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化期末考试重点资料

外国文化期末考试重点资料
外国文化期末考试重点资料

一、填空题范围:

1、早期希腊城邦有哪五种政体形式: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

2、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阿拉克西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无定”,阿拉克西美尼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活火,毕达戈拉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芝诺认为飞矢不动,恩培多克勒以爱和斗争解释变化,阿那克萨哥拉把“种子”与“理智”引进哲学作为万物本原,原子论的创始者是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麦加拉学派特点是把“善”和“存在”相等同,其创始人是欧克里德,著名代表是欧布里德;昔兰尼学派特点是把“善”规定为快乐,提出了快乐论;犬儒学派创始人是安提斯塞尼,该派的特点是把苏格拉底的“善”规定为节制、禁欲,倡导禁欲主义。

3、基督教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当时以色列人普遍期待弥赛亚时代的到来,圣安布洛斯、圣杰罗姆、圣奥古斯丁和教皇大格雷高里等四人被称为西方教会的博士。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哲学

哲学即智慧之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作为最概括、最抽象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主要从最一般原则的高度给人们的文化实践活动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方面;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2、古希腊哲学的转向、分歧和内在冲突

转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是以研究客观自然界为对象的,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这状况。苏格拉底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

分歧:主要在巴门尼德的本体论思想和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的生成观点上的分歧。赫拉克利特思想属于前苏格拉底哲学,用哲学的语言代替神话的语言探讨万物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活火”及运动是永恒的。而巴门尼德则认为思想与存在是一回事情,思想与存在同一。只有能表达存在,思想才是存在的。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一,是连续性和完满的一,感觉世界是假象,是不存在,这看起来与赫拉克利特变动的观点相反,但实质一样。

3、耶稣的身份性意义。

–作为弥赛亚的耶稣,带来更多的是宗教方面的解放,而对于以色列人,期盼更多的是政治方面的解放–主:拯救人类,生命的主人

–上帝的儿子、

–人子:作为人的儿子,是玛利亚的儿子

–上帝圣父和圣子是同在的

–仆人:为人民服务

4、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理解。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德行指人的优秀品质,美好的本性。知识主要是指能认识人自己的本性。

苏格拉底认为,要是一个人具有知识,其行为就会受到知识的节制,因此没有像不节制这样的事物。没有人的行为会违背他相信是最好的事物。同时他认为德性就是理性,勇敢和正义的行为只有当人们出于知识或理性的选择而做他们时才是有用的。但《大伦理学》中却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知识都涉及理性,而理性只存在于灵魂的理性部分;所以,根据他的说法,一切德性都是在灵魂的理性部分被发现的。结果,他在把德性看作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

三、分析题

1、分析解读赫拉克利特的思想。

赫拉克利特是早期希腊最重要的自然哲学家之一,自发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一方面借鉴了古希腊多神崇拜的自然哲学演化论,一方面吸收了古希腊神秘祭,奥尔弗斯教灵肉对立、亚男克等思想,提出“逻各斯”说。他的基本哲学思想是:

(1)世界的本源是“火”,“活火”。赫拉克利特思想属于前苏格拉底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从神话中脱离出来,用哲学的语言代替神话的语言探讨万物本原。用自然中事物矛盾的运动来代替神系的生殖原则证明事物的生灭。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活火”。火是一种物质。在这里被抽象化了。他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已经从奥林匹斯多神教中脱离出来。虽然他的万物本原思想还很简陋,但从泰勒斯的“万物本原是水”中进行了升华。毕竟,“水为本原”说还取自于希腊神话的冥河崇拜。

(2)万物都根据逻各斯生成。“逻各斯”可以看作是“数”的抽象表达,反映出的是万事万物变化发展应遵从的规律必然。这受到希腊神话中“命运”观念的影响。“逻各斯”的含义范围很广,这表示赫拉克利特从多方面认识世界,但同时,他总结出的这一理论很难被世人所理解又显示出他在告诫世人应多观察生活,从身边的事物变化中窥得自然的本质,而不要沉迷在宗教的迷幻里。但是“逻各斯”的理念太过抽象,很难被大众明白,从而广泛传播开来。

(3)对立面是同一的。相反的力量造成和谐。“万物是一”和“一出于万物,万物出于一”表现出赫拉克利特的事物对立存在的辩证思想。“万物”与“一”是对立统一的,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的同时也可看作一个个体。这个思想为后世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开创了先河。但同时,这个思想与他先前所说的“火本原”说又相矛盾。总体来看,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在矛盾中求同存一,仍受神话和哲学影响。

(4)万物皆流,运动是永恒的。就如赫所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前一秒的事物过去了就成为历史,前一秒的河流和后一秒的河流其实是不同的,因为它在不停地流动中。这思想包含了宇宙生成论和认识论。而运动永恒的辩证思想也是合理的,接近了自然科学。由此可以看出,古希腊时代是哲学和科学不分的时代。

2、理解分析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

巴门尼德是埃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包括:

(1)没有事物是变化的。

(2)感官是骗人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是单纯的幻觉。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

(3)两条路:真理之路、意见之路。

(4)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

作为思想与存在是一回事情,思想与存在同一。存在之路开启真理之路,非存在之路引向意见之路。存在是一,是相同的,是连续性的,是完满的,是永恒的。存在是一,是连续性和完满的一,感觉世界是假象,是不存在,这看起来与赫拉克利特变动的观点相反,但实质一样。他们从相反的角度证明现象世界是变动的,本质世界才是永恒的静止。这在后来的柏拉图那里就成了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的对立,理念的才是本质唯一的。

巴门尼德认为,存在与不存在是绝对的对立。这里存在有四个特点:不可分;连续,存在与存在连接,存在有界。巴门尼德融合了那个时代的哲学,如始基说,提出存在理论,有一定的时代进步性,也开启了西方哲学理性之门。但是他的存在说抽象生硬,一般常人难以完全理解。

巴门尼德的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不仅显得晦涩难懂,而且似乎自相矛盾。他说不认识也说不出的东西是非存在的。作为一样事物,当你提到它的名称时,你必然的指的是确实存在这样的事物。比如当你提到花,你所指的一定是具体的花。但如果我说起鬼神,说起玉皇大帝,那我所说的东西到底存在不存在呢?如果说存在,没人见过这些事物,也不能说明这些事物的存在。但如果它们是不存在的,那么我又能叫得出它们的名称。

巴门尼德阐释了思维、存在与指称三者的关系,并催生了后来高尔吉亚的观点:1.无物存在;2.即使有物存在,也不能认识;3.即使有物存在,且被认识,也不能说。

3、理解分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理念是真实的存在,它独立于事物和人们的认识之外,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理念论的基本内容包括:

1、哲学家是一个爱智慧或洞见真理的人。普通人:爱美的事物;哲学家:爱美的自身。前者在做梦,后者才清醒;前者仅有意见,后者才有知识。意见属于感官所接触的世界,而知识则属于超感觉的永恒的世界。

2、知识就是回忆,灵魂注定在生前就已存在。灵魂永恒,善于观照永恒的事物,也就是本质,但当它在感官—知觉中观照万物流变时,就迷乱了。

3、真正哲学家的灵魂在生时已经从肉欲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死后就要到那个看不见的世界里去,与众神一起享福。

柏拉图的理念论主要来源于苏格拉底及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斯亚学派。其主要观点包括:神创理念:神创造理念,继而创造具体事务;灵魂不朽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构成,肉体会死去,但灵魂是永恒的。生和死是相对的,知识就是回忆。理念派生事物主要通过“分有”和“摹仿”两个途径。

理念具有多重含义:第一,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第二,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第三: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的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为事物的;第四: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的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4、分析十字架上七句话的意义。

七句话:1.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

2.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与我同在乐园里了。(路23:43)

3.母亲,看你的儿子!……看你的母亲!(约19:26—27)

4.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太27:46)

5.我渴了!(约19:28)

6.成了。(约19:30)

7.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

第一句:为仇敌代求,赐赦罪之大恩。因为爱,方有怜悯,不忍他们因此定罪。因而,不单自己饶恕他们,且要祈求天父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也不晓得。

第二句:应许强盗进乐园,赐得救之大恩。向作恶的强盗的应许,给予黑暗痛苦中的人,一个永远的盼望与光明。主耶稣降世为人,为要拯救罪人,只要悔改,便得救恩。

第三句:把母亲托付爱徒,赐孝敬之大恩。主耶稣是神子,孝敬父母,安排养老,尽人子的责任。把马利亚交托给所爱的门徒约翰,是尽最后的孝敬之心。

第四句:呼求神为何离弃他,赐和睦之大恩。最真实的人性:主耶稣真正的道成了肉身、降卑为人,与我们一样。这是要驳斥一切否定耶稣是道成肉身的异端,和否定耶稣真正钉十字架、真正受苦的谬论。耶稣

呼喊,不仅是肉体的疼痛,而是上帝的离弃,掩面不看。我们也应该担待肢体的软弱,彼此相顾,想到自己也在肉体中。

第五句:主说渴了,赐活水之大恩。最痛苦的呼求:主在十字架上肉身与心灵都承受为世人赎罪而致的极端痛苦。死亡是极端痛苦之事,是人间最大的悲哀与无奈,唯有主耶稣是顺服天父的旨意,而又自己甘心舍去生命,为要拯救世上的罪人。

第六句:成了,赐救恩告成之大恩。最伟大的宣告:神救赎的工作在那一刻成全了,不再需要任何其他的工作来弥补救恩。“成了!”,也即主耶稣道成肉身的目的达成,神的旨意成全。

第七句:将灵魂交予父,赐安息之大恩。最期待的归回:从神而来的,又回到神那里,与神合一,享受创世以前的尊贵荣耀与权柄。

5、根据《约伯记》段落分析约伯、撒旦和上帝的关系(/神的宗旨、神问撒旦耶稣为何被称为犹太人被杀害)。

约伯:承认神的公义:承认朋友所说的道理,神的全能高深,约伯接纳神的一切作为,是一种悲苦。

驳友人的论点:约伯始终不承认自己有罪。

自叹投诉无门:约伯相信神是公义的,但他本身的遭遇却与他的信仰有冲突。

本书的主人公约伯虽然没有过错,却丧失了他所有的一切,在他挣扎着去理解为什么这些事会发生在他身上时,他并非是去寻求原委,而是要以这些事背后的答案和解释继续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只有这样,他才会充分建立信心。

外国文学期末重点

小知识点: 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 2、赫西俄德 《工作与时日》(又译《农作与日子》)。第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教诲诗。 《神谱》是最早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系统描述。 3、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4、贺拉斯《诗艺》,继承亚里士多德模仿说,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被视为经典。 5、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记》模仿赫西俄得《工作与时日》,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6、《伊利昂记》题名原意是“伊利昂的故事”,描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整个诗篇围绕着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而展开; 《奥得修记》题名原意是“奥得修斯的战争”,描述的是希腊英雄奥得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还乡的故事。 7、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 恩格斯称他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悲剧7部:《波斯人》《七将攻忒拜》《祈援人》《俄瑞斯忒亚》(包括《阿家门农》《奠酒人》《报仇神》)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带火的普罗米修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统称为“普罗米修斯三部曲”) 8、索福克乐斯写作了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悲剧典范的《俄底浦斯王》。 9、欧里庇得斯《特洛伊妇女》《美狄亚》(家庭悲剧,弃妇形象,为妇女鸣不平) 10、《列那狐传奇》是欧洲城市文学的最重要作品,它是在民间创作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形成于12世纪后半期到13世纪中叶。 11、但丁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期的最初一位诗人”。12,《新生》是但丁作为温柔的新体诗人的主要作品,也是他抒写对贝娅特丽丝爱情的作品。 13、《论俗语》是最早一部关于语言和格律的专著,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4、古罗马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共和时期、黄金时期、白银时期。

尔雅2015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 分) 1 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 ?A、 环境 ?B、 语言文字 ?C、 社会 ?D、 人口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关于地理环境与名族心态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互动互构 ?B、 互补互彰 ?C、 互起作用 ?D、 互相转化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辜正坤认为,万物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补充、()的趋势。 ?A、 自我完善 ?B、 自我适应 ?C、 自我淘汰 ?D、 自我进化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下列哪一项不是儒家的民主思想: ?A、 民贵君轻 ?B、 民治主义 ?C、

?D、 民为邦本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5 中国语音: ?A、 为闭音节 ?B、 为多音节 ?C、 每字有韵调 ?D、 音义象构性弱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 ?A、 国粹派 ?B、 理想西化派 ?C、 现实西化派 ?D、 都不属于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属于中国民主内涵的是: ?A、 恶欲协调 ?B、 迫不得已 ?C、 因势制宜 ?D、 宗法式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不包括:?A、

?B、 能指和所指 ?C、 任意性和必然性 ?D、 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权力斗争主要集中在权力的: ?A、 天赋和人赋 ?B、 瓜分与分享 ?C、 集中和分散 ?D、 下放和收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 在黑格尔看来,中国的天子在发号施令上: ?A、 比较自由 ?B、 可以随心所欲 ?C、 不能锁心所欲 ?D、 有严格程序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 中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是(),程度不同的。 ?A、 殊途同归 ?B、 迥然不同 ?C、 异曲同工 ?D、 错综复杂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西方文化概论知识点整理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3000-前1450年,是指地中海东部克里特岛的图带克里特人创造的文明,曾向希腊半岛、安纳托利亚的沿海地区和爱琴海诸岛进行文化辐射和殖民活动,并于埃及和地中该东岸地区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 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500-1100年,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迈锡尼文明是由一直来自北方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阿卡亚人所建立,因此迈锡尼文明实际是北方游牧文化与克里特文明相融合的结果。 二者对比:(1)迈锡尼文明不用于克里特文明的是迈锡尼本身充满好战气息因国防需要,宫殿建于山丘顶部,而艺术多作与军事有关的题材(2)文字:克里特文明:象形文字;迈锡尼文明:泥字版书(楔形文字的特点) 2.希腊神话的基本特征: 希腊神话以形态优美、谱系分明而著称,希腊神话的神谱不仅仅是神的家族史,同时也反映了希腊人的宇宙生成观和自然观,神的衍生和交替也就是自然过程的发生和演进。以内在的自我否定作为神系延续和发展的契机是希腊神话的一个基本特征。 希腊神话的影响: 希腊神话反映了希腊的文化渊源;反映了希腊的生活习俗与精神意趣;反映了希腊人对自己的历史溯源;反映了希腊的历史的重大事件 3.希腊城邦制:早期的一种国家类型,以古希腊国家最为典型。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特点:(1)小国寡民(2)多数以一个设防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农区组成(3)具有一个小范围的,极端封闭的公民机制 4.希腊悲剧特点:(1)借用神话题材,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体,反映当时人民的生活图景和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2)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整个气氛较为悲壮,凸显出崇高庄严的风格(3)有固定的结构程式和表现形式(4)最突出的是神人同姓同性。希腊悲剧基本上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以命运作为永恒的主题。希腊悲剧表现了自由意志与命运之间的冲突,它揭示了潜藏在个体(英雄或神)意志背后的某种不可抗拒的必然性。悲剧通过激起人们内心的怜悯和恐惧而导致情绪的净化和升华,从而使人体验到一种崇高的美感。 5.希腊喜剧特点:喜剧源于酒神庆典后街头白发的歌舞狂欢表演。与悲剧相比,喜剧更具有即兴性,况且喜剧往往显得散漫、粗俗,但却更加反映了普通民众真实的思想感情。 6.罗马与希腊文化的精神: 希腊文化:(1)寻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2)激发好学精神与创造精神(3)喜好思想自由或自出思想(4)追求人生享受和现世娱乐的生活情趣(5)笃信人本主义,重视人和人的自身价值(6)崇奉中庸精神 罗马文化的特征:(1)、英雄主义(2)、尚武精神(3)、享乐精神(4)、理性精神(5)、法律意识 7.基督教的两次分裂:东西分裂:君士坦丁一世迁都拜占庭埋下了东西教会大分裂的伏笔。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成东西两部分时,基督教也分为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两大支。公元7世纪末,罗马的拉丁教会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腊教会在礼仪和教义上的分歧加剧。1054年弥格耳分裂,基督教正式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南北分裂:15世纪?第二次新旧教会大分裂(宗教改革)中,罗马公教分裂出信义宗(路德教派)、圣公宗(英国国教派)以及归正宗(加尔文教派),基督教新教诞生 8.什么是十字军东征?原因和影响。 含义:十字军东征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九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

英语欧洲文化期末复习

2012-2013欧洲文化入门期末考试内容总结 故事梗概: 诺亚方舟(P43) 诺亚是一个正直的人,在当时是一个完人。他追随上帝行事。他有三个儿子:闪、含、和雅弗。上帝看见整个世界腐朽了,到处都是暴力。他认为世界充斥着罪恶,因为所有世上的人都过着邪恶的生活。上帝对诺亚说:“人类的可憎我再清楚不过了,他们使这世界充满了仇杀。我有意要毁灭他们,也毁灭掉同他们一起的这个世界。你要为自己造一艘方舟,用丝柏木做船架,覆盖上芦苇,再在里外两面涂上树脂。我要使洪水泛滥全世界,消灭天下所有活着的人,地上万物也要消灭光。但我要与你立约。你到时就带着你的妻子、儿子、儿媳们一起进入方舟。你还要把各种飞禽、走兽、爬虫,每样两只,雌雄各一带上,和你一道登舟,在船上喂养好。此外还要带上各种吃的东西,储存在船上,作为你们和动物的食粮。”诺亚遵照上帝的话,一一办到了。 这样,为了躲避洪水,诺亚和他的妻、子及儿媳们都上了方舟。和他一起上船的还有那些动物:洁净的和不洁净的牲畜,每种都是雌雄一对;所有的鸟类和地上的爬虫,也是一对一对的,按上帝的吩咐那样都上了船。第七天结束的时候,洪水降临到大地。那年诺亚是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天,大深渊的所有泉源一齐喷发起来,天穹洞开,大雨倾盆,不停地下了四十个昼夜。……洪水泛滥了四十天,大水涨起来把方舟托起,高高地升离地面之上。落在地面的水越来越多,淹没了天下所有的高山。水一直涨到浸没高山十五腕尺之深。一切有气息的生物,所有生活在陆地上的东西,全都没有了。上帝清除了世上的生物,人也好,兽也好,爬虫也好,飞鸟也好,全部从地面上消灭干净,惟独诺亚和在方舟上的他一起的妻子儿媳、鸟兽爬虫活了下来。 四十天后,诺亚打开了他方舟上的天窗,放出一只乌鸦去看看水退了没有,但乌鸦飞来飞去,到地面上的水都快干涸也没回来。诺亚等了七天,再从舟上放出一只鸽子去看看地上的水是否再退了些。但因为地面全部都是水,鸽子没落脚的地方,就飞回诺亚的方舟那里。诺亚又等了七天,再次从舟上放出那鸽子去。傍晚时分,鸽子回来了,嘴里衔着一片刚啄下的橄榄叶。诺亚就知道地面上的水退得差不多了。但他又多等了七天,然后放那鸽子出去。这回它再也没有回来了。这样,在诺亚六百零一岁那年的正月初一,地上的水终于退了,诺亚打开舱口盖,从方舟上向外探望,地面已经完全干了。 二月二十七日,大地全都干了。上帝对诺亚说:“你和你的妻子,你儿子儿媳们都从方舟上出来吧。把你带上方舟去的各种地上生物,鸟兽爬虫都放出来吧,让它们滋生繁衍,遍布全世界吧。”诺亚就同他的妻子、儿子儿媳们从方舟上走出来。各种地上生物:野兽、牲畜、鸟类和爬虫都是雌雄配对的,也都下了船。接着,诺亚为上帝修了一座祭坛。他选了各种各样洁净的鸟兽作为供品,放在祭坛上奉献给上帝。上帝闻到了供品的香味,心里想道:“我再也不会因人类而使大地遭到灾祸了。不论人从小就有多少邪念,我都不会像这次那样杀死一切生灵了。

美国文化期末考试整理

BUILDING BLOCK 4 ——Control 1.What is destiny? Destiny is what you make of your life. 2. 3.What is destiny? Interna Control Destiny is what decides your life. What is destiny? Internal External Definition: Control is inside the individual. There are very few certainties in life, few circumstances which cannot be changed. There are no limits on what you can do or become, so long as you believe it and try hard. Your success is your own achievement.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what happens to you. Life is about what you do. Definition: Control is outside the individual. Some things in life are predetermined, built into the nature of things. There are limits beyond which one cannot go and certain givens that cannot be changed and must be accepted. Your success is a combination of your effort and your good fortune (good luck). Life is about what happens to you. External Control

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编写组)聂珍钊-考试重点部分

阿基一踵:指再强大的英雄,也有他致命的弱点,要害。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阿卡琉斯,传说她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枪不入。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因此埋下祸跟。长大后,阿卡琉斯作战英勇无比,但终于给人发现了弱点,一箭射在脚后跟而身亡。 特洛伊木马:木马计──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当夜,希腊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城。 物哀:(美学特征)通过宫廷男女的恋情悲剧,表达作家对人生的悲苦体验,从而激起令人兴叹、使人哀伤的情怀,以便让内心情感超越卑污烦恼的俗世,将人情欲望升华为审美对象。 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至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最常见的形式有牧歌、破晓歌、夜歌、怨歌等。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其中心在法国北部。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主要内容(特征):(1) 用人权反对神权。(2)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3)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三一律:“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重要的创作规则。他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三一律使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具有了明晰、精炼、紧凑的优点,但对戏剧创作也构成一种束缚,使得古典主义戏剧

西方文化概论 期末试题

填空题 1.古罗马的最美的主管爱情的女神维纳斯源于希腊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 2.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个成文法,它是平民反 对贵族斗争取得的成果。 3.罗克起家的克马前三头同盟指靠镇压斯巴达克拉苏、凭借剿灭海盗和胜利 结束米特里达提战争的庞培和野心勃勃的没落贵族恺撒。 4.在临终之际,君士坦丁接受了基督教洗礼,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基督教 皇帝。 5.公元313年,罗马皇帝颁布了《米兰赦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获 得了合法地位。 6.公元476年,摇摇欲坠了三个世纪的西罗马帝国终于在日耳曼族的冲击之 下彻底瓦解。 7.1054年在东西教会的大分裂和1071年塞尔柱突阙人对耶路撒冷的占领, 而它们的结果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东征。 8.中世纪臭名昭著却又令人谈虎色变的宗教裁判所是基督教不宽容的暴虐态 度的“杰作”。 9.阿维农之囚是教会在中世纪所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和最难堪的耻辱,那段 时间教廷几乎沦为法国的一个行政机构。 10.欧洲三十年宗教战争最终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而结束,这个和 约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欧洲人的宗教生活。 11.1618—1648的战争结束后,随着人们对教义纷争和宗派冲突的兴趣日益 淡薄,宗教宽容开始逐渐成为新的时代特征。

12.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从而证明整个世界,至少 是南半球,在海洋上是相通的。 13.古罗马执政官屋大维使罗马进行了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 14.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亚历山大里亚的科学家托勒密在其著作《天文学 大成》提出“地心说”理论。 15.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被称为西方中世纪文化和近代文化之间 的历史分水岭。 16.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第二次工业/产业革命而走向强 盛,英国垄断世界市场的霸主时代结束了。 17.16世纪,葡糖帝萄牙建立了强大的贸易帝国,主要包括南大西洋的蔗国和 印度洋的香料帝国。 18.重商主义是18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 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顺差所获得的财富。 19.公元18世纪后,势力均衡的国际政治格局使得罗马时代的恺撒帝国在近 代西方完全失去了再生的土壤。 20.“看不见的手”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在其经济学著作《国富 论》提出的。 21.古罗马著名诗人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记》,以文学形式重新塑造了罗马 的历史,将罗马的起源与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英雄联系在一起。 22.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1000年时间里,基督教作为一种唯一的意识形态, 对塑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23.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元是“小而全”的庄园。

美国社会与文化笔记归纳

American Family 1.The middle-aged people and elderly people generally live with their married children in America(F) 2.The nuclear family is the fundamental family patter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w(T) 3.In the post-civil war period,the African American family in the South was not only more nuclear,but also more male dominated(T) 4.In America,The pre-industrial family is a kind of Democratic family(F) 5.Mother and Father equally have the final say on family matters in most modern American families(T) 6.Upper-class families don’t aspire to be upwardly mobile because they are always there(T) 7.What does a nuclear family consist of (B) A.parents and family kin or other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B.it consists of parents and their dependent or minor children only C.it consists of two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8.Who takes care of the dependent children in a one-parent family in America?(C) A.The grandparents B.The government C.mother and father 9.Many American children must develop self-dependent to adjust themselves to (C) A.their parent’s unhappy marriage B.the new lifestyle of American family C.dramatic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 new century 10.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effects of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in the 1960’s(B) A.women should have the same social and economic rights and priviledges as men B.women should go out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instead of staying at home to take care of their children C.women should obtained many political and legal rights previously open to men 1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ure?(C) A.In America,individuals freely contracted marriage based on love in modern family pattern B.In 19th century,children were largely used as labor force, making children earn a living was seen not onl y as economically necessary but also morally sound C.In African American family,the slave can choose their husbands and wives by themselves American Education 1 The expenditure in American public schools is guided or decided by (D) A.Teachers B. Students C. headmasters D. boards of education 2 In the US school systems, which of the follow decision is true?(C) A.Elementary school, grammar school B.Elementary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C.Elementary school, secondary school D.unior high school, senior high school 3 Three of the following universities have large endowments from wealthy benefactors . which is the exception?(B) A.Harvard university B.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 ork C.Y ale university D.Princeton university 4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depend on the following sources of income except(A) A.Investment B. student tuition C endowments D government funding 5 How many percent of American students go to public schools? (A) 85% B. 65% C 50% D 25% 6 American middle school system is consist if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the high school is divided into junior high scho ol and senior high school. (T) 7 The basic classes of middle school are math, English, PE, history, and health (T) 8 Children start school when they are six years old, in some states they must stay in school until they are fifteen.(F) 9.Parent do not have to pay for education of the public school, because the schools receive many from the government(T) 10. It’s false that most people stereotype the American middle school is easy to pass.(T) American labour 1.From what we know of the original African families from which many black Americans came.(T) 2.The Japanese worked hard for low pay and without complaining.(T) 3.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Mexican American families Husbands raised cattle and wives tended the housework!(T) 4.It was not until in the 1850s that working men's societies made a comeback.(T) Reason: Before 1860, union members never exceeded 1% of total labor force. From then on , labors has risen up 5.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balance of power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advanced industrial nations. It's true?(T) Reason: in the US, the power is clearly in favor of the employers. So, most of them l ook after business interests first, welfare of labor. 6.The AFL-CIO is especially connected with global trade issue.(T) 7.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 isn't an independent federal agency.(F) 8.What did the workers want to gain in the labor movement? A: material status and social status 9.Which law became the first law to prohibit racial discrimination?(B) A. Taft-Hartley Act B. Fair Employment Act C. National Labor or Relations Act 10.Which one is not American national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s?(D) A. AFL-CIO B. IWW (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 C. Ctw (Change to Win Federation) D. ILD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American values and characteristics Question: true or false for American values and characteristics 1 In 1863, Abraham Lincoln issued the famous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to ablish the slavery。(T) 2 Abraham Lincoln was the 15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F)

外国文学史考试期末重点(第二学期)

一、名词解释 1.感伤主义:18世纪中后期产生于英国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流派。得名 于劳伦斯·斯特恩的小说《感伤旅行》,它是对理性主义的反驳,并认为人性的核心是情感,人类的天性是慈悲,即与人为善,形成了感伤的社会风潮。 2.多余人: 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无奈的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著名的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人道和民主的倾向,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不甘沉沦,渴望有所作为;但贵族生活方式又使他们灵魂空虚,找不到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与勇气,终于一事无成。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后来一些作家又塑造了一系列这类形象。 3. 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 指十九世纪开创浪漫主义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湖区,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湖畔派诗人起初同情法国革命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为浪漫主义奠基之作。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宣言。 4.启蒙文学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

2017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 35' 44'' 题量: 10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7-12-15 23:59 一、单选题 1 《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 天地 ? ?B、 阴阳 ? ?C、 男女 ? ?D、 日月 ? 我的答案:D 2

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 太平洋暖湿气流 ? ?B、 副热带高压带 ? ?C、 西伯利亚冷气流 ? ?D、 温带季风 ? 我的答案:C 3 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A、 笛卡尔 ? ?B、 霍布斯

? ?C、 洛克 ? ?D、 斯宾诺莎 ? 我的答案:C 4 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 ?A、 理性主义 ? ?B、 唯物思想 ? ?C、 专制心态 ? ?D、 共和意识 ? 我的答案:C

5 乔姆斯基认为,所有的句子具有()。 ?A、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 ?B、 表义结构和表形结构 ? ?C、 文化结构和环境结构 ? ?D、 主观结构和客观结构 ? 我的答案:A 6 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 ?A、 第二冰期结束 ? ?B、

第三冰期结束 ? ?C、 第四冰期结束 ? ?D、 第五冰期结束 ? 我的答案:C 7 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A、 北纬30°-40° ? ?B、 南纬30°-40° ? ?C、 北纬40°-50° ? ?D、 南纬40°-50° ?

我的答案:A 8 索绪尔的()主要强调的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A、 历时语言学 ? ?B、 短暂语言学 ? ?C、 共时语言学 ? ?D、 纵向语言学 ? 我的答案:C 9 关于阴谋诡计,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 第一节 1、如何认识古希腊文明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 (1)、地域范围: 古代希腊的概念是一个大希腊的概念,包括希腊本土、小亚细亚和西亚沿海地区、南意大利地区,甚至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 (2)、时间跨度: 古代希腊文化包括三个发展阶段: A、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文化(公元前26-前12世纪) 黑暗时代(公元前12-前8世纪) B、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公元前8-前4世纪) C、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公元前4-前2世纪) 2、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什么文化学意义? 从文化学角度来看,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第二,它蕴含着一种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从第一方面来看,希腊神话的神谱不仅仅是神的家族史,同时也反映了希腊人的宇宙生成观,神的衍生和交替也就是自然过程的发生和演进。这种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来说明宇宙起源和自然演化过程的神话思维图景,构成了哲学和科学产生之前人们唯一的世界观。 从第二方面来看,以内在的自我否定作为神系延续和发展的契机是希腊神话的又一个基本特征。这种维持神系更新和发展的自我否定机制使希腊神话表现出一种新陈代谢的社会进化思想,而在背后决定着诸神的兴衰泰否的就是那个不出场的“命运”。这种通过“命运”的“看不见之手”来实现神系更迭和自然进化的思想,构成了希腊神话中最深刻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整个西方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形而上的动力。 第二节 1、希腊神话的“神人同形同性”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 A:神人同形——希腊人的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崇尚完美的形体。 B:神人同性——神与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像人一样会犯错,经常到人间来滋生是非、拈花惹草。

北京理工大学美国社会与文化期末参考

美国社会与文化期末复习参考 1.How has Protestantism shaped basic American values? 2.What is the essence of the Protestant heritage? 3.What is the protestant heritage? Protestantism gives American people the value of self-improvement, the belief of gaining material success through hard work and self-discipline,and the idea of volunteerism and humanitarianism. 4.What are the three branche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nd their responsibilities? 5.What are the three branches of the U.S. Government? What ar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each branch? Congress is the legislativebranch and responsible for making laws.The president heads on the executive branch and carrying out the laws. The Supreme Court and lower national courts make up the judicial branch, which interpret the laws. 6.What is the Electoral College? How does it work? It is a system for indirectly electing the president. The winner of the highest number of each state’s popular votes gets all of that state’s electoral votes. A person getting the highest number of electoral votes will become president. 7.Why are Americans suspicious of a strong government? Because they think government is the natural enemy of individual freedom. 8.Why did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adopt the policy of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Because the government was forbidden to establish a national church, in order that no denomination was to be favored over the others. 9.What are the two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at is the main difference in their beliefs? Republican Party believe in free enterprise system which favor little or no government regulation. Democratic Party believe in government regulatedbusinessesto protect consumers and workers. 10.What are interest groups? What do interest groups do? They are some groups of Americans with similar interests and often called lobbying groups. They demand new or protect existing government programs, regulationsand benefits for their members’ interests. 11.What are the three values that are tradi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frontier heritage? They are individualism, self-relianceand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12.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saying “What’s above the groun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is beneath the ground?”

外国文学史考试期末重点第二学期

一、名词解释斯18世纪中后期产生于英国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流派。得名于劳伦斯·1.感伤主义:,它是对理性主义的反驳,并认为人性的核心是情感,人类的天性特恩的小说《感伤旅行》是慈悲,即与人为善,形成了感伤的社会风潮。:2.多余人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无奈的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着名的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为社会的“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人道和民主的倾向,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不甘沉沦,渴望有所作为;但贵族生活方式又使他们灵魂空奥普希金在《叶甫盖尼·缺乏行动的能力与勇气,虚,找不到明确的生活目标,终于一事无成。涅金》中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 一个“多余人”形象,后来一些作家又塑造了一系列这类形象。 3.湖畔派诗人: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指十九世纪开创浪漫主义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湖区,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湖畔派诗人起初同情法国革命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 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为浪漫主义奠基之作。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宣言。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启蒙文学184. 强烈的战斗性和批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运动,启蒙文学是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反映资产阶级和平民的思判性;它把所谓“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歌颂,也创造了不少想感情;启蒙作家常常借用古典主义的文学形式,给它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严肃喜剧)有时忽视文启蒙文学的缺点是: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一些清规戒律,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代表作家有:菲尔丁、伏尔泰、卢梭等。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19多余人”5.“是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浪费自己的才华。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世纪俄国文学中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典型。特点是多余人:19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虽不满现实,却远离人民;受过良好教育。出身贵族,生活环境优越,他们虽有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教程文件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 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而思 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第二,重模糊与尚精确。与直觉思维方式相关,中国哲学在把握客观世界是表现出瞬息而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注重定性而非定量分析,也即运用的是模糊思维。相比之下,西方人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注重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也必然带有精确性。第三,重整体与尚个体。中国的“天人合一”既不把世界看作独立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也不抛弃对象的感性及个别存在,同时也不停留或执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