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重要线虫病害

合集下载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技术

植物医院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技术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技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指出,2021年要积极组织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大力推广以下七大类绿色防控各项技术。

一、生态控制发展农田景观生态调控技术体系,在大时空尺度范围内进行生态岛、斑块、廊道等多种生境的设计与布局,创造有利于天敌的环境条件,抑制害虫种群,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控害保益功能,实现从靶标害虫控制到作物—害虫—天敌食物链的调控。

二、免疫诱抗目前推广应用的植物免疫诱抗剂产品主要是氨基寡糖素类与蛋白质类,已登记产品141种(其中母药35种)、企业120个。

用于拌种、浸种、浇根和叶面喷施等,可以诱导植物抗病、抗逆,促进增产增收等,未来主要拓展其在保鲜、水果免套袋技术上的应用。

三、“四诱技术”在光诱技术方面,重点推广新型节能高效专用诱虫灯,具有天敌逃生孔,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天敌的杀伤。

在色诱技术方面,重点推广新型全降解诱虫板,逐步限用乃至淘汰不可降解的塑料板。

在性诱技术方面,重点推广智能自控高剂量信息素喷射装置,以及专一好、持效期长的诱芯,大力推广草地贪夜蛾、水稻螟虫性诱剂、梨小食心虫迷向剂等。

在食诱技术方面,重点推广实蝇类蛋白诱剂、棉铃虫利它素饵剂、盲蝽植物源引诱剂、稻纵卷叶螟生物食诱剂和花香诱剂、草地贪夜蛾食诱剂等。

四、电解水技术分为碱性或酸性电解水,主要用于防治保护地蔬菜的叶部病害,在防治稻曲病、小麦条锈病等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鉴于目前设备成本较高,下一步需要改进电解技术、降低应用成本。

五、防虫网阻隔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稻、果树、蔬菜上的害虫防治。

尤其在保护地蔬菜上应用,可有效控制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甘蓝夜蛾、黄曲条跳甲等20多种主要害虫为害,还可阻隔蚜虫、烟粉虱、蓟马、美洲斑潜蝇等传毒昆虫媒介,达到防虫兼控病毒病的效果。

下一步,在水稻工厂化育秧和保护地蔬菜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六、昆虫天敌保护利用继续大规模推广利用赤眼蜂、丽蚜小蜂、平腹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用于防治玉米、水稻、蔬菜、果树、棉花等作物害虫。

最全根结线虫防治方法大全

最全根结线虫防治方法大全

最全根结线虫防治方法大全!目前农业生产中危害最普遍的线虫种类主要有根结线虫、孢囊线虫、根腐线虫、茎线虫、肾状线虫、半穿剌线虫、叶线虫、松材线虫等,其中以根结线虫危害最重、损失最大。

线虫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与缺素症混淆,并与其它病原生物形成复合侵染。

一、线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一)农业防治1、轮作有根结线虫的菜地,最好实行轮作,特别是水稻和葱、蒜等轮作,防治根结线虫效果更好。

勿与线虫易发蔬菜种类如茄子、番茄、芹菜、莴苣、胡萝卜等蔬菜轮作。

2、苗床消毒或无土育苗苗床是根结线虫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苗床不进行处理,很容易将根结线虫传播到大田,而作物早期受到根结线虫的危害对其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采用无土育苗是避免根结线虫为害的一条重要措施。

如果苗床面积很大,可采用苗床消毒的措施,将35%威百亩水剂(8-10kg/亩)与土壤充分拌匀后,盖上塑料薄膜熏蒸。

3、水淹杀虫重病田灌水10-15cm深,20-30天,使线虫缺氧窒息而死。

最好该种一季水稻,既杀死线虫,又不造成田地荒芜。

4、深翻根结线虫多分布在表土层,深翻可减少为害。

播前深耕深翻25cm以上,把可能存在的线虫翻到土壤深处,可减轻为害。

5、采用抗根结线虫的品种或砧木选用抗病或耐病的蔬菜品种,可大大减轻各种病害的为害。

(二)物理防治1、蒸汽消毒蒸汽消毒对人畜无害,多次使用无有害生物的抗药性问题。

蒸汽消毒的方法有地表覆膜消毒法、埋设地下管道法以及负压消毒法,以负压消毒法效率最高。

根结线虫对热很敏感,在50℃时保持10-15分钟,可杀死几乎所有线虫。

2、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一项能有效避免根结线虫为害的重要农业措施。

根据研究,利用土壤栽培槽填装由稻壳、作物秸秆及动物排泄物的发酵物料等构成的栽培基质进行蔬菜栽培,具有成本低、技术简单,产品优质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日光消毒(1)日光消毒蔬菜收获后,在夏季炎热季节,覆地膜覆盖10-15天后,翻耕浇透水后覆膜,再晒7-10天,使膜下20-25厘米土层温度提升至45-48℃甚至50℃,加之高湿(相对湿度达到90%-100%),杀虫效果好。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的生产受到了许多病虫害的威胁。

这些害虫病害在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上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下面就分别从害虫和病害两方面来介绍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一、病害1. 大豆根腐病大豆根腐病是由真菌导致的,主要是因为生长在黄土高原的酸性和缺氧性的土壤中,是造成大豆生长不良、干瘪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治措施:避免连作;选用具有耐酸、耐缺氧能力强的品种;施用腐殖土或有机肥等改善土壤;用药物如法螺环素、异霉灵等进行防治。

2. 大豆根结线虫病大豆根结线虫病由根结线虫引起,会导致大豆死根、萎黄、凋亡等。

防治措施:选用抗线虫病的优良品种;处理种子;采用轮作、深翻等方法来减少虫口和病菌;施用杀线虫剂如敌敌畏、杀线定、农用灯油等。

3. 大豆花叶病大豆花叶病是由霜霉病菌引起的,会导致叶片变黄、畸形、生长退化等,影响豆荚的发育。

防治措施:选用病害抗性品种;加强淋浴、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加强营养管理;错开栽培期。

4. 大豆衣褐病大豆衣褐病也是由霜霉病菌引起。

发病症状是在幼苗期叶面出现黄褐色小斑点,随后变大形成封闭性斑块,最终在豆荚上形成不易脱落的黄、褐色鳞屑。

防治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地面通风干燥;减少栽培密度;控制病害源;喷施54%苯菌灵悬浮剂、70%甲基托布津等抗病药剂。

二、害虫1. 豆蝽豆蝽在幼苗期吸吮叶汁,导致叶片变黄枯萎,影响花芽的发育和产量。

防治措施:间作用旋花、小麦等非豆类、非寄主作物;及时排排草、清理残根;对初期的豆蝽及时喷洒敌敌畏等杀虫剂,避免豆蝽神经中毒。

2. 豆盲蝽豆盲蝽能够摄食大豆嫩叶、花序和幼豆,导致大豆叶片枯黄、开花期提前、豆荚形状不佳等症状。

防治措施:及时处理稻草、秸秆等种子宿主,以减少病情加重;糯稻激素可以刺激大豆生长,增强大豆抗寒性和转产性,通过增加豆菜盲蝽天敌的寄生作用来控制豆菜盲蝽。

3. 刺脚豆象刺脚豆象是大豆种植中的重要害虫,成虫吸吮大豆幼苗和嫩芽汁液,导致豆株生长不良、形态呈矮小状、叶片颜色不良及提前落叶。

线虫病害检测实验报告

线虫病害检测实验报告

线虫病害检测实验报告
线虫病害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和学习线虫病害的检测方法,掌握线虫病害的诊断技能。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
1. 试验材料:线虫病害患病的植物样品。

2. 试验器材:显微镜,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相机。

3. 试剂:10%酒精溶液。

三、实验步骤
1. 取线虫患病的植物样品,仔细观察其叶片上是否有线虫根部附着。

2. 将植物样品放入10%酒精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使线虫脱落。

3. 取少量线虫悬液放在玻片上,加盖玻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并拍照。

4.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线虫病害。

四、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和拍照发现,植物样品上存在线虫病害。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线虫在植物根部附着,对植物造成了危害。

五、实验分析
线虫病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
了很大的损失。

通过本实验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是否存在线虫病害,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并掌握了线虫病害的检测方法,提高了病害诊断的技能。

线虫病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加强对线虫病害的防治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从而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病虫害防治策略操作手册

农业病虫害防治策略操作手册

农业病虫害防治策略操作手册第1章病虫害防治基础 (3)1.1 病虫害类型与危害 (3)1.1.1 病害类型与危害 (3)1.1.2 虫害类型与危害 (4)1.2 防治原则与方法 (4)1.2.1 农业防治 (4)1.2.2 生物防治 (4)1.2.3 化学防治 (4)1.2.4 物理防治 (5)第2章农业防治措施 (5)2.1 农业耕作防治 (5)2.1.1 轮作与间作 (5)2.1.2 深耕与晒垡 (5)2.1.3 土壤改良 (5)2.2 农业栽培防治 (5)2.2.1 品种选择 (5)2.2.2 种子处理 (5)2.2.3 合理密植 (5)2.2.4 灌溉与排水 (5)2.3 农业生物防治 (5)2.3.1 天敌昆虫利用 (5)2.3.2 寄生性微生物利用 (6)2.3.3 植物源农药 (6)2.3.4 生物制剂应用 (6)第3章生物防治策略 (6)3.1 天敌昆虫的应用 (6)3.1.1 概述 (6)3.1.2 常见天敌昆虫种类 (6)3.1.3 天敌昆虫的释放与效果评价 (6)3.2 病原微生物防治 (6)3.2.1 概述 (6)3.2.2 常见病原微生物种类 (7)3.2.3 病原微生物的使用方法 (7)3.3 植物源农药防治 (7)3.3.1 概述 (7)3.3.2 常见植物源农药种类 (7)3.3.3 植物源农药的使用方法 (7)第4章化学防治技术 (7)4.1 农药的选择与使用 (7)4.1.1 农药种类选择 (7)4.1.2 农药剂型选择 (7)4.2 喷雾技术要领 (8)4.2.1 喷雾器选择与维护 (8)4.2.2 喷雾时机 (8)4.2.3 喷雾方法 (8)4.3 农药混用与轮用 (8)4.3.1 农药混用 (8)4.3.2 农药轮用 (8)4.3.3 农药混用与轮用的注意事项 (8)第5章物理防治方法 (9)5.1 人工捕杀与诱杀 (9)5.1.1 人工捕杀 (9)5.1.2 诱杀 (9)5.2 防虫网与色板诱杀 (9)5.2.1 防虫网 (9)5.2.2 色板诱杀 (9)5.3 灯光诱杀与辐射防治 (9)5.3.1 灯光诱杀 (9)5.3.2 辐射防治 (10)第6章病虫害监测预警 (10)6.1 监测方法与设备 (10)6.1.1 田间调查 (10)6.1.2 遥感技术 (10)6.1.3 电子监测设备 (10)6.2 预警系统与数据分析 (10)6.2.1 预警系统建立 (10)6.2.2 数据分析 (10)6.3 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11)6.3.1 预防措施 (11)6.3.2 应急预案 (11)第7章主要作物病虫害防治 (11)7.1 水稻病虫害防治 (11)7.1.1 病害防治 (11)7.1.2 虫害防治 (11)7.2 小麦病虫害防治 (11)7.2.1 病害防治 (11)7.2.2 虫害防治 (12)7.3 玉米病虫害防治 (12)7.3.1 病害防治 (12)7.3.2 虫害防治 (12)第8章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 (12)8.1 棉花病虫害防治 (12)8.1.1 棉花主要病虫害种类 (12)8.1.2 防治方法 (12)8.2.1 蔬菜主要病虫害种类 (13)8.2.2 防治方法 (13)8.3 水果病虫害防治 (13)8.3.1 水果主要病虫害种类 (13)8.3.2 防治方法 (13)第9章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14)9.1 生物工程技术应用 (14)9.1.1 基因编辑技术 (14)9.1.2 微生物防治 (14)9.1.3 生物农药研发 (14)9.2 遥感技术与GIS应用 (14)9.2.1 遥感技术监测病虫害 (14)9.2.2 GIS空间分析与应用 (14)9.2.3 遥感与GIS结合的病虫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 (14)9.3 精准农业与智能化防治 (14)9.3.1 精准农业技术 (14)9.3.2 智能化防治设备 (14)9.3.3 信息化管理平台 (15)9.3.4 农业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 (15)第10章病虫害防治管理与评估 (15)10.1 防治效果评估 (15)10.1.1 评估方法 (15)10.1.2 评估指标 (15)10.1.3 评估流程 (15)10.2 防治成本分析 (15)10.2.1 成本构成 (15)10.2.2 成本计算方法 (15)10.2.3 成本控制策略 (16)10.3 防治政策与管理措施 (16)10.3.1 防治政策 (16)10.3.2 管理措施 (16)第1章病虫害防治基础1.1 病虫害类型与危害农业病虫害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病害和虫害两大类。

植物病原线虫

植物病原线虫
❖ 根部受害的症状,有的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 或卷曲,根上形成瘤肿或过度分枝,根部组织的 坏死和腐烂等。
❖ 多肉的地下根或茎受害后。组织先坏死,以后由 于其它微生物的侵染而腐烂。
❖ 根部受害后,地上部的生长受到影响,表现为植 株矮小,色泽失常和早衰等症状,严重时整株枯 死
危害
❖ 估计全世界主要作物每年因线虫危害损失12.3%, 达 $100 billions
虽然线虫缺乏呼吸系统,但单位体重的耗氧量 比人还高,因此,土壤长期淹水或通气不良也影响 它的存活。
4、许多线虫能经休眠状态在植物体外长期存 活,如土壤中未孵化的卵,特别是卵囊和胞囊中 的卵存活期更长。
5、线虫大都生活在土壤的耕作层中,从地面 到15cm深的土层中线虫较多,待别是在根周围土 壤中更多。这主要是由于有些线虫只有在根部寄 生后才能大量繁殖,同时根部的分泌物对线虫有 一定的吸引力,或者能刺激线虫卵孵化。
6、植物病原线虫都是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 的植物细胞或组织内取食和繁殖,在植物体外就 依靠它பைடு நூலகம்内储存的养分生活或休眠。
三、传播 spread
线虫的传播有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 1、主动传播 2、被动传播
自然力传播中以水流传播,特别是灌溉水的 传播最重要。
寄生于植物地下部组织:存活于田间病株和得 病的块根、块茎、鳞茎、球茎等无性繁殖材料上, 也能存活于病株残体或土壤中。
3、线虫在生活史中有一段时期生活或存活在土 壤中;有些线虫只是很短促的时间从植物上取食, 而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中,即使一些固定寄生在 植物体内的线虫,它们的卵、侵入前的幼虫和成虫 都有一个时期存活于土壤中,因此,土壤是线虫最 重要的生态环境。
在土壤环境中,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线虫的重要 因素,土壤的温、湿度高,线虫活跃,体内的养分 消耗快,存活时间较短;在低温低湿条件下,线虫 存活时间就较长。

线虫的防治知识

线虫的防治知识

线虫的防治知识一、全面认识线虫线虫是近几年来危害日趋严重的大棚病害之一,并且线虫的危害表现相当强的地域性,因为不规范的农业措施操作,导致该病日趋严重,甚至极个别的村或棚出现了“年年种大棚,棚棚有线虫”的现象。

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一般受害大棚可减产20%—30%,严重的大棚减产程度能达到60%,甚至绝产,危害程度相当严重。

在防治过程中,很多的菜农反映防治难度较大、防治效果不理想。

根据当前的防治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线虫,线虫病的病原是一种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根结线虫属的动物,但老百姓一般称为“线虫病”,是因为线虫造成的症状与植物病害的症状相同(地上部植株矮小瘦弱、生长速度慢、开花结果晚或果实小等症状)。

能够造成危害的线虫种类有3000多种,主要线虫种类有南方根线虫、爪哇线虫等。

随着近几年来大批量的调运蔬菜,逐渐将线虫的危害区域扩大,导致了现在大家都能看到的这种情况(“年年种大棚,棚棚有线虫”)。

北方大棚的温、湿度环境与南方的环境基本相同,使线虫能够迅速地适应北方的环境,并扩大危害范围。

线虫主要是以成虫、卵在病株残体上或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在无寄主的条件下也能够存活3年。

在相对较好的环境中,卵可在几个小时内形成一龄幼虫。

二龄幼虫非常活跃,从寄主植物根尖幼嫩处侵入,口针分泌的唾液诱导被害细胞过度增大,形成根瘤。

雌雄成虫交配后,产卵于虫体后部的角质卵囊内,数量可达100—300粒。

下一生长季节来临后,卵囊中的卵可孵化发育,二龄后离开土壤进入土壤再次侵染危害。

成虫适宜的温度条件是25℃—30℃,温度高于55℃或低于5℃时,成虫活动减弱。

在27℃的条件下,线虫完成一代需要25—30天,一年可发生5—8代。

春季温度低时,“线虫病”发病晚、轻、慢,定植一个月后,才见零星病株出现;秋茬栽培,气温高时,发病早、重、快,定植后11天即可发病。

线虫主要分布在5—30厘米土壤中,但有人甚至在50厘米的土壤中发现了线虫,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植物寄生线虫

植物寄生线虫

寄主范围:因种类而异
小麦粒线虫仅寄生小麦、黑麦,不寄生大麦 根结线虫一般寄主范围极广
趋化性:植物寄生线虫经过头部旳化 感器,接受植物根分泌物旳刺激,向 根部游动旳特征
二、植物病原线虫旳致病性
线虫旳穿刺吸食和在组织内造成旳创伤,对植物有一定旳影响,但线 虫对植物破坏作用最大旳是食道腺旳分泌物。食道腺旳分泌物,除 去有利于口针穿刺细胞壁和消化细胞内含物便于吸收外,大致还可能 有下列这些影响: (1)刺激寄主细胞旳增大,以致形成巨型细胞或合胞体(syncytium)
❖ A, dorylaimid ❖ B, mononchid ❖ C, rhabditid ❖ D, tylenchid ❖ E, aphelenchid
2、线虫旳神经系统
较不发达,中食道球背面色神经环比较轻易看到。
神经环是线虫旳中枢神经节,在神经环上,向前有6股神经纤 维,通到口唇区旳突起、刚毛和侧器等,另外还有6股神经纤 维向后延伸到其他感觉器官,如腹部和尾部旳侧尾腺等。
第四节 植物寄生线虫旳主要属
1951年Hyman估计全世界有50多万种线虫。 1950年Chitwood夫妇提出将线虫单独建立一种线虫门,再根据
侧尾腺口旳有无分为侧尾腺口纲和无侧尾腺口纲 。 植物线虫主要分布在垫刃目和矛线目内,分属两个纲。 线虫属于动物界旳线虫门 – 侧尾腺口纲:垫刃目 – 无侧尾腺口纲:矛线目
生殖方式: – 有性生殖 – 孤雌生殖
二、 植物病原线虫旳生态
☆湿度:喜水
☆温度:15-30℃之间均能发育,45-50℃ ,10min死亡
☆土壤生态环境:温度、湿度
存活时间短
温度、湿度
存活时间短
☆土层范围:耕作层(0-15cm)密度大
☆活动范围:有限,无方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根结线虫引致的病害
1、症状 地上部分没有特异症状,植株危害严重时,叶小而黄化,植
株矮化,甚至萎蔫死亡。地下部分的根系形成根部结节(根结) 或结瘿。根结线虫主要侵染作物根系,但有时也会侵染块茎、球 茎、地下果荚和温室作物的叶片(叶瘿)。寄主范围很广。受害 最严重的蔬菜主要葫芦科(如各种瓜类)、茄科(如番茄、茄子、 辣椒)蔬菜等。 注意豆科蔬菜根结与固氮根瘤的区别,十字花 科根结与根肿病的区别。解剖新鲜的根结可见球形雌虫,雄虫、 卵囊和不同发育时期的未成熟雌虫。
大豆孢囊线虫病
马铃薯金线虫
马铃薯白线虫形态
甜 菜 孢 囊 线 虫 形 态
3、病害循环
侵染性2龄幼虫穿透幼嫩的初生根或次生根的顶尖分生组织。幼虫通
过口针剌吸皮层、内皮层、中柱的细胞,造成细胞膨大。一般膨大的细
胞称为合胞体,其功能是作为线虫的取食细胞。与正在生长的3龄、4龄
雄虫接触的合胞体开始分解时,表明取食终止。产卵后,与雌虫接触的
苗,或附于种苗根部的带线虫土壤传播。砂性土壤发生较为严重,而粘性土壤发
生轻。
4、防治
根结线虫病是重要的土传病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包括无线虫育苗、轮作(包括与非寄主植物如玉米、水稻等
作物的轮作、水旱轮作)、清理和销毁带线虫病根、土壤改良等; (2).物理防治 包括种植前地块的淹水和暴晒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可同时
carrot
lettuce carrot
Meloidogyne chitwoodi on potato
花生果荚上的症状
RKN is a serious threat to peanut crops worldwide. In a heavily infested field, root and pod infection greatly
线虫、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奇氏根结线虫。
雌虫
雄虫
雌虫会阴花纹的基本结构
3、病害循环
根结线虫是定居型专性寄生物。以二龄幼虫侵染蔬菜作物新根,主要以卵囊
中的卵和卵内幼虫越冬。当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土壤中或作物病残体中根结线虫
卵孵化变成侵染期二龄幼虫,寻找并侵入蔬菜寄主植物新根,线虫寄生植物的同
时,虫体不断发育膨大,经历2龄、3龄、4龄阶段,最后发育变成成虫,成熟雌
reduces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yield. Damaged pods have necrotic areas, probably due to secondary pathogens,and are reduced in size. In the picture, each group has 16 pods. Group A was grown in the presence of RKN, Group B was free of nemas. Highest prices are paid for peanuts suitable for human consumption; unsuitable pods are used for animal feed and fetch minimal prices.
虫球形,通常产卵于胶质卵囊中。雄虫留在根内或进入土壤中。一般根结线虫完
成从卵到卵的发育需要30天左右。该线虫在多数蔬菜作物上在一个生长季节有几
个世代,能够多次重复侵染。
带有线虫卵的病土和田间病残体是主要初侵鞋上带虫土壤。而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线虫种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件
线虫引致的重要作物病害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廖金铃教授、博士
一、根结线虫引致的病害 二、孢囊线虫引致的病害
主要内容
三、根腐线虫引致的病害 四、穿孔线虫引致的病害 五、茎线虫引致的病害 六、粒线虫引起的病害 七、肾状线虫引致的病害 八、半穿剌线虫引致的病害 九、叶线虫引致的病害 十、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萎蔫病 十一、红环腐线虫引致的病害
2、病原线虫
共已描述近100多种,其中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爪哇根结线虫 (M.javanica)和北方根结线虫(M.hapla)是最常见的根结线虫。
中国共发现有根结线虫58种,其中新种15个。 此外,国内外近年来认为下面几个种类也很重要:象耳豆根结
覆盖黑色薄膜)20天左右;热水处理; (3).抗病品种 番茄抗病品种主要有罗曼、以色列FA2593、耐莫尼塔、千禧、
莱红1 号等;嫁接方法(砧木如托鲁巴姆等); (4).化学防治 种植时,可选用环保有效的杀线虫剂,目前在黄瓜、番茄上
取得登记的杀线虫剂主要是0.5%的阿维菌素颗粒剂、10%噻唑膦颗粒剂 (福气多)、硫线磷等,土壤处理1次。
二、孢囊线虫
1、症状 受孢囊线虫侵染后的诊断特征是根上的孢囊,不同阶段的孢囊 呈现白色至褐色。受害根增殖并产生浅生的丛状根。
(1)大豆孢囊线虫病:生长于沙土中的孢囊线虫侵染的大豆植 株生长矮小,叶子变黄早落。这样的植株花少,只有几粒种子, 并且通常死亡。受侵染的根系较正常植株小,固氮根瘤少。
(2)马铃薯孢囊线虫病:受侵植株长势弱,叶小,而且黄绿, 有的萎蔫死亡。受侵根小,肉眼可见大量的孢囊线虫沿着根的方 向生长。小至大片受侵植株中地块出现短小黄化的植株,块茎又 小又少。
合胞体分解。
4、防治
(1)、杀线虫剂防治:土壤熏蒸剂或非熏蒸性杀线剂处理病田。但对孢囊效 果不行。
(2)、抗病品种:生产上已有抗性品种。大豆主要有:PI88788,抗线4号、 灰皮黑豆、科丰3号等多个品种。
2、病原线虫
(1)大豆孢囊线虫( Heterodera glycines ) (2)马铃薯孢囊线虫:马铃薯金线虫( Globodera rostochiensis )、 马铃
薯白线虫( G. pallida), 两者均为重要对外检疫对象。 (3)甜菜孢囊线虫(H.schachtii) (4)小麦孢囊线虫(H.avena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