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因水而兴因绿而永恒2010上海世博园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思路
上海世博会整体建筑规划

上海世博会整体建筑规划前⾔2010世博会“都市,让⽣活更美好”的主题,是所有国家和都市都必须正视和⾯对的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进展中国家的经济中⼼都市,上海从昔⽇⼩渔村到今天国际⼤都市的数百年变迁史,尤其是上海近20多年来巨⼤的变化,差不多为众多国家展⽰了都市进展的绚丽篇章。
都市是⽣活的载体,都市为⼈类的⽣活提供了⼴泛的空间,也为⽣活的丰富多彩提供了机遇。
正因为有了都市,⼈们才开始为制造更加美好的⽣活⽽建设它;正因为有了都市,⼈们才去考虑要如何⽣活才会使都市得以进展;⽣活是都市的灵魂,⽣活激发了都市的⽣命⼒,使都市能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点。
假如只有都市,⽽没有⼈类没有⽣活,那么都市只是形同虚设。
是⽣活让都市蓬勃地⽣长,不同的⽣活模式让不同的都市各具特⾊;⽽建筑是对都市⽣活的诠释,建筑作为⼀种专门的符号,阐述着独特的语⾔,⼈们往往本能的从建筑中解读出时代的特点和⼈的存在⽅式。
作为整个世博会的地理中⼼和要紧活动场所,B⽚区规划建设的⽔平直接关系到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我们需要建筑如何样的建筑来诠释世博会这⼀专门时刻、专门地点进⾏的专门⽣活呢,这确实是本次建筑策划的要紧⽬的和任务。
在本次策划中运⽤了多种⽅法,结合历界世博会的相关经验,针对以下四个问题进⾏了深⼊探讨。
⾸先要研究包括主题馆、公共活动中⼼、演艺中⼼等⼤型建筑在内的B⽚区公共建筑群的功能定位问题;其次要查找这些建筑的临时功能和长期功能的契合点,即解决办博期间使⽤效率和办博后的后续利⽤问题。
第三,依据这些建筑功能定位,提出相应的要紧技术参数;最后,依照建筑的空间结构和内部设置等差不多设想对建筑的可能的造价进⾏了初步估算,以便给决策者提供依据。
百年前上海有了⽼城厢和外滩,⾄今仍然是那个都市的标志;过去⼗余年间建设了陆家嘴,也已成为了都市新的标志;以后⼗年以及往后,世博会地区中的建筑⽆疑将成为那个都市新的地标!上海因世博会⽽蓬勃,世博会因上海⽽精彩。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评述

·美学技术摘 要: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场地,这些废弃地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的设计解决了环境污染、废弃场地再利用等问题。
本文从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入手,从滩地回归、水的处理、城市文脉的延续以及设计理念的创新四个方面对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进行分析评述,阐述其设计逻辑,试图揭示后滩公园中的设计与场地、设计与成果之间的关系,得出后滩公园的设计思路,从客观的角度阐述笔者对后滩公园的一些理解。
关键词:景观设计;后滩公园;评析0 引言后滩公园是上海2010世博园的核心绿地之一,位于园区西端,总用地14公顷,是在原有的场地基础上改造设计出的,一个狭长的滨江景观设计作品。
设计方包括了俞孔坚先生(以下简称俞先生)和土人景观团队,从设计到完成施工总用时3年左右。
俞先生对后滩公园的滩地、水、城市文脉的设计,都体现了其设计理念的创新性和革命性。
为什么他会形成这样的设计思想?为什么他会运用这样的设计手法?为什么后滩公园的设计又激进又保守?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
1 设计理论的形成从俞先生的成长经历来看,他出生在浙江金华的农村,童年遭遇了家庭变故,贫困与饥饿和被抄家的艰苦与不如意让俞先生备受打击。
或许是因为他意志坚定,或许是因为他内心充满希望,这种情感在田野、溪谷的自然美景中得到了释放。
按照俞先生所说,这就是他的“桃花源”。
这样的想法始终伴随着俞先生的成长。
后来国家发展,乡村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环境被污染,“桃花源”随之消失。
俞先生在《哭泣的母亲河》中写道:“南方的河,北方的河,都是我的母亲河。
可是他们都在哭泣……”[1]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和成长经历对俞先生的设计思想产生了影响,使他对自然山水情有独钟。
在后来的求学过程中,俞先生被当作科学家(生态和植物方面)培养。
他抨击凡尔赛花园,欧洲巴洛克风格,中国江南私家园林,鸟巢等。
俞先生认为这是“城市化妆运动”,是为了建造“震撼人心的力量”。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与城市发展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与城市发展
吴志强;李欣;于泓
【期刊名称】《建设科技》
【年(卷),期】2007(000)011
【摘 要】2004年3月同济大学的世博会园区规划方案把“和谐城市”作为指导思
想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规划落实,以“和谐”为
主题的城市模式呼之欲出,“和谐城市”成为一种广泛认同下的城市哲学思想,必
将从精神理念影射到城市空间物质主体。
【总页数】3页(P25-27)
【作 者】吴志强;李欣;于泓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
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构建和谐高效的世博会客运交通体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客运交通
规划研究 [J], 易伟忠
2.基于世博会人流组织的规划用地构成与策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
划容量研究 [J], 朱嵘
3.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简介 [J], 余碧波
4.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后续利用过程及方式研究——用PRE-POST的理念指导
规划及后续利用过程 [J], 吴志强;朱勍
5.为和谐的城市而认真规划——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造_展示和谐城市_上海世博公园实施方案解析

79【摘要】通过对中国2010上海世博园区总体规划的分析介绍,重点解析了上海世博公园实施方案的规划理念、设计构思、结构布局、功能分区等。
【关键词】上海世博公园;规划理念;设计构思;景区布局CREATING AND DEMONSTRATING A HARMONIOUS CITY: IMPLEMENTATION SCHEME ANALYSIS OF 2010WORLD EXPO PARK ZHANG Lang; Niek Roozen; DAI Jun; DING Xuejun ABSTRACT: By introducing the master plan of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Park Are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lanningprinciples, structural arrangement and functional layout of the World Expo Park.KEYWORDS: Shanghai World Expo Park; planning theory; de-sign principle; landscape planning 世界博览会是在一定时段内,在较为明确空间里举办的世界性展览活动(以下简称世博会)。
世博会依其出资性质、展览内容不同分为综合类世博会(如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和专业类世博会(如1999昆明世界园博会)两大类。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至今,世博会共举办了27届。
世博会已由当初的炫耀产品、交易商品为目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全面交流的重要载体。
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将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成就,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本着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最精彩、最成功、最难忘的空前盛会”的宗旨,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会同上海世博土控公司,于2006年5月组织了上海世博公园设计方案国际招标,8家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入选参与竞标,通过评审及研究决定,荷兰NITA(丽塔)设计集团和上海园林工程公司设计院联合体的方案胜出,并作为实施方案。
绿色世博的理念和实践

绿色世博的理念和实践Green Expo: Concept and PracticesDr. Xu Ding许定博士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Bureau of Shanghai World Expo Coordination演讲纲要| Outline一、上海世博会概览|Brief Introduction of Expo20102002年12月3日,上海成功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
On December 3, 2002, China won the bid to host World EXPO.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
预计将吸引7000万人次参观,日均参观人次40万。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city and life‖ is selected as the theme for the World EXPO.Estimated number of official exhibitors: 70 million1. 选址选址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Location reflect sustainable concept为促进黄浦江两岸的可持续发展,让黄浦江及其两岸的功能实现由生产型到综合服务型的转变,在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决定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场址范围选择在黄浦江两岸的滨水区域。
In order to develop both sides of Huangpu River, and transfer the foundation from production to comprehensive service, we selected the waterfront area to construct the expo park 2010.2.世博会规划范围5.28平方公里Planning Area:5.28km2围栏区面积3.28平方公里The enclosed area 3.28 km23.分区Zoning4.参展情况Participants二、世博会主题的绿色内涵|Green meaning of Expo theme1、目标:Objective世博会的组织者和参展者需要回答以下三个主要问题:By developing the ―city‖ theme, the participants seek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three major questions: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What kind of cities make life better?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What kind of life makes cities better?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What kind of urban development models make the Earth better for mankind and all its inhabitants?2. 背景Context绿色世博的缘起与发展《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等书籍的出版,提高了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
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介绍.doc

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介绍.doc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介绍-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可以使世博会引起深入的讨论,推广先进的理念:绿色城市、生态城市、数字化城市、园林城市、共生城市、信息化城市和智能化城市,通过不同视角和交叉学科的综合性交流,丰富城市发展的新概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完善并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推动上海的城市化进程。
选址卢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地区,地处上海城市中心区的边缘。
规划陆地控制范围为5.4k㎡,世博会展览场地分设浦江两岸,总面积为3.1k㎡,世博村和停车场等设施用地约0.9k ㎡,两岸将实行统一规划、同步开发,做到功能呼应、景观协调。
选址区域外围有很好的道路交通条件。
该区域东北侧和西侧均为城市主干道,经世博会周边道路,可以直捷、方便地进入城市高架快速路系统,联系机场、铁路车站、港口码头、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
规划范围周围有M4、M8、M5三条地铁和轻轨线,共设有七个车站,其中,M4、M8线将于5年内建成通车,M5线也在计划实施之列。
规划中国馆和中国地区的展馆分别安排在花桥的西端和第二主入口,总建筑面积约88000平方米。
中国馆的西侧有一座10000个席位的露天剧场组成。
露天剧场适于各种演出,将成为群众性的聚会场所。
结合中国地区馆则规划有一个360度环形电影院。
主题展区位于浦东主入口的西侧,规划面积为8公顷,建设4-5个主题馆,以’Better City,Better Life’为主题设想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从各种角度来剖析城市问题,发现城市的新价值。
花桥位于展区中央,连接浦江两岸的展区,并在黄浦江两岸各建一个入口。
花桥将是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如同一个都市平台,让市民可以步行,也可以骑着自行车或溜着旱冰登上浦江对岸。
引导人们在跨越黄浦江的过程中,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上海市民对水和自然景色的深刻认识。
体会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这条象征人类前进脚步的神奇桥梁上,以80米为一段来展示鲜花。
(整理)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完整版.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俞孔坚,凌世红,金圆圆引言:2010年上海世博会位于市中心,跨越黄浦江两岸,是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旧区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重点地区,也是上海新一轮城市空间拓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的重要地段。
属于世博园区的后滩公园地处浦东原后滩地区,滨临黄浦江,是世博园区的核心绿地之一,规划范围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桥隧道的浦明路沿黄浦江一侧所有用地。
北侧紧临世博公园中心绿地。
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
后滩湿地公园原有规划用地岸线长约1.7公里,总面积为14.2公顷,经考察,场地边缘有较完好的厂房、码头等工业遗存,建议保留,因此该用地总面积相应扩大为16公顷,围栏区外、防汛墙内、紧贴湿地公园规划的旅游巴士停车场用地面积变为2.2公顷,会后作为后滩湿地公园二期用地,故会后后滩湿地公园用地总面积为18.2公顷。
后滩湿地公园不仅需要满足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的功能,还承担着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地水处理和生态风景观赏的职能。
1、场地秉赋1.1场地历史沿革:场地及其周边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从海岸线推移的位置判断,场地所在位置公元8世纪前(唐朝统治时期)已经成陆。
从场地曾隶属的南市区区志史料看,大事记的上限也自唐开始,两者基本吻合。
按照自然环境变迁和社会经济特征的不同,将场地景观的变迁划分为5个阶段,如表1。
场地的变化,讲述着场地发展的故事,记忆着周围人的情感。
表1:场地景观演变1.2现状概况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
场地东部主要是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南干线1#污水泵站;中部有上海市环境污水处理厂;西南部主要是上海长江轮驳公司航修站、上海后滩船舶修理厂和后滩天然湿地。
基地地势相对平坦,大部分场地标高在4米到7米之间。
场地西南部的湿地区是天然形成的缓坡,是黄浦江的长滩,平均标高约2米。
场地内的驳岸现状大体分为东段的桩基防汛墙和西段湿地的无桩基防汛墙两种。
2010上海世博会场地选址的理由

2010上海世博会场地选址的理由案例: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区域,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
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使世博会场地具有十分明显的亲水特征。
本区域交通条件极为理想。
四通八达的城市立体交通将世博会场地与城市的主要公共活动中心交通门户枢纽连接起来。
焦点问题:上海1.1)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又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黄浦江两岸地区保留着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老城厢、外滩和陆家嘴等重要城市空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
上海世博会场地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突出景观价值,能够充分地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1.2)有利于提高世博会的运作效率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城市中心区,具有便捷的交通可达性,能够充分利用城市中心的各类服务设施,包括旅馆、商业、餐饮、文化、休闲和娱乐设施,避免重复投资。
1.3)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环境改善上海世博会场地所在地区系早期工业时代的产物。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世博会场地所在地区是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
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大事件,世博会将会带动所在地区的全面复兴,包括历史保护、经济转型和环境改善。
1.4)有利于世博会设施的后续利用上海世博会选址的原则与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计划紧密结合,这将会确保世博会的各项设施的后续利用,使城市能够长期受益,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资源。
2)区位和场地概况2.1)区位概况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边缘,地区交通条件极为理想。
已建的城市快速道路和主干道路、桥梁和隧道,加上在建的四条轨道交通线路,将使世博会场地与城市的主要公共活动中心、交通门户和枢纽之间具有非常便捷的联系。
世博会的用地范围主要在黄浦江两岸,在浦东部分的白莲泾直接汇入黄浦江,使世博会场地具有十分明显的亲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