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设计-工艺流程图CAD设计图纸

化工工艺流程图

图9-3 设备位号与名称 第一节 化工工艺流程图 表达化工生产过程与联系得图样称为化工工艺图。它就是化工工艺人员进行工艺设计得主要内容,也就是化工厂进行工艺安装与指导生产得重要技术文件。化工工艺图主要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与管路布置图。 一、工艺流程图概述 化工工艺流程图就是一种表示化工生产过程得示意性图样,即按照工艺流程得顺序,将生产中采用得设备与管路从左至右展开画在同一平面上,并附以必要得标注与说明。它主要表示化工生产中由原料转变为成品或半成品得来龙去脉及采用得设备。根据表达内容得详略,化工工艺流程图分为方案流程图与施工流程图。 方案流程图一般仅画出主要设备与主要物料得流程线,用于粗略地表示生产流程。 施工流程图通常又称为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就是在方案流程图得基础上绘制得、内容较为详细得一种工艺流程图。它就是设备布置与管路布置设计得依据,并可供施工安装与生产操作时参考。图9-2为醋酐残液蒸馏岗位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图形 应画出全部设备得示意图与各种物料得流程线,以及阀门、管件、仪表控制点得符号等。 (2)标注 注写设备位号及名称、管段编号、控制点及必要得说明等。 (3)图例 说明阀门、管件、控制点等符号得意义。 (4)标题栏 注写图名、图号及签字等。 二、工艺流程图得表达方法 方案流程图与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均属示意性得图样,只需大致按投影与尺寸作图。它们得区别只就是内容详略与表达重点得不同,这里着重介绍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得表达方法。 (一)设备得表示方法 采用示意性得展开画法,即按照主要物料得流程,从左至右用细实线、按大致比例画出能够显示设备形状特征得主要轮廓。常用设备得示意画法,可参见附表21。各设备之间要留有适当距离,以布置连接管路。对相同或备用设备,一般也应画出。 每台设备都应编写设备位号并注写设备名称,其标注方法如图9-3。其中设备位号一般包括设备 分类代号、车间或工段号、设备序号等,相同设备以尾号加以区别。设备得分类代号见表9-1。 表9-1设备类别代号(摘自HG/T2051、35一1992) 设备 类别 塔 泵 工业 炉 换热 器 反应 器 起重 设备 压缩 机 火炬 烟囱 容器 其她 机械 其她 设备 计量 设备 代号 T P F E R L C S V M X W

醋酸乙烯

1 概述 1.1 醋酸乙烯的性质 1.1.1 醋酸乙烯的物理性质 醋酸乙烯(Vinyl Acetate,简称VA或VAc),又称醋酸乙烯酯,乙酸乙烯或乙酸乙烯酯。相对密度()0.9317g/cm3,熔点-93.2℃,沸点72.2℃,折射率(n D)1.3953,闪点(开杯)-1.0℃[1]。醋酸乙烯是无色透明液体,有甜的醚香味,容易燃烧;毒性低,有麻醉性和刺激作用,高浓度蒸汽可引起鼻腔发炎、眼睛出现红点,皮肤长期接触有产生皮炎的可能[1]。 醋酸乙烯与乙醇混溶,能溶于乙醚、丙酮、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在20℃时,醋酸乙烯在水中的饱和溶液含有醋酸乙烯2.0~2.4%(wt),水在醋酸乙烯中为0.9~1.0%(wt);在50℃时,醋酸乙烯在水中的溶解比20℃时多0.1%(wt),但水在醋酸乙烯中则为2.0%(wt)[2]。 1.1.2 醋酸乙烯的化学性质 醋酸乙烯是不饱和的羧酸酯,其化学式为 醋酸乙烯的化学反应主要涉及分子内的不饱和键及酯基。醋酸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很容易发生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醋酸乙烯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工业上常用的聚合方法包括本体、悬浮、溶液和乳液聚合。醋酸乙烯的反应除聚合反应外还有加成反应、水解反应、乙烯基转移反应、氧化反应等。 1.2 醋酸乙烯的用途 醋酸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50种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在实际运用中,醋酸乙烯通过自身聚合或与其他单体聚合,可以生成主要聚醋酸乙烯(PVA)、聚乙烯醇(PVOH)、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EVA)、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EVC)、聚乙烯腈共聚单体以及缩醛树脂等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在涂料、浆料、粘合剂、维纶、薄膜、皮革加工、合成纤维、土壤改良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如聚乙烯醇主要用于生产维纶、纺织浆料、涂料、粘合剂、纸张增强剂及涂层、产业聚合助剂等;醋酸乙烯-乙烯共聚树脂、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可广泛用于发泡鞋材、功能性棚膜、包装膜、热熔胶、电线电缆、玩具等生产领域。在中国,醋酸乙烯主要用来生产PVA,约占总需求量的80%[3]。近几十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的需求量逐渐增大,醋酸乙烯的应用扩展和需求量也在大幅度的加速增加,与此同时,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很多工业现场也优化发展并采用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但是,在生产工艺中还存在着很多缺点与不足,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生产和需求量极大的发展中国家。 1.3 国内外醋酸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供需现状 1912年,在由乙炔和乙酸制备亚乙基二乙酸酯时首次发现醋酸乙烯,醋酸乙烯成为主要副产物,1925年开始有了工业规模的生产[2]。近年来,世界醋酸乙烯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现有生产装置40多套。截止到2009年底,全世界醋酸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约685.0万吨,同比增长约4.9%,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其中,亚太地区的生产能力为341.4万吨/年,约占世界醋酸乙烯总生产能力的49.8%;北美地

化工工艺流程图制图标准

CAD制图标准 基本要求主要是图纸、比例、字体和图线的选用。 1、图样幅画:又称图纸幅画,在计算机进行绘图时,应该配置相应的图样幅画、标题栏、 代号栏、附加栏等容,装配图或安装图上一般应配备明细表容,工艺流程图上应配备图例等容。GB/T 14689-93《技术制图图样幅画格式》中已对图样幅画与格式做了详细的规定。在用计算机绘图时,根据实际需要,图样幅画还可以设置以下容:(1)方向符号:用来确定CAD图样的视图方向。(2)剪切符号:用于对CAD图样的裁剪定位。(3)米制参考分度:用于对图样比例尺寸提供参考。(4)对中符号:用于对CAD图样的方位起到对中作用。对于复杂的CAD装配图在标准中一般要求设置图符分区,图符分区主要用于对图纸存放的图形、尺寸、结构、说明等容起到查找、定位方便的作用。同时规定在CAD绘图中对图纸有加长加宽要求时,应按基本幅面的短边(B)成整数倍增加。

2、比例:CAD图样中所采用的比例应该符合标准GB/T 14609-93《技术制图比例》的有

关规定,具体见表2-2.必要时候也可以选择表2-3中的比例。 3、字体:CAD制图的字体应该按《技术制图字体》GB/T 14691-93的有关规定,做到字 体端正、比画清楚、排列蒸汽、间隔均匀,并要求采用长仿宋矢量字体。代号、符号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1)字一般要以斜体输出。(2)小数点输出时,应占一个字位,并位于中间靠下处。(3)字母一般也要斜体输出。(4)汉子输出时一般采用正体,并采用正是公布的简化汉字方案。(5)标点符号应按照其真正含义正确使用,除省略号、破折号为两个字位外,其余均为一个字位。(6)字体高度由图样幅面大小确定。(7)规定字体的最小字距、行距,以及间隔线、基准线与书写字体间的最小距离。 4、图线:图线指图线的基本线型和基本线型的变形。GB/T 17450-98《技术制图图线》对 图线有详细的说明。 5、标题栏:标题栏位于图框右下角,其格式在GB/T 10609.1-93《技术制图标题栏》中有 详细的规定。

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

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课程代 码:071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化学工程与化工工艺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管理工程技术、项目研究开发与项目设计等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生经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系统了解化工工程设计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能结合所学的其它课程知识,掌握工程管理、化工工程设计及项目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化工设计的工作程序; 2、掌握化工厂整套设计所包含的内容; 3、掌握化工工艺设计各个阶段的工作原则及方法; 4、了解化工工艺人员与其它非工艺专业协同合作的内容,并配合完成非工艺设计任务。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在学习了“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反应工程学”、“化工工艺学”及“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基础上设置的。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上述课程的深入理解及综合利

用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化工设计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经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程序、设计方法步骤及化工厂总平面和整套设计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化工设计的工作程序(一般) 理解: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 (二)化工厂整套设计包含的内容(次重点) 理解:化工厂整套设计包含的内容。 (三)化工工艺设计(重点) 理解:化工工艺设计人员在各个设计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四)整套设计中的全局问题(一般) 识记:除工艺设计内容外,并与其它非专业人员协同合作,全面考虑和解决非工艺工程设计。 第二章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及可行性研究内容方法。重点理解产品需求预测和拟建项目应考虑的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市场调查(一般) 识记:进行市场调查的必要性;市场调查的内容。

年产50000吨聚醋酸乙烯酯的工艺设计

江汉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年产50000吨聚醋酸乙烯酯的工艺设计 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号:122209107137 姓名:张攀钦 指导老师:朱超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课程设计》 一、本课程设计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1. 本课程设计的性质 本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学生在聚合物工艺学课程后,综合运用所学的高分子化学与材料及化工原理相关知识,进行初步的聚醋酸乙烯酯合成的工艺设计。 2.本课程任务是: ①撰写简要设计说明书。 ②绘制物料流程示意图、车间平面图各一张。 ③设计并绘制聚合釜 3.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①了解和掌握聚醋酸乙烯酯的、结构与性能,其制备过程中的基本反应类型、添加剂与材料成型工艺等内容的基础知识; ②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 ③通过阅读文献,了解并掌握聚醋酸乙烯酯制备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并能完成聚醋酸乙烯酯的整个工艺流程。 ④通过专业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应具备的基本高分子化工设计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设计方案选择,对给定或选定的设计方案进行简要论述。 2.工艺计算,应完成工艺流程各过程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绘制物料流程示意图,编写物料平衡表及热量平衡表。 3.主要设备设计,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进行主要设备的选型及结构设计。 4.典型辅助设备设计选型,包括典型设备主要结构尺寸计算和设备型号规格的选定

目录 一、概述 (1) 二、工艺流程和方案的说明和论证 (1) 1、工艺流程 (1) 2、方案的说明 (2) 3、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的工艺条件 (3) 三、物料衡算 (6) 四、热量衡算 (11) 五、聚合釜及各设备选型 (13) 六、生产车间布置 (16) 1. 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16) 2. 要符合经济原则 (16) 3. 要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17) 4. 便于安装和检修 (17) 5.要有良好的操作条件 (17) 七、对设计的评述及结论 (18) 八、参考文献 (19)

年产4万吨醋酸乙烯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I 英文摘要、关键词................................................ II 引言.. (1) 第1章绪论 (2) 1.1 醋酸乙烯的理化性质 (2) 1.2 醋酸乙烯的主要用途 (2) 1.3 醋酸乙烯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3) 1.3.1 醋酸乙烯的国内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3) 1.3.2 醋酸乙烯的国外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5) 1.4 课题要求及意义 (6) 1.4.1 课题的要求 (6) 1.4.2 课题的意义 (6) 第2章醋酸乙烯的生产技术及研究 (7) 2.1 醋酸乙烯的生产工艺方法 (7) 2.1.1 乙炔液相法 (7) 2.1.2 乙炔气相法 (7) 2.1.3 乙烯液相法 (8) 2.1.4 乙烯气相法 (8) 2.1.5 其它方法 (8) 2.2 醋酸乙烯的生产工艺选择 (9) 2.2.1 乙炔气相法和乙烯气相法的比较 (9) 2.2.2 乙炔气相法Wacker流程和Borden流程的比较 (10)

2.3.1 主反应方程式 (11) 2.3.2 主要的副反应方程式 (11) 2.3.3 醋酸乙烯合成反应原理 (11) 2.3.4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12) 第3章醋酸乙烯的物料衡算 (14) 3.1 主要的反应方程式 (14) 3.2 基础数据 (14) 3.2.1 装置的工艺数据 (14) 3.2.2 小时生产能力 (14) 3.2.3计算基础 (14) 3.2.4 原料规格 (15) 3.3各工序的物料衡算 (15) 3.3.1 乙炔工序 (15) 3.3.2 反应工序 (16) 3.3.3、分离工序 (18) 3.3.4、精馏工序 (18) 3.4醋酸乙烯生产过程物料衡算汇总 (19) 第4章醋酸乙烯的热量衡算 (21) 4.1 基础数据 (21) 4.2 反应系统的热量衡算 (22) 4.3 分离系统的热量衡算 (26) 4.4 精馏系统的热量衡算 (27) 4.4.1 精馏一塔热量衡算 (27) 4.4.2 精馏二塔热量 (28) 4.4.3 精馏三塔的热量衡算 (29) 4.5 总热量衡算汇总 (30) 第5章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和选型 (31) 5.1 固定床反应器 (31)

化工工艺流程图画法

第十二章化工工艺图

第十二章 化工工艺图 ?教学内容: ?1、化工制图中的一些标准规范和绘制方法; ?2、化工制图前的准备工作; ?3、化工工艺图。 ?教学要求: ?1、熟悉化工设备图样的基本知识; ?2、掌握化工流程方案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的画法与阅读。 ?重难点: ?化工流程方案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的画法。

?§1 化工制图中的一些标准规范和绘制方法 ?一、视图的选择 ?绘制化工专业图样(这里主要指化工零件图、化工设备图),首先要选定视图的表达方案,其基本要求和机械制图大致相同,要求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物体的结构、大小及其安装尺寸,并使读图者能较容易地明白图纸所反映的实际情况。 ?大多数化工设备具有回转体特征,在选择主视图的时候常会将回转体主轴所在的平面作为主视图的投影平面。如常见的换热器、反应釜等。一般情况下,按设备的工作位置,将最能表达各种零部件装配关系、设备工作原理及主要零部件关键结构形状的视图作为主视图。

?主视图常采用整体全剖局部部分剖(如引出的接管、人孔等)并通过多次旋转的画法,将各种管口(可作旋转)、人孔、手孔、支座等零部件的轴向位置、装配关系及连接方法表达出来。 ?选定主视图后,一般再选择一个基本视图。对于立式设备,一般选择俯视图作为另一个基本视图;而对于卧式设备,一般选择左视图作为另一个基本视图。另一个基本视图主要用以表达管口、温度测量孔、手孔、人孔等各种有关零部件在设备上的周向方位。 ?

?有了两个基本视图后,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常常需要各种辅助视图及其他表达方法如局部放大图、某某向视图等用以补充表达零部件的连接、管口和法兰的连接以及其他由于尺寸过小无法在基本视图中表达清楚的装配关系和主要尺寸。需要注意,不管是局部放大图还是某某向视图均需在基本视图中作上标记,并在辅助视图中也标上相同的标记,辅助视图可按比例绘制,也可不按比例绘制,而仅表示结构关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附流程图和设计图)

徐州工程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水吸收氨过程填料吸收塔设计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完成时间

目录 第一节前言 (3) 1.1 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 (3) 1.2 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 (3) 第二节填料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3) 2.1 装置流程的确定 (3) 2.2 吸收剂的选择 (3) 2.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3) 2.3.1 填料种类的选择 (4) 2.3.2 填料规格的选择 (4) 2.3.3 填料材质的选择 (4) 2.4 基础物性数据 (4) 2.4.1 液相物性数据 (4) 2.4.2 气相物性数据 (5) 2.4.3 物料横算 (5) 第三节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6) 3.1 塔径的计算 (7) 3.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7) 3.2.1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7) 3.2.2 填料层的分段 (8) 3.3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9) 第四节填料塔内件的类型及设计 (10) 4.1 塔内件类型 (10) 4.2 塔内件的设计 (10) 注:1填料塔设计结果一览表 (10) 2 填料塔设计数据一览 (11) 3 参考文献 (12) 附件一:塔设备流程图 (12) 附件二:塔设备设计图 (13)

第一节前言 1.1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 设计任务:用水吸收空气中混有的氨气。 设计步骤:(1)根据设计任务和工艺要求,确定设计方案; (2)针对物系及分离要求,选择适宜填料; (3)确定塔径、填料层高度等工艺尺寸(考虑喷淋密度); (4)计算塔高、及填料层的压降; (5)塔内件设计。 1.2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 1. 气体混合物成分:空气和氨 2. 空气中氨的含量: 5.0%(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2%;) 3. 混合气体流量6000m3/h 4. 操作温度293K 5. 混合气体压力101.3KPa 6. 采用清水为吸收剂,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 7. 填料类型:采用聚丙烯鲍尔环填料 第二节精馏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2.1装置流程的确定 本次设计采用逆流操作:气相自塔低进入由塔顶排出,液相自塔顶进入由塔底排出,即逆流操作。 逆流操作的特点是:传质平均推动力大,传质速率快,分离效率高,吸收剂利用率高。工业生产中多采用逆流操作。 2.2 吸收剂的选择 因为用水做吸收剂,故采用纯溶剂。 2.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填料的种类很多,根据装填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两大类。

化工设计的基本步骤

化工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般的化工设计的工作程序是以基础设计为依据提出项目建议书,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后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上级批准后,编写设计任务书,进行扩大初步设计,后者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后进行施工图设计。 一、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建设目的和意义,即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投资的必要性及经济意义 (二)产品需求初步预测; (三)产品方案和拟建规模; (四)工艺技术方案(原料路线、生产方法和技术来源); (五)资源、主要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 (六)建厂条件和厂址初步方案; (七)环境保护; (八)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估算; (九)项目实施规划设想; (十)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十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 二、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以拟建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及多方面比较,对其是否应该建设及如何建设作出论证和评价,为上级机关投资决策和编制、审批设计任务书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原化工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如下: (一)总论。包括项目名称、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位、技术负责人、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据、评价的结论性意见、存在问题和建议等,并附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二)需求预测。包括国内外需求情况预测和产品的价格分析。 (三)产品的生产方案及生产规模。

(四)工艺技术方案包括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物料平衡和消耗定额、主要设备的选择、工艺和设备拟采用标准化的情况等内容。 (五)原材料、燃料及水电汽的来源与供应。 (六)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布局方案。 (七)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八)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 (九)工厂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十)项目实施规划。 (十一)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十二)经济效益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 (十三)结论包括综合评价和研究报告的结论等内容。 三、编制设计任务书 可行性研究呈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当被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后,便可编写设计任务书以作为设计项目的依据。设计任务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项目设计的目的和依据; (二)生产规模、产品方案、生产方法或工艺原则; (三)矿产资源、水文地质、原材料、燃料、动力、供水、运输等协作条件; (四)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三废治理的要求; (五)厂址与占地面积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六)防空、防震等的要求; (七)建设工期与进度计划; (八)投资控制数; (九)劳动定员及组织管理制度; (十)经济效益、资金来源、投资回收年限。

化工工艺流程图详解

化工工艺流程图-大解 化工工艺图(工艺安装和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工艺流程图(方案流程图和施工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管路布置图 一、方案流程图 1方案流程图(流程示意图或流程简图)初步设计阶段 示意性的展开图,并加有必要的标注与说明 ①设备的画法:用细实线画出设备的大致轮廓或示意图,一般不按比例,但应保持它们的 相对大小。 ②各设备之间的高低位置及设备上重要接管口的位置,应大致符合情况。 ③在方案流程图中,同样的设备可只画一套;备用设备可以省略不画。 2工艺流程图的画法 ①用粗实线画出主要物料的工艺流程线,用箭头标明物料流向,并在流程线的起始和终了 位置注明物料的名称、来源或去向。 ②如遇流程线之间、或流程线与设备之间发生交错或重叠,而实际并不相连时,应将其中 一条断开或曲折绕过,以使各设备间流程线的表达清晰明了、排列整齐。 ③在方案流程图中,一般只画出主要工艺流程线,其它辅助流程线不必一一画出。 3位号与名称注写 在流程图的上方或下方和靠近设备图形的显著位置列出设备的位号及名称。或可将设备依次编号,并在图纸空白处按编号顺序集中列出设备名称。但对于流程简单、设备较少的方案流程图也可以不编号,而将名称直接注写在设备的图形上。 (为了给工艺方案的讨论和施工流程图的设计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资料,还常将工艺工艺流程图中关于流量、温度、压力、液面以及成分分析等测量控制点画在方案流程图上,这种图 与施工流程图比较接近。方案流程图的图幅一般不做规定。图框和标题栏亦可省略。) 二、施工流程图 1、(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或带控制点管道安装流程图)。这种流程图应画出所有的生产设 备和全部管道。它是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的设计依据,并为施工安装、生产操作提供参考。 施工流程图的表达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①带设备位号、名称和接管口的各种设备示意图。 ②带管道号、规格和阀门等管件以及仪表控制点(测温、测压、测流量、分析点等)的各 种管道流程线。 ③对阀门等管件和仪表控制点图例符号的说明。 2施工流程图的画法 示意性的展开图,可以按主项分别绘制,大的主项可按生产过程分别绘制。 ⑴设备的画法与标注 ①根据流程,自左至右用细实线画出设备的简略外形和内部特征。设备的外形应按一定的 比例画出。 ②设备的位置,一般考虑便于连接管线。当有物料从上自流而下并与其它设备的位置有密 切关系时,设备间相对高度应与设备布置的实际情况相似。当有位差要求时,还应标注 限位尺寸。 ③每个工艺设备都应编写设备位号,注写设备名称。设备位号的组成如下所示: C 08 01 A 主项代号采用二位数字01、02、03、…、11、12、…表示。相同设备的尾号则是用大写英

化工工艺设计的程序和步骤(精)

化工工艺设计的程序和步骤 一、设计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任务和设计内容,全面理解课题提出的设计要求。 2.了解课题所涉及的相关内容,搜集资料,排出设计进度计划。 3.查阅文献资料和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和重点设备有关资料,并对 搜集资料的适用范围进行筛选。 4.搜集相关设计资料,深入生产现场调查研究、消化、筛选、吸收 并归类整理。 二、确定生产方法: 1.搜集资料,调查研究 2.落实关键设备 3.对各种生产方法的技术性、经济性、安全性对比分析 4.对选定的生产工艺修改、补充、完善 5.治理三废,消除污染。 三、工艺流程设计: 1.确定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的组成,确定每个过程或工序组成 2.确定控制方案,确定各过程的连接方法,选用合适仪表, 3.建立工艺流程方案(概念设计方框图),勾画工艺物料流程草图, 不断修改、补充、完善。 四、化工计算及绘制主要设备图、管道仪表流程施工图: 1.根据资料基础数据,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选型工艺计 算,确定生产设备型号、规格尺寸和台数、材质等,编制设备表。 2.绘制主要设备图,绘制施工阶段管道仪表流程图。 五、车间布置设计: 1.任务:确定界区内厂房及场地配置、厂房或框架结构形式,确定 工艺流程图中全部设备平面布置的具体位置。 2.绘图:绘制平面与立面车间布置图。

六、化工管路设计: 1.任务:根据输送介质物化参数,选择流速、计算管径以及管材材质、壁厚,确定管道连接方式及管架形式、高度、跨度等。确定工艺流程图中全部管线、阀件、管架、管件的位置,满足工艺要求,便于安装、维修,整齐美观。 2.绘图:绘制平面与立面车间管路布置图。 七、提供设计条件: 向其他总图、土建、外管、设备、水、电、气、制冷等非工艺专业提设计条件,使其他专业更好地为生产工艺配套服务。 八、编制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是设计人员在完成本车间工艺(装置)设计后,为了阐明本设计时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工艺流程、设备、操作方法、控制指标及设计者需要说明的问题而编制的。 车间工艺设计的最终产品是设计说明书、附图(总平面布置图、流程图、设备布置图、设备图等)和附表(设备一览表、材料汇总表等)。

醋酸乙烯生产的工艺流程

醋酸乙烯生产的工艺流程 摘要醋酸乙烯(VA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特别是醋酸乙烯通过自身聚合或与其它单体共聚,可以生成应用很广的衍生物。醋酸乙烯生产方法有乙炔法、乙烯法以及碳一化学法等,醋酸乙烯工业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关键字醋酸乙烯工艺 1 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 乙炔气相法原料是醋酸和乙炔。用该法合成醋酸乙烯反应有许多副产物的产生。 主要反应方程式 C 2H 2 +CH 3 COOH →CH 3 COOCHCH 2 放热 随着温度的升高,副反应加剧,因此应控制反应温度和避免局部过热。 1.2醋酸乙烯工艺流程 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工艺流程包括合成和气体分离两个工段

合成工段是乙炔与醋酸在流化床反应器中通过活性碳醋酸锌催化合成醋酸乙烯,分离工段把合成气中的高沸物醋酸和醋酸乙烯等液化,与不凝气乙炔、氮气、二氧化碳等分开。分离工段的分离塔为筛板和泡罩的混合塔板结构,全塔共22 块塔板,分为三段,从下往上数1~8 层为第一段,9~14 层为第二段,15~22层为第三段。第一段是利用循环液洗涤掉气体中含有的催化剂粉末;第二段是冷凝大部分的醋酸、醋酸乙烯、巴豆醛和水等高沸物;第三段是分离出不凝气乙炔。 新鲜乙炔经净化脱除 HS、PH等杂质后与来自气体分离塔顶的循环乙炔混合(称混合乙炔),用鼓风机升压到~ (表压)后,由切线方向加入气体混合槽。新鲜醋酸、精馏醋酸和回收醋酸按一定比例加入醋酸贮槽,用泵连续加入中央循环管型的醋酸蒸发器,用醋酸蒸发器液面(维持恒定)自动调节加入的醋酸量,采用6atm(表压)蒸汽间接加热使醋酸气化。气态醋酸进入气体混合槽,在此与乙炔混合,并控制乙炔与醋酸的摩尔比为:1。由于醋酸蒸发器内的杂质(如乙醛、巴豆醛、醋酸乙烯等)在高温下能够聚合生成树脂状物质,积聚在蒸发器底部,会导致蒸发器传热效果下降和列管堵塞,为此要连续排出釜液,送往精馏进行处理。 混合后的气体经正逆阀调节后分成两路送出,一路送入蒸汽预热器和油预热器,混合气体被加热到140~150℃,在反应器入口之前与另一路未经加热的冷气汇合调节混合气体温度为130~140℃,再从底部进入醋酸乙烯流化床合成反应器。进入的气体和催化剂一道被流化起来,发生放热反应,生成醋酸乙烯和其它少量副产物(乙醛、巴豆醛等),反应温度为167~220℃。反应放出的热量一部分被反应合成气体带出,另一部分用于加热入口气体,还有一部分被夹套中的循环油(温度为135~200℃)撤走,用来供混合气体在油预热器予热。为了保证催化剂的活性和补充被反应气体带出的催化剂,定期从反应器下部卸出旧催化剂,从顶部加入一部分新催化剂。 温度为 160~250℃的合成气体由反应器顶部排出以后,从下部进入气体分离塔,在向上流动过程中,在塔板上与温度为90℃的第一循环液(主要是醋酸,沸点118℃,循环量40m/h)接触。气体被冷却的同时,大部分醋酸被冷凝下来,同时气体中含有的少量催化剂粉末被循环液洗涤下来。为了控制第一循环液中催

乙烯气相氧化法生产乙乙酸

编号:No.24课题:乙烯气相氧化法生产乙乙酸 授课内容: ●乙烯氧化法生产乙酸反应原理 ●乙烯氧化法生产乙酸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 ●了解乙酸物理及化学性质、用途、生产方法 ●掌握乙烯氧化法生产乙酸反应原理 ●掌握乙烯氧化法生产乙酸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分析影响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 ●分析和判断主副反应程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乙烯氧化法生产乙酸反应催化剂组成和特点 ●影响乙烯氧化法生产乙酸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 ●乙烯氧化法生产乙酸工艺流程的构成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年月日 第三节乙烯气相氧化法生产醋酸乙烯 一、概述 1.醋酸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醋酸乙烯又称醋酸乙烯酯,其化学名为乙酸乙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可燃性液体,具有醚的特殊气味,沸点72.5℃,不溶于脂肪烃,微溶于水,易与醇、醚、乙醛、乙酸等互溶。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2.65~38% (体积>,可与水、甲醇、异丙醇、环己烷等形成共沸物。 醋酸乙烯是饱和酸和不饱和醇的简单酯,其化学结构的特点是含有不饱和双键,因而具有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的能力。

醋酸乙烯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聚合物单体,制造聚醋酸乙烯和聚乙烯醇。前者用于粘合剂,后者用作维尼纶纤维的原料、粘合剂、土壤改良剂等。醋酸乙烯还能与各种烯基化合物如乙烯、氯乙烯、丙烯腈等共聚,所得共聚物是优良的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 2.醋酸乙烯的生产方法 醋酸乙烯是1912年被发现,在由乙炔和乙酸制备亚乙基二乙酸酯时,醋酸乙烯成为主要副产物。它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生产。醋酸乙烯通常不能由醇与酸的酯化反应生成,因为乙烯醇是不稳定结构。20世纪60年代以前,工业上采用乙炔与乙酸反应的方法生产醋酸乙烯。此法具有操作方便、收率高等优点,但因为乙炔原料容易爆炸,而且成本较高,限制了该法的发展。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乙烯工业的兴旺发达,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由乙烯制醋酸乙烯并获得了成功,196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现在,醋酸乙烯的生产已逐渐由乙烯法取代了乙炔法。目前,世界上80%左右的醋酸乙烯是由乙烯法合成的。 以乙烯和乙酸为原料生产醋酸乙烯的方法,最初采用液相氧化法。以氯化钯与氯化铜的复合物作催化剂,并加入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如乙酸钠、乙酸锂、乙酸钙等作促进剂,在100~130℃和3~4MPa 压力条件下,乙烯鼓泡通入溶有氯化钯—氯化铜—乙酸钠—乙酸锂的乙酸溶液中进行反应。乙酸中添加乙酸盐有助于氯化钯的还原,反应式为CH 2=CH 2十PdCl 2十2CH 3C000H →CH 2=CH -O -C -CH 3O 十NaCl 十CH 3COOH 十Pd ↓ 乙烯液相氧化制醋酸乙烯的副产物有二醋酸乙烯、乙醛、氯衍生物、草酸、少量乙酸丁烯酯和乙酸甲酯以及少量甲酸,一小部分乙烯(约3%~7%>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可见该法生成的副产物多,分离困难。而且采用氯化钯催化剂,原料中还有乙酸,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相当严重,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钛等耐腐蚀材料。因此,随着乙烯气相法的出现,乙烯液相法逐渐被气相法代替。 乙烯气相法的产品质量高、副反应少、成本低、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性小,目前已成为生产醋酸乙烯最经济合理的先进工艺。以下仅讨论乙烯气相法。二、反应原理 1.化学反应 乙烯气相法生产醋酸乙烯是采用贵金属钯、金和碱金属盐作催化剂,乙烯、乙酸和氧呈气相在催化剂表面接触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化工设计工艺流程图

改良ADA法(亦称蒽醌二磺酸钠法) (1)基本原理:该脱硫法的反应机理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pH—8.5~9.2范围内,在脱硫塔内稀碱液吸收硫化氢生成硫氢化物。 Na C03 + H S NaHS + NaHCO (6-1)

第二阶段,在液相中,硫氢化物被偏钒酸钠迅速氧化成硫。而偏钒酸钠被还原成焦钒酸钠。 2NaHS + 4NaV0 + H 0 Na V O + 4NaOH + 2S (6-2) 第三阶段,还原性的焦钒酸钠与氧化态的ADA反应,生成还原态的ADA,而焦钒酸钠则被AD A氧化,再生成偏钒酸钠盐 第四阶段,还原态ADA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氧化态的ADA,恢复了AD A的氧化性能。 反应式(6-1)中消耗的碳酸钠由反应式(6-2)生成的氢氧化钠得到T补偿。 恢复活性后的溶液循环使用。 当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氧、氰化氢时,尚有下列副反应发生: 气体中混有这些杂质是不可避免的。可见,总有一些碳酸钠消耗在副反应上,因而在进行物料平衡计算时,应把这些反应计入。 (2)影响溶液对硫化氢吸收速度的因素 影响溶液对硫化氧吸收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溶液的组分、吸收温度、吸收压力等。 ①溶液的组分。包括总碱度、碳酸钠浓度、溶液的pH值及其他组分。 ②溶液的总碱度和碳酸钠浓度:溶液的总碱度和碳酸钠浓度是影响溶液对硫化氢吸收速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在净化低硫原料气时多采用总碱度为0.4mol/L、碳酸钠为0.1mol/L的稀溶液。随原料气中硫化氢含量的增加,可相应提高溶液浓度,直到采用总碱度为1.0mol/L,碳酸钠为0.4mol/L的浓溶液。 ③溶液的pH值 ④溶液中其他组分的影响:偏钒酸盐与硫化氢反应相当快。但当出现硫化氢局部过浓时,会形成“钒-氧-硫”黑色沉淀。添加少量酒石酸钠钾可防止生成“钒-氧硫”沉淀。酒石酸钠钾的用量应与钒浓度有一定比例,酒石酸钠钾的浓度一般是偏钒酸钠钾的一 半左右。 溶度中的杂质对脱硫有很大影响,例如硫代硫酸钠,硫氰化钠以及原料气中夹带的焦油、苯、萘等对脱硫都有害。 ⑤温度:吸收和再生过程对温度均无严格要求。温度在15~60 范围内均可正常操作。但温度太低,一方面会引起碳酸钠、ADA、偏钒酸钠盐等沉淀;另一方面,温度低吸收速度慢,溶液再生不好。温度太高时,会使生成硫代硫酸钠的副反应加速。通常溶液温度需维持在40~45 。这时生成的硫磺粒度也较大。 ⑥压力:脱硫过程对压力无特殊要求,由常压至68~65MPa(表压)范围内,吸收过程均能正常进行。吸收压力取决于原料气的压力。加压操作对二氧化碳含量高的原料气有更好的适应性。 (3)工艺流程: 常压改良ADA法脱硫的生产流程: 图6-5是常压改良AD A法脱硫的生产流程。气体由脱硫塔1底部人塔,在塔内的木格上与吸收液逆流接触,硫化氢被吸收。硫化氢被吸收后,气体由塔顶放出,送往后工序。吸收后的溶液从塔底流出,经水封2进入溶液循环槽3,然后用循环泵4打入溶液加热器,再生塔内脱硫液得到再生。析出的硫磺,被空气鼓吹到溶液表面,呈泡沫状,在再生塔上部的扩大部分与再生后的溶蔽分离。溶液自扩大部分的下部流出,经过渡位调节器6和空气弛放罐7溢流入脱硫塔,循环使用。硫泡沫自再生塔顶溢流经泡沫槽8,再流入真空过滤器9过滤后进入熔硫槽熔融后成型,滤液送蒸发器13蒸发浓缩。浓缩后的溶液放至热过滤槽进

醋酸乙烯的生产装置和工艺流程

醋酸乙烯的生产装置和工艺流程 摘要:简述了醋酸乙烯的基本性质,并对醋酸乙烯的生产工艺、生产装置、工艺流程作出了阐述。 关键词:生产装置工艺流程发展情况 醋酸乙烯又名乙酸乙烯酯(VAc),该产品是无色可燃性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易燃,遇氯、溴、臭氧则迅速发生加成反应。从20世纪初被发现以来,经过近100 a的发展,醋酸乙烯通过生产聚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等一系列衍生物,在涂料、合成纤维、皮革加工、土壤改良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又进一步促进了醋酸乙烯生产技术的发展。 1醋酸乙烯的生产工艺 1.1 乙炔法 1.1.1 乙炔液相法 醋酸乙烯VAc最早的生产方法———乙炔液相法。1912年, F Klatte用汞盐为催化剂,乙炔和醋酸液相合成二醋酸乙叉酯时,在副产物中发现了含量为5%的VAc。这种方法用硫酸汞为催化剂,在30~75℃的条件下,将过量的乙炔通入醋酸溶液中,生成的VAc由未反应的乙炔带出,副产的二醋酸乙叉酯可进一步裂解制VAc。 1.1.2 乙炔气相法 1921年,德国Consortium für Electrochemische Industrie公司开发出了乙炔、醋酸气相合成VAc的方法———乙炔气相法。 1.1.3 电石乙炔法 该方法通过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然后乙炔和醋酸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醋酸锌活性炭催化剂而生成醋酸乙烯。整个生产过程包括乙炔的生成和净化,以及醋酸乙烯的合成和精制。我国有10 家生产厂采用此工艺路线生产醋酸乙烯。 1.2乙烯法 1.2.1 乙烯液相法 1960年,前苏联MoиceeB等发表研究报告,声称用氯化钯和乙酸钠在冰醋酸溶液中,通入乙烯加压密封静置过夜可制得VAc。但由于该法的催化剂中的氯离子对生产装置有强烈的腐蚀性,现已被淘汰。

化工工艺设计流程图制图标准

化工工艺流程图制图标准CAD制图标准 基本要求主要是图纸、比例、字体和图线的选用。 1、图样幅画:又称图纸幅画,在计算机进行绘图时,应该配置相应的图样幅画、标题栏、 代号栏、附加栏等内容,装配图或安装图上一般应配备明细表内容,工艺流程图上应配备图例等内容。GB/T 14689-93《技术制图图样幅画格式》中已对图样幅画与格式做了详细的规定。在用计算机绘图时,根据实际需要,图样幅画还可以设置以下内容:(1)方向符号:用来确定CAD图样的视图方向。(2)剪切符号:用于对CAD图样的裁剪定位。 (3)米制参考分度:用于对图样比例尺寸提供参考。(4)对中符号:用于对CAD图样的方位起到对中作用。对于复杂的CAD装配图在标准中一般要求设置图符分区,图符分区主要用于对图纸存放的图形、尺寸、结构、说明等内容起到查找、定位方便的作用。 同时规定在CAD绘图中对图纸有加长加宽要求时,应按基本幅面的短边(B)成整数倍增加。

2、比例:CAD图样中所采用的比例应该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09-93《技术制图比例》的 有关规定,具体见表2-2.必要时候也可以选择表2-3中的比例。

3、字体:CAD制图的字体应该按《技术制图字体》GB/T 14691-93的有关规定,做到字体 端正、比画清楚、排列蒸汽、间隔均匀,并要求采用长仿宋矢量字体。代号、符号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1)字一般要以斜体输出。(2)小数点输出时,应占一个字位,并位于中间靠下处。(3)字母一般也要斜体输出。(4)汉子输出时一般采用正体,并采用国家正是公布的简化汉字方案。(5)标点符号应按照其真正含义正确使用,除省略号、破折号为两个字位外,其余均为一个字位。(6)字体高度由图样幅面大小确定。(7)规定字体的最小字距、行距,以及间隔线、基准线与书写字体间的最小距离。 4、图线:图线指图线的基本线型和基本线型的变形。GB/T 17450-98《技术制图图线》对 图线有详细的说明。 5、标题栏:标题栏位于图框右下角,其格式在GB/T 10609.1-93《技术制图标题栏》中有 详细的规定。

醋酸乙烯生产的工艺流程[1]1

1.1主要反应方程式 C2H2 +CH3COOH →CH3COOCHCH2 放热 随着温度的升高,副反应加剧,因此应控制反应温度和避免局部过热。 1.2醋酸乙烯工艺流程 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工艺流程包括合成和气体分离两个工段 合成工段是乙炔与醋酸在流化床反应器中通过活性碳醋酸锌催化合成醋酸乙烯,分离工段把合成气中的高沸物醋酸和醋酸乙烯等液化,与不凝气乙炔、氮气、二氧化碳等分开。分离工段的分离塔为筛板和泡罩的混合塔板结构,全塔共22 块塔板,分为三段,从下往上数1~8 层为第一段,9~14 层为第二段,15~22 层为第三段。第一段是利用循环液洗涤掉气体中含有的催化剂粉末;第二段是冷凝大部分的醋酸、醋酸乙烯、巴豆醛和水等高沸物;第三段是分离出不凝气乙炔。 新鲜乙炔经净化脱除H2S、PH3 等杂质后与来自气体分离塔顶的循环乙炔混合(称混合乙炔),用鼓风机升压到78.5~83.4kPa (表压)后,由切线方向加入气体混合槽。新鲜醋酸、精馏醋酸和回收醋酸按一定比例加入醋酸贮槽,用泵连续加入中央循环管型的醋酸蒸发器,用醋酸蒸发器液面(维持恒定)自动调节加入的醋酸量,采用6atm(表压)蒸汽间接加热使醋酸气化。气态醋酸进入气体混合槽,在此与乙炔混合,并控制乙炔与醋酸的摩尔比为2.5:1。由于醋酸蒸发器内的杂质(如乙醛、巴豆醛、醋酸乙烯等)在高温下能够聚合生成树脂状物质,积聚在蒸发器底部,会导致蒸发器传热效果下降和列管堵塞,为此要连续排出釜液,送往精馏进行处理。 混合后的气体经正逆阀调节后分成两路送出,一路送入蒸汽预热器和油预热

器,混合气体被加热到140~150℃,在反应器入口之前与另一路未经加热的冷气汇合调节混合气体温度为130~140℃,再从底部进入醋酸乙烯流化床合成反应器。进入的气体和催化剂一道被流化起来,发生放热反应,生成醋酸乙烯和其它少量副产物(乙醛、巴豆醛等),反应温度为167~220℃。反应放出的热量一部分被反应合成气体带出,另一部分用于加热入口气体,还有一部分被夹套中的循环油(温度为135~200℃)撤走,用来供混合气体在油预热器予热。为了保证催化剂的活性和补充被反应气体带出的催化剂,定期从反应器下部卸出旧催化剂,从顶部加入一部分新催化剂。 温度为160~250℃的合成气体由反应器顶部排出以后,从下部进入气体分离塔,在向上流动过程中,在塔板上与温度为90℃的第一循环液(主要是醋酸,沸点118℃,循环量40m3/h)接触。气体被冷却的同时,大部分醋酸被冷凝下来,同时气体中含有的少量催化剂粉末被循环液洗涤下来。为了控制第一循环液中催化剂粉末不超过0.2%~0.4%,每小时排出0.5m3 的循环液送往精馏工段进行过滤。同时,从温度为50~60℃的第二循环液(主要是醋酸和醋酸乙烯)中取出一小部分补充到第一循环液,它是第一段冷量的来源。由第二段循环液加入到第一循环液的物料中含有醋酸乙烯(沸点72.5℃),但它在第一段又会被汽化,因此第一段排出液中醋酸乙烯含量很少,90%以上是醋酸。 气体在第一段中冷却并除去催化剂粉末和大部分醋酸后,由升气管进入分离塔第二段(中段)。第二段循环液由中段底部出来,流入第二循环槽,由第二循环泵打出,经第二冷却器用工业水冷却后,再打入第二段(中段)的顶部,此时循环液的温度32℃。循环液在中段与上升的气体逆流接触,气体在冷却的同时,大部分醋酸乙烯(沸点72.5℃)、水(沸点100℃)、巴豆醛(沸点104℃)和小部分在第一段中未冷凝下来的醋酸被冷凝下来。第二循环液即为醋酸乙烯合成工段的产品(反应液,50~60℃),经连续采出送往精馏工段。在第二段中没有冷凝的气体由升气管进入分离塔的上段。本段的循环液量30m3/h,用-7℃冷冻盐水把第三段循环液冷却到-1±2℃后,从本段顶部加入,在塔内的塔板上与气体逆流接触,气体中残余的低沸物乙醛(沸点20.2℃)被冷凝下来。从第三循环液(醋酸乙烯和少量醋酸)中取出一部分(相当于第三段的冷凝量)送至第二段循环液中。 气体分离塔顶的温度为0℃左右,从塔顶出来的气体中大量是95%的乙炔,此外,还含有氮气、氧气、乙醛、二氧化碳和醋酸乙烯等,经液滴分离器分离出夹带的液滴,99%的气体与新乙炔混合后,用乙炔鼓风机加压循环到醋酸乙烯合成反应器中。为了防止惰性气体氮和二氧化碳在合成系统中累积,造成系统中惰性气体的恶性循环(即系统中惰性气体愈来愈多,乙炔浓度愈来愈低),将气体分离塔顶出来的气体,取出1%送往乙炔回收部分,回收其中的乙炔,惰性气体分离出来后排至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