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烹饪器具
烹饪基础知识教案(72节)

烹饪基础知识备课本目录第一章中国烹饪概述第二章烹饪原料知识第三章原料成形与配菜第四章冷菜制作方法及菜品第五章热菜烹调方法及菜品第六章面点基础知识第七章筵席知识第八章地方菜系组织教学: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讲授新课:第一章中国烹饪概述第一节烹饪的意义一、烹饪的基本概念:原始的含义:《周易·鼎》:“以木巽火,亨饪也”。
巽为风,亨为通假字,通烹,指加热;饪指熟。
就是指燃烧木头,鼓风加热原料使之成熟。
其他解释:《辞源》:烹煮食物;《辞海》:烹调食物。
现代含义:烹饪是人类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把可食用的原料用适当的方法加工成为直接食用成品的活动。
烹饪与烹调:二者为近义词,现在烹调专指烹饪中加热和调味的技术工艺。
在某些场合,二者也可混用。
二、烹饪的基本内容:1、菜肴:指以动物性原料和蔬菜等为主料制作的成品。
具体分类见教材第二页。
2、主食:指提供能量饱腹的正餐食物。
3、小吃、点心:小吃点心与主食、菜肴的区分:小吃点心的量少、精致,一般不作为正餐或配合正餐菜肴主食食用。
属于休闲与点缀食品。
三、烹饪的社会作用:1、促进人类步入文明阶段;烹饪的诞生是以用火熟食为标志的,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之一。
2、改善人类的饮食生活;3、充当社会活动的媒介;4、繁荣社会市场经济;属第三产业四、中国烹饪是科学、是文化、是艺术1、科学体验: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念,食治养生的营养观念,五味调和的美食观念。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2、文化内容:食与自然、食与社会、食与健康、食与烹调、食与艺术。
3、艺术表现:静态艺术:菜品的色香味形器;动态艺术:菜品制作流程中各个技术环节的操作方式。
中国烹饪、法国烹饪、土耳其烹饪是世界三大流派。
巩固新课:烹饪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烹饪社会作用作业布置:组织教学: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讲授新课:第二节中国烹饪的起源和发展一、中国烹饪的起源:1、熟食的开始:以用火熟食为标志有巢氏→元谋人接取火种→燧人氏2、陶器的发明、制取和使用:制成炊事器具蒸煮各种食物;进餐的用具;储物的日常用具。
(完整版)烹饪概论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绪论什么是烹饪?第一章中国烹饪简史第一节中国烹饪的起源第四节中国烹饪史的启示第二章中国烹饪原理与技术规范第二节中国烹饪的民族文化特质第四节中国烹饪工艺的现代化第三章中国菜品第一节中国菜的属性与命名第二节中国菜品的构成第四节当代菜品流行潮与迷宗菜第四章中国筵席第二节筵席的结构第三节筵席设计的原则与要求第五章中国的烹饪风味流派第一节什么是烹饪风味流派第二节中菜主要流派第六章中国饮食民俗第一节饮食民俗概述第二节年节文化食俗第七章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节饮食文化概述第二节中国烹饪文化遗产第八章中国当代餐饮市场第一节中国当代餐饮市场的格局第二节市场需要的新型厨师教案(1)授课内容:《烹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绪论:什么是烹饪?第一节烹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科目《烹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授课班级:2008 级烹饪专业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课时教学提示:绪论主要介绍烹饪学科中的七个基本概念和本书的学习方法,作为本书的总纲。
通过教学,让学生对中式烹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绪论安排2 课时,教师只讲三个基本概念,五.教学过程设计(教案2)第一章中国烹饪简史授课内容:《中国烹饪简史》第一节烹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科目《中国烹饪简史》授课班级:2008 级烹饪专业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课时教学提示:本章主要介绍中式烹饪的起源、发展和昌盛的历史,以及中国烹饪史给人们的启示,通过教学,让学生对中国烹饪史有一个粗线条的了解,知道它是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安排四课时,前面2 课时串讲中国烹饪的起源、发展和昌盛,只需拟出几个纲目即可,后面2 课时重点讲第四节,力求将道理说透。
史实描写部分,学生自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教案 3)第二章中国烹饪原理和技术规范授课内容:《中国烹饪的民族文化特质》第二节中国烹饪的民族文化特质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科目《中国烹饪的民族文化特质》授课班级:2008 级烹饪专业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课时教学提示: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烹饪的要素及作用、民族文化特质、传统技术规范以及中国烹饪工艺现代化问题。
《烹饪之器的演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烹饪之器的演化史①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播出,一口章丘铁锅迅速成为了“网红”。
作为烹饪之器的锅,它的进化和演变,浓缩了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史,同时也孕生了中华民族的烹饪文明。
②石上烤肉是我国饮食文明的“觉醒”阶段。
最初,古人只是把猎取的动物和采摘的食物直接放到火上烤熟。
在石器时代,人们发现了利用器具烹制食物的方法﹣﹣“石烹”,利用的是烧至炽热的石块。
久负盛名的怒江石板粑粑就是古老的石烹方法的遗存,石板选用当地特有的一种青黑色页岩,选好的石材还要经过多道工序的修整、加工、打磨、抛光和烘烤。
③我国最早制造的烹饪之器是陶器,早期多是陶罐和陶釜。
用作炊器的陶罐一般都是高筒且腹部较大,而陶釜的形状与现在的烧锅差不多,可以说是我国迄。
今。
为。
止。
发现的最早的锅。
④用陶罐和陶釜烹饪食物时需要用石头块支起来,后来出现了自带三条腿的炊具﹣﹣鼎和鬲(lì)。
鼎是一种三足支锅,而且三条腿都是实心的。
鬲在形状上与鼎十分类似,不过腿部是中空的。
陶甑(zèng)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又一大发明,并因此首创了蒸食这种独特的烹饪方式。
陶甑是一种平底并有好些小孔的容器,把食物放在陶甑里,然后再将其套在陶鬲或陶鼎上方,则可以利用陶鬲或陶鼎烧出的蒸汽来蒸熟食物。
⑤陶器在烹饪领域的应用,使得一些重要的烹饪方法应运而生,如煮、焖、炖、熬、蒸等,为我国古代饮食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撑。
⑥青铜器的诞生更是促进了烹饪文明的发展。
青铜炊器相较陶制炊器来说,不仅具有可塑性,不易破碎和变形,而且硬度更高,传热性能更好。
⑦说起青铜炊器,不能不说青铜鼎。
青铜鼎最初用来烹煮肉食或盛放肉类,大多为圆腹、两耳、三足。
春秋晚期之后,青铜鼎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礼器,逐渐被视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青铜炊器的形状也沿袭了陶制炊器,有青铜鬲、青铜甑等。
青铜鬲和青铜甑可以分铸,分别使用,也可以合铸一体,称为青铜甗(yǎn),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烹饪必备知识点总结

烹饪必备知识点总结1. 食材的选择食材的选择是做出美味菜品的第一步。
新鲜的食材通常能够带来更好的口感和味道。
在选择蔬菜和水果时,要注意外表是否干净整齐,触摸是否有弹性,气味是否正常。
对于肉类和海鲜,要选择外表鲜亮,没有异味的食材。
此外,选择时要注意食材的成熟度和新鲜度,以确保做出的菜品口感和味道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2. 烹饪器具的选择不同的菜品需要使用不同的烹饪器具。
例如,炒菜常用的是炒锅,煮粥常用的是砂锅,煎炸常用的是平底锅等等。
在选择烹饪器具时,要考虑器具的材质、大小和适用范围。
不同的器具有着不同的热传导性能和适用范围,选用合适的器具能够更好地保留食材的原味和营养成分,提高菜品的口感和口味。
3. 基本刀工刀工是烹饪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掌握好基本刀工可以提高厨艺的效率和美观度。
常见的基本刀工包括切丁、切丝、切片、切段、切片等等。
在使用菜刀和砧板时,要注意手部动作和姿势,保证安全,并且保持食材的原始形态,以确保烹饪的美观度和口感。
4. 调味料的搭配烹饪中的调味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调味料搭配可以带来不同的味道和口感。
常见的调味料包括盐、糖、酱油、醋、料酒、蚝油、花椒、辣椒等等。
在使用调味料时,要根据菜品的口味和烹饪方法选择合适的调味料,并且注意调味料的用量和搭配,以确保菜品的口味和口感都符合预期。
5. 烹饪技巧的掌握烹饪技巧是做出美味菜品的关键。
不同的烹饪方法需要掌握不同的技巧。
常见的烹饪技巧包括炒、炸、煎、煮、蒸、烤等等。
在掌握这些技巧时,要注意火候、时间和手法,以确保食材的熟度和口感都符合预期。
6. 菜品的色、香、味的搭配菜品的色、香、味是评判一道菜品好坏的标准。
在烹饪时,要注意菜品的色彩搭配、香味的调配和口味的平衡,以确保菜品的整体效果都符合预期。
在色彩搭配时,要考虑到食材的颜色和形态,以及调味料的颜色和浓淡;在香味的调配时,要考虑到食材本身的香味和调味料的香味;在口味的平衡上,要考虑到咸、甜、酸、辣、麻等味道的搭配。
《烹调方法焖》课件

烹饪技巧:控制火候,避免烧焦或糊锅。
焖的特点
烹饪方式:将食材放 入锅中,加入适量的 水和调料,盖上锅盖, 用中小火慢慢加热, 使食材熟透
口感:焖制的食物口 感软烂,味道浓郁, 汤汁丰富
营养:焖制过程中, 食材中的营养成分可 以更好地被保留,有 利于人体吸收
适用食材:焖制适合 各种肉类、蔬菜、豆 制品等食材,可以制 作出各种美味的菜肴
● 特点:牛肉软烂,萝卜入味,汤汁浓郁,营养丰富
● 适用人群:适合所有人群,尤其适合老人和儿童
鱼块焖茄子
● 食材:鱼块、茄子、葱、姜、蒜、生抽、老抽、料酒、糖、盐、鸡精
● 步骤: a. 鱼块洗净,用料酒、生抽、老抽、糖、盐、鸡精腌制10分钟 b. 茄子洗净,切成滚刀块,用盐腌 制10分钟 c. 锅中放油,放入葱、姜、蒜爆香,放入鱼块煎至两面金黄 d. 加入茄子翻炒均匀,加入生抽、老 抽、料酒、糖、盐、鸡精调味 e. 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焖煮10分钟 f. 出锅前撒上葱花即可
● 适用人群:老少皆宜,尤其适合喜欢吃鸡翅和南瓜的人群
牛肉焖萝卜
● 食材:牛肉、萝卜、葱、姜、蒜、生抽、老抽、料酒、糖、盐、鸡精、八角、桂皮、香叶
● 步骤: a. 牛肉切块,萝卜切块,葱姜蒜切末 b. 牛肉焯水,去除血沫 c. 锅中放油,加入葱姜蒜爆香, 加入牛肉翻炒 d. 加入生抽、老抽、料酒、糖、盐、鸡精、八角、桂皮、香叶,翻炒均匀 e. 加入萝卜, 加水没过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焖煮至牛肉和萝卜软烂 f. 出锅前撒上葱花,即可食用
焖的分类
第三章
按食材分类
肉类焖:如红烧肉、焖牛肉等 蔬菜焖:如焖茄子、焖土豆等 海鲜焖:如焖鱼、焖虾等 豆制品焖:如焖豆腐、焖豆皮等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重要成就: 重要成就 (1)冶金业(铜、铁、钢) )冶金业(
原始社会晚期: ①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冶铜技术 商周: ②商周:青铜铸造业繁荣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③西周晚期 出现铁器 西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④西汉 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杜诗发明 ⑤东汉 杜诗发明水排 魏晋南北朝:发明的 发明的灌钢法 ⑥魏晋南北朝 发明的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 世界领先地位) 世界领先地位)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 秦汉
开始 得以发展
魏晋南北朝 遭受摧残 隋唐 两宋 元朝: 元朝: 明中叶 清:
恢复与发展 日常用具及用品, 在曲折中艰难发展 (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 自民营手工业) 自民营手工业) 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出 现资、三种形态: 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 三种形态: 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
二、官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 手工业 素称发达
1、地位、特征、发达原因:P8 地位、特征、发达原因: 成就: 2、成就: (1)冶金业 ①②③④⑤ 各朝代 冶金业: ①②③④⑤P8(各朝代 各朝代) 冶金业 (2)制瓷业 ①②③④⑤⑥ P8(各朝代 制瓷业: 各朝代) 制瓷业 各朝代 (3)丝织业 ①②③④⑤⑥⑦ P8(各朝代 丝织业: 各朝代) 丝织业 各朝代
D、唐朝
5、下列手工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下列手工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A.冶铁业B.棉织业C.造纸业D.印刷业 冶铁业B.棉织业C.造纸业D. A.冶铁业B.棉织业C.造纸业D.印刷业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诗中的名句。 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 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 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 度上得益于: 度上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农耕文化的发达 C.旅游业的发展 D.战略位置的重要 7、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 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中国饮食文化课件 ppt

苏菜
苏菜以甜鲜为主,注重炖、焖 、烧等技法,代表菜品有松鼠
桂鱼、狮子头等。
03
中国茶文化
茶的起源与传播
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据传最早在公元前2世纪,茶已在中国的南 方被人们所饮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 化现象。
茶的传播
从中国出发,茶的传播遍及亚洲各地,并在17世纪左右传至 欧洲。如今,茶已成为全球性的饮品,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 喜爱。
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烹饪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烹饪技艺源远流长,对其他国家和 地区的菜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餐的 烹饪技巧和调味方式被广泛借鉴和应用 ,丰富了世界各地的餐饮文化。
VS
食材的国际流通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中国特有的食材 也逐渐进入国际市场。例如,中国的茶叶 、豆腐、调味料等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欢迎 ,成为各国厨师创新菜肴的灵感来源。
更多人享受制作中餐的乐趣。
THANKS
感谢观看
06
中国饮食文化的国际影响与传播
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中国美食在海外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美食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中餐馆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成为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窗口。
美食节与展览
中国各地政府和相关机构通过举办美食节、展览等活动,将中国美食推向国际舞台,吸引更多人了解 和品尝中国菜肴。
02
中国传统烹饪技艺
烹饪原料
粮食
蔬菜
中国烹饪中常用的粮食包括稻米、小麦、 玉米等,是主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烹饪中使用的蔬菜种类繁多,包括叶 菜类、根茎类、果实类等,为菜品提供了 丰富的营养和口感。
肉类
调料
常见的烹饪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 ,以及禽类如鸡、鸭、鹅等,为菜品提供 了丰富的蛋白质来源。
《食品化学》1-2 (2)

参考书
1. 汪东风.食品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2. 黄刚平.烹饪基础化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季鸿昆.烹饪化学(高职高与).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10年。 4. 刘用成.食品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5. 王璋等.食品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6. 阚建全.食品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现代食品科学的四大支柱 食品化学 微生物学 生物学 工程学
(三)食品化学
指研究食物的组成、性质以及功能 和食物在贮藏、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可 能发生的化学和物理变化的科学。
是以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的组成及 理化性质的一门科学; 是以食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化学,既 是化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食品科学的一个分支。 食品化学是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 础学科。
本课程成绩组成
本课程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组 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 时成绩由出勤、提问、平时作业、小论文组成; 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试题主要由填空题、 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部分组成, 实行百分制。
注:学生按要求完成平时作业,缺、旷课节数未达到 “学生手册”规定的,允许参加期末考核。
(一)食品和菜肴的化学组成 1.元素组成 食物与生物组织中的C、H、O、N四种元素几乎占总
质量的85%以上。
2.化学成分
A.无机成分 水 无机盐 无机气体(如空气中的O2、CO2、CO、N2及其它成分分
解产生的NH3、H2S、NO、NO2、SO2等)。
B.有机成分(食品的主要成分)
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 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烹饪器具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助食器具的是( )。 A.铁锅 B.筷子 C.盘子 D.桌子 2.下列属于助食器具的是( )。 A.酒壶 B.饭瓢 C.盘子 D.桌子 3.下列属于助食器具的是( )。 A.酒壶 B. 桌子 C.盘子 D.筷子 4.下列属于盛食器具的是( )。 A.酒壶 B.饭瓢 C.火锅 D.筷架 5.下列属于盛食器具的是( )。 A.酒壶 B.筷子 C.盘子 D.桌子 6.下列属于饮用器具的是( )。 A.酒壶 B.筷子 C.盘子 D.桌子 7.下列属于备食器具的是( )。 A.酒壶 B.筷子 C.盘子 D.桌子 8.下列属于备食器具的是( )。 A.酒壶 B.饭瓢 C.盘子 D.筷架 9.最初的烹饪器具,起源于( )。 A.抓而食之 B.自然物 C.陶器 D.铜器 10.新石器以前的烹饪器具,可以是( )。 A.铁器 B.骨器 C.陶器 D.铜器 11.陶器的发明,源于人们利用( )。 A.火 B.水 C.风 D.雷电 12.人类进入间接加热熟食的阶段,首选是因为发明了( )。 A.陶器 B.瓷器 C.铁器 D.铜器 13.距今15000年左右,首选开始制陶试验的中国地区是( )。 A.南方 B.西域 C.吐蕃 D.东北 14.起源阶段的陶器属于( )。 A.炊煮类 B.烘培类 C.烧烤类 D.建筑类 15.最先从陶罐中分化出来的炊具是陶( )。 A.釜 B.鍑 C.鬲 D.锅 16.为增加受热面,将釜足改成三足或四足,这就是陶( )。 A.罐 B.鼎 C.鬲 D.锅 17.在鼎的肚部向上凹以利于受热,这就是陶( )。 A.罐 B.鍑 C.鬲 D.锅 18.相当于今天烙饼用得饼铛的是陶( )。 A.罐 B.篦 C.鏊 D.锅 19.相当于今天铁丝或铁条制成的烤肉炙子的是古代的陶( )。 A.罐 B.篦 C.豆 D.盉 20.下列用于炊饮两用陶器的是陶( )。 A.尊 B.鬶 C.鏊 D.罍 21.下列相当于水壶的陶器是( )。 A.陶鼎 B.陶鬲 C.陶甑 D.陶鬶 22.下列用来煮粥的陶器是( )。 A.陶蓖 B.陶支子 C.陶鬲 D.陶鏊 23.下列用于蒸制食品的是陶( )。 A.尊 B.甑 C.鏊 D.罍 24.下列属于多功能陶器的是( )。 A.鬶 B.鼎 C.鏊 D.罍 25.下列可以用来蒸制食品的陶器是( )。 A.陶鼎 B.陶鬲 C.陶甑 D.陶壶 26.中国最早出现的陶器属于( )。 A.黑陶 B.白陶 C.彩陶 D.红陶 27.彩陶开始出现于( )。 A.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磁山文化 D.大汶口文化 28.新时期时代,黑陶的成就最为显著的是( )。 A.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大溪文化 D.河姆渡文化 29.釉陶开始出现于( )。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30.硬陶开始出现的朝代是( )。 A.唐 B.汉 C.商 D.西周 31.制陶业在餐饮和生活中没落的时代起始于( )。 A.春秋 B.明清 C.唐宋 D.汉 32.下列属于陶器的是( )。 A.兔毫盏 B.唐三彩 C.宋加彩 D.百圾碎 33.人类发明了冶炼术,首先开始制作的器具是( )。 A.铜器 B.铁器 C.瓷器 D.漆器 34.古代生产青铜器最多的国家是( )。 A.波斯 B.埃及 C.中国 D.印度 35.郑州商代遗址的被认为是最早发现的青铜饮具的是( )。 A.酒杯 B.酒尊 C.酒鼎 D.酒壶 36.“钟鸣鼎食,金石之乐”描述青铜器使用盛况的时期是( )。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37.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制蒸食炊具是( )。 A.鬲 B.鍑 C.鼎 D. 甗 38.在青铜器中,酒器最多的时代是( )。 A.夏 B.商 C.周 D.汉 39.下列属于盛食器的是铜( )。 A.甗 B.鼎 C.簋 D.卣 40.下列用于大型食器和煮水器的铜器是( )。 A.铜角 B.铜爵 C.铜鼎 D.铜盆 41.下列在青铜器中用作盛水器的是( )。 A.角 B.尊 C.爵 D.盘 42.下列属于盛酒器的是铜( )。 A.甗 B.鼎 C.觥 D.盘 43.“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描述的是对下列器具的使用( )。 A.陶器 B.瓷器 C.铁器 D.铜器 44.刀工技法的出现,不晚于( )。 A.夏 B.商 C. 周 D.汉 45.在青铜器中,食器最多的时代是( )。 A.夏 B.商 C.周 D.汉 46.古代生产青铜器最早的国家是( )。 A.波斯 B.中国 C.埃及 D.印度 47.下列在青铜器中用作卫生器具的是( )。 A.角 B.尊 C.爵 D.盘 48.在夏商周时期,造价最便宜的是( )。 A.漆器 B.陶器 C.青铜器 D.瓷器 49.世界上出土古代漆器最多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波斯 D.埃及 50.世界漆艺的发祥地是( )。 A.中国 B.印度 C.波斯 D.埃及 51.世界上最早发现漆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波斯 D.埃及 52.古诗中“雕钧扣器,百仟千工”描述生产的是( )。 A.瓷 B.青铜 C.铁 D.漆器 53.在夏商周时期,造价最昂贵的是( )。 A.漆器 B.陶器 C.青铜器 D.瓷器 54.漆器成为独立的手工艺部门,可追溯到( )。 A.商代 B.夏代 C.春秋 D.西周 55.在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漆器生产地区是( )。 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赵国 56.漆器在历史上作为各类手工业之首的时期是( )。 A.唐 B.汉 C.商 D.西周 57.漆器在历史上作为高档餐具,最兴盛的时期是( )。 A.三国 B.西汉 C.西晋 D.秦 58.我国漆器的生产开始两级分化的时期是( )。 A.春秋 B.明清 C. 唐宋 D.汉 59.以下是漆器可以制作的器具是( )。 A.盘子 B.锅子 C.调味罐 D.炉子 60.世界上最早发明原始瓷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波斯 D.埃及 61.中国标准的瓷器开始出现于( )。 A.唐 B.汉 C.宋 D.西周 62.最早的青瓷由以下的陶器演变而来( )。 A.硬陶 B.刻花白陶 C.釉陶 D.紫砂陶 63.在瓷质餐具中,最早出现的瓷器属于( )。 A.青瓷 B.白瓷 C.彩瓷 D.黄瓷 64.我国最早烧制白瓷的地方,属于中国的( )。 A.南方 B.北方 C.西域 D.吐蕃 65.在瓷质餐具中,最晚出现的瓷器属于( )。 A.青瓷 B.白瓷 C.彩瓷 D.黑瓷 66.最早的青瓷属于( )。 A.缥瓷 B.灰蓝色瓷 C.秘色瓷 D.深蓝色瓷 67.我国最早烧制瓷器的地方,属于中国的( )。 A.南方 B.北方 C.西域 D.吐蕃 68.两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瓷窑是( )。 A.越窑 B.邢窑 C.东欧窑 D.汝窑 69.下列属于唐朝著名的瓷器的窑厂的是( )。 A.汝窑 B.定窑 C.越窑 D.钧窑 70.历史上,釉下彩创烧于( )。 A.唐 B.宋 C.明 D.清 71.秘色瓷创烧于( )。 A.唐 B.宋 C.明 D.清 72.唐朝时,最有名的瓷窑是( )。 A.越窑 B.梧州窑 C.东欧窑 D.汝窑 73.在宋朝的著名瓷窑中,生产彩瓷的窑厂是( )。 A.官窑 B.哥窑 C.磁州窑 D.钧窑 74.在宋朝的著名瓷窑中,生产白瓷的窑厂是( )。 A.官窑 B.哥窑 C.定窑 D.钧窑 75.历史上,最有名的黑釉瓷烧制于( )。 A.唐 B.宋 C.明 D.清 76.历史上,釉上彩创烧于( )。 A.唐 B.宋 C.明 D.清 77.与青花瓷同样烧造工艺的釉里红最初出现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78.青花瓷开始兴盛于( )。 A.春秋 B.明清 C.唐宋 D.元朝 79.景德镇开始烧制釉里红的时期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元朝 80.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的中心的时期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81.斗彩瓷最初出现于( )。 A.唐朝 B.宋朝 C.清朝 D.明朝 82.下列不属于明代四大名窑的是( )。 A.宣窑 B.成窑 C.万窑 D.哥窑 83.中国瓷器达到鼎盛时期,造瓷技术登峰造极的时期是( )。 A.唐 B.宋 C.明 D.清 84.郎窑红创烧于( )。 A.唐 B.宋 C.明 D.清 85.珐琅彩瓷最初出现于( )。 A.唐朝 B.宋朝 C.清朝 D.明朝 86.有史料证明,我国陨铁器最早出现的时间可推朔到( )。 A.夏 B.商 C.周 D.汉 87.我国发明生铁的时间,大约可以追溯到( )。 A.夏 B.商 C.周 D.汉 88.我国人工冶铁开始于( )。 A.汉朝 B.唐朝 C.春秋 D.战国 89.我国最早使用铁器开始于( )。 A.汉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90.我国开始进入铁烹的时期是( )。 A.夏 B.商 C.汉 D.周 91.我国广泛使用铁器开始于( )。 A.汉朝 B.唐朝 C.春秋 D.战国 92.历史上,铁锅水平最高的时代是( )。 A.清代 B.明代 C.元代 D.宋代 93.铁烹饪器具的鼎盛时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