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教案Word

心肺复苏教案Word
心肺复苏教案Word

《心肺复苏》

【导入新课】:(5分钟)

案例一:2003年6月26日,喀麦隆国家足球队国脚维维安福参加了本队与哥伦比亚队的联合会杯半决赛,当比赛进行到第72分钟时,维维安福心脏病突发猝然摔倒在比赛场地的中圈里。随后28岁的维维安福被担架抬出赛场,并立即送往医疗中心进行急救,可惜经45分钟抢救无效后辞世。(结合播放相关报道的图片,并援引北京青年报的评论进行讲述)

案例二:2011年X月X日,某矿地面车间职工李某在操作台旁突然之间倒地,在矿急救站急救人员未抵达现场前,围观人员在无人懂得急救知识的情况下,仅对李某采取掐人中的方法急救,但因施救方法不得当最终未能挽回该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职工的生命。(由教师直接讲述)

由两起案例引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员进行思考,并随着问题的解答开始讲解:

1.为什么案例一里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

2.案例二中现场有人采取掐人中的方法进行抢救,这种急救方法是否合适?

3.通过两个案例,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教学过程】

一、心肺复苏的重要性(4分钟)

(由教师结合数据图片进行讲解,学员以听课为主)

提问1:为什么案例一里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

回答1:因为没有及时的现场施救。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发生溺水、中毒、触电、意外撞击或其他一些意外紧急情况时,如果专业医护人员尚未赶到现场,那么现场人员对伤员及时开展正确、有效的施救显得多么的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

有数据表明,当人们遭遇上述意外情况时,一旦发生心跳骤停、呼吸停止时:(此处插入数表辅助进行讲解)

在4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43%-53%

在8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10%

在10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0%

所以,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

二、心跳骤停的判断(6分钟)

提问2:案例二中现场有人采取掐人中的方法进行抢救,这种急救方法是否合适?

回答2:不合适,没有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伤情判断后再选择正确的急救方法。(在此找学员回顾伤情判断依据,即从意识、呼吸、心跳、瞳孔等判断伤员的伤情,由此引入心跳骤停的判断依据)

1.突然意识丧失,面色死灰

2.瞳孔散大

3.呼吸停止或成喘息样呼吸

4.大动脉搏动消失

5.心前区搏动及心音消失

6.皮肤苍白或发绀

7.伤口不出血。

三、心肺复苏(20分钟)

(教师以模拟人为例,边示范操作边进行讲解)

提问3:通过两个案例,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回答3:根据初步简单的判断,现场应该立即采取心肺复苏争分夺秒,立即抢救,时间就是生命!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第一步:评估判断(插入图片配合讲解)

1)意识(轻拍重喊)

2)颈动脉搏动(位置)

3)呼吸(看胸廓起伏)

注意:判断时间5-10秒,避免不必要的延误。

第二步:安置体位

颈部无损伤,去枕平卧硬板床,头颈躯干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第三步:胸外心脏按压(插入图片配合讲解)

(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手法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要求每个同学必须掌握,教师在讲解时,先做几个示范动作,随后组织学员讨论刚才的示范动作哪些是错误的,最后抽学员上讲台进行操作,评价其操作是否得当,及时给予纠正)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定位方法:

1)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2)沿肋弓下缘滑向胸骨剑突,胸骨切迹上两横指。

手法:双手平行重叠,十指交叉

掌根接触胸壁,五指过度背伸,肘关节伸直

双肩双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两腿稍分开,左腿与患者肩平齐

按压幅度:≥5cm,频率:≥100次/min

按压/放松时间:1:1,放松时使胸廓充分回位,但掌跟不要离开胸壁,按压应平稳有规律,不可冲击式猛压

按压/呼吸比:30:2

第四步:开放气道

体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取下义齿、清除口鼻分泌物。

打开气道的方法:

(1)仰头举颏法(无颈部损伤者):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示、中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与水平面垂直,以畅通气道。

(2)托下颌法(适用于颈部损伤者★):把手放置患者头部2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并同时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第五步:人工呼吸(插入图片配合讲解)

口对口:

(1)口完全包住患者口唇,防止漏气

(2)吹气时捏鼻,呼气时松鼻。

(3)连续吹气:2口

(4)吹气与呼气时间相等

(5)有效指征:胸廓起伏

(6)潮气量500-600ml

第六步:再次评估

一听:听呼吸音

二看:看胸廓起伏

三感觉:感觉颈动脉搏动

第七步:进一步生命支持

四、心肺复苏有效的征兆(3分钟)(此部分内容仅作为了解内容)

1.患者恢复可探知的呼吸及脉搏。

2.面色(口唇)好转,如由紫绀转为红润。

3.瞳孔由大变小,并可由对光反射。

4.患者出现知觉反应,甚至有呻吟及四肢活动等

五、心肺复苏终止的条件(2分钟)(此内容是了解内容,仅强调由专业医护人员接手后方可停止即可)

1. 患者自主呼吸及脉搏恢复

2.有他人或专业急救人员到场接替

3.有医生到场确定病人死亡

4.救护人筋疲力尽而不能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课堂回顾】(5分钟)

教师再次强调操作过程中的要点,最后插入一段心肺复苏的视频演示操作方法。

(通过视频强化记忆,回顾完整的过程,最后抽学员示范完整的操作过程,教师对操作进行评价和及时纠正错误)

【作业布置】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