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_教案1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_教案1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_教案1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量电阻,学习一种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

2.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进一体会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2.认真完成实验,养成做事严谨的科学态度。

3.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伏安法测电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情况并按下面的实验报告加以纠正。

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实验原理:变形公式R=U/I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

单刀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

1.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3)其出三次R的值,求出R的平均值。

33

2 1R

R

R

R +

+ =

实验记录表格

待测电阻R的平均值

2.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提示学生

开关要处于断开位置。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的位置。

电源电压选用4V。

电压表选用3V量程,电流表选用0.6A

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

(2)指导学生连接电路时强调:

先连“主电路”即由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电源组成的串联电路,检查无误后再接电压表。

3.进行分组实验

(1)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分组实验的情况,及时解决实验中发生的问题。

(2)指导学生正确读出电流表、电压表上的数值。

(3)注意观察,尽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操作。

(4)掌握实验进展,记录下实验做得好的小组。

4.实验总结

(1)选几组汇报实验结果。

(2)指出实验中的优点、缺点,特别是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今后的教训。

电阻与欧姆定律

电阻 课程要求: 1、知道电阻的定义并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求: 1、能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3、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知识要点: 1、导体和绝缘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 (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玻璃、陶瓷、橡胶、塑料、油、纸。 (3)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如玻璃在达到红炽状态时可以变成导体,木头在潮湿的情况下也可以变为导体。 2、电阻 (1)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符号是R,电路图中符号: (2)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Ω。 常用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它们之间关系:1MΩ=1000kΩ 1kΩ=1000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通过实验认识到任何导体对电流都有阻碍作用——即电阻。阻碍作用大小(电阻)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还受温度影响。要改变电阻,可以只改变长度或只改变横截面积,或只改变材料。或同时改变三个量值。而这些改变中,只有改变长度最方便。所以人们制作了靠改变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仪器——变阻器。 3、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是两种常见的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可以连续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大小,但不能直接读出电阻值多大。而电阻箱可以直接读出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1)滑动变阻器: 原理:靠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 铭牌:铭牌上标有“20Ω 2A”,“20Ω”指规定的最大电阻,“2A”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使用:①连电路时需把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处。 ②连接方法:

最新【教案】电阻和变阻器教案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换算、电路图符号。 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会 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以改变电路的电流,知道变阻箱的读数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归纳法”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利用图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来学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和表达自己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会用变阻器改变电流。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实验验证法、类比分析法。 【教学准备】 演示用:电池、各种电阻器、开关、电流表、滑动变动器、电阻率演示器、变阻箱、导线。 分组用: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导线(每四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电路图符号。 1、电阻的概念。 问:水在不同的管中流动有何区别? 答:粗的、内表面光滑的水管中水流更快。说明水管对水流有阻碍作用。 类比: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就叫电阻。 2、符号:R 3、单位及换算。 欧姆,简称欧。用符号“Ω”表示。 千姆(kΩ)兆姆(MΩ) 1kΩ=1000Ω 1MΩ=1000000Ω 4、电路图符号实物展示。了解他们常用在收音机中、电视机等电器中。 5、电阻的作用:调节电器中的电流和电压。 二、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引入:问:你家的输电线用什么材料制成?为什么不用铁丝? 你家安装的电线为何比总电线细? 师:是因为对电阻大小的要求不同,哪么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 猜想:(由学生回答) 1.可能与长度有关,越长电阻越大。 2.可能与粗细有关,越粗电阻越大。 3.可能与材料有关。 4.可能与电流,电压有关。 制定计划与进行实验: 问:为了验证猜想1可以怎样来实验呢? 为了避免如粗细,材料等影响,我们用相同粗细,相同材料的不同长度的导线,当电压一定时,看哪一根流过的电流大,则它的电阻就小。

通用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第46课时电阻定律欧姆定律双基落实课讲义含解析

通用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第46课时电阻定律欧姆 定律双基落实课讲义含解析 恒定电流 第46课时电阻定律、欧姆定律(双基落实课) 点点通(一) 电流的三个表达式

1.(鲁科教材原题)关于电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导体中,只要自由电荷在运动,就一定会形成电流 B .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C .电流总是从电势高的一端流向电势低的一端 D .导体两端没有电压就不能形成电流 解析:选D 只有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A 错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B 错误;在电源内部,电流从电势低的一端流向电势高的一端,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势高的一端流向电势低的一端,C 错误;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没有电压就不能形成电流,D 正确。 2.(教科教材原题)在示波管中,电子枪2 s 内发射6×1013 个电子,则示波管中电流大小约为( ) A .4.8×10-6 A B .3×1013 A C .9.6×10-6 A D .3×10-6 A 解析:选A 由题意知,2 s 内发射的电荷量为q =1.6×10-19 ×6×1013 C =9.6×10-6 C ,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 =q t ,得I =9.6×10-6 2 A =4.8×10-6 A ,A 正确。 3.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根据这一假说,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设电荷量为e 的电子,以速率 v 绕原子核沿顺时针方向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关于该环形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大小为ve 2πr ,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B .电流大小为ve r ,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C .电流大小为ve 2πr ,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D .电流大小为ve r ,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解析:选C 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2πr v ,由I =e T 得I =ve 2πr ,电流的方向与 电子运动方向相反,故电流方向为逆时针,C 正确。 [融会贯通] (1)电子流、带电粒子流都可以等效为电流,导体中自由电荷的无规则运动不能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点点通(二) 电阻定律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3:2.6 导体的电阻教学设计

6 导体的电阻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深化对电阻的认识。 (2)理解和掌握电阻定律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有关。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能力;通过理论探究,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4)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从猜想→研究方法→实验操作等一系列探究过程,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体验“通过控制变量和对比、分析解决三个变量之间关系和数据处理等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领悟实事求是的理念,并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 (2)通过动手合作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会研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电阻定律及利用电阻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电阻定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建议 在本节课中,我们知道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怎样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呢?研究的方法是采用控制变量法,这一点应该让学生深刻体会。在通过实验得到定律之后,还要强调,电阻率是表征导体本身材料性质的物理量,但并不是不变的,它和温度有关。建议本节教学中要突出实验,强调方法,采用实验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导入 导入一 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在初中学过,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其定性关系是什么? 学生: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教师:同学们在初中已经知道了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定性关系,这节课让我们用实验定量地研究这个问题。 导入二 复习提问: 1、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2、我们有没有听说过半导体和超导体?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重要用途吗? 导入新课: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导体的电阻和导体的材料性质、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侄是底是个什么关系呢?先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 教学过程: 1、与导体电阻有关的因素 介绍固定在胶木板上的四根合金导线L1、L2、L3、L4的特点: ①L1、L2为横截面积相同、材料相同,而长度不同的合金导线(镍铬丝); ②L2、L3为长度相同,材料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合金导线(镍铬丝); ③L3、L4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合金导线(L3为镍铬丝,L4为康铜丝)。 演示:按下图连接成电路。 (1)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将与A、B连接的导线分别接在L1、L2两端,调节变阻器R, 保持导线两端的电压相同,并测出电流。 比较通过L1、L2电流的不同,得出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关系。 从实验知道,电流与导线的长度成反比,表明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 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V A S A B

高中物理_高三一轮复习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从发展史来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一个基于实验的科学发现的过程,并非是一个演绎推理的结果,所用的逻辑思维以及数学表征工具是高三学生完全可以理解和应对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欧姆发现定律的实验和思维历程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尝试用探究实验的方法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回顾了欧姆发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与创新能力、人文精神方面的渗透。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电势差的关系、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能转化的知识,认识了如何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描述电动势,并处理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相关电路问题,已经具备了通过功能关系分析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知识与技能。 效果分析: 课堂效果很好,师生能达到共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动态分析,路端电压和负载关系,电源的U-I图像等问题都能理解透彻。学生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也大大增强。 教材地位: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恒定电流一章的核心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 本章知识的高度总结,又是本章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部分电路 的认知上升到全电路规律的掌握,又能从静态电路的计算提高到对含电源电路的动态 分析及推演。同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能够充分体现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 是功能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考点整理基本概念 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名称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路简图

电流 I = I 1 = I 2 = … = I n I = I 1 + I 2 + … + I n 电压 U = U 1 + U 2 + … +U n U = U 1 = U 2 = … = U n 电阻 R 总 = R 1 + R 2 + … + R n 1/ R 总 = 1/R 1 + 1/R 2 + … +1/R n 功率 11R P =22R P = … = n n R P = I 2 P 1R 1 = P 2R 2 = … = P n R n = U 2 P 总 = P 1 + P 2 + … + P n 说明:①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 时,总电阻 ;②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任意一 个电阻变大时,总电阻__________;③ 无论电阻怎样连接,每一段电路的总耗电 功率P 总等于各个电阻耗电功率 ;④ 当n 个等值电阻R 0串联或并联时,R 串 = ,R 并 = . 2.电源:电源是通过 力做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势能的装置. ⑴ 电动势:非静电力搬运电荷所做的功与搬运的电荷量的比值,E = ,单位:V ; 电动势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势能 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 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________. ⑵ 内阻:电源内部也是由导体组成的,也有电阻r ,叫做电源的内阻,它是电源的另 一重要参数. 3.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⑴ 闭合电路:① 组成:闭合电路由内电路和外电路组成;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做内电路, 内电阻所降落的电压称为内电压U 内;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做外电路,其两端的电压 称为外电压或路端电压U 外.② 内、外电压的关系:E = . ⑵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 成正比,跟内、外电路 的电阻之和成______比.公式I = .① 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 系:U 外 = IR = r R E R ,当外电阻R 增大时,路端电压U 外 ;特殊地:外电路断路时I = 0、U 外 = ;外电路短路时I = E /r 、U 外 = .② 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 外= ;其伏安曲线如图 所示,其中纵轴截距为 ,横轴截距为 ,斜率的绝对 值为 . 4.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效率 ⑴ 电源的功率:P = = P 内 + P 外. ① P 内系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 内 = ,以热的形式散发. ② P 外系电源输出的功率,P 外 = ,转化成其他形式有能量.在纯 电阻电路中,P 外 = I 2R = E 2R -r 2 R +4r ;显然,当R = 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P m = ;当R 向接近r 阻值的方向变化时,P 出 , 当R 向远离r 阻值的方向变化时,P 出 ,如图所示. ⑵ 电源的效率:η = P 出P 总×100% = U E ×100% = R R +r ×100%,R 越大,η越大,当R = r 时,P 出最大,η = 50%.可见,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源的效率并不是最高. 二.思考与练习 思维启动 1.一个T 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 1 = 10 Ω,R 2 = 120 Ω,R 3 = 40 Ω.另有一测试电 源,电动势为100 V ,内阻忽略不计.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测电阻问题--讲义

欧姆定律---测电阻问题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1)在右边画出电路图 。 (2)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根据______ 。 (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 要求使用滑动变阻器的 A 接线柱,闭合开关前,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滑到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二: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x 为待测电阻,R 为电阻箱,S 为单刀双掷开关,R 0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 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 .把开关S 接b 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B .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C .把开关S 接a 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D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只需填写序号) (2)步骤A 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它的示数为________Ω.若已知R 0的阻值为10 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Ω. (3)本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若本次实验中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请你画出电路图。 金题精讲 题一:小乐想利用两块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 0 测量电阻R x 的阻值。小乐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A 1和A 2,并 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请你帮助小乐完成图所 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2)电流表A 1的示数用I 1表示,电流表 A 2的示数用I 2表示,请用I 1、I 2和R 0表示R x . R x =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变阻器》教案

变阻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 2.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 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 4.知道变阻器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 5.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铅笔芯心改变灯泡亮度的实验,进而体会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思想品德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1 出示调光台灯,调节亮度控制旅扭,灯泡亮度发生变化. 1.音响的音量是大小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的? 2.舞台上的灯光忽明忽暗的效果是怎么样产生的? 演示2 出示滑动变阻器,告诉学生它叫滑动变阻器,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学生观察小灯泡亮度,指出亮度变化都是由于滑动变阻器起作用. 教师指出:上述生活中例子,都有一个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元件. 这节我们就研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滑片移动可改变音量、亮度.收音机音量大小,灯泡亮度变化都是由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不同引起的,所以滑动变阻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元件. 我们知道,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要减小电流,应增大电阻,要增大电流,应减小电阻.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那么滑片移动是怎么改变连入电路成电阻的呢? 让学生观察每组桌上的两组滑动变阻器,看谁能说明滑动变阻器构造. 1.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这些部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3.有几个接线往?连入电路后电流的路径如何? 4.它铭牌上标志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找同学表述,互相补充,后教师明确介绍滑动变阻器构造,明确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从构造入手分析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变阻器上绕的电阻线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怎样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呢?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是什么?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有哪些方法减小电阻. 学生讨论: 总结出四种方法:减小导体长度,增大横截面积,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降低温度. 这四种方法中,哪种从实践的角度更简便可行?(减小长度)那么怎么减少? 演示实验3. 拿一根较长镍铬合金电阻线和一金属做成的触头,接入接有电流表和灯泡的电路中,当改变金属触头的位置时,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和灯泡亮度的变化. 同学分析: 这个实验是靠什么来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的(靠触头在电阻线上移动,来改变连入导线长度),教师指出这就是最简单的“滑动变阻器”.这种最简单的“滑动变阻器”与我们

习题:第7章 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及焦耳定律(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七章恒定电流 第1讲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电功率及焦耳定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R=U I知道,一段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比值U I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即电阻R= U I C.通过导体电流越大,电阻越小 D.由I=U R知道,通过同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 解析 答案BD 2.有一段长1 m的电阻丝,电阻是10 Ω,现把它均匀拉伸到长为5 m,则电阻变为( ). A.10 Ω B.50 Ω C.150 Ω D.250 Ω

解析电阻丝无论怎样拉长其体积不变,但随着长度增加,截面面积在减小,即满足V=Sl关系式.把电阻丝由1 m均匀 拉伸到5 m时,截面面积变成原来的1 5 ,由电阻定律R=ρ l S可 知电阻变成原来的25倍,D正确. 答案 D 3.把两根电阻相同的电热丝先串联后并联分别接在内阻不计的同一电源上,若要产生相等 的热量,则两种方法所需的时间之比t串∶t并为( ) A.1∶1 B.2∶1 C.4∶1 D.1∶4 解析串联后电阻为R1=2r,产生的热量为Q1=U2 R 1 ·t串= U2 2r·t 串 ;并联后电阻为R2= r 2 ,产生的热量为Q2= U2 R 2 ·t并= U2 r 2 ·t并,若要Q1=Q2,所以有t串∶t并=4∶1. 答案C 4.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A和B,其长度分别为L和2L,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电势的变化如图1所示,则A和B 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

图1 A.2∶3 B.1∶3 C.1∶2 D.3∶1 解析由题图可知两导线电压降分别为U A=6 V,U B=4 V; 由于它们串联,则3R B=2R A;由电阻定律可知R A R B= L A S B L B S A,解 得S A S B= 1 3 ,选项B正确. 答案 B 5.电位器是变阻器的一种.如图2所示,如果把电位器与灯泡串联起来,利用它改变灯的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连接A、B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 B.连接A、C使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灯泡变亮 C.连接A、C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 D.连接B、C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亮 解析根据电位器结构和连线可知:连接A、B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回路电阻增大,回路电流减小,灯泡变暗,A正确;

初中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

初中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理解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教学重难点 电阻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1)电路有哪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最重要的导体是什么?通常用的导线多是用铜做的,铁也是导体,既多又便宜,为什么不用铁来做导线呢? 二、新课教学 (一)电阻1、电阻(顾名思义)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电阻的符号:R 2.电阻的单位和换算.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4,知道下述内容。 (1)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2)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1kΩ=10Ω1MΩ=10Ω

(3)在电子技术中,我们常用到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简称电阻。电路图中用符号“”表示(出示 各种电阻器实物) 说明:这些电阻器,无论它们是否被连入电路,通过它们电流是多少,其阻值一般是不变的。 3、出示常见材料20摄氏度,0.1平方毫米、1米长的电阻值, 引入电阻大小除了与材料有关之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探究 提问:导体的电阻既然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猜一猜它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与导体的粗细有关;与温度、体积、密度、形状、质量等有关。 下面我们先来探究一下电阻与材料、长度、粗细的关系。(解释 体积、密度、形状、质量实质对应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实验器材:和课本上一样; 方法:控制变量法; 下面请大家认真看视频(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7分钟 看完后分析: 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 结论: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 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3.导体的电阻受温度影响(作为课外作业由学生课外做) 结论:多数导体,温度高电阻大;少数导体,温度高电阻小。 解释三个因素理解(形象记忆): 长度长电阻大(跑50米,跑1000米);

全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动势的概念,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外电压和内电压之和 (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熟练地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能力目标: 理解全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熟练地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探索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物理思维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动势的概念;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理解 难点:电动势的概念 关键:做好演示实验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设疑EWB仿真实验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电路知识包括最基本的一个完整电路由几部分组成,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等。掌握了电流产生的条件,电压、电势等概念. 能力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观察、归纳能力.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物理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 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 ? 1. 直接感受激情导入 复习提问: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导 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将小灯泡接在充满电的电容器和电池 两端,分别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 象呢?(小灯泡闪亮一下就熄灭.接在电池两端 能持久亮着。) (学生分析、研究、讨论) 教师归纳:当电容器充完电后,其上下两极板分 别带上正负电荷,两板间形成电势差.当用导线 把小灯泡和电容器两极板连通后,电子就在电场 力的作用下通过导线产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但这是一瞬间的电流.因为两极板上正负电荷逐渐中和而减少,电势差也逐渐减少为零,所以电流减小为零.而电池就不同了。 结论:为了形成持续的电压,必须不断补充两极板上减少的电荷.这才能使两极板保持恒定的电势差,从而在导线中维持恒定的电流,能够提供这种非静电力的装置叫电源.

欧姆定律测电阻知识点加习题(带答案)

欧姆定律测电阻知识点加习题(带答案) 测量定值电阻的电阻 1.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 【实验器材】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 【实验步骤】①画出电路图(见右 图)。 ②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开关S应断 开,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到阻值 最大端。 ③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眼睛看着电压表),分别记录三组电压、电流的对应值。 ④断开开关。根据R=U/I,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 R1、R2、R3,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上表 多次测量平均值目的:减小误差。 ②滑动变阻器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 2.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目的】证明灯丝电阻与温度 有关。 【实验器材】小灯泡、电流表、电 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 导线。 【实验步骤】①画出电路图(见右图)。 ②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开关S应断开,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端。 ③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眼睛看着电压表),分别记录三组电压、电流的对应值。 ④断开开关。根据R=U/I,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 R1、R2、R3,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 【实验结论】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 【注意事项】 ①接通电源后先通过变阻器把电压调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从该电压开始依次降低。 ②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 ③实验最后不能求电阻的平均值,因为: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3.实验电路连接的常见错误: √电流表(电压表)的“+”“-”接线柱接错了。√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大/小了。 √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错了(同时接在上/下接线柱)。√电流表没与被测用电器串联(如并联);√电压表没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如串联或与其他用电器并联)。√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4.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其他方法: ①用两个电压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不用电流表(电路串联):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求出电阻。 ②用一个电压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不用电流表(电路串联):由于只有一个电压表,我们就只能先利用短路测量电源电压,然后测量其中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求出另外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后利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求出电阻。 ③用两个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不用电压表(电路并联):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求出电阻。 ④用一个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不用电压表(电路并联):由于只有一个电流表,我们就只能先利用断路测量其中一个支路的电流,然后测量电路的总电流,利用“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之和”求出通过另外一个定值电阻的电流,最后利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求出电阻。 ⑤用一个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不用电压表(电路串联):先将未知的电阻短路,利用U=IR求出电源电压。然后再将未知的电阻连入电路,利用总电压相等,求出总电阻。利用“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阻之和”求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如果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被换成滑动变阻器,方法也是相同的。 ⑥使用电流表(或电压表)、一个电阻箱、一个电压、一个开关盒若干导线:可以先把定制电阻单独连入电路,测量定值电阻的一个物理量(电流或电压)。把电阻箱单独连入电路,并使电阻箱对应的物理量等于定值电阻对应的物理量。读出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即可。但这种方法只能粗略地测量定值电阻阻值。 测量电阻的原理一般只有两个:一个是R=U/I,另一个是利用其他物理量与电阻的关系。大家应该熟练掌握等效替代法,而不是背实验步骤和表达式(所以提纲也不会给出步骤和表达式)。 【2017三甲名校典型例题精讲】 次数电压/V 电流/A 电阻/Ω平均电阻/Ω1 2 3 次数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1 2 3

电阻与变阻器市级优质课专题练习 九年级物理 沪科版 (18)

电阻和变阻器专题练习 1.由实验可以得出:在温度不变时导线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写成公式为R=S L ρ ,式中R 表示导线电阻,L 表示导线的长度,S 表示导线的横截面积,ρ是一个比例系数,叫电阻率,不同材料的ρ值是不同的,现有一段粗细均匀的细金属丝,如何用公式R=S L ρ测这段金属丝的电阻率ρ。现给你一只欧姆表(用来测量导体电阻仪器),其他器材自己选定。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 (2)写出ρ的表达式。(必须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符号表示,为了简单,每个物理量只要测一次) 2.有电阻均为10欧的相同导线若干根,现要求得到15欧的电阻值,则应( ) A.把两根接长后使用 B.把两根合并后使用 C. 一根取半与另一根接长后使用 D.一根取半与另一根合并后使用 3.一根均匀的100欧的电阻线,在中间截断后再并成一根用,其总电阻为( ) A .25欧 B. 100欧 C. 200欧 D. 400欧 4.电阻相等、长度相同的铜、铁、铝三根导线,横截面积最小的是( ) A .铝导线 B. 铁导线 C. 铜导线 D. 无法判断 5.把甲、乙两段电阻线接在相同的电压下,甲线中的电流大于乙线中的电流,忽略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当它们的材料、粗细都相同时,甲线长乙线短 B.当它们材料、长度都相同时,甲线粗乙线细 C.当它们长度、粗细都相同时,两线的材料一定不同 6.一段粗细均匀的铁丝剪短一半,剩余部分电阻比原来的 ,若把两段拧在一起,它的电阻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7.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越小 D.一般来说,大多数金属导体,通电时的电阻比不通电时的电阻要稍大一些 C.导体中有电流时有电阻,无电流时无电阻 B.铁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8.如图所示 ,电流通过长度相同横截面积在大小不等的两段镍铬全金导体A 、B ,在两段导体中电路大小分别为I A 、I B ,则在相同的大小关系是( ) A 、R A =R B ,I A =I B B 、R A >R B ,I A >I B C 、R A >R B ,I A =I B D 、R A

1 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 教师版

精品题库试题 物理 1.(2009广东理基,5,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B. 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 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 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答案] 1.A 2.(2008广东理基,15,易)关于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B. 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C. 电阻率与导体的形状有关 D. 电阻率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答案] 2.B 3.(2011上海单科,12,易)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从最高端向下滑动时,() A. 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变大 B. 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变小 C. 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先变小后变大 D. 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 3.A 4.(2011北京理综,17,易)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 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答案] 4. A 5.(2010上海单科,5,易)在右图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A. 变大,变大 B. 变小,变大 C. 变大,变小 D. 变小,变小 [答案] 5. B 6.(2011海南单科,2,中)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与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 初始时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动势的定义. 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3、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4、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5、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 6、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2、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 2、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

3、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 4、知道用能量的观点说明电动势的意义 教学建议 1、电源电动势的概念在高中是个难点,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在处理电动势的概念时,可以根据教材,采用不同的讲法.从理论上分析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从电源的负极将正电荷运送到正极,克服电场力做功,非静电力搬运电荷在两极之间产生电势差的大小,反映了电源做功的本领,由此引出电动势的概念;也可以按本书采取讨论闭合电路中电势升降的方法,给出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的结论.教学中不要求论证这个结论.教材中给出一个比喻(儿童滑梯),帮助学生接受这个结论. 需要强调的是电源的电动势反映的电源做功的能力,它与外电路无关,是由电源本生的特性决定的. 电动势是标量,没有方向,这要给学生说明,如果学生程度较好,可以向学生说明,做为电源,由正负极之分,在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为了说明问题方便,也给电动势一个方向,人们规定电源电动势的方向为内电路的电流方向,即从负极指向正极. 2、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希望作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有明确的感性认识,然后用公式加以解释.路端电压与电

欧姆定律基础及计算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有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 时,通过的电流为0.5A ,则它的电阻是 Ω;当它两端的电压为8V 时,导体的电阻是 Ω,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该 导体的电阻是 Ω。 2.如图2,R 1=15Ω、R 2= 10Ω。当R 1增大到20Ω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若将R 1除去,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电流表示数__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 3.如图3所示的电路的总电阻是 Ω,已知R 1两端的电压为4V ,则通过R 2的电流是 A ,R 2两端的电压是 V 。 4.如图4所示的电路的总电阻是 Ω,已知通过R 1的电流是0.3A ,则通过R 2的电流是 A , 电路的总电流是 A 。 5、阻值为R 1=4Ω,R 2=2Ω的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通过R 2的电流为0.4A ,则电源电 压 V 。把它们并联接到原来的电源上,则通过R 2的电流是 A ,电路的总电流是 A 。 6.已知R 1=10Ω,R 2=30Ω,把它们串联起来,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I 1∶I 2= ,它们各自 的电压之比U 1∶U 2= ;若把它们并联起来,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 1∶I 2= ;电压之比U 1∶U 2= 。 7.如图7所示,电阻R 1=8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中央位置时,电流表的 示数为0.5A ,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 ,若把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8.两个定值电阻上分别标有“20Ω,1A ”和“20Ω,0.5A ”字样,将两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 ;若将两定值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 . 9.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9所示。 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 Ω,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 为2V 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是 A ,流过元件乙的电 流是 A 。 二、选择题 1.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R=,关于这个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B .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 .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 .同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2.教室里装有多盏电灯,每多开一盏灯,则教室内电路的 ( ) A .总电阻增大 B .总电压增大 C .总电流增大 D .总电压、总电流都不变 图7 V A R 1 图9 图2 图3 R 2=30Ω R 1=20Ω 图4

电阻与变阻器教案

电阻与变阻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以及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 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会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以改变电路的电流,知道变阻箱的读数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归纳法”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2、利用图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来学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使用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和表达自己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会用变阻器改变电流和电压。 三、预习课本76页2分钟 四、复习 1、什么是电流? 电何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中用每秒钟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来表示电流的强弱。用符号I表示,I=Q/t,单位安培,单位符号A。测量工具;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使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级,什么是电压? 电荷的压力差。有电源提供,符号U。单位:伏特,用V表示。测量工具:电压表,符号○V,使用时要并联在电路中使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端。测量哪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只要用电压表“抱一抱”这个用电器。 电流表因为内阻很小,分析电路时刻直接当成一条导线。 电压的内阻很大,电流很小,分析电路时,刻看成开路。那到底什么事电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电阻。 五、电阻 1、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与电流有这样一个关系:电压一定时,电流越小电阻越大,电流远大,电阻越小。 2、用符号R表示 3、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解释?的读法和写法,并让学生上来 写) 4、我们知道他的单位是?,那1?到底多大呢?导体两端给1V的电压(电荷 的压力差)通过的电流为1A时,1?的单位是比较小的。有一些电阻较大的,那需要用较大的单位来表示,比?的答单位有千欧k?、兆欧M?,这里要注意兆欧的符号M是大写的,M的单位比k大1000倍,1k?=1000?,1M?=1000k?, 5、一个小灯泡的电阻大约10?,像我们实验室用的导线,一条导线只有约 0.001?,几乎为0,所以在实验时如果把导线直接接到灯泡两端,灯泡就会

导体的电阻习题教案

备课人: 刘宇宙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则每段的电阻率都是原来的1/3 B .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合金的电阻率小 D .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答案:C 解析: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一种电学特性,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无关,A 错误。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则相反,所以B 错误。合金的电阻率比纯金属的电阻率大,C 正确。电阻率大表明材料的导电性能差,不能表明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定大,因为物体的电阻才是反映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而且电阻还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D 错误。 2.(湖北黄冈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a 、b 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a 电阻丝的阻值小于b 电阻丝的阻值 B .a 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C .b 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D .图线表示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电压成正比 答案:C 解析:由R =U I 知a 的电阻大于b 的电阻,a 电阻丝的截面积小于b 电阻丝的截面积。 3.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熔丝的熔断电流时,熔丝就要熔断,由于种种原因,熔丝的横截面积略有差别,那么熔丝熔断的可能性较大的地方是( ) A .横截面积大的地方 B .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C .同时熔断 D .可能是横截面积大的地方,也可能是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答案:B 解析:根据电阻定律,横截面积小的地方电阻较大,当电流通过时电阻大的位置发热量大易熔断,B 正确。 4.如下图所示为滑动变阻器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和b 串联接入电路中,P 向右移动时电流增大 1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6.4《变阻器》教案

变阻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 2.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 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 4.知道变阻器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 5.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铅笔芯心改变灯泡亮度的实验,进而体会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思想品德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1 出示调光台灯,调节亮度控制旅扭,灯泡亮度发生变化. 1.音响的音量是大小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的? 2.舞台上的灯光忽明忽暗的效果是怎么样产生的? 演示2 出示滑动变阻器,告诉学生它叫滑动变阻器,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学生观察小灯泡亮度,指出亮度变化都是由于滑动变阻器起作用. 教师指出:上述生活中例子,都有一个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元件. 这节我们就研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滑片移动可改变音量、亮度.收音机音量大小,灯泡亮度变化都是由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不同引起的,所以滑动变阻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元件. 我们知道,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要减小电流,应增大电阻,要增大电流,应减小电阻.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那么滑片移动是怎么改变连入电路成电阻的呢? 让学生观察每组桌上的两组滑动变阻器,看谁能说明滑动变阻器构造. 1.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这些部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3.有几个接线往?连入电路后电流的路径如何? 4.它铭牌上标志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找同学表述,互相补充,后教师明确介绍滑动变阻器构造,明确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从构造入手分析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变阻器上绕的电阻线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怎样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呢?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是什么?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有哪些方法减小电阻. 学生讨论: 总结出四种方法:减小导体长度,增大横截面积,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降低温度. 这四种方法中,哪种从实践的角度更简便可行?(减小长度)那么怎么减少? 演示实验3. 拿一根较长镍铬合金电阻线和一金属做成的触头,接入接有电流表和灯泡的电路中,当改变金属触头的位置时,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和灯泡亮度的变化. 同学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