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行业标准种子术语

林业行业标准种子术语
林业行业标准种子术语

林业行业标准种子术语

一、种子产量预测和种子采集

1.树木发育周期developmental cycle of tree:树木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由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合子,经过种子时期、幼年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老年时期、直到植株死亡为止的发育过程。

2.树木年发育周期yearly developmental cycle of tree: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变化,树木经发芽、放叶、开花、结实、芽分化和形成顶芽等的发育过程。

3.林木结实tree seed bearing:木本植物孕育果实、种子的过程。林木是多年生多次开花结实的植物,在一年中,最初为营养生长,到一定年龄后才具繁殖能力,以后年夏一年地进行开花结实,直至衰老死亡。

4.丰年bumper year:林木大量结实的年份。丰年种子产量高,质量好,采种费用也低。同义词种子年;大年

5.歉年off year:林木结实量小的年份。歉年的种子产量低,质量差,采种费用也高。同义词结实小年

6.结实周期seed-bearing interval:两个相邻丰年间隔的年限。同义词结实间隔期

7.结实周期性seed-bearing interval:林木结实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同义词大小年现象

8.形态成熟morphological maturity:果实具有成熟时的正常大小和颜色,种皮坚硬致密,种子含水率较低,内部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状态时,称为形态成熟。

9.生理成熟physiological maturity:种皮松软,含水率较高,内部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子具有发芽能力时,称生理成熟。

10.后熟after-ripening:有些树木(如银杏、冬青、尖叶槭等)的种子,外部形态虽已具有成熟特征,但种胚尚未发育完全,不具备发芽能力,需在脱离母体后,在适宜条件下,逐渐达到生理成熟的过程。

11.物候观测pheological observacion:对生物各种物候现象的观察和记载。如对树木的发芽、开花、结实、落叶等发生时期所进行的观测。

12.种子产量预测seed production predicting:对采种林的种子产量所做的估测。

13. 目测法visual evaluation:在杂种林内,随机抽样,目估林木开花结实状况,用以预测种子产量等级的方法。同义词物候学法

14.标准地法evaluation by sample plot:在采种林内设置标准地,实测种子产量,推算单位面积和全林种子产量的方法。通常标准地内应包括有200株左右的采种林木。

15.平均标准木法evaluation by asmple plot:在采种林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

标准地,在标准地内选出有代表性的林木若干株,调查其结实量,再以此推算全林分结实量的方法。

16.平均标准木法average sample tree determination method:在采种林内设置标准地,实测种子产量,推算单位面积和全林种子产量的方法。通常标准地内应包括有200株左右的采种林木。

17.标准枝法sample branch evaluation:选择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枝条,计算平均1m长果实数,用以预测种子产量等级的方法。

18. 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crop evaluation by counting cones in visible crown:把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采种林木可见半面树冠果实数,作为产量指标,据以推算单位面积和全林分种子产量的方法。

19.球果切开法cone cutting:把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球果纵切面上饱满种子数,作为预测每公顷和全林分种子相对产量的一种方法。常与其它预测方法结合运用。

20.种子采集seed collection:根据种子产量预测结果,选择采种林分,确定采种期和采种方法,并组织种子采收的生产活动。同义词采种

21. 种子登记证seed certificate:记载采种林的类别、树种、产地、种批号、采种林的立地条件、采集时间、采种方法、种子调制和贮藏方法、种子各项品质指标等信息的档案材料。

22.种子标签seed label:附在容器内外表明该批种子属性的标志物。内容包括:树种、产地、种批号、重量、采种日期、签证机关、签证人、签发日期等。

二. 种子调制、精选与贮藏

1.种子调制seed processing: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

2.种子干燥seed seasoning:使球果干燥、脱粒和降低种子含水量的过程。

(1)自然干燥natural seasoning:利用自然条件使球果和果实干燥脱粒和降低种子含水量的方法。有晒干法和阴干法两种。

(2)人工干燥artificial heated drying:以人为加热措施使球果或果实干燥脱粒和降低种子含水量的方法。

(3)球果干燥室cone drying chamber:利用人工加热使球果干燥、脱粒的工作室。

3.种子精选seed cleaning:利用风选、浮选、筛选等方法,清除种子中各种杂物和空瘪粒的工作。

(1)风选winnowing:利用风力净种的方法。

(2)筛选screening:利用孔径大小不同的筛子净种的方法。

(3)浮选flotation:利用液体的浮力和种子间、种子和夹杂物间比重不同而净种的方法。

4.硬粒hard seed:种皮致密、不易吸水、难于发芽的种粒。常见于刺槐、相思树等豆科树种的种子。

5.涩粒seed filled with tannin-like substances:雌配子体受精后败育、种腔内积累单宁类物质,外形正常,但无发芽能力的种粒。

6.种子贮藏seed storage:创造适宜条件存放种子,以保持其初始活力的措施。

(1)干藏dry storage:在干燥的环境条件下贮藏充分干燥种子的方法。

(2)普通干藏conventional dry storage:用非密闭的容器贮藏干燥纯净种子的方法。

(3)密封干藏sealed storage:用密闭容器,并采取控湿措施贮藏经过精选和充分干燥种子的方法。

(4)湿藏wet storage:在低温(一般0~5度)、湿润(间层物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60%左右)和通气条件下贮藏种子的方法。有坑藏、堆藏、窖藏等。

(5)流水贮藏running water storage:湿藏法之一种。将种子装在竹篓内或麻袋中,然后放入流水中湿藏种子的一种特殊贮藏方法。此法适用于橡栎类种子。

7. 种子安全含水量seed safety moisture content:种子安全贮藏所必需的含水率。

三. 种子检验

1.种批seed lot:种源相同,采种年份相同,播种品质均匀一致,种子重量不超过一定限额的同一树种的一皮种子。

2.样品sample:为检验种批品质,按规定程序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种子。

(1)初次样品primary sample:从种批的一个部位随机抽取的一小部分种子。

(2)混合样品composite sample:从同一种批中抽取的全部初次样品充分混合而组成的样品。混合样品的重量不能小于送检样品重量的十倍。

(3)送检样品submitted sample: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分样方法和质量,从混合样品中抽取部分寄送到种子检验站的样品。送检样品的重量以千粒重为基础而规定为:小粒和特小粒种子至少要相当10000粒种子的重量。

(4)测定样品warking sample: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分样方法和重量,从混合样品中抽取部分寄送到种子检验站的样品。送检样品的重量以千粒重为基础而规定为:小粒和特小粒种子至少要相当10000粒种子的重量。

3.分样sampling:从混合样品中分取送检样品中分取测定样品的过程。方法有分样器法、四分法、点取法等。

(1)分样器法divider method:用分样器按规定程序分取样品的方法。

(2)四分法maunal halting;diagonal method:用分样板分样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将混合样品或送检样品摊成正方形,用分样板沿两对角线把种子划分为四份。除去两相对三角形的种子,再把剩下种子充分混合,依次继续划分直到所余种子为所需的数量为止。

(3)点取法spoon sampling:从送检样品中分取测定样品的方法。特点是将送检样品摊成正方形,用取样匙在均匀分布的15-20个点上取出所需的种子量。

4.种子品质seed sampling:种子优劣程度的各项指标的统称。有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通常是指播种品质而言。

5.纯净种子pure seed:完整的、发育正常的种子,发育不完全的种子和不能识别出的空粒,以及虽已破口或发芽,但扔具发芽能力的种子。

6.净度purity:纯净种子重量占测定样品各成分的总重量的百分率。

7.种子检验seed testing:对种子播种品质的技术鉴定。

8.千粒重one thousand-seed weight:1000粒气干纯净种子的重量的百分率。

9.发芽率germination percentage:在规定条件和时期内,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粒数的百分率。

10.绝对发芽率absolute germination percentage:在规定的条件和时期内,正常发芽的种子总数占供测定的饱满种子总粒数的百分率。

11.平均发芽时间mean time to germination(MTG):种子发芽所需的平均时间,一般用日表示。

12.种子活力seed vigo(u)r:指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种子本身具有的决定其快速而整齐发芽及发育成正常苗的潜力。

13.种子生活力seed viability: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

14.种子优良度seed soundness:说明种子优劣程度的指标。根据种子外观和内部状况,判断种子的优劣程度。

15.种子含水率seed moisture content:种子含水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率。表示方法有湿基含水率和干基含水率两种。

16.生产适用率pure live seed value(PLS):有发芽能力的纯净种子百分率。一般根据种子净度和发芽率计算,其数量为两者的乘积,以百分数表示。

17.种子质量等级seed quality grade:根据种子品质指标,对林木种子质量所作的分级。

18. 种子仲裁检验seed referee test:上一级检验机构对种子质量检验结果正确与否所作的裁决性检验。

19.种子认证seed certification:由专门机构对种子的名称、种源、性状、品质等提供证明的工作。

四. 种子处理与催芽

1.种子休眠seed dormancy: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种皮障碍、种胚尚未熟或种子存在抑制物质等原因,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2.种子处理seed treatment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的处理措施的总称。

3.浸种seed treatment:用水或某些溶液在播种之前浸泡种子,促使种子吸水膨胀的措施。

4.种子催芽sprouting:通过机械擦伤、酸蚀、水浸、层积或其它物理、化学方法,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

5.层积催芽stratification:将种子与一定量砂或湿草灰等分层交替或混合放置进行催芽的措施。

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

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 合同任务书 项目编号:2014-LY-××× 项目名称: 委托单位(甲方):国家林业局科技司 承担单位(乙方): 主管单位(丙方): 起止年限: 2014年 1 月- 2015 年 12月 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制

填写说明 1、项目执行期一般为2年,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 2、承担单位指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即牵头单位。 3、主管单位指标准项目承担单位(局直属事业单位、林业大学)或承担单位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地方林业单位)或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技术委员会申报批准项目的承担单位)等。包括局直属事业单位、林业大学、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以及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 4、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如有不实,责任自负。文字表达要准确严谨。 5、合同签约各方中的负责人签字(章)及单位公章,不得用复印件,否则无效。 6、纸张采用A4纸,双面复印。

一、标准项目的技术基础,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限200字]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限250字][注:该部分为标准文本中“1范围”的内容。格式“本标准规定了××××××。本标准适用于××××××。]

三、标准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进度截止时间备注 起草阶段 征求意见阶段 送审阶段 审查阶段 报批阶段2015年12月 四、项目经费开支预算 单位:万元项目名称国家补助经费地方企业自筹 资料费 设备费 试验验证费 差旅费 劳务费 会议费 专家咨询费 其它费用 合计 注:标准经费的使用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经费管理办法》(财行〔2007〕29号)、《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林业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林业:指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公益性事业。 2.林业经济学:是应用相关经济学及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林业经济活动的特点,系统地研究林叶生产经营的一般规律,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林叶内部及与外部(以价值为核心以管理为手段)的各种经济关系的应用经济学 3.林业现代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林叶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林业,使落后的传统林业转化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林业 4.环境性林业资源:是以保护,控制,稳定,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森林资源 5.最大永续木材收获量:是指从长期(每年)来看木材最大生产和供应的最大数量,即平均年生长量(MAI)最大化的轮伐期。 6.林产品:是指用于商品交换的、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木材及其制品、林化产品、以木材为原料加工的纸和纸浆及其他制品、林副产品等。 7.林产品流通:林产品在不同的部门、区域转移的过程。包括商流、物流、服务流、信息流 8.木材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给市场的木材商品的数量 9.木材需求:是指消费者和使用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木材商品量 10.林产品市场:林产品商品交换的环境和条件的总和 11.林产品市场的结构:指林产品交换活动中各要素之间数量比例关系和联系方式 12.林产品国际贸易:林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林业技术贸易以及木材技术贸易 13.林业经营:林业经营是一种以森林资源为对象的经济活动 14.现代林业:是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和用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经营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15.产权:是指确立了权利的持有者所能享有一个特定商品或资产的程度 16.林业产权:指权利主体对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 17.林权:是指权利主体对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 18.林权制度:是对林权所包含的权能界定、主客体设定、确立和保护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19.承包经营:按照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通过承包合同的形式明确国家、集体与林业生产经营者的权利、义务和收益分配关系的经营形式。 20.租赁经营:国有林业企业把一部分生产资料租赁给集体或职工个人经营的经营形式。 21.森林认证: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的简称,又叫木材认证,它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工具。 22.森林经营认证:按照公认的原则和标准,对申请认证的森林经营单位的森林经营管理进行评估 23.林产品产销监管链认证:对林产品从原产地的森林经营,到采伐的原木及其运输、加工、流通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进行认证。 22.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的、可持续的旅游和娱乐 23.社会林业:通过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群众参与,实现永续性的森林资源管理、发展、公平分配与利用和促进生产发展。 24.广义社会林业:是以保存生物基因,协调全国、大区域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社会林业 25.狭义的社会林业:是指森林的社会功能在特定的社区内发挥作用,由社区组织林业活动,同时社区和参与者直接受益于林业。

常用建筑名词术语

常用建筑名词术语 开间(柱距):是指两条相邻的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进深(跨度):是指两条相邻的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层高:是指从本层地面或楼面到相邻的上一层楼面的距离。 顶层层高:是指从顶层的楼面到顶层顶板结构上皮的距离。 净高:是指从本层的地面或楼面到本层的板底、梁底或吊顶棚底的距离,即层高减去结构和装修厚度的房间净空高度。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它包括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三项。 使用面积: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 交通面积:是指作为交通联系用的空间或设备所占的面积。 结构面积:是指建筑结构构件所占的面积。 建筑结构:简称“结构”,是指由构件(基础、墙、柱、梁、屋架、支撑、板等)组成的、承受各种作用的整体。 道路红线:简称“红线”,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在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永久性建筑。 建筑红线:是指建筑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建筑红线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一般在新城市中常使建筑红线退后道路红线,以便腾出用地,改善或美化环境,常取得良好的效果。建筑系数:建筑占地系数的简称,指一定建筑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占地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以百分率(%)计。 建筑物的总高度:是指从室外地坪到女儿墙上皮或挑檐板上皮的距离。 楼梯井:是指楼梯段与休息平台所围合的空间。 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建筑物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构造物:一般指附属的建筑设施,如烟囱、水塔、水塔、水坝等。 预埋件:指在构件中事先埋设好的、用于连接相邻构件的木件或铁件,用M表示。 强度:是指材料或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是指材料或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耐火等级:是指建筑物抵抗火灾能力的等级。共分四级,其中一级抵抗火灾能力最强。不同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对其各类构件和配件等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均有不同的要求。 耐火极限: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时起到失掉支撑能力或发生穿透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止的时间,用小时表示。 散水:沿着建筑物首层平面外墙周边作一圈斜面,利于走水,即称为散水。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 -11-26 阅读:1183次 [关闭] 一、种子与苗木 (一)种子 (1)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 (2)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 (3)林木种子贮藏(GB/T10016—1988); (4)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14071—1993); (5)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 (6)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1993); (7)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 (8)林木采种技术(GB/T 16619—1996); (9)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 16620—1996); (10)母树林营建技术(GB/T 16621—1996); (11)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LY/T 1304—1999); (12)林木种子检验仪器技术条件(LY/T 1343—1999);(13)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LY/T 1344—1999);(14)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LY/T 1345—1999);(15)中国林木种子区杉木种子区(GB/T8822.2—1988);(16)中国林木种子区马尾松种子区(GB/T8822.6—1988)。

(二)苗木 (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0—1999); (2)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 (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 J128—1992); (4)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1991); (5)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 1185—1996); (6)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1882—); (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1部分:裸根苗(DB45/T 628.1—代替DB/450000B6101—1993) (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2部分:容器苗(DB45/T 628.2—) (9)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625—); (10)香樟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LY/T 1729- ); (11)扁桃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45/T 624—); (12)《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 (13)《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 二、森林培育技术 (一)生态公益林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 18337.1—); (2)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 18337.2—); (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 (4)生态公益林建设检查验收规程(GB/T 18337.4—);

林业名词解释

林分:林木的内部结构特征 林木:森林中所有乔木的总称 幼苗:一年生树木总称 幼树:年龄不大,生长比较低小 林冠:林分中所有树冠的总体 郁密度:乔木树冠彼此相接,遮蔽地面的程度。 纯林:单纯林单一树种组成 混交林:两种以上树种所构成的林分 单层林:具有一个林层的林分 萌芽林:由伐根萌芽更新形成的林分 实生林:由种子繁殖所形成的林分 原始林:未经人类经营活动或人为破坏的天然森林 次生林:天然次生 林龄: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 林级:对林木年龄的分级 龄组:照林龄划分的不同阶段 同龄林:林木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 异龄林:林木年龄相差超过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 幼龄林:林龄为最幼小的林分 中龄林:也叫壮龄林。林龄为三级龄级的林分 近熟林:生长速度下降,接近成熟利用的林分4级 成熟林:树木已达到完全成熟,可采伐利用的林分5、6级 过熟林:超过6级以上,停止生长,出现焦稍或自然死亡 生境:生物个体的具体环境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影响生物环境要素 样方:在林地上进行植物描述和测定或调查统计计算的方形小区 覆盖率:盖度 针叶林:以松柏类为主的森林 阔叶林:有阔叶树种组成的森林 阔叶树: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树木. 立柱度:竹林林分疏密程度的指标 地位级:反映一定树种立地条件的优劣或生产能力的指标 造林类型:根据条件所制定的造林方案。造林树种、造林密度、林分组成、造林方法等造林密度:初值密度、栽植密度。 株行距:株距与行距。株距同一行,行距相邻两行 胸径:离地1.3米胸高树干直径 林分平均高:林分树木高度平均高 标准地:有代表性的小块地样 优势树种:林中比例最大的为优势树种 森林密度:单位面积上林木株数的多少 林业用地:专门供林业生产的土地 有林地:生长各种不同性质的森林、竹林、经济林 疏林地:疏密度为1-2级的幼龄林 灌木林地:不易改造城乔木林的其他灌木林

公文写作常用词汇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文主题词表 01.综合经济(77个) 01A 计划 规划统计指标分配统配调拨 01B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调整调控控制结构制度所有制股份制责任制流通产业行业改革改造竞争兼并开放开发协作资源土地资产资料产权物价价格投资招标经营生产转产项目产品质量承包租赁合同包干国有国营私营集体个体企业公司集团合作社普查工商商标注册广告监督增产效益节约浪费破产亏损特区开发区保税区展销展览 商品化横行联系第三产业生产资料 02.工交能源邮电(70个) 02A 工业 冶金钢铁地矿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化工航天航空核工船舶兵器军工轻工有色金属盐业食品印刷包装手工业纺织服装丝绸设备原料材料加工 02B 交通 铁路公路桥梁民航机场航线航道空中管制机

港口码头口岸车站车辆运输旅客 02C 能源 石油煤炭电力西电东送燃料天然气煤气沼气 02D 邮电 通信电信邮政网络数据 民品厂矿空运三线通讯水运运费 03 旅游城乡建设环保(42个) 03A 旅游 03B 服务业 饮食业宾馆 03C 城乡建设 城市乡镇基建建设建筑建材勘察测绘设计市政公用事业监理环卫征地工程产地方房屋住宅装修设施出让转让风景名胜园林岛屿 03D 环保 保护区植物动物污染生态生物 风景饭店城乡国土沿海 04 农业林业水利气象(68个) 04A 农业 农场农民农民负担农场农垦农机农资油菜籽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蔬菜绿化食品春耕秋种植保糖料烟草水产渔业水果花卉经济作物农副

产品副业畜牧业乡镇企业农膜种子化肥农药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标准化饲料灾害以工代赈扶贫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04B 林业 绿化木材森林草原防沙治沙 04C 水利 河流湖泊滩涂水库水域流域水土保持节水防汛抗旱三峡 04D 气象 气候预报预测 烟酒土特产有机肥多种经营牧业 05 财政金融(57个) 05A 财政 预算决算核算收支财务会计税务税率审计债务积累经费集资收费资金基金租金拨款利润补贴折旧费附加费固定资产 05B 金融 银行货币黄金白银存款贷款信贷贴现通货膨胀交易期货利率利息贴息外汇外币汇率债券证券股票彩票信托保险赔偿信用社 现金留成流动资金储蓄费用侨汇折旧率 06.贸易(52个)

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 外音,味外味 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 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 论表达出来。(象征)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侧面描写: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借古讽今) 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言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诗情画意: 议论类 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洗炼: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苍凉) 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文章结构类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它 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 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 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 曲折层次分明一气呵成:琅琅上口 附: 诗歌鉴赏专用术语 语言 (一)风格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一、种子与苗木 (一)种子 (1)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 (2)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 (3)林木种子贮藏(GB/T10016—1988); (4)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14071—1993); (5)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 (6)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1993);(7)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 (8)林木采种技术(GB/T 16619—1996); (9)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 16620—1996); (10)母树林营建技术(GB/T 16621—1996); (11)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LY/T 1304—1999);(12)林木种子检验仪器技术条件(LY/T 1343—1999); (13)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LY/T 1344—1999);(14)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LY/T 1345—1999);(15)中国林木种子区杉木种子区(GB/—1988); (16)中国林木种子区马尾松种子区(GB/—1988)。 (二)苗木 (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0—1999); (2)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 (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 J128—1992); (4)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1991); (5)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 1185—1996); (6)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1882—2010); (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1部分:裸根苗(DB45/T —2009代替DB/450000B6101—1993) (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2部分:容器苗(DB45/T —2009)(9)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625—2009); (10)香樟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LY/T 1729-2008 );(11)扁桃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45/T 624—2009); (12)《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001年); (13)《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 2004)。

林木术语

林木术语 08-11-23 作者:编辑:校方人员 胸径:离地面1.3米胸高位置的树干直径。量测单位为厘米。 树高:由地面根际起至树干主梢尖端的高度。量测单位为米。 根径(地径):树干在地面根际处的直径。 立木材积:立木状态下树木的主干材积。立木材积不包含枝叉材积。材积计量单位为立方米。 带皮材积:根据带皮直径计算的材积。 去皮材积:根据去皮直径计算的材积。 立木材积表:根据某树种立木树干材积与有关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编制出的不同大小树干材积的数表称为该树种立木材积表。 一元立木材积表:用立木树干材积与胸径一个因子相关关系编制出的立木材积表。 二元立木材积表:用立木树干材积与胸径、树高两个因子相关关系编制出的立木材积表 出材率:一定树种的活立木总材积中,能生产各类商品材的百分率。 材种规格: 1、大径材:小头去皮直径≥26cm,材长2m以上。 2、中径材:20cm≤小头去皮直径<26cm,材长2m以上。 3、小径材:6cm≤小头去皮直径<20cm,材长2m以上。 4、废材:小头去皮直径<6cm的材积和树皮。 立地类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立地条件(指地形、小气候、土壤、水文等)地段的综合。相同的立地类型,造林等技术措施一致。 一类调查:为制定林业方针政策,编制各种林业计划,规划和预测森林资源消长趋势,以省(市、区)、大林区或大的区域范围为单位,进行的森林资源清查,简称一类调查。 二类调查:为满足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县级林业区划和规划、基地林设计等,以县、林业局、林场等为单位进行的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 三类调查:林业基层单位为满足伐区设计、造林设计、抚育采伐设计等进行的施工前作业设计调查,简称三类调查。

林业基础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林业名词 1、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3、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4、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5、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6、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7、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8、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9、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10、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11、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12、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13、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14、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15、森林分类:森林分为以下5类:

林业词汇中英文

林业词汇中英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林业词汇 2009-5 同龄林 forest consisting of even-aged stand (trans.) 掠夺式经营 exploitation management;high grading 间歇经营、间歇经营林;间歇作业 intermittent production;forest under intermittent management 林分经营;林分管理 stand management;management on a stand basis 立木蓄积、立木度 stocking (=d) 更新作业法;作业法 silvicultural system 稽核;照查 control 永续林;恒续林 continuous cover forest 永续林经营;永续林施业;恒续林施业 continuous cover forest management system 单木作业;单采作业;单木施业 forest management by individual trees 掠夺式伐采 exploitation 划伐、伞伐混合作业;群状伞伐作业 shelterwood group system;group shelterwood system 划伐作业;群状择伐作业 group selection system;group selection management 经营林;施业林;生产林 managed forest 营林监督 forest inspection 森林经营计划;森林经营(学) forest management (>);forest management planning(neol.) 森林法 forest act;forest ordinance;forest law 营林监督 forest inspection 森林条例;森林法令 forest ordinance 林业政策;森林政策 forest policy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 1、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2、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4、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监管;坚持源头防范;坚持系统治理。 5、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 “党政同责”,是指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都负有领导责任,其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岗双责”,是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业务工作职责的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齐抓共管”是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安监部门综合况全覆监管、其他行业部门直接监管、乡镇政府属地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社会参与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失职追责”,是指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不力,依法依纪予以问责,承担相应安全生产责任。 6、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

林业词汇中英文

林业词汇 2009-5 同龄林 forest consisting of even-aged stand (trans.) 掠夺式经营 exploitation management;high grading 间歇经营、间歇经营林;间歇作业 intermittent production;forest under intermittent management 林分经营;林分管理 stand management;management on a stand basis 立木蓄积、立木度 stocking (=d) 更新作业法;作业法 silvicultural system 稽核;照查 control 永续林;恒续林 continuous cover forest 永续林经营;永续林施业;恒续林施业 continuous cover forest management system 单木作业;单采作业;单木施业 forest management by individual trees 掠夺式伐采 exploitation 划伐、伞伐混合作业;群状伞伐作业 shelterwood group system;group shelterwood system

划伐作业;群状择伐作业 group selection system;group selection management 经营林;施业林;生产林 managed forest 营林监督 forest inspection 森林经营计划;森林经营(学) forest management (>);forest management planning(neol.) 森林法 forest act;forest ordinance;forest law 营林监督 forest inspection 森林条例;森林法令 forest ordinance 林业政策;森林政策 forest policy 林业;林学 forestry 林业经济;林业经济学 forest economics 高山林;山岳林;山地林 mountain forest 大面积伞伐作业;大面积伞状天然下种法;广状伞伐更新法 uniform shelterwood system 小面积集团森林经营 group management 乔林;用材林 high forest 乔林作业 high forest system

管理常用名词术语

1三个吃透三个再认识 (2) 2四个重新: (2) 3五统一 (2) 4航天科技集团四不到四到: (2) 5一院四不到四到: (3) 6两不到两到: (3) 7低层次质量问题: (3) 8WORD中使用VISIO流程图需要转换才能打印出来 (3) 9两个基本规律 (4) 10型号质量工作六项原则 (4) 11什么是SPC (4) 12什么是ROE、ROI (5)

1三个吃透三个再认识 三个吃透:吃透技术吃透状态吃透规律三个再认识:对从源头抓起的再认识; 对成熟产品和技术的再认识; 对产品测试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再认识 2四个重新: 重新认识重新设计重新复查重新试验 3五统一 统一采购,统一选用,统一监制和验收、统一筛选和复验、统一失效分析 4航天科技集团四不到四到: 测试试验覆盖不到的,要仿真模拟到;仿真模拟不到的,要理论计算到,理论计算不到的,要工程保证到;工程保证不到的,要风险分析到。

5一院四不到四到: “测试不到要验收到、验收不到要工序检验到、工序检验不到要工艺保证到、工艺保证不到要人员保障到”。 6两不到两到: 设计不到要试验验证到,试验验证不到要工程分析到。 7低层次质量问题: 由于人为工作质量原因所造成在产品上及其管理上的疏漏,称之为低层质量问题。如:1、设计、工艺文件差错;2、误操作;3、错装、漏装、错焊、漏焊、错漏检、错漏更改;4、多余物;5、断线、压线、松动;6、重复性质量问题;7、软件拷贝错、装错;8、违章;9、缺件、缺项等。 8WORD中使用VISIO流程图需要转换才能打印出来 操作:选中WORD中的图,点右键,选择

转换即可。 9两个基本规律 一、“地面试验充分,验收眼见为实,测试覆盖全面,操作准确无误”,是确保成功的基本规律。 二、把“永保成功”作为院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我院工作的基本规律。 10型号质量工作六项原则 方案准确可行合理,设计简捷准确可靠,系统协调匹配兼容,试验充分覆盖有效,产品受控合格稳定,操作正确协同无误 11什么是SPC SPC即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

(林业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

(林业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林业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编制组 2018-11 目录 一任务来源 (1) 二建设目标 (1) 三编制原那么与依据 (2) (一) 编制原那么 (2) (二) 编制依据 (2) 四要紧工作过程 (2) (一) 资料收集整理,制定编制方案 (2) (二) 方案论证,明确思路和内容 (2) (三) 编制初稿,形成工作组讨论稿 (2) (四) 编制工作组讨论稿,形成征求意见稿 (3) 五标准编制的意义 (5) 六要紧内容 (5) 一任务来源 林业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财富。林业数据的现势性和数据质量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生命线。缺乏这些,林业资源治理决策就失去了最差不多、最可靠的数据支撑,林业科学决策也就无从谈起。“进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进展”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信息保障。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飞速进展,林业信息产业也有了迅猛进展,林业资源数据的更新速度也逐年递增,大量的数据更新治理工作需要技术治理规范来指导。国外在使用GIS治理林业时空数据方面的研究比较早,然而还没有技术规范出台。国内只在国土方面有关于数据库更新治理的规范,林业行业还没有相关的规范。为此,国家林业局科技司于2018年1月下达了编制《林业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的工作任务,以实现林业数据库的规范化更新,从而为林业信息化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建设目标 本标准以信息化、标准化理论为指导,以林业信息化建设对标准化的需求为导向,以建立和完善林业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为工作目标,依照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进展状况,借鉴国内外相关成果和经验,确定标准制订的目标: 1、标准要对林业数据进行科学划分,同时确定林业数据库更新的差不多要求、内容、方法方式、流程、质量操纵与要求,以及成果等方面的要求。

森林资源调查常用术语18条

森林资源调查常用术语18条 1 森林Forest 植被类型之一。以乔木为主体的,包括灌木、草本植物、其他生物及林中土壤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2 森林类型Forest Types 森林按其自然历史地理条件、外貌、树种组成与结构的不同所划分的类别。 3 优势树种Dominant Species 简称优势种。在主林层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对森林环境作用最明显,并对森林生态环境起指示作用的树种。 4 龄级Age Class 对林木年龄的分级。是经营上计算林龄的单位。各龄级所包括的年数称为龄级期限。根据林木主伐年龄的长短和起源的不同,通常天然起源的针叶树和硬阔叶树以20年为一个龄级,软阔叶树以10年为一个龄级;人工林的龄级年限要短些。我国有些速生树种,如杉木、檫木、杨树、泡桐等人工林,多以5年为一个龄级;竹林和灌木树种,根据经济用途不同,又常以1年或2年为一个龄级。龄级由小到大以罗马数字1、Ⅱ、Ⅲ、Ⅳ……等表示。 5 地位级Site Class 反映一定树种立地条件的优劣或林分生产能力的一种指标,一般分为五级,由高到低以符号Ⅰ、Ⅱ、Ⅲ、Ⅳ、Ⅴ表示。地位级越高,说明立地条件越好,其自然生产力也越高。任一林分的地位级可根据其平均树高和年龄在地位级表中查得。地位级是组织作业级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地位级不同的林分应采取不同的经营利用措施。 6 树种组成Species Composition 又叫林分组成。它说明某一林分中各个树种所占的比重。比重的大小以各树种的蓄积量为准。如各树种的直径相差不大,也可以其株数多少为准。林木组成以各树种所占的十分比表示,叫组成式。如十分之六是落叶松、十分之四是桦树,其组成式为6落4桦。凡比重不到一成,但在0.5成以上则算做一成。比重不到0.5但在0.2成以上时,则以“+”号代之。不到0.2成者,则以“—”代之。如6落4桦+云-冷(落是落叶松,桦是桦树,云是云杉,冷是冷杉)。在组成式里,按树种比重大小排列。如遇比重相同,则经济价值较高树种排在前头。 7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National Forest Continues Inventory 简称一类清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及其消长动态,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监督检查领导干部实行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以省(区、市)为单位,每五年复查一次。 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 简称二类调查,也称森林经理调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县(旗)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县级林业区划、规划等需要进行的森林资源清查,其成果亦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林业基层单位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周期一般为10年。 9 作业设计调查Forest Operating Investigation 简称三类调查。查清一个伐区内,或者一个抚育、改造林分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数量、出材量、生长状况、结构规律等,据以确定采伐或抚育、改造的方式、采伐强度、预估出材量以及更新措施、工艺设计等。一类调查是企业经营利用的手段,应在二类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逐年进行,森林资源应落实到具体的伐区或一定范围的作业地块上。 10 林种Sorts of Forest 按经营目的不同而划分的森林类别。如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11 生态公益林Ecological Forest 生态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生态公益林涉及到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两个林种,相应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林、自然保护区林等13个二级林种。 12 商品林Commercial Forest 以生产木材、薪炭、干鲜果品及其他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商品林涉及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三个林种,相应包括一般用材林、短轮伐期用材林、薪炭林、油料林、特种经济林、果树林、其他经济林等7个二级林种。

林业常用名词术语

●数字林业:是以数字形式再现的林业信息场,对林业信息及其空间分布的统一数字化表述。它主要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及其宽带网络、多媒体与虚拟仿真等技术,对林业资源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 ●林权: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通常简称为林权。 ●林权证: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证书,通常简称为林权证。 ●森林覆盖率:《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森林覆盖率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0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河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森林覆盖率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也反映了林业生产的发展水平。 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注:公式系国家林业局2003年颁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2003]61号) ●林木绿化率(%)=(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四旁树占

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注:公式系国家林业局2003年颁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2003]61号) ●四旁树:指种植于村旁、宅旁、河旁、路旁的树木。 ●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它是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 ●限额采伐:指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国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集体、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县为单位,制定年采伐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总,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国家制定统一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并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面积、株数、树种、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更新造林的面积和株数必须大于采伐的面积和株数。 ●年森林采伐限额:是指国家根据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对森林和林木进行限制采伐的最大控制指标,依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对所有森林的林木分别林种测算并经国家批准的合理年采伐量。森林采伐限额包括木材生产、农民自用材和烧柴等一切人为消耗的森林资源。确定年采伐限额,应将成熟的用材林的主伐,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的抚育

与森林相关的词汇及对照英文翻译

森林 forest 2006年6月13日16:45 出处:FanE『翻译中国』词汇由:tradoser提供森林 forest 原始林 virgin forest 次生林 secondary forest 天然林 natural forest 人工林 forest plantation, man-made forest 速生丰产林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 乔林 high forest 中林 composite forest 矮林 coppice forest 针叶林 coniferous forest 阔叶林 broad leaved forest 落叶阔叶林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常绿阔叶林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热带雨林 tropical rain forest 红树林 mangrove forest 林种 forest category 用材林 timber forest 防护林 protection forest 经济林 non-timber product forest 培育木材以外的其它林产品为主的森林。

薪炭林 firewood forest, fuelwood forest 能源林 energy forest 特种用途林 forest for special use 风景林 amenity forest 纯林 pure forest 混交林 mixed forest 同龄林 evenaged forest 异龄林 uneven aged forest 单层林分 uniform stand 复层林分 multi-storied stand 林学 forest science, forestry 树木学 dendrology 树木生理学 tree physiology 森林气象学 forest meteorology 森林土壤学 forest soil science 森林生物学 forest biology 森林生态学 forest ecology 林业经济学 forest economics 森林遗传学 forest genetics 林木育种学 forest tree improvement, forest tree breeding 森林培育学 silviculture 又称“造林学”。

中国森林认证国家标准

《中国森林认证》国家标准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和工作简况 国家标准项目《中国森林认证》于2009年正式下达,项目编号:-T-432。 项目委托单位: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本国家标准的制订主要是在2007年9月颁布的LY/T 1714-2007《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和LY/T 1715-2007《中国森林认证产销监管链》两个林业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订并合并成一个标准,最终形成本国家标准。 本标准第三节为森林经营认证要求,第四节为产销监管链认证要求。 从2009年开始,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实施指南的要求,项目承担单位组成标准制订小组,收集了国内外森林认证方面的最新材料和标准文本,在此基础上开始制订本标准。在标准制订过程中,还重点收集了3个方面的意见:(1)2006年至2009年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开展的25个森林认证试点项目对林业行业标准实地测试后对森林经营认证标准的修改意见;(2)2010年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开展的2个森林认证审核试点项目对林业行业标准正式使用后对森林经营认证标准的修改意见;(3)认证机构中林天合森林认证中心对十多家企业开展认证审核后对森林经营认证标准的修改意见。 标准起草小组多次召开项目工作会和项目研讨会,对标准文本多

次进行修改,还邀请了来自各利益方的专家和代表对标准进一步讨论修改,于2012年5月完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林业行业标准情况介绍 LY/T 1714-2007《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和LY/T 1715-2007《中国森林认证产销监管链》于2007年9月颁布,是我国第一个森林认证标准。LY/T 1714-2007《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规定了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应遵循的原则、标准和指标,以及森林经营单位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应达到的绩效要求。LY/T 1715-2007《中国森林认证产销监管链》则在体系管理、原料管理、生产控制和记录、标识及其使用、销售单据和记录方面进行了规定。 这两个林业行业标准自2007年实施以来,基本达到了规范森林可持续经营和追踪林产品原料来源的目的。 三、意义和必要性 森林认证是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开拓林产品出口一种重要的市场手段,对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森林认证体系,但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全球统一的森林认证体系。我国已于2007年9月正式发布了LY/T 1714-2007《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和LY/T 1715-2007《中国森林认证产销监管链》,并于同年10月正式实施。 为了进一步探索中国森林认证的原则、标准和指标,测试中国森林认证标准,从2006年开始,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先后开展了25个森林认证试点项目和2个森林认证审核试点项目,对中国森林认证林业行业标准进行测试。项目开展几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森林认证标准。但从目前国内外森林认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