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精

合集下载

11.5 Distance Vector Routing(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介绍-理论).

11.5 Distance Vector Routing(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介绍-理论).

ICND v2.0—5-13
Routing Loops 路由环路
去往10.4.0.0的数据包
• Packets for network 10.4.0.0 bounce (loop) between routers B and C.
© 2002, Cisco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CND v2.0—5-14
© 2002, Cisco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CND v2.0—5-8
Inconsistent Routing Entries (Cont.)
• Slow convergence produces inconsistent routing.
• 慢的收敛会引起路由条目的不一致
© 2002, Cisco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CND v2.0—5-5
Selecting the Best Route with Metrics度量值
© 2002, Cisco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CND v2.0—5-2
2
Objectives
Upon completing this lesson, you will be able to:
• Describe(描述) the features offered(提供的功 能) by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s and give examples of each • Describe the issues associated(引发的问题) with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and identify solutions to those issues (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路由选择协议有哪些

路由选择协议有哪些

路由选择协议有哪些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选择协议是指路由器之间用来交换路由信息、选择最佳路径的一种协议。

路由选择协议的选择对于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路由选择协议。

1.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是一种最早的路由选择协议,它通过交换路由表来选择最佳路径。

每个路由器会周期性地向相邻路由器发送路由表,然后根据收到的路由表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常见的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有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2.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是一种基于图论的路由选择协议,它将网络抽象成一个图,每条链路的状态都会被广播到整个网络中。

通过收集整个网络的拓扑信息,每个路由器都能计算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常见的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有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和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3. 路由信息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用于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它主要用于在自治系统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BGP协议是一种路径矢量协议,它不仅考虑了最短路径,还考虑了其他因素如AS路径、策略等,因此在互联网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有着很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4. 组播路由选择协议(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组播路由选择协议是一种用于组播通信的路由选择协议,它能够有效地将数据包传输到多个接收者。

常见的组播路由选择协议有DVMRP(Distance Vector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和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第9章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与应用

第9章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与应用

10.3.0.0 S0 0 10.4.0.0 S0 2 10.2.0.0 S0 1 10.1.0.0 S0 2
路路由由环环路路
10.1.0.0
10.2.0.0
10.3.0.0
10.4.0.0
E0
A
S0
S0
B
S1
S0
C
X
E0
10.1.0.0 E0 0 10.2.0.0 S0 0 10.3.0.0 S0 1 10.4.0.0 S0 4
含义:1.公布属于该主类的子网 2.包含在该主类内的接口发送接收路由信息
3.配置均衡负载(代价相等 )
router(config-router)#maximum-paths <1-6>
缺省为“4” 4.配置 RIP发布初始度量值
router(config-router)#default-metric <1-4294967295>
192.168.5.129 /27 E0
S1 192.168.5.209 /30
S0 192.168.5.210 /30
E1 192.168.5.65 /27
2.路由信息中含子网掩码(相同主类支持VLSM)
RRIPIPVv11/V/v22的的比比较较
RIPV1发送地址:255.255.255.255(本地广播) 不支持VLSM 不支持认证
192.168.5.33 /27 E0
192.168.5.129 /27 E0
S1 192.168.5.98 /27
S0 192.168.5.97 /27
E1 192.168.5.65 /27
2.路由信息中不含子网掩码(相同主类子网掩 码长度必须一致)
无类路由协议的工作特点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基础配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基础配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1) 路由器A向路由器B和D发送 更新,指示网络1出现故障。 然而路由器C向路由器B传输 的更新指示网络1可以通过路 由器D以4跳的距离到达。这 个行为没有违反水平分割原 则。 2) 路由器B错误的推断路由器 C仍然有一条有效路径到达网 络1,尽管它的度量标准差一 些。路由器B向路由器A发送 一个更新,通告路由器A有一 条新路由到达网络1。
2013-7-30
27
常见的RIP配臵问题
• 更新间隔
– Cisco IOS软件默认每30s运行一次IP RIP更新; 这个时间可以重新配臵得长一些以节约带宽,或者 短一些以减少收敛时间; – 使用以下命令可以修改更新间隔: Router(config-router)# update-timer [seconds]
2013-7-30
17
索引
•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 • RIP协议
2013-7-30
18
RIP的主要特点
•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最初定义于1988 年的RFC 1058,其主要特点包括:
1. 2. 3. 4. 属于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 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路径选择的度量标准 路由跳数大于15则丢弃使用该路由的转发分组 默认情况下,路由选择更新每30s广播一次。
2013-7-30
6
距离矢量路由环路问题
3) 现在路由器C向路由器 D发送定期更新,指示有 一条路径经路由器B可以到 达网络1。路由器D修改自 己的落雨选择表以反映这 条不正确的信息,并把这 个信息发送给路由器A。路 由器A将这个信息发送到路 由器B和E,以此类推。任 何到达网络1的分组现在都 回沿着路由器C到B到A到 D然后回到C如此循环的传 输。
2013-7-30
26

CCNA-动态路由协议RIP

CCNA-动态路由协议RIP


触发更新
定义最大跳数(16跳为不可达)
• • • RIP定义跳数最大值为15条,也就意味着16跳被视为不可达 通过定义最大跳数可以很好的防止路由度量值计数到无穷大 RIP最大跳数的定义极大程度上限制了RIP所能支持的网络规模
水平分割 Split Horizon
R3的路由表 192.168.23.0/24 192.168.3.0/24 192.168.12.0/24 192.168.1.0/24 S0/0 S0/1 S0/0 S0/0 0 0 1 2
环路的产生
RIP路由更新
S0/1 192.168.1.0/24 R1 S0/0 S0/0 R2 S0/1 S0/0 R3
R3的路由表 192.168.23.0/24 192.168.3.0/24 192.168.12.0/24 192.168.1.0/24 S0/0 S0/0 S0/0 S0/0 0 2 1 2
有多种机制可以消除路由环路。这些机制包括:
• • • • • 定义最大跳数 水平分割 毒性路由 毒性逆转 抑制计时器
• • • • RIP是应用及开发较早的路由协议,是典型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适用于小型网络,最大跳数15跳(16跳视为不可达) RIP是基于UDP的,使用端口号520 在CISCO IOS平台上的管理性距离为120
RIP versions
RIPv1 使用广播更新路由表 RIPv2 使用组播更新路由表
有类路由协议
不支持VLSM 没有认证功能 不支持手工汇总 不支持路由标记(Tag) 更新消息中的路由条目没有Next-hop信息
无类路由协议
支持VLSM 有认证功能 支持手工汇总 支持路由标记功能 更新消息中的路由条目含有Next-hop信息

TCP-IP距离矢量 And 链路状态 路由选择协议

TCP-IP距离矢量 And 链路状态 路由选择协议

TCP/IP路由卷一系列:(6)距离矢量And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于目前存在的路由选择协议可以按照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进行分类,可以说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两种采用的是不同的算法,也有着不同的特性和区别,所以,在学习路由选择协议之前,了解它们怎么的特性和区别是非常有必要的。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距离矢量的路由更新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的路标,去往某某地方,按照路标指示的方向进行,而自身并不知道它是否是正确的。

而距离矢量一样,都依赖于邻居路由器,邻居路由器传递了什么路由信息给自己,自己又传递给另外的邻接路由器,所以,我们有时候又称为听信传闻的路由协议,它们并不能确认这路由信息是否是最好或者有效的。

目前存在的距离矢量协议有RIP和EIGRP,主要应用于现网的,当然RIP已经越来越不被采用了一、距离矢量通用的属性1、定期更新:不同的路由协议比如RIP和IGRP都会周期性的发送路由更新给邻居路由器,但是为了避免冲突,在更新周期加了一个15%的随机数,也就是说更新周期后根据这15%进行波动。

比如RIP周期性为30s,实际上是25.5~302、邻居:邻居之间会互相发送路由更新,并且传递给其他邻居,而邻居的概念在某些协议中并不存在,比如RIP,它没有邻居的概念,所有的路由都存放在database中。

3、广播更新:一种把路由信息告诉邻居的方式,通过255.255.255.255向激活了某个路由协议的接口发送出去。

4、全路由表更新:当到达定期更新后期后,就会把全部路由表的信息发送给邻居。

5、大部分距离矢量协议采用的是Bellman-Ford算法,但是,EIGRP是个例外,它采用的是DUAL算法。

这些通用属性明显的说明了早起距离矢量协议的特点,但是,对于后期的协议来说已经改进了许多工作方式,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的网络。

二、依照传闻进行路由选择分析这是卷一给出的一个经典的案例,很好的说明了,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在更新时候的过程。

1、在t0时刻,也就是在每个设备的直连信息都正确配置的情况下,每个路由器都只有各自的直连信息。

距离矢量选路算法

距离矢量选路算法

距离矢量选路算法
距离矢量选路算法(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是一种常用的路由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确定数据包传递的最佳路径。

它是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原理而设计的。

在距离矢量选路算法中,每个路由器维护一个路由表,该表记录了到达所有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及其距离。

路由器通过交换路由表信息来更新并计算最佳路径。

每个路由器周期性地向其邻居发送其路由表,并接收和处理邻居发送的路由表信息。

通过比较邻居的路由表信息和自身的路由表信息,路由器可以更新并调整其路由表,以选择最佳路径。

距离矢量选路算法的核心是计算最短路径。

每个路由器通过将距离信息传递给其邻居来计算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路由器在更新路由表时,根据收到的邻居路由表信息计算出各个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并将其记录在自己的路由表中。

距离矢量选路算法使用距离作为路径选择的标准,通常使用跳数、带宽等指标来表示距离。

距离矢量选路算法的优点是简单、易于实现和管理。

它适用于小型网络或者网络规模较小的情况。

然而,距离矢量选路算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计算复杂度较高、收敛速度慢、容易产生环路等问题。

因此,在大型网络或需要高性能和可靠性的网络中,通常会选择其他更高级的路由协议。

CCNA路由知识总结_127

CCNA路由知识总结_127

CCNA路由知识总结路由分类: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传递路由条目和路由表(基于传闻)RIP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传递拓扑信息和路由信息OSPFRIPl:不管代价延迟,只基于跳数,16跳为不可达每隔30秒发一次更新,180秒后标记为16跳不可达,再等待60秒,也就是240秒后会删除条目RIP的防环路机制:1)水平分割(在哪个端口接收不在哪个端口发出)2)触发更新3)毒性蔓延(给接收的这个端口发一个16跳不可达信息)注意:水平分割默认是开启的,毒性蔓延默认是关闭的OSPF:1)所有的非主干区域必须与主干区域相连,当与主干区域相距太远时会模拟一条虚拟链路连接但主干区域2)主干区域在同一个进程中只能有一个3)OSPF中路由器的分类:内部路由器、内部边界路由器ABR(一般在上边做策略)、外部边界路由器ASBR4)OSPF在单区域中都认为自己是根,所以不会产生环路(使用了SPF算法)5)OSPF中每一台ABR只能跨越3个区域,单区域内建议路由器控制在180台以内router ID 选举:(用来参与选举 DR、BDR、Drother)1)手工配置2)loopback 口中IP地址最大的3)接口地址中IP地址最大的内部路由器:1)DR 制定路由器2)BDR 备份路由3)Drother 其他路由器LSA :1)Hello包格式:版本router ID area 序列号2)DBD LSDB内的目录信息3)LSR 发送请求4)LSU 回复LSR,LSU包含7种不同的LSR5)LSAck 用来确认,LASck字段为空注意:1)hello包时间为10秒,死亡时间为40秒2)LSA 在1800秒是提示更新,3600秒的时候就会删除有关OSPF的各种show命令:1)show ip ospf neighbor 查看邻居,以及路由器的地位(DR BDR Drother)2)show ip ospf interface port查看接口状态3)show ip ospf database 查看链路状态数据库4)clear ip ospf process /yes 软清路由器的ospf信息5)clear ip router * 硬清路由器所有的路由条目(慎用)6)接口状态下ip ospf priority 0-255 默认为1 修改路由器的优先级,干预DR、BDR的选举浮动路由:在静态路由的下一跳后边配置优先级,默认为1,优先级越低越优先,实现冗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