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鉴定证书有几种

和田玉鉴定证书有几种
和田玉鉴定证书有几种

和田玉鉴定证书有几种

不少消费者都习惯在购买玉器的时候要一张检验证书,这也是杂乱的市场行情所逼迫出来的,然而XX年国家标准将透闪石结构的玉石都划分到和田玉品种之中,从而证书只能够证明是不是广义和田玉,并不能证明产地,至于是不是籽料,它真的帮不了你。

所以,检验证书只能够帮消费者抵挡“东西不对”的那一种情况,料子对不对、雕工对不对、皮色对不对、产地是哪里都无从说明。何况证书也能作假,JD商城上面199元的和田玉(玻璃)手镯都能附赠证书呢!

个人意见是:信证书,不如信自己,或是找一个可靠的购买渠道。如果相信商家,有没有证书并不影响玉石的真假,如果不相信商家,即使对方提供了证书,自己也还是不放心,要去送检的。

掌眼,就是请懂行的人帮忙看看成色估估价的客气说法,类似的还有“长眼”,意味看到高货开眼了,长见识了;“打眼”意味上当了,眼力不够。有一次有位玉友请我帮忙“撑撑眼”,我想了半天没明白是啥意思。

一些消费者买玉之后,由于对于价格、成色的疑虑,会请人帮忙估价,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客观来讲,掌眼受三个因素影响:拍照或看实物的情景、估价人的水平、估价人的心态。

很多消费者拍摄的玉石并不真实,这就影响了通过照片看玉人的判断,比如说无法清晰地拍出籽料毛孔,就不能让估价人以籽料的价值估价,又比如三年前买的俄碧手镯,现在行情涨价了,自然看的价格会高一些。

此外,消费者在情人帮忙掌眼的时候,一定要找到真正懂行的人,很多人爱好玉器,但是并没有钻研的足够深,所以不具有看成色、估价格的足够水平,往往把好东西看低了,或是把假东西看成真的了。

最重要的即是估价人的心态,很多商家习惯性地看低别人的东西,大致是“你不在我这里买东西,从别人那里买的肯定不对,肯定很贵!”这样一个心理,几句话说出来,就会彻底打击消费者的玩玉热情,认为自己上当受骗。我一个朋友做了十几年的料子了,眼力独到,经验丰富,自己攒了一串真皮无修型的原籽手链,成本8万多,结果拿到其他商家那里说什么的也有,有人说值个两三千,有人说这是俄料仿籽的,还有人说是韩料烤色的,种种言论,十分不负责。

所以,玉友们在请人掌眼的时候,尽量找到有水平,心态端正,说话中肯的估价人。

和田玉市场如此火热及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很多。不光是和田玉有假货,就连和田玉鉴定证书也有假。那么,如何判断和田玉鉴定证书真假呢?

1.看检验机构。国家对珠宝和田玉品质鉴定机构有着十

分严格的资格认定,只有通过认定的鉴定机构所颁发的鉴定证书才有效。正规的和田玉鉴定证书上般会有CMA、CAL、CNACL的字样种的一种。如果没有三种的一种,就是假证书。

2.字标的含义。和田玉鉴定证书上标有"CMA"则指的是由国家或省组成的计量认证评审机构,评审通过的计量认证单位;"CAL"是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CNACL"是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

3.看检测的内容。正规和田玉鉴定证书上会标明具体的检测内容,主要有和田玉成品的名称、颜色、净度、总品质、密度、折射率等,对这些鉴定指标的检验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如果没有,可能是伪造的证书。

4.看鉴定者签名。通常在和田玉证书上,需同时有鉴定者和校核者两个人的签字,具有两者的同时签名和田玉鉴定证书才能够生效。

5.看印章。严格来说,和田玉鉴定证书上所盖有的印章必须是钢印,同时要求钢印上的字迹是可以清晰辨认出来的。

6.看编号。每个鉴定证书的背面都会有一个具体的证书编号,而且这个证书标号必须要求与实物所标明的编号要完全一致的。

7.核对信息。这一点可以根据鉴定证书提供的网站查询或者以编辑短信的方式,以此来核对和查询相关信息。

通过以上7个方面去确定和田玉鉴定证书的真假,不过

在购买和田玉的时候,大家尽可能选择正规的出售单位,这样能更一步保证产品的质量。

珠宝玉石鉴定基本知识

珠宝玉石鉴定基本知识 42、宝石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是泛指所有经过琢磨、雕刻后可以成为首饰和工艺品的材料,它包括了天然宝石与人工宝石等。狭义概念,是专指那些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且可琢磨、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单晶体。如钻石、红宝石、祖母绿等。玉石,主要是指那些自然界产出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有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如翡翠、软玉、岫玉、独山玉等。 43、要了解珠宝玉石,就要先了解珠宝玉石的种类和它们的定名。珠宝玉石的分类:珠宝玉石按其成因类型(即是天然成因还是人工制造)分为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 44、天然珠宝玉石按成因和组成分为天然宝石、天然玉石、有机宝石。天然宝石: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天然玉石:如翡翠、软玉、岫玉等。有机宝石:如珍珠、珊瑚、琥珀等。养殖珍珠也属此类。 45、人工宝石是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用做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合成宝石:如合成祖母绿、合成红宝石。人造宝石:如人造钇铝榴石、人造钛酸锶等,人造宝石是指迄今为止自然界中还未发现此种矿物。拼合宝石: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材料经人工拼合而成,且给人以整体印象的珠宝玉石,简称“拼合石”。再造宝石:通过人工手段将天然珠宝玉石的碎块或碎

屑熔接或压结成具整体外观的珠宝玉石,常见的有再造琥珀、再造绿松石等。 46、珠宝玉石的命名:目前,在市场上对珠宝玉石存在着定名混乱的现象。有些商家往往直接以颜色、产地、特殊光学效应等对珠宝玉石进行定名。例如将红色的宝石称为“红宝石”;将绿色的宝石称为“绿宝石”、“绿晶”;将合成立方氧化锆称为“苏联钻”等等。在2003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中,国家对珠宝玉石的命名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消费者可以根据珠宝玉石的定名原则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 48、目前,自然界已经发现的矿物及矿物集合体近3000种。其中,可作为宝玉石的矿物及其集合体约有230余种,而较常见的宝玉石原料仅有30余种。其化学成分分别为自然元素、氧化物,氢氧化物、硅酸盐和磷酸盐等。较常见的30余种宝玉石是:钻石(金刚石)红宝石(刚玉),蓝宝石(刚玉)、祖母绿(绿柱石)、猫眼石(金绿宝石)、海蓝宝石、欧泊(贵蛋白石)、托帕石(黄玉)、青金石、水晶、紫晶、碧玺(电气石)、紫牙乌(石榴子石)、坦桑石(黝帘石)、芙蓉石(蔷薇水晶)、勒子石(蛋白石)、澳洲玉(绿玉髓)、尖晶石、绿松石、橄榄石、蔷薇辉石、孔雀石、萤石、翡翠(硬玉)、和田玉(软玉)、岫玉(蛇纹石)、独玉(蚀变辉长石)、蛇纹石、寿山石(叶蜡石)、青田石(叶蜡石)、鸡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玉石的评价

第10章玉石的评价 10.1 玉石原料评价方法 10.1.1 玉石原料(raw material)的特征 其典型的特征有: (2)可能将仪器带往原料产地。 (3)可能在程度上掩盖了玉石原料的本来特征, (4)原料进行作假,方法各种各样。 (5)原料的交易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因此许多玉石原料称为“赌石”)。 10.1.2 玉石原料的评价方法 玉石原料的评价最好在实验室进行,至少下列方法是可以使用的。 1. 显微镜放大观察 2. 称或天平 10.1.3 玉石成品的评价方法 1. 用肉眼进行总体观察 2. 放大检查 3. 比色石 4. 天平 5. 综合评价 10.2 翡翠(jade)的评价 11.2.1 翡翠原石的评价 1. 皮与质量 (1)粗砂皮。 (2)细砂皮。

(3)砂皮。 (4)伪造皮。 (5)染色皮。 2. 外皮与绿 (1)绿硬。 (2)绿苔。 (3)绿眼。 (4)绿丝。 (5)绿软。 3. 外皮与绺 绺对翡翠的质量危害极大,即使有高绿,而且质地又好,但裂绺太多,也将会毫无价值。 绺有大型绺和隐蔽绺之分,大型绺(如通天绺、夹皮绺和恶绺等)在外皮上表现较明显,易于认识。而一些与仔料融为一体的隐蔽绺就很难识别,危害大,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1)台阶式。 (2)沟槽式。 (3)交错式。 4. 外皮与门子 (1)线状门子。 (2)面状门子。 (3)多处开门子。 (4)假门子: a、镶门子。 b、高翠镶门子。 c、垫色门子。

d、灌色门子。 11.2.2 翡翠成品的评价 1. 评价的依据 表10-1 翡翠质量评价因素及百分比例表 2. 各依据评价特征 (1)颜色: (2)透明度 (3)结构 (4)裂绺和瑕疵。 (5)工艺质量 (6)重量。 3. 综合评价 表10-6 翡翠综合质量经济评价表

和田玉的鉴赏与评价

和田玉的鉴赏与评价 摘要:和田玉,具有悠久的历史,名闻中外,琳琅满目的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田玉具有灵气,自古就有人养玉,玉养人的美谈。 关键词:和田玉鉴赏评价 正文: 和田玉有称为软玉,与独山玉(南阳玉),绿松石玉和蛇纹石质玉(岫岩玉)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玉。和田玉出产于新疆的和田,和田位于中国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和田所产的玉石质地细腻,色如凝脂,洁白无瑕,堪称玉石中的极品。和田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和阳起石,其颜色有白,青,黄,绿等。 和田玉的历史 和田玉的采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余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们就将和田玉经由玉门关运往内地,雕琢成各种精美的礼器和装饰品。河北满城西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就是由2000余块和田玉片制作而成,精美绝伦。历朝历代,和田玉制品都被当作价值连城的宝物。和田玉就是中国传统所谓的美玉,其的硬度为6.5,由透闪石和阳起石构成,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稀有矿石。和田玉的种类很多,其中尤以白玉为佳。在和田玉中,采自昆仑玉河中的“羊脂玉”以其质地细腻,状似鹅卵,洁白滑润,宛若羊脂的特点,被公认为白玉中的上品,极为珍贵难得 清萧雄诗:“玉拟羊脂温且腴,昆冈气脉本来殊。六城人拥双河畔,入水非求径寸珠。”就是吟咏这种捞玉风习的。清代,采玉更盛,一些商贾雇当地劳力上昆仑山采挖玉石。民国初年,于阗县深山产玉处已有齐家矿坑、杨家矿坑等,商人从中大获其利,而新疆第一代采玉矿工也由此产生。 和田玉特点 和田玉的特点:透闪石,极细,毛毡状、质地细腻、温润、硬度较大、颜色纯正、声音优美。 和田玉的分类 和田玉玉质按颜色不同分为白玉、黄玉、青玉、墨玉四大类。 (一)羊脂白玉 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而得名。羊脂玉质地细腻,特别温润,油性特佳,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中的极品,仅产于新疆,十分稀少。 (二)青白玉 青白玉是指以白色为基调,在白玉中隐隐闪绿、闪青、闪灰等,常见有葱白、粉青、灰白等,属白玉与青玉过渡品种,现在市场上多数将好的青白玉归为白玉类。 (三)黄玉 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黄玉的产出非常稀少,价值极高。 (四)青玉 青玉由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好的青玉呈淡绿色,色嫩,质细腻,也是较好的品种。由于划到青玉品种的软玉范围略大,所以价格差别也非常大。 (五)墨玉 墨玉由墨色至黑色,抛光后油黑发亮,该品种也不多见。这个品种将是今后收藏的热点,上佳墨玉价格将会大幅上涨。 (六)碧玉 碧玉有绿、深绿、暗绿色,绿不鲜,质地不如其它玉种均匀洁净,黑斑和玉筋明显。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调研报告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 专业调研报告 调研人员: 调研方式:电话、网络、现场 调研时间:2015年5月 二〇一五年五月六日

一、贵州省宝玉石资源概况 罗甸享有“奇石之乡”的美誉。罗甸奇石以产于该县蒙江下域的把坎村的“把坎石”和产于红水河的“红河石”为代表,其天然造型优美,巧色、纹理分布奇特,石质坚硬,内涵丰富,皆具备了形、色、质、纹、瘦、透、漏、皱、丑等审美特征,广受四方奇石爱好者的青睐。并多次在国内展览中获奖,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华名人奇石节上,“人与兽”获金奖;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红河女神”获银奖;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华奇石贵阳博览会上,该县推出的“母与子”又获特等奖。另外,罗甸石英猫眼宝石、玉髓、天然水晶也以其优良的品质、晶莹的色泽、极具观赏价值等优点,产品远销海内外。如今,该县已形成了采石、购石、收藏系列化的奇石开发队伍,并且通过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监督,奇石协会鉴赏、销售、展藏等方式保证奇石的合理、合法开采与经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罗甸奇石在我省市场占有率超过50%。并且已大量销往全国及海外30多个地区和国家。与此同时,罗甸还积极投入技术力量,资金、设备对太湖石、钟乳石、石英猫眼宝石、玉髓、天然水晶等奇石珠宝进行开发,将之一道打入市场,实现产业化,带动罗甸经济的发展。 紫袍玉独产于中国佛教圣地梵净山(国务院于1978年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将梵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单位。),具有10--14亿年的成矿历史。它

集万物之精华,吸佛地之灵气,质地坚韧,细密柔软。因已勘明储量极少,加之独特绚丽的色带,细腻而柔润的质地,为世界名石之一。用紫袍玉所雕琢的工艺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早在明清就作为贡品敬献皇帝,其紫色中所夹黄色玉带极具帝王之气,同时具有天然油脂和独特光泽,是古今不可多得的优质玉石原料。紫袍玉料主要分布于梵净山西南侧的印江与江口两地之间的深山之中,因开采十分艰难而倍感珍贵。至今为止探明仅产于梵净山。利用紫袍玉自然形成的层次和各种千姿百态的图纹,采用独特的手工传统雕刻工艺,雕刻的人物、山水、盆景、茶具、酒具、文房四宝等高档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无一重复,有极高的观赏、实用和收藏价值,也是馈赠亲友的珍贵礼品。 望谟县境内拥有丰富的玉石资源,因望谟与“王母”谐音而得名。理化成分以透闪石为主,与和田玉同类。经初步勘测发现,王母玉石有硬玉和软玉两类。硬玉石质地坚硬。目前,发现的品种有:白玉、花斑玉、浅绿玉、白、绿、朱红色混杂的彩带玉等四种,主要成分:二氧化硅( SiO2 )、氧化钠( Na2O )、铬( Cr )等元素,硬度在2.5 — 5 之间,易打磨抛光,易雕刻,经打磨抛光后透光度良好。经初查,县境内有四个乡镇均有裸露玉石分布,储量大,约有250万立方米,开采利用前景乐观,项目用地已落实。

和田玉打灯光结构图

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青海料结构及鉴别。 欧阳歌谷(2021.02.01) 白玉特有的显微结构宏观表示为特殊的内部纹理,具有鉴别意义。用强光电筒从正面照射,肉眼即可发明内部纹理的存在。 白玉中的纹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示形式:均匀散布的云絮状纹理类似天空中的白云,呈细密的絮状均匀散布(图1)。这种纹理主要呈现在新疆产优质仔料中。 不均匀散布的云絮状内部纹理虽呈云絮状,但散布不均匀(图2)。这种纹理主要呈现在新疆产一般仔料中 具乳质感的半透明状在侧光照射下,呈混浊的半透明状,类似于稀释的牛奶(图3),有时可有透明度相对较差的细小团块。这

种现象在新疆产山料中罕见。 定向散布的不规则条带在具乳质感的半透明基底中有不规则 条带定向散布(图4 )。这种现象主要呈现在新疆于田矿区产的山料中。 粒状镶嵌结构透明度各异的不规则粒状彼此镶嵌散布(图5 )。这种现象主要呈现在俄罗斯产白玉中 。

“糖粒状结构” 侧光照明下,类似于聚集在一起的许多糖粒,“糖粒”内部比较透明,“糖粒”间为不透明的絮状物充填(图6)。这种现象罕见于青海产白玉中。 以下韩料透光照 4. 杂质 新疆产白玉除透闪石矿物外,还有少量杂质矿物存在。其中,只有石墨矿物肉眼可见,呈细小的黑点零星散布。白玉中含年夜量石墨时,可形成墨玉。因此白玉中的小黑点也可作为识别标记。 5. 密度 白玉的密度为2.95左右,比年夜大都其它玉石的密度年夜。用手掂时,有轻飘飘的感觉。 罕见赝品及鉴别与白玉相似、经常使用来冒充白玉的品种主要有白色仿玉玻璃、白色石英岩、白色年夜理岩等。 白色仿玉玻璃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不透明添加剂熔制成白

网上玉石鉴定估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网上玉石鉴定估价 篇一:玉石的鉴定与评价 玉石的鉴别与评价 1.1概述 由于玉石资源十分稀罕,而且,随着人类对它们的不断开采会变得越来越稀少,因此,玉石是十分珍贵的天然材料,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珍贵;由玉石加工而成的玉器工艺品不仅能美化、装饰人们的生活,而且与其原料的稀罕性相关联,它又是一种财富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财富价值将迅速增加;作为珍贵文物,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见证物,记戴着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因而更被人们视为珍宝,倍受人们的重视和钟爱,是竞相收藏的对象。在商品社会里,玉石原料、玉器(包括古代玉器)都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他们价值连城,许多甚至是无价之宝。为了牟利,中外古今都存在着伪造、仿冒的现象,而且,其水平随着科学的进步而越来越高,这种行为给玉器市场的发展和古今玉器珍宝的收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干扰,防不胜防,有

时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我国玉器仿伪品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汉朝,据史书记载:西汉时赵人新垣年,在文帝后元年,伪作了玉杯和周鼎,“冀欺人主而取富贵”。《汉书〃文帝纪第四》载:“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又据《史记〃文帝纪第四》载:“后元年新垣平言曰:周鼎之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望东北汾阳有金宝气,意周鼎其出乎?非见不萨,则不主。于是上使治汾阳,南临河。欲祠出周鼎”。朱剑心《金石学》说:“此明系新垣平伪造古鼎,埋于汾阳”。 唐则天皇后神初元年,“五郎”张易之兄弟入侍禁中后,“无礼无仪,竞以豪侈相胜”,并明目张胆地以伪乱真,将皇室秘藏盗去。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记载:“天后朝,张易之奏召天下画工修内库图画。因使己人各推所长,锐意描写,仍旧装背,一毫不差,其真者都归易之”,这是在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作伪行径。 在明清时代,尚古之风盛行,与此相伴的是伪品的制作达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仿古玉的制作达到了新的高峰。 社会发展到今天,仿伪行径非但没有终止,反而大有越来越猖獗之势,以今仿古,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断涌现,手段和技术越来越高,其范围之广,伎俩之精和用心之苦,都是不可胜数,触目惊心。但也应看到,如此众多、高明的伪品层出不穷,又是和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经济生活、社

珠宝玉石鉴定与评价方法

题目:珠宝玉石鉴定与评价方法 关键字:颜色透明度洁净度光泽特殊光学效应切工和雕工物理化学特 性加工工艺 摘要:珠宝玉石的鉴赏和评价要从物理、化学、美学等多方面进行。珠宝鉴定 和评价是专业的工作,一般消费者只要掌握珠宝的鉴赏知识,能够分辨真假、明确珠宝的价值,买到合适、美观的首饰和装饰品就足够了。 正文: 珠宝玉石具有装饰、保值、货币、药用、收藏和鉴赏等多方面的价值。所以珠宝玉石的鉴赏和评价要从物理、化学、美学等多方面进行。 首先要从外观上鉴赏。 其一,颜色。人们看到宝石,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颜色。 例如,钻石颜色分级就是非常专业的工作,一般来说,钻石越白越好。中国当前钻石分级体系与美国珠宝学院制定分级标准类同,分12个级别极白:D级(100色)和E级(99色); 优白:F级(98色)和G级(97色); 白: H级(96色); 微黄白:I级(95色)和J级(94色); 浅黄白:K级(93色)和L级(92色); 浅黄:M级(91色)和N级(90色); 黄:<级(<90色) 其他宝石也各有颜色标准。 对于翡翠来说,愈娇绿的愈具价值,色调均匀才是上品。翡翠颜色的饱和度或深浅、颜色的纯正程度、颜色的明亮程度、颜色分布的均匀程度等方面都很重要。 对于玛瑙来说,红色玛瑙首饰最贵重。 红宝石颜色以鸽血红或纯红色为最佳,其次为红色、粉红色、紫红色;蓝宝石以矢车菊蓝色(略带紫色的蓝色)或纯蓝色为最佳等等。 当然,宝石的颜色不是绝对的说哪种比较好。比如钻石,虽说钻石越白越好,但含杂质的彩钻,尤其是色调均匀的彩钻价值也大。很多世界知名钻石,如“威廉姆森”、“希望”、“金色的五十周年纪念”、“蒂凡尼”、“沙皇”、“保罗一世”、“金叶菊”、“康德”均为彩钻。 其二,透明度。对于晶体类矿物宝石来说,宝石是否透明对于品质有很大影响。

老月藏石阁

老月藏石阁 图说翡翠A、B、C 翡翠A、B、C、D货:翡翠的组成矿物主要是辉石簇中的硬玉、或含硬玉分子(NaAlSi2O6)较高的其他辉石类矿物(如铬硬玉、绿辉石等),未经充填和加色等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行内已经早有共识称之为翡翠A货。由于高档(透明度高、颜色艳绿、暇疵少)翡翠A货产量稀少而且价格高昂,利益驱使奸商造假,经过充填(通常是先用强酸强碱将水头不够或者暇疵较多的翡翠“洗”干净然后充填高分子聚合物等)处理的称B货(这个“B”大多数理解都是从英文“Bleached & polymer- impregnated jadeite”——“漂白和注胶硬玉”而来);翡翠C货(比较容易接受的理解是来自英文Colored jadeite——染色翡翠)则是染色的翡翠,这种染色大多数都是染成讨人喜爱的绿色,当然也有染成紫色和黄褐色的;如同时存在充填和加色处理的称B+C货;在无色翡翠上镀上绿色薄膜被称为翡翠D货,这种方法处理大多数时候只是在戒面上使用,也有人把其他玉石冒充的翡翠称为D货。A、B、C、D货并不是A级、B级、C级、D级的“等级”之意,而只是表明翡翠是否被“处理”的身份标记。 简而言之, A货:未经任何人工化学处理。

A+B货:仅仅经过弱酸弱碱清洗优化,并不用强酸腐蚀、漂白和灌胶,本身也是不错的翡翠,按2003年以前的标准,属于A货。传统上,在翡翠饰品接近完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采用弱酸、弱碱去脏,并注蜡抛光,这样的翡翠仅仅做了表面优化处理,并不影响和伤害内部结构,但是2003年新的标准规定,任何化学加工包括注蜡都不能算A货,因此这样处理的翡翠被行业内称为A+B货,是为了跟真正的B货加以区别,以正确反映翡翠的价值等级。A+B货轻轻磕碰声音依然清脆,结构没有受到较大破坏,市场价值要比B货高很多,仅次于A货,如果不加以声明,很多商家会当作A 货出售。另外还有一种所谓的A+B货,是指采用最新研制的有机胶进行灌注,得到的成品无论从硬度、光泽还是声音,都跟A货十分接近,几乎可以乱真,而实际上是纯粹的B货,这两种“A+B”货的区别,因为都有酸蚀纹,就看翡翠内部的絮状物分布和裂绺情况了,一般来说,絮状、裂绺明显的是天然翡翠,而各个方面比较完美的则是处理翡翠。(这是一个难点,所以多说一些,因为很多人会在这里走眼,尤其是只看图片或者外观,根本无法分辨,即使上手,如果没有放大镜也很难一下分辨出来,这时有明显的裂绺或者絮状物反而是天然翡翠的特征了。) B货:酸洗、漂白、灌胶,外观水头很好,表明光泽有胶感,敲击声音发闷,价格相对较为低廉。但好的B货比差

玉石鉴定方法

玉石鉴定方法 1、最简单最全面的玉石鉴别方法!玉器的鉴别,有三个内容,一是鉴别玉质,即玉器的玉料品种是什么;二是鉴别人工处理,即玉器的颜色及古玉的沁色或者其它特性是否人工处理所致;三是鉴别仿冒品甚至合成品,即将真品的假冒者鉴别出来。 1.软玉鉴别软玉通常被人工处理者并不多见,因其追求的是色白,因而用不着想方设法去染色。软玉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的玉种。因而有仿冒品出现。出现最多的仿冒品是蛇纹石玉、石英岩玉和方解石玉等。 软玉的感观特征,一是光泽,为特征的油脂光泽,或带有油脂感的玻璃;二是结构,软玉是一种纤维状小晶体交织组成的玉石,可以见到纤维状小晶体交织组成的、稀疏不等的花斑,但却没有透明的颗粒状小晶体,也就是所谓的“斑晶”;三是透明度,相对可能混淆的玉石而言,它的透明度相对较差,虽说是半透明至不透明,实际上大部分玉石是微透明的,而半透明的软玉已不容易见到。 2.硬玉鉴别 翡翠的表面有星点状、线状及片状闪光。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是其他宝石所不具备的,所以看颜色不仅要看色彩与色调,也要注意到颜色的组合和分布。

翡翠的光泽是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或者是带油脂的玻璃光泽。透明水头好的翡翠清润透撤,为其他玉石所没有。将翡翠光滑表面于脸上或唇边有凉凉的感觉。 最简单的方法: 1、对着阳光看,玉里有些云雾状的东西,一团一团的,象棉絮一样。 2、玉的硬度很高,象金刚石一样,所以可以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的痕来。 3、玉是凉的,放一根头在玉石上,用打火机烧,贴着玉的头发烧不断 玉的分类: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於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於不同种质会有差异。 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故现时市场上的玉器饰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着会集中介绍硬玉-翡翠。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玉石的评价

第 10 章玉石的评价 10.1玉石原料评价方法 10.1.1玉石原料(raw material)的特征 其典型的特征有: (2)可能将仪器带往原料产地。 (3)可能在程度上掩盖了玉石原料的本来特征, (4)原料进行作假,方法各种各样。 (5)原料的交易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因此许多玉石原料称为“赌石” ) 10.1.2玉石原料的评价方法 玉石原料的评价最好在实验室进行,至少下列方法是可以使用的。 1.显微镜放大观察 2.称或天平 10.1.3玉石成品的评价方法 1.用肉眼进行总体观察 2.放大检查 3.比色石 4.天平 5.综合评价 10.2翡翠(jade)的评价 11.2.1翡翠原石的评价 1.皮与质量 (1)粗砂皮。 (2)细砂皮。

(3)砂皮。 (4)伪造皮。 (5)染色皮。 2.外皮与绿 (1)绿硬。 (2)绿苔。 (3)绿眼。 (4)绿丝。 (5)绿软。 3.外皮与绺绺对翡翠的质量危害极大,即使有高绿,而且质地又好,但裂绺太多,也将会毫无价值。 绺有大型绺和隐蔽绺之分,大型绺(如通天绺、夹皮绺和恶绺等)在 外皮上表现较明显,易于认识。而一些与仔料融为一体的隐蔽绺就很难 危害识别,大,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1)台阶式。 (2)沟槽式。 (3)交错式。 4.外皮与门子 (1)线状门子。 (2)面状门子。 (3)多处开门子。 (4)假门子: a 、镶门子。 b 、高翠镶门子。 c 、垫色门子。

d 、灌色门子 11.2.2翡翠成品的评价 1. 评价的依据 10-1 2. 各依据评价特征 (1)颜色: (2)透明度 3)结构 (4)裂绺和瑕疵。 5)工艺质量 6)重量。 3.综合评价 表翡翠综合质量经济评价表

开珠宝店的一些经验总结

开珠宝店的一些经验总结 一、“硬件”建设 (一)珠宝玉石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其营销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那么开设珠宝店要注意什么问题呢?首先是购物环境的布局,可以分为外部购物环境和内部购物环境两种:外部环境包括购物环境的选址,购物环境的门面装饰、购物环境的周围环境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店铺的内部装修、柜台及商品的陈列方式、橱窗的设计、POP广告的摆放等因素。外部购物环境和内部购物环境都属于"硬件"部分。(一)首先外部环境的好坏,对营销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珠宝店的地理位置:珠宝店所处的地理位置与销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最明显的是地理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客流量的大小。因此,许多珠宝商纷纷一些城市的繁华路上或者著名的旅游景点开设珠宝店。以吸引更多的客流入店参观选购。2、珠宝店的门面装饰:门面装饰(也就是招牌)是用以识别商店、招揽生意的牌号,他可以加强消费者对该商店的印象,同时也起到广告的作用。对于具有高度概括力和强烈影响力的招牌,对消费者的视觉刺激和心理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个好的招牌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与兴趣――一些形式新颖独特的富有艺术性和形象性,并具有文化素养的招牌,能迅速的抓住消费者的视觉,给人美的享受,诱发浓厚的兴趣与丰富的想象(2)加强记忆易于传播――一些设计独特的、易读易记的招牌,可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消费者中广为流传,起到商业广告的传播作用。3、珠宝店的周围环境:珠宝店周围的环境,可以影响消费者对该购物环境的辨认,也可能影响到消费者购物的方便程度。如果销售同类商品的商店相对集中,他们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一种规模效应(也称马太效应)。 (二)理想的购物环境应该尽可能的为消费者提供方便购物的条件,使消费者的在这个环境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满意,并且消费者消费后,得到满意的购物体会,且把这种良好的体验告诉其他消费者,把购物场所提供的良好服务和良好的企业形象传播出去。对于珠宝店来说,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内部的设施布置,营业员的服务质量,店铺所能提供的服务等必须是高质量的,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并给他们留下良好的购物印象。商店内部装饰,包括柜台的布置、墙壁、地板、天花板的设计,以及内部照明、声响、气味和湿度的调解与控制等内容。良好的内部装饰,对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提高经营效率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他对消费者的感觉器官有较强的刺激力,使他们在观赏和选购商品的过程中,感到典雅、舒适、和谐,始终保持兴致勃勃的情绪,从而促进购买行为;另一方面,他也能使营业员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服务热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1、柜台的布置的基本要求包括:(1)方便消费者的观看和选购;(2)便于货品的陈列;(3)与整体购物环境相协调;(4)方便消费者的行动;(5)便于营业员拿取货物;(6)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增加展示所销商品的机会。2、珠宝店经营的珠宝产品,都是功能独特的名贵商品,一般来说价格相对较高。消费者在购买这类商品时,一般都愿意花较多的时间,或许在购买前还进行过周密的考虑,制定相应的购买计划,然后采取购买行为。因此,对于珠宝店的柜台来说,其内部陈列的商品,除了要符合上述基本要求外,还必须摆放整齐,充分显示珠宝产品的个性特点、美感和质感,增强消费者对店铺所售商品的信任感。3、颜色的调配:不同的色彩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产生不同的心里感受。颜色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常见玉石的鉴定

第5章常见玉石的鉴定 5.1 翡翠(硬玉)(jade)的鉴定 5.1.1 翡翠原石的鉴定 1. 习性与产出状态 2. 矿物成分 3. 结构构造 4. 翠性 5. 比重 5.1.1 翡翠成品的鉴定 1.肉眼鉴别 颜色变化、变斑晶交织结构、纤维状交织结构等,若斑晶够大,尚能见“翠性”或“苍蝇翅”;玻璃到珍珠光泽;透明度变明大,一般关透明到不透明。 2.仪器测定 (1)折射率仪:折射率约为1.66。 (2)比重:3.34。 (3)分光镜:无色者能见到437nm的谱线;绿色者除此之外,在690、660、630nm处可能分别见到一弱带。 (4)偏光镜:在正交偏光镜下旋转360度,为全亮。 3.和相似宝石的区别 和翡翠易相混的宝石有软玉,独山玉,澳玉、石英岩玉、符山石玉、岫玉、祖母绿、染色大理等,但通过肉眼观察和仪器测定很容易将它们区别开来,因为它们的物理特征有明显差别。 4. 优化处理翡翠B货、C货和B+C货的鉴定

在珠宝界,一般将除加工外,未经过任何物理、化学处理,颜色结构均匀天然的,没有外来物加入的翡翠称为A货;颜色为天然的,为了增加其净度而经强酸处理,并在处理后进行注胶或其他物充填的翡翠称为B货;天然无色,其颜色由人工染色而成的翡翠称C货;若既经强酸处理,胶充填,又进行过染色的翡翠称B+C货。 (1)C货翡翠的鉴定:可从下列几方面去留意观察。 A. 对颜色; B. 查尔斯滤色镜; C. 用分光镜观察; D. 紫外光下的反应。 (2)B货翡翠的鉴定:可从下列几方面去留意观察。 A. 颜色方面; 2. 光泽方面; 3. 结构方面; 4. 比重方面; 5. 表面特征; 6. 紫外灯下的反应; 7. 用红外线吸收光谱仪鉴别; 5.2 软玉(nephrite)的鉴定 5.2.1 软玉原石的鉴定 1.习性及产出状态 2. 矿物成分 3. 结构 4. 光泽:软玉具油脂—玻璃光泽。 5. 比重:约为2.95。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宝石的评价

第3部分宝玉石的评价 第9章宝石的评价 9.1 钻石的评价(evaluation) 9.1.1 钻石评价的依据 钻石的评价有下列四个标准: (1)克拉重量 (2)颜色(Color) (3)净度(Clarity) (4)切工(Cut)。 9.1.2 克拉重量(Carat weight) 1. 重量的表示 (1)克拉(Carat) (2)分(Point)。 (3)格令(Grains)。 (4)每克拉有多少颗。 2. 钻石的称重 对于未镶钻石,其重量可有天平精确称得。 对于已镶的钻石,其重量的精确测定就存在困难了。一般是根据其大小,对其作出初步的估算。 3. 克拉重量与价格 对于成品钻而言,在其他条件(颜色、净度和切工)都相同的情况下,重量越大,其价格越高。 9.1.3 颜色(Color) 1、钻石颜色的等级特征

表9-1 各种钻石成色等级比较对照表 2. 颜色分级的实践 钻石的成色分级一般要求有以下四个基本条件:一套比色石(标准比色石),合适的灯源,中性的分级环境,以及经验。

(1)标准比色石。 (2)合适的光源。 (3)中性的分级环境。 (4)经验。 3. 成色分级步骤 (1)未镶嵌的成品钻石的颜色分级。 (3)镶嵌钻石的颜色分级 (3)不同比色石的颜色分级。 4. 颜色与价格 9.1.4 净度(Clarity) 1. 净度的概述 表10-2 各种钻石净度等级系统对照表

2. 净度分级的必要条件 (1)钻石的清洁 (2)透镜的放大倍数 (3)照明条件。 3. 净度分级的步骤: (1)每个小面逐一检查:净度分级必须进行每个小面检测后方可确定净度。 (2)确定净度的级别: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包裹体数量。 包裹体大小。 包裹体位置。 包裹体明亮度。 包裹体的类型。 9.1.5 切工(cut) 1. 概述 标准的切工,共有57个面。各小面的名称见图10-5所示.

国家标准《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颁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8115615.html, 国家标准《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颁布 作者:李坤冉文生 来源:《收藏界》2014年第04期 和田玉已成为公认的国石,在全国乃至世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大众所喜爱。和田玉以其丰富的资源、神奇的文化内涵、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投资回报而得到迅速开发。目前,和田玉的分类和分级判定不明确,致使一些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使得和田玉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此外,检验机构在检验过程中掌握的尺度不一,也造成了对和田玉等级的评判不一,影响和制约了和田玉产业的发展。 2014年1月由新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疆和 田玉器有限公司负责起草的国家标准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正式颁布。 该标准的批准发布将对和田玉颜色分类工作提供实物依据,降低人为因素及外界环境对颜色的影响,使得和田玉的颜色分类有据可依、有物可参,为和田玉的价值评估、社会监督检验和打假执法等提供技术依据,对推动和田玉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和田玉产业走向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研究工作历时十年,研究过程经历坎坷,困难重重。难点之一是样品采集的难度比较大,原因在于制作标准样品的材料在质地、色调、绺裂、均匀程度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再者对通过初选的原料加工以后抛光再进行筛选,能够选到符合要求的样品少之又少。第二个难点是标准样品的定值,特别是确定白玉和青白玉的下限值。 《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早期采用不同分析测试仪器对各类颜色不同的和田玉样品进行了测试,但经过大量数据结果的对比分析,难以寻求到相应的可以量化的特性指标来对不同颜色和田玉品种进行分类,而且众多测试条件需要对和田玉样品进行破损,在珠宝玉石行业有损检测并不被提倡,也不利于和田玉成品的分类。根据标准样品研究的相应规定和要求以及对各类和田玉样品检测结果的分析,研究小组人员经过研究,认为感官分析方法适用于和田玉的颜色分类。根据GB/T 10220《感官分析方法总论》、GB/T 10221《感官分析术语》、GB 12310《感官分析方法成对比较检验》及GB/T 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等标准资料反复研究讨论,制定出了《和田玉实物标准颜色分类定值方法》,为《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的定值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最终经过了样品采集、样品分类与筛选、样品分析与比对、标准样块加工、样品均匀性检验、感官评价定值等过程确定出和田玉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描述 将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及糖玉原矿严格按照长×宽×高为30×20×10毫米的规格进行切磨并抛光,制成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每套共6件,包括白玉、青白玉、青玉、碧

宝玉石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深圳市职业技能鉴定宝玉石检验员考核大纲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宝玉石检验员(师)。 1.2 职业定义 用抽样或全数检查方式对贵金属饰品的质量,珠宝玉石的真伪,加工质量,品质分级及镶嵌工艺进行检验及评估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大纲共设两个等级,分别为: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较强的理解、判断能力,无色盲、色弱,并有一定的空间感、审美能力、计算及动手操作能力。 1.6 鉴定要求 1.6 .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6 .2 申报条件 参照《关于印发职业技能鉴定各职业报考条件的补充通知》(深职鉴办〔2013〕15号)执行。 1.6 .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各等级的理论知识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宝玉石检验员中级、高级为150分钟。 1.6 .4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150分钟。 1.6 .5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 技能操作考核在配备相应的工具、检验设备及考试样品,符合检测要求的室内环境中进行。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要求、法律与法规相关知识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2)严格按国家技术标准进行检验,保证公平、公正、科学、严谨; (3)认真负责,严于律己,不骄不躁,吃苦耐劳,勇于开拓; (4)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 (5)爱岗敬业,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2.2基础知识 (1)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知识; (2)误差及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 (3)抽样检验的基础知识; (4)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常识 2.3 专业基础知识 (1)宝玉石基本概念; (2)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及有关地质学的基础知识; (3)宝石物理、化学性质相关基础知识; (4)贵金属材料性质的有关知识; (5)光学及相关仪器原理的基础知识; (6)评估相关基础知识。 2.4专业知识 (1)常见宝玉石的性质及鉴定特征; (2)抽样检验的基础知识; (3)珠宝玉石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 (4)常见宝玉石的检验方法; (5)常用宝玉石检测仪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知识; (6)饰品的制作工艺和质量要求; (7)宝玉石质量评估原理及基本方法。 2.5专业相关知识 (1)贵金属首饰检验; (2)工艺美术设计基础知识。 (2)珠宝首饰设计; (3)贵金属材料物理、化学的一般知识; (4)饰品生产工艺的一般过程。 2.6 质量管理知识 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及安全监督有关条例 2.7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湖北省宝玉石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路径创新研究

湖北省宝玉石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路径 创新研究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宝玉石专业;校企深度融合;评价机制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课题研究背景 教育部、财政部于2019年3月29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意见中提到高职院校应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湖北省宝玉石专业在全国宝玉石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湖北省宝石学教育包括本科教育院校2所,专科教育3所,另外还有职业教育,其

中GIC职业教育规模最大,至今累计培养学生近10万人次,学员遍布大陆地区各省(市、区)珠宝质检站及各大珠宝公司。这些院校和机构主要设置有珠宝鉴定、珠宝设计与工艺、珠宝营销管理等方向,为整个行业和产业培养专业型人才。随着珠宝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面临升级转型,需要更加贴合市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深度融合成为开展宝玉石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但湖北省宝玉石专业校企合作面临许多问题,如政策、机制、体制不健全,缺乏沟通机制和平台等。 本项目立足现实情况,研究分析湖北省宝玉石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路径创新,以推动湖北省宝玉石教育的发展,为行业注入活力和动力。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主要分布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困境及策略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①困境及策略方面:代表性的如赵蒙成(2016)、吴萍(2016)、徐胤莉(2017)、王丽萍(2017),主要观点为校企深度结合的过程面临着校企合作的政策、机制、体制不健全,高校对企业缺乏吸引力,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动力,校企缺乏沟通交流的机制和平台等困境,需完善制度构建和管理模式、完善协同机制、加强校企沟通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②管理机制方面:如赵旖旎(2019)认为应该探索多维校企合作的机制,建立校企多维融合机制,构建多维保障机制,打造多维动力机制。③人才培养方面:代表性的如刘光明(2018)推荐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开发了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室,推行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