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机器人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单片机控制的移动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单片机控制的移动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单片机控制的移动机器人设计与实现第一章绪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

移动机器人的出现,更是让人们惊叹不已。

移动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很多工作,同时也节省了人力。

然而,机器人的制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本文就是关于单片机控制的移动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第二章移动机器人硬件设计2.1 机器人整体设计移动机器人的硬件设计非常重要,这决定了机器人的移动和性能。

本设计采用的是四轮驱动的设计:1、整体设计:长500mm,宽400mm,高350mm。

2、四轮:选用直径为64mm和宽20mm的带凸起的轮胎,可以很好的适应各种地形,同时也增加了机器人的摩擦力。

3、四个马达:每个马达在机器人的四个角上,一旦收到指令,会以不同的速度改变以实现机器人的转向和前进。

2.2 单片机的选取和控制机器人的移动需要一个稳定和可靠的单片机控制系统,本设计采用了TI公司的MSP430系列单片机,起到了控制机器人整体运动的作用。

MSP430是一种微控制器,具有一些出色的特性,如低功耗、高性能和具有4KB闪存等。

MSP430可用于更小的电池和能源收集器,以增强其节能优势。

为了实现机器人的移动,要连接四个电机。

在这里,我们需要使用4根PWM(脉宽调制)针,针的输出建立在50Hz左右的频率上,占空比为0到100%。

如果占空比等于0,电机则停止。

如果占空比为100,则电机运行在最大速度。

但是,光有单片机是没法工作的。

需要让单片机通过各个端口去激活电机,从而让机器人运动起来。

为此,我们需要添加一个工作板和一个电机驱动器。

在本项目中,我们使用了L293NE电机驱动器来控制机器人的电机。

2.3 传感器的选择和使用为了让机器人更智能化和敏感,我们需要添加传感器模块。

这里我们使用了一些传感器:1、红外测距传感器:可实现对障碍物的监测和机器人在路上的规划。

2、光电编码器:用于了解单轮旋转一定角度的时间。

3、加速度传感器:利用这个传感器,可以了解机器人的加速度和速度,从而更准确地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搬运机器人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搬运机器人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搬运机器人系统设计智能搬运机器人系统是一种能够根据预先设置的路径和任务,自主完成物品搬运的机器人系统。

本文将以51单片机为基础,设计一个简单的智能搬运机器人系统。

1. 系统架构设计:智能搬运机器人系统的基本架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外设控制模块:包括传感器模块、执行机构模块等。

传感器模块用于感知环境和物品状态,执行机构模块用于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和搬运动作。

- 控制中心:由51单片机控制。

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模块的数据,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搬运动作。

- 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池管理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等。

负责为机器人供电,并保证各个模块的稳定工作。

2. 传感器模块设计:传感器模块的设计是智能搬运机器人系统的基础。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接近开关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障碍物、测量距离、检测物品状态等。

3. 执行机构模块设计:执行机构模块的设计用于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和搬运动作。

常用的执行机构包括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直流电机可以用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步进电机可以用于机器人的准确定位和精确搬运。

4. 控制算法设计:控制算法是智能搬运机器人系统的核心。

通过传感器模块获取的环境和物品信息,结合机器人的当前状态,控制中心根据预先设置的路径和任务,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搬运。

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PID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

5. 路径规划设计:为了完成预先设置的路径和任务,机器人需要进行路径规划。

路径规划算法可以根据机器人的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计算出最佳的路径。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最短路径算法、A*算法等。

6.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为了方便操作和监控机器人的运行状态,可以设计一个人机交互界面。

人机交互界面可以通过LCD显示屏、按键等方式实现。

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用户可以设置机器人的路径和任务,监控机器人的运行状态。

7.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机器人供电,并保证各个模块的稳定工作。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分拣搬运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分拣搬运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等.同时,设计中规划了搬运机器人的行走路径、分拣搬运功能等.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智能
搬运机器人可以准确地实现指定物块的分拣和搬运功能,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STM32单片机;传感器;颜色识别;分拣和搬运功能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475(2016)03-0016-05
- 16 -
苏品刚等: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分拣搬运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2016年第3期
用欧鹏智能科技公司专为机器人优化开发的一款基于STM32F103微处理器的单片机开发板为检测和 控制的核心部件[5-6],实现机器人的分拣搬运控制;采用摄像头实时拍摄图像,利用MATLAB软件实时 处理摄入图像,以实时检测路面、识别物料及区域的颜色.设计中利用KeilC51软件编写设计机器人控制 程序,实现了机器人行走、转弯、绕障、停止以及机械手升降、抓取和放下的精确控制.
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1 目标的设计
设计中要求智能机器人在规定的场地内移动,规定场地如图1 所示,其中圆的直径为320 mm,线宽20 mm.要求搬运5个不同颜 白色 色的物料,物块初始位置摆放时,首先随机抽取不同颜色的3个物 块,分别放在图1所示的内圆与搬运辅助线的交点A、C、E上,字母 绿色 标志按照顺序依次标记为A、B、C、D、E;然后将剩下的2个物块放 在外圆的圆线上,即如图1中的F、G位置,最后依次将搬运物料按
第27卷 第3期 2016年9月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Vol.27,No.3 Sep. ,2016
DOI:10.16219/ki.szxbzk.2016.03.002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分拣机器人定位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分拣机器人定位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分拣机器人定位系统设计王国贵【摘要】在物流高速发展的今天,物品分拣是物流当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物品分拣是由人工来完成的,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还无法长时间工作,因而促使了分拣机器人的出现,目的就是代替人类完成这种重复度高的工作,从而大大地解放人力.本文研究了自动分拣机器人定位系统的设计,机器人能否准确地停在指定区域,将会影响机械手能否在它的工作范围内抓取到目标物体.设计中使用到两个红外光电开关,用来检测地面的颜色,分别安装在机器人的前后端,前段的用来判断机器人是否已经进入指定区域,尾端的用来判断机器人是否整体进入指定区域.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分拣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自适性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期刊名称】《电声技术》【年(卷),期】2019(043)002【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单片机;分拣机器人;定位系统【作者】王国贵【作者单位】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2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4120世纪60年代,世界首台工业机器人面市,自此之后,全球各个国家针对于机器人所展开的研究越来越多,机器人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在工业领域,机器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业机器人一方面提升了工业的生产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即定环境之下人工不能实现的问题。

大量机器人进入工作生产之中发挥作用,这也令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更加简单、更加快捷,一方面使得产品的生产周期得到了有效的缩短,另一方面也有效提升了产品的整体质量,并且可以控制成本、提升安全系数。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对于传统工业生产的认知被颠覆[1,2]。

物流行业在国内属于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它可以为整个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提供良好的供给,同时,物流行业属于多产业结合的综合性产业类型,运输业、仓储业、通信业等多个行业的共同融合与协作之下,才形成了当前的物流产业体系[3-5]。

科技不断创新发展之下,物流速度不断提升,物流的精准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借助于新型科学技术改造当前的物流装备,提升物流的整体管理水平。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1.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概述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执行机构、控制器、通讯模块等组成。

传感器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反馈数据给控制器;执行机构负责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完成动作;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大脑,负责算法控制和数据处理;通讯模块用于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进行通讯。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实时性:能够快速响应传感器数据,实时控制执行机构完成动作;(2)稳定性:控制系统需要稳定可靠,确保机器人的动作精度和安全性;(3)可扩展性:支持多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接入,适应不同工业场景的需求;(4)通讯功能:能够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控制指令传输;(5)低功耗:由于工业机器人通常需要长时间运行,控制器需要具备低功耗的特性,以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1)硬件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硬件设计需要考虑传感器接口、执行机构接口、通讯接口、电源管理等方面。

传感器接口需要考虑常见的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接口,执行机构接口需要考虑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气动执行机构等接口,通讯接口需要考虑以太网、CAN总线、Modbus等通讯协议的接口。

电源管理方面需要考虑低功耗、稳定性和过载保护等设计。

(2)软件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软件设计需要考虑实时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和通讯功能。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控制算法的设计、传感器数据处理、执行机构控制、通讯协议的实现等方面。

控制算法的设计是控制器的核心,需要保证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精度和稳定性;传感器数据处理需要考虑滤波、数据校正、数据解析等问题;执行机构控制需要考虑PID控制、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问题;通讯协议的实现需要考虑数据帧的设计、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速度等问题。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应用示例可以是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

以搬运机器人为例,其控制器需要实时响应激光传感器的数据,精准控制执行机构完成货物的搬运任务。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工业机器人控制器是一种用于控制、指挥和管理工业机器人运动的设备。

它通过信号和指令的传输,连接和控制工业机器人的各个部件和系统,使其按照预设的程序和路径进行工作。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是一种用于实现工业机器人控制的方法。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CPU、存储器和外围设备接口的微型计算机芯片,具有高度集成、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

通过将单片机与其他硬件设备结合,可以实现工业机器人的各种功能,如运动控制、动作协调、传感器数据处理等。

1. 硬件设计:包括单片机的选择、接口电路设计、传感器连接和信号处理等。

单片机的选择要考虑到计算性能、外设接口、存储容量等因素,以满足工业机器人控制的需求。

接口电路设计要考虑到与其他硬件设备的连接和通信需求,如电机驱动、传感器信号输入等。

2. 软件设计:包括机器人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控制程序通常采用嵌入式C语言编写,通过对单片机的编程,实现对机器人各个系统的控制和协调。

程序中需要考虑机器人的运动规划、轨迹控制、传感器数据处理等功能。

3. 通信和连接:包括与上位机的通信和连接。

通过RS232、RS485等通信接口,将控制器与上位机连接起来,实现对工业机器人的实时监控、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4. 安全性设计:包括对机器人控制的安全性考虑。

工业机器人常常需要在危险环境中工作,如高温场所、有害气体环境等。

控制器设计要考虑到对机器人的安全保护和故障检测。

通过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和报警,对机器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保护。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可以实现对工业机器人的灵活控制和高效运行。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业应用需求进行定制,提高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工作效率。

通过与其他硬件设备的结合和通信连接,可以实现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监控,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益。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自动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器人控制器作为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会就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进行探讨,以及相关的技术和应用。

一、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作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是一种用于控制工业机器人运动、动作和功能的设备,它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轨迹规划、运动控制、精确定位等功能。

其主要作用如下:1. 机器人轨迹规划:根据给定的工作空间和任务要求,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使之能够实现准确的运动路径和位置控制。

2. 运动控制:控制机器人的各个关节执行器,实现运动路径的控制和运动速度的调整。

3. 精确定位:通过传感器和编码器等设备,实现机器人的精确定位和姿态调整,以保证机器人的工作精准度。

4. 功能控制:控制机器人执行各种工作任务,如搬运、组装、焊接、涂装等。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1. 硬件设计(1)主控芯片选择: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需考虑其性能、稳定性、功耗、接口数量和扩展性等因素。

(2)传感器和执行器接口:设计和布局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接口电路,包括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编码器、伺服电机驱动器等。

(3)通信接口设计:设计串口、以太网等通信接口,用于与上位机、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和控制指令传输。

(4)电源管理:设计稳定可靠的电源管理电路,以保证各个模块和部件的正常工作。

(3)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图形界面或命令行界面,用于人机交互和系统参数设置。

(4)故障诊断和自我诊断:设计故障诊断和自我诊断算法,对机器人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系统中。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 汽车制造业:用于汽车焊装、喷涂、装配等生产环节中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控制。

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电商和快递业的蓬勃发展,在物流行业中,分拣环节显得愈加重要。

但是传统的人工分拣方式导致分拣效率低下,而且工作中的人员容易产生疏漏。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智能物流分拣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架构设计智能物流分拣系统主要包括物流流程管理系统和分拣机器人控制系统。

流程管理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管理物流流程并分配任务给机器人完成。

分拣机器人控制系统由一系列机器人和传感器组成,并负责将货物运送至指定位置。

在设计系统架构时,应首先考虑如何优化流程管理系统的效率,使其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分配任务。

此外,也应该考虑如何在实际控制机器人时,将机器人的行动能力最大化,以提高分拣效率。

二、智能分拣机器人的设计智能分拣机器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搬运货物并完成分拣任务。

因此,在设计智能分拣机器人时,需要考虑如下因素:1、机器人搬运能力。

应根据物流中搬运物品的大小、重量等因素选择不同型号的机器人。

另外,应考虑机器人的伸缩手臂是否足够灵活,以方便机器人搬运大型物品。

2、机器人可编程性。

机器人应该具备一定的编程灵活性,以便适应不同的物流分拣需求。

同时,也应该具备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机器人在工作时不会造成人员伤害。

3、机器人感知能力。

机器人应该具备足够的感知能力,以便在实际工作场景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感知物品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

这样,机器人才能够更快速地完成分拣任务。

三、系统软件设计系统软件设计是智能物流分拣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在实际设计中,应该涵盖如下方面:1、物流流程管理软件。

这个软件应该能够根据物流管理者的指令分配任务,并快速准确地通知机器人去完成分拣任务。

这个软件应该能够与各种机器人厂商的控制模块相融合,以达到快速调配机器人、提高分拣效率的目标。

2、控制机器人运动的软件。

这个软件是机器人运行的大脑部分,能够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定位、移动等整个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代码: 10128学号: 010202064(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分拣机器人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院: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二〇一七年五月摘要一般的分拣机器人由于其操作方式较复杂,分拣的效率较差,人机交互系统的不太完善,机械性能欠佳等已经很难满足当今社会的生产实践需要。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性能优良智能分拣人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设计一款基于单片机的分拣机器人有很大的实践需要和社会功能。

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决定采用美国INTEL公司MCS-51系列单片机基本产品89C52,作为分拣机器人的主控制芯片。

它具有运行速度快,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完全我的设计要求。

本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系统主要包括电压转换电路的设计、单片机连接PC机串口电路的设计,单片机系统的设计,驱动电路的设计,显示电路的设计等。

在电路图板上完成各模块的设计与连接。

分析易得,此系统可以完全满足设计需要。

通过光耦等器件克服电机驱动部分与单片机部分的相互干扰。

关键词:单片机;硬件设计;软件编程;89C52AbstractThe general sorting robot is more complicated due to its operation,sorting is less efficient,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poor mechanical performance has been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today's social production practice. Accompani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the demand for smart sorters is also growing。

The design of a sorting robot based on a single chip has a great practical need and social function.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trol system,Decided to adopt the United States INTEL MCS-51 series of basic products 89C52,as the main control chip for the sorting robot。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running speed,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can be completely my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system includes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 hardware system mainly includes the design of voltage conversion circuit,design of serial circuit of PC computer connected by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desig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design of the drive circuit,display circuit design, etc。

In the circuit board to complete the design and connection of the module。

Analysis easy to get,This system can fully meet the design needs。

Through the optocoupler and other devices to overcome the motor drive part and the microcontroller part of the mutual interference。

Keywords: Single chip,hardware design,software programming,89C52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1.3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与研究进展 (2)1.4 本论文的工作原理框图 (2)1.5 本论文的主要容 (3)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 (4)2.1 单片机型号的论证与选择 (4)2.2 数据显示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5)2.3 驱动器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6)2.4 电磁阀的论证与选择 (7)2.5 总体的方案比较与选择 (7)第三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8)3.1 STC89C52RC单片机模块 (8)3.1.1 中央处理单元CPU的介绍 (8)3.1.2 STC89C52RC单片机的特点 (9)3.2 复位电路模块 (10)3.3 振荡电路模块 (10)3.4 LCD12864液晶显示器模块 (10)3.5 继电器驱动电路 (11)3.6 8255电机驱动 (12)3.7 外部定时器 (12)3.8 下载电路 (13)第四章软件系统设计 (14)4.1程序流程图 (14)4.2块初始化函数 (15)4.2.1定时器初始化和pwm的模拟 (15)4.1.2 12864液晶的初始化 (20)4.2 按键检测程序 (24)4.3电机运行状态控制程序 (27)4.3.1电机控制方法简介 (27)4.3.2电机速度控制策略 (27)4.4机械爪控制程序 (31)4.5锁存器74LS573控制程序 (32)第五章设计总结及技术展望 (33)致 (34)参考文献 (34)附录1 系统设计电路总图 (35)第一章前言1.1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聪明才智使得工具越来越先进。

工具一直是为人类服务而被生产和改进。

工具的进步使人类劳动更加方便,能够在更困难的环境中工作。

机器人的诞生是通过解放人类的双手和大脑,从社会生产力的枯竭和生产更方便的工具。

自恩格尔伯格先生的发明[1],机器人已经在过去的100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

在现代工厂中,白天不懂夜的黑,输送搬运物品,危险完成排爆排爆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甚至坐在宇宙飞船探索宇宙去探索人类未知的世界。

与人类相比,机器人有许多优点。

机器人不怕累,怕脏,不怕苦。

在危险的情况下,机器人的功能突出。

而且,机器人工作的准确性比较高,人们不会受到同样情绪波动的影响。

机器人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机械运动,电机驱动[2]是其主要控制方式。

单片机控制电机驱动[3]在当今社会很普遍。

随着单片机理论和硬件系统的更替,单片机控制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20世纪70年代单片机诞生以来,先后经历了单片机、单片机和SOC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供应链管理正朝着高性能、多品种方向发展。

未来的趋势将是CMOS,低功耗,小体积,高性能,低价格,外围电路。

目前,如功率表、示波器等智能仪表,在工业控制、家用电器、各种大型电器等的模块化应用中,都有单片机的使用。

单片机渗透到我们工作的各个领域。

1.2 研究现状国外分拣系统起步较早,目前普遍采用自动化的分拣系统,在我国分拣系统起步较晚,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分拣方式。

智能分拣系统发展依赖于机械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自动分拣系统中[4],机械手爪设计科学性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自动分拣系统是二战后,发达国家为了提升运送物品效率提出的一种作业方式,广泛应用于大型商场、快递行业。

分拣系统适用于大批量的分拣货物,降低了出错概率。

此系统的出现极大的减少了人员使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外的分拣系统呈现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5],精确度越来越高。

但是系统一次性投入较大,资本回收较慢,系统结构复杂,同时对商品外观要求较高,因此国发展较慢。

而机械机械手在国外发展也较快,由于国外起步较早,其机床加工水平相对较高,机械手爪的生产主要使用自动化机械生产,产品工艺水平高,同时机械手臂自由度公式的出现,加快了工业水平的提升,通过理论计算可以得到机械手臂的尺寸以及需要多少相关的模块[6][7][8]。

在进行设计之前可以进行仿真分析每个部件受到的力度,优化各部分尺寸的设计。

在国分拣系统起步较晚,目前还是主要采用人工分拣方式。

我国的分拣系统集约化程度低。

企业投资一般集中在货架以及传送带等设备上面。

物流体系整体运转较低,技术设备相对落后。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自动分拣系统也在不断发展,我国可以自主生产多种自动分拣机,如托盘式翻板式与交叉带式分拣机等,主要应用于配送中心、邮政、机场等部门。

但精度还需要提高。

同时我国的机械加工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机械加工起步较晚,但随着车床等技术的引进,发展较快。

1.3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与研究进展本毕业设计论文以生产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为了满足市场化需要,提升我国的自动化水平,本文拟研究一款基于单片机的分拣机器人。

该系统采用传送结构实现,传送带负责将物件传送等待分拣,红外检测到物品到达时,单片机控制伺服电机抓取物品,放置在对应的物品箱。

1.4 本论文的工作原理框图本设计采用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抓物的基本动作功能,基于红外技术的收发系统实时检测机器抓物的设计与实现的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4所示。

图1.4 工作原理框图1.5 本论文的主要容研究伺服电机与步进电机区别,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单片机控制器使用驱动器高精度控制伺服电机的运动[9],可以实现水平、垂直两个轴的定位控制和机械手爪的开合控制;(1)手爪运行速度可达3m/s,定位精度不小于0.5mm;(2)要具有较好的人机接口和安全性措施;(3)控制系统具有与其它计算机通讯功能。

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2.1 单片机型号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51单片机优点:STC89C52RC是51单片机,它的成本低性能高而且支持ISP和IAP技术。

用户可以在系统板上烧录自己的程序,修改调试非常简单方便。

IAP技术能将部部分EEPROM可以用专用Flash代替使用,保证停电后能保证数据不丢失,擦写次数可以达到100000多次,不用外接EEPROM。

而且与传统8051单片机程序兼容,硬件无需改动。

缺点:作为8位的单片机,运行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

而且普通的非加强版51单片机并不带部时钟电路,如果不外接振荡电路就无法工作,5v的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耗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