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287C-L V1.01 电磁兼容性试验报告
交流充电桩电磁兼容试验报告

交流充电桩电磁兼容试验报告目录一.传导发射试验 (1)1.试验方法 (1)2.试验过程 (1)3.试验现象 (1)4.实验结果 (2)5.试验分析 (2)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4)1.试验方法 (4)2.试验过程 (4)3.试验现象 (4)4.试验结果 (4)5.试验分析 (4)三.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7)1.试验方法 (7)2.试验过程 (7)3.试验现象 (7)4.试验结果 (7)5.试验分析 (7)四.总结 (9)一.传导发射试验传导发射试验主要测试产品设备对于电网的干扰。
1.试验方法通过测试电源输入的波形是否超出限值,来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标准,测试频段为:150KHZ-30MHZ。
2.试验过程将电源连接到LISN上,接收机RF输入练到LISN的RF输出,切换LISN的L/N开关来选择测试电源线的骚扰。
3.试验现象图1传导发射波形图如图1所示,图中×处为超标,2.56MHZ-3. 5MHZ之间有出现平均值超出限值的现象。
4.实验结果干扰超过标准,试验未通过。
5.试验分析从带宽噪声分析角度出发,上图的带内噪声应该属于“高密度型尖峰群”噪声,如下图所示:对于这些噪声,单板上没有任何时钟频率和其有关系(现有电子系统板级晶振的频率是16MHz,400MHz),没有对应这些频率的基频和谐波,不考虑为时钟产生的辐射噪声。
其次板级的开关电源的频率一般在几十KHz-几百KHz(典型值在20-200KHz区间内),这些噪声的高次谐波能量已经很小,不符合实验检测出的噪声dB值。
(但是不排除开关电源噪声与其他噪声叠加、寄生的可能)所以预测噪声来自电子系统的内部谐振。
根据噪声在1-10MHz带内密集分布,根据现有的板卡硬件设计,结合查阅资料和经验来说,噪声可能来自以下源:断路器凸轮触电 (板级的继电器);接触器的线圈脉冲(强电220接触器);转换开关电路 (三极管开关电路);多路通信设备 (CAN,USB,LAN,485,232);功率转换控制器瞬态(马达驱动芯片);数字电路的总线噪声(开关量扇出电路)。
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报告编制

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报告编制在当今数码化、智能化的时代,电子设备已经融入了人类的生活中。
它们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电磁辐射带来的健康风险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的关注。
因此,电磁兼容性测试报告的编制也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什么是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过程、测试后处理、测试报告格式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编制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报告。
什么是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简称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电子装置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中,不产生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同时不受环境中已存在的电磁干扰影响的能力。
一台电子设备只有通过电磁兼容性测试,才能确保不对其他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同时也能够在其他电子设备的影响下运行正常。
电磁兼容性测试内容电磁兼容性测试包含辐射发射测试和敏感度测试两个方面。
辐射发射测试用以检测设备在其工作状态下向空间辐射的电磁干扰能力;而敏感度测试则用来检测设备在其工作状态下受环境中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
测试方法对于电磁兼容性,市面上已经存在了多种测试方法,包括常规测试、多频段测试、全频段测试、辐射测试和敏感度测试等。
常规测试、多频段测试和全频段测试是一些简单的测试方式,适用于对于电磁兼容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而辐射测试和敏感度测试更是精细化的测试方式,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测试标准、测试方法和测试流程来进行。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测试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
测试过程辐射发射测试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预测分析、检查准备、测试计划、测试场地、测试装置、测试前准备、测试流程和测试过程记录等。
其中对于测试场地的选择和测试装置的搭建尤为关键,它们直接关系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敏感度测试流程包含电磁场强度标准、不同类型的测试和测试结果记录等环节。
同样也需要保证测试设备的准确使用。
测试后处理在测试完成后,还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电磁兼容(EMC)试验问题总结

电磁兼容(EMC)试验问题总结EMC 试验问题总结电⽓、电⼦产品种类繁多,结构原理也不尽相同,对产品进⾏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时尽管试验⽅法有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可遵循,但是试验前对⼀些具体问题没有事先考虑到,试验时就可能因为受试产品本⾝的原因⽽导致试验设备损坏。
⼀、受试产品电源端⼝浪涌抗扰度试验时出现的问题图1是⽤EMCPro抗扰度试验系统对受试产品电源端⼝进⾏试验的⽰意图。
受试产品电源电路的最前端是电源变压器。
在N-PE 之间施加4kV浪涌试验电压时,如果变压器承受不了此⾼压冲击,变压器初级线圈与屏蔽层、变压器铁⼼对⾦属机壳就会发⽣瞬间击穿。
在击穿的瞬间变压器对地绝缘电阻很⼩,此时相当于EMCPro抗扰度试验系统前⾯板EUT电源输出插座220V交流电压L端直接对PE端短路,造成插座的L、PE插孔内打⽕,严重时会烧坏抗扰度试验系统的电源输出插座和受试产品电源线插头,回路电流见图1中带虚线的箭头所⽰。
为了避免打⽕现象发⽣,可从以下两个⽅⾯考虑:⼀是如果受试产品标准中规定有⾮⼯作状态条件下绝缘性能脉冲电压试验项⽬,应先作脉冲电压试验(如GB17215-2002中规定脉冲电压试验为6kV,电压波形1.2/50µs),脉冲电压试验合格后再作⼯作状态下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对于产品标准中没有规定⾮⼯作状态下作脉冲电压试验项⽬的产品,⽣产⼚家应对产品增设抗浪涌(冲击)功能。
例如,可在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圈两线之间、两线分别对⾦属机壳之间焊接合适的压敏电阻。
采取了抗浪涌(冲击)保护措施后即可进⾏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受试产品信号线端⼝浪涌抗扰度试验时出现的问题图2是信号线浪涌试验系统⽰意图,由CM-I/OCD信号线耦合/去耦⽹络、EMCPro抗扰度试验系统中的浪涌波发⽣器、试验辅助设备(调压器)和直流电压源组成。
受试产品需要的交流输⼊信号由调压器输出端提供。
浪涌试验信号由EMCPro前⾯板上的浪涌输出插孔HI、LO提供。
emc检测报告

emc检测报告EMC检测报告。
一、前言。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电子设备在其电磁环境中,不会产生电磁干扰,同时也不会对周围的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的能力。
为了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EMC检测成为了电子产品上市前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旨在对某电子产品进行EMC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二、检测对象。
本次EMC检测的对象为某电子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家庭娱乐和办公领域,包括无线网络功能和音频视频传输功能。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该产品可能会受到来自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因此需要进行EMC检测,以确保其在各种电磁环境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三、检测标准。
本次EMC检测所采用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技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试》(GB/T 17626.1-2012)、《电子信息技术设备电磁兼容性第4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第2-4类设备—辐射和传导骚扰及稳态骚扰电压》(GB/T 17626.2-2012)等。
四、检测内容。
1. 辐射骚扰测试,通过在特定频率范围内测量设备的辐射骚扰水平,以评估其对周围设备和人体的影响。
2. 传导骚扰测试,通过在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注入特定频率的干扰信号,评估设备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
3. 静电放电测试,模拟设备在静电环境下的放电情况,评估设备的抗静电能力。
4. 电快传测试,模拟设备在电气环境下的快速传输情况,评估设备的抗电快传能力。
五、检测结果。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EMC检测,该电子产品在辐射骚扰、传导骚扰、静电放电和电快传方面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未发现异常情况。
说明该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不会对周围设备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六、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本次EMC检测,该电子产品在辐射骚扰、传导骚扰、静电放电和电快传方面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性测试报告

泉海科技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报告(电源电压:24V)机 型QH7101H2图 号DZ93189781020状 态正常生产失效模式等级的定义(依据ISO 7637-3附页A):A等级:在干扰照射期间和照射后,器件或系统所有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B等级:在干扰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所有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但部分指标超差,在照射移开后,超差的指标能自动恢复正常,记忆功能应保持A级。
C等级:在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有一个功能不符合设计要求,但在照射移开后,能自动恢复正常操作。
D等级:在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有一个功能不符合设计要求,在照射移开后,不能自动恢复正常操作,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器件或系统才能复位。
E等级:在照射期间和照射后,器件或系统有多个功能不能符合设计要求,需要修理或替换器件或系统才能恢复正常。
测试项目测试条件等级要求测试结果备注 脉冲1Ua: 27 V Us: -600 Vt1: 5 s t2: 200 mst3: ≤100 µs td: 2ms tr: ≤(3+0/1.5)µs Ri: 50 Ω脉冲数量: 5000 。
B级符合要求B级 本报告由泉海公司实验室提供 脉冲2a Ua:27 V Us: +50 Vt1: 5 s t2: 200 mstd: 0.05ms tr: ≤(3+0/1.5)µs Ri: 2 Ω 脉冲数量:5000个B级符合要求B级 脉冲2b Ua:27 V Us: +20 Vtd:0.2~2s tr: 1ms ±0.5ms Ri: 0.05Ω t12: 1ms ±0.5mst6: 1ms ±0.5ms 脉冲数量:10个B级符合要求B级 脉冲3a Ua:27 V Us: -200 Vt1: 100 µs t4: 10 mst5: 100 ms td: 0.1µs tr:≤5 ns±1.5ns Ri: 50 Ω测试时间:1h。
EMC报告格式

6.适用范围:
机箱端口
试验结论:
编号:报告编号
共8页第4页
电磁兼容性测量
试验项目: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样品编号:
试验条件:温度:℃相对湿度:%RH大气压强:kPa
试验部位
试验时间
(s)
脉冲电压
(kV)
脉冲频率
(kHz)
脉冲参数(ns)
脉冲群作用时间(ms)
序号
选择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固定资产编号
计量有效期
2DC电源端口(不包括连同独立a.c./d.c.电源转换器一起销售的设备)
0.5kV(峰值)5/50 Tr/Th ns5kHz(重复频率)
③AC电源端口(包括连同a.c./d.c.电源转换器一起销售的设备)
1kV(峰值)5/50 Tr/Th ns5kHz(重复频率)
3.性能判据:B级及以上为合格
4.判定准则:
五、试验结论
注:抗扰性试验结果判定准则分为以下四类:A、在规范极限值内性能正常;B、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能自行恢复;C、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需操作者干预或系统重调(或复位);D、因装置(或元件)损坏而不可恢复的功能降低或丧失。
编号:报告编号
共8页第4页
电磁兼容性测量
试验项目:静电放电抗扰性样品编号:
在线到地之间试验。
③AC电源输入端口(包括连同a.c./d.c.电源转换器一起销售的设备)
线-线1kV线-地2kV
1.2/50(8/20)Tr/Ths
当制造厂规定了保护措施,但在试验期间无法模拟这些措施时,则施加的试验电压应降到0.5kV和1kV。
电磁兼容讲义-电磁兼容性试验

主要内容
11.1 电磁兼容性试验类型 11.2 屏蔽效能测试 11.3 电子产品电磁发射测试 11.4 电子产品电磁敏感度测试 11.5 静电放电测试 11.6 测试仪器和设施、场地
11.2 屏蔽效能测试
➢屏蔽效能测试基本原理
➢根据屏蔽效能的定义,先分别测出同一点场 强在屏蔽前(例如电场强度E0)和屏蔽后(例如电 场强度E1)的值,再由两者比值确定屏蔽效能。
0.015s/Hz 0.15s/kHz 0.015s/kHz
1.5s/MHz
0.15s/MHz 15s/ GHz
11.3 电子产品电磁发射测试
➢电源线传导发射的测量(10 kHz10 MHz)
25 Hz10 kHz电源线的传 导发射测量:考虑到LISN 低频特性,应改用电流探 头测量传导电流。
11.3 电子产品电磁发射测试
11.2 屏蔽效能测试
➢机箱机柜电磁屏蔽效能的测量
机箱机柜屏蔽效能开阔试验场的测试配置
11.2 屏蔽效能测试
➢机箱机柜电磁屏蔽效能的测量
11.2 屏蔽效能测试
➢机箱机柜电磁屏蔽效能的测量
a. 试验用的辐射源是内置电源的球形偶极子(放大 器),工作状态经光纤控制。也可用内置电源的球 形偶极子梳状信号振荡器。 b. 测量天线采用双锥天线和对数周期天线,高度 位置在1~4 m内调整,极化可在水平和垂直两者 之间切换。 c. 被测箱柜安放在自动测试转台上。箱柜底面到 接地基准面的高度10 cm。 d. 从偶极子中心到双锥天线中心(或对数周期天 线前端)的水平距离为3 m。
试样接合面的配合质量会影响测量结果,测量 时应将试样紧密压在耦合窗口上。
11.2 屏蔽效能测试
➢平板型材料电磁屏蔽效能的测量 时域法
电磁兼容测试报告

电磁兼容测试报告报告编号:XXX测试单位:XXX有限公司测试时间: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一、测试目的本次测试旨在检测被测试设备在强电磁环境下是否具有稳定的工作性能,在不影响其他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确保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二、测试标准本次测试遵循以下标准:1. GB/T 17626.2-XXXX, 电磁兼容性试验.2. GB/T 17626.3-XXXX, 电磁兼容性试验.3. GB/T 17626.4-XXXX, 电磁兼容性试验.三、测试设备1. 被测试设备:XX型号(具体型号)。
2. 接收设备:(1)XX型号频谱分析仪(具体型号)。
(2)XX型号示波器(具体型号)。
(3)XX型号信号分析仪(具体型号)。
四、测试过程1. 设置测试环境:将被测试设备和接收设备放入电磁屏蔽室内,环境温度保持在25℃,相对湿度为50%,大气压力为86kPa,确保测试环境稳定。
2. 开始测试:(1)对电压变化、电流变化、及频率进行测试。
(2)对电磁辐射和电磁场强度进行测试。
(3)对被测试设备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4)对接收设备进行数据分析,并记录测试结果。
五、测试结果经过多次测试,被测试设备均表现出稳定的工作性能,且在测试环境内,未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六、结论根据测试结果,被测试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具备稳定的工作性能,可以投入使用。
七、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被测试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建议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加强对电磁环境的控制和管理,避免电磁干扰对设备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八、参考文献1. 《GB/T 17626.2-XXXX, 电磁兼容性试验》。
2. 《GB/T 17626.3-XXXX, 电磁兼容性试验》。
3. 《GB/T 17626.4-XXXX, 电磁兼容性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Report No.):EMC201050504产品名称DescriptionEPC-287C-L产品型号ModelEPC-287C-L制造厂商Manufacture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单位Client广州致远电子-物联网和嵌入式系统试验项目Test Item电磁兼容性试验试验日期Test Date2015-05-06试验结论Conclusion PASS试 验 报 告T E S T R E P O R T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兼容实验室注意事项本报告中所描述的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仅适用于受试产品,最终解释权归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电磁兼容实验室”。
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该实验室会不定期地与第三方权威检测认证机构进行试验数据的比对,以确保结果的可对比性。
其他相关注意事项:1.如果该报告没有签名或盖章,则视为无效;2.如果发现该报告有任何涂抹或擦除等痕迹,则视为无效;3.对于该报告的任何拷贝,必须重新盖章,否则视为无效;4.未经本公司许可或书面授权,不得擅自部分及全部复制本报告;5.如果您对该报告的内容有任何疑问或异议,请在收到报告之后的7个工作日内,按照下面的电话或邮件,及时与我们联系。
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品 质 管 理 部邮政编码:510660联系电话:+86-20-28872446传真:+86-20-38601440电子邮箱: chenyongzhi@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路黄洲工业区7栋2楼公司网站:;产品信息制造厂商委托单位试验要求试验项目测试场地开始测试结束测试测试结果报告声明测试(O审核(R批准(A 息:项产品额定商: 广州 位: 广州求:目:地: 广州 试: 201 试: 201 果: 明: 本测Operator ): Reviewer ) Approver )目编号: 品型号: 定电压: 州致远电子股州致远电子-立项指标 静电放电抗扰雷击(浪涌)工频磁场抗扰直流电源输入传导骚扰试验州致远电子股15年05月015年05月0Pass测试报告只对2015-05-06Date PP20150102EPC-287C-L DC12V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和嵌入 扰度试验抗扰度试验扰度试验入端口电压暂降验股份有限公司06日 06日 对被测样品负6 试 22-01 L 司 入式系统 降、短时中断和司 EMC 实验负责,未经本黎己Na 试验报告总产品名称:产品版本:工作模式: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产品标准电快速瞬变射频场感应电压暂降和电压变化的抗验室 Fail本实验室书面己林 me 总结EPC V1. 正常 +86020按客变脉冲群抗扰度应的传导骚扰抗、短时中断和抗扰度试验面认可不能部 C-287C-L .01 常工作模式 6-20-2826780-28267892 客户要求度试验抗扰度试验电压变化的抗部分复制本报Signature818 扰度试验告。
目录目录 (I)1 概述 (1)1.1 试验标准 (1)1.2 试验仪器 (1)1.3 试验的不确定度 (1)2 电磁兼容试验 (2)2.1 性能判据 (2)2.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3)2.2.1 试验说明 (3)2.2.2 试验配置和方法 (3)2.2.3 试验结果 (5)3 试验现场图片 (6)3.1 受试产品 (6)3.1.1正视图 (6)3.1.2后视图 (6)3.2 试验现场 (7)3.2.1 ESD试验 (7)1 概述1.1 试验标准试验项目采用标准试验结果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2-2006IEC 61000-4-2:2001 Pass Fail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IEC 61000-4-4:2004 Pass Fail雷击(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IEC 61000-4-5:2005 Pass Fail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2008IEC 61000-4-6:2007 Pass Fail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7626.8-2006IEC 61000-4-8:2001 Pass Fail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2008IEC 61000-4-11:2004 Pass Fail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17626.29-2006IEC 61000-4-29:2000 Pass Fail传导骚扰试验GB9254-2008EN55022:2008PassFail1.2 试验仪器试验项目 试验仪器型号生产厂家ESD 静电放电发生器 KES4021 KIKUSUI EFT/B 瞬变脉冲群发生器 EFT500 N5 EMTEST SURGE 1.2/50us 组合波发生器 PSURGE4010 HAEFELYCS 射频传导抗扰度综合测试系统 NSG4070TESEQPFM 工频磁场发生器 UCS500 N5 EMTEST DIPS 交流模拟电源 MV2616 EMTEST CE 频谱分析仪 E7402A AgilentCE 线性阻抗稳定网络 ENV216 Rohde&Schwarz1.3 试验的不确定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确定度会影响产品的抗扰度试验:——仪表的精度和校准; ——试验场所的周围环境; ——试验配置的状况。
依据《CNAS-GL07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评定指南》,如果实验室能够表明试验仪器满足相关标准(即EN61000-4-2:2001、EN61000-4-4:2004、EN61000-4-5:2005的条款6)的要求,检测报告符合相关标准(即EN61000-4-2:2001、EN61000-4-4:2004、EN61000-4-5:2005的条款9,以及ISO/IEC17025:1999的条款5.10),则认为该实验室抗扰度测量符合关于测量不确定度方面的要求。
2电磁兼容试验2.1性能判据性能判据 描述A 无须操作人员介入,受试产品应能按预期持续工作。
当按预期使用产品时,不允许出现低于我司规定的性能等级的降级或功能丧失。
可以用允许的性能降低来代替性能等级。
B 在试验开始之后,无需操作人员介入,受试产品应能继续按预期工作。
当按预期使用产品时,在施加骚扰之后,不允许出现低于我司规定的性能等级的降级或功能丧失。
可以用允许的性能降低来代替性能等级。
在试验期间,性能降级是允许的;然后在试验之后,工作状态不应改变,储存的数据不应丢失。
C 允许出现可自行恢复或能够由使用者根据我司的说明操作之后使其恢复的功能损失; 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或由备用电池保护的功能和(或)信息不应丢失。
2.2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2.2.1试验说明试验方法: IEC61000-4-2:2001放电阻抗: 330Ω / 150pF放电电压:空气放电(Air Discharge):2kV、4kV、8kV、15kV 接触放电(Contact Discharge):2kV、4kV、6kV、8kV垂直&水平耦合(VCP、HCP):2kV、4kV、6kV、8kV 放电极性:±(Positive & Negative)放电次数:空气放电(Air Discharge):每个测试点至少20次接触放电(Contact Discharge):每个测试点至少50次放电模式:单次放电放电周期:每秒钟最多1次2.2.2试验配置和方法说明:1.实验平台设置了参考接地平面,它是一种厚度为1mm的不锈钢金属板,面积为2.7m×1.8m;2.参考接地平面通过编织铜线连接至实验室的保护接地端,保护接地端与大地的连接电阻≤4Ω;3.实验平台使用木桌,规格为1.7m×0.9m×0.8m,放置在参考接地平面上,桌面高度为0.8m;4.水平耦合板的规格为1.6m×0.8m,垂直耦合板的规格为0.5m×0.5m,厚度都为1.5mm;5.水平耦合板上平铺了厚度为0.5mm的绝缘衬垫,将受试设备和电缆与耦合板绝缘;6.按照受试产品的技术要求,应该将它与接地系统连接,不允许有其他附加的接地连接线;7.静电放电发生器的放电回路电缆一般长度为2m,应与接地参考平面连接。
8.对受试产品在正常使用期间可能被触及的点或面施加干扰,包括在用户手册中规定的用户可能触及的部位;9.对导电表面和耦合板进行接触放电;10.对孔、缝、绝缘面进行空气放电。
2.2.3 试验结果表 1 接触放电的试验结果环境温度/湿度 26.2°C/57%RH 大气压强 101kPa 产品工作模式:正常使用配置测试工程师:黎己林 性能判据要求: B 测试日期:2015年05月06日接触放电空气放电点放电电压(kV )放电极性试验现象试验结果Mini USB 接口 6 +/- 被测试产品工作正常, A USB 接口1 6 +/- 被测试产品工作正常, A USB 接口1 6 +/- 被测试产品工作正常, A 以太网接口1 6 +/- 在试验过程中,被测试产品出现复位现象,试验结束后被测试产品能够自行恢复正常, B以太网接口2 6 +/- 在试验过程中,被测试产品出现复位现象,试验结束后被测试产品能够自行恢复正常, B电源接口 6 +/- 在试验过程中,被测试产品出现复位现象,试验结束后被测试产品能够自行恢复正常,B备注:以上表格的测试结果是在测试底板的电源为DC12V 的情况下的测试结果。
采用DC12V 电源供电时,测试底板焊接R30和R33,阻值为0欧,封装为0805。
表 2 接触放电的试验结果环境温度/湿度 26.2°C/57%RH 大气压强 101kPa 产品工作模式:正常使用配置测试工程师:黎己林 性能判据要求: B 测试日期:2015年05月06日接触放电空气放电点放电电压(kV )放电极性试验现象试验结果Mini USB 接口 6 +/- 被测试产品工作正常, A USB 接口1 6 +/- 被测试产品工作正常, A USB 接口1 6 +/- 被测试产品工作正常, A 以太网接口1 6 +/- 被测试产品工作正常, A 以太网接口2 6 +/- 被测试产品工作正常, A 电源接口 6 +/- 被测试产品工作正常, A备注:以上表格的测试结果是在测试底板的电源为DC5V 的情况下的测试结果。
采用DC5V 电源供电时,测试底板焊接R29和R72,阻值为0欧,封装为0805。
3试验现场图片3.1受试产品3.1.1正视图图 1 受试产品正视图3.1.2后视图图 2 受试产品后视图报告编号:EMC20150504-7 -3.2 试验现场3.2.1 ESD 试验图 3 ESD 试验配置----------------------------------------------------报 告 结 束--------------------------------------------------广州总部 Guangzhou Headquarter地址:中国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路黄洲工业区7栋2楼邮编:510660电话:+86-20-28267985传真:+86-20-38601859网址:各地分支机构 Branch Office上海周立功电话:+86-21-53865521 南京周立功电话:+86-25-68123923北京周立功电话:+86-10-62536178 武汉周立功电话:+86-27-87168497重庆周立功电话:+86-23-68796438 成都周立功电话:+86-28-85439836西安周立功电话:+86-29-87881295 深圳周立功电话:+86-755-83640169杭州周立功电话:+86-571-8971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