和分析网络速度。 端口扫描:端口扫描时一种用来查找网络主机开放端口的方法,正确的使用端口扫描,能够起到防止端口攻击的作用。 操作系统识别扫描:黑客入侵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操作系统的识别与扫描。 漏洞扫描:主要是查找操作系统或网络当中存在什么样的漏洞,并给出详细漏洞报告,引导用户到相关站点下载最新系统漏洞补贴程序,确保系统永远处在最安全的状态下,以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系统及部署 一.什么是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而IDS在应对对自身的攻击时,对其他传输的检测也会被抑制。同时由于模式识别技术的不完善,IDS的高虚警率也是它的一大问题。 图 1 入侵检测系统 二.入侵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 IDS是计算机的监视系统,它通过实时监视系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发出警告。IDS 入侵检测系统以信息来源的不同和检测方法的差异分为几类:根据信息来源可分为基于主机IDS和基于网络的IDS,根据检测方法又可分为异常入侵检测和滥用入侵检测。不同于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监听设备,没有跨接在任何链路上,无须网络流量流经它便可以工作。因此,对IDS的部署,唯一的要求是:IDS应当挂接在所有所关注流量都必须流经的链路上。在这里,"所关注流量"指的是来自高危网络区域的访问流量和需要进行统计、监视的网络报文。在如今的网络拓扑中,已经很难找到以前的HUB式的共享介质冲突域的网络,绝大部分的网络区域都已经全面升级到交换式的网络结构。因此,IDS在交换式网络中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攻击源或者尽可能靠近受保护资源的位置。[1]这些位置通常是:服务器区域的交换机上;Internet接入路由器之后的第一台交换机上;重点保护网段的局域网交换机上。 图 2 入侵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

三.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根据检测数据的采集来源,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分为: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 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HIDS一般是基于代理的,即需要在被保护的系统上安装一个程序。HIDS用于保护关键应用的服务器,实时监视可疑的连接、系统日志、非法访问的闯入等,并且提供对典型应用的监视。 图 3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NIDS捕捉网络传输的各个数据包,并将其与某些已知的攻击模式或签名进行比较,从而捕获入侵者的入侵企图。NIDS可以无源地安装,而不必对系统或网络进行较大的改动。 图 4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还可以分为:异常检测和滥用检测两种,然后分别对其建立检测模型异常检测:在异常检测中,观察到的不是已知的入侵行为,而是所研究的通信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它通过检测系统的行为或使用情况的变化来完成。在建立该模型之前,首先必须建立统计概率模型,明确所观察对象的正常情况,然后决定在何种程度上将一个行为标为“异常”,并如何做出具体决策。从理论上说,这种系统通常只能检测邮出系统有问题产生,而并不知道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

信息安全的总结

信息安全的总结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即需保证信息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安全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安全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年度信息安全工作主要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从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入手,积极有效地开展了政府信息安全工作,主要完成了以下五项工作: 1.落实信息安全规范。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行《苏州市电子政务网信息安全规范》,所有接入苏州电子政务网系统严格遵照规范实施,按照七个区、五个下属市、市级机关顺序,我委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确保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2.组织信息安全培训。面向全市政府部门CIO及信息安全技术人员进行了网站渗透攻击与防护、病毒原理与防护等专题培训,提高了信息安全保障技能。 3.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巡检。定期对政府部门网站进行外部web安全检查,出具安全风险扫描报告,并协助、督促相关部门进行安全加固。 4.狠抓信息安全事件整改。今年,省通信管理局通报了几起我市政府部门主机感染“飞客”蠕虫病毒、木马受控安全事件,我市高度重视,立即部署相关工作,向涉及政府

部门发出安全通报,责令采取有力措施迅速处置,并向全市政府部门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安全管理。 5.做好重要时期信息安全保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及安全日报制,与重点部门签订信息安全保障承诺书,加强互联网出口访问实时监控,确保世博会期间信息系统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及检查效果 按照省网安办统一部署,我市及时制定了《XX年度苏州市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方案》,五市七区及市级机关各部门迅速展开了自查工作,**家单位上报了书面检查报告,较好地完成了自查工作。在认真分析、总结前期各单位自查工作基础上,9月中旬,市发改委会同市国密局、市公安局和信息安全服务公司抽调21名同志组成联合检查组,分成三个检查小组,对部分市和市级机关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情况进行抽查。检查组共扫描了**个单位门户网站,采用自动和人工相结合方式对**台重要业务系统服务器、**台客户端、**台交换机和**台防火墙进行了安全检查。 检查组认真贯彻“检查就是服务”理念,按照《工作方案》对抽查单位进行了细致周到安全巡检,提供了一次全面安全风险评估服务,受到了服务单位欢迎和肯定。检查从自查情况核实到管理制度落实,从网站外部安全扫描到重要业务系统安全检测,从整体网络安全评测到机房物理环境实地

[实用参考]入侵检测实验

实验七入侵检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Windows 系统进行日常安全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要求 1、实验前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了解常见网络攻击技术的特点。 ?了解Windows系统用于安全审计的系统工具。 ?了解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基本概念。 2、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课时安排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实验过程中,部分实验内容需要与相邻的同学配合完成。此外,学生需要将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实验内容中的思考题以书面形式解答并附在实验报告的后面。 3、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实验指导书的操作步骤和要求操作,且小组成员应紧密配合,以保证实验过程能够顺利完成。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实验设备: 1.WindowsGP,Windows20GG服务器;或VMWare,Windows20GG/GP虚拟机。 2.TCPView、360安全卫士。 3.Snort。 4.黑客工具包。 四、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的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TCPView监控网络连接和会话。 2、利用Windows系统工具监控文件共享、系统进程和服务。 3、配置Windows系统审核策略,监控敏感文件,攻击模拟后查看系统安全日志。 4、攻击模拟后查看Web、FTP等服务的访问日志。 5、安装、配置Snort监控所在网络的通信。 五、实验步骤 参考配置和步骤如下: 1、利用TCPView监控网络连接和会话 运行工具软件TCPView,运行浏览器等网络软件,如下图,查看本机的网络连接和会话。 2、利用360安全卫士进行安全检查 360安全卫士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桌面安全工具,在其“高级工具”中集成了多个检测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恶意程序和黑客的入侵,并作出相应的修补。 类似TCPView的工具也可以在360安全卫士的高级工具中找到。 3、利用Windows系统工具监控文件共享、系统进程和服务 运行“计算机管理”管理工具,打开“共享文件夹”,查看已经建立的会话和打开的文件。

入侵检测系统中两种异常检测方法分析【我的论文】_百度文库(精)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量迅速增长,网络安全问题日趋突出。入侵检测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功能、模式及分类,指出了当前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特别是针对异常入侵检测方法的研究,着重分析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和层次聚类的异常检测方法,并从理论和试验层次队两种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客观分析了两种算法的优缺点。同时预测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入侵检测;入侵检测系统;BP神经网络;层次聚类;网络安全。 在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网上黑客的攻击活动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因此,保证计算机系统、网络以及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防火墙作为一种边界安全的手段,在网络安全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石控制对网络的非法访问,通过监视、限制、更改通过网络的数据流,一方面尽可能屏蔽内部网的拓扑结构,另一方面对内屏蔽外部危险站点,以防范外对内的非法访问。然而,由于性能的限制,防火墙通常不能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能力,为了弥补防火墙存在缺陷,引入了入侵检测 ID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技术。入侵检测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是对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通过对网络的检测,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一、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

入侵检测定义为识别为被授权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和有合法权利使用系统但却滥用特权的过程。即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入侵的迹象。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便是入侵检测系统(IDS)。一个入侵检测产品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传感器与控制台。传感器负责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并生成安全时间;控制台主要起到中央管理作用。商品化的产品通常提供图形界面的控制台,这些控制台基本上都支持Windows NT平台。 入侵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有:1、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2、核查系统配置和漏洞;3、识别已知进攻并向相关人员报警;4、统计分析异常行为;5、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 6、操作系统日志管理,并识别违反安全策略的用户活动。 二、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SRI)的D.E.Denning于1986年首次提出一种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的检测方法就是建立用户正常行为的描述模型,并以此同当前用户活动的审计记录进行比较。如果有较大偏差,则表示有异常活动发生:这是一种基于统计的检测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人们又提出了基于规则的检测方法。通用入侵检测架构(CIDF)组织,试图将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标准化,阐述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以下4个组件:事件产生器、事件分析器、相应单元和事件数据库,同时将需要分析的数据统称为事件。事件可以是基于网络的数据包,也可以是基于主机的系统日志中的信息。事件产生器的目的是从整个计算机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其他部分提供此事件;事件分析器分析得到的事件并产生分析结果;响应单元则是队分析结果做出反应的功能单元,它可以做出切断连接、修改文件属性等强烈反应;事件数据库是存放各种中间和最终数据地方的通称,它可以是复杂的数据库也可以是简单的文本文件。

常用入侵检测小工具

常用入侵检测小工具 svc 远程安装/删除win2k服务 3389.vbs 远程安装win2k终端服务 arpsniffer arp环境sniffer(需要winpcap2.1以上) ascii 查询字符和数字ascii码(常用来对url编码用以躲避ids或脚本过滤) ca 远程克隆账号 cca 检查是否有克隆账号 cgi-backdoor 几个cgi木马(十多种最新的web脚本后门,涵盖 jsp,php,asp,cgi等等) crackvnc 远程/本地破解winvnc密码(本地破用-W参数) pass.dic 密码字典 debploit win2k+sp2配置最佳权限提升工具 fpipe 端口重定向工具 fscan superscan命令行版本(可定义扫描时的源端口并支持udp端口扫描) hgod04 ddos攻击器 idahack ida溢出 idq.dll 利用isapi漏洞提升权限(对sp0+sp1+sp2都非常有效,也是很棒的web后门)

IIS idq溢出 inst.zip 指定程序安装为win2k服务 ip_mail.rar 发送主机动态IP的软件 ipc.vbs 不依赖ipc$给远程主机开telnet ispc.exe idq.dll连接客户端 Keyghost.zip 正版键盘记录器 log.vbs 日志清除器(远程清除不依赖ipc$) md5.pl 论坛md5加密密码破解器 msadc.pl winnt的msadc漏洞溢出器 MsSqlHack mssql溢出程序1 mysql-client mysql客户端 Name.dic 最常用的中国人用户名(看看你常用的用户名在不在里面) PassSniffer 大小仅3kb的非交换机sniffer软件 psexec 通过ipc管道直接登录主机 pskill 杀进程高手:) pslist 列进程高手:) rar 命令行下的winrar reboot.vbs 远程重启主机的脚本 sdemo.zip 巨好的屏幕拍摄的录像软件

入侵检测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制度(2020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入侵检测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制 度(2020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入侵检测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制度(2020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海南电网公司信息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海南电网公司信息网络的所有入侵检测及相关设备管理和运行。 第二章人员职责 第三条入侵检测系统管理员的任命 入侵检测系统管理员的任命应遵循“任期有限、权限分散”的原则; 系统管理员的任期可根据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而定,最长为三年,期满通过考核后可以续任; 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书。 第四条入侵检测系统管理员的职责

恪守职业道德,严守企业秘密;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以及有关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规程; 负责入侵检测系统的管理、更新和事件库备份、升级; 负责对入侵检测系统发现的恶意攻击行为进行跟踪处理; 根据网络实际情况正确配置入侵检测策略,充分利用入侵检测系统的处理能力; 密切注意最新网络攻击行为的发生、发展情况,关注和追踪业界公布的攻击事件; 遵守入侵检测设备各项管理规范。 第三章用户管理 第五条只有入侵检测系统管理员才具有修改入侵检测设备策略配置、分析的权限。 第六条为用户级和特权级模式设置口令。不能使用缺省口令,确保用户级和特权级模式口令不同。 第七条入侵检测设备口令长度应采用8位以上,由非纯数字或字母组成,并定期更换,不能使用容易猜解的口令。

网络工程师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网络工程师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导语】每一个员工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吸收经验教训。《网络工程师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是WTT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 我为人处事的原则是“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开开心心生活”,对自己,我严格要求,工作认真,待人诚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遵纪守法,谦虚谨慎,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用“xxxx”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在党员先进性教育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得过三等奖,“知荣明耻爱报社”演讲比赛中获得过三等奖,“我为报社改革发展献一策”活动中获得过三等奖。连续四年被评为集团先进工作者,并获得过“市属机关优秀团员”称号. 二,负重锻炼,鼓劲挖潜,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xx至xx年来是报业集团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集团正朝着规模化、多媒体化、多元化,网络化 的方向快速发展,生产规模、管理理念、业务流程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报业快速变革时期,记者编辑的数量增加,集团办公区域的扩大,并且在技术人员不足的环境条件下,集团采编流程,经营流程,网络安全,机房建设,信息化成本研究等方面的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设计建设与完善。在信息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在较少技术支持下独立研究项目的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很多系统与网络核心维护,以及大量其他技术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报业集团这些日子里,较好的完成了集团领导下达的责任目标. 1.报业集团信息中心机房平台安全运转,没有出现过重大事故,工作有序开展,集团网络与系统总体正常运行,信息机房建设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空调通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消防系统,机房ups配电系统,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安全系数进一步得到提高. 2.报业系统集成,管理流程得到提高,报业采编流程系统逐步升级.渊博系统已为报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文检索功能,报社经略广告系统的研究,使的广告管理模式电脑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广告数据更加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报业集团的发行系统实施已大大推动报业自办发行的进程与规模.二次开发报业业绩考核管理系统,统计出记者和 编辑业绩情况,以便对其进行定期考核,提高全体员工办报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