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相关因素分析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De a t n fL b r tr ,Maen la d Chl r evc e tro n Co ny i hy n Ci n Hu e rvn e p rme to a oaoy tr a n i Cae S r ie C ne fYu u t n S ia t i b iP o ic ,Yu d y n Co ny 4 2 0 , ia u t 4 5 0 Ch n
a i ioas m ( D A K )T ean r a eut w r o ne yh n n b e e ybod s a tiig Reut cd dp tsi u E T - 2. h b om l sl eec u tdb a da do sr db lo mers nn . s l r s v a s
a d s e y n a so ovn su o e c p in r s l ,S st v i l ia s ig o i. eho eh n r d n e k wa sa d me n fs lig p e d x e t e ut O a oa od ci c lmid a n ss M t dsOn u d e o s n c s s o u — ain s a d i p t n swe e c o e a d ml,wih 5 a e fp r h rlb o d a d 5 ae fv n u a e fo t p t t n n- ai t r h s n rn o y e e t 0 c s s o e p ea lo n 0 c s so e o s i bod lo .Al p t nsweema et ets y te ma hn ti 0 mi ue f ra t o g ln y eh ln imietta e t l ai t r d h e tb h c i ewi n 3 n tsat ni a u a tb tye ed a n era ei e h e c e
血液分析过程中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 o1.17 No.36140投稿邮箱:sjzxyx999@0 引言血小板是哺乳动物血液细胞的一种,来源于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细胞质。
血小板数量、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的正常对于血液凝固、伤口愈合、血栓形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上,血小板数量的测定对于诊断一些出血性疾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在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中十分关键。
因此,在血小板检测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误差,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而在血小板检测过程中,很多因素可以造成误差的出现,为了探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本次实验中特选择了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进行血小板检测的1000例患者进行实验,详细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了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进行血小板检测的1000例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43.7±5.2)岁,男性550例,女性450例。
1.2 方法采用希森美康KX-2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并详细记录每次的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早餐前进行抽血。
(1)从100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抽取其肘前静脉血,将血液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血液标本中加入抗凝剂,命为抗凝组,另一组未加入抗凝剂,命为未抗凝组,比较两组的测定结果。
(2)从100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抽取肘前静脉血,命为静脉血组,一组采集末梢血,命为末梢血组。
(3)从100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抽取其静脉血,立即进行测定,记录结果,放置20min 后再次进行测定,记录测定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s )表示计量,用t 进行检验(P <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抗凝组与未抗凝组血小板测定结果(表1)显著高于未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血小板计数 范围 单位

血小板计数范围单位血小板计数范围单位为标题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它是判断血液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的计数范围在150×10^9/L到450×10^9/L之间,单位为升。
血小板是一种无色的血细胞,它是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分裂而来。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损伤部位,形成血小板血栓,阻止出血。
因此,血小板的数量对于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至关重要。
血小板计数的范围是根据大量的研究和统计得出的。
在这个范围内,血小板的数量被认为是正常的,能够维持血液的正常凝固功能。
如果血小板计数低于150×10^9/L,就被认为是血小板减少症,也称为血小板过少。
血小板过少会导致出血时间延长,易于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而如果血小板计数高于450×10^9/L,就被认为是血小板增多症,也称为血小板过多。
血小板过多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小板计数的测量一般通过血液检查来完成。
医生会采集一定量的静脉血样本,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现代医学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自动化地进行血小板计数,通过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这个过程。
血小板计数的范围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些疾病,如骨髓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都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异常。
此外,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也可能对血小板计数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血小板计数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血小板计数范围在150×10^9/L到450×10^9/L之间,是正常的血小板数量范围。
血小板计数的异常可能会导致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因此对于血小板计数的监测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您有相关症状或体验,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对于维持血小板计数的稳定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各种因素。
方法:借助amicus血细胞分离机对随机选择的120名符合要求的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几项参数进行采集分析。
结果:捐献者的采前血小板是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最主要因素,此外,hb、hct、mcv等值也对血小板的收集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结论:为使机采血小板的采集量有所增多,除了血细胞分离机,更应该考虑捐献者的自身条件。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影响因素机采血小板是指使用血小板分离机从单个捐献者体内进行血小板的采集,与捐献全血的方式相比,机采方式获得的血小板数量多,质量高,捐献者恢复的时间快,但影响因素较多。
为了提高机采血小板的收集量,对随机选择的120名健康者进行了血小板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做了分析归纳,探讨采前血小板及其他参数与机采血小板收集量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2013年4月随机抽取120名献血者,健康程度均达到了国家所规定的体检标准,最近两周内也没有服过对血小板的检测有影响的药物。
其中女性54人,平均年龄32±14y,体重47~71kg;男性66人,平均年龄33±13y,体重56~83kg。
机采前都做过脂血检测,全部符合标准。
1.2材料amicus血细胞分离机,细胞分析仪kx-21n,acd抗凝剂1.3收集方法1.3.1 规范在机采血小板的过程中,国家相关法律对其质量有如下要求:血小板>2.5×1011/l,白细胞的混入量<5×108/l,红细胞的混入量<8×109/l。
1.3.2 血小板的收集使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对血小板进行采集,采集之前,将捐献者的基本信息(包括体重、身高hct,plt 等)输入相关机器,机器据此能够自动计算出捐献者的血容量。
采集速度70ml/min,回输速度60ml/min,全血/acd为10:1,血小板/白细胞参数为1。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1)

镜检
解决方案: 显微镜镜检发现有红细胞大小不 均,有大量红细胞碎片存在。血 小板散在分布,数量正常。此种 情况下,PLT-I必然假性增高, 使用PLT-F可以完全排除干扰
3、巨大血小板
• 刘某,女70岁,因身体不适,在县城二级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 WBC:6.1*10E9/L,RBC:5.4*10E12/L,HGB:132g/L,PLT:10*10E9/L, 转诊至某三甲医院血液科就诊,PLT-I:8*10E9/L,使用PLT-F通道 后,PLT-F:24*10E9/L, IPF:75.8%,推片镜检,可见血小板明显减 少,血小板体积明显增大。
非常感谢!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
学术应用部 张文忠
血小板基础
• 什么是血小板? • 血小板(platelet,PLT)是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
胞产生,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以及黏附、聚集、释 放、促凝和血块收缩等功能。 • 正常血小板形态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约1.5-3um, 新生血小板体积大,成熟血小板体积小。
PLT-I方法学优缺点
• 优点:目前常规筛检PLT的主要方法 • 1.检测速度快 • 2.重复性好 • 3.准确性高 • 4.同时提供多项指标
• 缺点:容易受干扰因素影响,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 1.假性增高: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微小细胞碎片 • 2.假性减低:微小血小板、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
光学法(PLT-O)
无PLT体积分布异常报警信息
有PLT体积分布异常报警信息
单位
低值范围的血小板样本中,PLT-F测定的精度最高
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
Correlation with immnological method ( anti-CD-61 Ab; Abbott ). Subjects: Samples with PLT-I measurement abnormality (n=120), fragments, g-PLT and so on.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影响因素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影响因素作者:李可成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9年第01期[摘要] 血小板检测是研究凝血与止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手术前必要检查项目,因此血小板检测结果是否准确,不仅会对出血性疾病患者、血栓性疾病患者的诊断结果产生影响外,还会决定其治疗结果。
当前,临床在对血小板组织进行计数时,通常会对多种血液分析设备联合应用,并以电阻抗法为主要计数原理,然而该方案往往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又以血小板组织、大血小板组织、小血小板组织以及小红细胞组织的体积方面表现出差异大的特征,针对此情况,为了保证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准确性,近年来光学法血小板计数被逐渐应用到检测活动当中去,效果突出。
[关键词]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血小板;检测;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1(a)-0173-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医疗设备在我国各级医院被广泛使用,并在临床诊断中提供了快捷准确的结果,使得常规检测更加方便、快捷。
然而在仪器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没有深入了解仪器的原理,也没有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导致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应用吸引探针来抽取适量的样品进行准确的检验后送入混匀腔,再混同稀释液共同流入转换器,再利用转换器根据流程检验白细胞、血红蛋白和抗体和血小板的所有参数,对于前两种指标的分析,将前两者的溶血剂放入测量室,首先进行稀释和溶解红细胞,然后溶血剂会出现10 s的化学反应,在此过程中红细胞被溶解生成血红蛋白,并形成红色甲基血红蛋白,血细胞没有任何变化。
另外,运用dc细胞流式检测器检可以检验白细胞的数量及大小,在血红蛋白的检验过程中,可使用光度计分析血蛋白浓度。
在后两者指标的检测中,将检验后的成分从测量室转移到转换器中,且大小和数量红血球为主计算,运用流式细胞仪法可对血小板进行分析[2]。
血小板计数血液分析仪的影响因素和分析

比测 定 。
2 . 3 预稀释血放置 时间对 P L T计 数的影响
为 了血细胞分析仪 的合理使用 , 保证 实验 结果 的准确性 , 原 则上样 品应使用 静脉 抗凝 血 。 目前 , 限 于仪器 的种类 和性 能不 同, 使 用静 脉血做常 规检查 在 乡镇卫 生 院 内推广 稍有一 定 的 困
难 。本文就预稀 释不 同的时间对 P L T的影 响进行 了分析结果 见
2 影 响因素 2 . 1 小红细胞对 P L T计数 的影响
我们对小红细 胞对 P L T计数 的影响 进行 了分 析 , 认 为 当平
。 均红细胞体积 ( MC V ) 正常时 , 对P L T计数没有影响 , M C V 7 0 l以下 表 1 f 时既有影 响 , MC V越小 , 小红细胞数量越 多 , 影响越大 。 表 1 预稀释血样 品不 同放 置时间对 P L T计数 ( ×1 0 9 ) 的影 响
1 材 料 与 方 法
[ 文章编号 ] 1 0 0 5 —0 0 1 9 ( 2 0 1 3 ) 0 5 —0 4 0 3 —0 1 2 . 2 样 品溶血不完 全对 P L T计数 的影 响
半自 动血液 分析仪 , R B C和 P L T 同时进 行计数 , 同一 样 品即 使溶血不完 全对血小板计数 亦没有 影响 , 而对 WB C计数 和分类
试剂或研 制高质量 的试剂是 我们 的方 向。但 目前 国产或 自配试 剂不 同程度 的存在 质量 问题 , 有 的 与仪器 不 匹 配 , 过 滤 不彻 底 , 细菌 污染 等 , 而使本底 增高 , 尤其是溶 血剂 存在的问题较多 。 2 . 5 残 留溶血 素的影 响 残 留于测 定杯壁 的溶 血素将破 坏红 细胞形 成 2 . O I L 左右的 碎屑 , 导致 P L T计数结果偏 高。
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f ls a e l y l o w e r a n d f a l s e l y h i s h e r t o g e t t h e C O I T e c t P L T . Me t h o d s C h o o s e d d a t a o f 3 0 0 p a t i e n t s f r o m J a n .2 0 1 1 t o De c .2 0 1 2 t o
・
1 4・
C l i n i c a l Ra t i o n a l Dr u g U s e。S e p t e mb e r 2 0 1 3
,
Vo 1 . 6 No . 9 C
・
论 著 ・
血 液分 析 仪测 定 血 小板 计 数 的的
m a n u l a r e v i e w .T h e r e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h e m a t o l o y g a n l a y z e r m a n d m a n u a l t e s t ( P< O . 0 5 ) .A n d t h e l o n g e r h t e
3 0 0例 患者标本根据血 小板计数 分
为患者 A、患者 B 、患者 C,每组各 1 0 0例 ,仪器法组与手工法组 的差异随血 小板 计数的减 少而逐 渐增 大,差异有 统
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仪 器法组与手 工法组血标 本放 置 的时间不 同血 小板 计数 比较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 ) 。
s p e c i me n p l a c e d t i me ,t h e l o we r he t r e s u l t s we r e . An d t h e r e w a s s i g n i i f c nt a d i f e r e n c e o f r e s u t ] s b e t w e e n d e t e c t i n g i n 0 mi n a n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相关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09T16:33:30.5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8期作者:张婉婧
[导读] 若2次计数误差小于10%,取其均值报告;若计数误差大于10%,应做第3次计数,取2次相近结果的均值报告。
黑龙江省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150010
摘要:目的:临床检验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对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时采用手工计数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放置10分钟血小板数明显高于立刻检测血小板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1、2、4小时血小板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置8小时后血小板数明显低于放置10分钟血小板数(P<0.05)。
应用手工法测定血小板,血小板数在立刻检测和放置 10分钟、1、2、4小时时血小板数差异不明显(P>0.05),放置8小时后血小板数明显降低,低于其它时间的血小板数(P<0.05)。
MCV大于70fl时,两种检测方法对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小于70fl时,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手工法检测结果,差异明显(P<0.05)。
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同标本放置时间、红细胞体积相关,必要需要重新采血,或者是采取手工计数。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影响因素;
血小板来自骨髓的巨核细胞,体积较小,直径2~4微米,寿命约~11天。
正常人血小板约有2/3在外周血循环,1/3滞留在脾脏;衰老的血小板主要在脾脏清除,也有少量在肝脏清除。
血小板在止血,血栓形成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如血小板磷脂参与多种凝血因子的活化等。
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1]。
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反应迅速,首先粘附于损伤之处,继而聚集,形成凝块并释放多种促凝或血管活性物质使血栓形成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另外,血小板还具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
血小板的量和质发生改变时,可以导致出血,如血小板<50X109/L时即容易有出血倾向,<20X109/L则易发生严重出血。
血小板检查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也和操作技术熟练有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6~78岁,平均年龄50.5±
2.5岁。
1.2 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时采用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应用血小板稀释液配制,清洗液,EDTA-K2抗凝剂,瑞氏染液。
抽静脉血2ml加入抗凝剂抗凝管中混匀,严格按仪器说明进行检测,检测在1小时内完进行。
手工法:采静脉血2ml,手工计数3次取平均值[2]。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时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血小板计数结果于不同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对比,仪器法检测,立即检测血小板计数(12
3.15±45.98)X109/L,10分钟(166.32±45.35)X109/L,1h时(168.45±46.72)X109/L,2小时(168.22±46.92)X109/L,4小时(167.13±47.23)X109/L,8小时(13
4.55±51.36)X109/L;手工法检测,立即检测血小板计数(164.20±44.30)X109/L,10分钟(16
5.26±45.08)X109/L,1h 时(164.49±45.68)X109/L,2小时(164.96±4
6.65)X109/L,4小时(162.84±46.95)X109/L,8小时(148.80±45.92)X109/L。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放置10分钟血小板数明显高于立刻检测血小板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1、2、4小时血小板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置8小时后血小板数明显低于放置10分钟血小板数(P<0.05)。
应用手工法测定血小板,血小板数在立刻检测和放置 10分钟、1、2、4小时时血小板数差异不明显(P>0.05),放置8小时后血小板数明显降低,低于其它时间的血小板数(P<0.05)。
2.2对平均红细胞体积与计数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大于70fl时,血细胞分析仪检测(88.92±90.42)X109/L,手工法(83.22±48.93)X109/L;MCV小于70fl 时,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92.33±108.86)X109/L,手工法(102.44±86.98)X109/L;MCV大于70fl时,两种检测方法对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小于70fl时,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手工法检测结果,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由于血小板计数的误差较大,计数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减少误差。
特别是血细胞分析仪法,由于其影响因素多,要密切注意观察直方图的变化。
如果直方图出现异常,提示此结果不可信,必须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重新计数后报告结果。
稀释液必须符合要求稀释液必须新鲜、洁净,无杂物和细菌污染。
定期检查稀释液的质量,检测前应先做稀释液空白计数,如果计数值为零时方可使用。
优质的血小板稀释液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能有效抑制凝血。
迅速固定血小板,防止血小板聚集和形态变化。
溶血性稀释液要能完全破坏红细胞。
组成简单并易于保存,不利于细菌生长[3]。
所用器材必须校准、洁净、干燥。
采血、计数均应规范,避免血小板激活或破坏。
血小板悬液充入计数室后必须静置15min再计数,并在采血后1h内完成计数。
时间过短或过长则可导致血小板未完全下沉或失去光泽,使计数结果偏低。
显微镜下观察时的光线要适中,并注意与细胞碎片、灰尘、微生物等鉴别[4]。
计数前必须轻轻摇动血小板悬液2min或200次以上,但用力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血小板破坏或产生气泡,引起计数误差。
及时核准血小板计数结果,由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及时核准血小板计数结果。
用同1份血标本制备良好的血涂片,观察血小板数量、形态和分布情况,进行核准。
用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方法核准计数结果。
每份标本最好做2次计数,若2次计数误差小于10%,取其均值报告;若计数误差大于10%,应做第3次计数,取2次相近结果的均值报告。
参考文献:
[1]岳喜艾,贾春生.影响血小板计数质控的因素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1997(3):54-54.
[2]钟红梅.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9(5):637-638.
[3]杨健.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7):14-15.
[4]詹灵凌,秦雪,林发全,等.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纠正[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5):76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