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师 cpv 《评估实务二》-分章节讲义-主要参数指标的确定

第02讲主要参数指标的确定

第二节主要参数指标的确定

无论是许可费节省法、增量收益法,还是超额收益法,都会涉及对收益期限、收益额和折现率等主要参数指标的确定问题。

【知识点】收益期限的确定

(一)无形资产的寿命年限

无形资产收益期限或称有效期限,是指无形资产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并产生经济利益的时间。

无形资产收益期限与其寿命年限密切相关。

无形资产寿命包括以下常见类型:

1.法定寿命

大部分无形资产拥有在注册时规定的法定寿命。如商标、专利、著作权等。

2.合同有效期限

这些商业合同包括使用、开发利用合同,境内和境外的许可证合同及转让价格协议。

3.经济寿命

是指无形资产处于尚可取得利润的期间,由无形资产产生经济收益的能力决定的寿命年限。

4.其他类型寿命

(1)司法寿命:法院裁决的经济损失期限。

如法院规定:由于版权侵权所造成的损失始于某日终于某日(作为历史损失的度量),在判决后的某一具体期限内,须支付版权所有者合理的特许费(作为未来损失的度量)。

(2)技术寿命:是一项无形资产所承载的技术被新技术替代过程中所经历的期间。

如一项专利的所有者拥有一种磁带式收音机的专利,当引进CD等随身听后,该磁带式收音机的市场需求逐渐下降,导致该专利在合法期限到期之前就在技术层面被淘汰了。

(3)功能寿命:指一项无形资产发挥其功能的期间。

相比其他类型的寿命,无形资产功能寿命受到的限制较少。例如某种流行酱料的配方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商业机密,直到科学家发现该酱料的某种成分可能诱发癌症。虽然配方仍具有其原有的功能,即功能寿命不变,但该种酱料的销售量将急剧下降,配方的经济寿命也将受到不利影响。

(二)无形资产收益期限的确定原则

1.无形资产价值降低的原因:

①新的、更为先进、更经济的无形资产出现,原有无形资产价值丧失。(被替代)

②因为无形资产传播面扩大,其他企业普遍合法掌握了这种无形资产,使拥有这种无形资产的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降低,价值减小。(共益面太大)

③实施某项无形资产的产品需求大幅度下降时,这种无形资产价值就会减少,以致完全丧失。(依托的产品产量骤减)

无形资产具有获得超额收益能力的时间才是真正的无形资产有效期限。

2.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原则:

①法律或合同、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孰短的原则。

②法律未规定有效期,企业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有受益年限的,可按照规定的受益年限确定。

③法律和企业合同或申请书均未规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预计受益期限确定。预计受益期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或与同类资产比较得出。

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可能比其法定保护期限短。

(三)无形资产收益期限的确定方法

1.法定年限法

法定保护年限就是其经济寿命的上限。需要注意的是,法定(合同)期限内是否还具有剩余经济寿命是分析折现年限的关键点之一。

2.更新周期法

更新周期法根据无形资产的更新周期确定其剩余寿命,适用于部分专利权、版权和非专利技术。

(1)产品更新周期:适用于高技术和新型产业,产品更新周期决定了依附其上的无形资产的更新周期。特别是实用新型设计,必然随着产品的更新而更新;

(2)技术更新周期:适用于产生新一代技术并替代原有技术的情况,通常需运用同类无形资产的历史经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剩余经济寿命预测法

可直接评估无形资产尚可使用的经济年限。

综合产品竞争情况、可替代技术和更新趋势做出预测。运用该方法时应与向技术专家、市场营销专家进行咨询相结合,并根据企业特征对个别因素进行修正。

【知识点】收益额的确定

(一)增量收益估算

无形资产划分为由于产品价格的提高形成的收入增长型和由于企业成本的节约形成的费用节约型。

1.收入增长型

收入增长型无形资产是指无形资产应用于生产经营过程,能够使得产品的销售收入大幅度增加。

(1)生产的产品能够以高出同类产品的价格销售。

R=(P 2-P 1)×Q

其中:

R——无形资产增量收益额;

P 2——使用被评估无形资产后单位产品的价格;

P 1——使用被评估无形资产前单位产品的价格;

Q——产品销售量。

(2)生产的产品采用与同类产品相同价格的情况下,销售数量大幅度增加,市场占有率扩大。

R=(Q 2-Q 1)×(P-C)

其中:

R——无形资产增量收益额;

Q 2——使用被评估无形资产后产品的销售量;

Q 1——未使用被评估无形资产的产品销售量;

P——产品价格;

C——产品的单位成本。

【例3-3】A企业主要生产某种电子产品甲,2018年A企业通过使用一项专有技术,使得甲电子产品的销售量増加到100000件。已知未使用该技术时,甲产品的销售量为80000件,并假设A企业的甲产品在使用该技术前后的单位销售价格和单位成本保持不变。甲产品销售价格为120元/件,成本为50元/件,所得税税率为25%。试计算A企业因使用该专有技术形成的增量收益额。

『参考答案』

该专有技术的增量收益额

=(100000-80000)×(120-50)=1400000(元)

如果不考虑税收影晌,A企业因使用此专有技术形成的增量收益额为140万元。

2.费用节约型

费用节约型无形资产是指无形资产的应用使得生产产品中的成本费用降低,从而形成增量收益。

R=(C 1-C 2)×Q

其中:

R——无形资产增量收益额;

C 1——未使用被评估无形资产产品的单位成本;

C 2——使用被评估无形资产后产品的单位成本;

Q——产品销售量。

【例3-4】A企业通过购买一项专利技术,使其生产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从50元降低至30元。假设该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常年保持在500000件的水平,且不考虑税收的影响。试估算由该专利技术带来的增量收益额。

『参考答案』

该专利技术的增量收益额

=(50-30)×500000=10000000(元)

如果不考虑税收影响,由此确定A企业因使用此专利技术形成的增量收益额为1000万元。

3.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

①收集使用无形资产的产品的经营利润和销售利润率;

②对企业总收益和净资产总额等进行统计;

③收集行业平均收益率等指标;

④计算无形资产带来的增量收益。

无形资产增量收益额

=企业收益额-净资产总额×行业平均收益率

【例3-5】A企业欲购买一项专利技术,预测购入该专利后年收益额为160万元,该企业净资产总额为600万元,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为20%,计算该专利带来的增量收益。

该专利带来的增量收益=160-600×20%=40(万元)

(二)超额收益估算

原理:主要通过在企业的全部收益中,扣除归属于企业有形资产带来的收益,以确定企业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额。

R=P-T

其中:

R一企业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额;

P一企业的全部收益;(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或现金流)

T一企业有形资产的收益。(有形资产账面价值乘以该类有形资产投资回报率)注:如果还存在其他无形资产,则需要进一步分离出被评估企业的无形资产的收益额。

【例3-6】A企业拟评估其拥有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基准日为2018年12月31日。经审计,A企业2018年剔除非正常因素后的收益合计为555万元,A公司拥有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的价值合计为4500万元。已知A企业有形资产回报率的加权平均值为8.5%,试估算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的超额收

益额。

『参考答案』

①企业有形资产的收益

=4 500×8.5%=382.5(万元)

②企业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额

=555-382.5=172.5(万元)

(三)收益分成估算

1.分成率法相关概念

①计算使用无形资产的总收益;

②将总收益在目标无形资产和做出贡献的所有有形资产和其他无形资产之间进行分成;

③分成率包括销售利润分成率和销售收入分成率两种。

④将收益额合理分配给非无形资产,涉及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企业资产构成中每项资产所占的比重;二是每项资产对应的合适投资回报率。

⑤倾向于采用现金流量分成率,避免企业会计政策差异的影响,也可以避免考虑特定企业成本费用预测的误差。

分成率的影响因素:

①被评估无形资产的具体类型;

②被评估无形资产所在企业的经营类型;

③被评估无形资产所在企业的行业状况;

④被评估无形资产所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分析;

⑤被评估无形资产所在企业其他资产为创造收益所做贡献的相对重要性分析;

⑥市场上相同或类似无形资产转让协议中已知的分成情况;

⑦经济收益指标应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

无形资产收益额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分成率

=销售利润×销售利润分成率

销售收入分成率=销售利润分成率×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分成率=销售收入分成率÷销售利润率

如果按社会平均销售利润率10%推算,当技术转让费为销售收入的3%时,则利润分成率为30%。从销售收入分成率本身很难看出转让价格是否合理,但是,换算成利润分成率则可加以判断。

国际上技术转让常用的行业销售收入分成率如表3-1所示。

表3-1 国际上技术转让常用的行业销售收入分成率

2.常用分成率测算方法

(1)约当投资分成法

具体步骤为:

①确定无形资产的约当投资量。计算时使用的成本利润率按照转让方无形资产带来的利润与其成本之比计算。无法获取企业实际数时按社会平均水平确定。

无形资产的约当投资量=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1+适用成本利润率)

②计算无形资产购买方的约当投资量。

其适用的成本利润率按购买方的现有水平测算。

购买方的约当投资量=购买方投入总资产的重置成本×(1+适用成本利润率)

③计算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

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

【历年真题·单选题】甲公司将一项专利使用权转让给乙公司,拟采用利润分成法,假设该专利资产在评估基准日的重置成本为100万元,其专利成本利润率为500%;乙公司资产在评估基准日的重置成本为5000万元,其成本利润率为10%,该专利资产的利润分成率为()。

A.9.09%

B.9.84%

C.50.00%

D.10.7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专利重置成本=100(万元),专利约当投资量=100×(1+500%)=600(万元),乙公司资产约当投资量=5000×(1+10%)=5500(万元),利润分成率=600/(5500+600)×100%=9.84%。

【例3-7】A企业将一项专利使用权转让给B企业,拟采用对利润分成的方法,该专利系三年前从外部购入,账面成本80万元,两年间物价累计上升5%,该专利法律保护期10年,已过4年,尚可保护6年。经专业人员测算,该专利成本利润率为400%。B企业资产重置成本为4000万元,成本利润率为12.5%。则利润分成率计算如下:

首先,专利重置成本=80×(1+5%)=84(万元)

其次,专利约当投资量=84×(1+400%)=420(万元)

再次,B企业资产约当投资量=4000×(1+12.5%)

=4500(万元)

最后,利润分成率=420/(4500+420)×100%=8.54%

(2)经验数据法

经验数据法是常被采用的一种利润分成法,一般根据“三分”分成法、“四分”分成法或其他经验比例等原则估计无形资产的利润分成率。以“三分”分成法、“四分”分成法为例,在无形资产许可中,许可方会得到被许可方因使用无形资产所获得总利润的33%或25%。

三分:资金、劳动力和技术;

四分:资金、劳动力、技术和管理;

(3)要素贡献法

我国通常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成资金、技术和管理三大要素的贡献,企业总收益由资金收益、技术收益以及管理收益组成。

不同行业三种要素贡献程度

【知识点】折现率的确定

(一)无形资产运营中的风险

1.宏观风险

无形资产占比高的行业一般具有市场供求关系不确定、无形资产保护难度大及国内外竞争激烈等特征。

具体有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技术(替代)风险等。

2.微观风险

具体有研发风险、资产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商业化风险等。

(二)无形资产折现率的测算方法

1.风险累加法

无形资产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例3-8】A企业拟评估其拥有的专利技术的价值。评估专业人员应用收益法时,判断风险报酬率的测算根据技术和产品市场综合因素确定,欲采用风险累加法确定企业无形资产的折现率;在确定风险报酬率的过程中重点考虑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因素的影响。经分析,与该专利技术相关的技术风险取值为2.90%,市场风险取值为3.21%,管理风险取值为2.80%,财务风险取值为3.75%。若无风险报酬率取值为2.96%,试估算被评估专利技术的折现率。

『参考答案』

被评估专利技术的风险报酬率

=2.90%+3.21%+2.80%+3.75%

=12.66%

被评估专利技术的折现率

=2.96%+12.66%

=15.62%

2.回报率拆分法

回报率拆分法的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

WACC——整个企业平均投资回报率(税后);

R c——营运资金的投资回报率;

R f——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报率;

R i——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税后)。

解题步骤:

(1)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负债税前成本×(1-T)×负债比重+权益资本成本×权益比重

(2)计算加权平均报酬率

加权平均报酬率WACC=营运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营运资金的比重+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固定资产的比重+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无形资产的比重

(3)建立等式

令以上两个公式相等:负债税前成本×(1-T)×负债比重+权益资本成本×权益比重=营运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营运资金的比重+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固定资产的比重+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无形资产的比重,从而求出:

(4)折算为税前报酬率

税前报酬率=R i/(1-T)

(三)折现率确定的注意事项

1.无形资产评估中的折现率一般高于有形资产评估中的折现率

2.无形资产评估中的折现率有别于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折现率

3.折现率口径应与收益额口径保持一致

【历年真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无形资产折现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风险累加法需要逐项分析并量化无形资产面临的宏观风险与微观风险

B.无形资产折现率一般高于有形资产折现率

C.回报率拆分法中的企业整体回报率可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

D.折现率口径应与收益额口径保持一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整体回报率可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确定。选项C错误。

【协会模拟.综合题节选】甲公司拥有专有技术一项,该专有技术资产虽然在公司账上没有体现,但可显著改善公司现有产品的性能,从而能以更高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并且可维持三年的超额收益期。预计该专有技术产品第一年售价为300元/台,销量为4.5万台,第二年售价为250元/台,销量为5万台,第三年售价为210元/台,销量为6万台,同类产品的正常市场销售价格为200元/台,专有技术产品的单位成本与同类产品大体相同。据估算,甲公司专有技术的投资报酬率为10%。

要求:(1)确定此专有技术资产是否需要纳入评估范围。

(2)计算此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

『正确答案』

(1)专有技术资产作为表外资产,应该纳入评估范围。

(2)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

=(300-200)×4.5/1.1+(250-200)×5/1.1 2+(210-200)×6/1.1 3

=660.78(万元)

【注】此题专有技术的评估没有考虑企业所得税。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三种情形,有许可费节省法、增量收益法、超额收益法,学习时需要掌握三种方法的评估思路,并对收益额的计算非常熟悉,有增量收益估算、超额收益估算、收益分成估算。关键在于理解各种方法的计算原理,从而利用口径一致的折现率进行折现,求得无形资产的评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