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分析报告发布.doc

合集下载

男篮大赛数据分析报告书(3篇)

男篮大赛数据分析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篮球运动的普及和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男篮大赛已成为全球篮球迷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届男篮大赛的全面数据分析,揭示比赛中的关键因素、球队实力对比以及比赛结果的影响因素,为我国男篮队伍的备战和提升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次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男篮大赛官方网站、体育新闻媒体以及相关篮球数据统计平台。

2. 数据处理:通过对比赛数据、球队阵容、球员表现等多维度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比赛概况1. 参赛队伍:本次大赛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6支男子篮球队参加,其中包括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代表队。

2. 比赛赛制:采用小组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的赛制,最终决出冠、亚、季军。

3. 比赛时间:本次大赛共历时两周,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地举行。

四、数据分析1. 球队实力对比(1)小组赛成绩分析通过对小组赛各队的胜负关系、得分、篮板、助攻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A组:我国男篮、美国男篮、西班牙男篮实力较强,晋级复赛的可能性较大。

- B组:法国男篮、阿根廷男篮、希腊男篮实力突出,晋级复赛的可能性较高。

- C组:澳大利亚男篮、塞尔维亚男篮、立陶宛男篮实力较强,晋级复赛的可能性较大。

- D组:加拿大男篮、土耳其男篮、意大利男篮实力相对较弱,晋级复赛的可能性较小。

(2)复赛成绩分析通过对复赛各队的胜负关系、得分、篮板、助攻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复赛阶段,实力较强的队伍如我国男篮、美国男篮、西班牙男篮、法国男篮等均成功晋级半决赛。

- 部分实力较弱的队伍如加拿大男篮、土耳其男篮等在复赛阶段被淘汰。

2. 球员个人表现(1)得分王分析通过对球员得分数据进行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在本次大赛中,我国男篮球员XXX以XXX分的总得分位列得分榜首位,成为本届大赛的得分王。

(2)篮板王分析通过对球员篮板数据进行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在本次大赛中,我国男篮球员XXX以XXX个篮板球位列篮板榜首位,成为本届大赛的篮板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实用版】目录1.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背景和意义2.排行榜的评选标准和主要内容3.我国高校在学科竞赛中的表现和优势4.学科竞赛对高校和学生的影响5.未来展望:学科竞赛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高校的影响正文【提纲】1.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科竞赛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旨在客观、公正地评价我国高校在学科竞赛中的表现,激励高校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2.排行榜的评选标准和主要内容排行榜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竞赛的级别、规模、历史、影响力等因素,以保证评选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主要内容包括各个学科的竞赛项目数量、参赛高校数量、获奖情况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全面展示我国高校在学科竞赛中的表现。

3.我国高校在学科竞赛中的表现和优势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表现优异。

在各类国际和国内竞赛中,我国高校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且在质量上也有很高的水平,多次获得冠军和其他重要奖项。

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

4.学科竞赛对高校和学生的影响学科竞赛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高校与社会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学科竞赛对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未来展望:学科竞赛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高校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校竞争的加剧,学科竞赛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其发展趋势包括竞赛项目的多样化、国际化、产业化等。

体育竞赛调研报告范文

体育竞赛调研报告范文

体育竞赛调研报告范文体育竞赛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我校计划举办一场大型体育竞赛,为了了解学生对体育竞赛的态度和意见,调研小组决定进行一次调研,以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调研方法为了获取全面的信息,调研小组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

首先,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给全校学生,用以了解他们对体育竞赛的兴趣、参与意愿以及对竞赛项目的看法。

其次,我们还将组织了一次小型座谈会,邀请了学生代表参与,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个别访谈,对某些特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通过调查问卷,我们收集了来自全校300名学生的反馈。

以下是调查问卷的几个问题以及回答结果的分析:问题一:您对本次体育竞赛是否感兴趣?结果:非常感兴趣(25%),比较感兴趣(40%),一般般(25%),不感兴趣(10%)。

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本次体育竞赛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这对于组织方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问题二:您是否愿意参加本次体育竞赛?结果:非常愿意(30%),比较愿意(40%),一般般(20%),不愿意(10%)。

分析: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参加本次体育竞赛,这也显示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

问题三:您对本次体育竞赛的项目有何意见和建议?结果:多数学生希望增加团体项目,如篮球赛和足球赛等,还有学生提出希望增加一些创新的竞赛项目,如攀岩、拔河等。

分析:学生对于项目的要求比较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田径比赛以外,还希望增加一些团队合作和刺激性的项目。

2. 座谈会结果分析在座谈会上,学生代表们积极参与讨论,以下是一些重要观点和意见:1)学生对于竞赛项目的多样化要求比较高,希望通过竞赛展示自己的多方面才能;2)有学生建议加入奖励机制,通过给予优秀参与者奖励激励更多学生参与竞赛;3)学生们普遍希望竞赛的组织能够更加严谨和规范,确保公平公正;4)有学生反映对场地设施的要求较高,希望能提供更好的竞赛场地和设备。

3. 个别访谈结果分析在个别访谈中,我们与一些对体育竞赛非常积极的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以下是一些重要观点和意见:1)学生们认为体育竞赛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2)有学生认为体育竞赛能够陶冶情操,增强体质;3)个别学生提到竞赛的举办可以增加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

学校体育统计分析报告

学校体育统计分析报告

学校体育统计分析报告根据最近一次学校体育活动的统计数据,我们进行了一项详细的分析。

此次统计涵盖了学生参与课堂体育课程以及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以下是我们所得出的一些重要结果和结论:1. 参与度分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本次统计范围内共有XXX名学生参与了体育活动,占学校总人数的XX%。

这反映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整体参与程度较高。

2. 课堂体育课程:在课堂体育课程方面,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位学生每周参与X节体育课程。

具体来说,参与度最高的体育项目是篮球、足球和游泳等,占据了学生参与课程的大部分时间。

而其他项目如田径、乒乓球和羽毛球等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这些数据表明我们应该加强学生对多种体育项目的接触和参与,以提高整体的课堂体育活动水平。

3. 学校体育活动:学校在校内举办了多场体育活动,包括运动会、晨练、健身课程以及各类体育比赛等。

统计结果显示,运动会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之一,平均有XX%的学生参与其中。

最受欢迎的比赛项目是足球、篮球和田径等。

此外,统计数据还显示,学校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差异分析:进一步的差异分析表明,在学生参与度方面,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此外,统计数据还显示不同年级之间的体育活动参与度存在明显差异,需进一步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1. 鼓励多样化的课堂体育课程,尤其是那些参与度较低的体育项目,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需求。

2. 组织更多多样化的校内体育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并加强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认识和了解。

3. 加强对女生参与课堂体育和校内体育活动的鼓励和支持,以提高女生的参与度。

4. 提高不同年级的体育活动参与率,可以通过推广和宣传,组织年级间的体育比赛等方式实现。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学校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和质量将会持续提高,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引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近日公布了一份备受关注的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

该排行榜通过综合评估学科竞赛成绩、科研论文发表数量、高水平竞赛获奖情况等指标,为我们呈现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各学科的竞争激烈程度和优劣势的分布情况。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份排行榜进行全面评估,并就其中几个重要的学科进行深入探讨。

一、总体情况分析1.1 总体排名情况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数据,本次排行榜总共涵盖了42个学科,覆盖大部分普通高校开设的学科。

其中,工科学科竞争最为激烈,紧随其后的是理学科和医学科,社科和文科学科相对较少竞争。

1.2 竞赛成绩和论文发表数量学科竞赛成绩和科研论文发表数量是衡量学科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

根据排行榜数据显示,一些工科学科和理学科在学科竞赛和论文发表数量方面表现突出,充分体现了学科实力和研究水平。

二、重点学科评估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热门学科,在排行榜中表现出色。

这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然而,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教学资源不足、师资队伍不够稳定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人员投入、优化课程设置等方法加以解决。

2.2 医学医学学科是社会关注度极高的学科之一。

在排行榜中,医学学科的竞争程度非常激烈,这可能与医学行业的就业前景和社会需求有关。

医学学科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临床实践和科研之间的平衡问题,以及医学实践中的伦理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调整。

2.3 工程学科工程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学科之一。

在排行榜中,工程学科在竞赛成绩和论文发表数量方面表现突出。

然而,我们也需要关注工程学科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优劣势的机会。

学校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总结体育竞赛总结报告(范本)

学校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总结体育竞赛总结报告(范本)

学校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总结体育竞赛总结报告(范本)学校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总结体育竞赛总结报告1.活动概述本次学校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旨在促进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和团队精神,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互相交流和竞争的机会。

活动分为多个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和田径等。

2.参与情况在本次竞赛活动中,我校共有300名学生积极参与。

不仅有大部分高年级的学生,还有一些初中和小学的学生也参与其中。

每个项目都有学生组成的队伍,通过比赛来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比赛结果3.1 足球比赛足球比赛是本次竞赛活动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共有8个队伍参加比赛,比赛过程紧张激烈,展现了学生们的技巧和拼搏精神。

最终的冠军队伍是来自高三年级的“飞翔者”队,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色的配合和进攻能力。

3.2 篮球比赛篮球比赛吸引了很多球迷的关注。

共有10个队伍参加比赛,每个队伍都表现出色。

在决赛中,高一年级的“骄傲者”队与高二年级的“挑战者”队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挑战者”队获得了冠军。

3.3 排球比赛排球比赛中,共有6个队伍展示了他们的才能和配合能力。

最后,高三年级的“控球者”队以出色的发球和接球表现获得了冠军。

3.4 田径比赛田径比赛包括短跑、长跑、跳远和投掷等项目。

学生们在各个项目中都展现出出色的技巧和毅力。

高二年级的学生___以出色的表现,在男子短跑项目中获得了冠军,而高一年级的学生___则在女子跳远比赛中脱颖而出。

4.活动收获通过这次体育竞赛活动,学生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运动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他们在比赛中切磋技艺、互相鼓励,并且向其他同学研究。

此外,活动还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们提供了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机会。

5.结语本次学校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参与的学生们都收获颇丰。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热爱运动的学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为对学校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总结的报告。

国内校园竞技体育近况与前景分析

国内校园竞技体育近况与前景分析

国内校园竞技体育近况与前景分析中国代表队在第26届世界大运会上的成绩分析第26届深圳大运会上,我国派出了来自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0所高校的运动员505人,参加了24个大项、283个小项的比赛。

最终获得了奖牌榜和金牌榜双第一的好成绩(见表1)。

共获得奖牌145枚,比上届增加了87枚。

获得金牌75枚比上届的22枚增加了55枚,增幅巨大。

也打破了由前苏联在莫斯科大运会上创造的69枚的记录。

在此次大运会上中国代表队所获的金牌比第二名俄罗斯联邦代表队的45枚,超过了33枚,奖牌总数比第二名俄罗斯超过了14枚。

在第25届大运会上我国所取得的成绩比24届的要逊色得多,经过了8年的磨砺我国在深圳大运会上又再次回到了榜首,这些成绩见证了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表明了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取得这些成绩与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政府的重视、主场优势以及部分国手的参加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竞技水平已经有了质的提升这是不可否认的。

其次,主场优势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关系重大,前苏联创造的金牌总数记录与其作为东道主不无关系,能够肯定主场优势在一定水准上是我国本次比赛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此外,根据相关统计,在此次大运会的参赛运动员中有40%左右的运动员非在校大学生。

在中国队夺取的75枚金牌中,其中绝绝大多数都是一二线国手取得的。

在大运比赛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世界冠军扎堆的现象。

例如中国跳水“梦之队”,他们就是几乎以全班人马出战大运会。

而夺取大运女足金牌的中国队中也云集了国脚毕妍、庞丰月等。

深圳大运会夺金项目分析从表2中,我们能够看出我国夺金项目主要集中在跳水、兵乓球、射击、游泳健美操体操等项目。

其中射击项目获得金牌13枚,占总金牌数的17.33,排名第1位;跳水项目共获得金牌11枚,占总数的14.67%,排名项目分布第2名;游泳(包括水球)和兵乓球获得金牌数均为7枚,占总数的9.33%,并列第3位。

对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成绩的分析研究4页word

对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成绩的分析研究4页word

对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成绩的分析研究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14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比赛成绩。

(二)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一)历届基本功大赛项目设置变化分析基本功大赛可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综合改革与发展,培养全面发展、适应当代潮流的中小学体育教师。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功举办了七届全国比赛,目前发展较为完善、成熟。

比赛内容可全面展现当代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精神风貌,反映出他们的水平。

根据历届发展可分以下阶段:1997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属于初步摸索阶段。

比赛主要包括两方面:基础知识占200分,基本技能占225分,团体总分满分为425分。

不难看到基本技能的分值比基础知识的分值要高,而且在基础知识的设置上比较单一,表明在第一届比赛中偏向于基本技能这一块儿,没能够使比赛趋于公平化,在平时训练中大多学校会抓住这一点,主抓基本技能,忽略或是轻视基础知识,使学生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1999年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届和2002年在成都举行的第三届属于逐渐完善阶段。

在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之前,英语这一门语言在世界已普遍,互联网更是给人们带来方便,为了能够适应当代信息社会的需要并且能与国际交流接轨,而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在第二届和第三届基本功大赛中的基础理论部分分别增加了英语和计算机竞赛。

在这一阶段的新增项目上,可见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更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2005年在西安举行的第四届和2009年在武汉举行的第五届属于相对成熟阶段。

在这一阶段比赛项目同样包括两个内容,但在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分为赛前已定项目和抽签待定项目。

这种方法更加体现出比赛的公平竞争性。

其中,在基础知识方面全部属于赛前已定项目,在基本技能方面田径4×400已定,跳高和跳远中抽签,体操广播体操已定,双杠和单杠、跳箱和技巧分别抽签,武术已定,在篮球、足球、排球中抽签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分析报告发布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分析报告发布“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这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近一个世纪前提出的。

加强大学体育不仅能增强大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技能和意识,同时体育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和方法,对于完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体育活动尤其是高校体育竞赛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加强青少年之间交流和沟通的良好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国大学生体育健儿在参加的世界大学生夏季和冬季运动会上成绩优异,面向更多学子的国内体育竞赛也蓬勃开展:据统计,仅教育部学生体协就举行了141项次大、中学生体育赛事,2304所大中学校,49486人次参赛。

而其中约有七成的赛事为大学生赛事。

鉴于此,人民体育、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发布“2015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榜单的评判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指标展开:体育成绩(55%)、舆情热度(30%)、校队设置情况(10%)、新媒体建设(5%)。

图一:排行榜的指标要素体育成绩是包括在国内外赛事中所取得的成绩累计、获奖次数及破纪录次数等具体考量,是高校体育竞赛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此次排行的核心指标;所谓热度主要指舆情热度,包括新闻报道以及在论坛、微博、微信等其他新媒体平台上的讨论热度和反响,是高校体育竞赛影响力和受关注程度的主要标志;校队设置情况主要指获得名次的校队数目,也是一所高校体育竞赛水平的重要表现;而新媒体建设则指高校体育协会所开通的官方微博、微信数量等情况,是高校体育协会在传播自己的声音、传递体育精神等方面所做出努力的体现。

图二:排行榜前十名(单位:分)在综合以上指标的考量下,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的前三甲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

位居第一名的清华大学在,参与国内比赛的成绩得分累计为848.97分。

在国内外所有赛事中累计获奖次数达74次,在比赛中获得名次的校队数目有12支,建立了7个官方微博平台和2个官方微信平台,引发的新闻、微博、微信、博客、论坛信息等11602条。

说到竞赛,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无疑是最大的参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多次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尤其是2005年教育部接手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团任务以来,以“眼镜侠”胡凯为代表的高校学子异军突起,大学生体育竞技水平日益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参加世界大运会的运动员基本都来自高校,是普通的大学生运动员,参赛目标和理念也由过去的竞赛为主逐步走向育人为主。

从人民体育、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的数据中看,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依靠在韩国光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的参赛,既为自己在排行榜上争取了名次,又巩固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地位,同时扩大了作为一流大学的影响力,实现了多赢局面。

清华大学共有19人代表中国参加了韩国光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冠绝各高校。

而庞大的基数也为清华大学在大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该校在田径、射击、排球、游泳、击剑等项目上多有斩获,是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金牌数最多的高校之一。

清华大学多年来坚持体教结合,现有体育类社团40余家,代表队46支,覆盖39个项目。

齐全的队伍建设和新媒体建设,清华大学排名体育竞赛头名可谓实至名归。

北京大学是此次排行榜中,唯一一所能与清华大学相媲美、分数在80以上的学校,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的成绩也相当可观。

作为大学生男女篮球的全国冠军队伍,该校男女队代表中国出战也收获颇丰。

而在近年的国内大学生篮球联赛中,该校篮球队先后夺冠,也为学校加分不少。

只是由于该校篮球队出现了短暂的人员不整情况,才被华侨大学等学校赶超。

而在校队和体育社团建设方面,北京大学一直走在我国高校的前列,由此带来不少加分。

浙江大学一直十分重视体育竞赛,所设立的运动队也达到了教育部要求的上限。

近年来,该校与浙江游泳队的结合,尤其是与以孙杨为代表的游泳选手的“教体结合”,赚足了媒体的眼球,有孙杨代表该校参赛,便引发媒体“狂轰乱炸”,舆情热度自是高居不下。

清华、北大和浙大是中国高校当之无愧的领先者,其体育竞赛成绩的相关排名也在全国前列,这充分说明,体育在当今一流大学里已不可或缺。

当然,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教育部大学生体协举办的各项赛事作为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的主要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教育部高水平运动队高校的排名。

据统计,目前我国明文规定开展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队伍共有230余所,占整个高校的10%左右。

开展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享受着政策、招生、资金等多方面的优惠;而没有进入高水平建设的高校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教练员水平不高、无力开展更多体育项目的窘境,两者竞赛成绩的高下也很容易判定。

分数差异大,分布集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进入人民网“2015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的438所高校中,顶层与底层分数差距甚大,相比于第一名的88.65分,排位第438的学校只有9.83分,且大多学校都集中于较低端的分数区间。

图三:排行榜分数段分布(单位:所)如图三所示,在进入榜单的438所高校中,有296所高校,也就是接近70%的学校都集中在20—39.99分这一较低分值水平段;其次是40-59.99分数段,占了24.7%,具有较高水平的80分以上的院校只有2所。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普通高校之间体育竞赛水平的差距,许多高校的体育竞赛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具有较高体育竞赛水平的普通院校数量较少。

这一现象表明,我国高校体育竞赛亟需提高扩大高校自主权、创办具有自己特色的体育学科、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图四:普通高校体育竞赛体育成绩得分前十名体育成绩,即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的分数以及打破的纪录等是一校体育竞赛能力的最重要体现,获得名次校队数量也是高校体育竞赛水平的表现之一,这两项具体指标的考核,位居第一位的都是清华大学,且排名与综合排行榜基本保持一致。

而在人民体育、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中,排名较前的绝大多数高校都集中在我国核心城市,与排位靠后的大学相比,知名度较高的大学其体育成绩与体育文化建设相对要好。

舆情热度集中,关注不平衡人民网“2015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统计,舆情热度最高的10所高校与高校体育竞赛的成绩排名基本成正比,同时非常明显的是这些学校本身也是国内备受瞩目的名牌高校,分布在北京、上海、武汉、厦门、杭州、长沙等核心城市,这些城市往往具有媒体资源和本身受关注程度较高的优势,尤其是清华、北大两所高校的总热度远远高于其身后的其他学校。

一方面说明媒体关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超过了别的大学;另一方面也说明,一流大学的“体教结合”本身就是媒体关注的热点,因此包括报刊、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在内,清华、北大的信息数量分别达到11602条和10778条就不足为怪了。

图五:舆情热度前十名的高校(单位:分)值得注意的是,位于泉州的华侨大学和位于太原的山西大学在综合排名中分别获得第6名、第7名。

前者在体育成绩排名中位居第4,后者在取得名次校队排名中位居第4,但是这两个学校的报道热度都不在前10位,尤其是华侨大学的舆情热度更是排在20名之后,新闻报道的数量与受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可见,舆情热度不止与体育竞赛成绩有关,也与学校所在地以及本身知名度相关,这也说明舆情和社会对于体育竞赛的关注集中在大城市和名牌高校中,存在关注不平衡现象。

新媒体宣传平台有待加强图六:普通高校官方微博微信数量分布人民网“2015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显示,高校中校队及体育竞赛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的数量非常有限,有待进一步增加。

其中,平台数量最多是清华大学,共有9个微信和微博平台。

438所高校中,没有任何相关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的高校达到了352所,占到了总数的80.4%。

高校体育竞技水平区域分布不平衡图七:排行榜TOP50的高校地区分布在人民体育、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前50所高校中,有35所高校来自东部地区,占比高达70%,与此相对西部地区高校则只有5所,占比10%,中部地区则位于二者之间。

东部地区高校的体育竞赛竞争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与高校本身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密切相关,同时也体现了不同地区高校间在体育竞赛能力方面的差距,更反映出高校体育观和健康观的认识差距。

从“结合”到“融合”,大学体育任重道远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系统形成了从“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的运动员培养模式。

这套体系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运转较为顺畅,并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起到了巨大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这一体系的弊端开始显现,其培养出的专业运动员因在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退役后就业困难。

1985年,原国家体委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学校开展业余训练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通知》,其目的就是要摸索建立一个除传统体育系统培养运动员渠道外,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体育人才培养“一条龙”新体系。

中国的“体教结合”之路也由此出发。

2003年,国家将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外联和组团任务由国家体育总局移交给教育部,使得推行近20年的“体教结合”有了一个支撑点。

此后,高校成为中国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一支有生力量,涌现出“眼镜侠”胡凯等一批文武双全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

但同时,由于体制方面的不完善,“体教结合”的推进与理想目标相距甚远,“体教结合”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近年来,教育和体育从“体教两台戏、各唱各的调”向“同谱一首曲、同唱一台戏”转变,“体教结合”正朝“体教融合”迈进,提升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完善人格成为学校体育三位一体的目标。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大学生体育健儿在取得优异竞赛成绩的背后,却是大学生体质的总体下降。

据教育部底发布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组长邢文华认为,有的学校只在运动会、体育节等特殊时期对体育给予重视,对校园体育的认识较为单一,只注重发展自身优势项目,并未建立合理的长效机制,这些因素都会阻碍大学生体育的科学发展。

期待“2015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的出炉,能够为今后的大学体育提供参考,理清大学体育思路,使体育运动成为大学生的习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执笔: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小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