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案

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案
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案

成本核算与控制

第1节第1节概述

1.1.成本概念

2.2.成本分类

3.3.成本流动余财务报表的关系

4.4.成本计算原理

5.5.成本管理

第2节第2节定单法与分步法

1.1.定单法

2.2.分步法

第3节第3节标准成本系统

1.1.引言

2.2.成本中心的确定

3.3.标准成本制定

4.4.成本业绩计量

5.5.成本差异分析

6.6.成本反馈报告

第4节第4节现代成本控制

1.1.引言

2.2.作业成本系统

3.3.目标成本系统

第1节概述

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无论对盈利组织还是非盈利组织,也无论对大型跨国公司还街头小卖部,成本始终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在盈利组织中,成本知识不仅是会计人员而且也是所有其他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和董事长)工商管理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盈利组织的任何决策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成本,只是涉及的程度深浅不同而已。成本知识的内容很多,本章无法面面俱到,我们将从成本信息用户或决策者的角度,重点讨论成本计算方法、成本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标准制定及成本业绩评价与报告。

一、成本概念

所谓成本,是指特定主体为了达成特定目的所作出的“牺牲”(Sacrifice)。这种牺牲通常用耗费或放弃的经济资源来计量或计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完全免费的午餐”,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所耗费。换句话说,成本是市场交易的结果,是“为了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东西而放弃的自己所拥有的有价值的东西。”理解成本概念需要注意两个要点:

(1)(1)计算盈亏的角度看,不同的主体使用的不同的成本概念。在这里,主体是指耗

费或放弃经济资源的个人或组织。正如本书前面所述,一家正规的公司,其厂场设备必须计提折旧,然后作为成本的组成部分去抵减收入,计算盈亏;我国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日常并不领取工资,工资当然也不计入成本,而是包括在年终分红当中;更有甚者,大街上卖冰棍儿的老太太每天收摊儿后计算盈亏时通常既不对运载冰棍儿的手推车计提折旧,也不计算自己的工资。主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成本概念的多样化。本书使用的成本概念,是在“剩余主体理论”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

(2)(2)从管理的角度看,不同目的需要不同成本概念。正如以下各节次所述,为了控

制成本,必须有标准(计划或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为了进行决策,必须有相关成本、沉入成本、不可避免成本和机会成本等等;

二、成本的分类

为了系统地理解和运用成本概念,必须对成本进行分类。成本种类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分类是按经济内容,兹以制造业企业为例予以说明。

按照经济内容,制造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可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1.1.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是指与以重新销售为目的而购入或制造的产品相关的成本。一般分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简称“料工费”。直接材料就是产品制造过程中耗费的原材料,通常构成完工产品的实体。例如电器公司生产电冰箱使用的薄钢板,杂志社出版杂志使用的纸张等等。直接人工就是直接生产产品的员工的工资、津贴和奖金。例如计算机装配厂装配工人的工资,汽车零部件厂车工的工资等等。制造费用是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不能直接追溯到产品上去的各项间接费用,并可进一步分成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折旧费、保险费、水气电等公用事业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厂场设备维护费等等。

对产品成本,还可以按计入产品的方式分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后者包括制造费用。由此推延出来的成本计算原则就是直接成本直接计入产

品,间接成本先分门别类地归集,然后再分配计入产品。

2.期间成本

企业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中除了产品成本,剩余的就是期间成本。顾名思义,期间成本就是与特定期间相联系,当然也与产品的生产有关,但与产品的生产数量没有直接联系,在计算成本的过程中,期间成本直接在损益表中摊销,而不必追溯到特定产品之上。期间成本一般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营业费用主要包括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和客户服务成本;管理费用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银行手续费和汇兑损益等。

除上述按经济内容和计入产品的方式分类之外,还有几种分类特别值得说明:

1.1.按成本性态将成本分成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这种分类在第X章已经介绍,此

不赘述。

2.2.按计算时间将成本可分成实际成本和标准(计划或目标)成本。前者根据成本实

际发生的数额计算;后者则在成本实际发生之前计算,是进行成本计划、控制和决策的工具。

3.按决策权利将成本分成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在企业中,如果一个人的决策影响到某个成本项目是否发生或在多大程度上发生,那么,该成本项目就由这个人负责,属于这个人的可控成本,否则,即是不可控成本。在企业中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例如因为总经理可通过关闭工厂将成本降低为零),对于具体的成本项目来说,需要弄清楚的是该项目对谁或对哪个部门是可控的。

三、成本流动与财务报表的关系

按经济内容分类成本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反映成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流动;之二是便利编制财务财务报表,因此,在按经济内容分类的成本与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如图表14-1所示)。

图表14-1:成本流动及其与财务报表的关系

货,最后投入生产过程变成在制品存货的一部分;直接人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并成为在制品存货的一部分;至于制造费用,因为它是间接成本一般是先分门别类地归集然后在分配各种在制品之上。

(2)当在制品转化为产成品之后,通过在制品归集起来的成本也转化为产成品成本。

(3)(3)当产成品销售之后,产成品成本转化为销售产品成本。

(4)(4)材料存货、在制品存货和产成品存货是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的三个子项目。

材料存货表示已经采购入库但尚未投产的材料数额;在制品存货表示已经投产但尚未完工产品所耗费的料工费数额;产成品存货表示已经完工但尚未销售的产品的料工费数额。

(5)(5)销售产品成本及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成本是损益表项目。销

售产品成本与销售的产品有直接联系,并与该产品的销售收入相配比。期间成本的三个子项目与销售的产品没有直接联系,也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在它们发生的那个期间直接在损益表中摊销。

四、成本的计算原理

我们将逐渐领会到:无论成本会计还是成本管理,其起点是计算成本。毫无疑问,在计算机为基础的会计系统中,成本计算的大部分工作已经由计算机来完成,但计算机不能够设计会计系统,也不能在风险条件下取代决策者将会计信息加工成可以直接实施的决策。因此,掌握成本计算原理和了解成本计算的过程,对于参与和指导会计系统的设计、从决策的角度出发理解和提供成本信息将大有裨益。我们先从6各方面介绍成本计算原理。

(一)成本对象

所谓成本对象,就是成本发生后所达到的目的。“目的”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例如购买一辆轿车、使用一天钻床、执行一套流程、印刷一份杂志等等,但有3点需要特别注意:

1.1.通常成本对象主要是指产品、服务或客户。

2.2.在实行成本责任制的条件下,成本对象是指作为决策者的人,计算人的责任成本。

这与产品、服务或客户作为成本对象并非相互排斥,例如产品,其在生产过程所耗费的成本都是在决策者的决策下发生的,同时也是决策者的责任成本。

3.3.国外最新发展是将作业(Activity)当作中间性的成本对象。作业是指具有特定

目的的工作单位(如一个事件或一项交易等),是描述企业经营过程的一个基本的计量单位。换句话说,企业经营过程或者说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由一系列作业组成的。相关的作业连接起来称为作业链,实际上就是流程;优化的流程称为价值链,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本章往后可以看到,将作业当作中间性的成本对象,从而计算作业成本,最终再计算产品成本或责任成本,是一个非常有创见的思路。

(二)成本计算的基本思路与成本动因

那么,如何计算成本对象的成本呢?

计算成本的基本思路就是首先将成本项目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然后按照“直接成本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成本先分门别类地归集起来然后再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的原则,计算成本对象的成本。诚如上述,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对象是产品,计算产品成本就是计算产品所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的成本。因此,对制造业企业来

说,一旦选定成本对象,其成本计算过程实际上就是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按成本对象进行归集,将间接制造费用先分门别类地归集,然后再分配到成本对象上去。图表14-2以印刷厂为例说明了成本计算的思路。

在图表14-2中,成本对象为印刷的杂志。成本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成本,包括纸张(直接材料)和工资(直接人工)等,这些成本直接归集到杂志上;另一类是间接成本,包括杂志社房租、差旅费等,这首先要按照房租和差旅费分别归集,然后分别分配到杂志上去。其中,间接成本的分类归集与直接成本的直接归集不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多了一个“分门别类”的步骤。但是,将归集起来的每一类间接成本分配到相关的成本对象上,则是完全不同的处理。

成本类别

直接成本 例如纸张、工资等

间接成本 分类归集与分配 例如杂志社房租、差旅费等

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成本计算的思路,我们引进成本库成本动因的概念。成本库(Cost Pool )是指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将不同成本项目归类集中起来存放的地方,有时也称之为成本归集中心。其类别宽泛,规模也可大可小。例如在印刷杂志案例中,杂志的所有生产成本就是一个总成本库,但校对或排版一个环节、差旅或租房也都可以作成本库。成本动因(Cost Driver )是一个全新的但能够简明地说明问题的概念,是指影响特定成本项目的成本总额变动的因素。在印刷杂志的案例中,为了计算杂志的成本,我们必须计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直接成本(或者说纸张或工资等项目)总额的变动、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间接成本(或者说杂志社房租或差旅费等项目)总额的变动呢?对于纸张成本或工资,成本动因显然是产量;对于房租和差旅费,产量不是它们的成本动因,而不同杂志所占用的房屋面积则是房租的成本动因。至于差旅费成本动因的确定就复杂多了。因为一方面出差次数、每次出差人数以及出差时的食宿标准都是差旅费的成本动因,另一方面对印刷的各种杂志(成本对象)来说,又是什么因素引起出差的发生。在理论上,任何成本的发生多有其动因,但在实务上不一定能找出来,有时也不是非找出来不可。成本动因的概念表明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正确地把握和运用成本库和成本动因的概念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

(三)成本分配

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如果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时,为了计算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就产生了间接成本的分配问题,也就是说将间接费用按照一定的成本分配基础在不同产品或服务之间分配。在这样的意义上,间接成本相当于共同费用。

成本分配基础(Cost-Allocation Base),是指将一个或一组间接成本项目与成本对象联系起来的因素。在制造企业中直接人工、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直接材料成本等等,是比较常见的间接成本配基础。成本分配基础与成本动因有时意义完全相同,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成本动因是使得成本与成本对象具有因果关系的因素,成本分配基础将成本与成本对象联系起来了,但未必使它们具有因果关系;同时,成本动因适合所有成本项目,而成本分配基础仅适用间接成本项目。

为了分配间接成本项目,还必须根据成本分配基础和已知的间接成本项目数额计算间接成本(或制造费用)分配率,再来分配成本。间接成本分配率工时如下:某间接成本项目分配率= 该成本项目数额/ 成本分配基础

在制造企业,间接成本项目的分配有三种方法,兹分别说明如下:

1.1.一次分配:全厂一个分配率

在这种方法下,通常将整个企业的间接成本按照单一成本分配基础计算一个间接成本分配率,然后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种产品或服务上去。从历史上看,人们更喜欢使用直接人工小时作为这个单一的成本分配基础。显然这是一种比较粗放的做法,如果企业规模小、品种少,这种方法因其简单,也不失为一种切合实际的选择,但是,如果企业规模大、品种多,使用这种方法,很可能会严重地歪曲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2.2.两次分配:部门分配率

典型的制造业企业有5类部门:基本生产(如汽车制造厂的零部件加工车间、装配车间等)、辅助生产(如水、汽、电供应车间等)、采购、销售和职能科室。制造费用一部分发生在生产部门内部,另一部分发生在生产部门外部的辅助生产部门。同时,辅助生产部门的成本并不都是为基本生产部门发生的。所谓两次分配,就是先按选定的成本分配基础所计算的部门分配率,将发生在生产部门之外的制造费用(主要是辅助生产部门的成本)分配到各生产部门;然后,再按选定的成本分配基础所计算的产品分配率,将生产部门本身发生的制造费用与从外部分配来的制造费用一并分配到该部门生产的各种产品上。图表14-3简要地说明了成本分配的部门分配率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选定的成本分配基础能够体现出间接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心,这时,成本分配基础就是成本动因。但在实务上是很难做到的,因而部门分配率法仍然有可能歪曲产品成本,尽管它比全厂一个分配率精细得多。

图表14-3 成本分配的部门分配率方法

根据文献改编。参见Ray H.Garrison et al: Managerial Accounting, McGraw-Hill,1999,p213。

3.3.两次分配:以作业为基础的分配率

前面,我们曾将作业当作“中间性的成本对象”。实际上,如果使用作业概念来计算产品成本,作业就成了产品成本的动因。在制造企业,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很多,例如调整设备、发送采购订单、发运产品、检验质量、下达生产指令或计划、机器工时、消耗电力、验收材料、搬运存货、维修保养设备等等。因此,与其他两种分配率方法比较,以作业为基础的分配率方法至少在理论上能够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这种分配率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产品耗费作业,作业耗费资源”。由于计算某种产品的成本就是计算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因此,按照上述原理计算产品成本自然会引申出两个基本的步骤,即所谓的两次分配:

(1)在作业或作业中心确定的前提下,将耗费的各种资源分配到作业或作业中心。这里,作业或作业中心发挥着成本库的职能。各项作业通常根据生产过程或流程来确定,其方法如同流程的确定。由于有关作业资料或信息详实而又零碎,在实务上确定作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另外,企业经营过程就是由各种作业组成,因此,确定的作业在数量上可能成千上万,为了避免繁琐和节约核算成本,通常将若干项作业合并为作业中心。例如我们可以将消耗电力、维护保养设备、车间机物料和辅助工人工资等合并为机器作业中心。还有,制造费用对产品是间接成本,而对作业则有相当的部分转化为直接成本——直接可以追溯到特定作业上去的成本;另一部分可能与另外一项或几项作业共同发生,即所谓的共同成本,因而需要在相关的几项作业之间进行分配。但必须注意,这种分配与全厂一个分配率方法和两次分配的部门分配率方法是不同,它特别强调按成本(或资源)动因

分配。

图表14-4:以作业为基础的分配率方法

2次分配: 作业动因

根据文献改编。参见Ray H.Garrison et al: Managerial Accounting, McGraw-Hill,1999,p222。

(2)按照成本(或作业)动因,将按作业或作中心归集起来的成本分配到各种产品。这里,最关键是选择成本动因。因为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按某项作业或作业中心归集起来的成本这些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选择成本动因要考虑两点:一是与成本(或作业)动因相关资料是否现成,二是成本(或作业)动因再多大程度上能过计量出产品对作业的消耗。例如处理材料作业,经分析,其成本动因是处理材料的次数,因而,根据处理材料次数就可以准确地将处理材料成本分配到各种产品。

为便于理解,我们用图表14-4说明以作业为基础的分配率方法。

(四)成本计算系统

设计成本计算系统,还应该考虑下列三个方面:

1.1.成本计算结果

除了决策者的责任成本之外,其他所有成本计算都是计算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制造企业,产品的总成本是指该企业在生产该产品的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而单位产品成本则是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产品产量之商。换句话说,总成本等于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之乘积。

2.2.成本计量的尺度

产品的单位成本或者总成本通常可以按照三种尺度计量,即实际成本、正常成本和标准成本。按照实际成本(Actual Cost)尺度,单位产品成本或总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都是实际发生的数额。按照正常成本(Normal Cost)尺度,单位产品成本或总成本中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是实际发生的数额,而制造费用则是按预定分摊率和实际的分配基础(或成本动因)计算的数额。预定分摊率等于预计的制造费用与正常产能下的分配基础(或成本动因)的数量之商。按照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尺度,产品单位成本或总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部标准成本。所谓标准成本是指企业预先确定的并且应该能够达到的目标成本。

从编制财务报表的需要考虑,一般使用实际成本尺度,这也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从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成本管理的需要考虑,必须使用标准成本,并且与实际成本或正常成本结合起来使用,以便于比较,达成控制成本的目的。

3.3.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是指计算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程序或步骤,按照产品生产的特点,分成订单法(Job-Order Costing)和分步法(Process Costing)。按照生产的特点,制造业可粗略地分成两种类型:一是连续的、大批量生产,一种产品或像似产品的生产通常跨越几个会计期间,例如轿车制造厂、面粉厂、化肥厂、棉纺厂等等;二是单件、小批量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通常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完成或者不考虑会计期间,例如印刷厂、家具厂、机器设备制造、造船厂等等。以前者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为分步法,以后者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为订单法或分批法。由于两种方法所依据的生产特点不一样,因而在成本归集的对象和程序、单位成本计算方法以及成本报告形式等方面都有差别。在此后的

节次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

4. 4. 成本信息的作用

为什么计算成本呢?计算成本的必要性取决于成本信息的有用性。成本信息至少有下列几种用途:

(1) (1)计算损益、实现资本保全的依据 (2) (2)制定价格基础

(3) (3)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 (4) (4)业绩评价和考核的标准 (5) (5)调节当事人利益的杠杆

(6) (6)计划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的手段

五、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成本管理呢?理解成本管理就是要理解管理的概念。按照流行的观点,①管理包括计划、执行、控制和决策。其中,决策是指从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或最满意的方案,但他不是独立的职能,而是寓于计划、执行和控制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管理实际上有计划、执行和控制三个职能。计划确定目标或业绩标准,执行具体落实或实现目标,而控制则保证执行的过程符合计划的目标。控制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一是计量执行过程实际执行计划的进度或结果;二是将计量的实际进度或结果与计划进行比较,遵照“按例外管理(Management by Exception )”的原则,如果实际与计划基本相符,可放手不管,如果实际与计划偏离,就应该采取干预或矫正措施,使实际执行过程重新回归计划目标要求的方向。同时,由于管理是相对一个组织而言,而组织又是有层级的,执行总下级的事情,而计划和控制总是上级的事情,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成本管理从而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概念是相同的。据此,我们用图表14-5说明成本控制的原理。

图表14-5: 成本控制的原理

Ray H.Garrison et al: Managerial Accounting, McGraw-Hill,1999,pp4-7

从图表14-5看出:上级经理,通过计划职能为下级或成本中心经理制定“成本(业绩)标准”;然后由成本中心经理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上级经理或其委托人(比如会计)对成本中心经理执行标准的进度或结果进行计量即“实际成本(业绩)的计量”;然后将实际成本与成本标准比较,编制反馈报告送达上级经理,上级经理根据按例外管理的原则,决定是通过成本中心经理整改还是允许其继续运行。

第2节 订单法与分步法

一、定单法

(一)定单法的意义

定单法,又称分批法,是以产品订单为成本对象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

制造费用,并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根据调查,在澳大利亚家具制作、机器与计算机制造、电器生产、印刷等行业的企业中使用订单法的企业分别为63%、65%、58%、73%。订单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1) (1)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订单。订单是成本计算的行话,有时确实指一份

订单,但

有时也指一项合同、一个产品批次等等。

(2)成本计算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结束紧密配合,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它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会计期间并不一致。

(3)会计期间末没有在制品存货,因而不存在本期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未完工产品之间分配问题。

(二)案例

【案例1】北京天法机械加工公司铣磨车间生产若干种零部件,2003年3月2日又新承接了两架机车专用连接器,编号为2W47,3月8日完成。生产期间直接材料领料3次,金额(元)分别为660、506、238;参与的职工4名,为连接器耗用的工时(小时)分别为5、8、4、10,工资额(元)分别为45、60、21、54。制造费用按预定分摊率和实际直接人工工时进行分配,铣磨车间预计的制造费用总额320,000元,正常产能下直接人工工时为40,000小时。根据这个案例,我们说明如何使用订单法计算产品的总本

和单位成本。

(三)计算过程

在订单法下成本计算是从签发生产任务通知单开始(签发生产任务通知单的依据是销售订单)。会计人员使用一张预先设计的“成本计算单”(图表14-6),紧紧跟随着产品生产的进度归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并计算出总成本单位成本。一个成本对象(产品、批次或订单)一张成本计算单。

1.1.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单(图表10-8)包括4个主要部分:

(1)(1)基本情况,包括产品订单编号、生产部门、开工和完工日期、完工数量等等。

这部分在表头的下方,具有编码的功效。

(2)(2)用来归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这部分在整个表的中间。

(3)(3)用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这部分在表的左下方。

(4)(4)用来记录产成品的发运情况。

2.2.直接材料成本的归集

将直接材料归集到成本计算单中需要借助于领料单。不言而喻,在某种产品消耗材料之前,必须先到仓库领取材料,因此,只要我们将各种不同产品、批次或订单区分清楚,便可以在领料这个环节计算特定产品、批次或订单所耗费的直接材料成本。换句话说,将特定产品、批次或订单的领料单汇总起来就是该产品、批次或订单的直接材料成本。领料单的格式如图表14-6,它包括三项基本内容:

(1)(1)基本情况,包括领料单编号、订单编号、部门和领料日期。这部分在表头的下

方,具有编码的功效,以保证记录的真实合法。

(2)(2)领取材料记录,包括材料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

(3)(3)负责人签字。

这样,按特定产品、批次或订单依次将领料单记录在成本计算单的直接材料部分。本案例共3张领料单,为简化起见,这里仅详细介绍1张,即图表14-6。这张领料单编号为14873,材料价值共计660元,请对照图表14-6 和14-8两张图表,便可发现,领料单与成本计算单之间的勾稽关系。

图表14-6 领料单

领料单编号14873 日期2003年3月2日

订单编号2B47

部门铣磨车间

说明数量单价(元)金额(元)

3.直接人工成本的归集

将直接人工归集到成本计算单中需要借助于工时卡。在比较规范的企业里,直接人工工资根据直接人工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小时工资率通常由人事部门制定,是直接人工成本计算已知的前提,但实际人工工时则必须通过实际记录工时取得。用于记录人工工时的表格称为“工时卡”,比较规范的企业按职工设置,即一位职工一张工时卡。工图表14-7 工时卡

时卡的格式如图表14-7,它包括三项内容:

(1)(1)基本情况,包括工时卡编号、职工姓名、部门、日期和岗位编号。这部分内容

在表头的下方,具有编码的功效。

(2)(2)工时记录,包括订单编号、为不同订单工作的启止时间、耗费工时、工资率和

工资额。

(3)(3)工长签字,以保证工时记录的真实、合法。

这样,通过职工的工时卡中的“订单编号”可找到特定职工在特定产品、批次或订单上所耗费的工时及工资额,然后依次将将它们记录在相应产品、批次或订单的成本计算单的直接人工部分。本案例共4张工时卡,为简化起见,这里仅详细介绍1张,即图表14-7。这张工时卡编号为843,为订单2B47耗费的工资为45元,请对照图表14-7 和14-8两张图表,便可发现,工时卡与成本计算单之间的勾稽关系。

4.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制造费用随着发生随着单独归集起来。由于本案例按预定分配率和实际直接人工工时进行分配。在成本计算过程中铣磨车间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并不是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计算预定分配率和分产品、批次或订单统计直接人工工时,然后的根据特定产品、批次或订单耗费的直接人工工时,诚意预定分配率即可求得特定产品、批次或订单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根据案例提供的资料,预定分配率计算如下:

预计的制造费用/ 正常产能时的直接人工工时

= 320,000 / 40,00

= 8 (元/小时)

从成本计算单“直接人工”部分可以看到,生产机车专用连接器实际所耗费的直接人工工时为27小时,因此,它应该负担的制造费用为:

预定分配率×实际人工工时

= 8(元/小时)×27(小时)

= 216 (元)

根据上述计算,将直接人工工时、分配率和分配额记入到成本计算单(图表14-8)的制造费用部分。

5.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图表14-8左下方“成本汇总”部分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汇总起来,计算出总成本(1800元),然后用总成本除以产量(2件),求得单位成本(900元)。

6.产成品发运记录

图表14-8右下方“发运记录”部分用来记录特定产品、批次或订单的完工数量、发运和结存情况。本案例只记录完工产品数量(2件)和结存(2件)。

7.对预定分配率的补充说明

按预定分配率和实际分配基础(本案例为直接人工工时)分配制造费用可能出现三种结果:已经分配的制造费用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在单独账户中归集的实际的制造费用。如果是相等情况,那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不必额外追加处理程序;但如果是大于或小于的

情况,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必须另作处理,其方法有三种:一是如果数额大,可直接增加或冲减损益表“销售产品成本”项目;二是如果数额重大,则需要在在制品、产成品存货和销售产品成本之间重新分配;三是递延,既然本期多分配,那么下期很可能发生逆转,出现少分配的情况,反之亦反,长期看,多分配和少分配正好抵消。至于那种方法更适合特定企业,只能视特定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8.订单法成本计算流程图解(图表

二、分步法

(一)分步法的意义

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生产的步骤(部门)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并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多步骤条件下的

大批量、连续生产的企业(如纺织、冶金、机械制造等)。根据调查,澳大利

亚食品加工、纺织、冶金、炼油、化工等行业的企业中使用分步法的企业分

别为96%、91%、92%、100%、75%。分步订单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1)(1)成本计算对象最终是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但必须借助于各生产步骤或部门这些

“中间性成本对象”的成本的计算。

(2)(2)由于产品生产过程是连续的,因此,在期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必然有在制品存货。

在制品存货是未完工产品,为计算产品成本,又必须将未完工产品折算成完工产品,即所谓“约当产量”。

(3)部门生产报告(Department Production Report)正像订单法中的成本计算单一样,是分步法最重要的成本文件。

(二)分步法的原理

顾名思义,分步法是与产品生产步骤以及按生产步骤设置的部门有密切的关系。就大批量、连续生产的制造企业来说,产品生产有两种方式:连续式(Sequential)和平行式(Parallel)。图表14-10描述了一家石油化工厂的生产步骤,是一种典型的平行式生产:从基本原材料——原油投入开始,经过原油提炼分成汽油和润滑油,汽油最终变为辛烷,而润滑油则变为塑料。辛烷和塑料是平行生产的产品。但是如果我们假定该厂只生产辛烷(当

然,也可假定只生产塑料),那么,从基本原材料投入开始,依次到部门1、2、3,是生产辛烷的生产步骤,完全可以看成连续式生产。用图表14-10也可以说明连续式生产。

图表14-10 分步法原理

显的看出:辛烷的成本应该等于投入的基本原材料成本在依次加上原油提炼、汽油和辛烷三个步骤投入的料工费。从成本计算的程序看首先要计算产品在每一个步骤的成本,然后如何计算最终产品——辛烷的成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逐步结转法,即基本原材料成本转入原油提炼,加上原油提炼步骤发生的料工费,求出原油提炼的成本;然后原油提炼成本转入汽油提炼步骤,加上汽油提炼的料工费,求出汽油的成本;再将汽油成本转入辛烷生产步骤,加上辛烷生产的料工费,最终求出辛烷的总成本。二是平行结转法,即分别计算每个步骤发生的成本(料工费),然后将每个步骤发生的成本加总,便求出最终产品——辛烷的总成本。

不言而喻,分步法最基本的是计算每一个步骤的成本,而最典型的又是按逐步结转法计算每一个步骤的成本。由于制造企业中的生产部门基本上按生产步骤设置,因而计算一个生产步骤的成本与计算一个部门的成本,具有相同的意义。因此,接下去,我们将集中在一个部门,介绍分步法,特别是其中的约当产量计算、在制品成本计算和生产报告。

(三)计算过程

这里我们将采用三个案例来说明分步法的应用过程。

【案例2】全球机械制造公司的装配车间装配一种特殊油泵。2003年3月1日无任何存货,截止到3月31日投产并测试车间的油泵为400只,其他相关资料如下:油泵的生产情况(只)

期初在制品(3月1日)0

3月份投产数量400

3月份完工并转出的数量400

期末在制品(3月31日)0

油泵的成本发生情况(元)

3月份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32,000

3月份发生的转换成本24,000

3月份装配车间发生的总成本56,000

这是一个期初和期末都无在制品的案例。其中的转换成本(Conversion Cost)是指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之和。引进这个概念,主要为了更加简明地说明分步法的应用。由于期初期末都没有在制品,因此,总成本就是3月份发生的总成本,即56,000元;单位成本也容易计算,用总成本除以3月份完工并转出的数量(56000÷400 = 140元)便可求得,或者按下列方式: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32000÷400)80元

单位产品转换成本(24000÷400)60元

装配车间单位产品成本140元

【案例3】在案例2的基础上,增加期末在制品。相关资料如下:

油泵的生产情况(只)

期初在制品(3月1日)0

3月份投产数量400

3月份完工并转出的数量175

期末在制品(3月31日)225

油泵的成本发生情况(元)

3月份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32,000

3月份发生的转换成本18,600

3月份装配车间发生的总成本50,600

225只期末在制品是部分完工的油泵,其中直接材料为投产是全部投入,完工100%,转换成本比较均匀地发生,平均完工程度为60%。

与案例2比较,在案例3条件下计算油泵的成本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呢?新问题是:我们不能用本期发生的总成本直接除以完工并转出的油泵数量求得油泵的单位成本。因为本期发生的成本既用在完工并转出的油泵上,也用在上未完工的在制油泵上,而一只在制的油泵与一只完工的油泵是不相同的。解决的方法就是将在制品折算成完工产品,即计算所谓的“约当产量”。然后用本期发生的总成本除以约当产量,求出油泵的单位成本,计算过程如图表14-11和图表14-12。

从图表14-11可以看到本期投产的400只油泵,从直接材料方面看确实是400只,但从转化成本方面看只是完成了310只。这样,如果计算油泵的单位成本,只能将直接材料成本和转换成本分开计算,才是合理的。图表14-12系统地说明了油泵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以及在制品成本的计算。

图表14-12提供了油泵的单位成本(80 + 60 = 140元)、完工油泵的总成本(24,500元)和在制油泵的总成本(26,100元)。

【案例4】在案例3的基础上增加期初在制品,可以看成案例3下个月即4月份的情况。相关资料如下:

油泵的生产情况(只)

期初在制品(4月1日)(直接材料完工100%;

转换成本完工60%)225

3月份投产数量275

3月份完工并转出的数量400

期末在制品(4月30日)(直接材料完工

100%;转换成本完工50%)100

油泵的成本发生情况(元)

期初在制品成本(其中:直接材料为18,000;

转换成本为8,100元)26,100

4月份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19,800

4月份发生的转换成本16,380

4月份待核算总成本62,280 与案例3相比,案例4增加了期初在制品。由此派生的问题是期初在制品的一部分工作在上月已经完成,从而一部分成本已经发生。反过来说,本期内将这些在制品变成完工产品只需要投入部分工作,从而发生部分成本。那么,在计算成本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假定本期与上期在单位成本方面相等,将期初的在制品当作本期投产的数量,其成本当作本期发生的成本,那么,问题实际上转化成与案例3一样的情形,即无期初在制品,这种方法称为加权平均法。二是分别计算期初在制品完工和未完工部分的约当产量,完工部分的约当产量当作本车间本月完工并转出数量的减项,连同期初在制品成本先结转到下一个部门;同时期初在制品未完工部分的约当产量科室同本期投产的数量,问题又转化为案例3 的情形,也就是将问题分成两个部分来处理的,这种方法称为先进先出法。这里,我们将用案例4提供的资料,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说明期初期末都有在制品条件下的成本计算(见图表14-13和图表14)。

从图表14-13可以看到期初在制品数量(225只)直接与本期投产数量(400只)相加,作为待核算数量,在制品完工程度并没有考虑。期末在制品约当产量的计算与案例3相同,也就是说,从直接材料方面看仍然是500只,但从转化成本方面看只是完成了450只。同样,如果计算油泵的单位成本,只能将直接材料成本和转换成本分开计算,才是合理的。图表14-14系统地说明了油泵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以及在制品成本的计算。

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方案

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方案 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控制是每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重视的一件事,也是需要每天根据实际情况改进的事。若能有效控制企业成本,那么企业必将有更高的竞争力:提高竞争力来提升客户满意度。本文就来介绍一下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方案。 一、企业成本控制者的困惑 一般来说,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是通过业绩、工作成果、工作量和效率等来进行的,即为“绩效考核”。但对一个部门,特别是企业的职能部门,考核的方法和标准就难以准确确定,考核的标准和成果是否合理真实也难以界定。 员工的考核通过人力资源部,辅以有效的管理工具即能有效实现目标,但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就不是靠一、二个部门就能实现的,企业的管理者为控制成本想了许多办法,比较常见的有: (1)高度集权。大到上千万,小到几角几分,全部都要经过最高管理者的签字,一句话,没有最高管理者的签字,一分钱也休想从财务拿出来; (2)部分授权。中层经理们有一定限额的审批权,超过限额就必须请上一级主管签字,如是层层审批,直到最高管理者; (3)亲信授权。这是许多民营企业的“特色”,财务审批上全部是亲信(往往也是亲戚)把关,凡是财务开支全部由亲信确认,然后是自己签字,外人一概不用。 以上种种方法的效果一般都不大好,高度集权的管理者日益发现自己被一大堆的琐碎小事所淹没,办公室老是有经理们秘书们进进出出,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签无数的字,具体哪些是该花的哪些是不该花的,根本没有时间细看。月底看财务报表才吓一跳,这个月又比上月多了几百万的开销,赶紧叫财务部门查帐,发现千头万绪全部是自己签了条子的,这边帐还没处理完,那边又一大堆的单子等着签字了。 部分授权的领导自己以为管理得当,忽然有一天发现了问题,经理们经常把超过权限的单子分开来签报,这样每笔单子都在经理们的审批权限内;部门的办公费用连续上涨,复印纸一个月用了三十多箱、有的部门四五个人一个月领了六七个计算器二十多支笔、公司水电气电话费更是数目惊人,而行政部门根本没有办法控制,于是管理者认为行政部失职,走马换将一番,结果费用开支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选择亲信授权的管理者在费用开支上感觉良好,每月花的都还可以,但渐渐发现公司有点儿不对劲,公司内死气沉沉、员工们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低的让人吃惊、工作你推我让,当年一起意气风发的干劲全然不见了。

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研究及分析―以某公司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工商银行房贷业务风险分析 2 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 价值链分析在xx公司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4 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影响 5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研究 6 连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 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分析 8 高管人员的薪酬管理设计研究 9 贵州茅台财务分析 10 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1 “营改增”对我国企业影响的研究 12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管理分析 13 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中的作用及改进研究 14 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15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研究 16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立的研究 17 基于三鹿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探讨 18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9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20 存货计价方式对企业利润和所得税的影响 21 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 22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3 房产税的现状与改革问题的研究 24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选择—以海尔为例 2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6 中小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某热电公司为例 27 我国家族企业的治理困境与化解对策 28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研究 29 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某公司为例 30 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探讨 31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策略浅探 32 杜邦分析法在某公司的应用研究 33 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中的会计支持及对策——基于中美轮胎特保案的分析 34 中国石化经营状况的分析 35 某公司价值链成本管理分析

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与方案

成本控制实施草案 一、成本管理现状 報看了四月份的实际野用以斤深有感触可以看出我公司整体的成本工柞存在 很多缺陥由于我对实际各部门成本控制上了解有限只能可以大致再纳如下几点 1 、戍本绘制无依食公司丸課分贡工郡冇一定的节约意识但缺乏系统曲控制f衣 系。 2、成本统计、核算不够科学、全面、细致、准确、缺乏具体的费用分析和建议。 3 ■'没肴建立材料、J-时寻眷用耗希标淮或计划的实抱、跟殺肮控制致使处于失 控状态。 4、各那门基咄数捉相对较養并且相互的协作意识哭佳“ 5、没有建立成本数据系统馆恚的收集、反馈存在一宅的隣碍不览及曲、有效地进行成本分析。 6、管理层成本控制及监控力度欠佳。 7、成本控制目前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财务的事后归集与核算。在此基础上进行明细 分列如果基础数据宥误成本檢算如同虚役。 莫于上述情况我认为楚立适应我公討成本控制俸索势在必行。 二、实施步骤及措施 1 ■'红汉建设首立要將成本控制工作提升到一定高度建韭完善的組炽机构。 既有高层颌导的决策能力又有具体百勺操签技能“因此特規定以总经理为中心以公司行政隶厲划分为単池各部门总监、部长沖首要了责人以妙勢部为主雯管建机构形成以点蒂面的框架爼细, 2、制良建设建克仑司成本控制规定

建立成本控制组各岗位职责 明确成本控制组职责分工 3、广迂征求意昆岌挥团駅弩'恚要求毎个汽1削令人广对自己部门成本控也 Word范文 方面提出书面意见统一收集到总经理办公室然后针对每个部门所提出缎控制賽点桔开专趣分析会押进行布置任务开展工作“ 分列如果基础数据有误成本桶算如同虚i殳。 鉴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建立适应我公司成本控制体系势在必行" 二、实施步骤及措施 1 、红垠建设首先要將成本控制工作提升到一定高度建丸完善的組炽机构。 既疽高层领导细决策能力又有具体的操誥技能“因此特規定以思经理为中心以公司行政隶属划分为单伦各部门总监、部长対首要负责人以財务部为主要管理机构形成以点带面的框架爼织。 2、削度建设建立公司成本裡割规定 建立成本控制组各岗位职责 明确成本控制组职责分工 3、广盪征求意见投譯旬臥智慧娈求花个部门①责人针对自己部门成本控制 方面提出书面意乩纯一收集到总坯理办公宅怨丘針对每今部门所提出的控制娈点 召开专趣分析会并进行布置柱务开展丄作” 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等。实行定额控制的办法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体化 和经常化。 在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成本挖制極准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硏究和科学计算。同时还要正确处锂成本指标与其肥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知和质量"生产效率等关系从完成企业讷总体目标出发径过辭:合平衔阳止片聞性“必娶吋"逵应搞多种方案的择优选用。 4 、益昔成盘的花成这就是艰据控制柄逢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吕疑常地进行检查、评

铸造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7531648.html, 铸造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 作者:张小红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01期 摘要:铸造企业因生产特点决定成本核算复杂,成本分析难度大,成本管理难度大。本文分析了铸造成本的构成,推导了铸造成本核算公式,进行了成本的模拟核算。通过对成本的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控制点,对铸造企业有效降低成本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针对成本的关键控制点,提出了降低成本的具体建议性措施。 关键词:铸造成本敏感性分析关键控制点降成本 铸造企业加工工序复杂,需经过砂处理、造型、制芯、熔炼、浇注、清理等几大工序,每大工序又由较多细分工序组成,生产工序中生产资料流从投入到产出不如冷加工企业消耗对象化、很直观和清晰,加之铸造工艺专业性较强,铸造用材料品种复杂且用量不易控制,造成铸造成本分析难度大,成本控制难度大。 低成本制造是企业重要竞争力。那么,铸造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成本管理与控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是铸造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对成本进行科学分析找到影响成本的关键控制点,有的放矢的系统开展降成本工作,挖掘降成本的潜力,对降低成本将起到重要意义。 一、铸造成本归集与核算 铸造成本核算通常采用定额成本法,使用工艺定额、工时定额、能源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对实际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摊。 (二)原材料 原材料成本通过铁水成本归集,要核算原材料成本,应先核算铁水成本,现假定铁水成本为Coy。 为便于进行计算与下一步分析,对产品的工艺出品率、废品率、残值做以下假定: 铸件工艺出品率为G,发生的废品率为N,(本文仅讨论内废),废品及回炉料的残值为Z元/吨。 假定原材料成本为C1(元/吨),则C1 = {Coy-Z*(1-G)-Z*G*N}/{G*(1-N)} (二)辅助材料

公司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案设计完整版

公司成本管理与控制方 案设计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案设计 某公司 二00三年八月 一、前言 企业经营的核心就是满足客户的同时获得利益。满足客户取决于产品性能价格比,而价格决策取决于成本决策。 成本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在控制成本与降低成本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时间,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 成本核算中所指产品成本仅仅是指企业生产产品的原材料、人工、折旧等直接可归属于产品成本中的耗费,而未予反映的无形成本还包括如:物流管理成本、资金机会成本及管理成本、组织效率成本及组织设计成本等。 成本与质量、价格、销售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企业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必须关注成本,同时也决定了成本控制不能局限于成本本身。管理会计界通过对世界数百家大公司的调查发现,大约85%—90%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产品成本在设计阶段已被决定。因此这种追求极限的成本思想必须依靠战略构筑、组织措施的配合,才能形成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同时,会计人员应被视为整个成本管理队伍中的一分子,数据的收集分析也应体现在整个价值链过程中,而非仅局限于生产阶段。 因此,我们进行某公司公司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案设计时在考虑成本控制的经济性、可控性、重要性等原则基础上,对成本管理和控制实施方案设计时主要对以下几个方

面进行了改进: 1、成本细化,将成本分解到各班组中。 2、改善成本核算方法,以适应班组成本考核。 3、完善成本考核体系,考核质量成本,将生产、采购、品质、销售等部门一起 纳入考核范围,共同对质量成本负责。 4、将定价与生产、成本、销售量链接,改进定价方法。 在充分考虑某公司现有成本信息收集、加工、核算、考核流程及计算方法基础上,我们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资料的收集、加工流程及成本的计算方法(数据的来源) 2、成本核算的方法(数据的确认和分类) 3、成本考核 4、成本导向型销售价格制订方法 二、成本资料的收集和加工流程 (一)材料费用资料归集、费用计算流程 1、生产工艺—总装流程

某公司成本核算办法

XXXX有限公司 成本核算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成本核算丄作,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釆用订单法和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并月末核算在产品。经质量管理部门检验的可以用于销售的二等品或次品等,按一定白分比折算成合格品计?算产量,产生的废品所耗费的成本直接计入当月制造费用。 第三条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讣入制造成本。 1.直接材料:指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指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丄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社会保险金和职丄福利费。 3.制造费用:指应山产品制造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讣入而应通过一定标准分摊讣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丄资、奖金、社保、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 生产车间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降温费,水电费,燃气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第四条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 4.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产损失。 5.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6.灾害事故损失赔偿。 8.各种赞助支出。 9.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10.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第五条公司成本核算的任务是: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合理归集与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

费用,正确汁算产品成本并根据公司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 报表和有关分析资料。 2.监督成本费用发生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3.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第六条成本核算工作的原则 1.成本费用计算期应与会计核算期一致,即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每月1日至当月末。计入当月成本的费用要素消耗和产品产量的起止日期须与成本计算期保持一致,不得提前和延后。 2.成本核算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真实准确反映特定会讣期间成本水平的经营成果。 3.成本核算须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在产品与产成品的界限、各种产品之间的成本界限。 4.根据计算期内完工验收入库的产品数量、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不得以估计成本、目标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5.遵循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设置成本费用账册,以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对成本项U在各成本核算与管理对象间进行分配,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6.公司成本核算中的各项具体方法(包括材料计价、价差调整、费用分配方法、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讣算等),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报经公司领导批准,并将变更的原因及其对成本费用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在当期的会计报告中加以说明。 第七条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或性质)分类称为生产费用要素。 1.外购材料: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液休和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山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4.工资: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 5.职工福利费:指按照工资总额的规定比例内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指各生产车间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按照规定的折旧率计算提取的折旧费用。 7.修理费:指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各类固定资产的大中小修理费用或直接计入生产费用

【餐饮管理】餐饮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

【餐饮管理】餐饮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

餐饮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 目录 项目一认知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1 模块一餐饮企业成本管理知识1 模块二餐饮企业成本核算知识4 模块三餐饮企业成本控制知识9 模块四菜单设计12 项目二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14 模块一采购概述14 模块二采购流程15 模块三采购成本控制17 项目三存储环节的成本控制20 模块一验收与入库20 模块二存储23 模块三出库、领用与发放26 模块四盘存28 项目四生产环节的成本核算与控制31 模块一菜点生产的成本核算与控制31 模块二酒水生产的成本核算与控制36 模块三宴会生产的成本核算控制39 项目五价格核算与销售控制40 模块一服务控制40

模块二价格核算41 模块三销售控制45 项目六其他成本的核算与控制47 模块一人工成本的核算与控制47 模块二低值易耗品成本的核算与控制48 模块三其他成本的核算与控制50 项目七经营效益分析54 模块一收入控制54 模块二利润的计算及分析56 模块三本量利分析57

项目一认知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 模块一餐饮企业成本管理知识 【能力培养】 任务一成本与餐饮成本的基本概念 1、成本与餐饮成本 (1)成本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济活动或到达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称之为成本。通俗地说,成本是生产和销售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 成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成本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即成本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耗费的货币表现。 第二,成本具有补偿的性质。它是为了保证企业在生产而应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价值。第三,成本本质是一种价值牺牲。 (2)餐饮业成本 1)餐饮业成本的构成 从广义上讲,餐饮业成本包括生产和销售餐饮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即食品原材料成本、燃料成本、员工的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2)餐饮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

公司成本控制奖惩管理办法

成本控制奖惩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 为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强化成本责任,鼓励节约,控制浪费,确保公司年度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1、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全体员工。 2、与成本有关的各种项目。 第三条职责 1、成本控制员:负责组织、督办所有成本项目工作的实施,并对其实施成效进行检查、验证和考核;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成本工作的内部检查、整改、考核;按照公司整改要求制订、下达部门内部成本控制目标,并组织实施、验证、统计; 3、资金运营中心成本核算员负责成本项目中节约成效的核算,纳入产品成本核算。 第四条管理办法 一、年度成本节约项目 1、年底,公司根据本年度成本控制成效、下一年度公司经营目标,确定公司下一年度成本控制项目及目标值; 2、各部门根据公司下达的目标值制定保证措施、进度、责任人、统计人等后报成本控制员汇总; 3、成本控制员根据汇总情况对各目标值进行确认,经部门负责人会签后报总经理批准,下发执行;

4、成本控制员负责对日常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检查,协助部门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阶段性目标值按期实现。 二、费用控制 1、费用计划按费用控制办法实施,由资金运营中心负责统计、分析、考核,成本控制员对费用计划的总体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成本控制员负责组织制定、检查相关费用标准、费用制度的执行情况,查漏补缺,减少浪费。 三、日常浪费控制 1、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日常检查,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 2、检查范围:水、电、办公用品、原辅材料、设备等。 3、检查次数:1次/周 4、检查方式:制订统一的检查记录表格,每次检查前将表格发给检查成员,检查成员登记检查记录。检查结果由成本控制员统一汇总,针对问题下发整改意见; 5、依照规定对节约行为进行通报表扬或物质奖励,对浪费行为进行通报批评或处罚。 四、成本控制专项项目 1、年底,根据本年度成本工作实施情况,拟定下一年度成本控制专项项目,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2、随时将存在的管理不善问题纳入成本专项工作实施控制。 3、总经办负责组织、督办、检查成本控制专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经实施、验证后,按专项统计其节约成效。 第五条奖励办法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售价核算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商品繁杂的零售商业,但前提是售价统一(个别变价也要履行相关手续),销售成本每期按售价结转,月末时计算出进销差价率,求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据以调整成本,这种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适用了; 其二是进价核算法 日常销售要有商品销售记录,每日(或定期)汇总,月末根据已销商品的实际进价结转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销售单位价值大的大宗商品。缺点是比较麻烦。商业主要的就是进价,工资劳务,房租水电,商业相对工业简单很多,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工序 第一账户设置 1. 物资采购 2. 库存商品 3. 商品进销差价:属资产类账户,是库存商品的抵减账户,用来核算商业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其贷方登记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以及其他因素增加的差额,借方登记售价小于进价的差额,以及已销售商品实现的差价,余额表示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 4. 营业费用:核算商业企业在购进和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不单独设置管理费用的商业企业,其核算内容也包含在营业费用中. 5. 主营业务收入 6. 主营业务成本 7.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批发商品核算 核算方法:数量进价金额核法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以第一种方法为例,第二种方在零售商品核算内容中详细介绍. A.购进商品 [例1] 某商业企业向本市新海内衣厂购进42支男棉毛衫1 000包(一包10件),每包单价86元,计86 000元;进项税率17%,计14 620元。价税合计100 620元,商品全部到达,并验收入库。货款以转账支票支付。财会部门根据仓库交来的“收货单”和供货单位的“专用发票”以及转账支票存根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620 贷:银行存款 100 620 同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贷: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如果商品验收入库和支付货款不是同时进行的,有两种情况: 1.支付货款,商品未到,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620 贷:银行存款 100 620 商品到达后,验收入库,再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贷: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2.商品验收入库,货款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则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620 贷:应付票据——商业汇票 100 620 同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成本核算及控制订单法及分步法

成本核算与控制--订单法与分步法 一、定单法 (一)定单法的意义 定单法,又称分批法,是以产品订单为成本对象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 制造费用,并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根据调查,在澳大利亚家具制作、机器与计算机制造、电器生产、印刷等行业的企业中使用订单法的企业分别为63%、65%、58%、73%。订单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1)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订单。订单是成本计算的行话,有时确实指一份订单,但 有时也指一项合同、一个产品批次等等。 (2)成本计算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结束紧密配合,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它与产品 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会计期间并不一致。 (3)会计期间末没有在制品存货,因而不存在本期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未完工产品之间分配问题。(二)案例 【案例1】北京天法机械加工公司铣磨车间生产若干种零部件,2003年3月2日又新承接了两架机车专 用连接器,编号为2W47,3月8日完成。生产期间直接材料领料3次,金额(元)分别为660、506、238;参与的职工4名,为连接器耗用的工时(小时)分别为5、8、4、10,工资额(元)分别为45、60、21、54。制造费用按预定分摊率和实际直接人工工时进行分配,铣磨车间预计的制造费用总额320,000元,正 常产能下直接人工工时为40,000小时。根据这个案例,我们说明如何使用订单法计算产品的总本和单位成本。 (三)计算过程 在订单法下成本计算是从签发生产任务通知单开始(签发生产任务通知单的依据是销售订单)。会计人 员使用一张预先设计的“成本计算单”(图表14-6),紧紧跟随着产品生产的进度归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和制造费用,并计算出总成本单位成本。一个成本对象(产品、批次或订单)一张成本计算单。 1.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单(图表10-8)包括4个主要部分: (1)基本情况,包括产品订单编号、生产部门、开工和完工日期、完工数量等等。 这部分在表头的下方,具有编码的功效。 (2)用来归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这部分在整个表的中间。 (3)用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这部分在表的左下方。 (4)用来记录产成品的发运情况。 2.直接材料成本的归集 将直接材料归集到成本计算单中需要借助于领料单。不言而喻,在某种产品消耗材 料之前,必须先到仓库领取材料,因此,只要我们将各种不同产品、批次或订单区分清楚,便可以在领料 这个环节计算特定产品、批次或订单所耗费的直接材料成本。换句话说,将特定产品、批次或订单的领料 单汇总起来就是该产品、批次或订单的直接材料成本。领料单的格式如图表14-6,它包括三项基本内容:(1)基本情况,包括领料单编号、订单编号、部门和领料日期。这部分在表头的下 方,具有编码的功效,以保证记录的真实合法。 (2)领取材料记录,包括材料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 (3)负责人签字。 这样,按特定产品、批次或订单依次将领料单记录在成本计算单的直接材料部分。本案例共3张领料单,为简化起见,这里仅详细介绍1张,即图表14-6。这张领料单编号为14873,材料价值共计660元, 请对照图表14-6 和14-8两张图表,便可发现,领料单与成本计算单之间的勾稽关系。 领料单编号 14873 日期 2003年3月2日 订单编号 2B47 部门铣磨车间 1页

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_成本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作者:网络收集 下载前请注意: 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 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 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 时间:2010-06-10 21:23:41 成本是价值运动中企业要求的最低补偿,成本核算影响着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的利益分配,同时成本核算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对于降低成本、费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和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有偏差。(1)成本核算重制造成本、轻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由产前、产中、产后构成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制造过程大大缩短,制造成本在产品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已逐步降低,而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等非制造成本在产品成本构成中的比重在逐步提高。但是,我国许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仍滞留于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以生产制造过程的耗费为中心,因而,成本核算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2)成本核算重物质资料、轻人力资源。我国大多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主要以物质资料为重心,而未将人力资源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的范围不断扩大,知识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的比重日趋上升,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为此,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应该从传统的物质资本管理转向人力资本管理,构建起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结合的财务核算机制。否则,一切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3)成本核算重企业内部成本,轻社会环境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成本的构成应当是自然资源成本、物化劳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成本补偿只有包含这三方面的消耗和支出,最终才能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完全良性循环。 第二,成本核算的内容未及时拓宽更新。既然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因而知识资源的消耗理所当然地应成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而现行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都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入管理费用,没有记入产品成本,这显然已不符合知识经济下成本的内涵,因此,如何完整地核算企业的无形资产,并将其价值记入产品成本将是成本会计的紧迫课题;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造发明知识、掌握和使用知识的人力资源的价值也应是成本核算涉及的对象;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因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至今仍使用陈旧的设备、落后的工艺,生产加工“粗老笨重”的传统产品,浪费严重,附加值低,污染严重。必须将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减少消耗和排放,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第三,核算的方法不够科学,亟待改进。首先,从成本的计算方法来看,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只有极少数企业采用分批法。一般来讲,品种法、分步法适用于大量、重复、单一品种生产类型,分批法适用

成本管控方案 (2)

成本管理方案:成本管控强化方案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每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质及其适应的经济环境的特色,构建出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一方面,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在产品设计阶段推行价值分析。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

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 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在现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品的大量生产使需求达到饱和时,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顾客对产品的消费在质量、时间、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高科技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如生产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电脑辅助生产等,企业制造环境也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开始重视制定竞争战略,并随时根据顾客需求与竞争者情况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这样就进入了战略成本管理阶段。 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

公司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可自行制定成本核算办法,报公司批准后执行。第二章成本开支范围 第三条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制造成本。1. 直接材料:指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 2. 直接工资:指在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 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燃料和水、电、汽、冷动力费用。 4. 制造费用:指应由产品制造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指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生产车间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降温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第四条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 1. 资本性支出,即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 对外投资的支出。 3.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4. 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产损失。 5. 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6. 灾害事故损失赔偿。 7. 各种捐赠支出。 8. 各种赞助支出。 9. 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10. 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任务、原则 第五条公司成本核算的任务是: 1.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合理归集与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并根据公司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分析资料。 2. 监督成本费用发生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3. 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第六条成本核算工作的原则 1.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费用核算体制。 2. 开展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加强对二级核算单位以及班组成本核算的组织与管理。 3. 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必须在不断加强与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使成本费用的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4. 成本费用计算期应与会计核算期一致,规定为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每月1日至当月末。计入当月成本的费用要素消耗和产品产量的起止日期须与成本计算期保持一致,不得提前和延后。 5. 成本核算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真实准确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成本水平的经营成果。 6. 成本核算须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在产品与产成品的界限、各种产品之间的成本界限。 7. 根据计算期内完工验收入库的产品数量、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不得以估计成本、目标成本代替实际成本。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进行核算的,应在月末调整为实际成本。 8. 遵循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设置成本费用账册,以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对成本项目在各成本核算与管理对象间进行分配,做到

最新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办法资料

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定义: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审核,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适当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各成本计算对象所应负担的成本费用,以计算出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第二条作用: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反映考核和分析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揭露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制定产品价格提供决策依据等。 第三条范围:集团公司所有经营性生产企业。 第四条方法:逐步结转法。 第五条制度: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是以预先制定的产品标准成本为基础,用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与其实际成本相比较,记录并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 第六条基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即成本支出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关于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的规定。 (二)重要性原则。即成本核算过程中应基于管理要求将成本计算对象区分主次,对成本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和项目,要重点和单独反映。 (三)一致性原则。即核算所采用的方法要前后一致,使各

期成本资料统一口径、前后连贯、相互可比。 (四)分期核算原则。即分期应与整个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分别核算各期成本。 (五)配比原则。即成本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为实现本期收入而发生的应由本期负担的成本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均要计入本期成本;凡不是为实现本期收入而发生的不应由本期负担的成本费用,即使在本期支付,也不应计入本期成本。 (六)历史成本原则。即成本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七)有用性原则。即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 (八)可靠性原则。即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与客观发生的经济事项一致。 第七条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严格划分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范围。 (二)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的界限。 1.正确划分生产经营性费用与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期间的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三)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转移的方法。 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八条建立定额管理制度,制定各项消耗定额。 (一)建立材料、辅料、燃料、动力、工具、设备等的消耗定额。

成本核算与控制

成本核算与控制 第1节概述 1.成本概念 2.成本分类 3.成本流动余财务报表的关系 4.成本计算原理 5.成本管理 第2节定单法与分步法 1.定单法 2.分步法 第3节标准成本系统 1.引言 2.成本中心的确定 3.标准成本制定 4.成本业绩计量 5.成本差异分析 6.成本反馈报告 第4节现代成本控制 1.引言 2.作业成本系统 3.目标成本系统 第1节概述 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无论对盈利组织还是非盈利组织,也无论对大型跨国公司还街头小卖部,成本始终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在盈利组织中,成本知识不仅是会计人员而且也是所有其他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和董事长)工商管理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盈利组织的任何决策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成本,只是涉及的程度深浅不同而已。成本知识的内容很多,本章无法面面俱到,我们将从成本信息用户或决策者的角度,重点讨论成本计算方法、成本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标准制定及成本业绩评价与报告。

一、成本概念 所谓成本,是指特定主体为了达成特定目的所作出的“牺牲”(Sacrifice)。这种牺牲通常用耗费或放弃的经济资源来计量或计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完全免费的午餐”,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所耗费。换句话说,成本是市场交易的结果,是“为了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东西而放弃的自己所拥有的有价值的东西。”理解成本概念需要注意两个要点: (1)计算盈亏的角度看,不同的主体使用的不同的成本概念。在这里,主体是指耗费或放弃经济资源的个人或组织。正如本书前面所述,一家正规的公司,其厂场设备必须计提折旧,然后作为成本的组成部分去抵减收入,计算盈亏;我国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日常并不领取工资,工资当然也不计入成本,而是包括在年终分红当中;更有甚者,大街上卖冰棍儿的老太太每天收摊儿后计算盈亏时通常既不对运载冰棍儿的手推车计提折旧,也不计算自己的工资。主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成本概念的多样化。本书使用的成本概念,是在“剩余主体理论”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 (2)从管理的角度看,不同目的需要不同成本概念。正如以下各节次所述,为了控制成本,必须有标准(计划或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为了进行决策,必须有相关成本、沉入成本、不可避免成本和机会成本等等; 二、成本的分类 为了系统地理解和运用成本概念,必须对成本进行分类。成本种类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分类是按经济内容,兹以制造业企业为例予以说明。 按照经济内容,制造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可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1.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是指与以重新销售为目的而购入或制造的产品相关的成本。一般分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简称“料工费”。直接材料就是产品制造过程中耗费的原材料,通常构成完工产品的实体。例如电器公司生产电冰箱使用的薄钢板,杂志社出版杂志使用的纸张等等。直接人工就是直接生产产品的员工的工资、津贴和奖金。例如计算机装配厂装配工人的工资,汽车零部件厂车工的工资等等。制造费用是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不能直接追溯到产品上去的各项间接费用,并可进一步分成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折旧费、保险费、水气电等公用事业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厂场设备维护费等等。 对产品成本,还可以按计入产品的方式分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后者包括制造费用。由此推延出来的成本计算原则就是直接成本直接计入产品,间接成本先分门别类地归集,然后再分配计入产品。 2.期间成本 企业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中除了产品成本,剩余的就是期间成本。顾名思义,期间成本就是与特定期间相联系,当然也与产品的生产有关,但与产品的生产数量没有直接联系,在计算成本的过程中,期间成本直接在损益表中摊销,而不必追溯到特定产品之上。期间成本一般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营业费用主要包括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和客户服务成本;管理费用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银行手续费和汇兑损益等。 除上述按经济内容和计入产品的方式分类之外,还有几种分类特别值得说明: 1.按成本性态将成本分成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这种分类在第X章已经介绍,此 不赘述。 2.按计算时间将成本可分成实际成本和标准(计划或目标)成本。前者根据成本实际发生的数额计算;后者则在成本实际发生之前计算,是进行成本计划、控制和决策的工具。 3.按决策权利将成本分成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在企业中,如果一个人的决策影响到某个成本项目是否发生或在多大程度上发生,那么,该成本项目就由这个人负责,属于这个人的可控成本,否则,即是不可控成本。在企业中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例如因为总经理可通过关闭工厂将成本降低为零),对于具体的成本项目来说,需要弄清楚的是该项目对谁或对哪个部门是可控的。

(完整版)成本管控方案

成本控制实施草案 成本管理现状 就目前对公司各部门成本控制的了解,只能有限的大致归纳如下几点: 1、成本控制无体系,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有一定的节约意识,但缺乏系统的控制体系。 2、成本统计、核算不够科学、全面、细致、准确、缺乏具体的费用分析和建议。 3、没有建立材料、工时等费用耗费标准或计划的实施、跟踪及控制,致使处于失控状态。 4、各部门基础数据相对较差,并且相互的协作意识欠佳。 5、没有建立成本数据系统,信息的收集、反馈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成本分析。 6、管理层成本控制及监控力度欠佳。 7、成本控制目前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财务的事后归集与核算。在此基础上进行明细分列,如果基础数据有误,成本核算如同虚设。 鉴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建立适应我公司成本控制体系,势在必行。 二、实施涉骤及措施 1、组织建设:首先要将成本控制工作提升到一定高度,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既有高层领导的决策能力,又有具体的操控技能。因此特规定:以总经理为中心;公司行政隶属划分为单位; 各部门总监、部长为首要负责人,以财务部为主要管理机构,形成以点带面的框架组织。 2、制度建设:建立公司成本控制规定建立成本控制组各岗位职责明确成本控制组职责分工 3、广泛征求意见,发挥团队智慧:要求每个部门负责人针对自己部门成本控制方面提出书面意见,统一收集到总经理办公室,然后针对每个部门所提出的控制要点召开专题分析会,并进行布置任务,开展工作。 4、规范流程:凡涉及购入、费用的合同,材料、设备的出入、费用支付等各业务,在原流程的基础上增加审核流程。 5、明确方法:明确各部门职员、主管、经理、部长、总监各自应掌控的范围。 6、建立有效的网络支持系统:首先建立ERP数据共享系统,开通材料信息收集反馈渠道。 7、建立财务经济分析会议例会制度:每月一次,由财务组织各部门对上个月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经济分析,拿出具体的数字结合预算标准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改进意见,使各部门随时掌握有关成本控制情况,以作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