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病学--大脑、小脑、脊髓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精选全文

神经病学--大脑、小脑、脊髓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精选全文

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一) —神经系统
垂体瘤(巨大腺瘤伴出血)
颅内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亚急性期硬膜下出血
黑色素瘤
肝豆状核变性
脑囊虫病
多发性硬化
急性脑梗死
丘脑急性出血
后颅凹肿瘤向下推移小脑扁桃体,使之疝入到枕大孔下方。
小脑扁桃体疝
正常
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二) —肌肉系统
1、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 2、肌肉疾病(多发性肌炎等)
后颅凹肿瘤向下推移小脑扁桃体,使之疝入到枕大孔下方。
脊 髓
1、位于脊柱椎管内; 2、发出31各节段,发出31对脊神经(周围神经),包括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及1个尾节; 3、有灰质(神经核团)和白质(传导纤维); 4、颈膨大(C5-T2)和腰膨大(L1-S2)。
脊髓节段 (spinal segment)每对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附着的范围为一个脊髓节段。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核磁共振成像颅内结构
大脑
额叶
顶叶
枕叶
枕叶
顶枕沟
额叶
顶叶
颞t课件
枕叶
顶枕沟
额叶
顶叶
颞叶
中央沟
枕前切迹
*
ppt课件
枕叶
顶枕沟
额 叶
顶叶
颞叶
中央沟
枕前切迹
*
ppt课件
枕叶
顶枕沟
额 叶
顶叶
颞叶
中央沟
枕前切迹
胼胝体
*
ppt课件
躯体运动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颞上回后部(优势半球):感觉性失语(Wernicke区) 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听觉中枢 颞中回后部:命名性失语 钩回和海马回前部:嗅觉中枢 癫痫 精神症状及记忆障碍 象限盲

神经病学课件

神经病学课件

脑卒中
总结词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由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表现为突然出现 的神经系统缺陷和症状。
详细描述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 血性脑卒中是由脑血管阻塞引起的,而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血管破裂引起的。症 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肢体无力等。
体格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身体外观、测量生命体征、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神 经系统功能和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神经影像学检查
CT扫描
01
通过X射线扫描患者头部或全身,以获取不同组织密度的图像
,从而发现肿瘤、炎症、出血等异常。
MRI扫描
02
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产生高分辨率的图像,以显示神经系
统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THANK YOU.
3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进行支持和营养,对神 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具有重要作用。
神经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分类
包括神经炎、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症状
如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语言障碍等,严重者可出现瘫痪、意识障碍等。
神经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神经系统疾病,采 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癫痫
总结词
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通常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 引起,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和/或精神状态异常。
详细描述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以影响任何年龄段的人 。症状包括抽搐、痉挛、丧失意识、行为异常等。该病通常 与遗传、环境因素和脑部损伤有关。
帕金森病
总结词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运动障碍和震颤 等症状。

神经病学14.ppt

神经病学14.ppt

Summary
Symmetric (in distal limbs) : sensory disorders flaccid paralysis disorders of autonomic nerve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oncept
又称末梢性神经 病,主要表现为 四肢远端对称性 运动、感觉及自 主神经功能障碍。
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经过,可见 复发的病例。
病情发展由肢体远端向近端 。
感觉障碍 (Sensory disorder)
肢体远端感觉异常,渐出现对称性深浅 感觉减退或缺失,呈手套袜套样分布。
运动障碍 (Movement disorder)
肢体远端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痪,远端重于近端。
肌萎缩:蚓状肌、大小鱼际肌、胫前肌、 腓骨肌,骨间肌。垂婉、垂足、畸形。
肌束颤动
四肢腱反射减弱及消失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Autonomic nerves disorder)
肢体远端对称性皮肤菲薄、干 燥或脱屑、苍白,变冷,发绀, 多汗或无汗,指(趾)甲粗糙、 松脆,竖毛障碍,高血压、体 位性低血压 。

《神经病学总论》PPT课件精选全文

《神经病学总论》PPT课件精选全文

整理课件ppt
26
颅神经检查
面神经:
➢ 中枢性面瘫
– 病变一侧皮质核束损害所致
– 表现病变对侧眼裂以下面瘫
➢ 周围性面瘫
– 病变一侧面神经受损
– 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口角低 垂、鼻唇沟变浅、皱额、闭目、 鼓颊、露齿动作均不能
整理课件ppt
27
颅神经检查
(六)位听神经:
听力检查 Weber 试验 Rinne 试验 前庭神经检查
整理课件ppt
9
一般检查
1.意识状态 2.精神状态 3.脑膜刺激症 4.头颈部检查 5.脊柱及四肢检查
整理课件ppt
10
(一)意识状态
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嗜睡 昏睡
昏迷:
痛刺激
浅+ 中 重+ 深-
自发动作 反射 生命体征
+ + 无变化 ± ± 稍变化 - - 明显变化
整理课件ppt
神经病学绪论
整理课件ppt
1
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
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脊神经 功能
整理课件ppt
2
神经系统疾病
概念:是由多种原因引起CNS、PNS及 骨骼肌损害而导致的疾病。
神经病学: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 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症状、 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整理课件ppt
3
一、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依据神经解剖学知识,以及 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对疾病损害的部 位作出诊断。
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特点。
整理课件ppt
4
一、定位诊断
一.定位诊断的注意事项: 1.一元化原则 2.病变的空间分布:局灶性 多灶性 弥散性 系统性

神经病学课件

神经病学课件
间脑
包括丘脑、下丘脑、上丘脑等,主管嗅觉、听觉、视觉等信息输入和运动协调等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传递信息从周围感官到大脑或 脊髓,包括12对脑神经,其 中感觉神经8对,运动神经5 对,混合神经5对。
脊神经
从脊髓发出,支配身体的四肢和 躯干,包括31对脊神经。
植物神经系统
支配内脏器官的自主神经系统,包 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
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言语疗法、音乐疗法等多种康复 手段,可根据不同疾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康复方法。
护理和社会支持
护理和社会支持是神经疾病治疗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护理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病情,掌握正确的护理方 法。
社会支持包括社会组织、政府机构等对患者的支持,提供资金、就业、康复等方 面的帮助,为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脊髓影像学检查
用于检测脊髓是否存在异 常,如脊髓肿瘤等。
神经影像学新技术
如弥散张量成像、灌注成 像等技术,为神经疾病的 诊断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电生理学检查
脑电图和诱发电位
用于检测脑电活动的变化,了解大脑功能状态。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
用于检测肌肉和神经的功能状态,诊断神经系统病变。
神经心理学检查
认知功能评估
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视觉空间能力等认 知领域的功能。
情感和行为评估
评估患者的情感状态、性格特点、行为表现等,为神经疾病 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06
神经疾病的治疗和管理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神经疾病治疗的重 要手段,包括针对病因和症状
两方面。
针对病因治疗,如针对病毒感 染引起的神经炎,可以使用抗

神经病学教学ppt

神经病学教学ppt
➢ 休克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严重的局部病变导致与之 功能相关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抑制。如:大量脑出血急 性期偏侧肢体呈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和巴氏征阴性。
神经病学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四大临床表现类别
缺失症状 刺激症状 释放症状 休克症状
神经病学常见的四大临床表现类别
缺失症状 刺激症状 释放症状 休克症状
帮助记忆:
病理反射: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Gordon征 【临床意义】:病理反射阳性提示椎体束受损害,常见于脑梗 死、脑出血等。婴儿、昏迷、深睡、大量镇静剂后,由于锥体 束功能受抑制,也可出现病理反射(+)。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ng征,Brudzinski征 【临床意义】:脑膜刺激征是由于脑膜和脊神经根受刺激,引 起其相应肌肉反射性痉挛的一种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常见于 神经系统疾病累及脑膜如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神经病学概论
神经病学概论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疾病及骨骼肌疾病病因、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康复的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研究的内容
脑 脊髓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
骨骼肌
神经病学概论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有其相对独特的方面 包括: ➢ 1.定位诊断
检查名疾病的所在的部位。 ➢ 2.定性诊断
明确疾病的性质。
神经病学概论
感觉系统:
不同部位的病变与损伤导致的感觉障碍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末梢型感觉障碍表现为肢体远端的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样分布。常见于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2、后根型的感觉障碍常伴有根痛,多表现为节段性,感觉障碍与神经根分布一致。 3、脊髓型的感觉障碍多表现为传导束型,表现为损伤平面下所有感觉减弱或丧失,

神经病学课件一PPT课件

神经病学课件一PPT课件
详细描述
患者李先生,65岁,因出现右手静止性震颤、面部表情呆板 、动作缓慢等症状就诊。医生诊断为帕金森病,并给予药物 治疗和康复训练。经过治疗,李先生的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 改善。
多发性硬化症案例
总结词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中 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为主要表现。
详细描述
患者王女士,38岁,因出现视力减退、肢 体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就诊。医生诊断为 多发性硬化症,并给予免疫抑制治疗和康复 训练。经过治疗,王女士的症状得到一定程 度的改善。
详细描述
神经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查,如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以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治疗 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 干细胞治疗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神经疾病的分类
总结词
根据病因和病变部位,可以将神经疾病分为多种类型。
详细描述
根据病因,神经疾病可分为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根据病 变部位,可分为脑部疾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了解疾病的分类有助 于确定治疗方案。
重症肌无力
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引起的肌肉疲 劳无力,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03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遗传因素
01
02
03
遗传性疾病
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明 显的遗传倾向,如帕金森 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神经系统疾病 的重要病因之一,如亨廷 顿氏病、脊髓小脑共济失 调等。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以脑 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或 出血为主要表现。
详细描述
患者刘先生,45岁,因突发左侧肢体 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就诊。医生诊 断为脑卒中,并给予溶栓治疗和康复 训练。经过治疗,刘先生的症状得到 一定程度的改善。

《神经病学》课件

《神经病学》课件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痴呆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和人格改变。
详细描述
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包括近期记忆减退、学习能力下降、判断力受损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还可能 出现行为异常、幻觉等症状。诊断阿尔茨海默病需要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治疗方 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认知行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传递和整合信息的功能。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 连接点,通过突触的传递实现信息交流。
神经递质和受体
神经递质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受体是神经递质作用的靶点,通过受体介 导的信号转导实现信息传递。
神经疾病的分类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
神经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可以根据病 变部位、病因、病程等进行分类。常 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按解剖部位分类、 按病因分类、按症状和体征分类等。
神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神经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 过药物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和预防并 发症。
药物治疗的选择应根据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 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制定,同时需注意 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常用的神经疾病治疗药物包括抗癫痫药、抗帕 金森药、抗抑郁药等,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和 疗效各不相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疾病,如严重的癫痫、脑肿瘤等,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 疗手段。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病因、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风 险和术后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手术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确保手术适应症的准确性和安全 性。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神经疾病治疗的另 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康复治疗 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 等,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颞上回后部(优势半球):感觉性失语 (Wernicke区)
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听觉中枢 颞中回后部:命名性失语 钩回和海马回前部:嗅觉中枢 癫痫 精神症状及记忆障碍 象限盲
28
枕叶损害的临床
(舌回、楔叶)
视觉中枢(围绕距状裂的皮质),可出现 偏盲、皮质盲、视幻觉、视觉变形及颜色 改变。
定性诊断
1、血管性性疾病 2、感染性性疾病 3、肿瘤性疾病 4、外伤性疾病 5、中毒及变性疾病 6、遗传、先天发育异常疾病 7、自身免疫病 8、营养代谢疾病
14
进行综合分析(定位和定性)
熟悉解剖
辅助
如何学好
检查
神经病学 详细询问
病史
全面NS 检查
认真观察 病情变化
举例
15
神经系统解剖
1、脑的结构及功能 2、脊髓的结构及功能 3、脑神经(颅神经)结构及功能 4、周围神经的结构及功能
中央前回:运动障碍(瘫痪) 额上回后部近中央前回处损害:强握及摸索反射 额中回后部(优势半球) :书写中枢(书写障碍)、
侧视中枢损害(共同偏视) 额下回后部(优势半球):运动性语言中枢(又称
Broca 区) 精神症状:反应迟钝、淡漠、行为幼稚(额极病变) 额叶性共济失调:额桥小脑束损害
26
顶枕沟
额叶
枕 叶
顶叶
颞叶
枕前切迹
22
中央沟
顶枕沟
额叶
顶叶
枕 叶
颞叶
枕前切迹
23
胼胝体 中央沟
顶枕沟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前切迹
24
躯躯 体体 感运 觉动 中中 枢枢
投射特点
•交叉(对侧支配) •倒置(但头不倒置) •投射范围大小与
运动精细度 成正比 感觉灵敏度
25
额叶损害的临床
(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前肢 额桥束 丘脑前辐射 膝部 皮质延髓束 后肢 皮质脊髓束脑辐射、
视辐射、听辐射 “三偏”征 对侧偏瘫、偏麻、偏盲
内囊
内囊损伤:“三偏综合征” 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上辐射受损 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核束损伤 偏盲——视辐射受损
38
基底核(基底神经节) 尾状核头
包括尾状核、豆状核、

杏仁核、屏状核。
16
脑的结构及功能
1、大脑半球(包括额叶、顶叶、颞叶、枕 叶、岛叶、边缘叶)
2、内囊 3、基底神经节 4、间脑 5、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延髓) 6、小脑
17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18
核磁共振成像颅内结构
19
大脑
额叶
顶叶 枕叶
20
中央沟
顶枕沟
额叶 外侧裂
顶叶


颞叶
枕前切迹
21
中央沟
29
大脑的沟回
30
岛叶
岛叶呈三角形岛状,位于外侧沟深面,被 额,顶,颞叶所覆盖。
其功能与内脏感觉和运动有关。
31
岛叶
32
边缘叶
包括:扣带回、海马回和钩回。与杏仁核、 丘脑前核、下丘脑、中脑被盖、岛叶前部、 额叶眶面等结构共同组成边缘系统。
损害时出现情绪及记忆障碍、行为异常、 幻觉、感觉迟钝等精神障碍及内脏活动障 碍。
苍白球 豆状核
纹状体

尾状核
苍白球
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 尾状核和壳称为新纹状体
纹状体是锥体外路的重要 结构,低等动物的运动中 枢,临床病变出现肌张力 减低或肌张力增高。
屏状核
背侧丘脑
39
屏状核 壳核 苍白球 (旧纹状体) 新纹状体
40
基底核(基底神经节)病变
基底节病变主要表现:不自主运动和肌张力变化 苍白球和黑质病变:
33
胼胝体
扣带沟
中央旁小叶
楔叶
舌 回

距状沟

海马旁回 海马沟
34
内囊
35
内囊
是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 构的上下行纤维,这些纤维 绝大部分经过内囊
①位置: 尾状核、背侧丘脑、豆状核之间
②区分: 内囊前肢、膝、后肢 临床损害:三偏(偏 瘫、偏盲、偏身感觉 障碍)
前肢 膝
后肢
36
内囊 解剖生理及病损表现
3
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一)
—神经系统
4
垂体瘤(巨大腺瘤伴出血)
5
颅内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亚急性期硬膜下出血
黑色素瘤
6
脑囊虫病
肝豆状核变性
7
多发性硬化
8
急性脑梗死
丘脑急性出血
9
小脑扁桃体疝 正常
后颅凹肿瘤向下推移 小脑扁桃体,使之疝
入到枕大孔下方。
10
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二)
—肌肉系统
响内分泌功能,对摄食行为、体温调节、水盐 平衡、情绪变化、睡眠、生殖功能、垂体功能、 内脏活动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
42
总结
各脑叶主要脑回: (1)额叶: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2)顶叶:中央后回、角回、缘上回等。 (3)颞叶: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颞横回等。 (4)枕叶:舌回、楔回
神经病学
1
神经病学
是研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和骨骼肌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由内科学 发展而来
主要为研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 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 面
“神经病”不是“精神病”(大脑功能紊
乱导致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
活动障碍)
2
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一)
—神经系统
运动减少和肌张力增高 见于帕金森病 尾状核和壳核病变: 运动增多和肌张力减低 见于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 丘脑底核病变:偏侧投掷运动
41
间脑损害的临床
包括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及底丘脑 感觉次级中枢,可出现感觉障碍,特殊的丘脑
痛 是锥体外系的组成结构,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靠近内囊,可波及运动传导束出现瘫痪 是神经内分泌及自主神经系统的整合中枢,影
43
总结
大脑皮质功能区 (1)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2)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3)视区:距状沟两侧皮质。 (4)听区:颞横回。 (5)语言中枢
·视觉语言中枢:角回(优势半球) 。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优势半球) 。 ·运动性语言中枢:(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运动性失语,又称Broca 区)
1、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 2、肌肉疾病(多发性肌炎等)
11
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二)
—肌肉系统
12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原则
包括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其中定位诊断 是基础,是基本功。
定位诊断:通过病史采集分析症状、体格 检查和辅助检查,结合神经解剖,初步判 定神经系统损伤的部位。
13
顶叶损害的临床
(缘上回、角回、中央后回)
缘上回(优势半球):失用症(运用中枢 ) 角回: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失读
症 中央后回:感觉障碍 体像障碍:自体认识不能和病觉缺失 古茨曼综合症:计算不能、手指失认、左右
侧认识不能、书写不能(优势角回损害)
27
颞叶损害的临床
(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颞横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