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例窒息死亡的法医学分析

合集下载

法医工作中的鉴定人体窒息死亡原因

法医工作中的鉴定人体窒息死亡原因

法医工作中的鉴定人体窒息死亡原因(正文)在法医工作中,鉴定人体窒息死亡原因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

人体窒息死亡是指由于窒息导致身体无法正常进行气体交换,最终导致死亡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人体窒息死亡的原因及其在法医工作中的鉴定方法。

一、窒息死亡的原因窒息死亡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界压力引起的窒息:外界压力包括窒息物直接施加在呼吸道上的压力,如外物或窒息工具阻塞气道。

2. 缺氧引起的窒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限制了氧气供应,导致细胞无法正常进行呼吸作用从而窒息死亡。

3. 化学性窒息:某些气体或化学物质进入呼吸系统后,能与血液中的氧气结合,以致无法满足身体正常需求而导致窒息死亡。

4. 窒息激素过度分泌:某些疾病会导致身体对窒息的过度敏感,从而引起窒息死亡。

二、法医对人体窒息死亡原因的鉴定在法医工作中,对人体窒息死亡原因的鉴定需要综合各种证据和技术手段来进行。

以下是常用的鉴定方法:1. 病史和尸检:法医通过详细了解死者的病史,结合现场调查和尸体尸检,来确定窒息死亡的可能原因。

2. 环境分析:法医通过分析窒息死者周围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温度、湿度等因素,来判断是否有化学性窒息的可能性。

3. 检测呼吸道和肺部:法医会仔细检查死者的呼吸道和肺部,包括检测有无物质阻塞、疤痕或炎症等,以确定窒息的具体原因。

4. 其他检验:法医还可以借助现代化验技术,如血液和尿液分析,以了解窒息死者体内的化学物质含量和异常情况。

通过以上鉴定方法的综合分析,法医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人体窒息死亡的具体原因,并提供科学依据供司法机关参考。

三、窒息死亡相关案例和进展在实际法医工作中,窒息死亡鉴定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案例和进展。

1. 窒息死亡的误判:由于窒息死亡原因多样化且复杂,有时法医的鉴定结果可能受到误判。

因此,为了提高窒息死亡的鉴定准确性,需要进一步完善鉴定技术和加强专业培训。

2. 窒息死亡的预防和救治:窒息死亡是可以预防和救治的,特别是在窒息事故中的急救措施对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性窒息”手段系列杀人案的法医学鉴定

利用“性窒息”手段系列杀人案的法医学鉴定
有 散在 多处 黄 豆大 小 出血点 : 部皮 下及 浅层 肌 肉未 颈 见 明显 出血 . 会厌 软 骨 处 有 点状 出血 . 两侧 舌 骨 大 角
并伴出血: 双侧 胸腔 未见 明显 异常 , 双肺 淤 血 , 心脏 表
面 可见 针尖 样 出血点 : 胃内空 虚 , 胃黏膜 完 整 , 见针 可
法 医 学 杂 志 2 1 0 1年
8月 第 2 7卷 第 4期

3l 3・
利用“ 性窒息” 手段系列杀人案的法医学鉴定
戴 朝 晖 。陈 滨 滨 .
(. 沙 市公 安 局 芙 蓉分 局 刑 侦 大队 , 南 长 沙 40 0 ;2 苏 州 市公 安 局 吴 中分 局 刑 警 大队 , 江 苏 州 25 2 ) 1长 湖 10 0 . 浙 1 18 关 键 词 :法 医病 理 学 ; 人 ; 杀 窒息 ; 行 为 性
1 案 例
11 案 例 1 . 某年 1 月 2 1 7日凌 晨 . 在一 招 待所 客房 内发现 一 年 轻 男子 赤身 上 吊死 亡 调查 发现 死者 人 住房 间时 经 有 另 外一 名男 性 陪 同 . 该男窗 帘 遮蔽 , 室
吊钩处 绳结 为死 结 . 下端 为 活套 , 型为前 位 . 尸体 缢 在
臀部 下 地面 有一 堆 大便 . 阴茎 呈勃 起 状 态 头皮 表 面 未 见 明显异 常 , 面部淤 血 、 颜 肿胀 并有 针 尖样 出血点 , 睑 、 结 膜 可 见 针 尖 样 出血 点 , 黏 膜 发 绀 , 尖 外 球 唇 舌
及 甲状 软骨 未见 骨折 . 双侧 颈 动脉 内膜 可见 横 形裂 纹
枕 部消 失 . 缢沟 处皮 肤呈 暗 褐色 。 部伴 擦伤 . 沟 间 局 缢 皮 肤 可 见皮 下 出血 . 沟 印 痕 与缢 绳 花 纹 相 同 : 部 缢 颈 甲状软 骨处 有 45 m 15 I 挫伤 .c x . c1 I 尸 体 解 剖 : 液 呈 暗 红色 不 凝 固状 ; 部 头 皮 下 血 额

法医学在鉴定人体窒息死亡中的作用

法医学在鉴定人体窒息死亡中的作用

法医学在鉴定人体窒息死亡中的作用人体窒息死亡是指因窒息而导致机体无法维持正常呼吸,进而引发生命停止的一种突发状况。

窒息死亡的鉴定对于刑事案件的解决以及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法医学作为一门研究病理学以及司法医学交叉领域的学科,在窒息死亡的鉴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医学在鉴定人体窒息死亡中的作用,并介绍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一、窒息死亡的定义和机制窒息,简单来说就是缺氧或缺乏呼吸气体。

当呼吸道被堵塞或关闭时,无法正常进行氧气摄取和二氧化碳排出,导致机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当窒息时间过长,机体无法适应缺氧状态,最终会导致窒息死亡。

二、法医学在窒息死亡鉴定中的作用1. 尸检与病理学鉴定尸检是窒息死亡鉴定的基本步骤之一。

法医学专家通过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观察、皮肤和黏膜颜色的变化、颈部及口腔内的痕迹等,以了解窒息死亡的具体原因。

同时,法医学专家还可以通过病理学鉴定,对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变化进行分析,确定窒息的程度和致死原因。

2. 窒息死亡的认定标准法医学根据一系列的标准来对窒息死亡进行认定,这些标准包括窒息死亡的机制、致死原因、窒息时间等。

通过对尸体及现场状况的分析,法医学专家能够准确判断窒息死亡的发生,并给出相应的法医学鉴定报告。

3. 窒息死亡案件的刑事鉴定在刑事案件中,窒息死亡可能与他人的犯罪行为有关。

法医学在此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现场状况、尸体和可能的凶器等进行调查和鉴定,为司法机关提供可靠的证据和分析结果。

三、法医学鉴定中的方法和技术1. 窒息死亡的模拟实验为了更好地了解窒息过程和死亡机制,法医学会开展相关的模拟实验。

通过让志愿者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窒息实验,法医学家可以观察并记录不同窒息程度下的生理变化和体征,进一步研究窒息死亡的过程。

2. 调查分析与证人证言窒息死亡鉴定中,法医学专家常常进行相关调查和证人询问。

调查分析可以帮助法医学家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得到现场状况的重要线索,以便更准确地鉴定窒息死亡的原因和过程。

法医学机械性窒息

法医学机械性窒息
缢死时的体位和姿势不同,其颈 部所承受体重的压力不一样。
(三)缢死姿势
缢死时的体位和姿势不同,其颈 部所承受体重的压力不一样。
缢死可在完全悬吊或蹲、跪、卧 等任何体位下发生。
根据绳套压迫颈部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三种缢型 1、前位缢型
根据绳套压迫颈部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三种缢型
1、前位缢型
根据发生的原因可将窒息分为五类: ① 机械性窒息; ② 空气中缺氧所致的窒息; ③ 电击所致窒息; ④ 中毒性窒息; ⑤ 疾病性窒息;
(三)机械性窒息的定义
由机械暴力引起呼吸障碍,导致 氧气吸入减少或停止,二氧化碳在体 内潴留,而出现的病理状态称为机械 性窒息(mechanical asphyxia)。
根据发生的原因可将窒息分为五类: ① 机械性窒息;
根据发生的原因可将窒息分为五类: ① 机械性窒息; ② 空气中缺氧所致的窒息;
根据发生的原因可将窒息分为五类: ① 机械性窒息; ② 空气中缺氧所致的窒息; ③ 电击所致窒息;
根据发生的原因可将窒息分为五类: ① 机械性窒息; ② 空气中缺氧所致的窒息; ③ 电击所致窒息; ④ 中毒性窒息;
(五)法医学鉴定 1、有无窒息死亡的一般征象; 2、颈项部缢沟的印痕与现场缢绳的性
质是否互相吻合; 3、根据体位、姿态、缢沟以及尸体上
有无抵抗伤、碰撞伤或其他暴力痕迹和病 变,以辨明自杀或他杀;
(五)法医学鉴定 1、有无窒息死亡的一般征象; 2、颈项部缢沟的印痕与现场缢绳的性
质是否互相吻合; 3、根据体位、姿态、缢沟以及尸体上
2、堵塞性窒息
2、堵塞性窒息 闭塞呼吸道 Nhomakorabea 2、堵塞性窒息 闭塞呼吸道 固体
2、堵塞性窒息 闭塞呼吸道 固体 液体

法医工作中的鉴定人体疑似窒息死亡原因

法医工作中的鉴定人体疑似窒息死亡原因

法医工作中的鉴定人体疑似窒息死亡原因在法医工作中,鉴定人体疑似窒息死亡原因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窒息死亡是指由于呼吸道被阻塞或供氧不足,在一定时间内无法获得足够氧气而导致的死亡。

本文将介绍法医工作中鉴定疑似窒息死亡的原因和方法。

一、窒息死亡的原因1. 外部窒息外部窒息是指气道被外物堵塞或压迫所导致,常见的原因包括意外吞咽异物、喉部压迫、颈部外伤等。

外部窒息的特征是气道明显受阻,无法正常呼吸。

2. 内部窒息内部窒息是指通过呼吸道如气管、支气管、肺泡等内部结构发生窒息,常见的原因包括哮喘、肺水肿、肺栓塞等。

内部窒息的特征是气道通畅,但氧气无法有效进入肺部供给机体所需。

二、法医工作中的鉴定方法1. 现场勘查在窒息死亡案例中,法医鉴定人员首先进行现场勘查,对死者周围环境进行仔细观察。

他们会寻找是否有堵塞气道的可能物品,例如食物残渣、异物等。

2. 尸表检查尸表检查是检查尸体外观的过程。

在鉴定疑似窒息死亡的尸体上,法医人员会寻找可能与窒息相关的痕迹,如面部充血、舌根水肿、紫绀等。

3. 解剖学检查解剖学检查是对尸体内部进行细致的检查。

法医人员会仔细观察气道是否有阻塞物,对肺、支气管、气管等结构进行切割和观察。

他们还可能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认死因是否与窒息有关。

4. 辅助检查为了进一步确认死因,法医人员可能会进行一些辅助检查。

其中包括毒物分析、放射学检查、血气分析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额外的证据,帮助确定窒息死亡的原因。

三、窒息死亡的法医特征1. 非机械性窒息在法医鉴定中,窒息死亡通常被归类为一种非机械性窒息。

机械性窒息通常是由外部压迫或封堵气道导致的,而非机械性窒息主要是由于呼吸道功能障碍或供氧不足引起的。

2. 临床表现疑似窒息死亡的尸体常表现出明显的窒息特征,如面部充血、舌根水肿、紫绀等。

这些表现与窒息对氧气供应不足引起的生理反应相关。

3. 解剖学特征在解剖学检查中,法医鉴定人员通常会寻找气道的阻塞物和呼吸系统的异常。

法医学-04机械性窒息---

法医学-04机械性窒息---

机械性窒息窒息(Asphyxia)▪概念:影响呼吸过程中任一环节,影响正常的气体交换过程,导致体内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组织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紊乱,即称为窒息(asphyxia);因窒息造成的死亡称为窒息死(death from asphyxia)。

发生原因分类▪机械性窒息(mechanical asphyxia)▪中毒性窒息(toxic asphyxia )▪电性窒息(electric asphyxia)▪空气缺氧性窒息(asphyxia due to lowatmospheric oxygen contet)▪病理性窒息(pathological asphyxia)▪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机械性窒息▪概念:由机械性暴力作用引起的呼吸障碍而发生的窒息。

如:压迫颈部或胸腹部,阻塞呼吸道等妨碍呼吸的进行。

▪主要是妨碍外呼吸(肺循环进行的血液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的进行。

机械性暴力作用的方式和部位分类▪闭塞呼吸道入口的机械性窒息:捂死▪压迫颈部的机械性窒息:缢死、扼死、勒死等;▪异物堵塞呼吸道的机械性窒息:哽死(固体异物堵塞呼吸道)溺死(液体异物堵塞呼吸道)▪压迫胸腹部的机械性窒息:压死、挤死、活埋;▪体位性窒息:长时间被限制于某种特定的体位,使呼吸功能及静脉回流受阻而发生的窒息;▪性心理性行为异常者在进行特殊性活动时措施失当,发生的意外性窒息--性窒息。

机械性窒息的尸体检验(一)尸表检验:1:颜面肿胀、发绀;2:瘀点性出血;3:尸斑显著、出现早;4:尸冷缓慢;5:牙齿出血(玫瑰齿)--牙颈部表面玫瑰色6: 大小便失禁、精液排出、口涎流注。

尸体内部征象1: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2:内脏瘀血;3:内部脏器瘀点性出血-常见于肺胸膜和心包脏层--又称为“Tardieu”氏斑;4:肺气肿、肺水肿;5:脾贫血;一、颈部受压的机械性窒息▪颈部受压的机械性窒息死1:缢死(death from hanging)2:勒死(strangulation by ligature)3:扼死(manual stragulation)(一)缢死(death from hanging)▪概念:利用自身全部或部分体重,使套在颈(项)部的绳索(或其他类似物件)压迫颈项部所引起的窒息性死亡。

机械性窒息死亡他杀案件的法医学分析

机械性窒息死亡他杀案件的法医学分析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S u m m a r i z i n g t h e f o r e n s i c f e a t u r e o f t h e p a t t e r n o f me c h a n i c a l a s p h y x i a d e a t h c a s e s t h r o u g h t h e a n a l y s i s
加 害方 式以徒手 、 扼颈为主 。不 同窒息征 象间的检 出率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被害人指 甲拭子提取到案犯 D N A成分几
率 高( 2 1 . 0 5 %) 。 结论
定具有 法医学意义 , 被害人指 甲拭子应作 为 D N A的重点检验 部位 。 关键词 : 机械性窒息死亡 ;窒息征象 ;D N A
Q Z H A N G K a i , C H E N G J i a n ・ d i n g  ̄ , Z HA N G We n — h u a 4 ( j . C r i mi n a l P o l i c e D e t a c h m e n t , D o n g g u a nP u b l i c S e c u r i t yB u r e a u , D o n g g u a n , G u a n g d o n g5 2 3 0 0 0 ; 2 . D e p a r t en m t o f F o r e n d i c Me d i c i n e , Z h o n g s h a n S c h o o l f Me o d i c i n e , S u n Y a t — s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 G u a n g z h o u , G u a n g d o n g5 1 0 0 8 0 ; 3 . T h e ub P l i c S e c u r i t yB u r e a uo fN a n p i n gY a n p i n gD i s t r i c t , r u j i o  ̄, N a n p i n g3 5 3 0 0 0 ; 4 . C r i m i n lP a o l i c e D e t a c h m e n t , Na n y a n gP ub l i c S e c u r i t y B u r e a u, N a n y a n g , He n a n 4 7 3 0 0 0 , C h i n a )

成人睡觉窒息死亡案例分析

成人睡觉窒息死亡案例分析

成人睡觉窒息死亡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1999年11月11日夜班,某矿掘进队职工张某,家中父母生病,白天给父母看病,因保勤不好请假,于是硬是打着精神去上班,也没有吃饭就匆匆地下井了。

当班班长安排他运料,他早早就来到距料场50米左右的一个临时密闭墙前,认为时间还早,又由于班前未休息好,就想歇一会儿,又怕安检员认为是在巷道里睡觉,便打开临时密闭的一块板,爬进去并关了灯,到里面去休息了。

但这一休息就再也未醒过来。

二、原因分析1、张某没有休息好就上班下井,上班时睡觉。

张某对“一通三防”基础知识不懂,跑到不通风的密闭里去睡觉休息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跟班队长和值班队长没有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不佳就安排下井,班长安排工作不具体,单岗作业,互保联保安排不到位是造成此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责任划分1、张某安全意识淡薄班前没有休息好就上班下井,对“一通三防”常识不懂,到密闭内去休息属严重违章作业。

张某应负直接责任。

2、值班队长和跟班队长没有仔细察看员工精神状态就安排下井工作,班长安排张某单岗作业,互保联保不到位,应负主要责任。

3、技术副队长对作业规程贯彻不到位,对基本常识和应知应会学习不到位应负技术管理责任。

4、队长、书记对员工安全教育不够,造成安全思想意识淡薄,基本常识和应知应会不懂,应负领导责任。

四、事故防范措施1、加强教育培训,要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三违现象发生;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和应知应会,提升防范能力和操作水平,避免无意识或无能力的误操作。

2、加强跟班值班制度的落实,发现员工精神不佳和思想情绪不对应及时了解清楚,不让不安全人员带着情绪下井,同时加强互保联保制度的落实,跟值班队长和班长监管好每位员工的安全。

3、队长书记要加强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对人、物、环境等各安全因素的管理,杜绝不安全因素存在。

五、事故体会与感想通过本次事故我们可以看到,要加强员工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要杜绝人的无意识和无知违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 占奇 , 张 文 锋

要: 目的
探讨 窒息死 亡特征 和死 亡方式 , 为 案件提 供侦 查 方 向和诉 讼证 据 。方法 回顾性 分 析 开封 市
公安 局 2 0 0 6~ 2 0 1 2年 1 2 5例 窒 息 死 亡 案 例 , 对死者 的年龄 、 性别、 死亡 方式 、 窒息 原 因 、 窒息 征像 等 进行 统计 分析 。
引起 组织 细胞 代 谢 障碍 、 功 能 紊 乱 和 形态 结 构 损 害
造成 窒息 ¨ 。根 据 窒 息 的 发 生原 因 、 机 制 和 病 理 过
程, 可 将 窒 息 分 为 以下 5类 : 机械 性 窒息 、 电性 窒息 、
2 . 4 尸表 检查及 尸体 解剖 情况 ①尸 体体 表征像 :
关键 词 : 窒分类号 : D F 7 9 5 . 4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 号 : 1 6 7 2— 6 8 8 X( 2 0 1 3 ) 0 4—0 3 0 6— 0 2
人体 的呼 吸 过程 有 任 何一 个 环 节 受 阻或 异 常 , 都会 导致 全身各 器官 组织 缺 氧 , 二 氧 化碳 潴 留 , 从 而

30 6・
De c e mb e r 2 01 3 Vo 1 . 31 No. 4
1 2 5例 窒 息 死 亡 的 法 医 学 分 析
Ana l y s i s o n As ph y x i a De a t h o f 1 2 5 Ca s e s i n Fo r e ns i c M e d i c i n e
2 . 3 窒息原 因 扼死 4 1例 ( 3 2 . 8 %) , 勒死 3 0例 ( 2 4 . 0 %) , 缢 死 1 4例 ( 1 1 .2 %) ,溺 死 2 1 例 ( 1 6 . 8 %) , 缺 氧 4例 ( 3 . 2 %) , 中毒 性 窒息 1 5例
( 1 2 . 0 % ) 。
讼 证据 。 1 资 料 与 方 法
3 . 1 - 陛别及 年龄 分析 窒 息死 亡 案例 中 , 死 者 多为 女性 , 可 能 与女 性 体 力 弱 、 抵抗能力差、 易 被 控 制 有 关 。年 龄 多集 中 在 3 1~4 5岁 , 中 年 人 是 社 会 的 主
收集 开封 市公 安 局 2 0 0 6~2 0 1 2年 窒 息 死 案 件 资料 共 1 2 5例 , 对 案例 资料进 行 回顾性研 究 。
肺 气肿 、 肺水 肿 , 胰 腺 出血等 。
3 讨 论
见 于 自杀 、 他 杀和 意外等 , 故 正确 判 断窒 息死 亡 的性
质直接 影 响案件 的定性 。作 者 回顾 性分 析 了开封 市 公 安局 2 0 0 6~ 2 0 1 2年 窒 息 死亡 案 例 1 2 5例 , 探 讨 其 规律性 和特 点 , 为 窒 息 死 亡 案件 提供 侦 查 方 向和 诉
3 . 2 死亡 方式 分析
他杀 案 件 中 , 被 害 人 大多 是 因
为 财产纠 纷或个 人 恩怨所 致 ; 自杀 案 件 中 , 多是 因 为
( 1 2 . 0 %) , 1 6~3 0岁 2 6例 ( 2 0 . 8 %) , 3 1~4 5岁 5 8 例( 4 6 . 4 %) , 4 6~6 0岁 1 6例 ( 1 2 . 8 %) , 6 1岁 以 上 1 0例 ( 8 . 0 %) ; 死者 年龄 3 1 d~ 7 2岁 。 2 . 2 死亡 方式 窒 息 死亡 中他 杀 8 7例 ( 6 9 . 6 %) , 自杀 2 1例 ( 1 6 . 8 %) , 意外死 亡 l 7例 ( 1 3 . 6 %) 。
结 果 1 2 5例窒 息死亡案 例 中男 2 9 . 6 %, 女7 0 . 4 %; 年龄 最小 3 1 d , 最大 7 2岁 , 相对集 中在 3 0~4 5岁之 间 ; 死 亡方 式 以他杀多 见 ; 窒息原 因 比较 多样 ; 尸检 符合一般 窒息 死亡 尸体 征像 。结 论 窒息 死亡 的案件 不能 仅通 过 尸表 检 验 而轻易下 定论 , 而要 结合尸 体解剖 、 组织 病理 检验 、 毒物 检验 、 现 场勘查 以及案情 调查 等多个 方面 , 查 清窒息 的原 因和方式 , 为 案件破 获和诉讼 提供支 持依据 。
生 活压力 、 感情 纠葛 及子女 赡 养 等 问题所 致 ; 意 外 事
故中, 死者 多 是 因 为疏 忽大 意 或 自然 灾 害 等情 况 导
致 意外 。
3 . 3 窒息方 式分析
本研 究 中他杀 案 件 以扼 死 、 勒
死 较为 多见 , 分 析 其 原 因 可 能 为扼 死 和 勒 死 的 作 案 工具相对简单 、 现场易处理 ; 也 可 能 是 忽 然 发 生 冲
2 结 果
体, 与社 会 接触 面 较 多 , 人 际关 系 最 为 复 杂 , 并 且 工
作、 生 活等 方面压 力较 大 , 易产 生 烦躁 、 焦 虑 的情 绪 。
在生 活 中易与他 人产 生积怨 、 矛盾 。
2 . 1 一 般 情 况 窒 息 死 亡 1 2 5例 中 男 3 7 例 ( 2 9 . 6 %) , 女 8 8例 ( 7 0 . 4 %) ; 1 5岁 以 下 的 1 5 例
颜 面部 发 绀 、 肿胀 , 颜 面部 及 眼 球 睑 结 膜 瘀 点 性 出
中毒性 窒 息 、 空 气 中缺 氧 性 窒 息 和 病 理 性 窒 息 等 。 窒 息死 亡是 法 医研 究 的重 要 内容 之一 , 窒 息 死 亡 可
血, 尸斑 出现早 而显 著 , 湿 冷缓 慢 , 牙 齿 出血 等 ; ②内 部脏 器淤 血 , 肺叶间浆膜下、 心 外 膜 下瘀 点性 出 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