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教学提纲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教学提纲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教学提纲

2.与苯丙酮尿症不符的临床特征是(1)。

A 患者尿液有大量的苯丙氨酸

B 患者尿液有苯丙酮酸

C 患者尿液和汗液有特殊臭味

D 患者智力发育低下

E 患者的毛发和肤色较浅

3.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经过一个复制周期,制片后经特殊染色的中期染色体()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均深染

4.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5.HbH病患者的可能基因型是(5)。

A ――/――

B -a/-a

C ――/aa

D -a/aa

E aacs/――

6.下列不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的是(4)。

A.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B.系谱中看不到连续遗传现象,常为散发

C.患者的双亲往往是携带者

D.近亲婚配与随机婚配的发病率均等

E.患者的同胞中,是患者的概率为1/4,正常个体的概率约为3/4

7.人类a珠蛋白基因簇定位于(5)。

A 11p13

B 11p15

C 11q15

D 16q15

E 16p13

8.四倍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3)。

A 双雄受精

B 双雌受精

C 核内复制

D 不等交换

E 部分重复

9.在蛋白质合成中,mRNA的功能是(3)。

A 串联核糖体

B 激活tRNA

C 合成模板

D 识别氨基酸

E 延伸肽链

10.在一个群体中,BB为64%,Bb为32%,bb为4%,B基因的频率为(4)。

A 0.64

B 0.16

C 0.90

D 0.80

E 0.36

11.一个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种细胞系,这种情况称为(3)。

A 多倍体

B 非整倍体

C 嵌合体

D 三倍体

E 三体型

12.某基因表达的多肽中,发现一个氨基酸异常,该基因突变的方式是(5)。

A 移码突变

B 整码突变

C 无义突变

D 同义突变

E 错义突变13.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阈值相距越近(1)。

A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也越高

B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也越低

C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低

D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迅速降低

E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高

1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4)。

A 不同物质在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表现

B 不同物质在细胞周期中同一时期的表现形式

C 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中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

D 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

E 以上都不是

15.下列碱基置换中,属于转换的是(3)。

A A?C

B A?T

C T?C

D G?T

E G?C

16.通常表示遗传负荷的方式是(4)。

A 群体中有害基因的多少

B 一个个体携带的有害基因的数目

C 群体中有害基因的总数

D 群体中每个个体携带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数目

E 群体中有害基因的平均频率

17.性染色质检查可以对下列疾病进行辅助诊断的是(1)。

A Turner综合征

B 21三体综合征

C 18三体综合征

D 苯丙酮尿症

E 地中海贫血

18.一个正常男性核型中,具有随体的染色体是(4)。

A 中着丝粒染色体

B 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C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D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E Y染色体

19.母亲是红绿色盲(XR)患者,父亲是正常人,预计四个儿子中色盲患者有(5)。

A 1个

B 2个

C 3个

D 0个

E 4个

20.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2)。

A 细胞质

B 细胞核

C 核仁

D 溶酶体

E 细胞膜

21.短指症常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为100%,一个该病患者(Aa)与正常人婚配,每生一个孩子是患者的概率为(3)。

A 2/3

B 1/4

C 1/2

D 3/4

E 0

22.DNA复制时新链的合成方向是(4)。

A 3'→5'

B 3'→5'或5'→3'

C 5'→3'或3'→5'

D 5'→3'

E 有时3'→5',有时5'→3'

23.基因型为b0/b+的个体表现为(1)。

A 重型b地中海贫血

B 中间型b地中海贫血

C 轻型b地中海贫血

D静止型a地中海贫血 E 正常

24.若某人核型为46,XX,dup(3)(q12q21)则表明在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5)。

A 缺失

B 倒位

C 易位

D 插入

E 重复

25.通常表示遗传密码的是(4)。

A DNA

B RNA

C tRNA

D mRNA

E rRNA

26.减数分裂前期Ⅰ的顺序是(4)。

A 细线期-粗线期-偶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B 细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偶线期-终变期

C 细线期-偶线期-双线期-粗线期-终变期

D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E 细线期-双线期-偶线期-粗线期-终变期

27.胎儿期红细胞中的主要血红蛋白是HbF,其分子组成是(2)。

A a2b2

B a2g2

C a2e2

D a2d2

E z2e2

28.真核生物结构基因中,内含子两端的结构特征为(4)。

A 5'AG…GT3'

B 5'GT…AC3'

C 5'AG…CT3'

D 5'GT…AG3'

E 5'AC…GT3'

29.着丝粒染色体之间通过着丝粒融合而形成的易位称为(1)。

A 单方易位

B 串联易位

C 罗伯逊易位

D 复杂易位

E 不平衡易位

30.断裂基因中的编码序列是(3)。

A 启动子

B 增强子

C 外显子

D 内含子

E 终止子

31.应用Edward公式估计多基因遗传病复发风险,要求群体发病率为(5)。

A 1/10000

B 1/4

C 1/1000

D 1%~10%

E 0.1%~1%

32.根据ISCN,人类的X染色体属于核型中(3)。

A A组

B B组

C C组

D D组

E G组

33.PCT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PTC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为(4)。

A 0.09

B 0.49

C 0.42

D 0.7

E 0.3

34.真核生物的一个成熟生殖细胞(配子)中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2)。

A 染色体组型

B 染色体组

C 基因组

D 二倍体

E 二分体

35.应进行染色体检查的疾病为(1)。

A 先天愚型

B a地中海贫血

C 苯丙酮尿症

D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E 白化病

36.人类第五号染色体属于(2)。

A 中着丝粒染色体

B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C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D 端着丝粒染色体

E 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37.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是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导致(5)。

A 代谢终产物缺乏

B 代谢中间产物积累

C 代谢底物积累

D 代谢终产物积累

E 代谢副产物积累

38.一对夫妇表现正常,生有一个半乳糖血症(AR)的女儿和一个正常儿子,儿子是携带者的概率为(3)。

A 1/9

B 1/4

C 2/3

D 3/4

E 1

39.遗传漂变指的是(4)。

A 基因频率的增加

B 基因频率的降低

C 基因由A变为a或由a变为A

D 基因频率在小群体中的随机增减

E 基因在群体间的迁移

40.不规则显性是指()3。

A 隐性致病基因在杂合状态时不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B 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纯合显性和纯合隐性之间

C 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的作用,杂合体中的显性基因未能形成相应的表现型

D 致病基因突变成正常基因

E 致病基因丢失,因而表现正常

41.人类精子发生的过程中,如果第一次减数分裂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而第二次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形成(4)。

A 一个异常性细胞

B 两个异常性细胞

C 三个异常性细胞

D 四个异常性细胞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一(这套题整理的不错)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20分) 1.1936年10\ 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D ) 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2. ( C)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D )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华北事变后 D.卢沟桥事变后 4.1935年12 是(B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 5. 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6. 的阶段是( B)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7.1945年4 表是(C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董必武 D.王若飞 8. 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C) A.1945年8月 B.1945年9月 C.1945年10月 D.1945年11月 9.1947年10月10(C ) A.和平、民主、团结 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B.C.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0.1949年6 著作是(D )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1.1898 (C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12.

(A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14. 是(D )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D )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 主要领导人是(D ) A.梁漱溟 B.黄炎培 D.张君劢 D.邓演达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afz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D)。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A)。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 C.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D.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3.维新派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B)。 A.民主共和制度 B.君主立宪制 C.开明君主专制 D.汉族皇帝的新王朝 4.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D)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5.左宗棠开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C )。 A.湖北织布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福州船政局 D.发昌机器厂 6.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到(C) A、100多万人 B、150多万人 C、200多万人 D、300多万人 7.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A)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8.武昌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的都督是( B ) A.黄兴 B.黎元洪 C.孙中山 D.章太炎 9.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C ) A.时务报 B.新民丛报 C.民报 D.万国公报 10.新文化运动在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同时,提出必须反对封建的(D) A、孔学C、文化思想C、孔子D、伦理道德 1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B )。 A.日本 B.俄国 C.德国 D.英国 12.近代帝国主义侵华,所谓“国中之国”是指(C)。 A.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 B.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C.租借地 D.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 13.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B )。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14.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喊出“救亡”口号的是(C)。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孙中山 15.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音,这主要说明( B )。 A.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B.鸦片战争激化国内矛盾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 C.鸦片战争促进中国农民从中世纪的睡梦中苏醒而奋起反抗

近代史纲要期末重点必考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英国的鸦片走私不仅造成了中国的大量白银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钱贱,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禁鸦措施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爆发。 2,鸦片战争战败,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的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约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索要赔款,抢掠财富,直接破坏和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2,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3,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4,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4.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1,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2,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斗争,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5.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意义1.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2.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 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4.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5. 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与其它民族解放运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6.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题 一、对中国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运动和发起阶级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阶级,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 太平天国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和搜刮,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重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3)直接原因:连年发生的自然灾难。 (4)主观原因: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组织的推动。 二、太平天国制度建设的两大方案及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一)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二)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三)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四)没能付诸实施。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一)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二)限于当时历史条件,没能付诸实施。 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一)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二)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四)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五)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四、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首先,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其次,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再次,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最后,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客观原因:敌人(本国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者)的力量强大。 教训:天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 兴办洋务事业之目的 1.压内——镇压农民起义 2.防外——加强海防、边防 3.固体——发展本集团的政、经、军实力 五、洋务事业的主要方面 (一)兴办近代企业;(二)建立新式海陆军;(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六、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一)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二)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三)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题 1、为什么《天朝天亩制度》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但他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他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此,《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难以实现。 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一,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二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第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第四,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第五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4、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 5、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6、试析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 1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 2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也是列强不能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在世地争夺殖民地时,都存在着利害冲突,瓜分非洲和东南亚时,都是如此。它们或者通过协商,或者直接采取战争的手段,还是把非洲、东南亚地区等瓜分了。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 说明:为使学生复习方便,期末考试规范,本题库基本以章为单位设定一个代码,其中将上编综述与第一章合并,代码为A,计22题;第二章代码为B,计12题;第三章代码为C,计13题;中编综述与第四章合并,代码为D,计15题;第五章代码为E,计14题;第六章代码为F,计15题;第七章代码为G,计15题;下编综述与第八章合并,代码为H,计18题。第九章、第十章因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重叠,故略。总计124 题。 A.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2、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A.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两个根本性变化 1、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2、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A.3、在近代,中国没有完全变成殖民地的原因是什么 1.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2、中国人民的反抗3、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A.4、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有哪些 1、城市贫民 2、手工业者 3、破产农民 A.5、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有哪些 1、革命性最强 2、组织纪律性强 3、集中、团结 4、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 A.6、中国资产阶级包括哪几部分 1、官僚资产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 A.7、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 1、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矛盾、斗争的一面 2、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

义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A.8、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A.10、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2、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A.1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2、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A.1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社会性质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3、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有一定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A.1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A.14、近代中国,列强对华军事侵略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A.15、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A.16、近代中国,列强对华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A.17、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文化渗透主要表现是什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卷八剖析

(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 A. 前期是封建社会后期是半殖民地 B. 殖民地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清政府彻底沦为帝国主义附庸成为其利益代理工具的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 3.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A.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增强本国的实力 C.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镇压农民起义 D.发展资本主义 4.新文化运动期间,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毛泽东 5.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著名科学论断是 (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6.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7.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的会议是() A. 洛川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8.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皆有各阶层广泛参加 D.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9.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今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上层建筑还不适应之间的矛盾 10.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 ) A.中共十一大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二、辨析题(对命题做判断,并说明理由,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1.资本主义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文化运动具有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性质。

南林近代史期末复习纲要1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使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B)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侵略者是( C )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3.近代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是在( B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C甲午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4.把我国领土台湾割让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5.侵略者第二次洗劫和焚烧圆明园的战争是( D)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1838年6月,鸿胪寺卿( D)上疏《请严塞漏厄以培国本》,主张用死刑重治吸食鸦片者。 A林则徐 B许乃济 C邓廷桢 D黄爵滋 7.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D ) A《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规定割让香港岛的是( A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9.“允许外国侵略者招募华工出国”是( A )中给予他们的特权。A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法条约》 D《辛丑条约》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广西成了( C )的势力范围。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德国 11.近代史上外国在中国( A )建立了第一块租界地。 A上海 B广州 C福州 D宁波 12.规定在中国通商口岸可以投资设厂的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13.1858年,沙俄侵略者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 A ),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霸占,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天津条约》 14.1860年沙俄借口“调停有功”,迫使清政府签订( A ),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俄国。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天津条约》 15.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介绍西学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是( C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专升本: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2、洪仁幵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 3、(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4、洋务运动前期,一“ 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打出了的“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5、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特点是大量输出资本。其主要形式是:( 政策贷款)和(投资工矿业)。 6、维新变法思潮发展尾维新变法运动的标志是(公车上书)。 7、义和团打出(赴清灭洋)的口号,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8、(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形成。 9、(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0、1905 )年,中国延续将进1300 年的科举制度废除了。 问答题: 1、阐述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结果。 答: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根本原因:英国的侵华政策直接原因:鸦片走私和禁烟 结果: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10 月—1860 年10 月) 根本原因:修约 导火线:亚罗号事件和马神浦事件 结果:加快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演变 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不符合鸦片战争前夕国内外形势的是:A) A、对外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B、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C、英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量激增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速度崛起 2、太平天国正确的进军路线是(A ) A、金田—武宣—永安—武汉—南京 B、金田—永安—武宣—武汉—南京 C、金田—武宣—武汉—永安—南京 D、金田—永安—武汉—武宣—南京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 ) A、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外事常设机构 B、南、北洋通商大臣是总理衙门的附属机构 C、设立总著是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D、在清朝中研机构中译著的地位要高于立部 4、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近代工业是;(B ) A、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

《中国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 论述题:一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却将重心放到农村。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其依据何在? 1.依据一 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最后才得以正确回答。 在大革命失败后相当一个时期里,党内普遍认为:中国革命应以城市为中心。中共中央要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因为,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来看,俄国十月革命是以城市为中心革命成功的典型。从中国实践来看,辛亥革命是从大城市开始的。大革命也是以大城市为中心而波及全国的。 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中国国情况与俄国也不同;辛亥革命失败了,大革命也功亏一篑。而在大革命失败后敌我态势发生了更大变化。反革命武装到牙齿,革命缺少武装。因此,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部分由董郎率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湘南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最后也上了井冈山。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另一部分则转入粤西北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证明:以城市为中心不可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既然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行不通,重走北伐道路又再无条件,那就只剩下一种选择:在反革命势力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规律所使然。 依据八七会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中共中央在领导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了占领一个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1928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三、简答题 1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对中国发动武装侵 —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 19世纪40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在华企业中。19世 纪60年代后洋务派创办的大型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及70 工人。到1949200万人左右。 3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商人如一些盐商、沙船主、钱庄老 资于工商业。从19世纪70 发展起来。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他们经营的企业由于原 也决定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 4 定性的作用。 帝国主义勾结、扶植封建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除了帝国主义割占的地区和直接管理的租界、 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

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5 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 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 6— — 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 7 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 五、论述题 1 的认识。 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

主义与中国的这种具体实际相结合。 2 — 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 — 3 1840年至1919年的80 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1840 民地半封建 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19 的反侵略战争才一再失败。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启示 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这需要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民族压迫和封建的腐朽势力的反动统治。 六、材料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全套).

1.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巴黎和平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和会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试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 第一,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第二,从运动规模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上看,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五四爱国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遍及了中国城乡。从卷入阶层看,工学商等都行动起来了。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从结果和影响看,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被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没爱莫能助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从此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5.试论中国共产党对于1924至1927年大革命的重要作用。 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 第二,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第三,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为国民革命的发展、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第四,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此外,共产党人还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配合正规军作战,而上海工人的起义武装更是充当了解放上海的主力。 中国共产党对于大革命所作出的独特的、重大的贡献,是当时人们所公认的。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第一,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第二,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第三,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测题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B )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 A.经济侵略 B.军事侵略 C.文化侵略 D.政治侵略 3.中国近代史上割去台湾全岛的不平等条约是( A )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 A ) A.英国丽如银行 B.英国汇丰银行 C. 德国德华银行 D.美国花旗银行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是( A )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 A.林则徐 B.孙中山 C.魏源 D.马建忠 7.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著作是( A )

A.《海国图志》 B.《盛世危言》 C.《筹海篇》 D. 《夷情备采》 8.1895年,严复就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 A ) A.“救亡”的口号 B.实行君主共和 C. 振兴中华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标志着中国近代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D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 A ) A.商品倾销与资本输出 B.军事侵略与资本输出

C.政治控制与资本输出 D.商品倾销与政治控制 二、多项选择 11.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进行武力威胁等,达到了( ABCD )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强占中国租界 C.强租中国港湾 D.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E. “西方文明传播者” 12. 为了统治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BCD ) A.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B.操纵中国的内政 C.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D. 操纵中国的外交 E.操纵中国的军事 13. 外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洋行,带垄断性地经营进出口贸易。到19世纪90年代,这一类洋行已达50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 ABCDE )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真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D ) 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2.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 C)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D )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华北事变后 D.卢沟桥事变后 4.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B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 5.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6.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B)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7.1945年4月,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中的解放区代表是(C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董必武 D.王若飞 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 C) A.1945年8月 B.1945年9月 C.1945年10月 D.1945年11月 9.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的口号是(C ) A.和平、民主、团结 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0.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D )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1.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C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12.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中国近代史纲要测试题一

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4.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王韬 5.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6.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十款天条》 C.《原道醒世训》

D.《原道觉世训》 7.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8.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C.《日本变政考》 D.《仁学》 9.严复将英国人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章翻译为() A.《天演论》 B.《穆勒名学》 C.《原富》 D.《法意》 10.《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陈望道 D.毛泽东 11.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2.1935年中国共产党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发动的抗日救亡运动是() A.五卅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一二?一运动 D.一二?三〇运动 13.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昆仑关战役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解析重点

1、列强侵略中国带来的危害 一:经济: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海关主权 3开设洋行,垄断性的经营进出口贸易 4在中国开设工厂,银行,修铁路----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二:文化: 他们借助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中国的传教权, 又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 在中国建教堂、派传教士、办学校、创报刊、办医院。他们以传教为名, 为侵略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控制和掠夺中国效力。 1.建立教会、教堂, 破坏中国传统的宗教氛围,派遣传教士进行各种侵略活动。2.建立教会学校,培养其殖民人才以造就为其服务的知识界,。 3.创办报刊, 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制造舆论。 4.开办“慈善机构”,破坏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并将其文化侵略披上合5.盗取文物,在半殖半封社会,西方列强盗取中国文物不胜枚举。 三:军事: 1:依仗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进行武力威胁,发动侵略战争 2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派兵镇压中国革命 3大肆屠杀中国人民 4掠夺中国大片领土 5:勒索赔款,掠夺财富 四:政治 1:控制中国内政外交,复制在华代理人 2:享有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中国人民遭受欺凌, 3把持海关,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爱国运动 4支持军阀割据,对华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失败的原因是? 原因:首先,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其次,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再者,当时的政府无法发动也不敢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抗争。教训: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增加国家的综合实力。 3、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答:( 1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2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也是列强不能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时,都存在着利害冲突,瓜分非洲和东南亚时,都是如此。它们或者通过协商,或者直接采取战争的手段,还是把非洲、东南亚地区等瓜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