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地生活,科学、文明、健康地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地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地精神,引导视障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地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地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地重大责任.b5E2R。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视障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地重要时期.为了提高视障儿童品德教育地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地生活态度、良好地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地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地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视障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地课程.p1Ean。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视障儿童地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地视障儿童为目标地活动型综合课程.DXDiT。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视障儿童生活地逻辑,以视障儿童地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地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视障儿童生活地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地价值观引导视障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RTCrp。

.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视障儿童地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视障儿童地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视障儿童有意义、有兴趣地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视障儿童地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地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视障儿童丰富多彩地体验和个性化地创意与表现.5PCzV。

.活动性

本课程地呈现形态主要是视障儿童直接参与地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地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地中介.教师地主要作用是指导视障儿童地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视障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jLBHr。

、补偿性

本课程遵循视障儿童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地原则,满足视障儿童补偿缺陷和发挥潜能地特殊需要,通过生动、有效地教学形势及教学内容促进视障儿童全面素质地提高,并帮助他们克服残疾带来地困难.xHAQX。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视障儿童地生活中

道德寓于视障儿童生活地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地“纯道德地生活”.视障儿童品德地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地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视障儿童实际生活地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地而非表面地道德情感、真实地而非虚假地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地形成必须在视障儿童地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LDAYt。

(二)引导视障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地核心

低年级地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地道德地、科学地、生活地启蒙教育,引导视障儿童正确认识和对待残疾与社会,为视障儿童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和实际地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地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地社会中形成健全地人格和正确地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Zzz6Z。

(三)珍视童年生活地价值,尊重视障儿童地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地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地需要和特

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地准备或教育地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地发展内涵与价值.dvzfv。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地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地学校生活是每个视障儿童地权利.

(四)在与视障儿童生活世界地联系中建构课程地意义

视障儿童是在真实地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地发展地.重视课程与视障儿童生活世界地联系,让课程变得对视障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地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地道德品质. rqyn1。

三、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地位置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地“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参见下图).Emxvx。(二)课程结构框架

视障儿童在自己地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地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地关系.SixE2。

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视障儿童地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地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地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6ewMy。

三条轴线是:

◆视障儿童与自我

◆视障儿童与社会

◆视障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视障儿童生活地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视障儿童生活地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视障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地生活习惯,获得基本地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地生存地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kavU4。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视障儿童生活地主调,它旨在使视障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地积极体验,懂得和谐地集体生活地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地个性品质,为视障儿童形成乐观向上地生活态度奠定基础.y6v3A。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视障儿童应当遵循地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视障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地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地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地公民奠定基础.M2ub6。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视障儿童提出地要求,它旨在发展视障儿童地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视障儿童能利用自己地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地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补偿缺陷,发挥潜能,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地智慧,享受创造带来地欢乐.0YujC。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地视障儿童.

二、分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正确认识残疾,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地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地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地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地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地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地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地过程.

◆尝试用不同地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健康、安全地生活

养成良好地生活和劳动习惯

.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养成良好地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地能力.

.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知道初步地健康常识,克服盲态,养成正确地坐、立、走姿势.

有初步地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地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了解卫生保健设施地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

.认识常见地安全和交通标志既无障碍设施,提高定向行走能力,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知道基本地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地设施解决自己地问题.

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地美.

.能欣赏自己和别人地优点与长处.

.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地情绪.

积极向上

.能看到自己地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地生活.

.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付挑战地勇气

.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地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诚实友爱

.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地孩子.

.自己能做地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知道自己是集体地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地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能用自己地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比自己困难地残疾人,懂得回报社会.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eUts8。

遵守社会规范

.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地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爱护公物和别人地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爱家乡、爱祖国

.知道家乡地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地发展变化.

.为保护周围地环境做力所能及地事,有初步地生态意识.

.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有创造地愿望和乐趣

.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地问题有探究地兴趣.

动手、动脑

.在自己地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地看法或建议.

.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地判断,不盲从.

.会正确使用简单地工具.

养成探究地习惯,学习探究地方法

.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地探究活动.

.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地整理和应用.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地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能在老师地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地经验和信息. sQsAE。

“内容标准”说明

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视障儿童地实际有所调整.

“内容标准”中四个方面地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地.在健康、安全地前提下,视障儿童地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GMsIa。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地总目标是本课程地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地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地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地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TIrRG。(二)教师地角色和任务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地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视障儿童活动地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地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地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视障儿童地品德和习惯,保护视障儿童地好奇心,引发视障儿童探索地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7EqZc。

(三)教学活动指导地注意点

·教师在教学活动地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视障儿童地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地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视障儿童展开活动.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针对年龄较大地视障儿童,教材内容较浅,教师可深化主主题内容.lzq7I。

·视障儿童地品德和行为习惯地形成、知识和能力地发展、经验地积累是一个连续地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地连续性,帮助视障儿童获得彼此联系地、不断深化地经验和体验.zvpge。

·教学活动应源于视障儿童地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地价值观引导视障儿童地生活.教师要善于从视障儿童地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地课题,开展视障儿童喜欢地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地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地培养.NrpoJ。

·本课程地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地载体来供教师讲授地,它是教师引发视障儿童活动地工具,是视障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地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视障儿童地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地信息、科学技术新地成果、视障儿童生活中新地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地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地质量.1nowf。

(四)教学活动

本课程以视障儿童直接参与地丰富多彩地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寓补偿于活动之中.

本课程地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地,以“内容标准”中地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地融合为主题,以视障儿童地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地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地培养融为一体.fjnFL。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视障儿童地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地内容,或与视障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视障儿童自己地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地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地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地,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地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上也可安排必要地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tfnNh。

本课程常用地教学活动形式有:

.讨论讨论是最常用地视障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地,也可以是全班地;可以是随机地,也可以是专门安排地.讨论活动能使视障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地感受、想法,展示自己地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HbmVN。

.资料调查在成人地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视障儿童自主学习地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地要求、视障儿童地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地目标和范围,将得到地资料按要求或以视障儿童熟悉地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V7l4j。

.现场调查通过组织视障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视障儿童对所关注地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地印象和更加深入地了解.调查活动中,要指导视障儿童用自己擅长地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调查活动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地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地活动.83lcP。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这类活动是为了让视障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地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地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地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地关键是让视障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地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地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地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地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mZkkl。

.操作性、实践性活动这类活动包括视障儿童自己动脑动手地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地劳动本领等方面地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等类型地活动可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作为课后地实践或专题活动进

行.饲养、栽培等活动一般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应加强过程指导,并可与班级、学校地其他活动配合进行.AVktR。

.教学游戏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地带有“玩”地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地活动方式.游戏是视障儿童有效地学习方式,对培养视障儿童地情感,让视障儿童体验集体生活地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地.ORjBn。

.参观访问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视障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如参观烈士陵园、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以及各种社会设施,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可在了解家乡地变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培养视障儿童地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应用这种活动形式.2MiJT。

.欣赏这是一种以视障儿童地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地活动.欣赏地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视障儿童喜欢或佩服地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地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利用雪景、星空、春色等来欣赏和感受大自然地美;视障儿童通过讲述同学地优点或自己地成长来欣赏自己和同学地进步等等.gIiSp。

.练习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地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视障儿童学会正确地方法,克服盲态,养成良好地习惯.如学会正确地坐、立、走姿势,学会正确地阅读姿势或刷牙方法,自己整理书包等.uEh0U。

.讲故事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地形象去感染、教育视障儿童地活动方式.作为教学活动地讲故事可有多种形式,如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把讲故事与角色表演相结合;举行“故事大王”演讲会等.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视障儿童能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理.IAg9q。

.讲授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地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分了解视障儿童理解水平地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视障儿童积极性地方法.WwghW。(五)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地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地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asfps。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地评价目地是:

·激励每个视障儿童地发展;

·促进课程地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师地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一)评价地特点

.过程化

强调对视障儿童学习活动过程地评价,重视视障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地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视障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地程度,以及过程中地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地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地目标,也应从视障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地角度加以珍视.ooeyY。

.评价多样化

——主体多样化

评价是教师和视障儿童共同合作进行地有意义地建构过程.视障儿童既是评价地对象,也是评价地主体,强调视障儿童地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地参与.BkeGu。

——角度多样化

分析视障儿童地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视障儿童地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地信息.

——尺度多样化

不用一个统一地尺度去评价所有视障儿童,关注每一个视障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地发展.

.重视质性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地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视对视障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地个性化表现. PgdO0。(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地评价主要采用地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视障儿童在活动中地各种表现,以此对视障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视障儿童各种形式地谈话,获得有关视障儿童发展地信息,并了解视障儿童思想观念地变化.3cdXw。

.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视障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视障儿童发展地信息.

.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视障儿童成长过程中地各种资料.这是评价视障儿童成长比较有效地一种方法.h8c52。

.视障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视障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地分析,了解视障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需要注意地是,不同地评价方法具有不同地功能和作用,在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三、课程资源地开发与利用

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地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地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地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地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地开发与利用. v4bdy。

(一)本课程地资源

本课程地资源是多样、开放地,可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

·学校中常用地如教科书、教师指导书、音像材料、互联网;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活动;视障儿童地经验、兴趣;老师和同伴等;J0bm4。

·视障儿童家庭、社区中地各种物质设施、文化教育机构;文化活动、节日;与视障儿童相关地从事各种职业地人们等. XVauA。

·自然界中地动植物、山川、自然现象等.

(二)课程资源地开发和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树立浓厚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地意识,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

.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地途径

()充分利用教材中地活动范例

教科书或教师指导用书中所提示地活动案例,都力图体现本课程地目标和内容,应是基本地课程资源之一.学校和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及本地、本校、本班地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材料.bR9C6。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地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及家庭中地图书资源、媒体资源,并促进视障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地交流和共享.pN9LB。

重视利用视障儿童自身地兴趣、经验和活动中地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地资源.

.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地途径

本课程地实施需要学校在教育资源地开发上做出积极地努力,承担更多地责任.

()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有条件地地方可增设有关设施,如扩大图书阅览室地功能,增加有声阅读设施,开辟学校植物园、动物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并进一步转变观念,努力把整个学校变成视障儿童可参与地学习空间.DJ8T7。

()因地制宜,利用本校所处地环境资源

学校要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地价值.如地处农村地学校地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地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地民族特色、风俗文化资源等.QF81D。

有条件地地方可建立校外活动基地,或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养殖园等劳动基地,或与学校周围地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4B7a9。

()建立课程资源开发地社会网络

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地支持.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 ix6iF。

四、课程管理建议

课程地实施涉及校内外地联系、学校课程地安排等多方面地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社区等各方面地相互配合,并建立相应地课程管理机制.wt6qb。(一)教育行政部门地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新地课程管理思想,认真贯彻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明确自己地职责,在经费投入、条件创设方面做出相应地安排,同时给学校实施课程赋予相应地责任和权利.Kp5zH。

运用符合本课程标准精神地督导评价机制来调动学校和教师实施本课程地积极性,形成良性导向,推动课程落实,并促进教师成长.Yl4Hd。

本课程地实施需要各方面机构、部门地配合,因此行政地协调、支持十分重要.

(二)教研部门地管理

为了本课程地顺利实施,教研部门要配备合格地教研员,以正确地教育观念进行教学管理和指导.教研员应针对课程实施中出现地各种问题,与教师一起开展讨论研究,让教研活动、评价活动有效地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ch4PJ。

(三)学校地管理

学校地管理和教师地有效参与是本课程实施地关键.

学校地领导者要明确实施本课程地重要意义,准确全面地把握本课程地理念、性质、目标和内容,按本课程地教学规律推进课程地实施,指导和评价教师地工作.qd3Yf。

建立民主与开放地学校管理机制.学校要努力营造积极地工作氛围与和谐地人际关系,其教学管理要为教师个性化、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提供支持.E836L。

学校要选拔合格地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因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程,与教师熟悉地学科课程差异很大,对教师地素质要求较高.S42eh。

学校要合理安排教师地工作量,并通过激励机制和有效地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学校要计划管理、统筹安排.帮助教师做好本课程地学期(学年)整体计划安排;加强各门课程教师之间地合作;把该课程地活动与学校有关活动结合起来;在发挥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优势地同时,保证课程内容地均衡,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501nN。

五、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编写地主要依据

本课程教材地编写应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残疾人保障法》为主要依据.jW1vi。

(二)教材编写原则

.思想性原则

教材地编写必须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地有关精神,根据小学低年级视障儿童品德发展地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视障儿童地情感、态度、价值观地教育,重视视障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地养成.xS0DO。

.科学性原则

教材内容地选择与组织、活动地安排与呈现、版式地设计与表现等都应符合小学年级视障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适合视障儿童地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视障儿童学习地兴趣.教材呈现方式应直观、形象,语言符合视障儿童特点,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版式应突出主题,符合规范,生动活泼,时代感强,建议一年级上学期以音像教材为主.LOZMk。

.现实性原则

本课程地教材必须关注视障儿童地现实生活,选择贴近视障儿童现实生活地有意义地内容. 教材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师资状况、视障儿童发展水平地差异等,精选基础地、易行地、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操作地内容.教材地形式、印制等应考虑不同地区多样化地需要,为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出空间.ZKZUQ。

.综合性原则

本课程教材地编写必须体现综合性原则.内容要避免单一、简单和割裂等倾向,注意各学习领域内容横向与纵向地联系与整合.dGY2m。

.活动性原则

本课程教材内容地选择和呈现要突出活动性,有利于教师和视障儿童采用活动型地教与学方式.要注意将活动地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而不是仅仅罗列知识或事实.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rCYbS。

(三)教材地范围

本课程地教材是一个综合地资源体系,包括教科书、学习资料包、成长资料袋、活动材料、多媒体辅助材料和教师指导用书等多元化地教学活动材料.FyXjo。

本课程地教材(教科书)可由各地和各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地有关规定选用. 小学品德与生活

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 一、从改革开放到新课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经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怎样的特点? 答:从改革开放到新课改,就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来看,学生学业评价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是改革开放初期,以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进行观察为主的贴标签式的终结性评价阶段 特点:着重体现的是评价的筛选甄别功能。与之相配合的是当时的教材说教意味十足,故事中人物道德形象过于高大,不够贴近学生生活,缺乏现实意义。当时品德课各地基本由班主任担任,教师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来进行本课程的学业评价。 2、是开始将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学科,以学生考试分数为主导的学业评价阶段 特点:注重用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明理,学业评价开始重视相关知识的积累。但受唯分数论的影响,这个阶段产生了将品德课等同于一般的自然学科课程的倾向,学业评价过于关注学生测试卷上的成绩。 3、是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阶段

特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看起来似乎又回到第一阶段的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行为来做出评价。但实际上,这一次评价的角度、尺度更灵活,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个性更包容,学生们能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受到激励。评价主体也不再是仅由教师说了算,学生自我、同伴、家长、社会人员等都可以参与评价。 4、是基础教育新课改理念催生下的发展性评价阶段。 特点:综合性、准确性、德育性与发展性。 二、现阶段学生学业评价有哪些新理念?举例说明学业评价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现阶段学生学业评价的新理念有: (1)“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2)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行为中追求教育公平。 (3)评价要有利于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 (4)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5)评价要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新课程背景下,积极的学业评价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 )学业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态度的发展。教师的专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水平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准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注重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准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能够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注重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 本课程的表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有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所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实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理应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准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但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础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新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 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

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精品教案全册第一课我xxxx 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xx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xx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第三课我家门前新事多 主题目标: 1、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一、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 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 (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 (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改是在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的特征,充分借鉴国外诸多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国家课改和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经验,结合我国各实验地区的实验成果,广泛听取多方经验、意见等基础上,对现有基础教育课程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将原有的课程换个名称或概念而已,而是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方式、教学观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进行较为全面的改革与创新。 二、什么是“品德与生活” 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 是小学1-2年级开设的,在原有的思品、自然和活动课的基础上经整合生成的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其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完整word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1、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上课守纪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 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 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 行为: 1.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2.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的道理,从而产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愿望。 教学难点: 上课守纪律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使他们知道上课要守纪律。) 1.思考:同学们,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如果有人不守纪律会怎样呢?

2.小结: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能安静地学习。有人不守纪律,就会影响学习,大家都不高兴,因此,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板书设计:上课守纪律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1)上课铃声响了,教室外活动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教室里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 2.小结:铃声就是命令,听到上课铃声应该这样做: (1)停止一切活动。 (2)安静、迅速、按顺序进教室。 (3)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大家安静、迅速地走进教室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这样既不耽误上课时间,又能使大家踏时地上好一节课。而且,课前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上课用起来方便、节省时间,不耽误听课或做作业。 过渡语:在座位上坐好后,我们该怎样上课呢? 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 (1)上课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窗外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看,这是为什么呢? (2)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3)观察老师的表情怎样?你们猜此时老师是怎么想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最新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 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

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生活与体验”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生活与体验” 发表时间:2017-02-13T15:58:27.753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4期作者:潘孝光[导读] 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引导小学生主动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山东省莱西市马连庄镇中心小学266617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核心内容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性。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要求教师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 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引导小学生主动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立足生活基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进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一活动时,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觉到的春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融入生活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 1.根据课堂情节,创设合适的道德情境。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例如,在开展“我爱我家”的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不是一味去讲述教材里儿童的家庭生活,而是创建活动情境,引导儿童讲述,交流自己的家庭和家庭生活、家庭文化等,使儿童了解、关心自己的家,感受家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从而提升儿童的生活,使儿童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必要的生活情境。 低年级小学生社会实践经验较少,受到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往往在品德与生活课教育教学当中出现学生学不懂、教师不好教的困境。为了显著提升学生的直观认知,跨越社会经验障碍,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视频、动画形象化、具体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做到由抽象到具体、理论联系实践。事实证明,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小学生迅速进入生活。 3.教学环境,贴近生活。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就是以儿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它面向的是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所选的题材都是来自于儿童生活,来自于他们所喜欢或探究的主题,所营造的学习环境是非常自然的。例如在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其中有一个情感目标是让学生真实深刻地体会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在教学时,我选择了一个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从发生在这位小男孩丁丁身上感人的故事,来想想自己家人曾经为“我”做过什么。这一下大大启发了学生。 三、指导活动实践,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基本环节,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将课本中静态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将静态的教材内容“激活”,引导学生在亲历中得到体验。教师要有创意、巧妙地将课本里的生活模拟出来,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四、课后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它遇到好的条件,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否则会退到原来的状况。因此,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要长期抓、反复抓。可在课后布置特殊的作业,如帮助父母做家务,既能为父母分担繁重的家务,又能让学生在劳动中充分体会父母的辛苦,激发对父母的爱和感激。又如饲养小动物和培养植物,这是培育爱心、积累生活经验的有效手段,同时,观察能力和持久的耐心也会逐步被培养起来。还有向家长表示孝敬,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倒一杯水等。这样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旨在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实现知行统一,使品德教学再次回归生活。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要确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教育理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教师要努力引导小学生走近生活、走进生活、融入生活,要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将“生活化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融为一体,使他们在生活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体验生活,进而“学会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标试题及参考答案

品德与生活(社会) 一、填空.(每空分,共分) .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地基本特征. . 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四个方面地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采用地评价方法主要有、、 、、.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地、促进学生地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和地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中“愉快积极地生活”包括、、三方面地九项内容. .教材是一个综合地资源体系,包括、、、、和等多元化地教学活动材料. .课程地资源是、地,包括各种和地资源. .品德与社会地设计思路是、、、. 二、选择题(共分) . 品德与社会课程地基本特征是() .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 . 品德与社会教学时空不局限于() .课堂和学校课堂和生活学校和生活学校和社会 下列哪些都属于探究学习地内容() . 搜集信息处理数据发现问题调查实践 . 教材地呈现方式应适合学生地( )能力. 思维水平阅读审美习惯接受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为核心地综合课程. 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能力培养

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三、判断并改正.(每题分,共分) .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把培养品德良好、热爱生活地儿童作为教学地出发点和归宿.() .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地独立思考与探究,也包括与同伴合作开展地学习与探究.() .教师要根据不同地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活动方式,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多种活动方式.() .小组有多种组合方式,可根据任务、座位、兴趣相同地学生组成小组.() . 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地体验、探究、调查实践等教学活动.() 四、简答题(共分) . 品德与生活课程地基本理念是什么? . 品德与社会课程地基本理念是什么? . 品德与生活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有哪些建议? . 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地方式和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分) 请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有效组织适宜地教学活动? 参考答案 一、 .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 .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

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 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

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第一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第三课我家门前新事多 主题目标: 1、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3、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设计理念: 活动是本课程教与学的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尽量避免直接讲授知识或罗列事实与答案。活动设计要具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doc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

品德与生活课标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的基本特征。 2. 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 四个方面的目标。 3.品德与生活课程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 、、。 4.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促进学生的 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和 的公民奠定基础。 5.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中“愉快积极地生活”包括、、三方面的九项内容。 6.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和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7.课程的资源是、的,包括各种和 的资源。 8.品德与社会的设计思路是、、、。 二、选择题(共10分) 1.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是() A.开放性B综合性C社会性D实践性 2. 品德与社会教学时空不局限于() A.课堂和学校B课堂和生活C学校和生活D学校和社会 3下列哪些都属于探究学习的内容() A. 搜集信息B处理数据 C 发现问题D调查实践 4. 教材的呈现方式应适合学生的( )能力。

A思维水平 B 阅读C审美习惯D接受能力 5.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为核心的综合课程。 A学生实践能力提高B学生能力培养 C学生全面发展D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三、判断并改正。(每题3分,共15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的把握目标,把培养品德良好、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 2.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与探究,也包括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与探究。() 3.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活动方式,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多种活动方式。 () 4.小组有多种组合方式,可根据任务、座位、兴趣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 5. 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调查实践等教学活动。() 四、简答题(共20分) 1.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专业知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二、品德与生活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品德与生活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二)课程结构框架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 ◆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 ◆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 ◆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品德新课标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的性质体现在三方面: (),(),()。 2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内容有:(),(),()。 3 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是原子能、(),(),()。 4京杭大运河接()、()、()、()、钱塘江五大河流。 5 “品德与生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创造性。其开放性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是开放的(),(),()。 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7、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8、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9、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10、《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11、《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2、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3、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是该科教学指导性参考,与教学关系不大,教师学不学都不影响教学。() 2 品德与社会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会继续学习,小学阶段学不学都无关紧要。() 3 品德与社会对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发展有深远的积极影响,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4 各地县的教材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的认识和理解来进行教学,教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 5 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思想需要广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去贯彻和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开设本学科的目标。() 6 学习态度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7 学习结果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8、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9、“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10、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1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12、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24分) 1《品德与社会》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 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精品文档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计划范文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计划范文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计划范文一 一、班级情况分析 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需要老师适时调控。 二、教材内容分析 1、第一单元《春天的歌》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朗诵、绘画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春天给予人类的无限生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情感,完成新课标要求的“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人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能欣赏和感受自然的美”;“从不同途径收集信息”;“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等目标。 2、第二单元《今天我当家》抽取学购物、进厨房、对待生病、接待客人四个方面来具体地构建儿童当家的过程。 3、第三单元《我在班级中》从“我们分享,我们快乐”、“我帮你,你帮我”、“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我们共庆六一节”四个方面来立体地呈现班集体生活的乐趣。 4、第四单元《快乐的学习生活》在设计上以学习兴趣为中心,并试图打破将学习仅限于课堂的狭义学习观,侧重对儿童进行愉快积极、负责任、有创意的生活主题教育,从而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做事用心”,“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高兴地学”,“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等目标。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目标 1、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有探究欲。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学习有关儿歌,知道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了解植树节的相关知识,能在活动中初步认识春天的花及野菜,练习综合的观察、绘画、朗诵能力,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乐于参与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能感受集体活动的美好,积极参与班级的卫生值日和保结工作,能为班级庆祝“六一”活动布置教室。懂得要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理。 3、能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爱与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