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干粉针剂生产工艺验证方案.doc

合集下载

阿奇霉素冻干粉针剂工艺

阿奇霉素冻干粉针剂工艺

阿奇霉素冻干粉针剂试制的实用工艺本品系采用阿奇霉素无菌冻干粉针剂,按干品计算每mg效价必须>600阿奇霉素。

其操作过程为:单位原料—称量—配剂—除菌过滤—灌装—半加塞—冷冻干燥—轧盖—灯检。

本产品从西林瓶的清洗、灭菌到灌装,配剂在局部百级的洁净室中进行,胶塞和铝塑盖的消毒在灭菌柜中进行,使用时在万级洁净区的局部百级环境中进行操作。

灌装后进行半加塞,装满一托盘后立即加套圈送入博医康Pilot10-15T干燥机冻干,待冻干结束后压塞、出柜送入轧盖、灯检、贴签。

我们将试制的三批产品按药典进行全面检测,完全符合药典要求并作为GMP 产品认证产品上报。

试制工艺过程如下:1.在配制好的阿奇霉素粉针剂溶液要除菌过滤时,取消了常规的粗滤、精滤几道复杂工艺,而几种不同的孔径的滤膜重叠在一起,全过程一次完成,达到了除菌效果,比分几次过滤造成损失要少得多,且药液澄清透明无毛点,符合GMP要求。

2.使用不锈钢限位器。

产品冻干后,在干燥箱内进行真空压塞封口时,为了不受产品的数量限制,各层搁板上可放置不锈钢限位器,使不同规格的产品都可同样进行压塞封口,保证产品小瓶不被压坏。

3.在容器小,冻干产品装量多的情况下,再无法用双倍水样法和真空压力回升法来确定冻干何时结束时,可采用注射用水与产品一起冻干,根据注射用水升华完毕就可确定产品冻干的结束时间。

4.在冻干过程中利用博医康Pilot10-15T冻干机自身系统调节真空度,并控制在8-13Pa,而大部分时间真空泵不运转,全程时间可缩短6-8小时。

在冻干最初阶段,真空泵一般停止30分钟起动一次,每次运转5-7分钟,但冻干后期真空泵每隔2-3小时才运转一次,时间约5分钟,节约了能源(水电)和机器的磨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成本。

5.当某些产品溶液冻结后,由于蒸发面积大,瓶口小,无法使用半加塞冻干时,只好直接敞开瓶口冻干,待冻干结束后取出产品瓶,用手工无菌操作将丁基胶塞盖在瓶口上,任其自然摆放,再送入能自动压塞的冻干机干箱内抽真空2小时,真空度控制在40Pa左右时,再进行自动压塞封口,出箱后经高频火花真空检测仪,逐瓶检测,其真空率高达99.5%左右。

冻干粉针剂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冻干粉针剂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冻干粉针剂生产工艺验证方案1.验证目的和范围该验证方案的目的是验证冻干粉针剂的生产工艺是否能够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验证的范围包括关键工艺参数、生产设备和设备清洁程序等。

2.验证计划验证计划包括验证的时间表、验证的负责人和团队成员、验证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等。

验证的时间表应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特性来确定,验证的负责人应具有相关的经验和知识。

3.关键工艺参数的验证关键工艺参数的验证包括工艺参数的确定、参数范围的确定和参数的控制等。

工艺参数的确定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生产实践来确定,参数范围的确定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质量要求来确定,参数的控制应通过设备调试和操作规范来实现。

4.生产设备的验证生产设备的验证包括设备的安装、设备的操作和设备的维护等。

设备的安装应按照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安装要求进行,设备的操作应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进行,设备的维护应按照设备维护计划进行。

5.设备清洁程序的验证设备清洁程序的验证包括清洁程序的制定、清洁程序的执行和清洁程序的效果验证等。

清洁程序的制定应根据设备的特性和产品的要求来确定,清洁程序的执行应按照清洁程序进行,清洁程序的效果验证应通过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来进行。

6.验证结果的评价和报告验证结果的评价应根据验证的目的和范围进行,评价的方法可以包括数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交叉验证等。

验证报告应包括验证的目的、验证的方法和步骤、验证结果的评价和结论等。

以上是一个关于冻干粉针剂生产工艺验证方案的简要说明,具体的验证方案应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条件来制定,并严格按照验证计划来执行。

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冻干粉针剂生产设备验证

冻干粉针剂生产设备验证

第三章冻干粉针剂生产设备验证第一节验证方案的准备冻干生产的前验证应包括公用工程确认与制造环境确认、冻干机械设备的设计确认(DC)、安装确认(IQ)及运行条件确认(OQ)、生产工艺及产品验证(PQ).详细的验证方案还包括各个验证试验的操作方法。

一个完整的冻干粉针剂生产过程包括许多其他类型的注射剂生产通用的工艺过程,例如配制、过滤、灌装、清洗、灭菌、包装等,这些内容的验证已在本书的其他章节中详细叙述,因此,本文讨论的重点将放在“真空冷冻干燥”这一特殊的工艺过程上.冻干工艺的验证文件中应有设备安装、设备工作原理、操作和控制系统原理、控制精度以及对其辅助系统的详细说明。

验证方案中还应包括标准操作规程(SOPs)、数据采集、统计处理方法、记录统计表格等。

其内容涉及设备安装完毕后的试验条件和结果,空载或满载状态下的冷冻速度,冷冻极限温度,搁板温度的控制精度,干燥箱内部压力状态,压力控制精度,获得最低压力及灭菌完全所需的条件等。

验证中操作条件的改变或控制条件变化的有关记录,应按验证文件要求归档.不同的冻干工艺设备、仪器仪表、公用工程介质,需要制订具体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验证方案.因此,在验证方案制定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一个好的验证方案的产生是基于对药品生产工艺过程的深刻理解,对设备制造安装情况及运行原理的充分认识,和对与之配套的公用工程服务设施的透彻了解。

这是本章第一节较详细介绍冻干设备及原理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节冻干有关技术文件的确认要求一、冻干机械系统如前所述,一套完整的冻干系统由干燥箱、真空冷凝器、热交换系统、制冷系统、真空系统和仪表自控系统6大部分装置组成.这6大部分中的设备和仪器仪表的详细的技术文件、零部件、总装配图纸、安装技术文件和设备生产厂推荐的系统调试方法、操作说明书等,对于验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验证过程中应将此作为验证文件的一部分与其他验证技术文件一起归档管理。

二、测量仪器的校验和维修冻干工艺过程中温度、压力参数在不断的变化,冻干的全过程需要对这些工艺参数进行有效的监控。

工艺验证指南

工艺验证指南

工艺验证指南标准操作规程页码:1/4 标题: 验证指南,工艺编号:SOP-002 部门:质量保证部版本: 起草: 审核: 执行日期:1 目的用于证明生产一个产品所需的人员、材料、机器、方法、环境条件以及其它有关公用设施的组合可以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成品,为产品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2 范围2.1 新工艺:所有新工艺必须经过验证方可交付常规生产。

2.2 现行工艺:除有特殊原因表明需要进行正式验证外,一般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回顾总结来实现。

3 职责R&D:确定新产品的验证工艺(包括清洁验证工艺)条件、标准、限度及检验方法,起草新工艺的验证方案,指导验证。

生产技术管理部:负责验证方案的制定、实施,同时培训、考核人员,起草相关规程,收集验证资料,会签验证报告,同时负责供应符合标准的物料。

质量保证部:制订验证计划、参与起草验证方案,制定取样计划,参与验证的实施和部门之间的协调,进行环境监测和取样,对供应商的确认、整理验证报告、验证结果评价以及验证文件的存档保管。

质量控制室:负责提供检验、环境检测报告等。

4 定义无5 安全注意事项无6 规程6.1 验证程序:6.1.2 验证要求:6.1.2.1 生产工艺验证应在完成厂房和设施、设备的验证和质量控制以及计量部门的验证后,对生产线所在的生产环境及装备的局部或整体功能、质量控制方法及工艺条件进行验证。

6.1.2.2 验证的工艺条件要模拟生产实际并考虑到可能遇到的条件,可以采用最差状况的条件或挑战性试验。

6.1.2.3 工艺验证至少应连续进行三次以证明其可靠性和重现性。

最差条件:指该工艺条件或状态其导致工艺及产品失败的可能性比正常的工艺条件更高的条件。

挑战性试验:指对某一工艺、设备或设施设定的苛刻条件的试验。

6.1.3 验证方案内容:凡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差异和影响的关键生产工艺都应进行验证。

内容包括验证目的、范围、方法、最差状况和可接受标准,同时,应制订常规生产所需的全部标准操作程序(SOP),至少应有这些程序的草案。

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

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

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编订人__________编订日期__________会签批准人________批准日期_________目的:建立一个冻干粉针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再验证方案,以规范冻干粉针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验证工作,证明所生产的无菌产品可以在规定的环境、工艺和操作下能有效防止微生物污染,同时确定无菌灌装室内允许的最多人员数量,使生产的注射剂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尤其符合无菌标准要求。

范围:冻干粉针生产线无菌工艺的验证。

责任:设备工程管理部经理、质量管理部经理、质控主管、质保主管内容:1.概述培养基模拟灌装是在与实际生产相同的工艺条件和操作方法下,模拟灌装经除菌过滤的胰酪胨大豆胨肉汤培养基适量到抗生素瓶中,压塞后,在3~6℃条件下冻干,轧盖后,按规定条件进行培养,以确认无菌灌装工艺的可靠性。

在此验证之前,空气系统、水处理系统、灭菌系统等验证工作均已完成。

2.验证目的通过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证明,在无菌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规程,可使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并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置信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

对整个无菌灌装过程进行验证试验,根据验证结果来评估生产线正常运转时对微生物控制的状况,判断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利用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来证明,在正常状态下,生产过程是可靠的,满足当产品污染的概率为0.10%时,无菌性的可信限为95%的要求。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3. 验证分工3.1验证小组3.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3.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3.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3.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3.1.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3.1.6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

3.2设备工程部3.2.1负责组织验证所需厂房、设施、设备、仪器的验证。

冻干粉针无菌灌装方案

冻干粉针无菌灌装方案

*****冻干粉针无菌灌装验证方案文件编号:执行前批准签字页1.目的本验证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溶液代替****冻干粉针的产品溶液,进行工艺模拟试验,检查和证明按照《注射用*****工艺规程》()所规定的生产工艺、设备及人员能够生产出符合《注射用****质量标准》()无菌试验项下要求的产品。

2.范围本次验证的范围适用于注射用*****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人员更衣、各房间的清洁消毒、容器工具的处理、称量、调剂、除菌过滤、中控取样、动态下环境监测、无菌灌装、模拟冻干、轧盖过程,并在灌装过程中模拟的正常与非正常干扰活动。

3.责任者及职责3.1部门职责:工程部:保证所有动力系统的正常供应保证生产区域内的环境符合规定要求完成设备和设备上仪表的校验协助制造部完成验证程序制造部:起草、审核并批准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按照验证方案内容和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完成验证记录质量保证部:审核并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监督验证实施过程质量控制部:样品无菌检查和培养基生长试验环境监测运营总监:审核并批准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3.3 灌装过程中人员分工4.验证简介本次验证考察按照工艺规程的要求进行的称量调剂、除菌过滤、湿热灭菌、西林瓶清洗灭菌、灌装和冻干过程是否可以满足无菌的要求,本次验证还考察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是否会对产品带来微生物方面的污染.在验证中还模拟了几种有可能发生的正常干扰和非正常故障,以考察在处理故障时,是否会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

考察在灌装区人员最多的情况下对无菌过程的影响。

影响无菌灌装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空气处理系统、水系统、洁净蒸汽系统、灭菌系统、清洗过程、人员等方面。

此次验证是按照《验证管理规程》进行模拟验证。

5.设备和物料5.1验证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清单5.3验证所用的参考文件均为现行版。

6.验证工艺规程灌装室 Filling※滤后培养基的无菌检查 ※每15分钟检查一次灌装量 ※正常干扰和非正常干扰此次无菌灌装共进行1批,待培养的成品不少于5000支,按照工艺要求,无菌灌装从过滤结束到灌装完毕共进行12小时。

冻干粉针剂主产验证要点

冻干粉针剂主产验证要点

五、冻干粉针剂主产验证要点这里选择介绍冻干粉针剂生产验证要点,作为所有药物剂型生产工艺验证的典型剖析。

冻干粉针剂是环境及工艺控制条件要求很高的剂型。

冻干的工艺需要验证,通过验证确定冻干的程序,以保证产品的成型、水分、其他物理化学指标,以及产品的贮存稳定性。

除这些与具体产品品种相关的内容以外,还有一些共性的内容择要如下。

1、厂房与设施验证(l)净化空调系统(HVAC系统)验证要点说明:高效过滤器检漏、压差、换气次数等。

(2)生产厂房验证要点说明:布局及气流方向合理、温湿度、洁净度达规范标准。

)系统(3)充氮保护用氮气(N2验证要点说明:纯度符合工艺要求,微生物<1个/m3。

(4)压缩空气系统验证要点说明:微生物<1个/m3。

压力、无油性(对与产品直接质量相关的压缩空气的要求)。

(5)纯蒸汽系统验证要点说明:胶塞、无菌药液接受罐的灭菌应用纯蒸汽,其他可用经适当过滤的工业蒸汽。

纯蒸汽的冷凝水应达注射用水标准2、生产设备及工艺验证(1)纯化水系统验证要点说明:供水能力达设计标准,水质达中国药典标准。

(2)注射用水系统验证要点说明:供水能力达设计标准,水质达中国药典标准并须做澄明度检查。

(3)洗瓶及灭菌设备验证要点说明:洗瓶效果是使最终淋洗水样澄明度检查/不溶性微粒及细菌内毒素符合中国药典要求(最终淋洗水样应在瓶内充分振摇,以使水样具代表性);干热灭菌应不得检出微生物,细菌内毒素下降3个对数单位。

(4)洗塞机及洗塞程序验证要点说明:洗塞效果应使澄明度检查/不溶性微粒、菌检、细菌内毒素符合标准。

(5)配制罐系统验证要点说明:能力及功能上,如升降温速度、搅拌、喷淋清洁效果及称量准确度符合要求。

(6)灭菌器验证要点说明:用于口罩、工作服、手套、过滤器、灌装机部件等的灭菌器应做灭菌程序是否达到设定标准的验证试验;胶塞如用工业蒸汽灭菌,须先装人可灭菌的塑料袋,参照中国药典灭菌法的要求。

(7)药液除菌过滤器验证要点说明:除菌能力应符合除菌过滤器的要求,如起泡点压力不低于0.31MPa。

冻干粉针剂生产线清洁验证方案

冻干粉针剂生产线清洁验证方案

冻干粉针剂生产线清洁验证方案目录1.1 目的 (3)1.2 范围 (3)1.3 职责 (3)1.4 验证前培训 (3)1.6 验证对象描述 (4)1.7 可接受标准 (5)1.8 验证步骤及结果 (3)1.9 偏差 (26)1.10 变更 (26)1.11 术语 (26)1.12 参考文件 (27)1.13 修订历史 (27)1.14 附录列表 (27)1.1目的为保证产品质量,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对生产线上设备进行清洁验证,确保生产结束后,各设备按相关清洗程序清洗后,上批残留的量应低于限量标准,不会对下批产品造成交叉污染。

1.2范围1.2.1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江苏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冻干粉针剂车间生产线清洁验证工作。

1.2.2验证配液系统是否符合清洁要求,并对pH、TOC、可见异物、内毒素、微生物限度、电导率等进行验证。

1.2.3验证灌装加塞机是否符合清洁要求,并对pH、TOC、可见异物、内毒素、微生物限度、不溶性微粒等进行验证。

1.2.4验证冻干机是否符合清洁要求,并对TOC、微生物限度、可见异物等进行验证。

1.2.5验证所有设备内、外表面。

1.3职责1.3.1设备使用部门:负责验证文件的起草及并实施。

1.3.2工程部:负责验证过程中水、电、汽(气)的正常供应和调度工作,确保验证顺利进行。

1.3.3QC部门:负责化验,包括残留限度、不溶性微粒、内毒素检查、微生物限度、TOC。

1.3.4QA部门:负责取样,对清洁验证全过程进行监控,QA经理负责相关确认文件的审核,QA文档管理员负责给出验证文件的文件编号以及相关文件的发放、回收及归档。

1.3.5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相关确认文件的批准。

1.4验证前培训验证小组应在本验证方案批准后进行培训,并确保所有参加本验证工作的人都已熟知本方案要求,并记录在《培训记录表》(QA-MAN-005-H)。

1.5文件记录要求1.5.1严格按照《良好的文件记录规范》(QA-MAN-003)中对质量记录填写的要求进行验证报告的填写及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冻干粉针剂生产工艺验证方案1.验证目的为评价冻干粉针生产系统要素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生产工艺变量,特根据GMP要求制订本验证方案,对其整个生产过程进行验证,以保证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出质量合格、均一、稳定的冻干粉针产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附件1)并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2.验证范围在本方案指定的厂房、设施、设备、工艺条件下冻干粉针的生产,当上述条件改变时,应重新验证。

3.验证组织及职责3.1验证小组成员:成员:组长:3.2验证领导小组职责3.2.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3.2.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3.2.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3.2.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3.2.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3.2.6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

3.3公用工程部职责3.3.1负责组织试验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

3.3.2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

3.3.3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

3.4质量保证部职责3.4.1负责拟订验证方案。

3.4.2负责取样及对样品的检验。

3.4.3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领导小组。

3.5生产技术部职责3.5.1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3.5.2负责设备的操作。

4.有关背景材料4.1概况根据冻干粉针生产品种情况,我们选择用注射用×××为代表连续生产三批,进行对冻干粉针剂生产工艺进行验证。

4.2验证条件此验证是建立在厂房、空气净化、工艺用水及设备已验证并合格基础上,才进行的冻干粉针剂生产工艺验证。

4.3工艺规程注射用×××工艺规程。

4.4工艺流程图见下页4.5生产设备生产冻干粉针剂的所用主要设备(见附件2)均经验证,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冻干粉针剂主要设备验证报告4.6相关文件、规程5.验证项目、评价方法及标准5.1人员生产操作人员及检验人员,评价其培训及健康检查情况是否符合GMP及操作的要求。

5.1.1培训1.评价方法:查阅培训档案,确认是否对有关操作者进行了相关培训,包括:GMP及药品管理法培训安全防护规程微生物基础知识及微生物污染的防范培训所在岗位相关设备的操作、清洗、维修保养规程进出洁净区更衣技术培训灌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规程培训生产区操作准则培训2.标准:上岗操作人员已经接受了相关的知识及操作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人员培训报告见下页,人员培训记录见附件3人员培训报告5.1.2健康检查1.评价方法:查阅生产操作人员健康档案,考察参加生产操作的所有人员是否进行了健康检查,身体健康。

2.标准:参加生产操作的人员均进行了规定项目的健康检查,各项指标正常,身体健康,健康检查结果在有效期内。

3.结果评价见员工健康档案5.2生产环境5.2.1操作间温度和相对湿度1.评价方法:在每批产品的生产准备开始前,检查并记录各操作间的温度及相对湿度,在操作过程中每天定时记录二次温度和相对湿度。

2.标准: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3.结果评价温、湿度监控记录见附件4评价人/日期5.2.2操作间悬浮粒子数1.评价方法:按《洁净区悬浮粒子监测规程》检测操作间的悬浮粒子数。

2.标准:3.结果评价悬浮粒子监测确认报告评价人/日期5.2.3操作间空气微生物计数1.评价方法: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按《洁净区沉降菌监测规程》规定的取样方案及检验方法,动态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数(沉降菌数)。

2.标准:3.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沉降菌监测确认报告5.2.4操作间、设备、操作人员表面微生物计数1.评价方法:按“清洁验证擦拭取样操作规程”取样,检查主要操作间、设备、设施、操作人员表面的微生物数。

2.标准:各种表面的微生物数应<100cfu/65cm2限度要求。

3.结果评价主要操作间墙面微生物数验证报告主要设备表面微生物数验证报告主要操作人员微生物数验证报告5.2.5操作间压差1.评价方法:生产操作前及生产操作过程中,定期在自动空气压差表上读取并记录不同洁净级别的空气压差。

2.标准:在生产操作过程中,高级别洁净区应始终对低洁净区域保持相对正压。

3.结果评价洁净室压差测量确认报告5.2.6操作间清洁、清场1.评价方法:在每批产品生产操作前,按照生产区清洁清场的有关规定,检查相应更衣室、气闸、操作间等的清场、清洁情况。

2.标准:所有相关房间内应无无关的任何物料与文件,并无前一批产品的残余物。

3.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5.3公用介质5.3.1注射用水1.评价方法:审查注射用水系统验证后,日常监测记录下评价各使用点的注射用水质量。

2.标准:检验结果符合注射用水标准要求,注射用水质量稳定并无逐渐接近不合格限度的趋势。

3.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5.3.2压缩空气1.评价方法:取样检测压缩空气的质量(包括微生物数和微粒数)。

2.标准:应符合洁净压缩空气的合格标准:微生物标准:含菌数≤1CFU/m3微粒数:≥0.5µm悬浮粒子数≤3500个/ m3,≥5µm悬浮粒子数≤0个/ m3,即百级空气悬浮粒子标准。

3.结果评价压缩空气微粒数验证报告压缩空气微生物数验证报告评价人/日期5.4原辅料、包装材料5.4.1质量1.评价方法:检查×××使用的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是否有既定的质量标准,能否严格遵守。

2.标准: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均有符合法定要求的质量标准,验证所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按标准进行检验并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5.4.2贮存条件1.评价方法:检查各种物料特别是原料药、西林瓶、纸盒、纸箱等的贮存条件,是否按各自要求的条件贮存。

2.标准:各种物料按正确的条件贮存。

3.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设备5.4.3设备清洁1.评价方法:每批产品开始操作前,检查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容器、用具的清洁状况并记录。

2.标准:所有设备、容器、用具等清洁干燥,无前一批产品的残余物。

3.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5.4.4过滤器1.评价方法:使用前查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过滤器(如洗瓶机、灌封机压缩空气0.2um终端过滤器、注射用水0.2um终端过滤器)的完整性试验检测。

2.标准:过滤器完整性试验符合标准要求。

3.结果评价过滤器完整性试验报告评价人/日期5.5工艺文件5.5.1工艺文件的正确性1.评价方法:核对主处方、生产规程是否是现行批准的文件,并已正确签发。

2.标准:主处方及生产规程是现行批准的文件,并已正确签发。

3.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5.5.2操作指令的明确性1.评价方法: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对照操作者的实际操作检查各项操作规程是否清楚、明确和充分。

2.标准:已载入操作规程的指令清楚、明确、充分,操作人员能够如实地遵守。

3.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5.5.3生产指令的正确性1.评价方法:审核主处方、操作规程的指令内容,以保证其执行过程不会引起偏差或影响产品质量。

2.标准:主处方、操作规程中的指令正确,不易引起误操作。

3.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5.6洗瓶工艺变量1.目的:评价洗瓶用水质量及西林瓶洗涤效果,确认洗瓶工艺。

2.评价方法:所用生产设备:洗瓶机型号设备编号工艺条件:超声波开启时间;压缩空气压力、时间、流量;洗瓶用水的可见异物检查等。

取样:取洗净的空瓶装水检查可见异物。

3.标准:过滤后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可见异物符合标准要求;洗涤后西林瓶的清洁度符合标准要求;最终冲洗水符合规定。

4.结果评价洗瓶清净度测定:分别于清洗后的西林瓶中取样,每间隔30分钟取样50支,灌注合格注射用水,在灯检箱下按规定进行观察,剔除有可见异物的西林瓶,计算西林瓶清洁合格率,每批取样三次,共取连续生产的三个批次。

评价人/日期5.7灭菌干燥5.7.1隧道烘箱运行时间、温度1.目的:评价隧道烘箱的运行与工艺要求的一致性。

2.评价方法:记录西林瓶干燥、灭菌的工艺过程,包括温度、时间等。

查阅西林瓶干燥、灭菌过程自动打印记录的数据。

3.标准:记录数据显示干燥、灭菌过程的运行时间、温度达到了程序设定值。

4.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5.7.2西林瓶的无菌性1.目的:评价西林瓶灭菌效果。

2.评价方法:按《无菌检查操作规程》检查西林瓶的无菌性。

3.标准:被检验的所有西林瓶均应无微生物生长。

4.结果评价西林瓶灭菌检查精洗合格的西林瓶,按照“隧道灭菌烘箱操作规程”进行灭菌,结果应洁净、无菌,并检查灭菌温度和时间。

每批三次,连续三批。

5.8工作服洗涤1.目的:评价工作服洗涤灭菌效果。

2.评价方法:记录工作服洗涤灭菌的工艺条件,包括温度、时间等。

按《洁净区工作服洗涤、灭菌规程》检查洗涤后的清洁度。

3.标准:工作服的清洁度:清洁、无菌、干燥、平整。

4.结果评价5.9物料转移5.9.1取样及物料转移操作的规范性1.评价方法:由QA检查员观察检验员与生产操作人员的取样过程和原辅料转移过程。

2.标准: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取样和转移原辅料,其操作方式可以避免污染原料。

3.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5.9.2污染水平监测1.评价方法:在取样及原料转移的过程中,在其操作区域周围摆放培养基平皿以测定沉降菌数。

2.标准:沉降菌数必须符合相应级别的限度标准。

3.结果评价通过监测原料取样过程与原辅称量过程中沉降菌数,判断物料转移符合要求。

评价人/日期5.10配液工艺变量1.目的:评价配液工艺的稳定性,确认按制定的工艺规程配液能够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

2.评价方法:所用生产设备:配液罐型号设备编号所用称量器具:台秤型号设备编号工艺条件:注射用水可见异物、温度;活性炭用量、煮沸时间;搅拌时间、药液温度、含量、pH值。

取样:搅拌均匀后取样检测,每个样品 ml。

检测项目:注射用水可见异物、药液温度、含量、pH值。

3.标准:按制定的工艺规程配液,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4.结果评价通过检测工艺验证时,试生产×××配制三批药液的质量情况来评价配制工艺。

5.11过滤工艺变量1.目的:评价过滤工艺的有效性,确认按制定的工艺规程过滤能够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

2.评价方法:所用生产设备:过滤器型号设备编号过滤器型号设备编号过滤器型号设备编号工艺条件:过滤器种类、规格、孔径等。

取样:过滤后取样检测,每个样品 ml。

检测项目:气泡点试验、药液的不溶性微粒。

3.标准:气泡点试验:0.45μm 起泡点压力应≥0.24Mpa0.22μm 起泡点压力应≥0.34Mpa过滤后药液的不溶性微粒:含25μm以上微粒,≤2粒/ml;含10μm以上微粒,≤20粒/ml4.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5.12灌封工艺变量5.12.1药液可见异物检查1.目的:确认灌装药液的可见异物能够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