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分数问题的利器--一图八式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 分式运算技巧点点通-

初中数学 分式运算技巧点点通-

分式运算技巧点点通江苏 何春华分式运算是令同学们比较头痛的一种运算,因此如何巧妙地进行分式运算便成了同学们最关心的事情,下面归纳了几种常见的运算技巧,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一、巧用乘法公式例1 计算2211a a a b a b ⎛⎫⎛⎫+-- ⎪ ⎪++⎝⎭⎝⎭. 分析:本题符合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b 2的特征,可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解:原式1111a a a a a b a b a b a b ⎛⎫⎛⎫=++-+-+ ⎪⎪++++⎝⎭⎝⎭ 242a a a b a b==++. 二、巧用分解因式例2 计算2222222222x xy y x xy y x y xy x y xy -+++--+. 分析:本题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故可先因式分解,约去公因式,然后进行计算.解:原式22()()()()x y x y xy x y xy x y -+=--+ x y x y xy xy-+=- 22y xy x -==-. 三、巧用乘法分配律例3 化简1122x y x y x x y x +⎛⎫---- ⎪+⎝⎭.分析:本题按分配律先把1x y+与括号里的项相乘,则会使计算简便. 解:原式111()22x y x y x x y x x y+=-++++ 11122x x =-+ =1.四、巧设k 值例4 已知234x y z ==,求2222323x y z xy yz xz -+++的值. 分析:本题与比例有关,可以通过设中间量来达到化简求值的目的.解:设234x y z k ===,则x =2k ,y =3k ,z =4k . 所以原式222(2)2(3)3(4)(2)(3)2(3)(4)3(2)(4)k k k k k k k k k -+=++ 223454k k= 1727=. 五、巧用整体思想 例5 已知113a b -=,求2322a ab b a ab b +---的值. 分析:将已知条件变形可得a -b =-3ab ,然后代入原式即可.解:∵113a b-=,∴3a b ab -=-. 代入2322a ab b a ab b +---,得 原式2()3()2a b ab a b ab-+=-- 6332ab ab ab ab-+=--35=. 总之,在进行分式的运算时,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找出分式的特点,采用巧妙灵活的方法进行求解,最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牛刀小试:1.化简2211()a b a b a b ⎛⎫-- ⎪+-⎝⎭. 2.已知2231x x x =-+,求2421x x x -+的值. 3.已知1b c c a a b a b c+++===,求()()()abc a b b c c a +++的值. 参考答案:1.-2b ; 2437.(提示:可将231x x x -+变形为1213x x=-+,得172x x +=,进而求解);3.1.。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中“图解辅助法”的应用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中“图解辅助法”的应用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中“图解辅助法”的应用方法作者:颜远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2期摘要:解决问题是学习的关键,是探究新知识路上的利器。

所以,文章以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对“图解辅助法”在解决问题中应用的内容展开了细致的剖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图解法;应用分析在深入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后,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即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解题技巧的锻炼。

所以,为了迎合这种教学和培养方式,自然需要相应教学方法的引入,其中,图解辅助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研究背景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授课中,我们灵活的通过“图解辅助法”施教,将思维导图为学生直观呈现出来,分析所学知识,将各个数理间的关系捋顺清楚,将其融合起来,逐层推进,从而将一个问题解决的系统构建起来。

通过“图解辅助法”并与老师讲授结合,可以将学生的听觉、视觉调动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象、鲜明的刻印重难点知识。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图解辅助法”看似比较容易,但是它可以逐层剖析,找出核心点,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授课探究1、利用图解辅助法解决具体问题“解决问题”是小学六年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好这些知识内容,对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知识水平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在解决问题中,尤其是解题技巧方面,学生容易暴露问题和缺陷,例如,没有认真、细致的审查题干,甚至题意模糊的情况大有存在,所以,他们就很难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进而会渐渐加剧学习压力。

在辅助学生解决问题时,“图解辅助法”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这种方法在应用中,学生需要先弄清题干所讲,然后将相应的图例绘制出来,通过纸上绘制简图,让学生明确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联性,使得题干的意思更好的被学生所了解,而且,还能够将问题的突破口找出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将会被打开,方便了学生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习“圆”的知识内容中,图解辅助法就可以派上场,把学生思维打开,引导他们在图例中寻找圆的信息,让他们快速搜集和认识问题。

判断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的专项练习之欧阳家百创编

判断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的专项练习之欧阳家百创编

判断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的专项练习欧阳家百(2021.03.07)【基本原则】一、基本思路: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所以单位1的判定,就是看把谁平均分了,就把谁看作单位1.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把谁看作单位1。

.如一桶油用去14,男生占全班的25,桃树棵数相当于梨树棵树的34,一台电视机降价15。

男生比女生多全班的18.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

理解为男生比女生多女生的12,所以把女生人数为标准,看作单位“1”,看在谁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那个基础量就是单位“1”例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10,把水看作单位“1”,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112。

把冰看作单位“1”二、单位“1”的应用题: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三、说明单位“1”在“是”、“比”、“占”,“相当于”后,分率前。

已知单位“1”用乘法,未知单位“1”用除法,用具体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详细说明】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

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1”,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部分数和总数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

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趣味数阵小学五年级奥数

趣味数阵小学五年级奥数
当a=六时,k=四二÷三=一四,
例二,请你将一~七这七个数分别填在○ 内,使每条线段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答案:
解答: 设中心数为a,中心数在求和过程 中使用了三次,
每条边上的三数之和为k, 三k=[一+二+三+四+五+六+七]
+二a =二八+二a
k=[二八+二a]÷三 经实验:当a=一时,k=三0÷三=一0;
例七,把一~八这九个数分别填在三 角形三条边的八个○内,使每条边上四 个○内的数的和相等,[求出两个基本解]
答案:
解答:设顶点上的数分别为a,b,c,每条边上四个数的和 为k,
三k=[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八]+[a +b+c]
=四五+a+b+c k=[四五+a+b+c]÷三 当a=一,b=二,c=三时,k=五一÷三=一七[最小值] 当a=七,b=八,c=八时,k=六八÷三=二三[最大值] 因此,k的值是一七、一八、一八、二0、二一、二二 、二三, [一]当k=一八时,a+b+c=一二,a=二,b=三,c=七, [二]当k=二一时,a+b+c=一八,a=三,b=七,c=八,
答案:
解答:设顶点上的数分别为a,b,c,d,每条边上三个 数的和为k,
四k=[一+二+三+四+五+六+七+八]+[a +b+c+d]
=三六+a+b+c+d k=[三六+a+b+c+d]÷四 当a=一,b=二,c=三,d=四时,k=四六÷四=一 一.五,k为整数,最小值为一二, 当a=五,b=六,c=七,d=八时,k=六二÷四=一 五.五,k最大值为一五, 因此,k的值是一二、一三、一四、一五,
三k=[一+二+三+四+五+六]+[a+b+ c]
=二一+a+b+c k=[二一+a+b+c]÷三 当a=一,b=二,c=三时,k=二七÷三=八[最小 值] 当a=四,b=五,c=六时,k=三六÷三=一二[最 大值]

中考专题复习:几种化学计算题型的突破--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几种化学计算题型的突破--课件

三.统计图型试题的突破
热点题型精讲
数学统计图应用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考查,能 直观明了地显示各种数据的大小及其相对关系,近 几年中考试题中,运用统计图来考查化学基础知识 的题目屡见不鲜。
类型一 :用扇形图考查物质(或元素)含量的相关知识
例6:下列图示的各物质(或元素)相对含量错误的是-----( A )
例1:某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 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 (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物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 光
11 余
2
20 光
6余
3
20

2.8 光
【答案】D
例9: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 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 化如右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 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3
甲增加2g,乙减小6g,丁增加4g 实际反应为:乙 → 甲+ 丁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3.2g/16g)*100%=82.5%
3.由实验1、2可知,当20g稀盐酸反应光时,消耗碳酸钙的质量 为5g。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5g 20g*x 列式(略) 解得x=18.25% 答:略
类型二:实验分几次完成,每次加入的固体或溶液质量不等。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几种化学计算题型的突破

数学解题利器之方块图

数学解题利器之方块图

数学解题利器之方块图数学讲究的是严谨的逻辑思维,但形象思维能帮助孩子更容易理解数学定理和找到解题思路。

在小学数学中,在使用未知数和方程之前,线段图和方块图是一把解题利刃。

如果是涉及到加/减或者简单的倍数关系时,线段图能很好的帮助孩子理解题目,从而找到解题思路。

如果涉及到了乘/除,则使用方块图可以表达出题目的内容涉及到乘法的典型题目有:(1)被除数、除数、商的问题(2)行程问题(3)物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问题下面以三个例题来演示方块图的解题方法(一)有个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25看成了28,从而导致商比原来正确结果少了3,但是余数没有变化仍然是13,请问小马虎道题的被除数和商各是多少?被除数除÷除数=商……余数 =>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除法是乘法的反运算,所以经过转换,就有了乘法,这个问题可以用方块图来帮助我们解题。

方块图的两边分别用来表示除数和商,面积则用来表示他们的积25 ( D A’B’如上图所示AD 表示原来的除数25,B ’C 表示看错后的除数28,所以A ’E=28-25=3CD 表示正确的商,CD ’表示除数看错后的商。

(1)由于看错后商比原来结果少了3,所以DD ’=3。

由于余数13不变,被除数不变,所以除数看错(变大)后导致商产生了变化(变小),在此题中,(被除数-13)=长方形ABCD 的面积=长方形A ‘B ’CD ‘的面积,长方形ABCD 和长方形A ‘B ’CD ‘有公共的区域EBCD ’,所以 长方形AEDD ’的面积=长方形A ’B ’BE ,从而25×3=3×CD ’=>CD’=25, 所以CD=CD ’+3=28,所以原来的商是28,原来的被除数是:25×28+13 = 25×4×7+13 = 100×7+13 = 713(二)甲乙两机器人同时、同地出发去同一目的地,甲的速度为28千米/时,乙的速度为25千米/时,途中甲机器人故障停了4小时,结果甲比乙迟到1小时到达目的地。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1.认识分数 综合能力训练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1.认识分数 综合能力训练

1.认识分数综合能力训练【能力点一】用画辅助线法解决分数意义问题例1仔细观察图形,说出图中的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一?分析要想知道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一,可以在原图上添加几条辅助线(如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一份。

解答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18。

总结可以先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帮助理解,再看看阴影部分相当于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多少份当中的一份(或几份)。

【能力点二】用画直观图法解决表示分数问题例2仔细观察下图,想一想图中涂色部分可以用哪几个分数来表示?分析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也就是把这些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母就是几,而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上图中共有16个○,可以每一个○都单独划分为1份,平均分成16份,其中涂色的占4份,用分数416表示(如图1);也可以每2个O划分为1份,平均分成8份,其中涂色的占2份,用分数28表示(如图2);还可以每4个○划分为1份,平均分成4份,其中涂色的占土份,用分数14表示(如图3)。

解答可以用416表示,或者用28表示,还可以用14表示。

总结分数最重要的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母就是多少;取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图1 图2 图31.(探究题)阴影部分分别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2.(创新题)你能用三个不同的分数表示下面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吗?3.(潜能开发题)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阴影部分吗?1.分析:要想知道阴影部分分别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图①很容易能看出来。

图②、③、④可以在原图上添加几条辅助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把正方形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8份、16份,阴影部分占其中一份。

解答:图①阴影部分占大正方形的12,图②阴影部分占大正方形的14,图③阴影部分占大正方形的18,图④阴影部分占大正方形的116。

2.分析: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就是把这些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母就是几;而阴影部分是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应用题中利用画图的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应用题中利用画图的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应用题中利用画图的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作者:倪建毅来源:《天津教育·中》2022年第01期在小学数学应用题学习中,画图策略是一项学生必须重视并加以掌握的技巧。

一方面,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逻辑能力不足,利用画图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帮助小学生真正解决较为困难的应用题;另一方面,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图形、图形密不可分的学科,在应用题中这一特点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多应用题需要学生去画线段图、平面图、立体图、集合图、统计图,然后据此分析题目、理解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进一步发挥画图策略在应用题教学中的价值,教师应该从将知识化静为动、将知识化繁为简、实现数形结合、增强学生画图兴趣四个维度出发,让学生掌握画图这种策略,直观、正确地解决问题。

一、利用画图策略,将知识化静为动小学时期的学生正是汲取数学基础知识的起步阶段,他们善于观察,直观思维占据主要的地位。

小学阶段,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应用题会以纯文字形式呈现,这些问题在语言表述上言简意赅、逻辑性强,以至于直观思维占据主要地位的小学生经常读不懂题意,进而走进误区,即便最后解决了应用题,也走了很多弯路。

因而,在数学实际问题的教学时,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形象直观思维特点建构数学理解活动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数学直观思维向抽象理性思维发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不能只教学生如何解题,还要交给其解题的方法,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草稿纸上进行画图,利用示意图等形式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在画图中体会方法、学习逻辑,从而还原应用题的本来面目,让学生更容易地解读题目,把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教学“比……多(或少)”的数学实际问题时,有的学生往往会形成习惯性思维——“遇到了多就加,遇到了少就减。

”但是二者之间也是存在转化关系的。

例如,在教授“小灰兔有10只,小灰兔的只数比小白兔的只数少5只,那么小白兔有多少只呢?”首先,教师让学生对题目进行两遍阅读,而后找出已知条件:①小灰兔的只数是10只;②比小白兔少5只,问题:小白兔有多少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一图八式(4)
7.甲比乙多()分之()? 分析:我要认真的解说了。这里把乙看作单 位“1”,这题的意思是说甲比乙多乙的几 分之几,可以先要算甲比乙多几份,再除 以单位“1”乙,得出的就是这题的结果。 列式:(5-3)÷3=2÷3=2/3。 或者先算出甲是乙的几分之几,再减去单位 “1”。列式:5÷3-1=5/3-1=2/3。
慈祥的老人→
一图八式(2)
3.甲:乙=(5):(3) 4.乙:甲=(3):(5) 分析:这两题很简单,学过比的人都知道怎 么做,所以在此我就不废话了,套一下公 式:甲:乙=甲÷乙=甲/乙,但大家应该注 意的是:结果一定要写成最简整数比哦~。
一图八式(3)
5.甲:(甲+乙)=(5):(8) 6.乙:(甲+乙)=(3):(8) 分析:这两题和上两题差不多,区别在于这 里把甲与乙的和看做单位“1”。大家都知 道要怎么做了。此类型主要用于完成按比 例分配一类题。
一图八式的应用
★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 • ①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60%。 • • ②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 • • ③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5%。 • • ④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了80%。 • • ⑤今年的猪肉单价比去年上涨了80%。
小说太古神王 / 太古神王净无痕 最新小说章节, txt下载, 太古神王无弹窗 http:// 太古神王吧
小说太古神王 / 太古神王净无痕 最新小说章节, txt下载, 太古神王无弹窗 http:// 太古神王吧
一图八式(4)
8.乙比甲少()分之()? 分析:这里单位“1”是甲,可以先算 出乙比甲少几份,再除以单位“1”甲, 即:(甲-乙)÷甲=结果。列式: (5-3)÷5=2/5。 或者先算出乙是甲的几分之几,再用 单位“1”去减。列式: 1-3÷5=1-3/5=2/5。 肥肥的阿笠博士↑
一图八式的应用
●甲4/5等于乙的3/7,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五(2)班有学生54人,男生人数的75%和女 生人数的80%都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而未参加 课外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刚好相等,这个班 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甲、乙两班共有96人,选出甲班人数的1/4和 乙班人数的1/5,组成22人的数学兴趣小组,问甲、 乙两班原来各有多少人?
一图八式
小说太古神王 / 太古神王净无痕 最新小说章节, txt下载, 太古神王无弹窗 http:// 太古神王吧
一图八式(1)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答:∵乙是单位“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就是甲÷乙。列式:5÷3=5/3 2.乙是甲的几分之几? 答:这里甲是单位“1”,∵甲是单位“1”, ∴乙是甲的几分之几就是乙÷甲。列式: 3÷5=3/5
一图八式的应用
★根据问题列式。 平山茶场去年原计划种茶20公顷,实际种茶25公 顷,________? ①实际种茶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②计划种茶的公顷数是实际的百分之几?
③实际种茶的公顷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④计划种茶的公顷数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一图八式的应用
★根据算式填条件 果园里有苹果树200棵,―――――― , 梨树有多少棵? ①200÷20%―――――――――――― ②200×20%――――――――――― ③200÷(1+20%)――――――――― ④200÷(1-20%)――――――――― ⑤200×(1-20%)――――――――― ⑥200×(1+20%)――――――――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 兴奋的蓝波→
←进击的超大型巨人
• 谢谢欣赏! • •
886
——XX
一图八式的应用
★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①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 ②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 ③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3
一图八式的应用
★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75%比30的25%多1.5,求这个 数。
(2)一个数的25%比它的75%少30,求这个数。
一图八式的应用
★对比练习 (1)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六月份比五月 份少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一图八式的应用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男生人数是 学生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兄弟两人各有人民币若干元,其中弟的钱 数是兄的4/5,若弟给兄4元,则弟的钱数 是兄的2/3,求兄弟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元?
一图八式的应用
▲ 甲是乙的2/3,乙是丙的4/5,甲是丙的 的几分之几?
▲ 某工厂计划一月份生产一批零件,由 于改进生产工艺,结果上半月生产了计划 的3/5,下半月比上半月多生产了1/5,这样 全月实际生产了1980个零件,一月份计划 生产多少个?
解决分数基本问题的利器
——“一图八式”
“一图八式 ”
如词所说,“一图八式”就是看图列算式, 一个示意图能列出八个式子,——知道其 中的任意一个式子就可以画出示意图,并 可以列出其他的七个式子。下面让我们来 举个例子,说明为什么叫一图八式。喂! 蠢纲你给我记住!别给我睡觉! ——里包恩
一图八式
小说太古神王 / 太古神王净无痕 最新小说章节, txt下载, 太古神王无弹窗 http:// 太古神王吧
一条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25%,第二次剪去全长的35%,两次 共剪去6米,这条绳子共长多少米?
一条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25%,第二次剪去全长的35%,第二 次比第一次多剪了1米,这条绳子长多少米?
小说太古神王 / 太古神王净无痕 最新小说章节, txt下载, 太古神王无弹窗 http:// 太古神王吧
(2)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五月份比六月 份多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一图八式的应用
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10元,如果椅子的单价是课桌单价的60%,课 桌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果园里的梨树和苹果树共有360棵,其中的苹果树的棵树是梨树的棵 树的20%。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一套桌椅的价格是7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桌子的30%。桌子和椅 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